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物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29)页,6.828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f8b52c7dc0457870a3d48f97e081f5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台州市2023届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试题物理2023.4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关参数:重力加速度g均取210m/s。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奥地利物理学家J.Stefan发现黑体的单位表面积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能量为4MT=,若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符号来表示比例系数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A.4W/KB.()42W/KmsC.()43kg/KsD.()42N/Kms
【答案】C【解析】【详解】依题意,黑体的单位表面积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能量表达式为4MT=比例系数的单位为222424431JkgmskgmsKmsKKs−==故选C。2.关于以下四张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五颜六色的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B.乙图:利用偏振
眼镜能观看立体电影,说明光属于纵波C.丙图:电子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D.丁图:让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强弱而改变的技术叫调谐【答案】C【解析】【详解】A.五颜六色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错误;B.利用偏振眼镜能观看立体电影
,说明光属于横波,故B错误;C.电子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故C正确;D.让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强弱而改变的技术叫调幅,故D错误。故选C。3.某款机械表中有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A、B,如图所示,齿轮A、B的齿数之比为1:2,齿轮匀速转动时,则A、B齿轮的(
)A.周期之比12:2:1TT=B.角速度之比为12:2:1=C.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12:1:2vv=D.转速之比为12:1:2nn=【答案】B【解析】【详解】齿轮A、B的齿数之比为1:2,可知齿轮A、B的半径之比为1:2;齿轮A、B相互咬合,可知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即12
:1:1vv=根据vr=可得齿轮A、B角速度之比为1221::2:1rr==根据2T=可得齿轮A、B周期之比为1221::1:2TT==根据2n=可得齿轮A、B转速之比为1212::2:1nn==故选B。4.下列对教材
中的四幅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里的水球不受重力作用B.图乙:树枝受到猴子的拉力是树枝发生形变产生的C.图丙:汽车速度计的示数表示瞬时速率D.图丁:随着沙子的不断流入,干沙堆的倾角会不断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A.天宫一号空间实
验室里的水球依然受重力,只不过重力用于提供了向心力,A错误;B.猴子受到树枝的拉力是树枝发生形变产生的,B错误;C.汽车速度计的示数表示汽车通过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C正确;D.当干沙堆的倾角到达某一值时,再落下的沙子沿斜面方向重力的分力大于摩擦力,沙子就会滑下,D错误。故选C。5.我国发射的“悟空
”号暗物质探测卫星运行在离地约为500km的圆轨道上,此卫星运行中()A.受地球的引力保持不变B.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角速度大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D.向心加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答案】C【解析】【详解】A.卫星受地球的引力
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时刻改变,A错误;B.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的运行速度,卫星距离地面500km,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B错误;C.由22MmGmrr=可得3GMr=因为卫星轨道半径小于月球轨道半径,故卫星角速
度大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C正确。D.由2MmGmar=可得2GMar=因为此卫星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轨道半径,故此卫星向心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D错误。故选C。6.电子束焊接机的核心部件内存在如图甲所示的高压辐
向电场,带箭头的虚线表示电场线。一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沿直线运动到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场为匀强电场B.电子运动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小C.电子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D.电子经过各点的电势随位移x的变化如乙图所示【答案】B【解析】【详解】A.由甲图中电场线分布可知,该
电场为非匀强电场,A错误;B.由于电子带负电,当它从A沿直线运动到B时,电场力做正功,则电势能减小,B正确;C.由甲图中电场线分布和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电子在加速过程中电场力逐渐变大,因此加速度逐渐变大,C错误
;D.乙图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由图知斜率逐渐变小,而甲图可知电场强大逐渐变大,D错误。故选B。7.小张用多用表的欧姆挡测量一个带铁芯变压器线圈的电阻。小杨两手分别握住线圈裸露的两端让小张测量,测量时表针摆过了一定角度。正当
小张将表笔与线圈脱离时,小杨有电击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小张也有电击感B.表笔与线圈脱离前后通过小杨的电流方向不变C.若未放置铁芯,小杨电击感减弱D.小杨有电击感,是因为表笔与线圈脱离后流过线圈的电流突然变大【答案】C【解析】【详解】AD.当回路断开
时,电流要立即减小到零,但由于线圈的自感现象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该自感电动势较大,小杨两手分别握住线圈裸露的两端,瞬间有高电压,所以有电击感,但是小张握着绝缘处,不会有电击感,故AD错误;B.线圈自感,要保持的电流方向,相当于电源内部,而小杨相当于外电路,外电路电流方向改变
,故B错误;C.若未放置铁芯,磁性减弱,自感产生感应电动势减小,所以小杨电击感减弱,故C正确。故选C。8.如图所示为手机的无线充电原理示意图。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入电压为220V时,接收线圈的电压为8V。已知发射线圈的匝数为1100匝,装置的磁
通量损耗约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接收线圈的匝数为40匝B.两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不相同C.让手机略微远离充电装置,接收线圈的电压不变D.相比有线充电器,该装置能量损耗率更高【答案】D【解析】
【详解】A.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发射线圈的电压为11Unt=装置的磁通量损耗约为20%,则接收线圈的电压为22(120%)Unt−=所以112222080%8UnUn==可得,接收线圈的匝数为250n=A错误;B.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中磁通量
变化的频率相等,则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相同,B错误;C.让手机略微远离充电装置,受电线圈中感应电流变小,发射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变小,则接收线圈的电压发生变化,C错误;D.无线充电利用能量转化的原理充电的,将电场能变成磁场能,然后再变成电场能给电池充电,相比有
线充电器,该装置能量损耗率更高,D正确。故选D。9.笔记本电脑机身和显示屏分别装有霍尔元件和磁体,实现开屏变亮,合屏熄灭。图乙为一块利用自由电子导电,长、宽、高分别为a、b、c的霍尔元件,电流方向向右。当合上显示屏时,水平放置的元件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元件前、后表面间产生电压
,当电压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屏幕自动熄灭。则元件的()A.合屏过程中,前表面的电势比后表面的低B.开屏过程中,元件前、后表面间的电压变大C.若磁场变强,可能出现闭合屏幕时无法熄屏D.开、合屏过程中,前、后表面间电压U与b无关【答案】D【解析】【详解】A.电流方
向向右,电子向左定向移动,根据左手定则,自由电子向后表面偏转,后表面积累了电子,前表面的电势高于后表面的电势,故A错误;BCD.稳定后根据平衡条件有=UevBeb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有IneSvnebcv==解得BIUnec=所以开屏过程中,磁感应强度减小,元件前、后表面间的电压变小。若磁
场变强,元件前、后表面间的电压变大,不可能出现闭合屏幕时无法熄屏。开、合屏过程中,前、后表面间的电压U与b无关,故D正确,BC错误;故选D。10.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源1S、2S,分别位于x轴上原点O和0.9m,振幅为10
cm。0=t时刻波源1S开始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形成的简谐波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当波传到0.9m处,触发波源2S开的始振动,此时x正半轴波形如图所示,两波源各自振动2s后停止振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列波的传播速度为4m/sB.波源的起
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C.在0~6s内,平衡位置处在0.4mx=−的质点运动总路程为100cmD.从图示时刻开始,再过0.75s,平衡位置在0.7mx=处的质点位移为10cm【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题图可得波长0.4m=根据题意可得92s44TT+=可
得1sT=波速0.4m/svT==A错误;B.根据题意可知图中时刻波形图0.9mx=处质点刚开始振动,与波源振动方向相同,根据同侧法可知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B错误;C.波源1s振动的情况下,平衡位置处在0.4mx=−的质点振动的时间2s=t路程480cmtsAT==波源2
s开始振动的时间12s2.25s4Tt=+=波源2s的振动传到0.4mx=−质点的时间21.33.25s0.4t==因2s的振动0.4mx=−质点真的的时间36s2.25s3.25s0.5s2Tt=−−==路程'220cms
A==在0~6s内,平衡位置处在0.4mx=−的质点运动总路程'100cmsss=+=总C正确;D.从图示时刻开始,再过0.75s即34T,因1s振动0.7mx=处的质点位移为110cmx=−2s振动传到0.7mx=处的质点的
时间40.20.5s0.4t==则因2s振动0.7mx=处的质点振动的时间为50.25s4Tt==因2s振动0.7mx=处的质点起振方向向下,所以位移为210cmx=−从图示时刻开始,再过0.75s,平衡位置在0.7mx=处的
质点位移为1220cmxxx=+=−D错误故选C。11.某款电动自行车的内部电路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电源铭牌上标有“36V,12Ah”字样。正常工作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80W,工作效率为75%,电动机机械效率为80%。已知自行车运动时受到阻力
恒为40N。正常工作时()。A.电动机两端电压为36VB.电动机的电流约为5AC.自行车匀速行驶的最长时间约为1.8hD.自行车匀速行驶的最远距离约为30km【答案】C【解析】【详解】AB.正常工作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80W,工作效率为75%,则电源的输入功率为1180W240W75%PP=
==输出输入且由公式PUI=解得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约为240A6.7A36PIU==输入额设电动机的内阻为Mr,电动机的效率为80%,则2M0.8PPIr−=解得M2(10.8)180Ω0.8Ω6.7r−=由于电源与电动机都有内阻,故电动机两
端电压180V27V6.7PUI==故AB错误;CD.根据电池容量12AhQ=,电流为6.7A,则可得12h1.8h6.7QtI==自行车匀速行驶时Ff=则由80%Pfv=解得3.6m/sv=自行车匀速行驶的最远距离约为1.83600
3.6m23.328kmxvt===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Am和Bm的带电小球A、B(可视为质点)通过一根绝缘轻绳跨放在光滑的定滑轮上(滑轮大小不计),两球静止,O为滑轮正下方AB连线上的一个点。两球到O点距离分别为Ax和Bx,
到滑轮的距离分别为Al和Bl,且AB:1:2ll=,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1和2,两球电荷量分别为Aq和Bq。则()A.ABqqB.12C.AB:1:2mm=D.AB:1:2xx=【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两球的电场力是相互作用力,故无法比较
两球电荷量的大小,A错误;B.绳子上的力处处相等,对绳子跨过定滑轮的节点受力分析可知12coscosTT=所以12=B错误;CD.对两球受力可知,根据相似三角形AAAmgTFhlx==BBBmgTFhlx==可得AB:2:1mm=AB:1:2xx=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3.
如图所示,一架战斗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先后释放三颗炸弹,分别击中山坡上水平间距相等的A、B、C三点。已知击中A、B的时间间隔为1t,击中B、C的时间间隔为2t,释放炸弹的时间间隔分别为1t、2t。不计空气阻力,则()A.12ttB.12tt=C.12ttD.12t
t=【答案】B【解析】【详解】设释放第一颗炸弹的时刻为01t,击中山坡上A点的时刻为At,释放第二颗炸弹的时刻为02t,击中山坡上B点的时刻为Bt,释放第三颗炸弹的时刻为03t,击中山坡上C点的时刻为Ct,由于炸弹在空
中下落过程,战斗机一直处于炸弹的正上方,则有。001()ABBAxvttvt=−=002()BCCBxvttvt=−=由于ABBCxx=可得12tt=设三颗炸弹在空中下落的高度分别为Ah、Bh、Ch;则三颗炸弹在空中的
下落时间分别为012AAAhtttg==−022BBBhtttg==−032CCChtttg==−则有1201102222))()((ABBABAttttthhhhtgggg=−=−−=−−−2302
202222))()((BCCCBBttttthhhhtgggg=−=−−=−−−由图可知下落高度关系为:Bh略小于Ah,Ch比Bh小得多;则有12tt故选B。二、选择题Ⅱ(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
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一个静止的铀核23292U经衰变后产生一个新核X,已知23292U、X、42He的原子质量分别为232.0372u、228.0287u、4.0026u,1u相当于
931.5MeV的能量,则()A.新核的中子数为90B.释放出的核能约为5.5MeVC.反应物的结合能之和大于生成物的结合能之和D.若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动能,则新核X的动能约为0.1MeV【答案】BD【解析】【详解】A.核反应过程质子数和质量数守恒,新核的质子数为92290Z=
−=质量数为2324228A=−=故新核的中子数为22890138−=A错误;B质量亏损232.0372u-228.0287u-4.0026u=0.0059um=根据质能方程20.00599V531.5MeV.5MeEmc==B正确;C.由于衰变放出
能量,反应物的结合能之和小于生成物的结合能之和,C错误;D.根据动量守恒,新核和粒子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Xpp=有动能和动量关系2XkXX2pEm=2k2pEm=由能量守恒得kXkEEE+=所以新核X的动能约为k
XX0.1MeVmEEmm=+D正确。故选BD。15.如乙图所示,一束复色光从空气射向一个球状水滴后被分成了a、b两束单色光,分别将这两束单色光射向图甲所示的装置,仅有一束光能发生光电效应。调节滑片P的位置,当电流表示数恰为零时,电压变示数为cU。已知
该种金属的极限频率为0v,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普朗克常量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小B.b光的光子能量为0chveU+C保持光强不变,滑片P由图示位置向左移,电流表示数变大D.用同一双缝做
光的干涉实验,a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答案】BD【解析】【详解】A.由乙图知,由于两束光入射角相同,b光的折射角小,根据sinsininr=可知b光的折射率大于a光的折射率,根据cvn=所以b光在玻璃中的
传播速度比a光小,A错误;B.由折射率和频率的关可知,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故b光发生光电效应,根据光电效应方程km0cEhWeU=−=又有00Wh=ν所以b光的光子能量为0chvhveU=+.B正确;C.
保持光强不变,滑片P由图示位置向左移,则AK两端的电压变小,则电流表示数可能不变,可能变小,C错误;D.由于b光的折射率大,所以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根据Lxd=用同一双缝做光的干涉实验,a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D正确。故选
BD。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①图乙所示的弹簧用毫米刻度尺测得的长度为______cm。②用两根不同规格的轻质弹簧a和b进行实验,得
到弹力F与弹簧形变量x关系如图丙所示,关于图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弹性限度内,弹簧a的劲度系数比b小B.弹簧a的自重比弹簧b的大C.弹簧a的原长一定比弹簧b的大D.弹簧a的图像弯曲,是因为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答案】①.25.81##25.82##25.
83##25.84②.BD##DB【解析】【详解】①[1]图乙所示的弹簧用毫米刻度尺,所以读数要精确到最小刻度,但是要估读一位,则测得的长度为25.81cm。②[2]A.图像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故弹性限度内,弹簧a的劲度系数比b大,故A错误;B.横截距为拉力F为
0时,弹簧的伸长量,即弹簧在自重作用下的伸长量。弹簧a的劲度系数比b大,两个弹簧在自重作用下伸长量相同,所以弹簧a的自重比弹簧b的大,故B正确;C.在图中,当弹簧的弹力为0时,弹簧处于原长,故弹簧a的原长与弹簧b的原长相同,
故C错误;D.弹簧在其弹性限度内,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超出弹性限度后,不再成正比。图线的末段明显偏离直线,就是弹簧受到的力超过了弹性限度的原因,故D正确。故选BD。17.①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所选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410
mL溶液中含有纯油酸5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测得水面稳定后的油膜面积为299cm,可算出一滴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__ml,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_____
_m。(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②某同学最终得到的油酸分子直径数值和其他同学相比明显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A.水面上痱子粉撒的较多,油膜未充分展开B.使用了长时间放置且未密封保存的油酸酒精溶液C.计算油酸膜面积时,错将
所有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D.错误地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纯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答案】①.6710ml−②.10710−m③.AD##DA【解析】【详解】①[1]根据题意可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为615mL710mL7510000V−=[2]则油
酸分子的直径是610710m99710=cmVdS−−=②[3]A.水面上痱子粉撒得较多,油酸膜没有充分展开,则测得的油膜面积S偏小,直径d的测量值偏大,A正确;B.使用了长时间放置且未密封保存的油酸酒精溶液,酒精挥发使溶液的
浓度变大,则所含油酸体积偏大,则面积变大,则直径d的测量值偏小,B错误;C.计算油酸膜面积时,错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则测得的油膜面积S偏大,则直径d的测量值偏小,C错误;D.油酸分子直径为VdS=可知,错误地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进行
计算,则体积V偏大,直径d的测量值偏大,D正确。故选AD。18.某物理兴趣小组尝试通过实验测量某金属导体电阻。(1)先用欧姆表“1”档粗测该导体阻值,指针位置如图1,对应的读数是______。经查阅资料发现该电阻的阻值约为5,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偏差较大,原因是该
同学未进行欧姆调零所致,若此时把两表笔短接,指针应指在欧姆挡零刻度线的______侧(选填“左”或“右”);(2)考虑到伏安法测电阻中电表会给实验测量带来误差,为解决该问题,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部分导线未画),实验操作如下:①断
开开关2S,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1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偏转到合适位置,并记录两电表示数U、1I。图3所示的电流表读数为______A。②闭合开关2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并记录此时的电流表示数2I。则该电阻的阻值可表示为xR=_
_____(结果用U、1I、2I表示)。③根据你对该实验原理的理解,在图2中将剩余的两根导线连接到合适的位置______。【答案】①.22Ω②.左③.0.32A④.21UII−⑤.【解析】【详解】(1)[1]欧姆表的读数为22122
R==[2]由于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是因为电表内阻偏大,因此短接时,电流达不到满偏电流,指针应在零刻度线的左侧。(2)①[3]电流表读数为1160.02A=0.32AI=②[4]两个电阻并联的电流之和等总电流,根据欧姆定律21xURII=−③[5]电压表应并联到定值电阻两
端,如图19.一导热汽缸内用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图甲所示,汽缸水平横放时,缸内空气柱长为0l。已知大气压强为0p,环境温度为0T,活塞横截面积为S,汽缸的质量020PSmg=,不计活塞与汽缸之间的摩擦。现将气缸悬挂于空中,如图乙所示。求(1)稳定后,汽缸内空气柱长度;(2)
汽缸悬在空中时,大气压强不变,环境温度缓慢地降至多少时能让活塞回到初始位置;(3)第(2)小题过程中,若气体内能减少了U,此气体释放了多少热量。【答案】(1)02019l;(2)01920T;(3)0020plSU+【解析】【详解
】(1)设气缸竖直悬挂时,内部气体压强为1p,空气柱长度为1l,由玻意耳定律可知0011plpl=对气缸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10pSmgpS+=联立可得,稳定后,汽缸内空气柱长度为102019ll=(2)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0101SlSlTT=得101920T
T=(3)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ΔUQW−=+其中()110WpSll=−得00()20plSQU=−+则气体释放的热量为0020plSQU=+20.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静置一质量450gM=的滑块
,滑块上表面是一个半径0.2mR=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弧最低点A与水平地面相切。现给质量50gm=的小球一个大小04m/sv=的水平初速度,小球经B点离开滑块时,随即撤去滑块。小球于C点第一次着地,小球每次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速度保持不变,竖直速度
大小减半,方向反向。A点始终与地面接触,忽略小球通过各轨道连接处的能量损失,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求(1)小球刚运动到滑块最低点A时,对滑块的压力;(2)小球离开滑块后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3)要使小球能水平进入接收器最低点P,P与C间的最小距离为多大。【答案】(1)N4.5NF=
,方向竖直向下;(2)0.72mh=;(3)1210m125【解析】【详解】(1)小球刚运动到滑块最低点A时,对小球20NmvFmgR−=得N4.5NF=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滑块的压力N4.5NF=方向竖
直向下(2)小球滑上滑块到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球和滑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小球运动到最高点h时,滑块和小球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设为v共0()mvMmv=+共220()22Mmvmvmgh+=+共得0.72mh=(3)设小球第一次着地前瞬间,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设为1
yv,初次着地后经t时间,小球与地面发生第1n+次碰撞时与C点的距离为x,则212yvgh=xvt=共解得231111112222nyvtg=+++++当n→时12yvtg=此时1210m125x=即要使小球能水平进
入接收器最低点P,P与C间的最小距离为1210m125。21.如图所示,在一个匝数为N、横截面积为S、阻值为0R的圆形螺线管内充满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大小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1B,其变化率为k。螺线管右侧连接有“T”形金属轨道装置,整个装置处于大小
为2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该装置由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光滑平行导轨AP、AP和粗糙竖直导轨SW、SW构成,导轨间距均为l。开始时,导体棒a、b分别静置在水平轨道上SS左右两侧适当位置,b棒用一绝缘且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光滑转弯装置O与c棒相连,与
b、c棒相连的轻绳分别与导轨SP、SW平行,三根导体棒的长度均为l且始终与导轨垂直接触。刚开始锁定b棒,闭合开关K后,a棒由静止开始运动,与b棒碰前瞬间,a棒的速度为0v,此时解除b棒的锁定,同时断开开关K,碰后两棒粘在一起运动,此后导体棒减速为零的过
程中c棒产生的焦耳热为Q。已知三根导体棒的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0R,c棒与竖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b棒碰撞时间极短,不计其他电阻及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开关K刚闭合时,通过a棒的电流大小;(2)a棒从静止加速到0v的过程中,流过a棒的电荷量;(3)a、b棒碰后瞬间,a棒的
速度大小;(4)c棒上升的最大高度。【答案】(1)04NSkIR=;(2)02mvqBl=;(3)03vv=;(4)20max3(1)62vQhgmg+=−【解析】【详解】(1)开关K刚闭合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1ΔNNSkt
==通过a棒的电流大小10001343NSkIRRR==+(2)a棒根据动量定理021mvBlIt=流过a棒的电荷量012mvqItBl==(3)a、b棒碰撞过程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对a、b棒0T2mvmvI−=−对c棒T0mv
I−=因此03mvmv=碰后瞬间,a棒的速度大小03vv=(4)整个电路的焦耳热322QQQQ=+=整对c棒2fBIl=因此32fFWWQ==安c棒上升过程中()2max1333222mvmghQQ=++c棒上升的最大高度20max3(1
)62vQhgmg+=−22.如图所示,某创新小组设计了一个质谱仪,由粒子源、加速器、速度选择器、有界磁场及探测板等组成。速度选择器两端中心位置O、O各有一个小孔,选择器内部磁感应强度为1B。以O为原点,OO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第一象限区域
和第四象限部分区域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第四象限内磁场边界为经过O点的直线。探测板足够长且与y轴垂直,其左端C的坐标为()0,3a−。某种带电粒子流经加速器加速后,沿AO从O点进入速度选择器,单位时间内有0N个粒子从O沿
x轴方向进入右侧磁场,经磁场偏转后,均垂直打在探测板上的P、Q(未画出)之间,落在板上的粒子在P、Q间均匀分布,并且全部被吸收,其中速度大小为0v的粒子沿直线OO经选择器后打在探测板P点上。已知粒子的质量为m,12BBB==,C
Pa=,2CQa=;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求(1)粒子的比荷;(2)第四象限磁场下边界的函数关系式;(3)探测板受到粒子的总作用力大小;(4)速度选择器两极板间距。【答案】(1)0vqmBa=;(2)yx=−;(3)0032FNmv=;(4
)4La=【解析】【详解】(1)由题意可知200vqvBma=解得粒子的比荷0vqmBa=(2)假设粒子经过边界坐标(),xy,粒子在磁场中轨道半径为r,因为粒子转过的圆心角为90,故xr=yr−=得出边界函数关系yx=−(3)由上
述分析可知2vqvBmx=故0vvxa=PQ之间2axa可以知道002vvv方法1:t时间内打在探测板PQ间每一小段x的粒子数0xnNta=由动量定理0nmvft−=−求出002Nmvfxxa=0N个粒子受到的总作用力0000232NmvFfxxNmva===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探测板受到粒子的总作用力0032FFNmv==方法2:t时间内打探测板所有粒子000202mvmvNFt+−=−求出0032FNmv=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探测板受到粒子的总作用力0032FFNmv==(4)方法1:0BqvEq=02vv=的粒子刚好与速度选择器
的极板相切()220112222LEqmvmv−=−()02yBqvtmvmv−=−2yLvt=求出速度选择器两极板的间距4La=方法2:02vv=的粒子刚好与速度选择器的极板相切,02vv=的粒子在速度选择器中运
动可以看成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的合运动。直线运动在0BqvEq=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4Lr=()()2000022vvBqvvmr−−=求出速度选择器两极板的间距4La=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
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