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616.451 KB
  • 2024-09-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3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6)页,616.45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2856f2b5ee2b2e6b5b40c952652f27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内江六中2023—2024学年(下)高2026届期中考试历史学科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8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关于人类文明产生,有学者做了这样一幅示意图(如下图),据图可知()A.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历史的倒退B.人类文

明产生的标志是农耕畜牧的发展C.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文明产生根本原因D.国家产生容易导致阶级矛盾和战争的发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图示可知,由于

农耕畜牧业发展之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才出现了私有制、阶级、国家、文字等。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文明产生根本原因。C项正确;选项A中“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历史的倒退”说法错误

,排除A项;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促进了国家的出现,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排除B项;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不是国家产生容易导致矛盾和战争的发生,排除D项。故选C项。2.早期的印度佛教不承认有世界创造之神,而把人置于整个宇宙之上,这为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基督教早期是穷人的宗教

,其所谓的“博爱”观念在理论上突破了家庭、地域、身份、种族、国家的界限。据此可知,两者()A.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对人的关注B.最终都成为当地人民信仰的主要宗教C.一定程度起到了教化社会的作用D.都构筑起后世人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答案】A的【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

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表示佛教“不承认有世界创造之神,而把人置于整个宇宙之上”,基督教早期“是穷人的宗教,其所谓的‘博爱’观念在理论上突破了家庭、地域、身份、种族、国家的

界限”,可见两者都体现对人的关注,A项正确;印度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佛教并非当地人民信仰的主要宗教,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印度教和基督教都体现了对人的关注,但材料中并未体现出佛教在教化社会、构建后世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方面的作用,排除CD项。故选A项。3.约公元

前3500—前3100年前,在古埃及城邦希拉孔波利斯第100号墓的壁画上,描绘有一位男性用双臂分别与两头站立的狮子做搏击状,这一绘画主题具有显著的两河流域地区文明特色。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亚非之间已存在一

定的文化交流B.这些地区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C.古埃及受到古巴比伦王国的影响D.文化的交流改变了古埃及的历史进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西亚)。据材料“

在古埃及城邦希拉孔波利斯第100号墓的壁画上,描绘有一位男性用双臂分别与两头站立的狮子做搏击状”“这一绘画主题具有显著的两河流域地区文明特色”可知,两河流域的文化影响了古埃及的文化,反映了亚非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交流,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相似之处,没有涉及文

明的多元特点,排除B项;古巴比伦王国建立的时间在公元前19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古埃及的笔画对古埃及历史进程的影响,D项夸大了文化交流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4.1296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颁布教谕禁止神职人员向政府缴税,但法王腓力四世仍向教会征税。而且在1303年派兵到意大利囚禁了卜尼法斯八世。1305年选出的新教皇——法国人克莱芒五世移居法国阿维农,连他在内的连续七任教皇都驻在阿维农,史称“阿维农之因”。由此可知,当时的法国()A.王权扩张趋势明显B.民族国家已经建立C.人文

主义广泛传播D.宗教改革成效显著【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可知,1296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无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布的敕令,与教皇对抗,并囚禁卜尼法斯八世

,同时新教皇驻地在法国阿维农,这说明当时法国王权扩张趋势明显,A项正确;15世纪末法国民族国家已经建立,排除B项;文艺复兴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排除D项。故选A项。

5.有学者研究英国剑桥郡的农业发展状况时发现,1279年一个标准佃户的地产面积是15英亩。到1636年,佃户中拥有50或50英亩以上规模的比例不断上升,而且90英亩以上的佃户比例由百年前的4%上升到了25%。这说明当地

()A农业劳动力逐渐增加B.社会结构分化趋势加剧C.封建庄园规模不断扩大D.圈地运动改变劳动方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36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英国佃户中,拥有50或50英亩以上

规模的比例不断上升,而且90英亩以上的佃户比例由百年前的4%上升到了25%,这说明佃户中的部分群体经济实力在快速上升,社会结构分化趋势加剧,B项正确;佃户土地占有量的上升并不意味着农业劳动力的增加,两者不存在因

果关系,排除A项;佃户是在现有土地规模下占有更多的土地,并未扩大庄园的规模,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劳动方式转变并无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6.下列选项中,对下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无论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方式向国王效忠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关系D.各阶层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据

图可知,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下,下一等级需要对上一等级履行相应的义务,上一等级则需要向下一等级提供一定的服务或者报酬,因为西欧封建制度下,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关系,.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西欧中世纪盛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

我的附庸”这样的谚语,可见,中世纪西欧,每个领主只可以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越级管辖附庸,因此小封建主不会受国王直接管辖,排除A项;据所学,小封建主效忠的对象并非国王,而是大封建主,排除B项;据图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封建制度下,各等级之间等级森严,排除D项。故选

C项。7.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

界。西欧人探寻南半球新世界从根本上是为了()A.开辟到达南半球的新航线B.扩大资本的原始积累C.推动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D.打破西葡对航路垄断【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

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初(欧洲)。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初,欧洲人还在不断探寻新世界,题目问的是西欧人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的根本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这一时期

,西欧人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主要就是为了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以扩大其原始资本的积累,B项正确;开辟新航线就是为了殖民扩张,原始资本的积累,排除A项;推动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是影响,不是目的,排除C项;这一时期,英国已经打破西

葡对航路垄断,排除D项。故选B项。8.在整理教材时,某学生做了如下笔记(下表),由此得出的主旨是()单元标题单元概要一、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不同帝国先后崛起,欧亚大陆农耕文明区域逐渐连接起来。二、中古时期的世界中古时期,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存在不同程度发展与联系。三、走向

整体的世界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开始建立广泛的直接联系,在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A.人类文明联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B.战争是人类文明联系的必要手段C.地理环境限制了人类文明的发展D.经济因素决定了整体世界的发展的【答案】A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至近代世界。根据材料“欧亚大陆的农耕文明区域逐渐连接起来”“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存在不同程度发展与联系”“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及所学可知,人类文明从早期到中古时期,各区域基本上呈现出多元、独立发展的态势,区域间的交流则很少;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文明区域不断扩大,各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联系不断加强,世界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由此可见,人类文明联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A项正确;战争是人类文明联系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必

要手段,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经济因素与整体世界发展的关系,不符合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9.在新航路开辟之后300余年的东西方贸易中,西欧处于明显的劣势,这对西欧工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但同时也刺激了西欧工业不断改善生产方

式,提高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商品竞争力。该材料有助于我们理解()A.新航路开辟导致西欧贸易逆差B.东方在新航路开辟后获利较大C.东方生产方式整体上优于西方D.西方开展机器生产的外部因素【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

15世纪以来的欧洲。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的东西方贸易中由于西欧处于劣势,所以刺激西欧工业不断改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商品竞争力,强调外部因素对西欧生产方式变革的影响,D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并不能导致西欧贸易逆差,应该是西

欧产品不具有竞争力,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强调东方在新航路开辟后获利较大,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无法直接得出东方生产方式整体上优于西方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10.16~19世纪,西班牙、葡萄牙两国作为相对落后的殖民国家,对拉丁美洲采取了封闭式殖民统治,大肆掠夺拉美地区

的各种自然资源,只发展以采掘业为主导的单一经济,采取排他性文化愚民政策。据此可推知()A.殖民统治方式阻碍了拉美民族发展B.列强间争夺殖民地斗争无法解决C.拉美的民主政治环境遭到严重削弱D.拉美民族经济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答案】A【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9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拉丁美洲)。根据材料可知,欧洲殖民者在拉美地区实行封闭式统治,经济上发展单一经济,文化上采取排他性愚民政策,这些殖民

统治方式阻碍了拉美政治民主化进程、经济开放性发展和文化交流融合,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殖民统治方式阻碍了拉美民族发展,并未涉及列强间的斗争,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拉美民主政治环境的严重恶化,而且这一时期,拉美处于殖民统治下,并未建立民主政治,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殖民统治方式阻碍了拉美民族发展

,材料中未涉及拉美民族经济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排除D项。故选A项。11.烟草传入欧洲后,烟草消费出现大众化的趋势。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很容易买到,“就连马夫到酒馆来买酒时,也一定会带着烟斗,因为烟草现在像酒和啤酒一样,是一种酒馆、客栈等场所都可以买到的畅销商品。据估计,大约有七千多个店铺靠烟草交易为生

。”上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美洲生活方式的影响B.世界殖民贸易的发展C.欧洲独特文化的浸染D.自由主义政策的推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

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烟草传入欧洲后,烟草消费出现大众化的趋势。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很容易买到”“据估计,大约有七千多个店铺靠烟草交易为生”和所学可知,烟草消费之所以在欧洲呈现大众化消费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发展,B项正确;美洲的生活方式并不会导

致烟草消费的大众化,排除A项;欧洲独特文化的浸染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烟草供应量大,排除C项;自由主义贸易政策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B项。12.下表内容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各人文主义群体的主要构成情况。该现象根源()城邦贵族一些宫廷贵族、

公国大公,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洛伦佐等人新兴资产阶级薄伽丘、达·芬奇、马洛、莎士比亚等宗教僧侣包括一些教皇、高级教士和神学家等,如教皇庇护二世、朱利鸟斯二世A.人文主义与神学思想相平调和B.文艺复兴具有复杂性矛盾性C.资本主义发展尚处于萌芽时期

D.人文主义思潮已经走向衰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类题目,时空是14至17世纪的意大利。根据材料可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各人文主义群体的主要构

成包括城邦贵族、新兴资产阶级、宗教僧侣,说明这一时期的封建宗教势力仍然比较强大,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方式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体现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还不够充分,C项正确;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文艺

复兴具有复杂性矛盾性的特征,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B项;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潮已经走向衰落”表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C项。13.据统计,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颁布了多达300余部的禁

奢法令,这股禁奢立法的势头延续到了18世纪,对意大利近代消费社会的形成以及现代国家政府决策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规模禁奢立法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思想引发统治者恐慌B.适应资本原始积累需要C.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责所在D.引导

人们正常的消费习惯【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整个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欧洲处于扩张时代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规模禁奢立法有利于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资金,适应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故B项正确;大规模禁奢立法的主要原因

是适应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而非“人文思想引发统治者恐慌”,故A项错误,排除A项;大规模禁奢立法的主要原因是适应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不是为了体现政府社会管理职责,排除C项;大规模禁奢立法的主要原因是适应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不是为了“引导人们

正常的消费习惯”,排除D项。故选B项。14.有学者指出,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中,与法国主要任务是批判世俗的封建制度及为它服务的天主教理论不同。德意志的首要任务是依靠世俗封建诸侯的武装驱逐罗马教廷于国之外。据此可知,该时期()A

.德意志尚未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法德两国宗教改革的内容完全不同C.德意志实现民族独立的需求更迫切D.德意志的宗教改革不批判天主教会【答案】C【解析】【详解】16世纪的法国主要是为了批判封建制度,而德意志却需要封建诸侯力

量驱逐罗马教廷,这说明当时的德意志实现民族独立的需求更迫切,C项正确;这一时期的德意志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排除A项;B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当时的罗马教廷属于天主教,排除D项。故选C项。15.1748年《论法的精神》出版,其中关于三权分立的

分析并没有受到公众的重视,反倒是“论法律与气候和土壤的关系”这一节在思想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的探讨。这主要是由于的A.研究角度的创新B.政治安全的需要C.自然科学的影响D.唯物史观的传播【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748年《论法的精神》出版,其中关于三权分立的分析并没有受到公众的

重视,反倒是‘论法律与气候和土壤的关系’这一节在思想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的探讨。”可知,气候和土壤属于自然地理领域,启蒙思想家们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遵循某种规律,因此从自然科学人手分析社会问题是当时的一种风尚,C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

从地理学角度研究社会学,从材料中无法确定这一做法是否具有创新性,A项说法不严谨,排除A项;政治压力并未吓阻思想家们讨论启蒙思想,政治安全并非是其主要考虑的因素,排除B项;唯物史观的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排除D项。故选C项。16.咖啡是17世纪从土耳其引入欧

洲的,1650年左右出现了最早的咖啡馆,到1700年已经遍地开花。咖啡馆的重要意义在于提供了比一般酒馆更为安静齐整的环境,人们可以在此阅读报纸,获取新闻,探讨学术。这种现象A.推动了理性主义的传播B.消除了不同阶级的差别C.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D.提高了欧洲的文化水平【答案】

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中期以后,欧洲人经常聚焦在安静齐整的咖啡馆中,阅读报纸、获取新闻和探讨学术等,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和理性主义的传播,A项正确;“消除”了不同阶级的差别的说法绝

对,排除B项;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与“提供了比一般酒馆更为安静齐整的环境”等不符,排除C项;利用咖啡馆的环境阅读报纸等,不能直接提高欧洲人的文化水平,排除D项。故选A项。17.有学者指出,除内部因素外,日本明治维新的成

功也离不开有利的国际环境。当时,美国正忙于国内战争,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又牵制了英国的力量,德、俄、意也因国内事务无暇干涉日本维新运动。此学者意在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A.取决于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B.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C.是多种因素共同促

成的结果D.受益于日本政府成功的外交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日本。根据材料“除内部因素外,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也离不开有利的国际环境”可知,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是受到国际和国内多种

因素的影响,即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C项正确;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明治维新成功的客观条件,而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A项;材料主要分析了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而不是影响,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并不是日本政府外交政策促成的,排除D项。故选C项。18.1

834年,在普鲁士推动下,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包括18个邦,占德意志领土的2/3,同盟内部禁止设立关卡,实行免税贸易,采用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制度。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意志()A.市场统一促进经济高速发展B.自由主义潮流占据主导地位C.工业革命要求克服分裂状态D.实力增强推动海外殖

民扩张【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德国)。根据材料信息“普鲁士的推动”“同盟内部禁止设立关卡,实行免税贸易,采用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制度”,结合材料时间1834年可知,随着德意志工业革命的开展

,迫切要求克服四分五裂局面,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德国尚未统一,没有形成统一市场,A项不符合此时德国发展的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内部的关税同盟,反映的是工业革命要求德国克服分裂状态,没有涉及到自由主义潮流对德国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国内的关税同

盟的建立,没有涉及海外殖民地,排除D项。故选C项。19.如图反映了近代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该国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而确立B.经历政体多次反复最终确立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答案】B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图片可知,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内阁对参议院负责等信息可知,这是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

的法国政体,法国经历政体多次反复最终确立,B项正确;法国是通过大革命确立政体的,排除A项;德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排除C项;美国确立三权分立政治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20.1839年,有学者写道:在这个国家里,制造业已占据统治地位,科学和工艺家喻户晓,但在年

轻一代的教育课程中,人们几乎不曾注意到缺少上述科目,这无法不令我们惊讶。该学者认为()A.英国工业化的发展存在隐患B.科学和技术日益紧密结合C.技术的积累决定制造业前途D.工业发展导致教育的缺失【答案】A【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39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此时英国正在开展工业革命,科学和工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在年轻人的教育课程中却缺少这些内容,这会使英国的工业发展缺乏相应的人才,表明英国工

业化的发展存在隐患,A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和技术日益紧密结合,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该学者认为英国工业化的发展存在隐患,“技术的积累决定制造业前途”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该学者认为英国工业化

的发展存在隐患,并不是工业发展导致教育的缺失,排除D项。故选A项。21.《谷物法》是英国于1815年实施的高额谷物进口关税的法案,该法案的实施导致英国国内谷物价格迅速飙升,工厂主的人工成本大大上升,遭到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并最终于1846年被废除。此后,英国开始逐步削减各项进口关税,并与外国进行谈

判,试图降低英国商品出口到外国面临的关税水平。这主要体现了()A.重商主义取代了自由主义而成为经济思想主流B.贸易保护主义因违背全球化潮流而被彻底废除C.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议会改革获得更多政治权益D.工业革命紧密了英国工商业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

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材料“英国开始逐步削减各项进口关税,并与外国进行谈判,试图降低英国商品出口到外国面临的关税水平”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削减关税以及其推动的其他国家关税的削减

,推动了英国的商品更多的运往世界,反映了工业革命紧密了英国工商业与世界市场的联系,D项正确;重商主义是产生并流行于15—17世纪西欧的经济思想,以国家富强、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为目的,以工商业为本位,发挥国家在工业生产、贸易出口等方面的作用以增强国际竞争力,自由主义是流行于工业革命后

到罗斯福新政前的经济思想,以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为主要内容,《谷物法》的废除体现了自由贸易的思想,排除A项;《谷物法》的颁布是英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体现,但《谷物法》的废除并非代表英国或者西欧国家彻底废除贸易保护主义,当经济危机发生时,贸易保护主义会重新占据优势,排除B项;题干从经济

层面论述经济政策的变化,而非从政治层面,排除C项。故选D项。22.德国政治经济学之父李斯特在19世纪40年代多次说道:生机勃勃的工业是民族精神的一剂补药。对经济问题漫不经心是危险的——且不论和英国相比德国的经济很落后,而且德国人将远远落后于法国人和北美人,甚至远远落后于俄国人

,这是一种明显堕落的状态,其前景足以将任何爱国者都吓得手足无措。这种观点旨在强调()A.德意志与其他国家有不可调和矛盾B.德意志具备得天独厚的工业资源优势C.通过推进经济一体化实现德意志统一D.发展工业经济以提升德意志民族认同【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

的题。时空范围为19世纪40年代(德国)。根据材料“生机勃勃的工业是民族精神的一剂补药”可知,李斯特认为只有德国经济得到了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德意志民族的凝聚,超越其它国家,即发展工业经济有助于提升德意志

民族认同,D项正确;李斯特并未强调德国和其它国家的矛盾不可调和,只是认为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竞争,排除A项;李斯特没有提及德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排除B项;李斯特只是强调了发展工业,而没有提到经济一体化,排除C项。故选D项。23.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宪章运动触发了英国社会的普遍担忧,两次

出任首相的狄斯累利提出:“给茅屋以面包,给宫廷以和平。”19世纪下半叶起,英国议会制定了《工厂法》《工会法》《劳资关系法》等。这表明宪章运动()A.促使英国不得不调整劳资关系B.开启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先河C.使自由主义理论受到严重挑战D.使英国走上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答案】A【解

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据题意可知,由于宪章运动的推动,使英国议会制定了《工厂法》《工会法》《劳资关系法》等一系列

法律,说明宪章运动促使英国不得不调整劳资关系,A项正确;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宪章运动对英国的影响,无法体现开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先河,排除B项;宪章运动使英国被迫调整劳资关系,的并不能说明自由主义理论受到严重挑战,排除C项;国家干预经济模式萌发于2

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普遍应用于二战以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4.马克思指出了协作与各种不同的分工形式只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各种特殊的生产方法”,虽然分工的发展能够提高生产力,但在资本主义社会,

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工人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这强调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A.生产工具在工业化时代有了质的飞跃B.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是历史的必然C.协作分工的根本目的是获得高额利润D.资本主义社

会难以实现人的根本解放【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延长

工人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可知,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是对工人进行了极致的压榨,协作分工是不可能使工人得到解放的,即资本主义社会难以实现人的根本解放,D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劳动分工,没有涉及生

产工具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论述社会形态的变迁,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B项;协作分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力,而不是获得高额利润,排除C项。故选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52分)25.古代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一:古希腊3/4的国土是山地,仅在崎岖山崖间有少量耕地,遭遇人口增加或自然灾害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外出。他们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无以为生的平民、寻求财富的

工商业者、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政治集团都是殖民的主体。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星星点点的众多城邦国家。柏拉图曾说:“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摘编自崔艳华《浅谈古希腊城邦殖民扩张的原因》材料二:在大流士时代

,波斯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公元前517年)和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地区,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面对辽阔疆域,大流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并直接向他汇报;军事上划分为五大军

区,军区长官由国王任命,行省总督不管军事;在中央建立以国王办公厅为首的庞大管理机构,一切政令由中央发往各行省。大流士还让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参与地方政权、制定法律时参照各地原有法律、对各地原有宗教与文化采取宽容态度、完成了尼罗河与红海之间的运河。——摘编自任宪宝《全球通史:人类共同体的历

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文明向外扩展的原因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流士改革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古代文明扩张的认识。【答案】(1)原因:多山少平原,资源少;组织能力强、航海

技术和武器先进;工商业的发展;政治斗争的产物。特点:以移民方式向周边殖民扩展;沿海岸线呈点线状分布;建立众多城邦国家,独立于母邦。(2)措施:实行行省制;分设军区,与行省相互制约;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央官僚体系;尊重被征服地区的习俗;加强与被征服地区的联系。认识:古代文

明的扩张,给被征服的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灾难,但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流。【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和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史(希腊)。据材料“仅在崎岖山崖间有少量耕地,遭遇人口增加或自然灾害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外出”,得出多山少平原,资源少;据材料“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

器”,得出组织能力强、航海技术和武器先进;据材料“无以为生的平民、寻求财富的工商业者、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政治集团都是殖民的主体”,得出工商业的发展;政治斗争的产物。特点:据材料“他们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

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得出以移民方式向周边殖民扩展;据材料“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星星点点的众多城邦国家”,得出沿海岸线呈点线状分布;建立众多城邦国家,独立于母邦。【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和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史(波斯)。据材料“

将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并直接向他汇报”,得出实行行省制;据材料“军事上划分为五大军区,军区长官由国王任命”,得出分设军区,与行省相互制约;据材料“在中央建立以国王办公厅为首的庞大管理机构,一切政令由中央发往各行省”,得出建立比

较完善的中央官僚体系;据材料“大流士还让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参与地方政权、制定法律时参照各地原有法律、对各地原有宗教与文化采取宽容态度、完成了尼罗河与红海之间的运河”,得出尊重被征服地区的习俗;加强与被征服地区的联系。认

识:从文明扩张的两面性分析,得出古代文明的扩张,给被征服的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灾难,但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流。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6世纪中期,英国人口为280万,到1600年,全国人口则增加到400万。其中,城市人口的增幅更加显著。1550年以来,全球气候不降显

著,小冰期取暖曾消耗了伦敦2/3的能源供给量。沿海和海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而在生铁量产之前的英国主要利用木料来建造船只,其中皇家海军的军舰对于造船木料用料考究、用量巨大,这无疑也加剧了英国的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材料二17世纪,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始允许

曾经备受英国皇室和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和使用煤炭。到18世纪上半叶,玻璃制造、肥皂制造、石灰烧制、酿酒、制糖、印染、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

1700年时,英国煤炭产量为同时期法国煤炭产量的30倍,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19世纪的100年间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则增加了18倍。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

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世纪英国“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能源转型的具

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答案】(1)原因:人口增长及城市化的发展;气候环境的变化〈全球气候下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海上贸易及殖民扩张的推进(造船和军备对木材的需要增加);对煤

炭能源使用上的陈旧观念。(2)具体表现:煤炭的运用范围扩展,从生活扩展到生产领域(煤炭使用的观念转变);煤炭产量剧增,取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影响: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改变了工作模式(或工人工作时间延长);促

进城市化,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环境问题。【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世纪的英国。原因:根据材料“16世纪中期,英国人口为280万,到1600年,全国人口则增加到400万”可知,人口增

长及城市化的发展;根据材料“小冰期取暖曾消耗了伦敦2/3的能源供给量”可知,气候环境的变化〈全球气候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根据材料“沿海和海外贸易的扩大”可知,海上贸易及殖民扩张的推进(造船

和军备对木材的需要增加);根据材料“其中皇家海军的军舰对于造船木料用料考究、用量巨大,这无疑也加剧了英国的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可知,对煤炭能源使用上的陈旧观念。【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至19世纪的英国。具体表现:根据材料“到18世纪上半叶,玻璃

制造、肥皂制造、石灰烧制、酿酒、制糖、印染、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可知,煤炭的运用范围扩展,从生活扩展到生产领域(煤炭使用的观念转变);根据材料“1700年时,英国煤炭产量为同时期法国煤炭产量的30倍,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可知,煤炭产量剧

增,取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影响:根据材料“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和所学可知,可从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改变了工作模式、促进城市化、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方式及带来环境问题等角度进行

分析。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法治”与“民主”是政治文明所追求的双重价值目标,但民主与法治建设,既不存在统一模式,也不存在统一路径。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并形成了三种演进模式,即“法治先行于民主”的体制演进,“民主先行于法治”的体制演进和“民主缺乏的法治”的

体制演进。...英国“议会内阁制”体现了光荣革命以来英式混合政体渐进演进的英国气质;法国第五共和国建立的“半总统制”体现着法兰西民族气质,甚至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戴高乐的个人领袖气质;美国“总统制”体现着美州大陆相对开放、平等、自由的社会气质。——摘编自汪波《世界政治文明演进之模式与绩效分析》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材料中的一种或者提出一种新的制度演进模式,并结合世界政治文明史予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模式:法治先行于民主的体制演进说明:英国资本主义代议制(即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是典型的法治先行于民主的演进

模式。早在13世纪,英国的《大宪章》便构成了法治的基石,其法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在法治的保障下,英国的议会民主制能有序地展开。总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体现了“光荣革命”以来英式混合政体的渐进改革,不断推进民主政治演进的英国气质,也体现了英国的国情和民

族特征。示例二:模式:民主缺乏的法治体制演进说明:德国是近代政治制度属于“民主缺乏的法治体制”。德意志统一主要在普鲁士王国领导下进行的,而德意志当时的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国家实现统一后,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中处于主

导地位,普鲁士国王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国家的核心权力为普鲁士国王掌控。德意志帝国颁布的1871年的宪法就是这种政治体制上的表现,该宪法赋予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缺乏议会对行政权的制约。总之,德国是一种不充分、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

观点说明题。时空:近代世界。首先,阅读材料问题“任选材料中的一种或者提出一种新的制度演进模式,并结合世界政治文明史予以说明”可知,选择材料中的一种模式或提出一种新模式,要结合世界政治文明的相关知识来论述。仔细阅读材料“世

界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并形成了三种演进模式,即‘法治先行于民主’的体制演进,‘民主先行于法治’的体制演进和‘民主缺乏的法治’的体制演进”可知,材料中给出三种制度演进模式。或者提出新的制度模式,例如: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的演进。然后,结

合所学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等来论述。最后归纳总结。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836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