【文档说明】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共(10)页,2.369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487201ffbdcaa8e52bf94a36b90a9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学年第一学期金华卓越联盟12月阶段联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3.所
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3年9月2
3日,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良渚文化遗址受到世界关注。在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了不同规格的墓葬形制,随葬品数量有别,随葬品以玉器为主。与良渚遗址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B.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细C.代表器物是黑
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D.尚未产生贫富分化,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2.漫画通常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具有趣味性和形象性,耐人寻味。对如图解读最正确的是()A.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B.宗法制逐渐瓦解C.
周王的权力名存实亡D.诸侯之间纷争不断3.春秋战国时代,各家学派针对社会现实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有一学派被后人评价为“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该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4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指出:“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为此,秦王嬴政()A.网罗天下英才以强国B.奖励耕战以富国C.尊奉法家思想以强国D.励精图治以富国5.某王朝的版图(见如图)在前朝的基础上,几乎扩大
了一倍。下列项中,属于该朝在甲地的统治机构是()A.安西都护府B.西域都护府C.北庭都护府D.北庭都元帅府6.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的诊断防治经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
史实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史实结论①《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②《神农本草经》东汉时期著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③《伤寒杂病论》东汉华佗博采众方所著,记载了“麻沸散”。④
《千金方》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名著,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且有许多创新。⑤《唐本草》唐太宗时期编修,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药典。A.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②③④⑤7.如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由此可得出()的A.南方经济得到开发B.分裂中蕴含统一因素C.出现士
族专权局面D.思想活跃呈多元特征8.分析下表,以下与唐代人口变化有关的因素是时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人口1235万人约3714万人5288万
人约1600万人口①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②生产工具的改进③安史之乱④五代十国的政权刮据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9.张帆在《中国古代经济简史》论述到:两税按户等征钱,按田亩征米粟,租庸调和其他
杂税一概并入两税,即所谓“租庸杂徭悉省”,改变了“旬输月送无休息”的情况。据此可知,两税法的作用包括()①减轻了政府的人身控制②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③简化了税收名目④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0.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中外文化频繁交流,异域文化对中
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中国文化也对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下列有关中外文化交流,说法正确的是()A.开元年间,玄奘西行天竺取经B.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西行天竺取经C.唐招提寺是僧一行和他弟子所建D
.唐朝时期的空海六次东渡,传授佛法11.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C
.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12.明朝初年,内阁成员的品秩很低,秩五品,事权尚微,“入阁者,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这种做法()的的A.有利于皇帝专权B.阻碍了内阁职能发挥C.防止了首相势大D.导致了六部职权扩大13.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与交往成为历朝统治者巩固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藏族
地区的相关表述,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②封授当地首领法王称号③和亲会盟,促进汉藏友好关系④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A.③④①②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①③④②14.明清之际,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题名冠以“待访”,类似的有
李贽书称《藏书》《焚书》,唐甄书称《潜书》。这反映出()A.民权思想缺乏市民阶层的呼应B.进步思想在近代前夜深受压抑C.封建士大夫对现实的普遍不满D.文化的高压导致文人明哲保身15.如图所示杂志创办于1915年,
它的创办标志着一项运动的兴起。下列表述中与该运动有关的是()A.该杂志由陈独秀在北京创办B.要拥护“赛先生”,反对孔教,主张打倒孔家店C.革除“大人”“老爷”等官场的称号D.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是该运动的主要阵地16.据资料统计,自1911年10月到1913年底全国共组织了
58个妇女团体。1912年1月11日,上海《民立报》刊文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些现象反映了()A.新文化运动推动了妇女解放B.女性社会参与意识显著增强C.中国民主革命群众基础广泛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普遍提高17.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福新面粉厂,到1921
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已达到12家,荣氏兄弟成为当时著名的“面粉大王”。关于荣氏面粉厂这一时期迅速发展的原因有()①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③南京国民
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18.如图所示杂志创办于1915年,它的创办标志着一项运动的兴起。下列表述中与该运动有关的是()A.该杂志由陈独秀在北京创办B.要拥护“赛先生”,反对孔教,主张打倒孔家店C.革除“大人”“老爷”等官场
的称号D.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是该运动的主要阵地19.共产国际指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压迫者及其中国走狗斗争正在迅速发展,代表南方各省的……民主反帝的广州政府军队不断推进,从而使军阀及其支持者帝国主义列强受到沉重打击”。材料描述的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
.辛亥革命D.秋收起义20.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的召开地点位于如图中的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1.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会上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为中央宣传部起草的宣传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这说明()A.抗日救亡
运动掀起了高潮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D.中共积极应对抗战形势变化2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重新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其法理依据是()A.《联合国家宣言》B.《马关条约》C.《开罗宣言》D.《辛丑条约》23.如表是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正面战场的四次战役,其
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战役意义①淞沪会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②武汉会战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战役③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④第三次长沙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A.①B.②C.③D.④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5小
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4.756年,唐玄宗发布筹划平叛全局制书,在划分各路势力的基础上,规定“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于当路自供”,于是“诸道节度使、观
察使多率税商贾,以充军资杂用”。这一做法()A.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解决了政府财政危机D.遏制了边疆民族叛乱25.辽代的上京、中京、西京均设有国子监,其旁所建的孔庙均有祭祀先圣孔子的规例。女真族建立的金朝,设立孔庙,世世代代以祭祀孔子为礼制;蒙古族建立的元代,在大
都设立孔庙,以空前至高的谥号“大成至圣文宣王”追封孔子。这反映出当时这些少数民族政权()A.普遍尊崇程朱理学B.借鉴了中原政治体制C.深受中原文化影响D.形成相同的社会习俗26.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
平等条约,国家陷入了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研读下列条款内容,按其签订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惩办‘首祸诸臣’”,“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②“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③“凡系大英国人,无论本国、属国军民等,今在中国
所管辖各地方被禁者,大清大皇帝准即释放。”④“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A.③①②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①②③④27.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商订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
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由此表明()A.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B.阶级矛盾的强化与民族矛盾的弱化C.中央政府的腐朽与地方官员的清明D.长江流域的发展与黄河流域的衰败28.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A.粉
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D.打退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小题11分,第30小题16分,第31小题12分,共39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域自昔戎胡错居,道路时为闭塞。
至汉征匈奴,武帝闻月氏族与匈奴有怨,欲诱之共击匈奴,乃遣张骞使月氏……后霍去病破匈奴右地,金城河西、盐泽之间,不复有匈奴,于是……设四郡,武帝发使抵安息、奄察、黎轩诸国,使者相望于道。的——据马亚辉《边疆经略与交通变迁的互动》等整理材料二宋元时期,海上
丝绸之路的地位迅速上升。泉州成为内连晋江,外接东南亚的重要港口,泉州在北宋朝廷设市舶司以来,“番货远物、异宝珍玩之所渊薮……号为天下最。”“番商”出身的蒲寿庚长期掌管市舶司,其家族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30年,“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至元代时,泉州已成为
“东方第一大港”,泉州街头出现“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况。——钟羡芳、徐文彬《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遗址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时期“张骞使月氏”的目的及带来的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地位上升的表现,并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
觉醒和奋起。——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并不是事前预料到各种需要而定一个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其实必须走到尽头,然后能生效。近代化的国防
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须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三民族资产阶级势力,从十九世纪末叶逐渐成长起来。二十世纪初叶,民族资
产阶级开始形成,并分化为左右两翼……在全国人民反抗外辱、自强图存的影响下,他们要求挽救民族危机,建立一个适合于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在中国迅速地发展资本主义。——何干之《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
识,以《南京条约》为例,论述外国人是如何通过该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并从社会性质的角度,说明材料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该“自强运动”的名称,并说明“他们不彻底”的表现。(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
,指出在二十世纪初叶,民族资产阶级势力所付出的努力是哪一历史事件。并简要分析该事件的历史意义。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将上述图片按照不同时期进行分类,把序号填进表格。工农武装割据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材料中国人在经历了那么多的屈辱和苦难以后,经过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流了多少血,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胜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内外敌人,取得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旧时代结束了,美好的前景展现在人民面前,新的时代开始了,中国历史从
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