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专题十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docx,共(40)页,1.69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0da4e8c19e3b0ce5babd31869fde9c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专题十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题组一一、选择题1.[2023湖南,3分]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H4和一定量的H2O,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CH4的平衡转化率按不同投料比𝑥[𝑥=𝑛(CH4)
𝑛(H2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𝑥1<𝑥2B.反应速率:𝑣b正<𝑣c正C.点a、b、c对应的平衡常数:𝐾a<𝐾b=𝐾cD.反应温度为𝑇1,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解析]结合图像分析
可知,A项正确,B项错误;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结合图像可知平衡常数𝐾a<𝐾b=𝐾c,C项正确;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恒温恒容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即达到平衡状态,D项正确。第2页2.[2022北京,3分]CO
2捕获和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①完成之后,以N2为载气,将恒定组成的N2、CH4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CO2,在催化剂上检测到有积炭。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C)A.反应①为CaO+CO2⬚⬚CaCO3;反应②为CaCO3+CH4催化剂⬚CaO+2CO+2H2B.𝑡1min∼𝑡3min,𝑛(H2)比𝑛(CO)多,且生成H2的速率不变,推测有副反应CH4催化剂⬚C+2H2C.�
�2min时刻,副反应生成H2的速率大于反应②生成H2的速率D.𝑡3min之后,生成CO的速率为0,是因为反应②不再发生[解析]根据题图1知,A项正确;若只发生反应②,则𝑛(H2)=𝑛(CO),而𝑡1min~𝑡3min,𝑛
(H2)比𝑛(CO)多,且生成H2的速率不变,结合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CO2,催化剂上有积炭,可推测有副反应,且反应②和副反应中CH4和H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均为1:2,B项正确;𝑡2min时,H2的流出速率为
2mmol⋅min−1,CO的流出速率约为1.5mmol⋅min−1,𝑣(H2)𝑣(CO)<2,说明副反应生成H2的速率小于反应②生成H2的速率,C项错误;根据题图2知,𝑡3min后,CO的生成速率为0,CH4的流出速率逐渐增大,
最终恢复到1mmol⋅min−1,H2的生成速率逐渐减小至0,说明𝑡3min后反应②不再发生,副反应逐渐停止,D项正确。第3页3.[2022辽宁,3分]某温度下,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2.0molX发生反应2X(s)⇌Y(g)+2Z(g),有关数据如下:时间段/min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
率/(mol⋅L−1⋅min−1)0∼20.200∼40.150∼60.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1min时,Z的浓度大于0.20mol⋅L−1B.2min时,加入0.20molZ,此时𝑣正(Z)<𝑣逆(Z)C.3min时,Y的体积分数约为33.3%D.5min时,
X的物质的量为1.4mol[解析]由图表可知,产物Z的生成速率随时间的推移呈减小趋势,2min时产物Z的浓度为0.4mol⋅L−1,则1min时,Z的浓度大于0.20mol⋅L−1,A项正确;由表可知,4min时
Z的物质的量为0.15mol⋅L−1⋅min−1×4min×1L=0.6mol,6min时Z的物质的量也为0.6mol,说明4min时反应已达平衡,根据题目信息列三段式:2X(s)⇌Y(g)+2Z(g)起始量(mol)2.000反应量(mol)0
.60.30.6平衡量(mol)1.40.30.6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𝐾=𝑐2(Z)⋅𝑐(Y)=0.62×0.3=0.108,2min时Y的浓度为0.2mol⋅L−1,Z的浓度为0.4mol⋅L−1,加
入0.20molZ后,Z的浓度为0.6mol⋅L−1,此时𝑄c=𝑐2(Z)⋅𝑐(Y)=0.62×0.2=0.072<0.108,反应正向进行,𝑣正(Z)>𝑣逆(Z),B项错误;由反应方程式可知,X为固体,生成物Y和Z均为气体,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Y的体积分数始终为33.3%
,C项正确;5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此时X的物质的量为1.4mol,D项正确。4.[2020浙江1月选考,2分]一定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3C(g)。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𝑡/min𝑛(A)/mol𝑛(B)/mol𝑛(C)/mol第4页02.02.4050.9101.615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0∼5min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9mol⋅L−1⋅min−1B.该反应在10min后才达到平衡C.平衡状态时
,𝑐(C)=0.6mol⋅L−1D.物质B的平衡转化率为20%[解析]0~5min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𝑣(A)=𝑣(C)3=0.9mol2L×5min×13=0.03mol⋅L−1⋅min−1,A错误;反应10min时,𝑛(A)=1.6mol,即消耗0
.4mol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0.8molB,即此时𝑛(B)=1.6mol,由题表中数据知,15min时𝑛(B)=1.6mol,说明10min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错误;结合上述分析,达到平衡时消耗0.4molA,则平衡时生成1.2m
olC,故𝑐(C)=0.6mol⋅L−1,C正确;物质B的平衡转化率为0.82.4×100%≈33.3%,D错误。5.[2019浙江4月选考,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H2(g)+I2(g)⇌2HI(g),其他条件不变,
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B.C(s)+H2O(g)⇌H2(g)+CO(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2C(?)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D.1molN2和3mol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
热量𝑄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mol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热量𝑄2,𝑄2不等于𝑄1[解析]对于反应H2(g)+I2(g)⇌2HI(g),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缩小反应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相同的倍数,A项错误;碳的质量不变,说明正
、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平衡状态,B项正确;恒温恒容条件下,若A、C同时为气体,当压强不变时,也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项错误;设N2(g)+3H2(g)⇌2NH3(g)𝛥𝐻=−𝑎(𝑎>0)kJ⋅mol−1,1molN2和3molH2反应达到平衡
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热量𝑄1=0.1𝑎kJ,当2molNH3第5页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热量𝑄2=0.1𝑎kJ,故𝑄1=𝑄2,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6.[2021广东,14分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H4与CO2重整是CO2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该重整反应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反应:a)CH4(g)+CO2(g)⇌2CO(g)+2H2(g)𝛥𝐻1b)CO2(g)+H2(g)⇌CO(
g)+H2O(g)𝛥𝐻2c)CH4(g)⇌C(s)+2H2(g)𝛥𝐻3d)2CO(g)⇌CO2(g)+C(s)𝛥𝐻4e)CO(g)+H2(g)⇌H2O(g)+C(s)𝛥𝐻5(1)根据盖斯定律,
反应a的𝛥𝐻1=𝛥𝐻3+𝛥𝐻2−𝛥𝐻5(或𝛥𝐻3−𝛥𝐻4)(写出一个代数式即可)。[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c−d,可得a,故𝛥𝐻1=𝛥𝐻3−𝛥𝐻4。或由c+b−e,可得a,故𝛥𝐻1=𝛥𝐻3+𝛥𝐻2−𝛥𝐻5。(2)上述反应体系
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D。A.增大CO2与CH4的浓度,反应a、b、c的正反应速率都增加B.移去部分C(s),反应c、d、e的平衡均向右移动C.加入反应a的催化剂,可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D.降低反应温度,
反应a∼e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解析]增大CO2与CH4的浓度,反应a、b、c的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都增加,故A正确;C为固体,移去部分C(s),反应c、d、e的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加入反应的催化剂,平衡不移动,CH4的平衡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降低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反应a~e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故D正确。(3)一定条件下,CH4分解形成碳的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该历程分4步进行,其中,第4步的正反应活化能最大。第6页[解析]根据题图1知,该历程有4个过渡态,分4步进行。
第4步的正反应活化能最大。(4)设𝐾pr为相对压力平衡常数,其表达式写法:在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用相对分压代替浓度。气体的相对分压等于其分压(单位为kPa)除以𝑝0(𝑝0=100kPa)。反应a、c、e的ln𝐾pr随1𝑇(温度的倒数)
的变化如图2所示。①反应a、c、e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ac(填字母)。[解析]根据题图2知,随着1𝑇增大,即𝑇降低,a、c的ln𝐾pr减小,𝐾pr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降温时平衡向放热反应方
向移动,故a、c的逆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②反应c的相对压力平衡常数表达式为𝐾pr=𝑝2(H2)100𝑝(CH4)。[解析]反应c的相对压力平衡常数表达式为𝐾pr=[𝑝(H2)𝑝0]2𝑝(CH4)𝑝0=𝑝2(H2)100𝑝(CH4)。③在图
2中A点对应温度下、原料组成为𝑛(CO2):𝑛(CH4)=1:1、初始总压为100kPa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H2的分压为40kPa。计算CH4的平衡转化率,写岀计算过程。第7页[答案]根据A点反应c的ln�
�pr=0和𝐾pr=𝑝2(H2)100𝑝(CH4)得𝑝(CH4)=16kPa。设起始时CH4和CO2均为1mol,初始总压为100kPa,平衡时H2的分压为40kPa,CH4的分压为16kPa,根据恒温恒容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2mol:100kPa=𝑛(CH4):1
6kPa,解得𝑛(CH4)=0.32mol,故甲烷的平衡转化率为0.32mol1mol×100%=32%(3分)[解析]题图2中A点反应c的ln𝐾pr=0,则𝐾pr=1,根据𝐾pr=𝑝2(H2)100𝑝(CH4),𝑝(CH4
)=16kPa。设起始时CH4和CO2均为1mol,初始总压为100kPa,平衡时H2的分压为40kPa,CH4的分压为16kPa,根据恒温恒容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2mol:100kPa=𝑛(CH4):16kPa,解得𝑛(CH4)=0.32mol
,故甲烷的平衡转化率为0.32mol1mol×100%=32%。(5)CO2用途广泛,写出基于其物理性质的一种用途:用于人工降雨。[解析]根据干冰(固态CO2)升华时吸热知,CO2可用于人工降雨。题组二一、选择题1.[2022天津,3分]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
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再通入一定量O2,达到新的平衡时,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B)A.SO3的平衡浓度增大B.反应平衡常数增大C.正向反应速率增大D.SO2的转化总量增大[解析]达平衡后再通入一定量O2,平衡正向移动,SO3
的平衡浓度增大,A项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B项错误;通入一定量O2,反应物浓度增大,正向反应速率增大,C项正确;平衡正向移动,SO2的转化总量增大,D项正确。2.[2022海南,2分]某温度下,反应CH2⬚⬚CH
2(g)+H2O(g)⇌CH3CH2OH(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增大压强,𝑣正>𝑣逆,平衡常数增大B.加入催化剂,平衡时CH3CH2OH(g)的浓度增大C.恒容下,充入一定
量的H2O(g),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第8页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CH2⬚⬚CH2(g),CH2⬚⬚CH2(g)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解析]增大压强,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𝑣正>𝑣逆,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因此平
衡常数不变,A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平衡时CH3CH2OH(g)的浓度不变,B项错误;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H2O(g),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项正确;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CH2⬚⬚CH2(g),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2O(g)的平衡转化率增大,但CH2⬚⬚CH2
(g)的平衡转化率减小,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3.[2023新课标卷,15分]氨是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我国目前氨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首位。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数据计算反应12N2(g)+32H2(g)⬚⬚NH3(g)的𝛥𝐻=−45kJ⋅mol−1。图1能量转换关系[解析]
该反应的𝛥𝐻=断裂旧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新键释放的总能量=(473+654)kJ⋅mol−1−(339+397+436)kJ⋅mol−1=−45kJ⋅mol−1。(2)研究表明,合成氨反应在Fe催化剂上可能通过图2机理进行(∗表示催化剂表
面吸附位,N2∗表示被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N2)。判断上述反应机理中,速率控制步骤(即速率最慢步骤)为(ⅱ)(填步骤前的标号),理由是氮氮三键的键能最大,使其断裂需要的能量最多。(ⅰ)N2(g)+∗⇌N2∗(ⅱ)N2
∗+∗⇌2N∗第9页(ⅲ)H2(g)+∗⇌H2∗(ⅳ)H2∗+∗⇌2H∗(ⅴ)N∗+H∗⇌NH∗+∗……(…)NH3∗⇌NH3(g)+∗图2反应机理[解析]根据图1能量转换关系可知,键能:N≡N键>H—H键,断裂N≡N键需要吸收的能量最多,结合图2反应机理知,步骤(ⅱ)
为该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3)合成氨催化剂前驱体(主要成分为Fe3O4)使用前经H2还原,生成𝛼−Fe包裹的Fe3O4。已知𝛼−Fe属于立方晶系,晶胞参数𝑎=287pm,密度为7.8g⋅cm−3。则𝛼−Fe晶胞中含有Fe的原子数为7.8×(
287×10−10)3𝑁A56(列出计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𝑁A)。[解析]晶胞参数𝑎=287pm,则晶胞体积为(287×10−10)3cm3,晶体密度为7.8g⋅cm−3,则晶胞质量为7.8×(287×10−10)3g,设晶胞中Fe原子
数为𝑁,则𝑁𝑁A×56=7.8×(287×10−10)3,𝑁=7.8×(287×10−10)3𝑁A56。(4)在不同压强下,以两种不同组成进料,反应达平衡时氨的摩尔分数与温度的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一种进料组成为𝑥H2=0.75、𝑥N2=0.25,另一种为𝑥
H2=0.675、𝑥N2=0.225、𝑥Ar=0.10。(物质i的摩尔分数:𝑥i=𝑛1/𝑛总)第10页①图中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为𝑝1<𝑝2<𝑝3,判断的依据是工业合成氨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其平衡正向移动,温度
相同时,压强越大,平衡时氨的摩尔分数越大。[解析]工业合成氨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当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平衡时混合气体中氨的摩尔分数越大,结合图3或图4均能得出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为𝑝1<𝑝2<𝑝3。②进料组成中含有惰性气体Ar的图是图4
。[解析]Ar不参与化学反应,含Ar的进料组成中H2、N2的分压较小,导致平衡时混合气体中氨的摩尔分数减小,结合两图可知,图4表示进料组成中含有Ar的图像。③图3中,当𝑝2=20MPa、𝑥NH3=0.20时,氮气的转化率𝛼=
33.33%。该温度时,反应12N2(g)+32H2(g)⇌NH3(g)的平衡常数𝐾p=√336MPa−1(化为最简式)。[解析]结合𝑝2=20MPa、𝑥NH3=0.20,以及图3对应的进料气的组成,
设进料气中N2和H2分别为0.25mol和0.75mol,达平衡时N2的转化量为𝑥mol,列三段式:12N2(g)+32H2(g)⇌NH3(g)起始量/mol0.250.750变化量/mol𝑥3𝑥2
𝑥平衡量/mol0.25−𝑥0.75−3𝑥2𝑥则根据𝑥NH3=0.20得2𝑥(0.25−𝑥)+(0.75−3𝑥)+2𝑥=0.20,解得𝑥=112,则N2的转化率𝛼=1120.25×10
0%≈33.33%。此时N2、H2、NH3对应的平衡分压分别为15𝑝2、35𝑝2、15𝑝2,则𝐾p=15𝑝2(15𝑝2)12⋅(35𝑝2)32,整理并代入𝑝2=20MPa得𝐾p=√336MPa−1。4.[2020全国卷Ⅰ,14分]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SO2的催化氧化:SO2(g)+12O2(g)钒催化剂→⬚SO3(g)Δ𝐻=−98kJ⋅mol−1。回答下列问题:第11页(1)钒催化剂参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a)所示,V2O5(s)与
SO2(g)反应生成VOSO4(s)和V2O4(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V2O5(s)+2SO2(g)⬚⬚2VOSO4(s)+V2O4(s)𝛥𝐻=−351kJ⋅mol−1。图(a)[解析]根据题图(a)知,V2O4(s)+SO3(g)⬚⬚V2O
5(s)+SO2(g)Δ𝐻2=−24kJ⋅mol−1①,V2O4(s)+2SO3(g)⬚⬚2VOSO4(s)Δ𝐻1=−399kJ⋅mol−1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①×2得:2V2O5(s)+2SO2(g)⬚⬚2VOSO4(s)+V2O4(s)Δ𝐻=(
−399+48)kJ⋅mol−1=−351kJ⋅mol−1。(2)当SO2(g)、O2(g)和N2(g)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7.5%、10.5%和82%时,在0.5MPa、2.5MPa和5.0MPa压强下,
SO2平衡转化率𝛼随温度的变化如图(b)所示。反应在5.0MPa、550℃时的𝛼=0.975,判断的依据是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少,增大压强,𝛼提高。5.0MPa>2.5MPa=𝑝2,所以𝑝1=5.0MPa。影响𝛼的
因素有温度、压强和反应物的起始浓度(组成)。第12页图(b)[解析]由题给反应式知,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其他条件一定时,增大压强,SO2平衡转化率增大,故𝑝1=5.0MPa。结合题图(b)知5.0MPa、550℃时对应的SO2平衡转化率为0.975。影响平衡
转化率的因素有:温度、压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等。(3)将组成(物质的量分数)为2𝑚%SO2(g)、𝑚%O2(g)和𝑞%N2(g)的气体通入反应器,在温度𝑡、压强𝑝条件下进行反应。平衡时,若SO2转化率为𝛼,则SO3压强为2𝑚𝛼100−𝑚𝛼𝑝,平衡常数𝐾p=�
�(1−𝛼)1.5(𝑚100−𝑚𝛼𝑝)0.5(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解析]设通入的SO2、O2和N2共100mol,利用三段式法进行计算:SO2(g)+12O2(g)钒催化剂→⬚SO3(g)起始量
/mol2𝑚𝑚0变化量/mol2𝑚𝛼𝑚𝛼2𝑚𝛼平衡量/mol2𝑚−2𝑚𝛼𝑚−𝑚𝛼2𝑚𝛼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3𝑚+𝑞−𝑚𝛼)mol,则𝑝(SO2)=𝑝×2𝑚−
2𝑚𝛼3𝑚+𝑞−𝑚𝛼,𝑝(O2)=𝑝×𝑚−𝑚𝛼3𝑚+𝑞−𝑚𝛼,𝑝(SO3)=𝑝×2𝑚𝛼3𝑚+𝑞−𝑚𝛼,因3𝑚+𝑞=100,𝐾p=𝑝(SO3)𝑝(SO2)×𝑝12(O2),代入计算得
𝑝(SO3)=2𝑚𝛼100−𝑚𝛼𝑝、𝐾p=𝛼(1−𝛼)1.5(𝑚100−𝑚𝛼𝑝)0.5。(4)研究表明,SO2催化氧化的反应速率方程为𝑣=𝑘(𝛼𝛼′−1)0.8(1−𝑛𝛼′)。式中:𝑘
为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𝑡升高而增大;𝛼为SO2平衡转化率,𝛼′为某时刻SO2转化率,𝑛为常数。在𝛼′=0.90时,将一系列温度下的𝑘、𝛼值代入上述速率方程,得到𝑣∼𝑡曲线,如图(c)所示。第13页图(c)曲线上𝑣最大值所对应
温度称为该𝛼′下反应的最适宜温度𝑡𝑚。𝑡<𝑡𝑚时,𝑣逐渐提高;𝑡>𝑡𝑚后,𝑣逐渐下降。原因是升高温度,𝑘增大使𝑣逐渐提高,但𝛼降低使𝑣逐渐下降。𝑡<𝑡𝑚时,𝑘增大对𝑣的提高大于𝛼引起的降低;𝑡>𝑡𝑚后,�
�增大对𝑣的提高小于𝛼引起的降低。[解析]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𝑘增大,反应速率𝑣提高,但𝛼降低使反应速率逐渐下降。𝑡<𝑡𝑚时,𝑘增大对𝑣的提高大于𝛼引起的降低;𝑡>𝑡𝑚后,𝑘增大对𝑣的提高小于𝛼引起的降低。
题组三一、选择题1.[2022江苏,3分]乙醇-水催化重整可获得H2。其主要反应为C2H5OH(g)+3H2O(g)⬚⬚2CO2(g)+6H2(g)Δ𝐻=173.3kJ⋅mol−1CO2(g)+H2(g)⬚⬚CO(g)+H2O(g)Δ
𝐻=41.2kJ⋅mol−1在1.0×105Pa、𝑛始(C2H5OH):𝑛始(H2O)=1:3时,若仅考虑上述反应,平衡时CO2和CO的选择性及H2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CO的选择性=𝑛生成(CO)𝑛生成(CO2)+𝑛生成(CO)×100%。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B)第14页A.图中曲线①表示平衡时H2产率随温度的变化B.升高温度,平衡时CO的选择性增大C.一定温度下,增大𝑛(C2H5OH)𝑛(H2O)可提高乙醇平衡转化率D.一定温度下,加入CaO(s)或选用高效催化剂,均能提高平衡时H2
产率[解析]由CO的选择性计算公式可知,相同温度下,CO和CO2的选择性之和为1,故曲线②代表平衡时H2产率随温度的变化;由题图可知,约330℃以后H2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结合题给方程式可知,
此时CO的选择性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曲线③代表平衡时CO的选择性,曲线①代表平衡时CO2的选择性。A项,曲线②代表H2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错误;B项,由题图可知,升高温度,平衡时CO的选择性增大,正确;C项,增大𝑛(C2H5OH)𝑛(
H2O),乙醇的平衡转化率减小,错误;D项,高效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可以改变平衡时H2的产率,错误。二、非选择题2.[2023全国甲卷,15分]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备甲醇是一种原子利用率高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3O2(g)⬚⬚2
O3(g)𝐾1Δ𝐻1=285kJ⋅mol−1②2CH4(g)+O2(g)⬚⬚2CH3OH(l)𝐾2Δ𝐻2=−329kJ⋅mol−1第15页反应③CH4(g)+O3(g)⬚⬚CH3OH(l)+O2(g)的𝛥𝐻3=−307kJ⋅mo
l−1,平衡常数𝐾3=√𝐾2𝐾1(用𝐾1、𝐾2表示)。[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③=12×(②−①),则𝛥𝐻3=12×(𝛥𝐻2−𝛥𝐻1)=−307kJ⋅mol−1,𝐾3=√𝐾2𝐾1。(2)电喷雾电离等方法得到的M+(F
e+、Co+、Ni+等)与O3反应可得MO+。MO+与CH4反应能高选择性地生成甲醇。分别在300K和310K下(其他反应条件相同)进行反应MO++CH4⬚⬚M++CH3OH,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300K
的曲线是b(填“a”或“b”)。300K、60s时MO+的转化率为1−10−0.11×100%(列出算式)。[解析]由原子守恒知,𝑐(MO+)+𝑐(M+)为定值,随反应的进行,MO+减少,𝑐(MO+)𝑐(MO+)+𝑐(M+)减小,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相同时间时,对应的−
lg[𝑐(MO+)𝑐(MO+)+𝑐(M+)]越大,故曲线b表示300K时的曲线,设起始时𝑐(MO+)=1mol⋅L−1,则反应过程中𝑐(MO+)+𝑐(M+)始终为1mol⋅L−1,300K、60s时−lg[𝑐(MO+)𝑐
(MO+)+𝑐(M+)]=0.1,即𝑐(MO+)𝑐(MO+)+𝑐(M+)=10−0.1,则此时𝑐(MO+)=10−0.1mol⋅L−1,MO+的转化率为1−10−0.11×100%。(3)MO+分别与CH4、CD4反应,体系的能
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两者历程相似,图中以CH4示例)。第16页(ⅰ)步骤Ⅰ和Ⅱ中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的是Ⅰ(填“Ⅰ”或“Ⅱ”)。[解析]结合图示转化可知,步骤Ⅰ中CH4、MO+转化为,C—H键断裂,形成O—H键,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步骤Ⅱ中转化为CH3OH和M+,M—
O键、M—C键断裂,形成C—O键,不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ⅱ)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则MO+与CD4反应的能量变化应为图中曲线c(填“c”或“d”)。[解析]由题意可知,
MO+与CD4的反应比与CH4的反应慢,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故MO+与CD4反应的能量变化对应图中曲线c。(ⅲ)MO+与CH2D2反应,氘代甲醇的产量CH2DOD<CHD2OH(填“>”“=”或“<”)。若MO+与CHD3反应,生成的氘代甲醇有2种。
[解析]由(ⅱ)中信息可知,CH2D2中C—H键比C—D键更易断裂,CHD2OH更易生成,产量更大;结合题图中化学键变化情况可知,MO+与CHD3反应可生成CHD2OD和CD3OH两种产物。3.[2023全国乙卷,14分]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有许多用途,如可用作
农药防治小麦黑穗病,制造磁性氧化铁、铁催化剂等。回答下列问题:(1)在N2气氛中,FeSO4⋅7H2O的脱水热分解过程如图所示:第17页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𝑥=4,𝑦=1。[解析]由题图可知,FeSO4⋅7H2O
→FeSO4即7个结晶水完全失去时失重比为45.3%,则失重比为19.4%时,失去的结晶水数目为19.4%×745.3%≈3,故𝑥=7−3=4,同理可推出𝑦=7−38.8%×745.3%=1。(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FeSO4⋅7H2O(s)⬚⬚
FeSO4(s)+7H2O(g)𝛥𝐻1=𝑎kJ⋅mol−1FeSO4⋅𝑥H2O(s)⬚⬚FeSO4(s)+𝑥H2O(g)Δ𝐻2=𝑏kJ⋅mol−1FeSO4⋅𝑦H2O(s)⬚⬚FeSO4(s)+𝑦H2O(g)Δ𝐻3=
𝑐kJ⋅mol−1则FeSO4⋅7H2O(s)+FeSO4⋅𝑦H2O(s)⬚⬚2(FeSO4⋅𝑥H2O)(s)的𝛥𝐻=𝑎+𝑐−2𝑏(1分)kJ⋅mol−1。[解析]将题中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③,已求得𝑥=4,𝑦=1,则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③−2×②可得Fe
SO4⋅7H2O(s)+FeSO4⋅𝑦H2O(s)⬚⬚2(FeSO4⋅𝑥H2O)(s)Δ𝐻=Δ𝐻1+Δ𝐻3−2Δ𝐻2=(𝑎+𝑐−2𝑏)kJ⋅mol−1。(3)将FeSO4置入抽空的刚性容器中,升高温度发生分解反应:2F
eSO4(s)⇌Fe2O3(s)+SO2(g)+SO3(g)(Ⅰ)平衡时𝑝SO3−𝑇的关系如下图所示。660K时,该反应的平衡总压𝑝总=3.0kPa、平衡常数𝐾p(Ⅰ)=2.25(kPa)2。𝐾p(Ⅰ)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第18页[解析]由反应(Ⅰ)可知平衡体系中𝑝SO2=𝑝SO3,则由题图可知,660K时,该反应的平衡总压𝑝总=1.5×2kPa=3.0kPa。𝐾p(Ⅰ)=𝑝SO2⋅𝑝SO3=1.52(kP
a)2=2.25(kPa)2。由题图可知,随反应温度升高𝑝SO3增大,则𝐾p(Ⅰ)增大。(4)提高温度,上述容器中进一步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Ⅱ),平衡时𝑝O2=𝑝SO2−𝑝SO34(用𝑝SO3、𝑝SO2表示)。在
929K时,𝑝总=84.6kPa,𝑝SO3=35.7kPa,则𝑝SO2=46.26kPa,𝐾p(Ⅱ)=46.262×2.6435.72kPa(列出计算式)。[解析]综合2FeSO4(s)⇌Fe2O3(s)+SO2(g)+SO
3(g)(Ⅰ)、2SO3(g)⇌2SO2(g)+O2(g)(Ⅱ)可知,平衡时的𝑝SO2−𝑝SO32为反应(Ⅱ)生成的SO2的分压,而反应(Ⅱ)中SO2和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故𝑝O2=12×𝑝SO2−𝑝SO3
2=𝑝SO2−𝑝SO34。𝑝总=𝑝SO3+𝑝SO2+𝑝O2=35.7kPa+𝑝SO2+𝑝SO2−35.7kPa4=84.6kPa,则𝑝SO2=46.26kPa,𝑝O2=2.64kPa,𝐾p
(II)=𝑝SO22⋅𝑝O2𝑝SO32=46.262×2.6435.72kPa。4.[2020全国卷Ⅲ,14分]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CO2的热点研究领域。回答下列问题:(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
,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𝑛(C2H4):𝑛(H2O)=1:4。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𝑛(C2H4)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19页[解析]由题意知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烯和水,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2CO2+6H2⇌CH2⬚⬚CH2+4H2O,𝑛(C2H4):𝑛(H2O)=1:4;此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正反应方向)移动,𝑛(C2H4)变大。(2)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𝑛(CO2):𝑛(
H2)=1:3,在体系压强为0.1M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𝑥随温度𝑇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表示C2H4、CO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d、c。CO2催化加氢合成C2H4反应的𝛥𝐻小于0(填“大于”或“小于”)。[解析]反应方程式中CO
2和H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开始时加入的𝑛(CO2):𝑛(H2)=1:3,则平衡时𝑛(CO2):𝑛(H2)也应为1:3,𝑛(C2H4):𝑛(H2O)应为1:4,由题图可知曲线a表示H2变化
,曲线b表示H2O变化,曲线c表示CO2变化,曲线d表示C2H4变化,随温度升高,平衡时C2H4和H2O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减小,H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增加,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𝛥𝐻小于0。(3)根据图中点A(44
0K,0.39),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𝐾p=94×10.0393或0.394×0.3940.396×(0.393)2×10.13等(MPa)−3(列出计算式。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解析]在440K时,氢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39,H2O的物
质的量分数也为0.39,根据平衡时𝑛(CO2):𝑛(H2)=1:3,知C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393,根据第20页平衡时𝑛(C2H4):𝑛(H2O)=1:4,知C2H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394,则𝑝(H2)
=0.39×0.1MPa,𝑝(H2O)=0.39×0.1MPa,𝑝(C2H4)=0.39×0.14MPa,𝑝(CO2)=0.39×0.13MPa,𝐾p=𝑝4(H2O)⋅𝑝(C2H4)𝑝6(H2)⋅𝑝2(CO2)=0.394×0.3940.396×(0.393)2×10
.13(MPa)−3=94×10.0393(MPa)−3。(4)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生成C3H6、C3H8、C4H8等低碳烃。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应当选择合适
催化剂等。[解析]压强和温度一定,若要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的选择性,可采用选择合适催化剂等方法。题组四一、选择题1.[2021辽宁,3分]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发生反应2X(s)⇌Y(s)+Z(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升高温度,若𝑐
(Z)增大,则𝛥𝐻>0B.加入一定量Z,达新平衡后𝑚(Y)减小C.加入等物质的量的Y和Z,达新平衡后𝑐(Z)增大D.加入一定量氩气,平衡不移动[解析]升高温度,若𝑐(Z)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
应为吸热反应,该反应的𝛥𝐻>0,A项正确;加入一定量Z,平衡逆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𝑚(Y)减小,B项正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𝐾=𝑐(Z),加入等物质的量的Y和Z,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则达新平衡后𝑐(Z)不变,C项错误;
加入一定量氩气,各物质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D项正确。2.[2021北京,3分]丙烷经催化脱氢可制丙烯:C3H8⇌C3H6+H2。600℃,将一定浓度的CO2与固定浓度的C3H8通过含催化剂的恒容反应器,经相同时间,流出的C3H6、C
O和H2浓度随初始CO2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第21页已知:①C3H8(g)+5O2(g)⬚⬚3CO2(g)+4H2O(l)Δ𝐻=−2220kJ⋅mol−1②C3H6(g)+92O2(g)⬚⬚3CO2(g)+3H2O(l)𝛥𝐻=−2058kJ⋅mol−1③H2(g)+12O2(g
)⬚⬚H2O(l)Δ𝐻=−286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C3H8(g)⬚⬚C3H6(g)+H2(g)Δ𝐻=+124kJ⋅mol−1B.𝑐(H2)和𝑐(C3H6)变化差异的原因:CO2+H2⇌CO+H2OC.其他条件不变,投
料比𝑐(C3H8)/𝑐(CO2)越大,C3H8转化率越大D.若体系只有C3H6、CO、H2和H2O生成,则初始物质浓度𝑐0与流出物质浓度𝑐之间一定存在:3𝑐0(C3H8)+𝑐0(CO2)=𝑐(CO)+𝑐(CO2)+3𝑐(C3H8)+3𝑐(C
3H6)[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③得C3H8(g)⬚⬚C3H6(g)+H2(g)𝛥𝐻=(−2220+2058+286)kJ⋅mol−1=+124kJ⋅mol−1,A项正确;根据C3H8(g)⇌C3H6(g)+H2(g)知,C3H6、H2的浓度变化趋势应该一致,但由题图知,氢气的浓
度变化不明显,CO、C3H6的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推断发生了反应CO2+H2⇌CO+H2O,从而导致C3H6、H2的浓度变化出现差异,B项正确;投料比𝑐(C3H8)/𝑐(CO2)增大,C3H8的转化率减小,C项错误;该反应可逆,生成物
中只有C3H6、CO、H2O和H2时,根据碳原子守恒,可得3𝑐0(C3H8)+𝑐0(CO2)=3𝑐(C3H6)+𝑐(CO)+3𝑐(C3H8)+𝑐(CO2),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3.[2020浙江7月选考,10分]研究CO2氧化C2H6制C2H4对资源综合利用有重
要意义。相关的主要化学反应有:第22页ⅠC2H6(g)⇌C2H4(g)+H2(g)𝛥𝐻1=136kJ⋅mol−1ⅡC2H6(g)+CO2(g)⇌C2H4(g)+H2O(g)+CO(g)𝛥𝐻2=177kJ⋅mol−1ⅢC2H6(g)+2CO2(
g)⇌4CO(g)+3H2(g)𝛥𝐻3ⅣCO2(g)+H2(g)⇌CO(g)+H2O(g)𝛥𝐻4=41kJ⋅mol−1已知:298K时,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1)。图1可根据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计算反应或变化的𝛥𝐻(𝛥𝐻随温度变化可忽略)。例如:H2O(g)⬚⬚H2
O(l)Δ𝐻=−286kJ⋅mol−1−(−242kJ⋅mol−1)=−44kJ⋅mol−1。请回答:(1)①根据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计算𝛥𝐻3=430kJ⋅mol−1。[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𝛥𝐻3=0+4×(−110kJ⋅mol−1)−2×(−393kJ⋅
mol−1)−(−84kJ⋅mol−1)=430kJ⋅mol−1。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D。A.升高温度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增大第23页B.加压有利于反应Ⅰ、Ⅱ的平衡正向移动C.反应Ⅲ有助于乙烷脱氢,有利于乙烯生成D.恒温恒压下通水蒸气,反应Ⅳ的平衡逆向移动[
解析]反应Ⅰ的焓变大于0,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A项正确;反应Ⅰ、Ⅱ均为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因此加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项错误;反应Ⅲ的生成物中有CO,而
由反应Ⅱ可知,生成乙烯的同时还有CO生成,故反应Ⅲ抑制了反应Ⅱ的进行,即抑制了乙烯的生成,同理反应Ⅲ中生成的H2会抑制反应Ⅰ的进行,即抑制了乙烯的生成,C项错误;水蒸气是反应Ⅳ的生成物,因此通水蒸气时,反应Ⅳ的平衡逆向移动,D项
正确。③有研究表明,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Ⅱ分两步进行,过程如下:【C2H6(g)+CO2(g)】→【C2H4(g)+H2(g)+CO2(g)】→【C2H4(g)+CO(g)+H2O(g)】,且第二步速率较
慢(反应活化能为210kJ⋅mol−1)。根据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画出反应Ⅱ分两步进行的“能量-反应过程图”,起点从【C2H6(g)+CO2(g)】的能量−477kJ⋅mol−1开始(如图2)。图2第24页[答案][解析
]由反应Ⅰ可知,C2H6(g)⇌C2H4(g)+H2(g)𝛥𝐻1=136kJ⋅mol−1,而题图2中反应起点对应物质的能量为−477kJ⋅mol−1,故反应Ⅱ的第一步反应生成物的能量为−477kJ⋅mol−1+136kJ⋅mol−1=−341kJ
⋅mol−1,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为210kJ⋅mol−1,结合反应Ⅳ的焓变可知第二步生成物的能量为−300kJ⋅mol−1,据此作图。(2)①CO2和C2H6按物质的量1:1投料,在923K和保持总压恒定的条件下,研究催化剂X对“CO2氧化C2H6制C2H
4”的影响,所得实验数据如表:催化剂转化率C2H6/%转化率CO2/%产率C2H4/%催化剂X19.037.63.3结合具体反应分析,在催化剂X作用下,CO2氧化C2H6的主要产物是CO,判断依据是C2H4的产率低,说明催化剂X有利于提高反应Ⅲ速率。[解析]由反应
Ⅰ、反应Ⅱ和反应Ⅲ可知,乙烷的氧化产物有乙烯和CO,结合题表数据可知,乙烷的转化率较高,但因乙烯的产率较低,故乙烷的主要氧化产物是CO。催化剂X有利于提高反应Ⅲ速率。②采用选择性膜技术(可选择性地让某气体通过而离开体系)可提高C2H4的选择性(生成C2H4的物质的量与消耗C
2H6的物质的量之比)。在773K,乙烷平衡转化率为9.1%,保持温度和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选择性膜技术,乙烷转化率可提高到11.0%。结合具体反应说明乙烷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选择性膜吸附C2H4,促进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解析]选择性膜可吸附乙烯,使反应体系中的乙烯浓度降低,从而促使反应Ⅱ
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第25页4.[2020山东,12分]探究CH3OH合成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CH3OH的产率。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Ⅰ.CO2(g)+3H2(g
)⇌CH3OH(g)+H2O(g)𝛥𝐻1=−49.5kJ⋅mol−1Ⅱ.CO(g)+2H2(g)⇌CH3OH(g)𝛥𝐻2=−90.4kJ⋅mol−1Ⅲ.CO2(g)+H2(g)⇌CO(g)+H2O(g)𝛥𝐻3回答下列问题:(1)𝛥𝐻3=+40.9kJ⋅m
ol−1。[解析]分析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应用盖斯定律计算,𝛥𝐻3=𝛥𝐻1−𝛥𝐻2=−49.5kJ⋅mol−1−(−90.4kJ⋅mol−1)=+40.9kJ⋅mol−1。(2)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𝑉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3OH(g)为𝑎mol,CO为𝑏mol,此时H2O(g)的浓度为𝑎+𝑏𝑉mol⋅L−1(用含𝑎、𝑏、𝑉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Ⅲ的平衡
常数为𝑏(𝑎+𝑏)(1−𝑎−𝑏)(3−3𝑎−𝑏)。[解析]由题述三个反应可知,平衡时H2O(g)的浓度等于CH3OH(g)和CO(g)的浓度之和,即H2O(g)的浓度为𝑎+𝑏𝑉mol⋅L−1。平衡时CH3OH(g)、CO(g)、H2O(g)
的浓度分别为𝑎𝑉mol⋅L−1、𝑏𝑉mol⋅L−1、𝑎+𝑏𝑉mol⋅L−1,则从开始至平衡,消耗CO2(g)的浓度为(𝑎𝑉+𝑏𝑉)mol⋅L−1=𝑎+𝑏𝑉mol⋅L−1,消耗H2(g)的浓度为(3𝑎𝑉+�
�𝑉)mol⋅L−1=3𝑎+𝑏𝑉mol⋅L−1,即平衡时CO2(g)、H2(g)的浓度分别为1−𝑎−𝑏𝑉mol⋅L−1、3−3𝑎−𝑏𝑉mol⋅L−1,则反应Ⅲ的平衡常数为𝑐(CO)⋅𝑐(H2O)𝑐(C
O2)⋅𝑐(H2)=𝑏𝑉×𝑎+𝑏𝑉1−𝑎−𝑏𝑉×3−3𝑎−𝑏𝑉=𝑏(𝑎+𝑏)(1−𝑎−𝑏)(3−3𝑎−𝑏)。(3)不同压强下,按照𝑛(CO2):𝑛(H2)=1:3投料,实
验测定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3OH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第26页已知:CO2的平衡转化率=𝑛(CO2)初始−𝑛(CO2)平衡𝑛(CO2)初始×100%CH3OH的平衡产率=𝑛(C
H3OH)平衡𝑛(CO2)初始×100%其中纵坐标表示CO2平衡转化率的是图乙(填“甲”或“乙”);压强𝑝1、𝑝2、𝑝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𝑝1、𝑝2、𝑝3;图乙中𝑇1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𝑇1时以反应Ⅲ为主,反应Ⅲ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
压强改变对平衡没有影响。[解析]反应Ⅰ为放热反应,故低温阶段,温度越高,CO2的平衡转化率越低,而反应Ⅲ为吸热反应,温度较高时,主要发生反应Ⅲ,则温度越高,CO2的平衡转化率越高,即图乙的纵坐标表示的是CO2的平衡转化率。反应Ⅰ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
反应Ⅲ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因此低温阶段压强越大,CO2的平衡转化率越高,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𝑝1、𝑝2、𝑝3。反应Ⅲ为吸热反应,温度较高时,主要发生反应Ⅲ,且反应Ⅲ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故CO2的平衡转化
率几乎不再受压强影响。(4)为同时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3OH的平衡产率,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A(填标号)。A.低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解析]由上述分析知,图甲、图乙的纵坐标分别表示CH
3OH的平衡产率、CO2的平衡转化率,且𝑝1>𝑝2>𝑝3,分析图像可知,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低温、高压,A项正确。题组五一、选择题第27页1.[2022广东,4分]恒容密闭容器中,BaSO4(s)+4H2(g)⇌BaS(s)+4H2O(g)在
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该反应的𝛥𝐻<0B.a为𝑛(H2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4,H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解析]温度越高
,达到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越少,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的𝛥𝐻>0,A项错误;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状态,由图像曲线变化趋势可知a上面的曲线为𝑛(H2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B项错误;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故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
衡不移动,C项正确;BaSO4为固态,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4,H2的平衡转化率不变,D项错误。2.[2021广东,4分]反应X⬚⬚2Z经历两步:①X→Y;②Y→2Z。反应体系中X、Y、Z的浓度𝑐随时间𝑡的变化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第28页A.a为𝑐(X)随𝑡的变化曲线B.𝑡1时,𝑐(X)=𝑐(Y)=𝑐(Z)C.𝑡2时,Y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D.𝑡3后,𝑐(Z)=2𝑐0−𝑐(Y)[解析]由于X⬚⬚2Z反应分①X→Y和②Y→2Z两步进行,随着不断反应,X的浓度逐渐
减小,Y的浓度先增加而后减小,Z的浓度逐渐增大,可判断: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表示𝑐(X)随𝑡的变化曲线,A项正确;𝑡1时图像中X、Y、Z的物质的量浓度均在同一点,即物质的量浓度相等,B项正确;𝑡2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在减小,说明Y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
C项正确;从图像中看出𝑡3后,X的浓度为0,若全生成Z,则𝑐(Z)=2𝑐0,体系中存在一定量Y,由②反应可知,体系中𝑐(Z)=2𝑐0−2𝑐(Y),D项错误。3.[2020浙江7月选考,2分]5mL0.1mol⋅L−1KI溶液与1mL0
.1mol⋅L−1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aq)+2I−(aq)⇌2Fe2+(aq)+I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加入苯,振荡,平衡正向移动B.经苯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C.加入F
eSO4固体,平衡逆向移动第29页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𝐾=𝑐2(Fe2+)𝑐2(Fe3+)⋅𝑐2(I−)[解析]碘易溶于苯,加入苯,碘进入苯中,使水溶液中碘的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A项正确;如果反应能进行到底,则经过苯两次
萃取后溶液中不会有Fe3+,加入KSCN,溶液不会呈红色,溶液呈红色说明此反应是可逆反应,有反应限度,B项正确;加入FeSO4,二价铁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项正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𝐾=𝑐2(Fe2+)⋅𝑐(I2)/[𝑐2(Fe3+)⋅𝑐2(𝐼−)
〗,D项错误。4.[2020海南,2分]NO与CO是燃油汽车尾气中的两种有害气体,常温常压下它们之间的反应:CO(g)+NO(g)⬚⬚CO2(g)+12N2(g)Δ𝐻=−374.3kJ⋅mol−1�
�=2.5×1060,反应速率较小。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D)A.𝐾很大,NO与CO在排入大气之前就已反应完全B.增大压强,平衡将向右移动,𝐾>2.5×1060C.升高温度,既增大反应速率又增大𝐾D.选用适宜催化剂可达到尾气排放标准[解析]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很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大
,但由于NO和CO的反应速率较小,故在排入大气之前,两者不可能完全反应,A项错误。该反应为气体总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由于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故𝐾不发生变化,B项错误。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
逆向移动,𝐾值减小,C项错误。选用适宜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使尾气得到净化,达到尾气排放标准,D项正确。【易错警示】需明确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反应速率没有直接联系,即化学平衡常数大,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大;同样,化学反应速率大,化学平衡常数也不一定大。5.[2020北京,3分]一定温度下,反
应I2(g)+H2(g)⇌2HI(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𝑐(I2)=0.11mmol⋅L−1,𝑐(HI)=0.78mmol⋅L−1。相同温度下,按下列4组初始浓度进行实验,反应逆向进行的是(C)ABCD𝑐(I2)/(mmol⋅L−1)1.000.220
.440.11𝑐(H2)/(mmol⋅L−1)1.000.220.440.44第30页𝑐(HI)/(mmol⋅L−1)1.001.564.001.56(注:1mmol⋅L−1=10−3mol⋅L−1)[解析]A项,𝑄c=1.0021
.00×1.00=1,B项,𝑄c=1.5620.22×0.22≈50.28,C项,𝑄c=4.0020.44×0.44≈82.64,D项,𝑄c=1.5620.11×0.44≈50.28,C项𝑄c最大,反应逆向进行的可能性最大,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
6.[2022全国甲卷,14分]金属钛(Ti)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用途。目前生产钛的方法之一是将金红石(TiO2)转化为TiCl4,再进一步还原得到钛。回答下列问题:(1)TiO2转化为Ti
Cl4有直接氯化法和碳氯化法。在1000℃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常数如下:(i)直接氯化:TiO2(s)+2Cl2(g)⬚⬚TiCl4(g)+O2(g)𝛥𝐻1=172kJ⋅mol−1,𝐾p1=1.0×10−2
(ii)碳氯化:TiO2(s)+2Cl2(g)+2C(s)⬚⬚TiCl4(g)+2CO(g)Δ𝐻2=−51kJ⋅mol−1,𝐾p2=1.2×1012Pa①反应2C(s)+O2(g)⬚⬚2CO(g)的𝛥𝐻为−223kJ⋅mol−1,𝐾p
=1.2×1014Pa。[解析]根据盖斯定律,(ii)中热化学方程式−(i)中热化学方程式得出2C(s)+O2(g)⬚⬚2CO(g)Δ𝐻=Δ𝐻2−Δ𝐻1=−51kJ⋅mol−1−172kJ⋅mol−1=−223kJ⋅mol−1;𝐾p=𝐾p2/𝐾p1=1.2×1012Pa/
(1.0×10−2)=1.2×1014Pa。②碳氯化的反应趋势远大于直接氯化,其原因是碳氯化反应相当于在直接氯化反应中加入碳,在高温下碳与O2反应,降低生成物的浓度,使直接氯化反应平衡向右移动或碳氯化反应是放热的熵增反应(合理即可)。③对于碳氯化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填“向左”“向右
”或“不”);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31页[解析]对于碳氯化反应,反应后气体体积增大,故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平衡转化率变小。(2)在1.0×105
Pa,将TiO2、C、Cl2以物质的量比1:2.2:2进行反应。体系中气体平衡组成比例(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理论计算结果如图所示。①反应C(s)+CO2(g)⬚⬚2CO(g)的平衡常数𝐾p(1400℃)=7.2×105Pa。[解析]1400℃时CO占气体总量的0.
6,CO2占气体总量的0.05,𝐾p(1400℃)=𝑐2(CO)𝑐(CO2)=(0.6×105Pa)20.05×105Pa=7.2×105Pa。②图中显示,在200℃平衡时TiO2几乎完全转化为TiCl4,但实际生产中反应温度却远高于此温度,其原因是Ti
O2、C中原子间的化学键键能大,断键需要的能量较大,反应的活化能较大或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合理即可)。(3)TiO2碳氯化是一个“气—固—固”反应,有利于TiO2−C“固—固”接触的措施是将固体粉碎并混合均匀,通入Cl2使固体粉末呈“沸腾”状态。[解析]TiO2碳氯化是
一个“气—固—固”反应,有利于TiO2−C“固—固”接触的措施是将固体粉碎并混合均匀,再将Cl2通入使固体粉末呈“沸腾”状态(在沸腾炉中进行反应)。7.[2021全国甲卷,14分]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回
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CO2(g)+3H2(g)⬚⬚CH3OH(g)+H2O(g)第32页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①CO2(g)+H2(g)⬚⬚CO(g)+H2O(g)𝛥𝐻1=+41kJ⋅mol−1②CO(g)+2H2(g)⬚⬚CH3
OH(g)𝛥𝐻2=−90kJ⋅mol−1总反应的𝛥𝐻=−49kJ⋅mol−1;若反应①为慢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A(填标号),判断的理由是𝛥𝐻1为正值,𝛥𝐻2和𝛥𝐻为负值,反应①的活化能大
于反应②的活化能。[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知总反应=反应①+反应②,则总反应的𝛥𝐻=𝛥𝐻1+𝛥𝐻2=+41kJ⋅mol−1+(−90kJ⋅mol−1)=−49kJ⋅mol−1。总反应是放热反应
,即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则B、D项错误;反应①为慢反应,则反应①的活化能较大,故A项正确。(2)合成总反应在起始物𝑛(H2)/𝑛(CO2)=3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𝑥(CH3OH),在𝑡=250℃下的𝑥(CH3OH)∼𝑝、在𝑝=5×1
05Pa下的𝑥(CH3OH)∼𝑡如图所示。第33页①用各物质的平衡分压表示总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𝐾p=𝑝(H2O)⋅𝑝(CH3OH)𝑝3(H2)⋅𝑝(CO2)。[解析]根据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其压强平衡常数表达式𝐾p=𝑝(H2O)⋅𝑝(CH3OH)𝑝(CO2)⋅𝑝3
(H2)。②图中对应等压过程的曲线是b,判断的理由是总反应𝛥𝐻<0,升高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小。[解析]氢气和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的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减
小,故曲线b表示等压过程的曲线。③当𝑥(CH3OH)=0.1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𝛼=33.3%,反应条件可能为5×105Pa,210℃或9×105Pa,250℃。[解析]根据起始物𝑛(H2)/𝑛(CO2)=3,设初始时H2为3mol,CO2为1mol,达到平衡时转化的CO
2为𝑎mol,应用三段式法计算:CO2(g)+3H2(g)=CH3OH(g)+H2O(g)起始量/mol1300转化量/mol𝑎3𝑎𝑎𝑎平衡量/mol1−𝑎3−3𝑎𝑎𝑎则𝑎4−2𝑎=0.10,
计算得𝑎=13,故CO2的平衡转化率为13mol÷1mol×100%≈33.3%。结合上述分析知,曲线a、b分别对应𝑡=250℃下的𝑥(CH3OH)∼𝑝的曲线、𝑝=5×105Pa下的𝑥(CH3OH)∼𝑡的曲线,对照图像中的𝑥(CH3OH)=0.10可知,反应条件可能是5×105Pa
,210℃或9×105Pa,250℃。题组六第34页1.[2023山东,12分]一定条件下,水气变换反应CO+H2O⇌CO2+H2的中间产物是HCOOH。为探究该反应过程,研究HCOOH水溶液在密封石英管中的分解反应:Ⅰ.HCOOH⇌CO+H2O(快)Ⅱ.HCOOH⇌CO2+H2(慢)研究发现
,在反应Ⅰ、Ⅱ中,H+仅对反应Ⅰ有催化加速作用;反应Ⅰ速率远大于反应Ⅱ,近似认为反应Ⅰ建立平衡后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忽略水的电离,其浓度视为常数。回答下列问题:(1)一定条件下,反应Ⅰ、Ⅱ的焓变分别为𝛥𝐻1、𝛥𝐻2,则该条件下水
气变换反应的焓变𝛥𝐻=𝛥𝐻2−𝛥𝐻1(用含𝛥𝐻1、𝛥𝐻2的代数式表示)。[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Ⅱ-Ⅰ可得水气变换反应CO(g)+H2O(g)⇌CO2(g)+H2(g)𝛥𝐻=𝛥𝐻2−𝛥𝐻1。(2)
反应Ⅰ正反应速率方程为:𝑣=𝑘𝑐(H+)⋅𝑐(HCOOH),𝑘为反应速率常数。𝑇1温度下,HCOOH电离平衡常数为𝐾a,当HCOOH平衡浓度为𝑥mol⋅L−1时,H+浓度为√𝐾a𝑥mol⋅L−1,此时反应Ⅰ正反应速率𝑣=𝑘√
𝐾a𝑥𝑥mol⋅L−1⋅h−1(用含𝐾a、𝑥和𝑘的代数式表示)。[解析]根据HCOOH⇌HCOO−+H+,设平衡时H+浓度为𝑎mol⋅L−1,则HCOOH电离平衡常数𝐾a=𝑎2𝑥,𝑎=√𝐾
a𝑥,此时反应Ⅰ正反应速率𝑣=𝑘⋅𝑐(H+)⋅𝑐(HCOOH)=𝑘√𝐾a𝑥𝑥mol⋅L−1⋅h−1。(3)𝑇3温度下,在密封石英管内完全充满1.0mol⋅L−1HCOOH水溶液,使HCOOH分解,分解产物均完全溶于水。含碳物种浓度与反应时
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碳元素的其他存在形式)。𝑡1时刻测得CO、CO2的浓度分别为0.70mol⋅L−1、0.16mol⋅L−1,反应Ⅱ达平衡时,测得H2的浓度为𝑦mol⋅L−1。体系达平衡后𝑐(CO)𝑐(CO2)=5(1.0−𝑦)6�
�(用含𝑦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6𝑦21.0−𝑦。第35页相同条件下,若反应起始时溶液中同时还含有0.10mol⋅L−1盐酸,则图示点a、b、c、d中,CO新的浓度峰值点可能是b(填标号)。与不含盐酸相比,CO达浓度峰值时,CO2浓度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𝑐(CO)𝑐(HCOOH)的值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反应Ⅰ速率远大于反应Ⅱ,此点CO浓度最大,说明反应Ⅰ此时处于平衡状态,结合碳原子守恒和题中给出的CO、CO2浓度,可知𝑡1时刻HCOOH的
浓度为(1.0−0.70−0.16)mol⋅L−1=0.14mol⋅L−1,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𝐾1=𝑐(CO)𝑐(HCOOH)=0.700.14=5由上述分析及近似认为反应Ⅰ建立平衡后始终处于平衡状态,知𝑡1时刻之后一氧化碳的浓度始终是甲酸浓度的5倍,反应Ⅱ平衡时𝑐(
CO2)=𝑐(H2)=𝑦mol⋅L−1,则结合碳原子守恒知,平衡体系中𝑐(HCOOH)=16×(1.0−𝑦)mol⋅L−1,𝑐(CO)=56×(1.0−𝑦)mol⋅L−1,𝑐(CO)𝑐(CO2)=56(1.0−𝑦)𝑦=5(1.0−𝑦)6𝑦,反应Ⅱ的平衡常数𝐾2=
6𝑦21.0−𝑦。加入0.10mol⋅L−1盐酸后,H+作催化剂,反应Ⅰ的反应速率加第36页快,达平衡的时间缩短,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故CO的浓度峰值不变,则CO新的浓度峰值点可能是b点。由图可知,与不含盐酸相比,C
O达浓度峰值时,CO2浓度减小(从b点做竖直垂线,观察CO2浓度变化)。温度不变,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值不变,故𝑐(CO)𝑐(HCOOH)的值不变。2.[2022全国乙卷,15分]油气开采、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废气普遍含有的硫化氢,需要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下列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2H2S(g)+3O2(g)⬚⬚2SO2(g)+2H2O(g)𝛥𝐻1=−1036kJ⋅mol−1②4H2S(g)+2SO2(g)⬚⬚3S2(g)+4H2O(g)𝛥𝐻2=94kJ⋅mol−1③2
H2(g)+O2(g)⬚⬚2H2O(g)𝛥𝐻3=−484kJ⋅mol−1计算H2S热分解反应④2H2S(g)⬚⬚S2(g)+2H2(g)的𝛥𝐻4=+170(或170)kJ⋅mol−1。[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④=①+②−3×③3,故𝛥𝐻4=𝛥𝐻
1+𝛥𝐻2−3𝛥𝐻33=+170kJ⋅mol−1。(2)较普遍采用的H2S处理方法是克劳斯工艺,即利用反应①和②生成单质硫。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反应④高温热分解H2S。相比克劳斯工艺,高温热分解方法的优点是得到燃料H2、不产生SO2污染物,缺点
是耗能较大。[解析]相比克劳斯工艺,高温热分解方法的优点是得到燃料H2、不产生SO2污染物;缺点是反应需要高温,耗能较大。(3)在1470K、100kPa反应条件下,将𝑛(H2S):𝑛(Ar)=1:4的混合气进行H2S热
分解反应。平衡时混合气中H2S与H2的分压相等,H2S平衡转化率为50%,平衡常数𝐾p=4.76kPa。[解析]由反应④可知,H2S∼H2,平衡时混合气中H2S与H2的分压相等,则H2S平衡转化率为50%。设起
始时𝑛(H2S)=1mol,列三段式如下:2H2S(g)⇌S2(g)+2H2(g)Ar起始量/mol1004变化量/mol0.50.250.50平衡量/mol0.50.250.54第37页平衡时H2S、S2、H2的物质的量分数
分别为110.5、121、110.5,则𝐾p=𝑝(S2)⋅𝑝2(H2)𝑝2(H2S)=𝑝(S2)=121×100kPa≈4.76kPa。(4)在1373K、100kPa反应条件下,对于𝑛(H2S
):𝑛(Ar)分别为4:1、1:1、1:4、1:9、1:19的H2S−Ar混合气,热分解反应过程中H2S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①𝑛(H2S):𝑛(Ar)越小,H2S平衡转化率越高,理由是2H2S(g)⇌S2(g)+2H2(g)为气体分子
数增大的反应,总压不变,𝑛(H2S):𝑛(Ar)越小,𝑝(H2S)越小,越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故H2S平衡转化率越高。[解析]2H2S(g)⇌S2(g)+2H2(g)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𝑛(H2S
):𝑛(Ar)越小,总压不变,𝑝(H2S)越小,越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H2S平衡转化率越高。②𝑛(H2S):𝑛(Ar)=1:9对应图中曲线d,计算其在0∼0.1s之间,H2S分压的平均变化率为24.9kPa⋅s−1。[解析]结合①中分析,𝑛(H2S):𝑛(Ar)=1:9对应图中曲线d。
由图像可知,0∼0.1s内H2S分解了24%,设起始时𝑛(H2S)=1mol,列三段式如下:2H2S(g)⇌S2(g)+2H2(g)Ar起始量/mol1009变化量/mol0.240.120.240平衡量/mol0.760.120.249H2S的起始分压是110×100kPa=
10kPa,平衡时H2S的分压为0.7610.12×100kPa≈7.51kPa,故H2S分压的平均变化率为10−7.510.1kPa⋅s−1=24.9kPa⋅s−1。第38页3.[2021湖北,14分]丙烯是一种
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在催化剂作用下,由丙烷直接脱氢或氧化脱氢制备。反应Ⅰ(直接脱氢):C3H8(g)⬚⬚C3H6(g)+H2(g)Δ𝐻1=+125kJ⋅mol−1反应Ⅱ(氧化脱氢):C3H8(g)+12O2(g)⬚⬚C3H6(g)+H2O(g)Δ�
�2=−118kJ⋅mol−1(1)已知键能:𝐸(C—H)=416kJ⋅mol−1,𝐸(H—H)=436kJ⋅mol−1,由此计算生成1mol碳碳π键放出的能量为271kJ。[解析]反应Ⅰ中断裂2molC—
H键、形成1mol碳碳π键和1molH—H键,故416kJ⋅mol−1×2−𝐸(碳碳π键)−436kJ⋅mol−1=+125kJ⋅mol−1,解得𝐸(碳碳π键)=271kJ⋅mol−1。(2)对于反应Ⅰ,总压恒定为100kPa,在密闭容器中通入C3H8和N
2的混合气体(N2不参与反应),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判断,达到平衡后“通入N2”的作用是减小气体浓度,使平衡右移,提高C3H8(g)转化率;在温度为𝑇1时,C3H8的平衡转化率与通入气体中C3H8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关系如图a所示,计算𝑇1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𝐾p=16.7kPa(以分压表示,分
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图a[解析]达到平衡后,通入N2,由于总压恒定为100kPa,则容器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3H8(g)的转化率增大。根据图a,C3H8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4时,其平衡转
化率为50%。假设混合气体为1mol,则起始时C3H8为0.4mol,N2为0.6mol,运用三段式法计算:第39页C3H8(g)⇌C3H6(g)+H2(g)起始量/mol0.400转化量/mol0.20.20.2平衡量/mol0.20
.20.2由于总压恒定为100kPa,平衡时C3H8为0.2mol,C3H6为0.2mol,H2为0.2mol,N2为0.6mol,则C3H8(g)、C3H6(g)、H2(g)的分压均为100kPa×0.2mol1.2mol=1006kPa,故𝑇1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𝐾p=1
006kPa×1006kPa1006kPa=16.7kPa。(3)在温度为𝑇2时,通入气体分压比为𝑝(C3H8):𝑝(O2):𝑝(N2)=10:5:85的混合气体,各组分气体的分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0~1.2s生成C3H6
的平均速率为2kPa⋅s−1;在反应一段时间后,C3H8和O2的消耗速率比小于2:1的原因为H2和C3H6都消耗O2。图b[解析]0~1.2s内C3H6的分压由0增大为2.4kPa,则生成C3H6的平均速率为2.4kPa1.2s=2kPa⋅s−1;若只发生反应Ⅰ、
Ⅱ,C3H6的分压应大于H2和H2O的分压,但由图b知,随着反应进行,分压:𝑝(H2O)>𝑝(C3H6)>𝑝(H2),且有CO2生成,H2分压降低,故体系中还发生反应:C3H6+92O2⬚⬚3CO2+3H2O,H2+12O2⬚⬚H2O,消
耗O2,因此C3H8和O2的消耗速率比小于2:1。(4)恒温刚性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分压比为𝑝(C3H8):𝑝(O2):𝑝(N2)=2:13:85的混合气体,已知某反应条件下只发生如下反应(𝑘,𝑘′为速率常数):第40页反应Ⅱ:2C3H8(g)+O2(g)⬚⬚2C3H
6(g)+2H2O(g)𝑘反应Ⅲ:2C3H6(g)+9O2(g)⬚⬚6CO2(g)+6H2O(g)𝑘′实验测得丙烯的净生成速率方程为𝑣(C3H6)=𝑘𝑝(C3H8)−𝑘′𝑝(C3H6),可推测丙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其理由是反应开始时,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Ⅱ,𝑐(C
3H6)逐渐增大,随着反应进行,𝑝(C3H8)减小,𝑝(C3H6)增大,𝑣(C3H6)减小,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Ⅲ,𝑐(C3H6)逐渐减小。[解析]反应开始时,反应Ⅱ向右进行,𝑐(C3H6)逐渐增大,且体系中以反应Ⅱ为主,随着反应进行,𝑝(C3H8)减小,�
�(C3H6)增大,使得𝑣(C3H6)减小,体系中以反应Ⅲ为主,因此丙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