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课课通《与朱元思书》(八年级上册).doc,共(3)页,603.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3a28a020c3b6ab86647ec6a69c41f8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2年中考高效复习之部编版文言文课课通专题12《与朱元思书》(八年级上册)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书”指书信,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二、主旨归纳本文描绘了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自然风光,并且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
蔑视,含蓄地表现了热爱自然、避世隐居的高洁志趣,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三、参考译注2【译文】(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不停地叫着,猿也不断地啼着。【原文】鸢飞戾天①者,望峰
息心;经纶世务者②,窥谷忘反③。【注释】①鸢(yuān)飞戾(lì)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戾,至、到达。②经纶世务者: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经纶,筹划、治理。③反:同“返”,返回。【译文】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
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原文】横柯①上蔽,在昼②犹③昏④;疏条交映⑤,有时见日。【注释】①柯:树木的枝干。②昼:白天。③犹:像。④昏:黄昏。⑤交映:
交错掩映。【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四、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2.窥谷忘反.(“反”同
“返”,返回)(二)古今异义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表示约数今义:允许,许可2.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三)一词多义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数词)猿则百.叫无绝(众多)2.天下独绝.(绝妙)猿则百叫无绝.(断)3.直.
视无碍(直接)争高直.指(笔直)4.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边)(四)词类活用1.风烟俱净.(形容词作动词,散尽)2.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3.猛浪若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4.负势竞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5.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
,往高处远处伸展)6.望峰息.心(使动用法,使……平息)7.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边)(五)重要实词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从;表示约数,上下、左右)2.猛浪若奔.(动作作名词,飞奔的马)33.
负.势竞上.(凭依、凭借;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4.互相轩.邈(高,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伸展)5.互相轩邈.(远,形容词作动词,往远处伸展)6.鸢飞戾.天(至、到达)7.经纶..世务(筹划、治理)8.窥谷忘反.(同“返”,返回)四、问题导读1.赏析“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答案】以对偶句发端,从大处着笔,勾勒出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形象气势,使人觉得天光山色宛然在目。“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2.“从流飘荡,任意
东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此句描写出作者江上放舟,对景陶醉的那种自由洒脱的情态,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面对富春江美景时厌弃尘俗,寄情山水的情感。3.赏析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答案】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的方法,写出了江水清澈透明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水的欣赏和赞美之情。4.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答案】这一段山水,山奇水异。水静处,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
,天籁动听,光影多变.。5.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答案】美丽的自然美景,往往有心灵净化的作用,所以面对这奇山异水,作者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由景而生的
慨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之怡人。当然,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