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专用,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_3章)(全解全析)(北京专用).docx,共(18)页,1.12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10b0cfe2c91b3e5d4223b6b40dd6bd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测试范围:第1~3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难度系数:0.7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
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小
田同学想从学校骑行到天安门广场,他利用手机某地图APP进行导航,如图为导航界面的截图,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16分钟、3.2千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小田在导航中的实时位置时,不可以把小田看作质点B.16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C.此次
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3.33m/sD.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比3.2千米要小【答案】D【知识点】速率的概念、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质点、时间、时刻的定义、平均速度【详解】A.研究小田在导航中的实时位置时,小田的大小、形状相对于
所在空间可以忽略,故可以把小田看作质点,A错误;B.16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间间隔,B错误;CD.图中所给数据16分钟为时间间隔,3.2千米是路程,故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比3.2千米要小,平均速度是总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平均速率,故𝑣=𝑠𝑡=3
20016×60m/s=3.33m/sC错误,D正确。故选D。2.如图中,接触面光滑,对处于静止状态的球的弹力分析正确的是()A.B.C.D.【答案】A【知识点】判断是否存在弹力【详解】A.球受到墙壁的弹力和台阶的弹力,弹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故墙壁的弹力垂直于墙壁向右,台
阶对球的弹力垂直切面,通过球心,故A正确;B.假设斜壁对小球有弹力,则小球受到重力、地面向上的弹力和斜壁斜向下的弹力,三个力的合力不为零,则小球将向右滚动,与题不符,故斜壁对小球没有弹力,小球只受地面向上的弹力
,故B错误;C.假设斜壁对小球有弹力,则小球受到重力、地面向上的弹力和斜壁斜向上的弹力,三个力的合力不为零,则小球将向右滚动,与题不符,故斜壁对小球没有弹力,小球只受地面向上的弹力,故C错误;D.假设斜面对小球有弹力,则小球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垂直于斜面
向上的支持力,三个力的合力不为零,则小球将向左摆动,与题不符,故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故D错误。故选A。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
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A.F1=F2=F3B.F1=F2<F3C.F1=F3>F2D.F3>F1>F2【答案】A【知识点】利用平衡推论求力【详解】根据二力平衡,弹簧拉力均等于一个小球的重力,所以三力相等。故选A。4.某同学利用图甲所
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棉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木板可以向左变速运动B.图乙中曲线
就是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C.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1D.只用图乙中数据可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A【知识点】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利用力的平衡测量动摩擦因数【详解】AB.为了能研究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故物块一直要处于静止状态,则向左的摩擦力一直
与向右轻绳的拉力平衡,图乙是向右轻绳的拉力随时间变化曲线,故图乙也可以反映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乙知向右轻绳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不变,故物块先受静摩擦力作用后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所以不需要让木板保持匀速运动,可以向左变速运动,故A正确,B错误;C.由
图可知,最大静摩擦力约为10N,滑动摩擦力约为7N,故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故C错误;D.根据f=μFN=μmg可知,由于不知道物块的重力,故无法求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故D错误。故选A。5.如图所示,两人用同样大小的力共提一桶水静止不动,水不流出
,则下列正确的是()A.无论怎样改变𝜃的大小,两手臂作用于桶的力的合力都不变B.无论怎样改变𝜃的大小,两人都不会省力,因为一桶水的重力不变C.不论两人手臂间的夹角如何变化,每个人对水桶的拉力一定大于水和水桶的总重力D.不
论两人手臂间的夹角如何变化,每个人对水桶的拉力都不会改变【答案】A【知识点】直接合成法解决三力平衡问题【详解】设两人的手臂对水桶的拉力大小为F,由题两人的手臂夹角成𝜃角,根据对称性可知,两人对水桶的拉力大小相等,则根据平衡条件得2𝐹cos𝜃2=𝑚𝑔解得𝐹=𝑚𝑔2cos𝜃2A
.一桶水静止不动,两手臂作用于桶的力的合力与水桶及水的重力等大反向,因此无论怎样改变𝜃的大小,两手臂作用于桶的力的合力都不变,A正确;BC.由上述分析可知,当𝜃越小,F就越小,当𝜃=0时,F最小为12𝑚𝑔,两人都不会省力,B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𝜃
越小,F就越小,𝜃越大,F就越大,两人手臂间的夹角变化,每个人对水桶的拉力也会随之改变,D错误。故选A。6.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则()A.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随后作向后运动B.两物体只在2s末相遇一次C.
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末D.从第4s末到第6s末,甲在乙前面【答案】C【知识点】变速物体追匀速物体【详解】A.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都为正值,速度的方向不变,即运动的方向不变。故A错误;B.图
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从图像可知,在2s和6s,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等,则位移相等,两物体在2s末、6s末相遇两次。故B错误;C.在0-2s内,两物体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在t=1s时,速度相等,相距最远,最远距离Δ𝑥=12×1×2m=1
m在2-6s内,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在t=4s时,速度相等,相距最远,最远距离Δ𝑥′=12×2×2m=2m知4s末相距最远。故C正确;D.在4s时,乙的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于甲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知乙在甲的前面。故D错误。故选C。7.如图所示,
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用𝐹=2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B,木块A、B均保持静止。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弹簧的弹力大小为80NB.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NC.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D.地面给A、B组成的系统的摩擦力大小为2N【答案】D【知识点】整体法与隔离法结合处理物体平衡问题、胡克定律及其应用、复杂受力情况下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详解】A.弹簧弹力大小为𝐹弹=𝑘𝑥=4
00×0.02N=8N故A错误;B.施加水平拉力F后,弹簧长度没有变化,弹力不变,故木块A相对地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其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且与弹力平衡,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𝑓′A=𝐹弹=8N故B错误;C.木块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𝑓B=𝜇𝑚B𝑔=
0.2×60N=12N施加水平拉力F后,对B物体受力分析,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受向右的弹簧弹力和拉力,由于B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2N,大于弹簧弹力和拉力之和,故木块B静止不动,故木块B受到的静摩擦力与弹簧弹力和拉力的合力平衡,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𝑓′B=𝐹弹+𝐹=8+2N=
10N故C错误;D.对A、B组成系统,由平衡条件可知地面给A、B组成的系统的摩擦力𝑓=𝐹=2N故D正确。故选D。8.小杰学习自由落体运动后,用20cm的刻度尺测量同学的反应时间,测量方法如图所示,被测者用两个手指虚捏在尺子0刻线处,观察到小杰松开尺子时立刻捏住尺
子,读出手指所捏刻度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越大,反应时间越短B.反应越慢,要捏住尺子时,尺子下落的速度越大C.该尺可以测量出0.4s的反应时间D.计算时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测算出的反应时间比实际值要大【答案】B【知识点】自由落体运
动的三个基本公式【详解】A.根据𝑡=√2ℎ𝑔可知,h越大,反应时间越长,选项A错误;B.反应越慢,要捏住尺子时所用的时间越长,根据v=gt可知,尺子下落的速度越大,选项B正确;C.该尺下落20cm用时间为𝑡=√2ℎ𝑔=√2×0.210s=0.2s则不可以测量出0.4s的反应时
间,选项C错误;D.计算时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根据𝑡=√2ℎ𝑔则测算出的反应时间比实际值要小,选项D错误。故选B。9.列车进站可简化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在此过程中用t、x、v和a分别表示列车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D【知识点】a-
t图像【详解】A.列车进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应越来越小,而A中x-t的斜率不变,表示其速度不变,故A错误;BC.根据题意可知,列车进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则a为负且大小恒定,故BC错误;D
.根据匀变速直线的运动规律,有𝑣2−𝑣02=2𝑎𝑥解得𝑣2=2𝑎𝑥+𝑣02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则a为负且大小恒定,可知v2与x为线性关系,且斜率为负,故D正确。故选D。10.打印机是现代办公不可或缺的设备,正常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
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设图中刚好有1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质量均为m,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时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匀速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𝜇1,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𝜇2,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重力加速度为g,打印
机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1张纸受到搓纸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第2张与第3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𝜇2𝑚𝑔C.第1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𝜇2(𝑚𝑔+𝐹)D.要做到“每次
只进一张纸”,应要求𝜇1<𝜇2【答案】C【知识点】复杂受力情况下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整体法与隔离法结合处理物体平衡问题【详解】A.因为是搓纸轮带动第一张向右运动,第1张纸上表面受到搓纸轮施加的摩擦力f,方向向右,选项A错误;D.第1张纸下
表面受到第2张纸施加的滑动摩擦力𝑓′,方向向左,即有𝑓′=𝜇2(𝑚𝑔+𝐹)F为搓纸轮对第1张纸的压力,要让纸张一张一张进入则需满足𝑓′=𝜇2(𝑚𝑔+𝐹)<𝜇1𝐹正常情况下F>>mg,故必有μ1>μ
2选项D错误;BC.第2张与第3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及第1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都是静摩擦力,根据受力平衡条件可知其大小均为𝑓′=𝜇2(𝑚𝑔+𝐹),选项B错误,C正确。故选C。1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A.力、位移、加速度B.重力、位移、速度C.时间、弹力、速度D.质量、位移、加速度【答案】AB【知识点】标量与矢量【详解】A.力、位移、加速度全都是矢量,A正确;B.重力、位移、速度全都是矢量,B正确;C.时间是标量
,弹力和速度是矢量,C错误;D.质量是标量,位移和加速度是矢量,D错误。故选AB。12.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可超过百米。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0
时由静止开始上升,其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图像可知()A.电梯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B.电梯在第1s末到第10s末之间的位移大小为45mC.电梯从第11s末到第30s末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10m/sD.第41s末时,电梯回到原先所在的出发点【答案】BC【知识点】a-t图像【详解】A
.由图像可知,第一秒内电梯加速度向上逐渐增大,故电梯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A错误;B.𝑎−𝑡图像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故1s末速度为𝑣1=12×1×1m/s=0.5m/s10s末速度为𝑣10=12×(9+10)×1m/s=9.5m/s电梯在第1s末到第
10s末做匀加速运动位移大小为𝑥=12(𝑣1+𝑣10)𝑡=12(0.5+9.5)×9m=45mB正确;C.电梯第11s末的速度为𝑣11=12×(9+11)×1m/s=10m/s故电梯从第11s末到第30s末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10m/s,C正确;D.由图
像可知先向上加速,再匀速,最后减速,运动过程如下故第41s时停止运动,上升到最高点,D错误。故选BC。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𝜇,则物体受到的摩
擦力的大小为()A.𝐹sin𝜃B.𝜇(𝑚𝑔−𝐹cos𝜃)C.𝜇(𝐹sin𝜃+𝑚𝑔)D.𝐹cos𝜃【答案】AB【知识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正交分解法【详解】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则由题意可得𝐹cos�
�+𝐹𝑁=𝑚𝑔𝑓=𝐹sin𝜃由摩擦力公式可得𝑓=𝜇𝐹𝑁=𝜇(𝑚𝑔−𝐹cos𝜃)故选AB。14.图甲、乙、丙体现了利用v-t图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思路和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可以把整个运动过程分割成很多小段,每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各小段位移之和可近似代表总位移B.这种用图像面积表示位移大小的方法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C.用图中矩形面积之和表示位移大小,图甲得到的结果
比图乙的更接近真实值D.若将图丙中纵坐标改为加速度,则图线下方阴影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答案】AD【知识点】v-t图像面积的物理意义、利用v-t图像求位移【详解】A.根据微元法,可以把整个运动过程分割成很多小段,每小段
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各小段位移之和可近似代表总位移,故A正确;B.这种用图像面积表示位移大小的方法适用于任何直线运动,故B错误;C.𝑣−𝑡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故用图中矩形面积之和表示位移大小,图乙得到的结果比图甲的更接近真实值,
故C错误;D.根据Δ𝑣=𝑎Δ𝑡,若将图丙中纵坐标改为加速度,则图线下方阴影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故D正确。故选AD。第Ⅱ卷二、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每空2分。15.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可以用打点计时器,也可以用光电传感器。(1)一组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打点计时器在小车拖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以此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图甲为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1、2、3、4为依次选中的计数点(各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迹)。根据图中标
出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在打出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2)另一组同学用如图乙所示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滑块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的右侧,并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一沙桶相连,滑块与定滑轮间的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
0cm的遮光条,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015s,通过第二个光电的时间为0.010s,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
250s。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答案】(1)①0.53②1.4(2)4.0【知识点】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用光电门研究匀变速运动、计算某点的瞬时速度【详解】(1)①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计数点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𝑣3=𝑥242𝑡=13.80−3.202×0.1×10−2m/s=0.53m/s②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
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𝑎=𝑥34−𝑥23𝑡2=(13.80−7.80)−(7.80−3.20)0.12×10−2m/s2=1.4m/s2(2)[4]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𝑣1=𝑑𝑡1=0.0300.015m/s=2.0m/s
遮光条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𝑣2=𝑑𝑡2=0.0300.010m/s=3.0m/s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𝑎=𝑣2−𝑣1𝑡=3−20.25m/s2=4.0m/s216.如图1所示,某同学用铁架台、弹簧
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重力加速度𝑔取10m/s2。(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有()A.刻度尺B.天平C.弹簧测力计D.打点计时器(2)以钩码总质量𝑚为纵轴,弹簧形变量𝑥为横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实
验数据绘图,如图2所示。关于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关系,以及弹簧劲度系数𝑘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𝑘=25.0N/mB.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反比,𝑘=25.0N/mC.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𝑘=2.5N/mD.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
长量成反比,𝑘=2.5N/m(3)如图3所示,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𝑎和𝑏,作出弹簧弹力𝐹与弹簧长度𝐿的𝐹−𝐿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𝑎的原长比𝑏的长B.𝑎的劲度系数比𝑏的大C.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
成正比D.根据图像无法比较弹簧𝑎和𝑏的劲度系数大小【答案】(1)A(2)A(3)B【知识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原理、器材与实验步骤【解析】(1)A.实验需要测量弹簧伸长的长度,需要刻度尺。故A
正确;BC.由于钩码的质量已知,不需要天平和弹簧测力计,故BC错误;D.探究“在弹性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由本实验原理可知不需要打点计时器,故D错误。故选A。(2)由𝑚−𝑥图像是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可知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由𝐹=𝑚𝑔=𝑘𝑥,可得𝑘=
Δ𝐹Δ𝑥=200×10−3×108×10−2N/m=25N/m故A正确。(3)A.由胡克定律可知𝐹=𝑘𝑥=𝑘(𝐿−𝐿0)=𝑘𝐿−𝑘𝐿0当F=0时,弹簧的长度等于原长,由图可知𝑎的原长比𝑏的短,故A错误;BD.F-L图像的
斜率表示弹簧劲度系数,斜率越大劲度系数越大,弹簧a的斜率大,可得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故B正确,D错误;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成正比,故C错误。故选B。17.如图1所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沿细绳互成角度拉套在橡皮筋结点的细绳
套,使橡皮筋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静止,记为O;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𝐹1和𝐹2的大小和方向;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绳套,使结点仍到位置O,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④按照力的图
示要求,作出拉力𝐹1、𝐹2、F;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𝐹1和𝐹2的合力𝐹′;⑥比较F与𝐹′的大小、方向的一致程度。(1)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A.实验前,将两测力计水平互拉,选择读数始终相同的两弹簧测力计B.实验中,
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C.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D.实验中施加的力应适当大一些,可减小实验的相对误差。(2)尊重实验事实,重视实验中的原始数据记录,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探究素
养。①小赵同学在实验中确定𝐹1与𝐹2的方向时,先标记了O点,然后分别标了a、b点,如图2所示,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判断,标记得更为妥当的是(选填“a”或“b”)点;②下图A、B、C、D分别为小张、小吴、
小周、小刘四位同学提交的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记录,符合实验事实的是。【答案】(1)ABD(2)①a②A【知识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原理和实验步骤、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详解】(1)[1]A.实验前,将两
测力计水平互拉,两测力计之间的力为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同,所以应该选择读数始终相同的两弹簧测力计,故A项正确;B.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所以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故B项正确;C.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可以不在同一直线
上,故C项错误;D.为减小实验的相对误差,实验中施加的力应适当大一些,故D项正确。故选ABD。(2)[2]题图中标记ab两点的目的是为了确认力的方向,而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所以两点应该尽量的远一些,故a点更妥当。[3]由题意可知𝐹′是理论值,其应该是平行四
边形的对角线,而F是测量值,其方向与AO在同一直线上。故选A。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某同学在水平地面上推沙发,沙发的质量m=30kg,该
同学给沙发施加了水平向右的推力F=80N,但没有推动。重力加速度g=10m/s2。(1)请在虚线框中画出沙发的受力示意图;(2)求沙发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3)若该同学给沙发施加水平向右的推力F1=140N,沙发运动起来。已知沙发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4。求沙发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1。【答案】(1);(2)80N;(3)120N【知识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复杂受力情况下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详解】(1)沙发受到重力G,地面对它的支持力N及静摩擦力f,人施加的推力F,如图所示。(2)根据平衡条件有f=F=80N(
3)沙发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𝑓1=𝜇𝑁𝑁=𝑚𝑔得𝑓1=120N19.如图所示为四旋翼无人机,它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飞行器,目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若无人机在距离水平地面高度h=20m处悬停并释放一包裹,不计空气阻
力,重力加速度为g取10m/s2。(1)求包裹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2)求包裹落地时速度v的大小;(3)以包裹释放时为计时起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画出包裹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像,并说明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答案】(1)
2s;(2)20m/s;(3)见解析【知识点】自由落体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详解】(1)包裹脫离无人机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有ℎ=12𝑔𝑡2解得𝑡=√2ℎ𝑔=2s(2)包裹落地时的速度v=gt解得𝑣=√2𝑔ℎ=20m/s(3)
包裹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像如图由v=gt可知v-t图像的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g。20.用三根轻质细线a、b、c将重力为2𝐺的小球1和重力为G的小球2连接并悬挂,如图所示,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细线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𝜃=30°
,细线c水平。(1)求细线a、c分别对小球1和2的拉力大小;(2)求细线b对小球2的拉力。【答案】(1)2√3𝐺,√3𝐺;(2)2𝐺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30°【知识点】整体法与隔离法结合处理物体平衡问题【详解】(1)对1、2小
球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得𝐹𝑎=3𝐺cos𝜃=2√3𝐺𝐹𝑐=3𝐺tan𝜃=√3𝐺(2)设细线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𝛼,对c球受力分析得tan𝛼=𝐺𝐹𝑐=√33解得𝛼=30°则𝐹𝑏=𝐺sin𝛼=2𝐺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30°。21.无人驾驶
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实现无人驾驶。(1)无人驾驶汽车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80m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无人驾驶汽车在某路段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6m/s2,为了不撞上前
方静止的障碍物,汽车在该路段匀速行驶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无人驾驶汽车反应很快,可以忽略反应时间)(2)若无人驾驶汽车正以3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嗅”到其正前方50米处有一人工驾驶的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前匀速行驶,无人驾驶
汽车立即做加速度恒定的减速运动。为了防止发生追尾事故,请你计算无人驾驶汽车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满足什么条件?【答案】(1)24m/s;(2)无人驾驶汽车至少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避免相撞类问题【详解
】(1)以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假设汽车到达障碍物处速度刚好减到0由2ax=0-v02得v0=24m/s汽车匀速行驶的最大速度是24m/s(2)假设无人驾驶汽车的加速度为a,则速度与位移的表达式v无=vo+at=30+atx无=vot+12at2=3
0t+12at2人工驾驶汽车的速度与位移的表达式v有=20m/sx有=v有t=20t设经过时间t两车速度相等,此时两车恰好不相撞,即v无=v有30+at=20x有+50=x无20t+50=30t+12
at2得a=-1m/s2所以无人驾驶汽车至少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