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历史+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551.785 KB
  • 2024-10-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历史+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历史+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历史+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6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历史+含解析.docx,共(19)页,551.78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e9c13699fcd328e14f21c4b8ca7f00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学业质量监测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吕氏春秋》记载:“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王。”这说明商朝晚期()A.君主权力得到加强B.受到原始民主传统影响C.实行内服外服制度D.嫡长子继承制受到

推崇2.据《资治通鉴》记载,北魏孝文帝“好贤乐善,情如饥渴,所与游接,常寄以布素之意,如李冲、李彪、高闾、王萧、郭祚、宋弁、刘芳、崔光、邢峦之徒,皆以文雅见亲,贵显用事;制礼作乐,郁然可观”。孝文帝此举()A.扩大了南北方差距B.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C.旨在提升官员素养D.推动了北方经济恢复

3.唐初,政事堂由门下省迁至中书省后,皇帝的意旨能够直接通过中书令很快地向下传达,中书省及中书令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明显。而侍中则由于减少了对诏敕的事先预闻,监督作用也相应削弱。由此可知,当时()A.监察职能受到相权侵夺B.中书省开始总理全国

政务C.三省制衡态势受到冲击D.尚书省的职能逐渐被削弱4.北宋吕大钧鉴于乡党邻里的辅车相依、利害与共,“爰为立约以期同归于善”,遂制定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条规约,每条之下又具文详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规定了乡民

修身、立业、齐家、交游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及日常活动的礼仪俗规。据此可知,该乡约()A.有助于加强基层教化B.强化了政府的管控C.保障了社会秩序稳定D.弥补了法律的短缺5.明代,中央对督抚的权力有两项规定:第一,地

方重大事务的处理,最后的决定权不在督抚,而在朝廷和皇帝,督抚的权力是有限的。第二,督抚作为地方最高长官并无佐贰官,具体政务是由布按二司按照制度的规定处理,督抚并不插手。这表明()A督抚权力受到制度约束B.行省制度发生重大调整C.君主集权统治达到顶峰D.中央政令执行出现异化6.1793年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这表明当时的清政府()A.

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对世界形势有清晰的认识C.开始走向闭关自守D.鼓励外商与中国商民交往7.19世纪末,梁启超指出:“西国学校,种类非一,条理极繁,而惟政治学院一门,于中国为最可行,而于今日为最有用。其为学也,以公理公法为经,以希腊罗马史为纬,以近政近世为用。”其主要目的是()A.实施教育改革

助推救亡图存B.反思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C.呼吁青年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剖析西方教育的本质问题8.北洋政权的文官高等考试分甄录试、初试、大试三种。其中甄录试考国文、历史、地理、笔算;初试主要考国法学、民法、刑法、国际公法、行政学、财政学、经济学等;大试考现

行法令解释、涉案判断、草拟文牍。据此可知,这一措施()A.旨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B.有利于新型官员的选拔C.为女子参政提供制度保障D.实现任用程序正规化9.1956年,中共中央强调不要把各民主党派协商确定的重点分工理解成为机械的划分范围,要求摒弃“以大城市

为主、以阶级中上层为主”的狭隘视域,重视在省和省属市以上的城市及相当于县的市、镇设立地方统一战线组织,从而在地域外延上形成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横向联动、纵向衔接的党际协商体系。这一要求()A.夯实了政治协商民主基础B.体现了我党的群众路线C.扩大

了爱国统一战线范畴D.促进了干部制度的改革10.《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坚持人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体定位,围绕着人一生的发展历程,以人的保护为核心,完整系统地规定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项权利,体现了民本时代“人性民法”

的细微观照。这表明《民法典》()A.凸显了国家保障人权理念B.完善了国家基层治理能力C.明确了社会主义宪法原则D.推动了国企改革深化提升11.元老院是古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中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共和国后期,元老院已从共和国初期的纯粹贵族成分的实权机构演变为实现个人意志的独裁御用工

具。古罗马政体的这一变化().的A.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崩溃B.有效限制了公民大会权力C.加强了对外军事征伐实力D.标志着君主统治正式形成12.13世纪末叶,在争取国家统一的过程中,法王菲利普四世下令对境内教产征收20%的所得税(领地税

)。于是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布教谕,禁止教士向法王交税。在此背景下,1302年,法国召开“三级会议”。据此可知,法王召开“三级会议”旨在()A.削弱欧洲的封建势力B.争取国内力量的支持C.强化君主专制的权威D.消除

封君封臣的影响13.下图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创作的漫画《你们认清我太晚了》,漫画中的路易十六以野猪形象出现。该漫画的寓意是当时法国()A.新旧势力矛盾开始激化B.革命原则成为社会共识C外部势力威胁与日俱增D.专制主义破坏社会秩序14.

1870年6月,英国颁布了第二个枢密院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委员会委员在财政部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但又规定外交部和内政部可以例外,某些高级官员(如法官和各类视察员)的职位仍可不经考试而由内阁直接任命。据此可知,

当时英国文官制度()A.保持了政党中立特点B.具有创新性和继承性C.形成两官分途的局面D.缺乏正常晋升的途径15.马丁·路德认为:上帝赋予每个人不同的天赋,因此每个人在一个团体中都有不同的天职。每个人的责任就是充分利用天职中的机会,去发挥和

实践自己的潜能。每一种职业,不论高低,都是上帝的召唤和旨意,并无贵贱之分。这一认识()A.以理性主义指导思想B.契合了资本主义精神C.助推王权摆脱教权束缚D.不利于民族意识觉醒16.下图是20世纪之后国内法体系和国际法体系的示意图。据此判断,国际法和国内法的主要不同在于

().的为A.产生背景和制约机制B.实施主体和运行原则C.指导思想和执行程度D.基本准则和客观效果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官解话》载,郡上计文书中应有“盗贼多少”一项。有关史料证实此说可信。如宣

帝时任垂相(百官之上的中央最高长官)的魏相说“案今年计,子弟杀父兄,妻杀夫者,凡二百二十二人”。如果计簿中没有“盗贼多少”的统计,丞相如何知道此情况。可能随《集簿》呈上的另有专门统计“盗贼多少”的附件。《周礼·天官·小宰》“岁终,则令郡

吏致事”。郑注“使赍岁尽文书来至,若今上计”。疏“汉之朝集使谓之上计吏。谓上一年计会文书及功状”。据此,可以认为《集簿》缺“功状”一项。此外,与《集簿》同时出土的还有《东海郡吏员薄》《东海郡吏员绩簿》等,或即与“功状”有关的文书,随《集簿》一

并上呈。——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上计制度的基本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上计制度的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了使清政府履行众多不平等条约,他们暂时减缓了对清政府施

加军事压力,转而寻求相互的合作,因此造成了19世纪60—70年代的中外和好之局。一部分在经世之风沐浴之下的士大夫群体开始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醒悟。他们关注夷人夷事,逐渐意识到中西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由学习西方的坚船

利炮演进到与西方展开商务贸易,酝酿并提出了“商战”思想。“与各国通商宜以商战”“分洋商之利”“以商敌国”“寓兵于商”等较为普遍的舆情民意反映了社会观念的新变化。清政府因此也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如兴办民用工业

、减免船捐、修扩船只等,借此来与洋商竞争。晚清主流外交思想开始由“剿夷抚夷”向“商战制夷”的转变。如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之前,就明确希望该局“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以免各口岸轮船生意尽为洋商所占”。——摘自闵红武《论晚清外交思想的演变历程》材料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

期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形势作出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中国外交的理念、战略和政策进行全面调整。邓小平明确提出“真正的不结盟说”。中国逐步改变了以往“联苏反美”“联美反苏”的所谓“一条线”战略,明确提出不同任何大国结盟,也不支持它们中的一方去反对另一方。

在处理国际问题上,中国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按照是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关系、促进共同发展的标准,独立自主地作出抉择,实行“真正的不结盟”的外交理念、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摘自齐鹏飞《新中国70年和平外交的发展历程及其

基本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晚清外交向“商战制夷”转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方向,并说明这一调整的历史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外交活动的主要因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众所周

知,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在西欧的广阔空间中形成了以封建割据为基础的统一的基督教世界。在基督教世界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国际关系的准则就建立在信奉或不信奉基督教的分界上。——摘编自李宏图《

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材料二(15世纪前后欧洲)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Nation)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

的状态对抗。在封建主义表层下形成着的一切革命因素都倾向王权,正向王权倾向它们一样。……世界并没有一个普遍的教会是所有的基督徒都要服从的,因为世界上并没有一个权力当局是所有其他权力都要服从的。在各自分立的国王和国家的领域

之中都有基督徒存在,但他们每一个人都要服从自己的祖国,因之便不能服从任何另一个人的命令。——据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国家的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2

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西方国家文官的历史发展来看,文官大体经过了四个阶段的演进,其价值观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如下表。时期价值观古代国家官吏——文官价值观的产生时期古代官吏的价值观更多的表现为国家

官吏必须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廉洁奉公的一种广泛的政治职业道德。封建专制下的文职官员时期文官存在的一切价值就在于为国王和君主服务,因而文官必须保证绝对的忠诚,在此基础上,适当考虑能力、素质、学识等因素,构

成选拔和任用文官的价值标准。政党分肥体制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官代表政党少数人的利益,其价值观从整体上讲趋于落后和腐朽,文官的价值追求表现为唯利是图,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文官制度正式形成时期政治中立原则和择优取仕原则使资产阶级倡导的人人平等

和竞争思想更加深入地渗透到文官的价值观中,进而推动了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但是,西方文官的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阶级性。——据严世雄《西方国家公务员价值观的历史演进》整理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

学知识,围绕“西方的文官制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史实准确)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学业质量监测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

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吕氏春秋》记载:“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以为太子。太史据法

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王。”这说明商朝晚期()A.君主权力得到加强B.受到原始民主传统影响C.实行内服外服制度D.嫡长子继承制受到推崇【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晚期(中

国)。材料中介绍了商朝晚期关于王位继承在嫡庶长幼间的争论,表明这一时期嫡长子继承制受到推崇,D项正确;君主权力得到加强是在春秋时期,排除A项;“受到原始民主传统影响”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内外服制是商朝时期的地方管理体制,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

项。2.据《资治通鉴》记载,北魏孝文帝“好贤乐善,情如饥渴,所与游接,常寄以布素之意,如李冲、李彪、高闾、王萧、郭祚、宋弁、刘芳、崔光、邢峦之徒,皆以文雅见亲,贵显用事;制礼作乐,郁然可观”。孝文帝此举()A.扩大了南北方差距B.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C.旨在提升官

员素养D.推动了北方经济恢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北魏孝文帝时期汉族文士能够“以文

雅见亲,显贵用事”,以及“制礼作乐,郁然可观”,再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代背景可知,孝文帝此举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B项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孝文帝此举会扩大南北方差距,排除A项;提升官员素养不是孝文帝的主要意图,排除C项

;材料并未涉及推动了北方经济恢复,排除D项。故选B项。3.唐初,政事堂由门下省迁至中书省后,皇帝的意旨能够直接通过中书令很快地向下传达,中书省及中书令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明显。而侍中则由于减少了对诏敕的事先预闻,监督作用也相应削弱。由此可知,当时()A

.监察职能受到相权侵夺B.中书省开始总理全国政务C.三省制衡态势受到冲击D.尚书省的职能逐渐被削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

题干材料信息“中书省及中书令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明显”“侍中则由于减少了对诏敕的事先预闻,监督作用也相应削弱”可知,随着政事堂迁到中书省,中书省的地位提高,侍中作用减弱,冲击了之前三省制衡的态势,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三省的职权,

与监察职能无关,排除A项;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是在元朝,排除B项;材料强调门下省和中书省地位的变化,“尚书省的职能逐渐被削弱”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4.北宋吕大钧鉴于乡党邻里的辅车相依、利害与共,“爰为立约以期同归于善”,遂制定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

交、患难相恤四条规约,每条之下又具文详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规定了乡民修身、立业、齐家、交游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及日常活动的礼仪俗规。据此可知,该乡约()A.有助于加强基层教化B.强化了政府的管控C.保障了社会秩序稳定D.弥补了法律的短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

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北宋(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修身、立业、齐家、交游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及日常活动的礼仪俗规”可知,该乡约有助于加强基层教化,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乡党邻里”,不涉及政府的行为,排除B项

;“保障了”的表述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乡村教化,不能确定乡约与法律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5.明代,中央对督抚权力有两项规定:第一,地方重大事务的处理,最后的决定权不在督抚,而在朝廷和皇帝,督

抚的权力是有限的。第二,督抚作为地方最高长官并无佐贰官,具体政务是由布按二司按照制度的规定处理,督抚并不插手。这表明()A.督抚权力受到制度约束B.行省制度发生重大调整C.君主集权统治达到顶峰D.中央政令执行出现异化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

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尽管督抚在制度上拥有地方最高行政权,但督抚权力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其地方事务的处置权受到很多制度性的限制,这表明督抚权力受到制度约束,A项正确。明朝时行省制度并未发

生重大调整,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关系,不能说明君主集权统治达到顶峰,排除C项。“中央政令执行出现异化”明显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故选A项。6.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至尔国王表内

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这表明当时的清政府()A.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对世界形势有清晰的认识C.开始走向闭关自守D.鼓励外商与中国商民交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

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93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乾隆帝在对外交往中坚持传统的“朝贡”制度,浸透着浓厚的“天朝上国”的观念,A项正确。清政府在外交上未能正确认识世界形势,排除B项;清朝前期就走向了闭关自守,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限制外商与中国商民交往,排除D项;

故选A项。7.19世纪末,梁启超指出:“西国学校,种类非一,条理极繁,而惟政治学院一门,于中国为最可行,而于今日为最有用。其为学也,以公理公法为经,以希腊罗马史为纬,以近政近世为用。”其主要目的是()A.实施教育改革助

推救亡图存B.反思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C.呼吁青年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剖析西方教育的本质问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力图从教育改革

、人才培养的角度来推动救亡图存,A项正确。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梁启超当时极力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主要是为其政治改良运动服务,并未指明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梁启超在呼吁哪个阶层、哪个群体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C项;梁启超指出

要将学习西方政治放在首位,是为其政治改良运动服务,但并不能说明学习政治是西方教育的本质,排除D项。故选A项。8.北洋政权的文官高等考试分甄录试、初试、大试三种。其中甄录试考国文、历史、地理、笔算;初试主要考国法学、民法、刑法、国际公法、行政学、财政

学、经济学等;大试考现行法令解释、涉案判断、草拟文牍。据此可知,这一措施()A.旨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B.有利于新型官员的选拔C.为女子参政提供制度保障D.实现任用程序的正规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根据“国法学、民法、刑法、国际公法、行政学、财政学、经济学”“现行法令解释”“涉案判断”可知这一措施有利于政府选拔新型官员,取代旧式官僚,B项正确;北洋军阀政府是封建买

办的独裁政权,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排除A项;国民政府时期的《考试法》才允许女子参加考试,排除C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实际效果,“实现任用程序的正规化”说法过于绝对,D项排除。故选B项。9.1956年,中共中央强调不要把各民主党派

协商确定的重点分工理解成为机械的划分范围,要求摒弃“以大城市为主、以阶级中上层为主”的狭隘视域,重视在省和省属市以上的城市及相当于县的市、镇设立地方统一战线组织,从而在地域外延上形成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横向联动、纵向衔接的党际协商体系。

这一要求()A.夯实了政治协商民主基础B.体现了我党群众路线C.扩大了爱国统一战线范畴D.促进了干部制度的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年(中国)。根据题干信息

“摒弃‘以大城市为主、以阶级中上层为主’的狭隘视域”“设立地方统一战线组织”以及“横向联动、纵向衔接的党际协商体系”,再结合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历史阶段特征,可知这一要求夯实了政治协商民主的基础,A项正确;群众路线是指我党从群众中来,到

群众中去,材料不涉及这一信息,排除B项;“爱国统一战线”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排除C项。干部制度改革与党际协商体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

坚持人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体定位,围绕着人一生的发展历程,以人的保护为核心,完整系统地规定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项权利,体现了民本时代“人性民法”的细微观照。这表明《民法典》()A.凸显了国家保障人权理

念B.完善了国家基层治理能力C.明确了社会主义宪法原则D.推动了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的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题干信息“以人的保护为核

心”、民本时代“人性民法”等可知《民法典》凸显了国家保障人权理念,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对基层治理的影响,排除B项;社会主义宪法原则是指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推动了国企改革深化提升”明显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

元老院是古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中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共和国后期,元老院已从共和国初期的纯粹贵族成分的实权机构演变为实现个人意志的独裁御用工具。古罗马政体的这一变化()A.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崩溃B.有效限制了公民大会权力C.加强了对外军事征伐实力D.标志着

君主统治正式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古罗马共和国)。根据题干材料信息“从共和国初期的纯粹贵族成分的实权机构”,演变为“实

现个人意志的独裁御用工具”,这一变化反映的是元老院这一古罗马共和国政治中心走向衰落,这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崩溃,A项正确;“有效限制了公民大会权力”从材料看不出来,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古罗马政体演进,与对外军事征伐无关,排除C项;D项明显不符合

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2.13世纪末叶,在争取国家统一的过程中,法王菲利普四世下令对境内教产征收20%的所得税(领地税)。于是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布教谕,禁止教士向法王交税。在此背景下,1302年,法国召开“三级会议”。据此可知

,法王召开“三级会议”旨在()A.削弱欧洲的封建势力B.争取国内力量的支持C.强化君主专制的权威D.消除封君封臣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末(法国)。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法王菲利普四世对罗马教廷

在法国的领地进行征税,而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布教谕,禁止教士向法王交税,这说明1302年,法国召开“三级会议”是国王为争取各阶层对于征税的支持,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王和教皇的关系,不能说削弱欧洲的封建势力,故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13世纪末叶

的法国是等级君主制时期,故排除C项。消除封君封臣的影响和题干信息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的13.下图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创作的漫画《你们认清我太晚了》,漫画中的路易十六以野猪形象出现。该漫画的寓意是当时法国()A.新旧

势力矛盾开始激化B.革命原则成为社会共识C.外部势力威胁与日俱增D.专制主义破坏社会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根据漫画的题目《你们

认清我太晚了》以及“路易十六以野猪形象出现”,结合法国大革命的时代背景可知,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以野猪形象出现的国王实际上是社会秩序破坏者的形象,所以该漫画的寓意是当时法国专制主义破坏社会秩序,D项正确;大革命的爆发就意味着新旧势力的矛盾激化,排除A项;“社

会共识”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漫画显示的是当时法国国内各派势力的状况,外部势力的表述不符合漫画的寓意,排除C项。故选D项。14.1870年6月,英国颁布了第二个枢密院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委员会委员在财政部的

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但又规定外交部和内政部可以例外,某些高级官员(如法官和各类视察员)的职位仍可不经考试而由内阁直接任命。据此可知,当时英国文官制度()A.保持了政党中立特点B.

具有创新性和继承性C.形成两官分途的局面D.缺乏正常晋升的途径【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870年(英国)。“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表明文官考试制度确立,体现了创新性,“某些高级官员(如法官和各类视察员)的

职位仍可不经考试而由内阁直接任命”体现了继承性。据此可知,当时英国文官制度具有创新性和继承性,B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政党中立”的信息,排除A项;两官分途是指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分立,材料不涉及这一信息,

排除C项;“缺乏正常晋升的途径”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的15.马丁·路德认为:上帝赋予每个人不同的天赋,因此每个人在一个团体中都有不同的天职。每个人的责任就是充分利用天职中的机会,去发挥和实践自己的

潜能。每一种职业,不论高低,都是上帝的召唤和旨意,并无贵贱之分。这一认识()A.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B.契合了资本主义精神C.助推王权摆脱教权束缚D.不利于民族意识觉醒【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

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德国)。马丁·路德的“天职”观念肯定了人工作的意义,这有助于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契合了资本主义精神,B项正确;根据“上帝赋予每个人不同的天赋”,可知依然坚持基督教信仰,并未反映理性精神,排除A

项;马丁·路德这一认识并未涉及王权与教权的关系,排除C项;马丁·路德这一认识与民族意识关系不大,且宗教改革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排除D项。故选B项。16.下图是20世纪之后国内法体系和国际法体系的示意图。据此判断,国际法和国内法的主要不同在于()A.产生背景和制约机制B.实施主体和运

行原则C.指导思想和执行程度D.基本准则和客观效果【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后(世界)。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国内法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国际法采取与国内法不同的强制方式。国际法主要是依靠有组织的国

际强制机关加以维护,保证实施;而国内法的强制方式主要依靠国家本身的行动,但国际法仍然是法律,B项正确;材料没有列举国际法和国内法的背景以及制约机制,无法通过这两项内容对国际法和国内法进行比较,排除A项;两种法律的指导思想和执行程度在示意图中并没有体现,排除C项;通过材

料看不到两种法律的实施效果,因此不能得出两者的比较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官解话》载,郡上计文书中应有“盗贼多少”一项。有关史料证实此说

可信。如宣帝时任垂相(百官之上的中央最高长官)的魏相说“案今年计,子弟杀父兄,妻杀夫者,凡二百二十二人”。如果计簿中没有“盗贼多少”的统计,丞相如何知道此情况。可能随《集簿》呈上的另有专门统计“盗贼多少”的附件。《周礼·天官·小宰》“岁终,则令郡吏致事”。郑注“使赍岁尽文书来至,若今上计”

。疏“汉之朝集使谓之上计吏。谓上一年计会文书及功状”。据此,可以认为《集簿》缺“功状”一项。此外,与《集簿》同时出土的还有《东海郡吏员薄》《东海郡吏员绩簿》等,或即与“功状”有关的文书,随《集簿》一并上呈。——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指出汉代上计制度的基本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上计制度的影响。【答案】(1)以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等情况为考核标准;以集簿(计簿)形式呈现;集薄(计簿)上报中央,御史参与审核。(2)为提升国家治理水平提供

依据;有利于规范地方官员的执政行为,提升行政效率;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代王朝所借鉴。【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郡上计文书中应有‘盗贼

多少’一项”“随《集簿》一并上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以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等情况为考核标准;以集簿(计簿)形式呈现;集薄(计簿)上报中央,御史参与审核。【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如果计簿中没有‘盗贼多少’的

统计,丞相如何知道此情况”“岁终,则令郡吏致事”“与‘功状’有关的文书,随《集簿》一并上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汉代上计制度为提升国家治理水平提供依据;有利于规范地方官员的执政行为,提升行政效率;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代王朝所借鉴。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了使清政府履行众多不平等条约,他们暂时减缓了对清政府施加军事压力,转而寻求相互的合作,因此造成了19世纪60—70年代的中外和好之局。一部分在经世之风沐浴之下的士大夫群体开始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醒悟。他们关注夷人夷事,逐渐意识

到中西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由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演进到与西方展开商务贸易,酝酿并提出了“商战”思想。“与各国通商宜以商战”“分洋商之利”“以商敌国”“寓兵于商”等较为普遍的舆情民意反映了社会观念的新变化。清政府因此也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如兴办民用工业、减免船捐、修扩船只等,借此来

与洋商竞争。晚清主流外交思想开始由“剿夷抚夷”向“商战制夷”的转变。如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之前,就明确希望该局“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以免各口岸轮船生意尽为洋商所占”。——摘自闵红武《论晚清外交思想的演变历程》材料二进入改革开放

新时期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形势作出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中国外交的理念、战略和政策进行全面调整。邓小平明确提出“真正的不结盟说”。中国逐步改变了以往“联苏反美”“联美反苏”的所谓“一条线”战略,明确提出不同任何大国结盟,也不

支持它们中的一方去反对另一方。在处理国际问题上,中国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按照是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关系、促进共同发展的标准,独立自主地作出抉择,实行“真正的

不结盟”的外交理念、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摘自齐鹏飞《新中国70年和平外交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晚清外交向“商战制夷”转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

政策的调整方向,并说明这一调整的历史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外交活动的主要因素。【答案】18.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国际形势的暂时缓和;清朝国力衰落,中外实力对比悬殊;社会观念的变化;有识之士的推动;洋务运动的影响;清政府外交观念的转变。19.调整方向:对外开放;不结盟。历史

意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和平环境;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20.综合实力、国家利益、外交思想、国际环境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根据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

强为了使清政府履行众多不平等条约”可得出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国际形势的暂时缓和;根据材料一“逐渐意识到中西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可得出清朝国力衰落,中外实力对比悬殊;根据材料一“舆情民意反映了社会观念的新变化”可得出社会观念的变化;根据材料一“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可得出有识之士的推动;洋务运动

的影响;根据材料一“晚清主流外交思想开始由‘剿夷抚夷’向‘商战制夷’的转变”可得出清政府外交观念的转变。【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第一小问调整方向,根据材料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以邓

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邓小平明确提出‘真正的不结盟说’”可得出对外开放;不结盟。第二小问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二“中国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按照是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关系、促进

共同发展的标准,独立自主地作出抉择”可得出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和平环境;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小问3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根据两则材料可知,影响外交活动的主要因素有综合实力、国家利益、外交思想、国际环境等。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众所周知,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在西欧的广阔空间中形成了以封建割据为基础的统一的基督教世界。在基督教世界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国际关系的准则就建立在信奉或不信奉基督教的分界上。——摘编自李宏图

《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材料二(15世纪前后欧洲)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Nation)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在封建主义表层下形成着

的一切革命因素都倾向王权,正向王权倾向它们一样。……世界并没有一个普遍的教会是所有的基督徒都要服从的,因为世界上并没有一个权力当局是所有其他权力都要服从的。在各自分立的国王和国家的领域之中都有基督徒存在,但他们每一个人都要服从自己的祖国,因之便不能服从任何另一个人的命令。

——据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国家的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答案】(1)国家分裂割据;基督教一统天下;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淡薄。(2)欧洲资本主义

萌芽和城市的发展,需要强大王权的保护;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宗教改革运动强化了各国的国家和民族认同;启蒙运动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

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的西欧。根据材料“以封建割据为基础的统一的基督教世界”可得出国家分裂割据;基督教一统天下;根据材料“在基督教世界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可得出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淡薄。【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

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欧洲。根据材料“王权是进步的因素”,得出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城市的发展,需要强大王权的保护;根据“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Nation)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得出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

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根据“世界并没有一个普遍的教会是所有的基督徒都要服从的,因为世界上并没有一个权力当局是所有其他权力都要服从的”,从宗教改革的角度作答,得出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日益显现;根据材料的出处得出启蒙运动和各国资

产阶级革命,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西方国家文官的历史发展来看,文官大体经过了四个阶段的演进,其价值观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如下表。时期价值观古代国家官吏——文官价值观

的产生时期古代官吏的价值观更多的表现为国家官吏必须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廉洁奉公的一种广泛的政治职业道德。封建专制下的文职官员时期文官存在的一切价值就在于为国王和君主服务,因而文官必须保证绝对的忠诚,在此基础上,

适当考虑能力、素质、学识等因素,构成选拔和任用文官的价值标准。政党分肥体制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官代表政党少数人的利益,其价值观从整体上讲趋于落后和腐朽,文官的价值追求表现为唯利是图,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文官制度正式形成时期政治中立原则和择优取仕

原则使资产阶级倡导的人人平等和竞争思想更加深入地渗透到文官的价值观中,进而推动了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但是,西方文官的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阶级性。——据严世雄《西方国家公务员价值观的历史演进》整理根据表格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方的文官制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史实准确)【答案】主题:西方文官价值观变化呈现明显时代性。阐述:古代西方国家,官吏价值观通常通过官吏道德规范的形式表现。中世纪后期,当时的文职官员的身份是国王的私人奴仆,其衣食

住行皆靠国王恩赐,文官效忠的是封建专制的君主政权,代表的是极少数王室成员和贵族的利益。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随着政党政治的出现,多党制度的形成,在竞争中获胜的政党把政府部门的官职作为战利品,合法的、公开的进行分赃,

这一时期文官的价值追求表现为唯利是图,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政府管理职能的日趋复杂化,传统的政党分肥制日益暴露出严重问题,这推动了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但是,西方

文官的价值观仍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阶级性。总之,西方国家文官的发展经历了多次变革与演进,每一阶段的价值观都与当时政治、经济状况紧密相联,其价值观变化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解析】【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和近

代的西方。要求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方的文官制度”自拟论题,可以就材料整体或者某一历史阶段拟定论题,如西方文官价值观变化呈现“时代性”。其次,结合历史阶段特征,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展开阐述,如:古代西方国家,官吏价值观通常通

过官吏道德规范的形式表现。中世纪后期,当时的文职官员的身份是国王的私人奴仆,其衣食住行皆靠国王恩赐,文官效忠的是封建专制的君主政权,代表的是极少数王室成员和贵族的利益。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随着政党政治的出现,多党制

度的形成,在竞争中获胜的政党把政府部门的官职作为战利品,合法的、公开的进行分赃,这一时期文官的价值追求表现为唯利是图,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政府管理职能的日趋复杂化,传统的政党分肥制日益暴露出严重问题

,这推动了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但是,西方文官的价值观仍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阶级性。最后进行总结,西方国家文官的发展经历了多次变革与演进,每一阶段的价值观都与当时政治、经济状况紧密相联,其价值观变化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在进行阐述时注意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史实准

确。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