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威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1)页,2.181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35014ebd47f98d8ec77c3723748538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威远中学2023级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一、选择题(20×2.5=50分)1.缺氧条件下,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脑脊液增加形成脑水肿;同时细胞膜钠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堆积,继而水分聚集形
成脑细胞肿胀。由以上信息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脑水肿时,水的扩散路径为:脑细胞→脑脊液→血浆B.脑细胞生活在脑脊液中,脑脊液和组织液的物质组成相近C.脑脊液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激素和DNA聚合酶等物质D.缺氧条件下,各部位氧气浓度由高到低是:神经细胞
>脑脊液>血浆【答案】B【解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
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
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详解】A、形成脑水肿时,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脑脊液增加,因此水的扩散路径为:血浆→脑脊液,A错误;B、脑细胞生活在脑脊液中,脑脊液属于神经细胞之间的液体,因此,脑脊液和组织液的物质组成相近,B正确;C、脑脊液作为细胞外液,其中含有葡萄
糖、氨基酸、激素等,但DNA聚合酶不会在其中存在,C错误;D、氧气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因此顺着氧气运输方向,氧气浓度逐渐降低,因此缺氧条件下,各部位氧气浓度由高到低是:血浆>脑脊液>神经细胞,D错误。故选B。2.HI
V侵染人体T细胞后,利用自身逆转录酶催化合成单链DNA,再利用T细胞中的DNA聚合酶催化合成双链DNA,该双链DNA可进入细胞核并整合到染色体DNA上。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HIV能在普通培养基中增殖,其逆转录酶作用的模板是RNAB.
青霉素等抗生素可抑制HIV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抑制其增殖C.HIV感染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作为检测HIV的重要依据D.T细胞中的DNA聚合酶由HIV的RNA控制合成,HIV会使T细胞凋亡【答案】C【解析】【分析】艾滋
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当它侵入人体细胞后会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DNA分子,以HIV形成的DNA转录而来的mRNA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包括HIV蛋白
质外壳和逆转录酶等,HIV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详解】A、HIV是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中增殖,其逆转录酶作用的模板是RNA,A错误;B、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没有细胞壁,B错误;C、HIV感染机体产生的抗体说明HIV入侵机体,因此HIV感染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作为检测HIV的重要依据,C正确;D、T细胞中的DNA聚合酶由T细胞中的DNA控制合成,HIV会使T细胞凋亡,D错误。故选C。3.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
,正确的是()A.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间联系的通路B.中枢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和脊髓组成C.自主神经系统属于脊神经的一部分D.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
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A、脊髓能对外
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反之,脑的活动也要通过脊髓才能传递到身体各部位,因此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路,A正确;B、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B错误;C、自主神经系统属于脊神经和脑神经的一部分,C错误
;D、自主神经系统为传出神经,D错误。故选A。4.咸味食物中Na⁺浓度很高,Na⁺进入味觉细胞使其膜电位改变,产生的兴奋传到味觉中枢形成咸味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进细胞和神经递质出细胞的方式相同B.味觉细胞产生兴奋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C.咸味觉的形成包含了一次完整的反射过程D.该
过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答案】B【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
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详解】A、Na⁺进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神经递质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二者的方式不同,A错误;B、味觉细胞产生兴奋时膜电位为动作电位,即为外
负内正,B正确;C、反射活动完成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咸味觉的形成过程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无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C错误;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虽然能实现双向传导,但是该兴奋是由味觉细胞产生,传到
味觉中枢形成咸味觉的,故该过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D错误。故选B。5.心理学家进行过一项有关恐惧条件反射的实验。受试者是个九个月大的婴儿,当他第一次看到老鼠时,表现出好奇甚至是喜悦。当他伸手去摸它时,一根钢筋被锤子击中,发出很大的声音,每次受试者试图伸手去摸老鼠时,这种巨大的噪音就会
产生。几次后,受试者只要看到老鼠就表现的特别恐惧。关于此条件反射,说法正确的是()A.此条件反射中,巨大噪音属于无关刺激,老鼠属于非条件刺激B.人类恐惧条件反射的形成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C.此条件反射形成需大脑皮层参与,但其消退不需大脑皮层参与D.条件反射建立后
,老鼠反复出现而没有噪音,此反射不会消退【答案】B的【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的完整性。反射的类型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2、无关刺激:无关刺激不引起机体产生反射。非条件刺激:非条件刺激能引起机体非条件反射。【详解】A、此条件反射中,巨大噪音已经从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老鼠属于非条件刺激,A错误;B、人类恐惧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学
习和训练建立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B正确;CD、此条件反射形成需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建立后的维持,需非条件刺激(巨大噪音)的强化,否则会消退,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
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也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D错误。故选B。6.科学家发现人体感觉神经元上的离子通道蛋白TRPV1在感受到辣椒素的刺激后,会引发该通道蛋白开放来触动痛觉,该痛觉又与热觉产生有关,导致人体吃辣椒时会产生又痛又热的感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感觉神经元上的TRPV1
同时具有接受信息和运输离子的功能B.辣椒素刺激产生热觉的过程与离子通道蛋白上阳离子内流有关C.辣椒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条件反射在大脑皮层产生灼痛感D.抑制TRPV1的合成或活性,可以缓解慢性疼痛病患者的痛感【答案】C【解析】【分析】根
据题意,在口腔和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TRPV1受体,所以人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TRPV1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详解】AB、结合题意可知,人体感觉神经元上的离子通道蛋白TRPV1在感受到辣椒素的刺激后,会引发该通道蛋白开
放来触动痛觉,该过程中TRPV1能感受到辣椒素刺激,故具有接受信息的功能,此外辣椒素刺激产生热觉的过程涉及钠离子内流,故推测TRPV1具有运输离子的功能,该离子是通过通道蛋白进行的,AB正确;C、辣椒素与受体结合后,在大脑皮层产生灼痛感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
D、由于痛感的产生与TRPV1有关,抑制TRPV1的合成或活性,可以缓解慢性疼痛病患者的痛感,D正确。故选C。7.雨天容易犯困的原因有多种,雨声是规律平缓的声音,有助眠效果;松果体受自主神经支配,雨天昏暗的光线会刺激松果
体分泌褪黑素,利于睡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暗光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属于神经调节B.雨声让人感觉愉悦,不属于非条件反射C.雨天安静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肠胃蠕动减弱,消化变慢D.支配松果体的神经属于内脏运动神经【答案】C【解析】【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
。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肠胃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的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肠胃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详解】A、松果体受自主被经支配,松果体
属于效应器,所以暗光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正确;B、“感觉愉悦”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缺少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反射,B正确;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安静时副交感神经占优势,促进胃肠蠕动,兴奋时交感神经占优势,C错误;D、
传出神经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和支配内脏活动的神经,支配内脏活动的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松果体受自主神经支配,所以支配松果体的神经属于支配内脏活动的神经,D正确。故选C。8.睡眠质量不佳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所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睡配“碎片化”。研究表明,老年期Hcrt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是导致“
睡眠碎片化”的关键。与年轻小鼠相比,年老小鼠Hcrt神经元的KCNQ2/3(钾离子通道)的表达量下降,导致觉醒持续时间延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crt神经元的树突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B.Hcrt神经元发生Na+内流时不利于觉醒向睡眠转化C.老年人Hc
rt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可能与K+外流减少有关D.阻断Hcrt神经元的KCNQ2/3的基因表达可治疗睡眠障碍【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纤维静息状态时,主要表现K+外流(导致膜外阳离子多),产生外正内负的膜电位,该电位叫静息电位。兴奋时,主要表现Na+内流(导致膜内阳离子
多),产生一次内正外负的膜电位变化。神经元的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存在电势差而形成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又刺激临近未兴奋部位产生一次兴奋。【详解】A、细胞体突起可形成树突和轴突,神经元的树突能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相接触,神经元的树突可接受上一
个神经元的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A正确;B、老年期Hcrt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是导致“睡眠碎片化”,Hcrt神经元发生Na+内流引起动作电位,则神经兴奋,不利于觉醒向睡眠转化,B正确;C、老年人Hcrt神经元之所以兴奋性增高,原因在于神经细胞膜上的K+通道KCNQ2/3数量变少,K+
外流减少,使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容易从静息电位转变成动作电位,只需要低强度的刺激,就能使神经元兴奋,C正确;D、阻断Hcrt神经元的KCNQ2/3的基因表达,使K+外流更少,觉醒持续时间延长,不利于治疗睡眠障碍,D错误。故选D。9.当人体免疫机能受损或异常
的时候,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会发生紊乱。下列关于免疫功能紊乱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花粉过敏的人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B.过敏反应时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某些细胞的表面C.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
病,与HIV感染者握手、拥抱一般不会感染HIVD.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答案】A【解析】【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
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
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解】A、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在再次接受过敏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A错误;B、过敏反应时产生的抗体吸
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某些细胞的表面,B正确;C、艾滋病的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HIV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一般与HIV感染者握手、拥抱一般不会感染HIV,C正确;D、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
一半以上相同时,器官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较小,D正确。故选A。10.正常情况下,眼球中的晶状体蛋白处在一种天然屏障中,不与淋巴细胞接触。当晶状体蛋白透过屏障后会引发免疫反应产生抗晶状体蛋白抗体。某患者的左眼球严重受损,医生建议立即摘除左眼球,若不及时摘除,则可能会导致右眼
因免疫反应而失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眼球受损后晶状体蛋白可能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B.该患者不摘除左眼球而导致失明的免疫学原理与过敏反应的不同C.抗晶状体蛋白抗体的产生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异常D.及时摘除左眼球可避
免抗体产生,从而避免右眼的晶状体蛋白受损【答案】C【解析】【分析】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详解】A、当晶状体蛋白透过屏障后会引发免疫反应产生
抗晶状体蛋白抗体,说明眼球受损后晶状体蛋白可能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A正确;B、过敏反应攻击的是外来抗原,不摘除左眼球而导致失明攻击的是自身免疫病,属于自己攻击了自己,B正确;C、正常情况下机体不会产生抗晶状体蛋白抗体,产生的该抗体针
对的是自身的结构,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异常,C错误;D、及时摘除左眼球即没有了相应的抗原,可避免抗体产生,从而避免右眼的晶状体蛋白受损,D正确。故选C。11.研究人员为研究哺乳动物垂体对糖代谢的影响,首先切除动物的胰腺,使动物患糖尿病,之后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发现动物的糖尿病得到缓解,但再注射
垂体提取液则又会引发糖尿病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胰腺切除动物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较高B.垂体中可能有与胰岛素相拮抗的调节糖代谢的激素C.胰腺切除动物会出现多尿、多饮和体重增加的现象D.保留胰腺但摘除垂体
的动物会发生血糖水平过高的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合的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
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
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详解】A、胰腺切除,动物无胰岛A细胞,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A错误;B、摘除动物垂
体,结果发现动物的糖尿病得到缓解,可推知:垂体中可能有与胰岛素相拮抗的调节糖代谢的激素,B正确;C、切除动物的胰腺,使动物患糖尿病,会出现多尿、多饮和体重减少的现象,C错误;D、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发现动物的糖尿病得到缓解,可能会发生血糖水平降低的现象,D错误。故选B。12.设置对照是生物实验中常
用的方法,下列有关对照实验设置错误的是()A.验证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时,设置保留尖端和去除尖端的两组B.探索扦插枝条生根的NAA最适浓度的预实验中,需要用蒸馏水处理作对照组C.验证甲状腺激
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对照组注射等量不含甲状腺激素的生理盐水溶液D.公鸡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中,睾丸摘除后与重新移植的处理体现自身前后对照【答案】A【解析】【分析】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
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A、验证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时,必
须是对尖端进行遮光和不遮光处理。切去尖端,可能会导致其他因素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B、在做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中,设定蒸馏水作为对照组,其目的是对照,B正确;C、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对照组应加入不含甲状腺激素的生理盐水,C正确;D、实
验中摘除公鸡的睾丸观察现象,是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睾丸摘除后与重新移植的处理体现自身前后对照,D正确。故选A。13.人体内血液中的铁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巨噬细胞吞噬、降解红细胞后,获得的Fe2+通过巨噬细胞膜上的铁输出蛋白(FPN
1)进入血液,用于生成新的红细胞。肝脏分泌的铁调素(Hepc)可与FPN1结合,促进FPN1内化和降解,进而降低血液中Fe2+的含量。在炎症病人的尿中Hepc含量明显升高,HepcmRNA的水平也明显上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机体铁过载时,肝脏分泌的Hepc减少B.炎症可能会减少红细胞生
成,进而导致贫血C.敲除Hepc编码基因,巨噬细胞不会出现铁积累D.Hepc作为一种信息分子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具有运输、调节、免疫、催化、组成化合物结构等功能。【详解】A、当机体铁过载时,肝脏分泌的铁
调素应增多,促进FPN1的内化和降解,降低血液中Fe2+浓度,A错误;B、炎症病人尿中Hepc含量及HepcmRNA水平明显上升,会促进FPN1内化和降解,降低血液中含量,可能减少红细胞生成,进而导致贫血,B正确;C、巨
噬细胞吞噬、降解红细胞后,获得的Fe2+通过巨噬细胞膜上的铁输出蛋白(FPN1)进入血液,用于生成新的红细胞,肝脏分泌的铁调素(Hepc)可与FPN1结合,促进FPN1内化和降解,进而降低血液中Fe2+的含量,敲
除Hepc编码基因,巨噬细胞不会出现铁积累,C正确;D、Hepc作为一种信息分子,能与特定的靶细胞(如巨噬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A。14.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
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①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②烟草种植过程中烟农要适时摘除烟草的顶芽③开花传粉遇上连续阴雨天,对作物
及时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④“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A.措施①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合成生长激素B.措施②依据的原理是解除顶端优势,可促进烟草上部叶片增大C.措施③可以用于连续阴雨天气油菜传粉失败的补救,提高油菜种子的产量D.措施④中这种“气”是乙烯利,其主要作用是促
进果实的成熟【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体内的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五类,相应的有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①细胞分裂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②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促进果实成熟,乙烯存在于植物体的各个部位。③脱落酸的
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各个阶段,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详解】A、芽和幼叶能合成生长素(而非生长激素),利于插条生根,因此,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A错误;B、措施②烟草种植过程中去除顶芽可解除顶端优势,促进枝条上部侧
芽生长,烟草上部叶片增大,提高烟草的产量,B正确;C、种植油菜是为了收获种子,如果没有授粉就不能形成种子,喷施生长素不能获得种子,C错误;D、④“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是乙烯(植物激素),乙烯
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D错误。故选B。15.激素是由细胞产生的物质,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的种类很多,下列关于不同激素的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性发育期,女性卵巢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雌性激素增多,激发雌性周期B.切除幼年狗的垂体,其生长发育停滞与体内缺
乏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有关C.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出现严重脱水,血钠降低,此时血液中醛固酮浓度会降低D.狗摄食后,小肠黏膜释放的促胰液素通过导管的运输进而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答案】B【解析】【分析】1、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织液传输而发
挥调节作用。2、甲状腺激素为氨基酸衍生物,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呼吸,使心律加快,增加产热的作用。【详解】A、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B、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促进幼年个体的生长发育,垂体
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能够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所以切除幼年狗的垂体,其生长发育停滞与体内缺乏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有关,B正确;C、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出现严重脱水,血钾升高,血钾升高刺激肾上腺,使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
重吸收,C错误;D、促胰液素是动物激素,激素分泌后直接进入血液,不需要通过导管运输,D错误。故选B。16.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会受到环境因素的调节,其中光、温度和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光敏色素是一类
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绿光和蓝紫光B.有的植物需要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是植物适应环境的结果C.植物的根和茎可通过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感受重力刺激D.环境因素会影响基因表达的调控,也会影响激素的产生和分布【答
案】A【解析】【分析】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
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详解】A、光敏色素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A错误;B、有的植物需要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是植物适应环境的结果,这种现象主要与温度有关,B正确;C、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依靠富含“淀粉体”的平衡
细胞感受重力的刺激。当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改变,如通过生长素的运输导致生长素沿着重力刺激的方向不对称分布,从而造成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C正确;D、植物生长发育的
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环境因素会影响基因表达的调控,也会影响激素的产生和分布,D正确。故选A。17.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生理现象与其相关部位生长素浓度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胚
芽鞘的向光性:a点为向光侧、b点为背光侧B.茎的背地性:a点为远地侧、b点为近地侧C.根的向地性:a点为近地侧、b点为远地侧是D.植物的顶端优势:a点为顶芽、b点为侧芽【答案】D【解析】【分析】生长素能够促进生长,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图中曲线看
出,在一定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的提高,生长单位长度所需的时间不断减少,即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超过了一定的生长素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的提高,生长单位长度所需的时间不断延长,即浓度越高促进
作用反而减弱,甚至抑制生长。【详解】A、胚芽鞘的向光性形成的原因为在单侧光照的影响下,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导致向光侧生长慢于背光侧,而图中a点浓度虽然低于b点,但a点生长单位长度所需的时间少于b点,a
点生长快于b点,A错误;B、茎的背地性是由于重力影响下,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近地侧,导致远地侧生长慢于近地侧,而图中a点浓度虽然低于b点,但a点生长单位长度所需的时间少于b点,a点生长快于b点,B错误;C、根的向地性是由于重力影响下,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由
于根对生长素较敏感,导致近地侧生长受到了抑制,远地侧生长快于近地侧,而图中a点生长素浓度低于b点,C错误;D、植物的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运输至侧芽,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侧芽生长受到抑
制,生长慢于顶芽,a点生长素浓度较低,b点生长素浓度较高,但a点生长单位长度所需的时间少于b点,a点生长快于b点,因此a点为顶芽、b点为侧芽,D正确。故选D。18.一款名为“酱香拿铁”的咖啡类饮料因含酒精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酒精进入人体会导致抗利尿
激素释放减少、血糖含量降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等。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酱香拿铁”中的酒精会导致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出现尿量增多,容易口渴的现象B.酒精会影响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降低,所以糖尿病病人可以放心大量饮用“酱香拿铁”C.“酱香拿铁”中的
酒精一次性摄入过多可能会麻痹人的小脑,使人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D.“酱香拿铁”中的酒精一次性摄入过多可能会抑制脑干中的语言中枢,使人语无伦次【答案】C【解析】【分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由垂体后叶释放,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详解】A、抗
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由垂体后叶释放,A错误;B、酒精会影响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降低,糖尿病病人不可以大量饮用"酱香拿铁",B错误;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酱香拿铁"中的酒精一次性摄入过多可能会麻痹人的
小脑,使人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C正确;D、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错误;故选C。19.茉莉酸是一种植物激素,能增强粳稻抵抗低温的能力,但在调节植物生长方面与赤霉素的作用相反。粳稻的H基因编码一种氧化酶,可催化茉莉酸由
活化形式转化为非活化形式,从而增强粳稻的抗逆性。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茉莉酸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生命活动B.茉莉酸与赤霉素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协同C.H基因敲除后粳稻的耐冷性增强而生长迟缓D.活化形式的茉莉酸能增强粳稻的耐冷性【答案】A【
解析】【分析】“粳稻的H基因编码一种氧化酶,可催化茉莉酸由活化形式转化为非活化形式,从而增强粳稻的抗逆性”结合“茉莉酸能增强粳稻抵抗低温的能力”可知,非活化形式的茉莉酸可以增强粳稻抗低温的能力。【详解】茉莉酸是植物激素,可以作为信号
分子调节植物生命活动,A正确;茉莉酸与赤霉素在调节植物生长方面作用相反,故二者是拮抗作用,B错误;H基因敲除后,茉莉酸处于不能转化为非活化形式,耐冷性会减弱,C错误;由上分析可知,非活化形式的茉莉酸能增强粳稻的耐冷性,D错误。故选A。20.某水稻研究团队揭示了生长抑制因
子DELLA蛋白可以抑制赤霉素信号途径的基因表达从而抑制植物生长,赤霉素通过蛋白酶系统来解除DELLA蛋白的抑制作用,进而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等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赤霉素可直接参与代谢,解除DELLA蛋白的抑制作用,促进植
物细胞分裂和伸长B.赤霉素、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合成,两者在促进植物开花方面具有协同作用C.决定水稻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相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绝对含量D.水平放置的水稻在重力作用下,造成生长素在根近地侧与茎近地侧的作用效果相反【答案】
D【解析】【分析】激素既不构成细胞的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也不是高能化合物,只是其调节作用的信息分子。【详解】A、激素不直接参与代谢,只是作为信号传递分子,调节生命活动,A错误;B、赤霉素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中产生,B错误;C、决定水稻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C错误;D、水平放置的水稻在重力作用下,造成生长素在根近地侧(表现为抑制)与茎近地侧的作用(表现为促进)效果相反,D正确。故选D。二
、非选择题:(50分)21.在生命活动受到威胁时,人和动物机体会通过调节作用,升高血糖,为反抗或逃避做好准备。下图是升高血糖的不同调节方式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之间的分层调控,称为______,其意义在于______,糖皮质
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会______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2)交感神经可作用于肝细胞,说明肝细胞表面有______。肝细胞受到信号刺激后,可通过促进______,使血糖浓度升高。(3)调节方式①较调节方式②具有的特点是______(答出2点);调节方式③为____
__。【答案】(1)①.分级调节②.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③.抑制(2)①.神经递质受体②.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非糖物质的转化为糖(3)①.通过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局限)、作用时间短暂②.神经—体
液调节【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调节方式①是神经调节,调节方式②是体液调节,调节方式③为神经-体液调节。【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糖皮质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该过程属于分级调
节,其意义在于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同时糖皮质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所以糖皮质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小问2详解】交感神经可作用于肝细胞,说明肝细胞表面有
神经递质受体。肝脏通过将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非糖物质的转化为糖的过程使血糖浓度升高,维持血糖浓度处于稳定状态。【小问3详解】调节方式①是神经调节,调节方式②是体液调节,调节方式①较调节方式②具有的特点是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进
行调节、作用时间短、反应迅速、作用范围较局限、准确。因为调节方式③通过(交感)神经影响(肾上腺素)激素的分泌,再由(肾上腺激素)激素对机体的功能(血糖升高)实施调节,所以调节方式③为神经—体液调节。22.产热量和散热量是决定体温变化的直接因素。“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正常状态下
,人体调定点一般为37℃,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会通过相应的机制将体温调节至调定点附近。机体发热状态下的散热量和产热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A~D表示不同阶段。回答下列问题:(1)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安静状态下,人体热量主要来自____
__等器官,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2)某发热患者的体温调定点为38.5℃,其发热初期的体温低于38.5℃,机体会出现B阶段所示的变化,此时散热量和产热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机体皮肤处的血流量和汗腺的分泌量
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_____和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据图可推测,乙曲线代表的是_______(填“产热量”或“散热量”)的变化情况。(3)在发热初期,随着体温的逐渐升高,我们经常会感觉浑身发冷,这是由调定点上
升所带来的冷刺激信号刺激_______所产生的感觉。(4)某发热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为大量出汗。当该患者大量出汗时,其尿量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答案】(1)①.肝、脑②.骨骼肌(2)①.产热量大于散热量②.减少③.减少④.产热量(3)大脑皮层(4)该患者大量出
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得尿量减少【解析】【分析】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
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小问1详解】安静状态下,人体热量主要来自肝、脑,等器官,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小问2详解】B阶段处于发热初期,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机体皮肤处的血流量减少,汗腺的分泌量减少,B阶段处于发热初期,发热量增加,可判断,乙曲线代表的是
产热量。【小问3详解】在发热初期,随着体温的逐渐升高,我们经常会感觉浑身发冷,这是由调定点上升所带来的冷刺激信号刺激大脑皮层所产生的感觉。【小问4详解】该患者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得尿量减少。23.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卡塔琳·考里科和德鲁·韦斯曼,以表彰他们在mRNA疫苗研究上的突破性贡献。下图是某mRNA疫苗作用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mRNA疫苗要装入脂质体中再注射,目的是______和防止mRNA在内环境中被降解。(2)根据
图示,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过程需要两次信号刺激,一是抗原的直接刺激,二是______。(3)根据图示,mRNA疫苗在细胞内表达出病毒S蛋白后,要经______水解产生抗原肽,抗原肽与镶嵌在内质网膜上的____
__结合,最终呈递到细胞表面,诱导特异性免疫。(4)结合图示特异性免疫类型分析,与传统灭活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相比,mRNA疫苗的优势是______。(5)自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积极给健康个体接种疫苗,目的是______。【答案】(1)帮助mRNA进入靶细胞(2)辅助性Т细胞
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В细胞结合(3)①.蛋白酶体②.MHCI(4)mRNA疫苗能同时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而传统疫苗一般只能诱导产生体液免疫(5)使健康个体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个体免
疫能力【解析】【分析】1、体液免疫: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
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
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细胞免疫:病原体侵入靶细胞后,被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这一变化信号,之后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
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他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小问1详解】疫苗mRNA用脂质体包裹的目的是帮助mRNA进入靶细胞和防止mRNA在内环境中被降解。【小
问2详解】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一些病原体(抗原)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
二个信号。过程⑤是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除了分化为浆细胞,还会产生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在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进而增强免疫能力。【小问3详解】根据图示,疫苗mRNA进入细胞后,先在核糖体上翻译合成S蛋白,而后在蛋白酶体作用下水解产生抗原肽,
抗原肽可与内质网上的MHCI结合,形成复合物并呈递到细胞表面,诱导发生特异性免疫。【小问4详解】传统灭活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一般都只能诱导体液免疫(抗原肽不能侵入人体细胞内,仅在内环境中发挥抗原作用),而mRNA疫苗在人体细胞内表达,可同时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的【小问5
详解】自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积极给健康个体接种疫苗,疫苗可以使健康个体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个体的免疫能力24.种子中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含量的平衡在调控种子休眠和破除休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界环境信号因素能通过影响种子中ABA和GA的合成和降解来改变
种子休眠程度,下图是ABA和GA调控种子休眠过程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GA的主要作用有______(答出1点)。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GA和ABA的作用效果表现为相互______(填“协同”或“抗衡”)。(2)结合材料和图推测,A处生理变化为______(填“
合成”或“降解”)ABA。(3)破除休眠后,种子对GA的敏感性______,对外界环境如温度、光照的敏感性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由上述信息可知,植物生长发育除了受基因表达调控,还受______调节和______调节。(5)洋
葱、大蒜、马铃薯等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甲酯延长休眠,安全储藏,植物生长调节剂有______(答出2点)等优点。【答案】(1)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②.抗衡(2)合成(3)①.升高②.升高(4)①.
激素②.环境因素(5)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解析】【分析】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小问1详解】GA是赤霉素,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细胞分裂与分
化;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GA促进种子萌发,ABA抑制种子萌发,二者的作用效果表现为相互抗衡。【小问2详解】ABA的作用是抑制种子萌发,促进种子休眠,外界环境信号因素引起休眠诱导会促进ABA的合成,故A处是合成ABA
。【小问3详解】GA能促进种子的萌发,破除休眠后种子对GA的敏感性升高以促进萌发;根据图示信息,在打破休眠后种子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敏感性大于休眠诱导,促使种子处于非休眠状态。【小问4详解】根据题目信息,GA和ABA以及光信号都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说明植物生长发育除了受基因表达的
调控,还受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小问5详解】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的功能,但结构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的特点。25.凤仙花(2n=14)是一种自花传粉植物,其
花瓣颜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研究发现,A、B基因同时存在时花色为红色,A或B基因单独存在时花色为紫色,无显性基因时花色为白色。已知a基因会导致部分花粉致死。为探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规律,研
究人员使用纯合亲本进行了下图两个实验。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突变,回答下列问题。(1)风仙花杂交实验时,需要对母本进行______的操作流程。(2)实验一中亲本紫色凤仙花的基因型是______,F2出现该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含有a基因的花粉______致死。(3)根据实
验二的结果分析,请在细胞下图中画出实验二中F1代红色凤仙花的A/a和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4)实验二中F2红色凤仙花与紫色凤仙花的表型之比是______。【答案】(1
)去雄→套袋→人工异花授粉→再套袋(2)①.aaBB②.75%##3/4(3)①.②.F1的基因型为AaBb,若两对等位自由组合,则后代会出现aabb的白色凤仙花,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A与b连锁,a与B连锁(4)红色凤仙花:紫色凤仙花=1:1【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凤仙花是一种自花传粉植物,在进行杂交时,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人工异花授粉→再套袋。【小问2详解】A、B基因同时存在时
花色为红色,A或B基因单独存在时花色为紫色,无显性基因时花色为白色,亲本均为纯合子,实验一中亲本红色基因型为AABB,紫色基因型为AAbb或aaBB,则子一代红色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根据子二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紫色=9:1,再结合题干中a基
因会导致部分花粉致死可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紫色=9:1,其中aaBB占1/10=1/2×1/5,说明含有a基因的花粉75%致死。【小问3详解】实验二中,
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若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后代会出现aabb的白色,而实际上F2只出现红色和紫色的性状,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A与b基因连锁,a与B基因连锁
,具体图示如下【小问4详解】实验二中A与b基因连锁,a与B基因连锁,F1的基因型是AaBb,产生的雌配子为Ab:aB=1:1,产生的雄配子为Ab:aB=4:1,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1:4:5,即红色:紫色=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