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多校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30.465 KB
  • 2024-10-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多校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多校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多校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7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多校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共(10)页,30.46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ffc677939c376c80691adf1a73782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5届重庆市多校联考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语文试题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

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传播学以人的社会交往过程为基本研究对象,而社会是由作为意识和行为主体的个人所组成的。所有参与传播活动的个人都会经历某种程度上的内向传播(也称“人内传播”)过程。内向传播是一切人类传

播的基础,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内向传播以人为主体,自我意识即个人对自我的理解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内向传播过程。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库利在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最早提出了“镜中我”概念。他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来自社会的人际互动以及他

人的感知。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人们彼此就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

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库利的“镜中我”概念由三个阶段或三重含义构成:①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这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②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

③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这是自我反映的阶段。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自我意识也就是通过费孝通先生所谓的“我看人看我”的方式形成的。他的这种认识与极端原子论的个人主义相对立,而以相互作用或

相互渗透作为社会学研究的特征。(摘编自许静《传播学概论》)材料二:内向传播是以认识自己为基础,根据环境及他人印象,不断改造自己的过程。老子的自我道德修养同样强调要认知自我,将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不断自我修炼。老子所强调

的“道”则是内向传播的重要体现。《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提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老子看来是一件终身的事情。认识自己即表现人内传播中的“主我”。老子认为战胜别人是力量的对比,当自己的力量强过别人,

自然会战胜对方。“自胜”是要战胜自己,这是一件长久又需坚持的事情。实现“自我认识”是一件看似简单却很难的事情,认识自身,并不断克服自身的优缺点是每个人需要一直坚持的一件事情。“自知”更加强调的是对自己短处的认识,

尤指人内心深处的不足,由此知道什么是自己所不具备的德性。《道德经》第七十章,老子阐述了自己的所处的困境:“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的言论在当时不被世人理解,思想不被认可,但他

并未愤疾怨世,而是进行了自我反思。在人内传播中,内省式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当人遇到困境时,用来反思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用来检查自身存在的行为是否正确。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思是伴随人类成长进步中一个重要的内向传播过程,在自我反思中,我们能够总结问题

,发现自身更多的不足,为未来打好基础。米德认为,内省式思考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也是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回顾老子的思想,我们感慨其超前的思维,众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当今依然适用。(摘编自王平、马湘潇《老子的自我修养传播思想探析——

基于人内传播理论视角》)材料三:社会信息系统诱导祥林嫂进行信息误读,是导致她心理失衡和失去自我的根本原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鲁默所提出的现代象征互动理论告诉我们,在信息传播的自我互动过程中,个体会产生关于他人的期待,这些期

待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个人又不是原封不动地接受这些期待,在人内传播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组合。在《祝福》中,祥林嫂是一个被社会信息系统奴

化而失去主体意识的劳动妇女,她无力按照自我意识重新组合所结合的外在信息,因此,每一次信息输入型人际传播及其人内传播,都是一次精神打击与心理灾难。比如,她在河岸上发现了夫家的堂伯,也意识到这将意味着什么结局

,但其人内传播却不能修正接收的信息,因为在祥林嫂的意识深处,也承认夫权存在的合理性,于是,她只能束手就擒。一般来说,个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选择、解释和修正外在信息,主要有两种基本情形:一是外在信息完全契合个体的主体

意识,个体觉得无需再对外在信息做出任何加工,只要按照自我需要,保留或输出信息,就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二是个体完全被社会信息系统(在封建社会主要是封建宗法思想)所奴役,个体失去了自我,对外在信息只能盲从、归依,个体成为信息愚弄、压迫的对象,

如祥林嫂越是接收外在信息,就越加重她的精神负担。(摘编自林凌《祥林嫂究竟死于谁之手——对<祝福>的传播学诠释》)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我的理解和评价,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行为。B

.我们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其实这只是我们自己的感觉,这就是库利“镜中我”的感觉阶段。C.相较“知人”“胜人”,老子更加强调人要坚持认识自己、战胜自己、反思自己,这是老子的道之所在。D.祥林嫂面对夫家的堂伯,束手就擒,

是因为在她的自我意识中,夫权存在的合理性根深蒂固,无法改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个人都是别人的镜子,我们眼中的自己,并不是自己直接判断的,而是通过别人眼里我是什么样的人得来的。B

.特定场合中,我们会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等方面,并试图评估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他人对我们的印象。C.内向传播主要发生在个体内部,但它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在进行内向传播时,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D.信息传播中的个体具有能动性,如果不能根据

自己的立场、行为方向等对信息进行修正,就会导致迷失自我。3.针对三则材料的论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通过介绍社会学家库利关于“镜中我”的相关理论,论证了自我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观点。B.材料二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

法,深入地分析了老子的思想与内向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C.材料三的表达,既有专业的学术性用语,又有生动的故事性用语,使得论证过程既严谨又不失通俗性,易于读者理解。D.三则材料不仅涉及到传播学的知识,还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学科的知识,大大拓展了论证的广度和深度。4.三则材料写作目不同,但都涉

及“内向传播”这一话题,而且对“内向传播”的阐述各有侧重,请根的的据材料简要说明。5.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吧”,请根据材料评价这句话的合理性并简要说明理由。(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城中(节选)叶圣陶“仲翁

,你是县视学,丁雨生他们办出学校来,你有视察的权柄。看他们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我们就不客气,勒令停办。”教育局长王埙伯坚强地说。仲芳呷了口茶,说:“这当然可以。不过,根本的对付方法,还在釜底抽薪。”“怎么说呢?”“就是不要让他们招到学生。这也不是办不到的

事。”弘毅中学的创设,虽然算不得一件大事,却在这城里多数人的心海里掀起了波浪了。尤其是丁雨生接受了青年同志会的邀请,出席演讲,给与许多人以说不出的不安。王埙伯问清楚了演讲内容,就出去转述给陆仲芳、高菊翁等一班学界中人听。

“他的题目叫《改造社会》。他说:‘身体里面有了老废的质料,就得排泄出去,血管里面有了污浊的血液,就得重行化清。一个社会的情形正同身体相似,所以要讲改造社会,应该排去社会里的老废物,让社会的血管里满满地流着新鲜的血液。’”不约而同地,听众心里都觉

得一沉,他们相信所谓老废物就是指他们而言。“知道了,你是我们的仇敌!”大家仿佛这么想,深深地记在心头。在平民教育运动大会的前两天,教育局的书记员受王埙伯责备了。“这一点儿小事也办不来!怎么让丁雨生这东西也签了名呢?”“本来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先来签名,到那天担任演讲。刚

才丁雨生自己来了,说愿意担任演讲,似乎不好叫他不要签名。”书记员小心地为自己辩解。“这样吧,你把电话接通了,我同方紫老商量。”商量的结果,方紫老答应写信给警察厅长,请他在后天派警察多名,荷枪携弹,到公共体育场防护;或有不逞

之徒乘机煽惑群众,警察得受教育局长的指挥,立即逮捕。开会那一天,天色阴晦,有风,颇有秋天的意味。①公共体育场只在进门处有几棵柳树,虽然绿叶缀枝,但经风飘起,萧萧作响,也就有点衰索的景况。人倒来得不少;固然,教育局先曾张贴大幅广告,在本城报上也刊登核桃大的字,但还是许多小学生排了队,摇着

手里的小纸旗,在街上游行一周的效力来得大,队伍往体育场,一般人也就跟来了。小纸旗上都写些字句,可是不容易叫人家注意,一阵风来,只听见沙沙作响,如扫败叶。场中警察有六七十名之多,都拿着枪,斜佩着子弹带,颗颗子弹的尖头闪闪发亮。人越来越多,喧声笼罩在群众

头上。埙伯、仲芳一班人站在柳树底下,反负着手,踮起脚直望。“几位先生都在这里。”埙伯、仲芳等人收回远望的眼光,就见身旁站着个高高的衣裤全白的人物,不自禁地不舒快起来。但是略顿一顿之后,埙伯就堆着笑脸说:“啊,雨生先生已经来了。我们这个会,承你担任演讲

,实在光荣之至。”“在外边久了,难得同本乡人谈话。今天恰好是个机会,故而愿意来说几句。”雨生说.雨生站上平台演讲的时候,站得较远的人也只是个听不见,仅能望见他身体这样那样的姿态。柳树下的几个人似乎特别注意地在那里听,但并不走近一点。“他讲些什么?”仲芳回转圆大的头这么问。“用得着警

察么?”教育局的一个职员这么问,眼睛望着埙伯。埙伯不便说没听清楚,便摇头说:“用不着,用不着,他讲的都是些爱国的话。”这一天,雨生无意地翻开报名簿,看看仍旧只有八个名字。但他并不失望,这么想:“这不是失败,还没有做出来,失败什么

呢!八个,就好好地教这八个!教不好这八个,才是失败呢!”这当儿校役引了高菊翁进来。高菊翁随便谈了几句,便矜持地换个话头说:“雨生,我同你谈几句话。前几天体育场开平教运动大会时,你看见密布着武装警察么?”“看见的。”“你道为的什么?”“想是维

持秩序罢了。”“不然,不然,”高菊翁微笑,摇着头。略顿一顿,继续说:“这完全是镇守使的意思,他命令派来的。他探知现在有激烈派在这里活动,所以在这样人山人海的会场里,要严密地防备。”“这里有激烈派?”雨生不觉笑了。高菊翁微觉愕然;自

己振作了一下,带笑说:“有没有我们也不知道,不过他说有罢了。现在要向你说的,就是在这个当儿,你最好不要在这里,暂且到别处去避一避。”“为什么?”雨生听说,疑心没听真切,一双锐敏的眼直望着高菊翁的脸。“因为我听人家说,镇守使的衣袋里有一张单子,记着激烈派的名字,单子上就有

你的名字!”高菊翁说到这里,近视眼几乎眯成一线,从眼镜里偷看雨生的神色。雨生却大笑了。“有我的名字!我不知道什么激烈不激烈,记着我的名字也不相干。”“这倒不是这么说,”高菊翁似乎极关切地驳说。“你固然不知道,他可记住你了。你知

道他的背后是谁?现在的世界,军阀的意思就是威权。军阀最恨的是激烈派。你若不走,十有九成会吃些冤枉苦。我同你师生旧情,互相关切,知道了没有不说的道理,故此特地来通知一声。”高菊翁自觉肩背上一松,几个人斟酌尽善的一番话,总算都背诵出来了。

雨生想了一想,说:“高先生的好意,十分感激!”高菊翁别无留恋,站起来穿好衣服就走.雨生送了他回进来,②见庭中槐树承受日光、作葱绿色,感到青春的欢乐与事业的愉悦,便低头一笑,牙齿啮着下唇,心里想:“假如听了

他的话,那就太可笑了!”1925年11月1日写毕(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埙伯、陆仲芳都是县城教育界的头面人物,对丁雨生为代表的进步青年返乡办学的行为充满恐惧和仇恨。B.背后咒骂

“丁雨生这东西”,当面却堆着笑脸称“雨生先生”,可见王埙伯不仅阴险冷酷,还虚伪狡猾。C.高菊翁向丁雨生透露内情,并劝他暂到别处去避祸,既是念师生旧情,也表明他对丁雨生等人抱有同情。D.当听到自己上了“激烈派”名单时,丁雨生第一

句话是“有我的名字!”说明他对此十分诧异,很不理解。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写陆仲芳介绍其“釜底抽薪”法,为后文叙述丁雨生的弘毅中学只招到八个学生埋下伏笔。B.在描写小纸旗时,作者以“如扫败叶”为喻

,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矛头指向平民教育运动大会。C.作者让丁雨生出场不多,但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描写一样都没落下,人物形象跃然纸上。D.文本打破线性叙事结构,颇多时间的跳跃,聚焦新旧力量的暗中角力,情节

紧凑且起伏跌宕。8.文中两次对树的描写都带着强烈的象征意味,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9.文本对王埙伯、高菊翁等人物描写笔墨,远多于对主人公丁雨生的描写,请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小题。材料一:李德裕镇浙右。甘露寺僧诉交代常住什物,被前主事僧耗用常住金若干两,引证前数辈,皆有递相交在的领文籍分明,众词指以新得替人隐而用之,且云:“初上之时,交领分两既明,及交割之日,不见其金。”鞫成具狱,伏罪昭然。未穷.破用之所,公疑其未尽,微以意揣之,僧乃诉冤曰:“积年以来

,空交分两文书,其实无金矣。众乃以孤立,欲乘此挤之。”公曰:“此不难知也。”乃召兜子数乘,命关连僧人对事,遣入兜子中,门皆向壁,不令相见;命取黄泥各模交付下次金样以凭证据僧既不知形状竟模不成前数辈皆伏罪。(节选自《智囊》)材料二: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

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筍,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

其见.抑也如此,葆光子曰:“李卫公之抑忌白少傅,举类而知也。初文宗命德裕论朝中朋党,首以杨虞卿、牛僧孺为言。杨、牛,即白公密友也。其不引翼.,义在于斯。非抑文章也,虑其朋比而掣肘也。”(节选自孙光宪《北梦琐言》)

材料三:大抵人才有四种:德量为上,气节次之,学术又次之,材能又次之。欲求成材,四者不可不备。然人亦安能皆全、顾各有偏胜,亦视其所成之者如何。故德量不可不养,气节不可不激,学术不可不勤,材能不可不勉。苟以是存心..,随所成就,亦便不

作中品人物。唐人房乔、裴度优于德量,宋璟、张九龄优于气节,魏郑公、陆贽优于学术,姚崇、李德裕优于材能。姚崇蔽于权数,德裕溺于爱憎,则所胜者为之累也。(节选自叶梦得《避暑录话》)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

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命取黄泥A各模交付下次金样B以凭证据C僧既不知D形状E竟模不成F前数辈G皆伏罪。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穷,追查清楚,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意思不同。B.见,介词,表示被动,与《陈情表》中“

慈父见背”的“见”用法相同。C.翼,辅助,扶持,与《鸿门宴》中“常以身翼蔽沛公”的“翼”意思不同。D.存心,存于心,放在心里,与成语“存心不良”中的“存心”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甘露寺前几任住持一起控告

新任住持私吞寺庙的常住金,他们串通一气,提供虚假证词、文书,新任住持百口莫辩,承认了盗用之罪。B.官司已经审理定案,被告也承认了罪行,但常住金去向不明,李德裕以此为突破口,继续审问,并巧施妙计,终于得到

了事情的真相。C.李德裕对白居易的文章弃置不顾,并不是嫉贤妒能,而是朋党之争,因为白居易是李德裕政敌杨虞卿、牛僧孺的密友,所以才遭打压。D.德量、气节、学术、才能是判别人才的四个标准,但没有人是全才,比如李德裕以才能见长,但他沉溺

于爱憎情感,德量则明显不足。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2)然人亦安能皆全,顾各有偏胜,亦视其所成之者如何14.叶梦得评价李德裕“优于材能”“溺于爱憎”,材料一二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叶梦得的观点?请简要概括。(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夏夜韦庄傍水迁书榻,开襟纳夜凉。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正吟秋兴赋[注],桐景下西墙。[注]《秋兴赋》,西晋文学家潘岳所作,通过对秋日景况的描绘,抒发了对周旋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

渴望。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迁书榻、开衣襟,颇为豪放的动作之间,显露出诗人对暑热的难耐和对凉爽的渴望。B.“星繁”与“昼热”、“露重”与“荷香”,是自然物的关联,也令人产生人世间的联想。C.蛙鸣终于止

息,蛛网又泛起银光,侧面表现时间推移,夜色逐渐消退,白昼即将降临。D.身处夏夜却赋吟秋兴,看似不合理,但靠一“凉”字连通意脉,实现了景与情的交融。16.诗歌末句为什么由叙述“吟赋”的行为,转而描写“桐景”?请结

合全诗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引用了《诗经》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两个诗句“______,______”,来表达其招纳贤士的热情。。(2)同

桌最近痴迷手游,还名之曰“放松”,甚至偷偷把手机带进教室,小张在课间特意给他留了一张纸条,上边是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3)古典诗词中引用神话传说属于用典的手法,那些引用神话传说的诗句,既能很好地抒发感情,又别具浪漫色彩,例如“___

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雨足足下了一夜,清晨时才停止,走出帐篷,如同走入了仙境,远山近山都被笼罩在白雾中,营地

上也雾气缭绕,看对面的人都影影绰绰的,让人觉得自己仿佛已经离开土地,飘荡在大气中了。金河水暴涨,如果雨再下一天,恐怕水会溢出河床,营地怕是呆不住了,要随时准备着向上游的高处搬迁。雾气的敌人一定是太阳了。中午的时候,太阳终于撕破了阴云的脸。如果说雾气是一群游走着的白象的话,那么阳光就是一支支锋

利的箭,它们一旦射出来,雾气没有不被击中的,它们很快就被阳光所俘虏,消失了踪影。天一晴,大家的心也跟着晴了,只要不下雨了,我们还可以留在原地,不必搬迁。因为那一带山上的苔藓丰厚、驯鹿不需要走太远的路,就能找到吃的。______,旧营地无疑就是一块宝地了。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除比

喻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19.请将下列几个句子组合成一个单句,填入文中横线处。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①接羔期刚刚结束。②我们需要不断把母鹿找回哺育鹿仔。③我们要

少走许多弯路。(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地球上的岩石在成土的过程中,首先要经历风化作用的洗礼。虽然“风化”只提到了风,但风化可不只是风的刻蚀,还有雨水冲刷、冰川切削、搬运转移、岩缝积水结冰膨胀造成的

崩裂以及化学溶解等。风化过程中,岩石逐渐被分割打磨成细碎润泽的颗粒、粉屑,形成黏土矿物,利于水的储留。雨水在参与风化作用的同时,也把可溶的矿物养分渐渐带到地下,形成各个深度分层。而生物既因地球土壤受益,①,它们被大地滋养,死后也归于大地。所以,地球土壤包含各种矿物质、有机物甚至

微小生物等组成,是复杂的一种混合体。但是月球既没有大气也没有水(月球上有水,只是在极地的永久阴影区里面,可能是彗星撞击带来的),生物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地球上的这些丰富多变的成土手段,月球统统用不上。月球上的岩石只能在微陨石撞击和昼夜温差下逐渐破碎,或者被来自太阳的太阳风、紫外线和X射线超精细

加工。微陨石撞击的力度能使岩屑破碎,而撞击带来的高温又能反过来使碎屑重新烧结,最终形成的月壤更像是粗粝不堪、有棱有角的矿渣,科学家把这个过程叫做太空风化。地球由于大气和磁场的严密保护,只有较大的流星体和一小部分紫外线才能抵达地球表面,所以月球上发生的这些,②。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

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下列句子中的“像”与文中“最终形成的月壤更像是粗粝不堪、有棱有角的矿渣”中的“像”,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B.像.我这种出身卑微的人,根本没有资格任性。C.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D.“我的朋友吗?”祖父说到这里的时候顿了一下,像.是在回忆什么。四、写作(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提到了“镜中我”的概念,认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

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