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2.067 MB
  • 2024-11-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共(13)页,2.06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e3a8e16a64b9ec10f71d49b5f421ea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三地理试题2024.2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绿电”是指在电力生产过程

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绿色电力,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德国在2022年创下了绿电使用纪录,绿电占比已达到48%,几乎覆盖了德国一半的电力消费;下图为德国2022年某月19日06:00-21:45绿电生产结构和电力消费图,这日天气晴好。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1.该日,德国绿电生产以()A.风电、光伏发电为主B.风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C.水电、光伏发电为主D.水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2.德国持续、大力推广绿电,可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主要表现在()A.减

少碳排放B.减小电网波动C.降低能源需求D.减少能源进口3.该日所在月份最可能是()A.1月B.3月C.5月D.7月【答案】1.A2.D3.B【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该日,德国绿电生产结构: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占比大,其次是光伏

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和水电占比小,故该日,德国绿电生产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主,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由材料知,绿电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德国在2022年创下了绿电使用纪录,绿电占比已达到48%,几乎覆盖了德国一半的电力消

费;结合所学区域知识,德国传统能源短缺,说明其在2022年以前,国内电力供应依赖于能源进口。德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盛行西风,风能资源丰富;德国西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往东部和南部逐渐过渡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夏

季光照时间较长,日照强度较高,特别是南部光照充足,晴天多,太阳能丰富,发展风能、太阳能等绿电,可以减少能源进口,D正确;减少碳排放与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关系不大,A错误;减少能源进口,可减小电网波动,但减少电网波动不属于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的主要表现,B错误;随着经济发展,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高,德国能源需求会增加,C错误。故选D。3题详解】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读图可知,德国该日光伏发电时间约为6:00~18:00,据此可推知,德国该日昼长约为12小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位于4

7°N-55°N,3月21日或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时,会出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的现象,B正确;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德国昼短夜长,5月和7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德国昼长夜短,与题意不符合,ACD错误。故选B。【点睛】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

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中国城乡转型过程中村镇呈现异质化发展态势。有学者对2009—2018年江苏省3个典型县城的村镇空间演化格局进行对比研究,归纳出村镇建设格局演化的三种模式(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三种模式分别为()A.a农业生产型b工业生产型c生态消费型B.a工业生产型b农业生产型c生态消费型C.a工业生产型b生态消费型c农业生产型D.a农业生产型b生态消费型c工业生产型5.村镇建设格局演化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a模式城乡发展两极分

化明显B.b模式非粮化潜在风险大【C.c模式主城区的引领功能最强D.三类空间演化模式经济规模差异小【答案】4.C5.B【解析】【4题详解】读图可知,a图有高新技术开发区,说明为工业生产型,b有生态景观区的生成,故为生态消费型,c以村为中心,形成农业生产型,

故选C。【5题详解】a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故城乡发展两极分化减小,A错误;b模式农业用地被大量占用,非粮化潜在风险大,B正确;c模式主城区是向外扩张的,故引领功能不是最强,C错误;读图可知,三类空间演化模式经济规模差异大,D错误。故选B。【点睛】工业区往往沿

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便于工业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工业区应分布于城市外围,地租低,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能避免对市区环境的污染。丹麦西海岸某海上风电场,海面上出现了一层薄薄的“海烟”。近200米高的风车徐徐转动,风车下风向形成了条带状的浓雾(

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海烟”的形成原因是()A.海面辐射冷却后近海面空气降温B.暖湿空气经过寒流影响的冷海面C.冷湿空气经过暖流影响的暖海面D.冷锋过境时暖空气被抬升后降温7.图中条带状浓雾形成的关键过程是()A.海面水汽整体上升B.近海面空气受风车扰动混合C.风车后风速降低D

.冷空气经过风车后被加热【答案】6.A7.B【解析】【6题详解】暖湿空气经过、冷湿空气经过、冷锋过境时海面风力均较大,而薄薄的“海烟”容易被风吹散,即“海烟”出现时大气应比较稳定,海面风力较小,BCD错误;海洋水汽蒸发量大,海绵附近的大气湿度高,当海面辐射冷却近海面空气遇冷凝结形

成雾(海烟),A正确。故选A。【7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近200米高的风车徐徐转动,近海面空气受风车扰动混合,使风车下风向形成了条带状的浓雾,B正确;海面水汽整体上升浓雾应是整体大面积的出现,A错误;风车后风速降低对浓雾的形状影响较小,

C错误;风车并没有加热冷空气的作用,D错误。故选B。【点睛】海雾形成的条件:充足的水汽、遇冷凝结、无风或微风环境。对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进行的生态建设工程,随着时间推移对区域水文—泥沙—植被时空演变呈现显著影响。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后若长期疏于管理,会在坡面上形成水沙快速通道,形成新的冲一

淤平衡(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该地区进行生态建设工程的影响包括()①增加地表径流的流速②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③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④该区域降水增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9.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后若长期疏于管理,随着时间推移,其治理坡面平均

沉积颗粒物()A.越来越小B.先减小后增大C.越来越大D.先增大后减小【答案】8.C9.C【解析】【8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地区进行生态建设工程通过平整土地,蓄水减少区域水土流失,故会减缓地表径流的流速,①错误;水土流失减轻,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②正确;水体下渗增加

,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③正确;改生态工程对区域降水影响小,④错误;故选C。【9题详解】读图可知,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后若长期疏于管理,随着时间推移,地表径流水量增加,含沙量增大,形成水沙快速通道,侵蚀能力增强,故其治理坡面平均沉积颗粒物会随之增大,故选C【

点睛】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横断山区自北向南并流,河谷深

切,降水差异大(如图),谷内植被垂直带谱独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云岭的主要水汽来源及降水特点是()A.印度洋东坡少,西坡多B.印度洋北坡多,南坡少C.太平洋东坡多,西坡少D.太平洋北坡少,南坡多11.该地区年降水量

最大值出现在海拔()A约5400mB.约3000mC.约3800mD.约1000m12.金沙江河谷底部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叶林D.荒漠灌丛【答案】10.A11.B12.D

【解析】【10题详解】云岭地处西南横断山区,受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水汽影响大,西坡是迎风坡,降水多,东坡是背风坡,降水少,故选A。【11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地区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怒山海拔约3000m处,年降水量接近2000毫米,故选B。【12题详解】金沙江地处亚

热带季风气候区,当地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是由于金沙江河谷属于干热河谷,受焚风效应影响大,地处背风坡,降水少,读图可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属于荒漠灌丛,AB错。.误、D正确。金沙江河谷热量充足,植被类型不是寒带的针叶林,C错误。故选D。【点睛】金沙江干热河谷有4000多万亩

,蜿蜒于四川、西藏、云南三省,从青海省玉树地区的直门达到四川省宜宾市,全长约有2300余公里。荒山荒地全是裸露的红土,森林覆盖率真不足5%,生态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对长江流域中下游特别是三峡大坝存在着极大的负面影响。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约32万平

方千米,境内的柴达木盆地自然景观奇特、矿产资源丰富。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源得以开采利用。近10余年旅游业发展迅速。下表显示该地不同时期常住人口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年份19491990200020102020人口(万人)1.6031.2333.2049.8646.821

3.该地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增长率高B.农业土地开垦C.生态环境改善D.矿产资源开发14.该地人口空间分布现状特征为()A.单核集中B.均匀分布C.多点集聚D.带状分布15.旅游业发展对该地人口特征

的影响包括()①常住人口快速增加②流动人口规模扩大③男女性别比达到平衡④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增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13.D14.C15.D【解析】【13题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49年后,该地人口快速增长,结合材料“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源得以开采利用。”可知,该地人口

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开发,而不是农业土地开垦和生态环境改善,BC错误,D正确;自然增长率高是人口快速增长的表现,不是原因,且当地人口增加,应是为开发资源,人口迁入,而不是人口自然增长,A错误。故选

D。【14题详解】该地面积广阔,境内的柴达木盆地自然景观奇特、矿产资源丰富,人口集中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呈多点集聚的特征,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旅游业发展使得游客增多,游客属于流动人口,①错误,②正确;旅游业发展对男女性别比影

响较小,.③错误;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因此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会增加,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和环境质量等);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就业状况城市化水平,交通状况);开发历史

长短。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进行跨空间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逆向飞地是指以欠发达地区为飞出地,发

达地区为飞入地。衢州地处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被定位为“生态屏障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2年衢州杭州实施“山海协作”以来,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合作效益不断提升。2016年在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腹地建成的衢州海创园(如图),是浙

江省第一个跨行政区建设的逆向飞地项目,运营初期园内所有企业的财政收入,由余杭区全部返回给衢州市,同时形成“研发孵化在杭州,落地生产在衢州”的新格局。杭州是浙江省及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建设用地指标紧张。(1)指出衢州海创园的地理位置优势。(2)说明衢州成为“逆向飞地经济”中“

飞出地”的原因。(3)以衢州海创园项目为例,简述浙江省推进“山海协作”战略的积极意义。【答案】(1)衢州海创园位于杭州市未来科技城腹地,高科技人才众多;衢州海创园所在的杭州是重要交通枢纽,交通位置优越。(2)衢州地处山区,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人才匮乏,资金、技术短缺

;作为生态屏障区,环保要求高,产业发展亟待升级;衢州是杭州市“山海协作”的帮扶城市,借机在杭州建立衢州海创园,异地引资引智。(3)衢州(飞出地)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杭州(飞入地)可置换部分建设

用地指标,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有利于两地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解析】【分析】本题以衢州海创园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区域地理特征描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等相关知识,突出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

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材料“2016年在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腹地建成的衢州海创园”可知,衢州海创园位于杭州市未来科技城腹地,高科技人才众多,技术力量雄厚;杭州是浙江省及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交通位置优越。【小问2详解】衢州地处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河流源

头以山地地形为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高技术人才外流,缺乏人才、资金和技术;衢州被定位为“生态屏障区”,属于主体功能区中的禁止开发区,环境保护要求较高,传统产业亟待调整升级;由材料“2002年衢州杭州实施“山海协作”以来,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合作效益不断提升”可知,衢州属于杭州市“山海协作”的帮扶

城市,借此政策,衢州在杭州建立衢州海创园,能够异地吸引资金和人才。【小问3详解】衢州海创园项目运营初期园内所有企业的财政收入,由余杭区全部返回给衢州市,有利于增加衢州的财政收入,促进衢州经济发展;推进“山海协作”战略,跨行政区建设逆

向飞地项目,有利于杭州可以置换部分建设用地指标,扩大城市的发展空间;形成了“研发孵化在杭州,落地生产在衢州”的新格局,有利于两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为揭示黄河上游水系格局的演化过程

,有学者对黄河上游龙羊峡段开展研究。研究表明,2.7Ma以来,青藏高原东南部经历多次构造抬升,距今约0.15Ma前,共和运动导致共和盆地向东南倾斜抬升,导致湖水外溢,同时使黄河不断向上游切割(如图)。龙羊峡为深切峡谷,高差可达数百米。(1)拉西瓦水电站位于龙羊峡下游约40

km处,龙羊峡—拉西瓦段黄河沿线剖面示意图如下。指出该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势特征,并在图中虚线框内将河床纵剖面缺失部分补充完整。(2)说明黄河上游水系格局的演化过程。【答案】(1)地势高,起伏大。作图如下:(2)早期,黄河上游干流为湟水河,青海湖与内流湖连为一体;后经多次构

造抬升运动,黄河不断向青藏高原溯源侵蚀,切穿系列盆地,黄河上游干流发生变化;黄河源头不断向青藏高原腹地延伸,湟水河成为黄河上游的支流;因构造抬升,青海湖与共和古湖一分为二,青海湖一度成为外流湖,湖水注入黄河;又因构造抬升,青海湖

最终变为内流湖,与黄河水系分离【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黄河上游水系为材料,涉及黄河上游水系格局的演化过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小问1详解】该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势特征为西北高

、东南低,整体起伏较大。从龙羊峡到拉西瓦水电站,河床高程先升高后降低,因此河床纵剖面缺失部分应该是一个向下的凹槽,表示河流在该处流经一个峡谷或深槽。在虚线框内补充完整后,可以看到河床在龙羊峡段相对较高,

随后逐渐降低,形成一个明显的凹槽,最终到达拉西瓦水电站处。画图如下:【小问2详解】黄河上游水系格局的演化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在2.7Ma以前,地壳相对稳定,黄河还未形成,只有一些独立的内陆湖盆。然后,在

2.7Ma至0.15Ma期间,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抬升,古湖盆出露并相互连通,使得水流得以汇聚,黄河开始发育。最后,在0.15Ma以来,地壳继续抬升,尤其是共和盆地抬升幅度大,使得湖水外溢,黄河继续向上游溯源侵蚀,最终切穿

龙羊峡,形成了现今的黄河上游水系格局。在这个过程中,黄河不断袭夺古湖泊,并向上游切割,逐渐形成了现今的深切峡谷。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新疆是我国盐碱地分布面积最广的省区(图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灌排洗盐,使农业发展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随着人口和耕地

面积增加,滴灌等节水技术的推广,却形成了新形式的盐渍化现象(图2)。近年来,在科研人员指导下,当地居民通过种植“吃盐植物”,为这贫瘠的土地寻求到了新的发展方向。部分“吃盐植物”可作为牛羊饲料。(1)说出新疆盐碱地的分布位置。(2)相比原来的灌排洗盐模式,指出

目前滴灌模式的不足。(3)简述新疆推广种植“吃盐植物”对当地的经济效益。【答案】(1)集中分布于盆地边缘、山麓地带;内流河、湖沿岸及古湖盆地区(2)绿洲盐分不能被洗去,造成积盐;荒漠植被失去部分水源,生态屏障失效。(3)有利于改良盐碱地,减少环境治理成本;提供饲料

,促进畜牧业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新疆盐碱地的分布图和新形式的盐渍化现象图为材料,涉及新疆盐碱地的分布、盐碱地的灌溉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小问1详解】新疆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在二叠纪期间

经历大规模海退,由海变陆”,可知新疆是古地中海海退形成,岩层含盐量高;新疆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处干旱内陆,降水少,蒸发旺盛;当地的种植业适宜灌溉农业为主,随着绿洲灌溉农业大力发展,水分蒸发留下盐分。故读图可知,新疆盐碱地的分布位置是:集中分布于

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带,由于发展灌溉农业形成的盐碱地和古地中海海退形成盐碱地;内流河、湖沿岸及古湖盆地区,由于蒸发、变得干涸形成的盐碱地。【小问2详解】“灌排洗盐”可以充分使土壤整体的盐分随淡水排出,长期来

看效果较好,不会出现绿洲积盐。而滴灌水量较小,只能使植物根部土壤淡化,对植物根部附近周边的土壤作用不大,不能把盐排出土体,土壤中总盐分无法减少,所以出现绿洲积盐。灌排洗盐的效果是把绿洲或者灌区的盐淋洗到荒漠去,

荒漠地区的土壤盐分增加,使得荒漠地区能够生长一部分耐盐的荒漠植物,由于滴灌使得主要的水源大部分提供给耕地,这使得荒漠无法获得水源补给,荒漠变得更干旱,植物无法生长,生态屏障失效。【小问3详解】吃盐植物可以吸收土壤中的盐分,能将土壤盐分带走,改善土壤盐碱化;吃盐植物的生长可以

提高植被覆盖率,同时也可以使其他植物可以生长,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当地以畜牧业为主,吃盐植物可以直接提供饲料,同时一部分也可以作为蔬菜,产生经济价值;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盐碱化地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提高当地生活水平。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

下列要求。日本海背靠亚欧大陆,冬季其西部沿岸海域常有海冰形成。洋流系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寒冷的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约21~18千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气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上、下

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域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下图示意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状况。(1)说明距今约21~18千年期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的原因。(2)分析在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西部近岸

海域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3)有人认为现代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约8千年。试说明支持该观点的理由。【答案】(1)日本海相对封闭,与外海连接通道(海峡)水深较浅;气候寒冷,海退明显,导致海平面显著下降

。(2)气候变冷,夏季风势力减弱,海水扰动减小;冬季风势力增强,对马暖流势力减弱;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海冰范围扩大且历时长,不利于上、下层海水交换;海平面下降,日本海与外海交换减弱,洋流影响减弱。(3)现代对马

暖流影响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域;距今约8千年,这些海域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同步增强,反映对马暖流自此开始全面影响这些海域,表明现代对马暖流基本形成。【解析】【分析】本题以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状况为

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海水运动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受日本诸多岛屿分布的影响,日本海相对封闭,且背靠亚欧大陆,属于大陆架海域,日本海与外海连接通道(海

峡)水深较浅;距今约21~18千年期间是寒冷的末次冰期最盛期,气候寒冷,导致海平面显著下降,海退明显,使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小问2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距今约17-15千年,气候再次变冷。气候变冷,夏季风势力减弱,海水扰动减小,但冬季风势力增强,对马暖流势力减

弱;气候变冷,海冰大量形成,导致上、下层海水密度差减小,不利于上、下层海水交换;洋流系统中寒暖流交汇会导致海水搅动,引起上、下层海水交换。北部海域结冰,寒流减弱,导致寒暖流交汇减弱,海平面下降,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降低。【小问3详解】现代对马暖流影响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域

。结合材料信息“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域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对马暖流的入侵会提高表层和底层水体交换,且距今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域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同步增强,由此可认为对马暖流

自此开始全面影响这些海域,现代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8千年。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