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学考复习-小题专练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1 页
  • 大小 2.496 MB
  • 2025-03-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新学考复习-小题专练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新学考复习-小题专练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新学考复习-小题专练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新学考复习-小题专练.docx,共(51)页,2.496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f2ea80b0887628ac6bb6e17142ba2b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化学学考复习专练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1.化学式..............................................................................................................

......................12.物质的分类.........................................................................................................

...................13.电解质...............................................................................

.....................................................24.物质的转化..............................................................

..............................................................35.氧化还原反应.........................................................................

...............................................46.物质的分散系.......................................................................................

.................................5二、溶液中的离子反应1.电离方程式.............................................................

...............................................................62.离子共存................................................................

................................................................63.离子方程式......................................................................

......................................................74.离子推断...................................................................

...........................................................10三、元素及其化合物1.单质与无机化合物的性质..................................................

................................................142.常见无机物的制备及用途................................................

..................................................163.无机推断.................................................

.............................................................................19四、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化学用语..........................

....................................................................................................232.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243.化学键.............................................

.....................................................................................264.“四同”问题....................

.......................................................................................................27五、化学反应与能量1.能源利用

......................................................................................................................

........292.化学反应中热量.............................................................................................

.....................293.原电池..........................................................................

........................................................304.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32六、有机化学1.化石燃料与常见的烃.........................................................................

.................................352.常见的有机物化合物.................................................................................................

.........363.有机推断...............................................................................................................

...............37七、化学实验1.基本仪器........................................................................

......................................................412.基础操作........................................................

......................................................................413.综合实验................................

..............................................................................................43八、化学计

算1.基础计算..............................................................................................................................462.综合

计算............................................................................................................................

..473.计算题.......................................................................................................

...........................48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化学式1.水的分子式是()A.H2B.O2C.H2OD.CO22.氮气的分子式是()A.O2B.N2C.Br2D.CO3.氯气

的分子式是()A.N2B.O2C.F2D.Cl24.氧气的分子式是()A.COB.NO2C.O2D.H25.氢气的分子式是()A.HeB.H2C.N2D.CO26.次氯酸的分子式是()A.NH3B.H2SC.HClD.HClO7.甲烷的分子

式是()A.COB.CH4C.C2H4D.C2H28.重晶石的化学式是A.BaCO3B.BaSO4C.CaSO4D.SiO29.葡萄糖的分子式是()A.C6H6O5B.(C6H10O5)nC.C6H12O6D.C12H22O1110.烧碱的化学

式是()A.Na2OB.NaClC.Na2CO3D.NaOH11.绿矾的化学式是()A.CuSO4·5H2OB.FeSO4·7H2OC.CaSO4·2H2OD.Na2SO4·10H2O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漂白粉B.碱石灰C.液氯D.盐酸2.根据物质的组

成与性质,下列属于酸的是()A.NaHCO3B.CO2C.CH3COOHD.NH3·H2O3.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下列属于碱的是()A.Na2CO3B.NH3·H2OC.HClOD.Na2O24.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

是()A.CO2B.Na2O2C.Mn2O7D.CaO5.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Na2OB.HFC.SO3D.NaHSO46.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下列属于盐的是()A.熟石灰B.纯碱C.烧碱D.生石灰7.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MgO

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8.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NaOH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9.毒品鸦片中含有吗啡(分子式为C17H19NO3),按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吗啡属于()A.单质B.氧化物C.无机物D.有机物10.由丙烯(CH3-CH=CH2)合成的聚丙烯可用

于生产口罩滤芯材料。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丙烯属于()A.单质B.氧化物C.酸D.有机物11.按照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蔗糖(C12H22O11)属于()A.有机物B.氧化物C.单质D.盐12.按照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乙醇(C

2H5OH)属于()A.醇B.醛C.酸D.酯电解质1.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石墨B.甲烷C.盐酸D.无水硫酸铜2.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蔗糖B.碳酸钠C.氨水D.镁条3.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液氯B

.硫酸钡C.铜D.二氧化碳4.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HClB.NaOH溶液C.氯水D.酒精5.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铁B.漂白粉C.二氧化硫D.纯碱6.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60B.氧化钠C.蔗糖D.氯水7.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l2B.KClC.C

O2D.CaO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OB.HClC.酒精D.SO39.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KOHB.H2CO3C.SO3D.C2H610.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HBrB.C

H3COOHC.CO2D.CH411.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NH3·H2OB.NaOHC.BaSO4D.CH3CH2OH12.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Na2OB.HClOC.NaClD.C6H12O6物质的转化1.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水蒸气高温分解B.天然气的燃烧C.焰色试验D.高炉炼铁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天然气的燃烧B.煤的气化C.烃的裂解D.石油分馏3.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B.植物油的氢化C.重油的裂化D.蛋白质的盐析4.下

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核裂变C.氨气液化D.干冰升华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碘升华B.氯气的液化C.煤的液化D.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6.下列属于物理变化或物理现象的是()A.切开的金属钠迅速变暗B.打开浓氨水与浓盐酸并靠近会冒烟C.丁达尔效应D.

漂白粉使染料褪色7.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硫酸亚铁晶体变黄B.SO2使品红褪色C.用活性炭来净化空气D.粗盐的提纯8.下列物质的应用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A.胶体可作净水剂B.浓硫酸可作干燥剂C.小苏打可作发酵粉D.钠钾合金可作热交换剂9.下列过

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B.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C.利用海水晒盐D.将海水中溴进行富集氧化还原反应1.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O+H2O=Ca(OH)2B.CaCO3+2HCl=CaCl2+CO2↑+H2OC.CuSO4+2NaOH=Cu(OH)2↓

+Na2SO4D.2NaCl+2H2O2NaOH+H2↑+Cl2↑2.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SO2+2NaOH=Na2SO3+H2OB.SO2+H2O2=H2SO4C.Fe2O3+6HCl=2FeCl3+3H2OD.

NaHCO3+NaOH=Na2CO3+H2O3.下列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4Fe(OH)2+O2+2H2O=4Fe(OH)3B.SO2+2H2S=3S↓+2H2OC.2Al+2NaOH+2H2O=2NaAlO2+3H2↑D.Ca(ClO)2+CO2+H2O=

CaCO3↓+2HClO4.下列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l2+2NaOH=NaCl+NaClO+H2OB.2Na2O2+2CO2=2Na2CO3+O2C.NaCl+NH3+CO2+H2O=NaHCO3↓+NH4ClD.Na2O2+SO

2=Na2SO45.反应2Na+2H2O=2NaOH+H2↑中,氧化剂是()A.NaB.H2OC.NaOHD.H26.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还原产物是()A.MnO2B.HClC.MnCl2D.Cl27.反应MnO2+4HCl(浓)△MnCl2

+Cl2↑+2H2O中,还原剂是()A.MnO2B.HClC.MnCl2D.Cl28.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2NO+2CO2CO2+N2中,氧化剂是()A.NOB.COC.CO2D.N29.反应8NH3+6NO2===7N2+

12H2O中,还原剂是()A.NH3B.NO2C.N2D.H2O10.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中,还原剂是()A.NaClB.H2OC.H2D.Cl211.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中,NaClO是()A.氧化剂B.还原剂C.氧化产

物D.还原产物12.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A.2Na+2H2O=2NaOH+H2↑B.Cl2+H2O⇌HCl+HClOC.2H2O+F2=4HF+O2↑D.NaH+H2O=NaOH+H2↑13.下列反应中HCl作还原剂的是()A.Na2CO3+2H

Cl=2NaCl+CO2↑+H2OB.H2+Cl22HClC.Fe+2HCl=FeCl2+H2↑D.MnO2+4HCl(浓)≜MnCl2+Cl2+2H2O14.下列有水参加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A.2Na2O2+

2H2O=4NaOH+O2↑B.Mg3N2+6H2O=3Mg(OH)2↓+2NH3↑点燃通电通电催化剂通电C.Na2O+H2O=2NaOHD.2H2O2H2↑+O2↑15.下列转化必须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不

考虑电解)()A.NaHCO3→Na2CO3B.KMnO4→O2C.KI→I2D.Fe2O3→Fe16.下列变化过程中,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Cl-→Cl2B.Fe3+→Fe2+C.KClO3→KClD.Cu→CuCl217.下列变化过程中,一

定要加入还原剂的是()A.FeCl2→FeCl3B.Cr2O72-→Cr3+C.KMnO4→MnO2D.H2SO3→H2SO418.下列变化过程中,不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也能实现的是()A.H2O2→O2B.Cu2O→CuC.H2SO4(浓

)→SO2D.Fe(OH)2→Fe(OH)319.用双线桥表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2Na2O2+2H2O=4NaOH+O2↑(2)KClO3+6HCl(浓)=KCl+3Cl2↑+3H2O(3)8NH3+3Cl2=6NH4Cl+N2(4)4FeS2+11O2=2Fe

2O3+8SO2物质的分散系1.下列物质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A.鸡蛋清溶液B.盐酸C.Cu(OH)2悬浊液D.CuSO4溶液2.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大的是()A.NaCl溶液B.葡萄糖溶液C.AgI胶体D.Na2CO3溶液3.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胶体是一种纯净物B.胶体的分散系质粒子直径在10-9~10-7m之间C.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氢氧化铁胶体常用于净水4.下列分散系属于溶液的是()A.淀粉溶液B.蔗糖溶液C.稀豆浆D.氢氧化铁胶体5.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葡萄糖溶液B.淀粉溶液C.硫酸D.硫酸钾溶液6.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稀盐酸B.氢氧化铁胶体C.泥浆D.油水7.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氢氧化铝胶体B.食盐水C.酒精溶液D.稀硝酸8.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与

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丁达尔效应”B.“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折射所造成的C.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可以得到氢氧化铁胶体D.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和消毒二、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电离方程式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HCl=

H++Cl-B.Na2CO3=2Na++CO2-3C.KClO3=K++ClO3-D.NaHSO4=Na++HSO4-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HClO⇌H++ClO-B.NaHCO3=Na++HCO3-C.KAl(SO4)2=K++Al3++2SO2-4D.N

H3·H2O=NH4++OH-3.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CH3COOH⇌H++CH3COO-B.H2O⇌H++OH-C.CaCO3⇌Ca2++CO2-3D.Fe(OH)3⇌Fe3++3OH-离子共存1.下列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H+、SO2-

3、CO2-3、K+B.K+、Na+、CO2-3、Br-C.Ba2+、Mn2+、SO2-4、NO3-D.Fe3+、SCN-、Mg2+、Cl-2.下列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Na+、OH-、HCO3-、K+B.H+、Na+、SO42-、ClO-C.N

H4+、Al3+、SO2-4、NO3-D.I-、Ca2+、NH4+、CO2-33.下列离子不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Ba2+、OH-、NO3-、K+B.Mg2+、OH-、K+、Cl-C.Fe2+、Al3+、SO2-4、Cl-D.Ca2+、

Br-、HCO-3、Na+4.某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Cu2+、H+、CO2-3、K+B.NH4+、OH-、K+、Cl-C.Zn2+、Fe3+、SO2-4、Cl-D.Ca2+、Br-、HCO3-、Na+5.下列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

.Ba2+、Ca2+、HS-、Cl-B.NH4+、SO2-3、Al3+、I-C.Na+、Mg2+、NO3-、ClO4-D.ClO-、HCO3-、Na+、K+6.下列离子在碱性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H+、Ca2+、NO3-、Cl-B.NH4+、HCO3-、Ba2+、I-

C.Na2+、Mg2+、NO3-、ClO4-D.CO2-3、S2-、Na+、K+7.下列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Cu2+、Ag+、NO3-、Br-B.Fe3+、I-、K+、Cl-C.Fe2+、Mg2+、S2-、CO2-3D.Ca2+、OH-、F-、K

+8.下列离子因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K+、H+、ClO3-、Cl+B.NH4+、ClO-、K+、SO2-3C.Fe2+、MnO4-、H+、SO2-4D.H+、Na+、AlO2-、I-9.具有下列性质的溶液中,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酚酞变红:Ba2+、NH4+

、HSO3-B.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a2+、Cl-、ClO-C.pH=7的无色溶液:Na+、K+、NO3-D.滴加KSCN会变血红色:Cu2+、SO2-4、I-离子方程式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CO2-3+2H+=CO2↑+H2OB.铁与盐酸反应:2Fe+6H+=2Fe3++3H2↑C.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a2++2OH-+CO2=CaCO3↓+H2OD.金属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

是()A.铜和稀硫酸反应:Cu2++2H+=Cu2++H2↑B.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C.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H2O=2Na++2OH-D.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ClO-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MnO2+4H++2Cl-Mn2++Cl2↑+2H2OB.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二氧化硫:2OH-+SO2=SO2-3+H2OC.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2Fe3++2Cl-D.碳

酸氢氨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O3-+OH-=CO2-3+H2O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O2-3+Ca2+=CaCO3↓B.用冷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2OH-+Cl2=

Cl-+ClO-+H2OC.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铁离子:Fe3++3SCN-=Fe(SCN)3D.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Al3++3OH-=Al(OH)3↓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B.工业制氯气:2NaCl2Na+C

l2↑C.工业上用石灰乳制漂白粉:Ca2++2OH-+Cl2=Ca2++Cl-↓+ClO-+H2OD.印刷电路板的原理:Cu+Fe3+=Cu2++Fe2+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Ca2++CO2+H2O=CaCO

3↓+2H+B.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Fe3O4+8H+=3Fe3++4H2OC.二氧化硫与双氧水反应:SO2+H2O2=2H++SO2-4D.往氯化铝溶液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Al++3OH-=Al(OH)3↓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Mg(OH)2+2H+=Mg2++2H2OB.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2-3+CO2+H2O=2HCO3-C.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OH-=2AlO2-+H2OD.氯化

铁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2Fe3++2I-⇌2Fe2++I2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亚硫酸钡与稀硝酸反应:BaSO3+2H+=Ba2++SO2↑+H2OB.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Cu2+=2Na++CuC.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Cu2O+2H+=Cu+

Cu2++H2OD.氧化铁与过量的氢碘酸反应:Fe2O3+6H+=2Fe3++3H2O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酸镁与氨水反应:Mg2++2OH-=Mg(OH)2↓B.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H+=Ca2++CO2

↑+H2OC.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氢钠使钡离子恰好沉淀完全:SO2-4+H++Ba2++OH-=BaSO4↓+H2OD.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SO2+Br2+2H2O=H2SO3+2H++2Br-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

O2:2OH-+CO2=CO2-3B.二氧化硫通入BaCl2溶液:SO2+Ba2++H2O=BaSO3↓+2H+C.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2++2Br-+2Cl2=2Fe3++Br2+4Cl-D.碳酸钠溶液滴加少量盐酸:CO2-3+H+=HCO3-1

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氨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OH-=NH3·H2OB.往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lO-+CO2+H2O=HClO+HCO3-电解C.往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2Fe2++SO2+2H2O=2Fe3

++SO2-3+4H+D.往澄清石灰水中滴加过量碳酸氢钠溶液:Ca2++OH-+HCO3-=CaCO3↓+H2O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往氨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2NH3·H2O+CO

2=2NH4++CO2-3+H2OB.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后溶液呈中性:SO2-4+2H++Ba2++2OH-=BaSO4↓+2H2OC.往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ClO-+SO2+H2O=SO2-4+

Cl-+2H+D.往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2Fe2++2I-+2Cl2=2Fe3++I2+4Cl-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稀硫酸除去Cu的Fe2O3:Fe2O3+6H+=2Fe3++3H2OB.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

过量二氧化碳:AlO2-+CO2+2H2O=Al(OH)3↓+HCO3-C.漂白粉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Ca2++SO2+H2O+3ClO-=CaSO4↓+Cl-+2HClOD.Ca(OH)2溶液与足量Ca(HCO3)2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CO2-3

+2H2O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工业制氯气:2Cl-+2H2O=2OH-+H2↑+Cl2↑B.往NaCO3稀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3+CO2+H2O=2HCO3-C.FeS与稀盐酸反应:FeS+2H+=Fe2++H2S↑D.将少量SO2

通入H2S溶液:SO2+2H++2S2-=3S↓+2H2O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石灰乳与氯气反应:2OH-+Cl2=Cl-+Cl-+H2OB.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C.将少量SO2通入高锰酸钾溶液:5SO

2+2MnO4-+2H2O=5SO2-4+2Mn2++4H+D.酸性硫酸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2Fe2++O2+4H+=2Fe3++2H2O16.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C

H3COO-+H+B.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2H2O=Na++2OH-+H2↑C.用氨水吸收少量的SO2气体:NH3・H2O+SO2=NH4HSO3D.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17.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一水合氨

的电离:NH3·H2O⇌NH4++OH-B.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Fe2O3+3CO2Fe+3CO2C.碳酸氢钠溶液和过量澄清石灰水混合的离子反应:2HCO-3+Ca2++2OH-=CaCO3↓+CO2-3+2H2O高温D.乙醇在铜催化下氧化:2CH3CH2OH+O2——→Cu△2CH3CHO+

2H2O18.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HClO⇌H++ClO-B.焦炭高温还原二氧化硅:SiO2+CSi+CO2↑C.往氢氧化钡溶液滴加硫酸氢钠溶液成中性的离子反应:Ba2++2OH-+2H++SO2-4=BaSO4↓+2H2OD.乙酸乙酯在稀硫酸作

用下发生水解反应CH3COOCH2CH3+H2OCH3CH2OH+CH3COOH19.下列对应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B.铜和浓硫酸反应:Cu+2H2SO4(浓)CuS

O4+SO2↑+2H2OC.往硅酸钠溶液通入过量CO2:SiO2-3+H2O+CO2=H2SiO3↓+CO2-3D.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20.下列方程式书写

不正确的是()A.硫酸钡的电离方程式:BaSO4=Ba2++SO2-4B.工业制金属Mg:MgO+H2Mg+H2OC.碳酸氢铵溶液中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加热:NH-4+HCO-3+2OH-CO2-3+NH

3↑+2H2OD.聚乙烯(PE)的合成原理:nCH2=CH2CH2—CH2n离子推断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该固体试样中存在SO2-4B.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

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则该固体试样中不存在Fe3+C.在某固体试样加水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固体试样中仍可能存在NH+4D.在某固体试样加水后的上层清液中,滴加过量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

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固体试样中存在CO2-32.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将某固体试样溶于水,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该固体试样含有Cl-B.将某固体试样溶于水,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H2O2溶液变红,则

该固体试样中含有Fe2+C.将某固体试样溶于水,加入少量氯水充分反应后,滴加淀粉试液无明显现象,则无法确定该固体试样中无I-D.将某固体试样溶于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固体试样有CO3

2-3.某固体混合物X可能含有KCl、NH4Cl、CaCO3、Na2CO3、Na2SiO3、CuS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稀H2SO4△高温浓H2SO4一定条件△△△根据实验现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固体混合物X中一定含有

KCl和Na2SiO3,一定不含CuSO4B.固体混合物Ⅹ中,CaCO3、Na2CO3至少含有一种C.在无色溶液B中通入CO2气体,可能有白色沉淀生成丽水外国语D.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NaOH溶液,未检测到使湿

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固体混合物Ⅹ中不存在NH4Cl4.某固体X可能含有FeO、Fe2O3、MnO2、K2SO3、Na2CO3、NaClO、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以下实验以确定其组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固体X中不含K2SO4,则一定含有NaClOB.固体Ⅹ中,一定含

有Fe2O3C.滤液A中一定含有Na+D.气体B一定是纯净物5.某固体混合物X可能含有Cu、Fe、Fe2O3、Ca(OH)2和Na2CO3中的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向溶液B中滴加K

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固体混合物X中一定含Ca(OH)2和Na2CO3B.固体混合物X中若含Cu,则一定还含Fe2O3C.气体B一定是纯净物D.溶液B中一定含2种金属阳离子6.已知:Ag2SO4微溶于水,可溶于硝酸,2H++

SiO32-=H2SiO3↓。溶液X中可能含有Na+、Ca2+、Fe2+、Cl-、Br-、CO2-3、SO2-4、SiO32-中的几种离子。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X中一定含有Na+、Cl-和

SiO32-B.溶液X中一定不含Ca2+、Br-过量稀盐酸过量硝酸银溶液溶液X溶液1沉淀气体溶液2白色沉淀C.为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SO42-,可取溶液2,加入BaCl2溶液D.在溶液X中依次滴入盐酸、双氧水和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将变为红色7.某绿色溶液A含有H+、Na+、Mg2+、Fe2+

、Cu2+、SO2-4、Cl-、CO2-3和HCO3-离子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可溶于硝酸):(1)向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过滤,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绿色滤液B;(2)取滤液B

,先用HNO3酸化,再滴加0.001mol·Lˉ1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A中一定存在H+、SO42-和Cl-B.溶液A中不存在Mg2+、CO2-3和HCO3-,不能确定Na+的存在C.第(2)步

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只有AgCl,没有Ag2CO3D.溶液A中存在Fe2+与Cu2+中的一种或两种,且可以用NaOH溶液判断8.某溶液可能含有Clˉ、SO2-4、CO2-3、NH4+、Fe3+、Fe2+和Na

+。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不考虑盐的水解和水的电离,下列有关该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c(Fe3+)=0.2mol·L-1B.溶液中至少有4种离子存在,其中Cl-一定存在,且c(C

l-)≥0.2mol·L-1C.SO2-4、NH4+、Na+一定存在,CO2-3一定不存在D.要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其操作为: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氯水,再加KSCN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则

含有Fe2+9.某固体可能含有NH4+、Cu2+、Na+、Cl-、CO2-3、SO2-4中的几种离子,取等质量的两份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不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6.63g,在沉淀中

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g沉淀。(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L(保准状况)。丽水外国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CO2-

3、SO2-4、Na+B.该固体中一定没有Cu2+、Cl-、Na+C.该固体中只含有NH4+、CO2-3、SO2-4、Cl-D.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该固体中有Na+1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H4+、Na+、Fe2+、Fe3+、Cl-、SO2-

4、CO2-3-。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Cl-、SO2-4一定存在,CO2-3离子一定不存在B.原溶液中c(Fe3+)=0.4mol/LC.溶液中至少有4种离子存在,其中Na+一定存在,

且c(Na+)≥0.6mol/LD.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氯水,再加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血红色,则含有Fe2+1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SO2-4、SO32-、Cl-、Fe2+、Fe3+、CO2-3中的若干种,且各离子浓度均

相同。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1)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2)向(1)中的滤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微热,有气体产生丽水外国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SO32-B.是否存在Na+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

C.CO2-3肯定不存在,Fe2+、Fe3+至少有一种D.溶液中存在NH4+、SO2-4、Fe2+、Cl-1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7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2-4、HCO3-、I-、Na+、K+、Fe3+,所含离子的浓度都相等。为了确

认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OH)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3.4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充分振荡后剩余2.33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存在SO2-4、Cl-、Fe3+三

种离子B.一定存在SO2-4、Fe3+,可能存在Cl-、I-C.c(Cl-)=0.05mol/LD.3.4g沉淀中含有2种成分三、元素及其化合物单质与无机化合物的性质1.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单质是()A.CO2B.B

r2C.Na2OD.Na2.有关SO2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物质C.能与H2O反应生成H2SO4D.一定条件下能与O2反应生成SO33.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金属钠B.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C.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D.次氯酸钠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的是()A.NaOHB.Na2CO

3C.NaClD.NH35.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陨铁中含有游离态的铁B.FeO与Fe2O3都是碱性氧化物C.FeCl3溶液具有腐蚀性,可腐蚀铜板D.Fe与碘单质加热反应生成FeI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铁遇浓硫酸会发生

钝化B.加热条件下,镁在二氧化碳中能燃烧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可用水来扑灭B.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铜单质C.干燥的氯气可以使鲜花褪色D.SO

2能使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漂白剂B.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具有漂白性C.漂白粉具有漂白性,但不能用来漂白羊毛衫D.SO2具有漂白性,但不能使紫色石蕊褪色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在空

气中最终会变成碳酸钠B.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Fe2O3C.“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原因是会产生有毒的氯气D.SO3溶于水,会释放热量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漂白粉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变质B.次氯酸需要避光低温保存C.浓硫酸难挥发,可以敞开保存

D.浓硝酸见光会分解,需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白磷也可以保存在煤油中B.氯气可以贮存在干燥的钢瓶中C.实验室可将液溴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D.

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硝酸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铝是一种合金,密度较小,但是硬度和强度都比较大B.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Na2CO3比NaHCO3的热稳定性要强,与盐酸反应更加剧烈D.Fe3+遇硫氰化钾溶液会产生红色

沉淀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可与冷水剧烈反应,镁不与水反应B.铁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氧化铁和氢气C.石灰乳与氯气反应可以制得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D.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体现了浓硫酸的脱

水性和强氧化性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和Cl2均能使品红褪色,两者混合通入品红,漂白效果更好B.铁与硫粉共热可以产生Fe2S3C.铝制餐具不能长时间用来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D.镁在空气中燃烧,固体产物只有MgO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

酸钠遇水会放出热量,碳酸氢钠溶于水会吸收热量B.氢气与氯气混合会发生爆炸,并产生白雾C.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被氧化成Fe2O3D.SO2能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丽水外国语17.下列

物质的性质与对应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生铁硬度大——生铁含碳量高B.氯气能用于杀菌消毒——氯气具有强氧化性C.铜可以来作装饰品——铜的颜色为紫红色D.常温下,铝制容器可以存放浓硫酸——铝不与浓硫

酸反应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产氯化氢,而氯化氢易液化形成酸雾B.钡离子的焰色试验中,火焰呈现黄绿色C.粗盐的提纯实验中,主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D.酸雨的pH小于4.6,SO2与氮氧化物排放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19.下列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试剂方法A.Fe2O3(Al2O3)NaOH溶液过滤B.K2MnO4(KMnO4)-加热C.酒精(水)无水CuSO4粉末分液D.CO2(SO2)饱和的Na2CO3溶液、浓硫酸洗气20.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往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KI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变化B.往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生成CaCO3和HClOC.往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最终可以得到白色沉淀D.往BaCl2溶液中通入SO2,会产生白色

沉淀,再加硝酸,该沉淀不溶解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化氢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B.氨气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较稳定,但和氢氟酸、氢氧化钠溶液均可以反应D.常温下,浓硝酸可以将铁、铝钝化,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22.100%硫酸吸收SO3可生

成焦硫酸(分子式为H2S2O7或H2SO4·S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焦硫酸具有强氧化性B.Na2S2O7水溶液呈中性C.Na2S2O7可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新盐D.100%硫酸吸收SO3可

生成焦硫酸的变化是化学变化23.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知识·金石类》记有“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青矾”即绿矾(FeSO4·7H2O),“强热”绿矾,得红色固体,气体冷凝的“矾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青矾厂气”属于混合物B.“红色固体”属于碱性氧化物C.“矾油”能使滴油酚酞的溶液呈红色D.“强热”绿矾发生分解反应常见无机的制备及用途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态钠可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B.可用超纯硅制造的单晶硅来制造

芯片C.可利用生铁铸造下水井盖D.氯气有毒,不能用于药物的合成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B.镁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C.氢氧化铁胶体能用于净水D.二氧化硫不可用于漂白纸浆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B.氯

气可用于制造漂白粉C.海水中的钠元素以单质存在D.氧化镁(熔点2800℃)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酸雨的主要成分B.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

胃酸过多D.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铜电路板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碘酸钾可用作加碘食盐的添加剂C.碳酸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D.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纯碱可用于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B.二氧化碳可用作镁燃烧的灭火剂

C.植物秸秆可用于制造酒精D.氢氧化铁胶体可用作净水剂7.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A.氢氧化铝B.氯化钠C.氯化钾D.氢氧化钠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酸铜可用于泳池水的消毒B.石膏可用于调节水泥的硬化速率C.纯碱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绿矾[FeSO4

·7H2O]可用于制备净水剂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酸钠可用作制玻璃的原料之一B.硫酸亚铁可用于生成防治缺铁性贫血的药剂C.金属铝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D.铱合金常用于汽车发动机的火花塞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单质B.利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氯气、氨气及硫化氢等气体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取金属镁B.

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氯气C.工业上利用石灰水和氯气反应制备漂白粉D.接触法制硫酸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硫黄或含硫矿石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B.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C.侯德榜制碱法,

制的是碳酸钠D.工业制粗硅的原理:SiO2+CSi+CO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软锰矿与稀盐酸反应制备氯气B.工业上用H2和Cl2反应制备盐酸C.实验室用铜和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D.往

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以制备氢氧化亚铁14.下列金属的制备原理不正确的是()A.2NaCl2Na+Cl2↑B.MgO+H2=Mg+H2↑C.Fe2O3+3CO2Fe+3CO2D.Al2O32Al+3O2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氯酸可以使染料

等有机色素、无机染料褪色B.铝制容器表面有一层抗腐蚀的氧化膜,所以可以长期盛放腌制品C.低碳钢可用于制造器械、弹簧和刀具等D.二氧化硫有毒,但可用于杀菌消毒,也可作食品添加剂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利用NO2与水反应制备硝酸B.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作制冷剂C.二

氧化硅光学性能较好,可用于制造电子芯片电解电解高温高温D.大多数硅酸盐材料具有硬度高、难溶于水、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单质具有杀菌的功能,可用来制硫磺皂B.氯气有毒,但可以用来制备药物C.氮

气性质非常稳定,可以充当某些化学反应的保护气D.硅单质可以用于光伏电池生产的材料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含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B.水晶和玛瑙的主要成分是SiO2C.纳米碳管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可用于生产电池和传感器D.金刚砂(SiC

)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功能,可用作耐高温结构材料和耐高温的半导体材料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热反应主要利用了金属铝的还原性,该反应原理可应用于补铁轨B.卤水点豆腐主要利用了盐卤等物质使蛋白质溶液发生凝聚而变成沉淀C.五彩缤纷的烟花,主要利用了含不同金属元素的

化合物在燃烧时呈现的不同颜色D.许多可溶性铁盐可作净水剂,主要利用了铁离子遇水易形成具有吸附性的Fe(OH)3沉淀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属于具有抗氧化性的食品添加剂B.碳酸盐和酸性物质等混合,可以形成复合膨松剂C.加碘盐中,含碘元

素的是碘化钾(KI),属于营养强化剂D.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护色剂,可用于一些肉制品的生产无机推断1.某兴趣小组对化合物X(由3种元素组成)开展探究实验。隔绝空气加热溶于水两等份足量BaCl2溶液盐酸

酸化适量NaOH溶液足量BaCl2溶液/H2O2溶液Ⅰ固体X2.240g固体A气体BA1A2白色沉淀C1.165g白色沉淀C2.330g蓝色沉淀其中:A和B均为纯净物;B可使品红水溶液褪色。请回答:丽水外国语(1)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是。(2)

组成X的3种元素是(填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是。(3)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为探究固体化合物X(含四种短周期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已知:白色固体A是一种优质的耐高温材料;无色溶液D只含一种溶质且为正盐。请回答:(1)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是。(2)

白色固体A→无色溶液B的离子方程式是。(3)X的化学式是。3.已知固体Na2SO3受热易分解。实验流程和结果如下:已知:气体Y是一种纯净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g·Lˉ1。请回答:(1)气体Y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

______。(2)该流程中的Na2S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另取固体X试样和Na2SO3混合,加水溶解后与稀盐酸反应,有淡黄色沉淀产生。写出

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不考虑空气的影响)。丽水外国语4.球墨铸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实验室测定化合物X组成的实验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化合物X的化学式是。(2)溶液甲与足量Cl2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溶液甲中是否含有Fe3+:5.为探究黑色固体X(仅含两种元

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X的化学式是。(2)固体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1.260g)(1.260g)BaCl2溶液足量稀盐酸加热隔绝空气气体Y溶液固体XNa2SO3白色沉淀隔绝空气高温稀硫酸稀NaOH溶液加热固体甲(

28.8g)溶液固体乙(12.8g)沉淀固体(16.0g)(蓝色)(蓝色)(黑色)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X(32.0g)(3)加热条件下氨气被固体X氧化成一种气体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实验中观测到:X为白色固体;固体乙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3∶7

。实验过程中气体溶解忽略不计。请回答:(1)固体乙的化学式是,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是。(2)X在潮湿空气中易转化为黄褐色的碱式盐,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7.化合物M是某种具有优异磁学性质的新型电子材料的主要

成分,由两种元素组成。为了研究其组成,设计如下实验:气体甲可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请回答:(1)M的化学式。(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白色沉淀乙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沉淀丙的原因:(3)高温条件下,丁与甲反应生成两单质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难溶性盐X(仅含

三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已知:气体甲和气体乙组成元素相同,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请回答:(1)X的化学式为。(2)溶液丙与H2O2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写出利用流程图中某种物质将红棕色固体重新转化为黑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9.已知固体A受热易分解

,实验流程和结果如下:已知:B和C为常见气体且所含元素相同。气体C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6g·Lˉ1。请回答:(1)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3)取少量固体D溶于稀硫酸。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KI溶液,反应后溶液显棕黄色,同时产生一种白

色的碘化物沉淀,写出产生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10.为探究矿石样品A(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已知溶液D中只含一种金属阳离子,与铁粉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14g。请回答下列问题:(1)样品A的化学式为。(2)写出气体C

与溴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写出样品A与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1.为探究某固体化合物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丽水外国语(1)蓝色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2)黑色化

合物→砖红色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物质的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用语1.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结构式:H/O\HB.氯化钠的电子式:Na••Cl••••

••C.氯气的空间填充模型:D.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CO2的电子式:••O••••••••C••••••••O••••••B.氮气的结构式:N≡NC.CH4的球棍模型:D.蔗糖的分子式:C12H24O123.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氯化氢的

电子式: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C.S2ˉ的结构示意图:D.乙炔的结构式:CHCH4.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镁原子的电子式:B.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C.SiH4的球棍模型:D.Clˉ的结构示意图:5.下列表示不正确.

..的是()A.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C.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D.NH4I的电子式:6.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硫原子结构示意图:B.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C.二氧化碳的空间

填充模型:D.羟基的电子式:8+8288+16288+17258+15288+1627.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Na+结构示意图:B.水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C.氯化钙的电子式:[••Cl••••••]ˉCa2+[••

Cl••••••]ˉD.氨气的结构式:8.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COS的结构式:O=C=SC.代表甲烷D.H2O2的电子式:9.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镁离子的电子式:Mg2+B.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8

6CC.CCl4的空间填充模型:D.甲醛的结构简式:HCHO10.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苯的结构简式:B.氧化镁的分子式:MgOC.重晶石的化学式:BaSO4D.氮气的电子式: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1.右图为元素周

期表中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两倍B.Z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C.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Z元素的强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2.下面六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Y>Z>WB.单质的还原性:X>YC.溴与元素M同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M的强D.元素N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可以推断N元素的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3.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Y、X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高C.W元素与氢元素可能会形成WH48+11298+192XZYWXYWZM……NXWYZD.Y元素的单质能从NaZ溶液中置换出Z元素的单质丽水外国语4.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

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Y、X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非金属性依次降低B.Z、Y、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降低C.W与Y可形成WY2,所含的化学键为极性共价键D.W的位

置是第2周期、第ⅣA族5.Q、X、Y和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B.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C.X、Y和氢3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都只有共价键D.XZ

3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6.四种短周期元素X、Y、Z和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原子序数之和为4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大小比较r(X)>r(Y)B.X和W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W3C.

W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所以W氢化物的沸点比Z的高D.Z的最低价单核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比Y的强7.元素X、Y、Z和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元素Q位于第四周期,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r(Q)>r(Y)>r(Z)B.元素X有-

4、+2、+4等多种价态C.Y、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D.可以推测H3QO4是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8.四种短周期元素X、Y、Z和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

径(r)大小比较r(X)>r(Y)B.Y和Z可形成共价化合物ZY3C.Y的氢化物的沸点比W的高D.W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所以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Z的强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YWXZXYQXYZWXYZXYZWXYZQ9.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如图所示,其中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3周期第ⅤA族B.X与W形成共价化合物XW2,X的原子半径比Y小C.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

性比Z的高D.X、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强于X10.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第3周期中Z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位于第3周期IA族B.X、Y、Z、W、Q这

五种元素的最高正价均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数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X的氢化物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D.Y元素气态氢化物比W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化学键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l属于共价化合物,溶于水能电离

出H+和ClˉB.NaOH是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C.HI气体受热分解的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H2S的相对分子质量比H2O大,所以沸点也比H2O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F2晶体中的化学键是共价键B.某物质在熔融态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

含有离子键C.Ne和Cl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D.干冰溶于水生成碳酸的过程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l2、Br2、I2的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减小B.水晶(SiO2)加热熔化时需破坏

共价键C.氢氧化钠在熔融状态下离子键被削弱,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具有导电性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和SiO2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需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也相同B.化学变化发生时,需要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并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C

.CH4和CCl4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ZWXYZWQD.NaHSO4晶体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共价键不受影响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g2+和S2ˉ的最外电子层都形成了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B.金刚石是碳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晶体C.H2SO

4与H2O能以任意比互溶,是因为H2SO4与H2O分子间形成了氢键D.H2O2易分解是因为H2O2分子间作用力弱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Cl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所以C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B.H2O汽

化成水蒸气、分解为H2和O2,都需要破坏共价键C.NH3比PH3稳定,是因为NH3分子间存在氢键D.HCl、HBr、HI的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O与水反应过程中,只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B.H2O的热稳定性比H2S强,是由于H2O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大C.K

Cl、HCl、KOH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属于离子化合物D.H2O、H2S、H2Se由于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所以熔沸点依次升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氯汽化过程中破坏了共价键B.Na2O2是离子化合物,融化时只克服离子键C.HF的热稳定性强于HCl,是因为

HF分子间作用力强D.某晶体固态时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说明该晶体是离子晶体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Cl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属于共价化合物B.SO3固体、冰都存在共价键,但熔化时都只克服分之间作用力C.PCl5和N2中所有原子均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D.H2O

的沸点高于H2S,是因为O的非金属性大于S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沸点:CH4>SiH4;稳定性:CH4>SiH4B.F的非金属性比Cl强,同浓度HF水溶液的酸性比HCl水溶液强C.Na2O2与水反应,既有离子键的破坏和形成,也有共价键的破坏和形成D.CaCl2和

CaSO4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四同”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N2和15N2互为同位素B.红磷和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C.C2H2和C6H6互为同系物D.乙酸和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H2和2H2互为同位素B.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C.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D.CH4和C3H6互为同系物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H和2H互为同位素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C.C2H5OH和CH3OCH3互为同分

异构体D.C2H2和C6H6互为同系物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2C和14C互为同位素B.甲烷和丁烷互为同系物C.乙醇和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D.Na2O和Na2O2互为同素异形体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6O和

18O互为同位素B.C60和C70互为同素异形体C.C2H6和C3H6互为同系物D.CH3COOH和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B.石墨和足球烯互为同素异形体C.醋酸和硬脂酸互为同系物D.CH3COO

CH2CH3和CH3CH2OOCCH3互为同分异构体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5Cl和37Cl为不同核素,化学性质也不相同B.H2O和H2O2互为同素异形体C.葡萄糖和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D.CH3Cl和CH3CH2Cl互为同系物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4C指的是中子数为8的核素B.N2和N3互为同素异形体C.分子式为C4H10的物质是纯净物D.HCHO和CH3CHO互为同系物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和14C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葡萄糖和淀粉互为同系物C.C

H3CH=CH2和互为同分异构体D.O2和O3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D、T互为同位素B.S6和S8互为同素异形体C.-CH3和-C2H5互为同系物D.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五、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能源利用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

是()A.太阳能B.天然气C.风能D.海洋能2.下列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A.煤B.地热能C.太阳能D.电能3.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氢能B.潮汐能C.石油D.太阳能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A.现代人类获取热能的主要途径都是通过物质的燃烧B.在能源利用方面,人类面临着化石能源的短期内不可再生和储量有限两大问题C.节能主要指提高能源转化率,提高能量利用率D.煤可以通过气化、液化、干馏来获得清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化学反应中的热量1.下列物质遇水会吸收热量的是

()A.生石灰B.碳酸钠C.浓硫酸D.碳酸氢钠2.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钠与水反应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C.氢氧化钙与氯化铵混合反应D.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3.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碳酸钙高

温分解B.工业合成氨C.浓硫酸溶于水D.C和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CO和H24.下列关于热量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石墨转化成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所以金刚石比石墨要更稳定B.水结成冰需要释放热量,所以该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C.相同质量的S(s)与S(g)在氧气中完全

燃烧均生成SO2(g),所以释放的热量也相同D.H2与I2混合加热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5.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右图所示的是()A.锌和稀硫酸反应B.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反应C.Ba(OH)2·8H2O

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D.碳酸钙的分解6.下图为反应2H2(g)+O2(g)=2H2O(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拆开2molH2(g)和1molO2(g)中的化学键成为H、O原子,总能量生成物反应物共放出1368kJ

能量B.由H、O原子形成2molH2O(g),共吸收1852kJ能量C.2molH2(g)和1molO2(g)反应生成2molH2O(l)放出的能量小于484kJD.2molH2(g)和1molO2(g)反应生成2molH2O(g),共放出48

4kJ能量7.已知断开1molCl2(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2.7kJ的能量,根据反应H2(g)+Cl2(g)=2HCl(g)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H2(g)与1molCl2(g)反应,生成2molH

Cl(g),放出184.4kJ能量B.1molHCl(g)分解生成1/2molH2(g)和1/2molCl2(g),吸收92.2kJ能量C.断开1molH2(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4kJ的能量D.H2(g)与Cl2(g)反应生成1molHCl(g),释放863

.5kJ的能量8.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开1molHCl(g)中的H-Cl键需要吸收bkJ能量B.反应H2(g)+Cl2(g)=2HCl(g),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1molH2(g)与1

molCl2(g)反应生成2molHCl(g)释放的能量为(b-a)kJD.2molHCl(1)分解成1molH2(g)和1molCl2(g)需要吸收ckJ热量9.根据右图的能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A2(g)

与1molB2(g)反应生成2molAB(g),放出akJ能量B.2molAB(g)的总能量大于1molA2(l)和1molB2(l)的能量之和C.1molA2(g)和1molB2(g)的能量之和为akJD.2molAB(g)分解生成1molA2(l)和

1molB2(l),释放的能量小于(a-b)kJ10.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共价键的键能数据如下,丽水外国语共价键N-HN-NO=OO-H键能/(kJ·mol−1)391161498463已知:1molN2H4(g)

与1molO2(g)反应生成1molN2(g)和2molH2O(g)释放了570kJ能量则2molN(g)转化成1molN2(g)的能量变化为()A.释放941kJB.吸收941kJC.释放483kJD.吸收483kJ原电池1

.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甲的锌片上和装置乙的铜片上均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B.甲、乙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均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装置乙中的锌、铜之间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稀硫酸甲锌稀硫酸乙锌铜

D.装置乙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ˉ===Zn2+2.普通锌锰干电池的构造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作正极B.锌发生氧化反应C.电池工作时,电子从石墨经导线流向锌D.氯化铵糊是电解质3.银

锌纽扣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为Zn+Ag2O+H2O=Zn(OH)2+2Ag,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n是电极负极B.Ag2O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电子由Zn电极沿导线流向Ag2O电极D.放电前后电

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4.Mg-H2O2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以Mg和石墨为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Mg电极的电极反应式:Mg-2eˉ===Mg2+D.电池工作时,电子从Mg电极经导线流向石墨电极

,再出石墨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Mg电极5.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铁片上有铁锈出现。铁片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2H2O+O2===2Fe(OH)2,Fe(OH)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Fe(OH)3,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其原理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片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B.铁片腐蚀最严重区域应该是生锈最多的区域C.铁片腐蚀中负极反应式为:O2+4eˉ+2H2O===4OHˉD.铁片里的铁和碳与食盐水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发生了电化学腐蚀丽水外国语6.机动车使用的铅蓄电池构造如图所示,其电池反应的方

程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铅作正极B.二氧化铅发生还原反应C.电子从铅电极经导线流向二氧化铅电极D.铅电极的电极反应式:Pb-2e-+SO42-=PbSO47.锌(Zn)-空气电

池的总反应式:2Zn+O2+2H2O===Zn(OH)2,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孔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电子从锌电极经过KOH溶液流向石墨电极C.负极的电极反应:Zn-2e−+2OH−===Zn(OH)2D

.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K+的数目保持不变8.金属(M)-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M作电池负极B.电解质是熔融的MOAH2O2石墨电极Mg电极OHˉFe2+FeeˉCO2食盐水Ae-e-H2H2吸

附层吸附层NaOH+NaClO4HClO4+NaClO4离子交换膜OH-H2ONa+ClO4-H+ClO4-Na+01020304050602.01.61.20.80.40.0t/minc(R)/mol·Lˉ130℃25℃10℃

C.正极的电极反应:O2+4e‾+2H2O===4OH‾D.电池反应:2M+O2+2H2O===2M(OH)29.氢氧燃料电池构造如图所示。其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

孔金属a作负极B.多孔金属b上,O2发生还原反应C.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OH-移向a极D.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4H+=2H2O10.最近,科学家研发了“全氢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右边吸附层中发生了还原反应B.负极的电极反应是H2-2e‾+2OH‾===2H2OC.电池的总反应是2H2+O2===2H2OD.电解质溶液中Na+向右移动,ClOˉ4向左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1.某温度时,2NO(g)+O2(g)===2NO2(g)反应2s

后,NO的浓度减少了0.06mol·Lˉ1,则以O2表示该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A.0.03mol·Lˉ1·sˉ1B.0.015mol·Lˉ1·sˉ1C.0.12mol·Lˉ1·sˉ1D.0.06mol·Lˉ1·sˉ12.为研究某

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5℃时,在10~30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率为0.030mol·Lˉ1·minˉ1

B.对比30℃和10℃曲线,在50min时,R的分解率相等C.对比30℃和25℃曲线,在0~50min内,能说明R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对比30℃和10℃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对水样中溶质M的分解

速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ˉ1)随时间(min)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时间水样0510152025Ⅰ(pH=2)0.400.280.190.130.100.09Ⅱ(pH=4)0.400.310.240.200.

180.16Ⅲ(pH=4)0.200.150.120.090.070.05Ⅳ(pH=4,含Cu2+)0.200.090.050.030.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0~20min内,Ⅰ中M的分解速率为0.015mol·Lˉ1·minˉ1B.水样酸性越强,

M的分解速率越快C.在0~25min内,Ⅲ中M的分解百分率比Ⅱ大D.由于Cu2+存在,Ⅳ中M的分解速率比Ⅰ快4.为了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同学通过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绘制出收集到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0-t1、t1-t2、t2-t3的

时间间隔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段,CO2的化学反应速率v=V1/t1(mol·L-1·min-1)B.t1-t2与0-t1比较,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可能是产生的CO2气体增多C.根据(V3-V2)

<(V2-V1),推测反应速率减慢的原因可能是盐酸浓度减小D.在t4后,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不再增加说明碳酸钙消耗完全丽水外国语5.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有关数据如下。四组实验中,收集相同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的氧气,所需时间

最短的一组是组别实验条件ABCD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10101010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6%6%3%6%温度/℃20404040MnO2质量/g0.050.050.0506.一定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3C(g)

,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min用A表示平均反应速率为0.09mol·L-1·min-1B.容器内压强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C.平衡状态时c(C)=0.6mol·L-1且不再发生变化D.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7.取50mL过氧化氢水

溶液,在少量I−存在下分解:2H2O2===2H2O+O2↑。在一定温度下,测得O2的放出量,转换成H2O2浓度(c),如下表:t/min020406080c/(mol·L−1)0.80a0.200.100.0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20min时,测得O2体

积为224mL(标准状况),则a=0.40B.40~60min,消耗H2O2的平均速率为0.0050mol·L−1·min−1C.第30min时的瞬时速率小于第70min时的瞬时速率D.过氧化氢酶对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8.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B.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C.反应体系中混合物的组成保持不变D.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9.已知X(g)+3Y(g)2Z(g),一定条件下,将1molX和3molY通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ˉ1·sˉ1B.第10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mol·Lˉ1·minˉ1C.10min内,消耗0.2molX,生成0.4molZD.10min内,X和Y的转化率不相等10.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

)+2Y(g)2Z(g),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B.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D.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Z的逆反应速率11.恒温恒压下,在起始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

)+2B(g)ChemPaster3C(g)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上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标志着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B.5~10min内,用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2mol・L-1・min-1C.5min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6mol・L-1D.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少量氦气(不参与反应),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12.已知:X(g)+2Y(g)3Z(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1molX和0.2mol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mol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丽水外国语13.反应N2(g)+3H2(g)2NH3(g),已知该反应为放热

反应,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C.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14.

已知X(g)+Y(g)2W(g)+M(g),反应中每生成1molM(g),需要吸收akJ热量。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与1molY(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akJB.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与W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1∶2C.当X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D.若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六、有机化学化石燃料和常见的烃1.有关苯的结构和

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B.CH3CH3与CH3CH3是同分异构体C.苯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完全,燃烧时冒浓烟D.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可以分离出苯,苯是无色无味的液态烃2.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A.甲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为,其二氯取代物有2种结构B.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C.相同质量的乙炔与苯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同D.乙烯具有氧化性,所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乙烷在光照条

件下最多能与3molCl2发生取代反应B.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水煤气可用来合成液态烃及甲醇等含氧有机物D.乙烯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合成聚乙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丁烷和异丁烷均有两种一氯取代物B.乙烯和苯都能与H2发生

加成反应,说明二者的分子中均含碳碳双键C.乙醇与金属钠能反应,且在相同条件下比水与金属钠的反应更剧烈D.乙醛能被还原成乙醇,但不能被氧化成乙酸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气化B.天然气的燃烧C.烃的裂解

D.石油的分馏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高B.乙烯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分子中6个原子共面C.乙炔是最简单的炔烃,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D.CH2=CHCH3+Cl2——→高温

CH2=CHCH2Cl+HCl属于取代反应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煤的液化、气化和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C.乙炔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D.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分馏得到

的各个馏分都是混合物B.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可得到CO、H2等气体C.苯的分子式为C6H6,所以同样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D.等体积的甲烷与氯气混合,在光照下反应只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物理变化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在高温下可分解为炭黑和氢气C.沥青来自于石油经减压分馏后的剩余物质D.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烃分子的结构调整,能够获得苯等芳香烃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主要是在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B.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C.沥青来

自于石油经减压分馏后的剩余物质D.汽油是由石油通过分馏得到的一种纯净的有机物常见的有机化合物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B.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C.人体摄入的淀粉,最终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D.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

合物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糖类和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B.人体摄入的纤维素,无法被人体吸收利用,但有助于消化和排泄C.往含硫酸的淀粉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无银镜产生,说明淀粉未水解D.向鸡蛋

清溶液中加入甲醛溶液,可观察到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入蒸馏水,振荡后蛋白质又发生溶解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硬脂酸甘油酯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高分子化合物B.含淀粉或纤维素的物质可以制造酒精C.鸡蛋清的溶液中

加入硫酸铜溶液,鸡蛋清凝聚,蛋白质变性D.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形成更复杂的多肽化合物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或福尔马林,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并凝聚B.在食品工业中,常使用有机溶剂来

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C.氨基酸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较多,分子中都含有-COOH和-NH2D.淀粉、蔗糖、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水解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只有不同种类的氨基酸

之间才能形成多肽C.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产生沉淀,加水后沉淀可溶解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加热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铜悬浊液,再加热至沸腾,未出现红色物质,说明淀粉未水解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糖类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

.油脂皂化反应可用硫酸作催化剂C.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加热4~5min,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加热,有光亮银镜生成D.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矿物油和动物脂肪都属于酯类B.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水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C.油脂

在酸性条件下水,可以获得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D.在大豆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蛋白质变成沉淀析出,加水沉淀不会重新溶解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羧基又含有氨基B.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固体析出C.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它属

于高分子化合物D.在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物质均具有甜味,都可以溶于水B.氨基酸可以通过加聚反应,生成多肽,进一步构成蛋白质C.植

物油可以通过与氢气加成,生成氢化植物油,用于生产人造奶油D.糖类、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是一种具有氧化性的有机物,是水果罐头中常用的抗氧化剂B.糖类化合物中H、O原子个数比一定为2:1C.油脂的水解一定会产生甘

油D.所有的蛋白质都能与浓硝酸作用,呈现黄色,该显色反应可用于蛋白质的检验有机推断1.气态烃A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l。淀粉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生成B,B在人体组织中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有关物质的

转化关系如下图:请回答:(1)①的反应类型是。(2)向试管中加入2mL10%氢氧化钠溶液,滴加4~5滴5%硫酸铜溶液,振荡后加入2mL10%B溶液,加热。写出加热后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部分性质及转化关系如下图:请回答:(1)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AB乙醇乙醛O2/Cu,△

③酒化酶②H2O/催化剂①CDABCH3COOCH2CH3H2催化剂浓H2SO4△O2/催化剂H2O/催化剂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氧化反应D.还原反应(3)写出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某烃X与B是同系物,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比为36∶7,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现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溴水,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相同条件下,X的密度比水小B.X的同分异构体共有6种C.

X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D.试验后试管2中的有机层是上层还是下层,可通过加水确定丽水外国语3.烃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ˉ1,B可发生银镜反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请回答:(1)有机物

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2)第⑤步发生加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金属钠与有机物D反应所得的少量产物溶于水,

滴加2滴酚酞试液,水溶液显红色,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有机物A与D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乙醚[(CH3CH2)2O]B.用新制碱性氢氧化铜试剂无法区分有机物B、C和

DC.通过直接蒸馏乙酸乙酯和有机物C的混合物,可分离得到纯的乙酸乙酯D.相同条件下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较在稀硫酸中更完全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4.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以A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有机物B、C、D、E、F,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已知烃B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g·Lˉ1,C能发生银镜反应,F为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请回答:(1)有机物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2)D+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3)有机物A在高温下转化为B的化学方

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有机物E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B.有机物D、E、F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C.实验室制备F时,浓硫酸主要起氧化作用D.有

机物C能被新制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酸性KMnO4溶液氧化5.A与CO、H2O以物质的量1∶1∶1的比例形成B,B中的两个官能团分别具有乙烯和乙酸中官能团的性质。E是有芳香气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上层:橙红色加X

振荡避光静置下层:几乎无色试管1溴水上层:几乎无色加X振荡光照静置下层:几乎无色试管2溴水ABCDEF(C4H8O2)H2OH2O2浓硫酸H2③O2②CH3COOCH2CH3ABCO2④石蜡油D⑤①请回答:(1)A的结构简式______

__。(2)D→E的反应类型________。(3)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A.可用金属钠鉴别B和CB.A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C.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也可生成ED.与A的最简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为78的烃一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6.摩尔质量为32g·molˉ1的烃的衍生物A能与金属钠反应,F是由两种均具有芳香气味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相关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含有相同官能

团的有机物,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回答:(1)D中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2)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3)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石油裂解气和B都能使酸性KMnO4褪色B.可以用碳酸钠溶液洗去C、E和F混合物中的C、EC.相同物质的量的D、E或F充分燃烧时消耗等量的氧气D.有机物C和E都能与金属钠反应7.已知:X为具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

液体,食醋中约含有3%-5%的D,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2)A→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A.A+D→X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除去X中少量D杂质可用饱和Na2CO3溶液C.A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得多CO、H2O一定条件CH3OH/浓H2SO4△H2催化剂BCH2=CHCOOHAEC4H8O2CD水煤气ABC

DE石油裂解气F(C4H8O2)O2催化剂O2催化剂H2O催化剂催化剂净化、分离浓硫酸△D.等物质的量的A、B、D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依次减小8.A是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以A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多种有机物,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F是一种最简单的烯烃。请回答(1)F→C的反应类型是_

____________。(2)D→E的化学方程式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D能被氧化成E,但不能被还原成CB.实验室制备G时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C.B或E均能与银氨溶液反应形成银镜D.相同质量的B、G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相等9.烃A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标

准状况下2.24L的A气体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3.6gH2O。F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油状液体。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请回答:(1)D+E→F的反应类型是。(2)B→C的化学方程式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C与银氨溶液在一定

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B.向装有2mLB的小试管中投入一小粒钠,钠浮于液面上,并产生大量气泡C.可以用含D的溶液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D.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B、D和F三种物质10.烃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

.25g·L−1。D是有芳香味的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有关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催化剂CO、H2OH2O浓硫酸△ABCD(C5H10O2)石油请回答:(1)化合物B所含的官能团是________。(2)B+C→D的化学方

程式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工业上通常用石油裂解生产AB.A→C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C.用碳酸钠溶液无法鉴别B、C和DD.相同物质的量的B、C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相等七、化学实验基本仪器1.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A

.B.C.D.2.仪器名称为“圆底烧瓶”的是()A.B.C.D.3.下列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的是()A.B.C.D.4.下列仪器名称正确的是()A.干燥管B.坩锅钳C.三脚架D.铁钵5.下列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A.B.C.D.基础操作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可用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B.焰色试验时,先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然后再进行实验C.将新制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

验,若试纸变蓝,则可证明该晶体中含有NH+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试样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试样中含有Na+,不含有K+B.广泛pH试纸测得某碱性溶液的pH为12.5C.实验室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D.粗盐的提纯试

验中,滤液在坩埚中加热蒸发结晶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B.高温熔融NaOH可在石英坩埚中进行C.HCl气体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液溴可以直接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室应将钠保存在煤油中B.分液漏斗和容量瓶在使用前都要检漏C.可以用石英坩埚熔融氢氧化钾固体D.金属镁失火不可用水来灭火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苯应密封保存,置于阴凉处,且远离火源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细沙

覆盖灭火C.有毒药品的废液须倒入指定的容器D.容量瓶洗净后须用酒精灯加热干燥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银氨溶液的配制:在试管中加入2mL2%AgNO3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B.检验溶液中的Na+:取一根洁净的铂丝

,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少量试液,置于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含有Na+C.分离分液漏斗中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打开上口活塞,转动旋塞将下层液体放出,然后关闭旋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配制100mL0.

1mol·L−1氯化钠溶液:称取0.585g氯化钠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加水定容至100mL刻度线8.下列图示与操作名称不对应...的是()A.升华B.分液C.过滤D.蒸馏9.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试管内壁残留的硫粉可用CS2溶解或用热的烧碱溶液进行清洗B.做过碘

升华实验的试管可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可用去锈细铁丝或铂丝进行焰色试验D.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含SO42-10.下列实验合理的是()A.用pH试纸测得某新制氯水的pH为3B.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

沸点为78.3℃)和苯(沸点为80.1℃)的混合物C.用淀粉KI试纸鉴别碘水和FeCl3溶液D.用Na2CO3溶液鉴别CaCl2溶液、NaCl溶液和稀硫酸综合实验1.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与氯气相关的实验。(1)装置④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2)实验结束后,取

装置③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Cl3·6H2O晶体。在蒸发浓缩操作中,不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A.蒸发皿B.漏斗C.玻璃棒D.酒精灯(3)装置②中出现白色沉淀,据此现象能否推测装置①中生成Cl2______________

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检验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请回答:丽水外国语已知:C+2H2SO4(浓)△CO2↑+2SO2↑+2H2O(1)装置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产物中有SO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3)装置⑤中溶液不褪色,⑥中溶液变浑浊,据此现象能否说明装置①的反应产物中有CO2?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海带为原料获得少量碘水,并以CCl4为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具体过程如下:请回答:(1)步骤③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2)步骤④可用酸化的H2

O2溶液氧化碘化钾,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步骤⑤中萃取剂也可用苯,理由是。4.某学习小组探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的产物,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1)仪器X的名称是。(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如图组装好实验仪

器后,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添加药品B.试剂Y是浓硫酸,目的是干燥氯气C.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D.装置C中Cl2与Na2CO3以等物质的量反应,且生成的气体产物仅为Cl2O,可知反应方程式为:2Cl2

+2Na2CO3+H2O==2NaHCO3+2NaCl+Cl2O(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C中生成的固体中存在HCO3-:5.为探究CO还原CuO的固体产物成分,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进行有关实验:已知:Cu2O+H2SO4=Cu

SO4+Cu+H2O请回答:(1)装置A的作用是。(2)点燃①、②、③的先后顺序是①→()→()。(3)反应一段时间后,取仪器B中少量固体,加入稀H2SO4,溶液变蓝色且有红色不溶性固体。据此现象能否说明反应产物中含Cu2O?(填“能”或“否”),理由是。6.为了探究淀粉的水解程度,某同学设计了如

下实验。丽水外国语请回答:(1)步骤①,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2)步骤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3)步骤③,试剂M为________。(4)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溶液中淀粉________(填“没有”、“部分”或“完全”)水解成葡萄糖。

7.海水中溴以Br-形式存在,工业上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图(1)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步骤⑤蒸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摄氏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

:。(4)为什么不用“溴水混合物I”而要用“溴水混合物II”进行蒸馏,得到液溴?六、化学计算基础计算1.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分子数最多的是()A.4℃时,36mLH2OB.常温常压下,28gN2C.含原子总数为1.

5NA的CH4D.标准状况下,89.6LHe2.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A.100mL0.1mol/L的AlCl3溶液B.200mL0.1mol/L的MgCl2溶液C.150mL0.3mol/L的KClO3

溶液D.300mL0.15mol/L的NaCl溶液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8∶lB.100mL1.0mol·Lˉ1FeCl3溶液与足量Cu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标淮状况下,11.2L

CCl4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2NAD.NA个D2O分子中,含有10NA个电子4.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FeI2与1molCl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B.2gH218O与D216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电子数目均为NAC.2.24

L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D.0.1mol/L的H2SO4溶液10L,含氧原子的数目为0.4NA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况下,1.12L的SO3中含有的质子数为2NAB.2.8g铁粉与50mL4mol·Lˉ1盐酸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15NAC.标准状况下,8.96LH2、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分子的数目为0.2NAD.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A个电子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时,

9g的水体积约为9mLB.3.2g的铜与0.2mol的浓H2SO4反应,产生的SO2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C.0.1molKI与0.1molFeCl3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15.6g的Na

2O2所含的离子总数为0.8NA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的SO2中,氧原子数小于NAB.25℃时,0.001mol/L的醋酸溶液1L,溶液

中含H+的数目小于0.001NAC.10g的CaCO3与KHCO3混合固体中,所含的离子总数为0.4NAD.amol的R2+(R的核内中子数为N,质量数为A)的核外电子数为a(A-N-2)NA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10g的2H216O中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5NAB.32g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6NAC.0.1mol/LFeCl3溶液含有的Fe3+数目为0.1NAD.120gNaHSO4和KH

SO3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2NA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32gS8(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NAB.2g由H218O和2H2O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C.8gCuO与足量H2

充分反应生成Cu,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水,溶液中Clˉ、ClOˉ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g46%的乙醇(C2H6O)溶液中含4NA氧原子B.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Fe

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C.17g的NH4+中所含的质子数为NAD.50mL18mol/L浓H2SO4与足量铜反应,能收集到SO2的分子数目为0.45NA综合计算1.向amolNaOH的溶液中通入bmol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OHˉ+CO2=CO32ˉ+H2OB.当a≤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OHˉ+CO2=HCO3ˉC.当2a=3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3OHˉ+2CO2=CO32ˉ+HCO3ˉ+H2OD.当a2<b<a时,溶液中

HCO3ˉ与CO32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2b-a)2.向amolNa2C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molHCl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a>b时,该反应不会产生气体B.当5a=4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4CO32ˉ+5H+=3HCO3ˉ

+CO2↑+H2OC.当a<b<2a时,溶液中HCO3ˉ与Cl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b-a):bD.当2a≤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O32ˉ+2H+=CO2↑+H2O3.向含amolNaHCO3的溶液中加入bmolCa(OH)2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a≤b时

,发生的离子反应:HCO3ˉ+OHˉ+Ca2+=CaCO3↓+H2OB.当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2HCO3ˉ+2OHˉ+Ca2+=CaCO3↓+CO32ˉ+2H2OC.当2a=3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3HCO3ˉ+3OHˉ+2Ca2+=CO32ˉ

+2CaCO3↓+3H2OD.当a2<b<a时,溶液中OHˉ和CO32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a-b):(a-b)4.已知氧化性Br2>Fe3+。向含溶质amol的FeBr2溶液中通入bmolCl2,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子的还原性强弱:Fe2+>Brˉ>Cl

ˉB.当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2Fe2++Cl2=2Fe3++2ClˉC.当a=b时,反应后的离子浓度之比:c(Fe3+)∶c(Brˉ)∶c(Clˉ)=1∶2∶2D.当3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2Fe2+

+4Brˉ+3Cl2=2Fe3++2Br2+6Clˉ5.已知还原性:SO32ˉ>Iˉ。向含amolKI和amolK2SO3的混合液中通入bmolCl2充分反应(不考虑Cl2与I2之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当a≥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O32ˉ+Cl2+H2O=SO42ˉ+2H++2ClˉB.当5a=4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4SO32ˉ+2Iˉ+5Cl2+4H2O=4SO42ˉ+I2+10Clˉ+8H+C.当a≤b≤32a时,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ˉ)为amol≤n(eˉ)≤3amolD.当a<b<32a时,溶液中SO42ˉ、Iˉ与Cl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a-2b)︰2b计算题1.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

100mL3.00mol·L-1的NaOH溶液(密度为1.12g·mL-1)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mol。(1)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3)所用氯

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________。2.为确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样品的组成,称取四份该样品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盐酸30.0mL,充分反应,产生CO2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

如下表:实验序号ⅠⅡⅢⅣ盐酸体积(mL)30.030.030.030.0样品质量(g)2.963.705.186.66CO2体积(mL)672840896672请计算:(1)样品中物质的量之比n(Na2CO3)︰n(NaHCO3)=________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________。3.实验室中有一瓶碳酸氢钠固体,因受热而部分变质(杂质为Na2CO3,假设杂质分布均匀)。为测定其组成,称取1.892g样品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取出25.00mL

该溶液,加入0.050mol・L-1Ba(OH)2溶液至22.00mL时沉淀量达到最大。请计算:(1)25℃时,0.050mol・L-1Ba(OH)2溶液中的c(OH-)=mol/L(2)样品中n(NaHCO3):n(Na2CO3

)=。4.实验室中,用一小片铜与5mL浓硫酸在试管中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200mL,测得c(H+)=0.1mol/L。将生成的SO2气体用50mL1.2mol/L的NaOH溶液吸收,得到NaH

SO3和Na2SO3的混合液中,两种溶质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1)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g。(2)浓硫酸物质的量的浓度为mol/L。5.称取Na2CO3和NaOH固体混合物5.32g,溶于水后加入60mL1.0mol·L-1的Ba(OH)2溶液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

、干燥,称得沉淀3.94g。为将滤液处理至中性后达标排放,需加入VmL2.0mol·L-1稀硫酸。请计算:(1)混合物中n(Na2CO3)︰n(NaOH)=__________________。(2)稀硫酸的体积V=_____________mL。6.PbO2

具有强氧化性,自身受热分解释放出O2并生成+2价的氧化物(PbO),+4价的Pb还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现将1molPbO2加热分解得到一定量的O2,再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且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请计算:(1)剩余固体的成分及物质的量之比。(2)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7.称取4.00g氧化铜和氧化铁固体混合物,加入50.0mL2.00mol·Lˉ1的硫酸充分溶解,往所得溶液中加入5.60g铁粉

,充分反应后,得固体的质量为3.04g。请计算:(1)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________。(2)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________。8.为探究某铜的硫化物的组成,取一定量的硫化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的H2O2和BaC

l2的混合液中,得到白色沉淀11.65g;将灼烧后的固体(仅含铜与氧2种元素)溶于过量的H2SO4中,过滤,得到1.60g红色固体,将滤液稀释至150mL,测得c(Cu2+)=0.50mol·Lˉ1。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请计算:(1)白色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_____mol。(2)该铜的硫化物中铜与硫的原子个数比N(Cu):N(S)=______________。9.玻璃仪器内壁残留的硫单质可用热KOH溶液洗涤除去,发生如下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x-1)S+K2S===△K

2Sx(x=2~6)S+K2SO3===△K2S2O3请回答:丽水外国语(1)0.480g硫单质与VmL1.00mol·L−1热K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K2S和K2SO3,则V=________。(2)2.560g硫单质与60.0mL1.00mol·

L−1热K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K2Sx和K2S2O3,则x=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