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共(11)页,3.52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13fe6cc6208a15b57a1169d917788a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年秋季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这是兰考最高的一棵泡桐树,它长在兰考1116平方
公里的大地上,生长了近60年!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亲手栽下的一棵树,人们亲切地称其为“焦桐”。“焦桐”,仿佛一座精神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神州大地,矗立在亿万中国人心中。60年前(1962年)的12月6日,是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上任报到的日子。“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
是一幅多么严重的灾荒的景象啊!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此时,“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
20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东坝头镇张庄村是当年兰考最大的风口,也是焦裕禄治沙的试验点。该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感慨,当时最高的沙丘有9.9米。正是在这里,焦裕禄找准了治理“三
害”的良策。今年82岁、曾陪同焦裕禄查看风口和沙丘的张庄村原会计卞九灵说:“焦书记就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兰考所有的风口、沙丘和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吃透了‘三害’演变的特点和趋势。”“沙区没有
林,有地不养人;造林防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焦裕禄将这套治沙的办法叫作“贴膏药”“扎针”。用淤泥黏土封住沙是“贴膏药”,再种上树是“扎针”,形成在平原沙区“农桐间作”的治理模式,闯出了工程治理和生态治理融合的新路子,彻底改
变了兰考的生态环境和地貌景观。①“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魏善民仍记得焦裕禄当年说的话。在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对面,“焦桐”巍然屹立,被一棵棵新种的泡桐簇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一代又一代泡桐生生不息,在兰考大地茁壮成长。一棵一棵种,一代一代传
,泡桐树种上了,沙丘固住了,30多万亩风沙盐碱地被全部改造成良田。兰考县林业局原局长李仙海说:“到1984年,兰考农桐间作达20万亩,被评为中国泡桐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如今,行车在兰考沿线公路及黄河大堤兰考段,那一望无际的农田、大
片大片纵横成网的泡桐林,让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当年不见树木而举目黄沙茫茫的荒凉景象。卞九灵说:“拍摄影片《焦裕禄》时,在兰考已难觅沙丘,外景地只好选在了千里之外的陕北榆林。”东坝头镇建筑队队长王庆“叫苦”
:“过去兰考沙多成灾,现在沙子难觅。盖房子,得去几百里外买沙子。”兰考县曾经申报一个国际援助防风治沙项目,评审专家在兰考考察几天,连风沙影子都没看到,项目自然泡了汤。“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没想到,焦裕禄带领群众种下的泡桐树,竟然成为兰考人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如今的兰考,农
桐间作4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16万立方米,是我国重要的桐木生产基地之一,逐步形成以桐木民族乐器、桐木家具、桐木板材等为主的泡桐经济产业链,年产值100多亿元,带动就业4万多人。现代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产业已成为兰考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年产值突破320亿元,有50
0多家企业,带动就业8万人。“风沙小了,生态好了,粮食也是连年丰收。”兰考盐碱地上成长起来的著名育种科学家沈天民说,“1962年,兰考的风沙盐碱地上小麦亩产仅12公斤,如今已超过730公斤。曾被‘三害’
“逃荒’标注了几十年的兰考,今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高产小麦育种基地。”李明俊说:“目前,兰考森林覆盖率和环境达标率均居全省前列,GDP增速连续多年位居省直管县第一,很好地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绿色GDP’战略部署,也是焦裕禄精神在兰考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如今的“焦桐”,环抱4
.33米,高24.6米,华盖如云,傲然挺立。谁能想到,当年的它却是一棵差点被遗弃的小树苗。“那一天在风沙最大的胡集大队种树,当天种了50亩泡桐生态林。活干完了,路边还剩下一棵小泡桐苗。一般的泡桐苗有3米,但这棵泡桐苗不到2米,短了一大截。”魏善民
说,“焦书记看到后,把小泡桐苗捡了起来,创个坑种上了。②他说这棵泡桐苗个子矮,但是根好。如果长起来了,比其他树长得还快,扔了可惜。”几十年过去了,这棵小泡桐苗已成为一棵长在兰考人民心中之树!魏善民表示:“父亲魏宪堂在义务守护‘焦桐’8年后,于1971年把守
护‘焦桐’的责任交给了我。只要身体允许,我就把这棵树看护下去。以后我年纪大了,来不了了,就让孩子过来守护……”魏善民守护的不仅仅是一棵精神之树,更是一棵所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之树。从2009年至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五年内三次来到兰考指导工作,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焦裕禄精神跨
越时空,历久弥新!(摘编自屈艳枝、卢浩然《兰考那棵树》)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焦裕禄找到的治理“三害”的良策,依靠的是他做事的身体力行、对问题本质特点的深人探求等,B.焦裕禄教群众治沙,用大家听得懂的话语,所说的办法贴合实际,且着重给群众
描述实践效果,C.“贴膏药”“扎针”是焦裕禄对当地治沙方法的再度总结和提升,使用比喻修辞更增加新闻的可读性,D.王庆的“叫苦”、兰考申报防风治沙项目的“泡汤”等,都是通过对比展现如今兰考治沙成功的现状。2.根据原文内容,下
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采访卞九灵首先强调他村干部的身份,这样使新闻可信度更高,更能体现兰考当年风沙灾害的严重性。B.结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分析,本文许多内容已不新鲜,因此不具有新闻的时效性特征,C.所有新闻必须有思想性,如魏宪堂自发守护
“焦桐”,后来把责任传给儿子等行为都体现了时代风貌。D.本文把兰考泡桐是治沙、生态、富民、精神之树的相关材料精心串联起来,把主题蕴含在新闻事实中。3.下列对第一段内容体现的意蕴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最高”是从焦裕禄亲手栽种的“焦桐
”的高度来表现他精神品质的高越,B.强调兰考的区域面积和“焦桐”生长的年份,突出了焦裕禄对兰考的贡献。C.把焦裕禄亲手栽种的树称为“焦桐”,表现了兰考人对焦裕禄的思念和赞美。D.三个“矗立”体现的意思由小到大,再现了焦裕禄思想进人人们心中
的路径。4.材料第二段引用的内容来自《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两篇文章为何开篇都详细介绍兰考当年的情况。(4分)5.长篇通讯在刻画人物时往往会重视用“以言见人”的写作手法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画横线语句通过“以言见人”手法深化了作品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借粮王愿坚一九四九年渡江之后,我们这支部队接受了新的任务,沿着闽赣边境的崇山密林,向敌人溃逃的东南边疆前进。这时,我在这支部队的先头团政治处工作,被
分配到前卫营搞借粮,这天,接到了参谋处发出的行军路线。打开地图一看,我们营的宿营地点是在崇安县境一个叫作灵田的村子。这个村子虽然在大山丛中,估计至少也有二百多户人家。我兴冲冲地上了路。可是当我走了一夜,从拂晓的晨雾里看清了这个村子的面貌时,像一跤跌到水井里。这哪里是个村子,简直像个乱坟
岗: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子,遍地是碎砖烂瓦,屋里地上的茅草,有一人多深。几百人待在这里,不论怎么样也得先想想办法呀。我喊过通信员小吴,一道沿着荒草小径,向那些竹篱小院走去。太阳越升越高,我那颗心却越来越往下沉;这些人家不是妇女就是小孩,一看都是一些贫苦人家,不用说借粮,就是找个向导也困难了。我们正
失望地往回走,突然小吴喊了声;“老大爷!”我抬头一看,一位老大爷的身影一晃闪进一家院子不见了。我们赶忙也跟进院去,只见那位老大爷正在低着头整理什么,听到脚步声,抬头瞟了我们一眼。我放大嗓门向他解释;我们是人民解放军,想临时借用点粮食……他只是淡漠地望着我们。没办法,我只好招呼了一
声通信员:“走!”小吴倒不知愁,边走还哼着:“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走出大门没有几步,忽然后面脚步匆勿,那位老人跟着赶出来了,忽然喊道:“喂,小伙子……”我们又莫名其妙地站下来。只见那老人紧三步赶上来,伸手拉住小吴,把他推了个半转身,抓着
小吴背的挂包,端详起来。他脸上刚才那种怒气冲冲的神色没有了,换上了一副惊喜的笑容。他看了半天,小心地问:“你们是中央军?”“不,我们是人民解放军,就是过去的红军,现在回来了!”那时候咱们人民解放军还没有什么特殊的标志,我
只好这样回答他。彼此一谈通,话就多起来。老人像见了多年不见的子女,激动着,絮絮叨叨。从老人的谈话里,我才知道这块儿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后期,就建立过革命政权。像南方所有老根据地一样,自从红军长征北上之后,遭到了国民党反动军队、地主、恶霸疯狂地摧残。老人满怀感情地说:“当年红军临离开这里的时候说
过:我们会回来的。我们就是靠这些话,才活到今天啊!”本来,我们真想纵情地谈下去,和这位革命老人叙叙离别之情,但是部队吃饭要紧哪,我只好把话转到借粮的问题上。我抱歉地说:“大爷,按说你这儿受了这么多苦,是不应该再让你受累了,可是……你看看,能挪就挪一些,要不
,咱再想办法……”没等我说完,他把我的肩膀一拨,打断了我的话,伸手从屋角抓过一把铁锹递给我,说:“走!”就一步跨出了门。我们都被他这突然的动作弄得糊里糊涂,接过铁锹,怔怔地跟在他后面走着。出了门,拐了个弯,来到一座破烂
房框子跟前。他朝一堆碎瓦指了指,说:“帮一手吧!”一头就刨下去。碎瓦创光了,是一堆新土;新土出清了,是一块木板;木板揭起来,是一个大瓦缸;把缸上的稻草拿掉,原来是满满的一缸白米。“怎么样?上等白米!百十口人吃一顿足够了!”老人指着米得意地说,“前天过的那些国民
党兵,连一顿红薯秧子都没吃到熟的。”说着,他又纵声地笑了。我却没有笑,激动地拉住老人的手,说:“老大爷,谢谢你!找秤来吧!我们借用一部分。”“什么,秤?我没有那玩意儿,也不用那玩意儿!”他又恢复了刚才说话时那
种执拗的神气。“不,上级有规定,这是借粮救急,称一称,有个数,以后咱们政府好还你!”“还?干吗要还,自己的人吃了还要还?”看样子,刚才我的解释算白说了。我还想再给他说个明白,他摆了摆手说:“算了,来,帮我把它弄上来!”我
们把米缸抬上来,搬到屋里。刚放实,他又说了:“你快叫人来做饭—走了一夜,早吃早歇息!米不够,一会儿就凑了来。”说着,从墙上摘下一只老牛角,撇着腿,一颠一拐地走出去了。刚走到门口,又拐回来说:“米,都下锅!锅不够大,到
外面找;你就说程元吉——程老三说让用的!”他走出去没多久,村头就传来一声声悠长的牛角号声。我向四处望望,西面山梁上、树丛旁、竹林边出现了人影——村里的青壮年随着号角的召唤都回来了。我打发小吴去报告营长,并叫炊事员带杆秤来。炊事员来了以后,我把米的一半倒在米箩里,称了称,六十斤,满够营
部吃的了。让炊事员淘米下锅,我赶出去再找那位程老大爷。转了一圈没找到。当我转回来时,却意外地听到了这老人的大噪门:“……反正已经洗了,不吃怎么办?”我知道出了事,一步跨进去,可不是,原来那老人早已回来,瞅瞅炊事员不注意,舀了一盆水,把瓦缸里的米一股脑儿都洗了。接着,程老爹告诉我,村里的人
都回来了,一说就凑出了七百多斤粮食,还凑了些青菜、笋芽、鸡蛋……这样一来;全营一天的吃饭问题就这么顺顺当当地解决了。我怀着极其兴奋、感激的心情,随着老人挨家办理了借粮手续;为了照顾人民的生活,又退回了一部
分粮食——可是真费了不少的唇舌。(节选自王愿坚《三张字条》)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晨雾中看到的灵田村荒凉破败的情形,让“我”感到浑身冰凉,更引发“我”对中央军的愤怒之情。B.程元吉一听到小吴唱红军
时期的歌曲,就立刻对我们二人有了全新认识,也马上和我们交流。C.埋米、青壮年躲藏等细节体现了灵田村当时敌我双方战事的紧张,也从侧面反映中央军抢粮抓人的残暴。D.结尾村民凑了很多粮蛋菜,我们又费尽唇舌退回一部分体现了“民拥军,军爱民,军民团结一家亲”的
主题。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所在部队的新任务体现了当时的革命形势,交代“我”新分配的任务能引出下文“我”遇到的有关故事。B.用太阳之“高”和“我”内心之“沉”的细节来巧妙对比,体现“我”对不能完成工作的悔
恨并引出程元吉出场。C.知道我们是过去的红军后,小说用多种手法刻画程元吉,体现出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细致和有层次的特点。D.程元吉说自家没“秤”可能是借口,能充分体现程元吉的无私奉献,这也解释了解放战争胜利
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8.本文在叙述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从叙述人称和叙事线索两个角度加以分析。(4分)9.本文和茹志鹃小说《百合花》都有部队向百姓借东西遭拒的情节,请简要概括两篇小说这个情节的不同点,并分析两篇小说这样设置情节的具体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
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吗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接之。”庄
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胼游线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济游铣,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
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胼游绕,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樱。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显,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救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图罟。今夫斄①牛其太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太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
苦哉!”(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材料二:客谓梁王曰:“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则谕乎?”王曰:“未谕也。”“于
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王曰:“善。”(节选自刘向《说苑·善说》)【注】①斄:牦牛。10.材料一中画波
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今夫藻牛A其B大若C垂天之D云E此能F为大矣G而不H能执鼠。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A.“则瓠落无所容”的“容”与“整顿衣裳起敛容”(《琵琶行并序》)中的“容”意思不同。B.规矩,指校正圆形、方形的工具。规,画圆的工具,今指圆规;矩,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C.“不辟高下”的“辟”同“避”,躲、设法躲开,与成语“不辟斧钺”的“辟”意思相同。D.“于是更应曰”的
“更”与“良庖岁更刀,割也”《庖丁解牛》)中的“更”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惠子告诉庄子,自己把“五石之瓠”打破,不是因为它内中空虚而宽大的外形,而是因为它
对自己无用,庄子批评了惠子这种固陋思想。B.吴王之客在越人侵吴时凭借宋人之药裂地受封,庄子有对大葫芦妙用的认识,从这个角度上看,庄子和吴王之客在境界高下上是相似的。C.面对惠子的质疑,庄子用狸独捕捉猎物和被猎人捕获的事例告诉惠子,那些认为自己的话大而无用的人是因没有遭遇
到真正的困境使然。D.梁王让惠子说事情时直接说,惠子就用解释“弹”的事例来说明自己之所以这样说话的道理,梁王最终明白了惠子这样说话的真正原因。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何不树之于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2)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今王曰无譬
则不可矣。14.材料一第一段庄子通过“不龟手之药”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结合材料从多角度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东西船行·李浩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西船见笑苦迟钝,汗流撑折
百张篙。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①任天理。【注】①行藏:行止。《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苦”字形象地刻画了西船逆风而行时行船人的神
态,而诗歌的第四句是“苦”的具体体现。B.东西船相笑的现象说明人不能相互嘲笑的道理,因为大自然千变万化、顺逆莫测、前途难料,C.“却如此”指前句“波浪异”,二者结合,从语意重复中强调风云变幻、境遇相颠的现实。D
.诗歌口语入诗,通俗易懂、风趣有味,先描写然后议论,借助具体形象阐发诗人独特的生活感受。16.请简要分析本诗的首联(“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与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写景和抒情上的不同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十二章·学而》中,“,”两句9展现了不追求吃住的“好学”的君子认真做的两件事。(2)《礼记·大学之道》中,“,”两句强调了无论是谁都一律要把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当做做
人的根基。(3)《<老子>四章·第三十三章》中,“,”两句表达了保持立身之本的人会持久,有道之人即使去世但道会长存的道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18~20题。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是一次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并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代表参加的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基本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
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召开的。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著名讲话。阅读毛主席的这篇讲话稿,①要注意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历程,特别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②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③体会毛泽东这一宣告体现的深入透
彻的深刻含义,④感受其中蕴含的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毛泽东在改天换地的伟大时刻,在回顾过去中论证了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作出了规划;在描绘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展望未来。学习时,注意分析作者围绕“中国人民站
起来了”阐述了哪些具体内容,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联,18.下列句子中的“发起”与文中加点的“发起”,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现在到了京城,这情形还未改变,我也时时发起..如此忧虑。B.这一切都说明了全
团正在准备对敌人发起..一次突然的袭击。C.这是个星期日,章一桐的朋友为他发起..了一场洗尘的筵宴。D.她准备向这种邪恶风气、向浸染党的肌体的毒菌发起..冲刺。19.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请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改为
排比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在一些文学作品或是电视剧中,我们看到古人睡觉用的枕头大多是木质、石质的,难道他们睡在上面不怕略得慌吗?其实,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高枕
而卧,国必无忧”的记载。①_,因为他们选用的材料为竹、木头、石块、陶瓷或金属等,考古人员还发现了青铜枕、金枕等。这种睡硬枕的习惯,不仅在古代,②_,比如有名的“关中百怪”中,就有一怪是“枕头砖来代”。在古代,人们十分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无论男女老少从不剪头
发,平日将头发盘成复杂的发髻,尤其是隋唐五代时期的女性,特别喜欢高耸华丽的发髻,睡觉时依然用钗或簪固定发髻。如果使用软枕容易弄乱发型,那么,③_。虽然硬枕是古人的首选,但也不乏各种特色软枕。只不过由于材质的原因,遗留下来的软枕较少,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
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我们看到古人睡觉用木质、石质的枕头,是不是古人不怕略得慌?”语义基本一致,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
写作。(60分)《庄子・天地》记载:有一次,子贡见一老者抱瓮从地道进入井中取水灌园,就问老者为什么不用桔梅-类的机械,老者解释说"有机械者必有机心,吾羞而不为也",意思是使用机械的人一定有巧诈之心,自己羞于使用。后来人们就用"抱瓮灌园"比喻安于抽朴的生活。但值得思考的是,抱瓮取
水之前肯定有更古老的取水方式,老者的做法是不是也是有"机心"?更何况当我们处于自来水入户时代时,是否还需要抱瓮取水?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
00字。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