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届广东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共(8)页,61.74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eb10b664f8d22642d32a575555233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启用前注意保密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
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
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
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按照L.维特根斯坦的说法,语言体现了人们在世界中的存在状态及其对于世界的解释和态度。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活动中,创造性地发明并使用了“风”这一汉字,并在其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赋予“风”字繁多的衍生义、派生义、象征义、假借义、隐喻义,从而形成了一
个由“风”字构成的活力充盈、生机盎然的“语义场”。“风”的本义指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即刮风下雨的“风”、风吹日晒的“风”。殷商卜辞中有许多关于风的记载,表明我们的古人对风的习性已经有了全面的把握。风有空间性,即“八方之风”;民有时节性,即“四季之风”。不同方向、不同李节的风
性质不同,对植物和动物生长的盛衰、损益也大为不同。中国古代社会作为一个早熟的农业社会,对于自然界的风有着悉心周到的观察、揣摩和理解。《康熙字典》中就曾收录了形容小风的“飕”、形容微风的“飗”、形容缓风的“韪”、形容高风的“飕”,以及形容不同民声的“飒”“
飕”“贬”等文字。可以说,殷商时代黄河流域一个“土民”对于风的敏感程度,无疑要远远胜过现代城市商住大楼里的“白领”。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不同,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是一体化的,人由天地自然孕育化生而成,“
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管子·内业》)。因此,大地上、天空中的“风”,同样存在于人体之内,人体内的“风”与天地间的“风”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感应,“天”与“人”是整合为一的。人的身体状况必然受到“风”的影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别开生面的创举,并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理论支柱。《黄帝内经》
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素问卷一》)中医经络学说所谓“风池”“风市”“风门”“风府”,都是人体中真实存在的“穴位”。传统中医学设立的“风科”,就是治疗因“风”而起的一些疾病的专科。在中国,从三皇五帝到唐宋明清,“风调而顺”即意味着“物阜民丰
”“盛世太平”,于是,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的价值取向、道德崇尚、文化习俗、审美偏好竟也全都和“风”联系在了一起,成了“风”的衍生物,被称作“世风”“时风”“民风”“风俗”“风情”“风气”“风化”“风尚”;甚至一个朝代的国家法度、朝
廷纲纪、民众心态、政府吏治也都被笼罩在“风”字头下,如“风宪”“风裁”“风纪”“风教”等,自然界的“风”便因此拥有了社会学、政治学的意蕴。事实上,“风”和“雨”对于那个时代的意义,差不多就等于“石油”和“煤
炭”对于现代工业社会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动荡、战争与和平。此外,“风”与音乐歌舞、文学艺术的联系在中国历时亦十分久远。最为显著的例子,是《诗经》中“国风”的命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诗总六艺,风冠其首
,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一个看似寻常的“风”字,竟成了《诗经》这部中国文学开山经典的首脑与灵魂。由《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共同合成的“风骚”一词,在中国竟成为“文学艺术”和“文学才
华”的代名词。“风”的语义场辐射到音乐、歌舞、诗词、绘画等诸多顿域之后,便衍生出许多“风”字头的文艺学和美学的词汇,如“风雅”“风致”“风趣”“风韵”“风骨”“风格”等等。在以张扬个人的独立人格与精神自由为时代特色的
魏晋南北朝,以“风”表述人物性情、品德、胸襟、才智等人格心理内涵的话语方式,几乎成了一种充塞整个知识界、文化界的审美偏好。此类例证,在《世说新语》《昭明文选》等典籍中比比皆是,“魏晋风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留下色彩绚丽的一页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天地自然与世事人生存在于一个有机完整的系统之中。风调雨顺的风、世风民风的风、风骚风流的风、高风亮节的风、风水望气的风、感冒伤风的风……归根结底都是那个古老汉字“风”的衍生物,“风”的语义场辐射到了中国古代哲学、农学、医学、社会学、伦理
学、心理学、文艺学等各个领域,将人类主体与其生存环境、将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融会贯通为一个和谐统一、生气充盈的系统。中华民族古典文化高度的有机性、整合性,由此可窥一斑。(摘编自鲁枢元《汉字“风”的语义场与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材料二:在当今形形色色的环
境美学中,卡尔松和他的肯定美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引起了热烈的争论。什么是肯定美学?简要地说,就是一种主张所有自然物都具有肯定的审美价值的美学。卡尔松主张全部自然世界都是美的,而科学在自然审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随
着17世纪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以及随后发展起来的地质学和地理学,人们对自然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崇高的观念在对自然的欣赏中有了自己的位置,以前被认为只适用于对神的惊奇和敬畏,现在成了对无限的自然界的审美反应。19世纪的科学
家,特别是达尔文将以前对生物标本的收集和命名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使人们对生物的审美欣赏更为系统化了。从达尔文时期开始,人与自然连为一体的观念,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认识。生物学对美学这样远离精确自然科学的学科发生了革命性的影响。20世纪的生态学家强调应根据生态学
知识来欣赏和评价自然,科学知识怎样和为何将自然世界变得美丽起来了呢?罗尔斯顿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初步的回答:生态学描述发现整体、和谐、相互依赖、稳定性等等……使我们在以前看不见美的地方看见了美。科学知识和它对自然的重新描述,
使我们在以前看不见美的地方看见了美,科学范式与和谐代替了无意义的杂乱,这些主张为生态学与美学的结合奠定了坚定的基础。(摘编自彭峰《完美的自然:当代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早熟的农业社会,早在殷商时代,我们的古人对作为一种天气现象的“风”就已经有了全面的把握。B.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是一体化的,人由天地自然孕育化生而成,自然中的“风”因此同样存在于人体之内。C.在中
国古代,“风调雨顺”往往意味着社会“物阜民丰”和国家“盛世太平”,自然界的“风”便拥有了社会学、政治学的意蕴。D.“风”字是中国文学开山经典的首脑与灵魂,以“风”字表述人物人格心理话语方式,是中国文化界一贯以来
的审美偏好。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字“风”的语义场是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的缩影,通过解读“风”的语义场,可以懂得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B.卡尔松认为科学在自然审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
一看法同样也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审美。C.崇高的观念在西方曾经被认为只适用于对神的惊奇和敬畏,而在中国却广泛地存在于对无限的自然界的审美反应中。D.美学是一种远离精确自然科学的学科,生态学知识和它对自然的重新描述,为科学与美学的结合
奠定了坚定的基础。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的一项是(3分)A.“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B.“天有八风,经有五风。”C.“物阜民丰”D.“诗总六艺,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
气之符契也。”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西方现代科学支持下的自然审美与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有哪些相通之处?(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麻雀周立波三天以前,上海提篮桥西牢五层楼上九号房间的小陈,在午睡时间,捉住了一只飞进铁门里来的麻雀。他从白色斜纹布的囚衣的袖子上,撕下两片小布条,缠住它的脚和翅膀根,藏在叠着做凳子坐的三条绒毯的背后。晚饭后,这件事情被许多人知道,
近边几个房间里的年轻点的人都要求传过去看看。在外面,谁都不会喜欢麻雀这种过于平常的小鸟,但在囚房里,它变成了诗里的云雀和黄鹂。传到我们房里来,我把它放在手掌上,要它尝尝我们特别为它留下的饭粒。它不吃,眼睛只望着铁窗子外的一小块还很明亮的天空,拍动它的小翅膀,想飞出去。它真像一个第一次被捕的囚人,没
有食欲,而且是极度的不安和焦躁。大家决定把麻雀留到第二天中午再放,并且请它顺便带封信出去。写上这样一句话:“请爱惜你的每一分钟的自由,朋友。提篮桥监狱囚人启。”我们发出快乐的笑声,这是在牢监里的十分愉快的一晚。麻雀从后面的房间传回,传到十二号房间的隔壁,小柳伸手到门外去接,没有接
到麻雀,手被一个人的皮鞋踢了一下,通夜不熄的昏黄的电灯的光亮里,二十七号英国人的高大肥胖的身子显现在他的房间的前面。二十七号是狱卒里面的有名的人物,他的有名,不是因为他聪明,而是因为全监狱的所有的橡皮鞭体罚,都是由他来执行。他的样子不凶恶,红润的、丰满
的脸上倒是常露着笑容。但他有一个特别的脾气,常常是出人意外地,他停止在什么人的房间的前面,用生硬的中国话问道:“喂喂,讲把我听听,猪头三是啥意思,嘿?”刚说完就走,并不等待着回答。显然的,他只是在欣赏自己说的这句中国话的发音。和别的英国人一样,他常常无缘无故地打打人玩玩,和别人不同的地方是他
不用手打,总是打开囚房的铁门,从黄色制服的裤袋里拖出粗短的黄色警棍来,手捏着棍身,用那系在柄端的白色细麻的绳圈,在你的手背上、眼角上随意地抽打两三下。给你留下两三条精致的、红色的鞭痕以后,他用生硬的上海话,嘱咐
你:“下次当心。”就关上铁门,心满意足地走了,在他的背后,留下一阵风。麻雀就是落在他的肥大的手掌里,他把它丢在走廊上,用他穿着硬底皮鞋的右脚踩在它身上,抄下小柳的号码,他心满意足地走了,在他的背后,留下一阵风。
那一夜,我们都睡得很迟,也再没有人说话。这狭小的囚房显得更加的狭小,这三面深绿色的墙壁,一面深黑色的铁门,好像都在追拢来,迫得人透不过气。第二天早晨,打扫走廊的囚人检起麻雀的尸体,抛到了窗子外,我们好像看见我们对于自由生活的一个黄昏的快乐的梦想也被抛到了窗子外,剩下来的只是铁门、饥饿、无聊、
英国人的皮鞋。第二天,小柳被判决吃三天冷水饭。冷水饭是一个恰当的名词。翻译这名词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着精妙的感觉的人。这不是在你吃的米饭里放些冷水的意思,而是原来只能吃到半饱的定量的米饭,每顿再要减少一半,或三分之二。两三口吃完一顿饭以后,眼睛贪馋地望着空的盛饭的洋铜罐,全身真像淋了一大瓢冷水。去
年冬天很冷。小柳扯下了牢牢地缝在棉裤腰上的一条紧裤的带子,每天晚上用来扎紧盖在脚上的绒毡,免得被揪开,透进风来,吹得全身整夜都冰冷。后来二十七号查到了这一条带子,他认为这是小柳想要自杀的证据,他很郑重地从别的牢监里叫了一个懂得外国话的囚人,替他做翻译。他首先问小柳为什么
忽然想要上吊了。小柳很吃惊,说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要这样,只是怕冷。他不相信。小柳告诉他,自杀的行为是和他的人生观绝不相容的。还是不相信。不知道为什么,二十七号在那天显得特别的仁慈、和蔼和聪明,非常爱说话。他向小柳开始了一篇相当长的,关于“家庭和自杀”的讲演,首先他赞
美中国人浓厚的家庭观念的可贵,其次说明了英美的家庭和中国的家庭的不同,这中间,为了增加他的演辞的风趣,他还用上低音唱了一曲不知谁作的《甜蜜的家》的短歌,并且引证说,孔夫子也曾经说了“甜蜜的家”是很重要的。孔夫子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
说过“甜蜜的家”的呢?我没有读过《论语》,不知道。那一番对话,只引到了那个预备好了的判断,就是,小柳一定会自杀,而且就在当天的晚上。当一个人的青春的生命的火簇正熊熊地烧着,正在渴想着自由和生活,对祖国和人类光明的愿景
抱着热切的希望的时候,另外一个人走到你面前,带着悲悯的眼睛,说你一定会上吊,而且就在当天的晚上,你会以为这是和你开玩笑,但是,这一切在这里面都是只能叫作严肃的,而且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冬天太冷了,为了一条小小的裤带的缘故。为着“人道”,也许是为要
替中国革命“保存”干部的缘故,那一次二十七号灌了小柳三天冷水饭。这一次因为麻雀的案子,又是三天。小柳拒绝了我们代吃冷水饭的请求,他说:“我这几天也实在吃不下饭去,我好像有点神经衰弱的样子,总想着那只麻雀……”(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革命者们曾寄希望于麻雀往
牢监外带信,联通外界,获得营救和自由。B.小麻雀没有食欲,表现出极度的不安,暗示了它将死于非命的悲惨结局。C.狱卒的中国话不很流利,但他喜欢说,并不是因为他愿意与犯人们交流。D.小柳曾经两次受到吃冷水饭的惩
罚,心情不一样,第二次是心甘情愿的。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麻雀死后牢狱中“再没有人说话”,与前文“快乐的笑声”对比强烈,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转折。B.
小说详细地描写了制服和警棍的颜色以及绳圈的材质,说明鞭打给犯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而表现了狱卒的冷血和暴戾。C.小说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不时会以“我”的口吻发两句议论,对翻译“冷水饭”的人的感慨,意在突出这种刑罚的残酷。D.小说写狱卒平时残忍地对待闪犯,又会耐心劝慰他认为要自杀的
小柳,展示人性的复杂,避免了人物形象的符号化。8.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上的讽刺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两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4分)9.主角是囚房里的革命者,小说却花费大量笔墨写麻雀和狱卒,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仁宗庆历四年三月乙亥,诏天下州县立学。时范仲淹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宋祁等奏:“教不本于学校,
事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来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则学者修饬矣。先策论..,则文词者留心于治乱矣;简程式,则闭博者得以驰骋矣;问大义,则执经
者不专于记诵矣。”帝从之。至是乃诏曰:“今朕建学兴善以尊大夫之行,更制革敝以尽学者之才。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顸秋试”夏四月壬子
,判.国子监王拱宸等言:“汉太学千八百室,生徒三万人。唐学舍亦千二百间,今取才养士之法盛矣,而国子监才二百楹.,制度狭小,不足以容。”诏以锡庆院为太学,置内舍生二百人。五月壬中,帝至太学谒孔子。故事止肃揖,帝特再拜。赐直讲孙复五品服。初海陵人
胡瑗为湖州教授,训人有法,科条纤悉备具,以身率先,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从之游者常数百人。时方尚词赋,湖学独立经义治事斋,以敦实学..。至是,兴太学,诏下湖州取其法,著为令式。瑗上书请兴武学,其略曰:“顷岁吴育已建议兴武学,但官非其人,
不久而废。今国子监直讲内梅尧臣曾注《孙子》,大明深义。若使尧臣等兼莅武学,每日令讲《论语》,使知忠孝仁义之道;讲孙、吴,使知制胜御敌之术。选有智略者二三百人教习之,则一二十年之间必有成效。臣已撰成《武学规矩》一卷,进呈。”时议难之。(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学校科举之制》)10.下列对文中画波
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B.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
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C.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D.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
试/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策论,宋代以来试士科目之一,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B.判,唐宋两代的一种官制,多指以高位兼任低职务,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C.楹,
本义为厅堂前部的柱子,在古代也常作量词,文中指房柱的计量单位。D.实学,以“实体达用”和“经世致用”为主要宗旨与内容的学说,始于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仁宗与众
位大臣讨论办学时,范仲淹与宋祁等人的意见不一致,范仲淹多次强调兴办学校,而宋祁等则认为教育的关键不在办学校。B.宋仁宗听从大臣们的建议,下诏大力兴办州县等地方学校,改革科举制度,务求使学者充分展示才能,让读经的人不再只是死记硬背。C.胡瑗在湖州教授学生,率先
垂范,严格执行师生之礼仪,即使在盛夏酷暑,也一定穿着整齐坐于堂上;宋仁宗以湖州办学为全国范例。D.胡瑗上书宋仁宗建议兴武学,他撰写了一卷《武学规矩》进献给宋仁宗,又提出请梅尧臣等人来讲习《孙子》《论语》,教授制胜御敌
之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2)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从之游者常数百人。14.为什么仁宗在太学谒孔子时要行再拜之礼?(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送李八秘书赴杜
相公①幕杜甫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②。[注]①杜相公,指杜鸿渐,时以平章事兼山、剑副元帅,辟李秘书入府为僚。此诗是杜甫在夔州送李秘书时所作。②五云,指京师
瑞气,古人认为,太平之时,云则五色而为庆。三台,星宿名,这里是以星宿比喻杜相公。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意境宏阔,以深秋的巫峡、浩瀚江水为背景,为李秘书乘着官船的到来蓄势。B.颔联,“倒听”“背指”构建出上下两层、前后两际的立体空间,行舟画面如在眼前
。C.颈联的“趋”字,写出李秘书上任的急切,“恐”字则表达对误了约期会受罚的担心。D.尾联,诗人以星宿作比,形象地表达出了李秘书进京为官,获得重用,仕途的光明。16.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
分。(6分)(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指出,如果常常面临着“,”的局面,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2)庄子在《逍遥游》中,向人们表达“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时,运用了一系列的类比,其中“,”两句就从“寿命短的,不
了解寿命长的”这一角度来进行阐释。(3)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杜鹃鸟是由望帝化身而成的,它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甚为哀怨悲凄。古代诗词中常以杜鹃鸟作为悲苦的象征,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
0题。有人喜欢牡丹,说她。我却喜欢梅花,喜欢她“凌寒独自开”的自信。客居海南,常听朋友说海南也有梅花,觉得有些诧异。朋友说,东山岭脚下的溪边村,是海南著名的三角梅风景旅游区,我便专程去看。三角梅有鲜红色、橙黄色、紫红色、乳白色等不同颜色,三朵小花聚生于三片红苞中。徜徉在三角梅基地
,我发现竟有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集成一株,艳丽异常,是专门嫁接出来的特色。小鸟叽叽喳喳在三角梅上欢快地跳来飞去,人就沉浸在一片之中。在花团锦簇的三角梅花海中,还有一座书香四溢的书屋,经常有一些书法家、画家聚集于此,,尽展才情。离基地不远处有一座溪边客厅。这是一座颇具古风的凉亭
式建筑,走进亭内,可见桌椅摆件都是古物。墙上、吧台旁,挂着斗笠、簸箕等传统农家工具,,充溢着乡韵,勾起游人的乡愁。一座花香四溢的美丽乡村,一处凉风习习的古亭式客厅,一派静谧朴拙的宜人氛围,让人清心、净心。三角梅的美,可谓秀美艳丽甚至婀娜动人,她
只属于自己,也在我心中真真地美丽起来。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秀色可餐燕语莺声笔走龙蛇古色古香B.国色天香燕语莺声挥毫泼墨古色古香C.国色天香鸟语花香挥毫泼墨素旧拙朴D.秀色可餐鸟语花香笔走龙蛇素旧拙朴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
的一项是(3分)A.我发现竟由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集成一株,艳丽异常,是专门嫁接出来的特色。B.我发现竟有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于一株,艳丽异常,专门嫁接出来的三角梅。C.我竟发现一株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集合而成,艳丽异常,是专门嫁接的
。D.我竟发现一株有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艳丽异常,专门嫁接出来的有特色的三角梅。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请从“增文势”“广文义”两个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人体中的高能量分子分解时,会释放腺苷
。腺苷与大脑中的神经受体结合,对大脑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当大脑中的腺苷浓度增高时,身体就会告诉你,很困,该休息了。而咖啡因具有抑制腺苷对神经元的抑制作用的功能,所以,①。但有人说,为什么喝了咖啡还是困?当你感到困的时候,()。这时候
,你不妨先打一个“咖啡盹”,让大脑先把腺苷骗醒,再让咖啡因“鸠占鹊巢”就比较容易了。小憩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进入深度睡眠后再起来反而会更累。打“咖啡盹”的时间最好是下午1点至3点。太晚的“咖啡盹”②,你可能会瞪着眼等天亮,因为咖啡因的半衰期是3~5小时。③,身体是需要及时休息的,过度依赖
咖啡因并不是好事。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神经受体已经在你的大脑里与腺苷结合了,喝咖啡也无法让你变得清醒了B.你的大脑里的神经受体已经和腺苷结合了,再喝咖啡也无法让你变得清醒C.神经受体在大脑里与腺苷的结合,使得你就算喝咖啡也不会马上变得清
醒D.即使喝咖啡也不会变得清醒,是由于你大脑的神经受体已经和腺苷结合了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语出《庄子·
内篇·人间世》,意为事物开始时简小,将要完成时必定宏大。1956年2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董必武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全新开馆,众多
参观者在“作始也简将毕也巨”的题词前久久驻足。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