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闯关导练(统考版):专练5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docx,共(5)页,235.41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069992b44c33fc84e185867f87b18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练5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20·全国卷Ⅱ,6~8]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如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1.图示观测时段内()A.正午绿洲和
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①白天温度低②蒸发(腾)多③空气湿度大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这种
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2020·山东济南市模拟]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风的观测。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
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下图为8月16日15时该水库附近的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4~6题。4.该考察区域()A.位于长白山的山麓B.西北部的海拔最低C.西南部地势起伏小D.属于暖温带湿润区5.图示时刻,P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6.考察发现,此时库区的局地风速北侧大于南侧,其主要原因是()A.水库北侧的气温差异较大B.水库南侧,陆风与山风方向相反C.水库南侧的地表植被茂盛D.水库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7.[2020·武汉市六月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秦
岭东西跨约1000km,北跨约200km,是中国南北地理的重要分界线,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和气候敏感区,秦岭南北两侧的城市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北部逐步形成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大型城市群。相比于南部,北部排放出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较多,研究发现,秦岭1970~2015年气温空间变化明显,其气
温变化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下图示意秦岭1970~2015年气温变化等值线。(1)描述秦岭地区1970~2015年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2)用大气的受热原理解释秦岭北部气温日较差变小的原因。(3)推测秦岭1月0℃等温线空间变化的总趋势。(
4)指出秦岭地区亚热带动物生存条件的变化。专练5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1~3.解析:第1题,长波辐射的强弱取决于物体的温度。绿洲与沙漠表面温差越大,长波辐射差值也就越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5时左右绿洲与沙漠表面温差最大,故此时两者长波辐射差值最大,A错误;16~18时,
沙漠的温度下降明显,而绿洲温度变化相对较小,说明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小于沙漠,B错误;0~6时,绿洲与沙漠温度曲线近乎平行,两者斜率相近,说明凌晨二者降温速率接近,C正确;6~12时,沙漠温度高于绿洲,说明上午沙漠长波辐射强于绿洲,D错误。第2题,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沙漠低,主要是因为其
白天地表温度较沙漠低得多,①对;绿洲夜间地面蒸发和植物蒸腾较沙漠强,热量在水分蒸发和植物蒸腾过程中被吸收,夜间温度会持续降低,②对;夜间空气湿度大,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强,大气逆辐射强,对绿洲的保温作用强,绿洲地表温度下降较慢,故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低于沙漠与空气湿度、大气逆辐射无关,③④错误。故选
A。第3题,由图可知,观测时段内沙漠和绿洲地表最低温度均高于12℃,沙漠最高温度接近40℃,绿洲最高温度约27℃,这种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夏季,C正确;甘肃位于温带内陆地区,1~2月为冬季,绿洲和沙漠地表最低温度一般不会高于12℃,A错误;4~5
月为春季,10~11月为秋末,白天地表温度一般不会高于28℃,B、D错误。答案:1.C2.A3.C4~6.解析:第4题,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北京附近,A错误;水库三面环山,且根据图中200米等高线向东北凸出,说明西南部地势最低,B错误;因为西南部等温线分布稀疏,故西南部地势起伏小,C正确;该地
位于北京附近,属于半湿润地区,D错。故选C。第5题,根据时间为下午3点,陆地和水库因比热容的差异,水库升温慢,气温相对较低,形成高压,周围地区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因此根据热力环流原理,P地应该吹东北风。故选A。第6题,根据图示可以发现北侧存在山谷风,白天以谷风为主,与湖风风向一致,D正确。
气温差异较大,但是不能证明该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也不能成为风速大的理由,A错误;白天应该以谷风为主,B错误;材料无法显示南北侧植被是否茂盛,C错误。故选D。答案:4.C5.A6.D7.解析:第(1)题,
1970~2015年秦岭南北气温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主要特征表现为:整个研究区域气温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秦岭以北增温明显高于秦岭以南;东段以秦岭分水岭为分界,西段以秦岭南麓1000m等高线为分界,气温趋势变化呈现“同步增温,南北分异”的特征;分界线以北地区气温变幅具有一致性,增温速率
中值与均值相同;分界线以南地区气温增幅具有差异性,增温空间格局呈现出两个低值中心,两者相对其他区域,气温增速相对较慢。第(2)题,“相比于南部,北部排放出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较多”,温室气体较多,秦岭北
部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强;污染物较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白天大气增温不明显。因此秦岭北部气温日较差变小。第(3)题,“北部逐步形成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大型城市群”,城市排放废热较
多,1月0℃等温线总体可能向北移,垂直方向平均海拔升高。第(4)题,据上题分析,1月0℃等温线总体可能向北移,垂直方向平均海拔升高。亚热带动物栖息地的空间范围扩大;亚热带范围扩大,亚热带动物食物数量增多。答案:(1)南北部均在增温;增温幅度南北部各异,秦岭北部增温幅度大于南部;秦岭地区的
中南部和东南部增温最少。(2)秦岭北部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强;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白天大气增温不明显。(3)1月0℃等温线总体向北移,平均海拔升高。(4)栖息地的空间范围扩大;食物数量增多。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
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