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十二周周测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共(9)页,18.21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f5b9d8d324f22a123b0ecca7b6fbba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1年春季学期高一政治第十二周周测试卷一.选择题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
保证了国家机关之间的分立和制衡②进一步推动了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③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和行使国家权力④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大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人大协商()A.有利于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B.有利于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C.有利于各级人大更好地聚民意、汇民智,依法行政D.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3.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有()A.国家
是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B.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主权属性C.任何国家都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D.国家的构成要素是民族、人口、领土和主权4.9月中旬,十三届全国人大在全国人大北戴河培训基地举办了今年首期线下代表学习
班。战“疫”之年,学习班主题聚焦“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经此一“疫”再学“健康中国”,危中谋机正当时。参加线下学习班的150名全国人大代表多数来自抗疫一线,代表就学习主题踊跃发言,你认为正确的是()①“建议修改相关法
律,推动中医药发挥更大的作用”②“建议增加财政支出,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③“构建突发事件防控体系,助力人大落实党和政府决策”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大代表应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A.政体决定国体,两者是内容与形
式的关系B.国体决定政体,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C.同一国体的国家,政体都是相同的D.国体决定政体,两者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6.2020年6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并于7月3日将其在
中国人大网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这表明()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②人民群众直接参与行使国家权力③人民群众在立法活动中享有提案权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北京市人大常委会
表决通过《北京市突发公共安全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是我国首个出台新规保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吹哨人”的一级行政区。这表明()①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②民主集中制是人大的组织活动原则③我国各级人大都要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④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A.②③B
.①④C.①③D.②④8.2020年6月18日至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草案)》。对此,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布声明称,特区政府予以全力支持并会履行职责,确保相关法律在香港有效实施。这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行使监督权
②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③行使立法权④加强维护香港安全执法工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为期一个月的2020年“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主题活动7月在广东举行,此次活动围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据了解,“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今年已是第三年开展。假如你是
广东人大代表,你应该()①积极参政议政,围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出意见②行使提案权,提出解决人居环境污染问题的议案③积极行使立法权,制定相关人居环境污染防治法④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听取和反映人民意见和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
本政治制度,要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下列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正确的是()①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③各级人大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权④人大代表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
使国家权力A.②→④→③B.①→②→③C.④→②→③D.②→④→①11.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报告。这表明全国人大()A.行使质询权B.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C.是我国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D.依法行政12.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近日表决通过了《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制定说明()A.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B.上海市人大常委是市人大的执行机关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13
.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专利法的决定、生物安全法、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口管制法、关于修改国旗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国徽法的决定、关于
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这体现了()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法律监督机关A.①②B.①
③C.②④D.③④14.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下列关于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B.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C.人大
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同行使国家权力D.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15.近年来,“税收法定”写入立法法、全面二孩放开、反家暴法的实施、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中国社会的每项进步,背后都少不了人大代表推动的身影。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代表通过参
观、视察、专题调研、参加执法检查等形式进行监督,以保证法律和政策的顺利实施。这表明,人大代表()①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②行使立法权,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确保各项事业有法可依③是法律监督机关的组成人员,行使监督权、表决权④反映广大人民群众
的意见和要求,积极协助法律的实施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6.2020年8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并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
荣誉称号的决定。这表明()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审议权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决定权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集中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7.2020年8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了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杨晓渡所作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情况的报告》。据了解这是根据宪法和监察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国家监委专项工作报告。这体现了()A.
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在集中指导下开展民主B.国家监察委依法开展工作,并应对人大负责C.国家监察委行使检察权,严厉整治腐败现象D.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18.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某市人大常委会
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并组织开展了人大代表进企业进社区(村)、进选举单位听取意见(简称“三进”)活动。截至2020年7月底,有4848人次代表参与了“三进”活动,及时解决选民辖区单位反映的社会问题,开展“三进”活动()①发挥了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纽
带作用②有利于人大代表及时处置基层社会问题③是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的有益实践和探索④保证了基层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土壤好坏关系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钱袋子”。2020年8月1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在兰州市召开座谈会,8位五级人大代表结合自己的履职经历,围绕土壤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把实践中了解的情况、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向执法检查组作了汇报。材料表明()①各级人大代表积极行使审议权和提案权②全国
人大常委会广泛听取意见以提高执法能力③协助法律实施是各级人大代表的法定职责④人大代表应具有“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意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赵金龙同志现任某村党总支书记,是县、市人大代表。二十年来,他时时处处想着人民群众,努力做好代表工作,认真履行代表职
责。他努力学习,明确职责,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中,他按照“当代表、尽职贵、作贡献”的原则,认真为人民办事,与百姓保持密切的联系。这说明作为身在基层的人大代表()①有权依法处理和解决人民群众的各种问题和矛盾②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审慎行使决定权③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反映人民的诉
求是其履职的重要体现④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在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解答题2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确立过程是怎样的?2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我们党在国家政权组织中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的最好实现形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3.(1)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分别行使
了什么职权?(2)请简要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民主集中制分别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