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校内)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6 页
  • 大小 196.134 KB
  • 2024-09-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校内)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校内)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校内)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3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校内)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docx,共(26)页,196.13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e065662938e6e7f7e6673d8cd3ab40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三调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中国古代早

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国家与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答案】D【解析】材料中“夏朝设秩宗,……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能够说明先秦时期

国家统治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故D项正确;材料中“秩宗”是一官名,后世用为礼部的习称,并非地方官员;材料中的“卜、巫、史”等都是官民,没有体现血缘关系,也没有体现宗族,因此ABC项均错误。点睛:商朝实行内

外服制度,商王有控制内外服的权力,借神权以巩固王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度,打破了地方的血缘关系,中央权力进一步加强。商周时期都是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的特点。2.禹征三苗时,“乃会群后,誓于师”,启征有扈氏“乃召六卿”。商王盘庚迁殷“命众悉至于庭”,还经常出现“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

饬国典”。这些历史现象表明A.分封制在夏商时期开始推行B.专制主义思想显露苗头C.原始集体议事方式影响尚深D.贵族议会制度不断完善【答案】C【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推行,故A项错误;材料中突出的是“群”“召六卿”“共饬国典”强调的不是专

制主义,故B项错误;原始社会强调的是集体议事方式,材料中体现了这种集体的议事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不是在强调贵族议会制度的完善与否,故D项错误。3.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现了大量秦

代的竹简,其中有政令.上下公文往米、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A.地方宗族势力较为强大B.行政制度比较系统C.郡县制在全国范围确立D.法律制度非常严密【答案】B【解析】【详

解】这些秦代的竹简涉及政令、上下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由此可知,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有比较系统的行政制度,故B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方宗族势力,故A错误;材料没有郡县制在全国范围确立的信息,故C错误;材料涉及法律制度,但这不是材料

的主旨,故D错误。4.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A.选官和品德有机结合B.品德成为人才选拔重要标准C.世卿世禄制逐渐式微D.

人才选拔由地方集中到中央【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题干反映了选官标准经历了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选官方式由地方到中央,故D正确;材料体现出选官和考试有机结合,故排除A;B项只适合对察举制的评价,故排除B;C

项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也不能完整体现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故排除C项。5.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方面,秦置郡,汉置州,唐置道,宋置路等,大都是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因素来确定地方行政区划的。这种安排无疑是自古以来区域性管理中“山河形便”惯例的体现。这种安排A.客观上易使地方凭险割据对抗中央B.

根本上凸显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C.不利于区域内经济交流和文化认同D.地理环境是地方政区划分决定因素【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该题描述了元朝以前的地方行政区域划分的特点,以自然地貌为划分标准,客观上易使地方凭险割据对抗

中央,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A;“山河形便”可以显示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的现象,但不能从“根本上”体现,B错误;这种划分方式不影响区域内经济交流和文化认同,排除C;D项“决定因素”表述错误,排除。【点睛】6.秦始

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

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A.都符合事实B.都与史实不符合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D.只有明成祖的说

法与史实不符【答案】C【解析】【详解】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沿用了两千多年,秦始皇的说法正确;唐代是完善了三省六部制,而不是首创,唐太宗说法错误;丞相制度是明太祖废除的,明成祖说法错误;雍正帝时期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雍正帝说法正确。所以他们的

言论中,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故选C;综上所述,可排除ABD。7.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等管理地方。在蒙古族聚居的北京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主要采取军府制;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并设驻藏大臣。这说明清政府A.民族政策因地制宜、因俗而治B.

全国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一致性C.民族事务管理制度化和法制化D.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在蒙古族聚居地、新疆、西藏等地区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故

选A;材料体现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多样性,而不是一致性,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事务管理法制化,故排除C;材料未涉及到实行民族平等政策,故排除D。8.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A.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B.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C

.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D.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西周到秦朝,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故A正确;B没有

体现出中央集权特点;C中历史必然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主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和皇帝制度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的重点之一。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

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的制度。皇帝制度自秦始皇创立以来,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皇权至上,不可僭越;皇帝独尊

,王权神化;皇位世袭,不可转移;总之,皇帝制度与封建专制是相辅相成的。【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9.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东南沿海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1858年《天津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又开放沿海、沿江

11处通商口岸;1895年《马关条约》又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主动顺应资本主义的潮流B.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特别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D.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目的是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所以中国通商口岸开放区域的逐渐扩大,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正确;近代的开放是通过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实现的,不是主动顺应潮流,故AC排除;题意没有体现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故D排除。10.

“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该事件导致A.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B.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C.列

强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镇江府的陷落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这次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排除A;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

,排除B;列强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排除C。11.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后,天津民间门首皆插白旗,上写“某某国户人”,或“某某国顺民、良民”,“北京各国占管区居民纷纷向洋兵送万民伞”。这次战争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促进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C.使清政府成为列

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推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北京各国占管区居民纷纷向洋兵送万民伞”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C正

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故B错误;甲午中日战争推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发展,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北京各国占管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12.李鸿

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A.大国

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C.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D.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答案】A【解析】【详解】李鸿章对签约的认识由传统华夷观下的“议和”“羁縻”,逐渐转变为了近代外交观下的“平等”“约章”,表明李鸿章作为近代中国的重要外交家,其“天朝

上国”的大国中心观逐渐削弱,同时逐步接受西方外交思想,在外交实践中逐渐趋向近代化。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李鸿章的行为并不是卖国,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李鸿章有无尽到外交家应尽的职责,故D项错误。13.1902年,中英

《续议通商行船条约》第12款规定:“中国深欲整顿本国律例,以期与各西国律例改同一律,英国允愿尽力协助,以成此举,一俟查悉中国律例情形及其审断办法及一切相关事宜皆臻妥善,英国即允弃其治外法权。”1903年的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中日《通商行船续约》也有

基本相同的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A.要求逐渐摆脱列强的控制B.开始重视法律制度的构建C.已具有较为明晰的近代外交意识D.认识到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中国深欲整顿本国律例,以期与各西国律例改同一律”、“一俟查悉中国律例情形及其审断办法及一切相关

事宜皆臻妥善,英国即允弃其治外法权”等信息可知此时的清政府意图改革国内法律以与国际接轨,目的在于使列强放弃其在中国的治外法权,说明此时清政府已经具有较为明晰的近代外交意识,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的内容,无法单独体现清政府的意愿,

排除A;“开始重视……构建”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清政府具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体制制度,排除B;材料只能体现清政府外交意识的进步,无法说明其认识到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排除D。14.近代部分人物的言论表,这些言论出现的主要背景是,当时林则徐“现值防夷吃紧之际,

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新疆领土,提出了“塞防”与“海防”并重的观点。李鸿章“新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并以大办海军需用大量军费作借口,主张放弃新疆,专重“海防”。A.西方海权观的

传入B.传统夷夏观根深蒂固C.近代化运动的起步D.边疆存在着严重危机【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边疆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为此林则徐、左宗棠、李鸿章先后提出表格中的主张,故D正确;西方海权观的传入不是主要背景,故A错误;左宗棠和李鸿章

的主张不能说明传统夷夏观根深蒂固,故B错误;洋务运动是近代化运动起步的标志,故C错误。1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

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C.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D.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

者【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从侵略与反抗的角度看待鸦片战争,则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但从“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近代化或工业化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故答案为C项,排除A项;根据“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

中去观察”可以看出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而不是阻碍,故B项错误;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野蛮者,而不是进步者,故D项错误。16.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

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面对战局,李鸿章的回答说明:A.政府政治环境抑制了个人的才能B.洋务运动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导致被动C.清政府存在严重的官员贪腐现象D.清政府政治现状导致了战争的极大被动【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

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清政府腐朽的政治现状导致了清朝在甲午战争当中的被动局面,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个人的才能问题,故A排除;经费问题属于清政府腐朽的政治现状的表现,故B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清政府存

在严重的官员贪腐现象,故C排除。17.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指出,以往所接触的民族,纵能凭其一时武力,乘中国之弊,以下图逞,彼此形势犹可相埒。近代所接触的西洋则大不然。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

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于是张皇失措,自处处人,两无是处,遂陷入悲运。材料旨在说明A.外族入侵都加速了中国发展B.甲午战争加速天朝上国观念的破灭C.战争改变远东和世界的格局D.近代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答案】D【解析】【详解】外族入

侵都加速了中国发展的说法过于绝对,明显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项;鸦片战争已经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所以甲午战争加速天朝上国观念的破灭的说法有误,故排除B项;题意中没有体现国际格局的变化,故排除C项;根据题意可知,近代的侵华战争与以往的战争发生了本质变化,给中国

带来到了巨大的破坏和震动,促使中华民族在反思中不断前进,故选D项。18.1860年《北京条约》签定后,咸丰皇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的赔款,却认为外国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对咸

丰皇帝这一认识,分析正确的是A.把维护国家的尊严放在第一位B.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C.认识到列强驻京给民众的危害D.极力维护传统华夷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咸丰皇帝坚持传统的华夷秩序,认为外国派公使

进驻京城,是夷狄损伤了中华的颜面,是“最为中国之害”,故D正确;咸丰帝的观念,不符合世界外交的主流价值观,咸丰帝并不是把维护国家的尊严放在第一位,也不是认识列强驻京给民众的危害故排除,而是从落后的夷夏观念来考虑面子问题,故C排除;据“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的赔款

”可知咸丰帝没有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故排除B。19.下面漫画反映的是19世纪末近代中国出现的现象。该现象A.消弭了列强间的矛盾B.致使中国沦为殖民地国家C.发端于三国干涉还辽D.惊醒了国人“天朝上国”梦【答案】C【解析】【详解】材

料中反映的现象是甲午战后掀起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开端,C正确;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并不能消弭列强间的矛盾,A错误;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一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错误;惊醒了国人“天朝上国”梦是鸦片战争,D错误。故选C。20.某战争后

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处所树立铭志之碑……”。此战争后A.中国华夷观开始被打破B.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C.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D.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

答案】D【解析】据材料“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民主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

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华夷观开始被打破,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故B项错误;《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故C项错误。故选D。21.《庚子西狩丛谈》记述:“先是直境义和团纷起,群信为天神下降。盖民间感于历来国耻,及各

处教堂教士之蛮横,排外之心甚热,亟愿合心并力以一雪其夙愤,以故邑中有识士绅,亦洋洋乐道其事。”在此作者强调的是A.义和团发展壮大的社会基础B.统治危机加深促进了民族民主意识觉醒C.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时代局限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的关联【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亟愿台心并力以一雪其夙愤”,义和团发展壮大得到民众的支持,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西方国家的侵略,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的局限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项错误。22.《马关条约》签订

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

河差不多就成为了明日黄花。这种现象A.体现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C.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D.表明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大运河和

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运输难以与外国铁路竞争,致使沿岸城市和百姓生活的衰败,增强了民众的反帝情结,特别是助长了义和团盲目排外情绪,故C项正确;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始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A项;外国资本输出

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开始”说法错误,且题干不能反映当时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排除D项。故选C。23.1895年,唐景崧主张通过国际公法力主废约保台,“公法会通第二百八十六章有云,割地须商居民,能顺从

与否。又云,民必顺从,方得视为易主等语。务求废约,请诸国公议,派兵轮相助,并求皇上一言以慰众志而遏乱萌”。这反映了A.国际公法有公平正义性B.武力保卫台湾的主张C.民意可使台湾不被割占D.“以夷制夷”的策略【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18

95年”“废约保台”等信息可知,该事件与《马关条约》有关。“割地须商居民,能顺从与否”“民必顺从,方得视为易主”“请诸国公议,派兵轮相助”表明唐景崧想利用国际法中民意的规定来维护国家主权,利用其他列强来制约日本,这体现了其“以夷制夷”的策略,故D项正确;唐景崧是想利用国际法中民意的规

定来维护国家主权,故排除A、C两项;由材料看不出他主张军民携手武力保卫台湾,故排除B项。【点睛】24.19世纪末,义和团面对侵略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二十一条”签订后,上海企业家穆藕初号召勿忘“五九国耻”得到

积极响应: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打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号。这一系列变化主要反映了A.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民众共识B.反帝斗争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C.近代国家观念逐渐形成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答案】C【解析】【详解】由“扶清灭洋”到“五九国耻”

再到“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映了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不断激化,中国人不断觉醒,爱国思想不断深入发展,国家观念不断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反侵略,而没有体现反封建,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到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当时的社会矛盾

没有发生变化,仍旧是中华民族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且材料也看不出来矛盾变化,故D项错误。25.学者陆勇指出:“知识精英的背离、统治合法性危机的加深和社会动员乏力,使晚清政府尝试通过激发强烈的民族情绪,

来维护王朝权威。但是‘民心可恃’背后是政府权威的流失,由民族主义动员起来的基层社会的失控,对原有社会秩序构成巨大威胁。”材料中的“民族主义动员”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清末新政C.戊戌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题干中“激发强烈的民族情绪”、“

由民族主义动员起来的基层社会的失控”等信息可知,这场运动是一场动员社会民众的爱国排外运动。联系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义和团运动是一次晚清社会动员,但是由于盲目的排外性,给当时的基层政权给予了冲击,故D正确;ABC太平天

国运动、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运动,均与题中“激发强烈的民族情绪”、“由民族主义动员起来的基层社会的失控”等信息不符合,均不属于动员社会民众的爱国排外运动,故ABC错误排除。26.孙中山指出,庚子年的义和团,是中国人的最后自信思想和最后自信能力去同欧美的新文化相

抵抗。由于那次义和团失败以后……中国人的自信力便完全失去,崇拜外国的心理便一天高过一天。在此,孙中山A.肯定了义和团的反帝精神B.认为义和团成员盲目排外C.强调了民族自信的重要性D.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答案】A【解析】【详解】据“庚子年的义和团,是中国人的最后自信思想和最后自信能力去

同欧美的新文化相抵抗”可知是对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精神的肯定,故A正确;题意没有体现义和团运动的消极性,故B排除;题意强调义和团运动对民族自信的意义,而不是只强调民族自信的,故C排除;题意没有体现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内容,故D排除。27.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

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又重新回到了“以华治华”,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C.帝国主义力量经济发展相对缓慢D.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答案】B【解析】【详

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特别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使得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导致帝国主义改变了侵华方针,推行“以华治华”,故B正确;根据题目中“《辛丑条约》签订”“以华治华”得出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A项表述属于结

果并非原因,故A排除;结合所学知识,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力量不断加强,故C错误;D项不是主要原因,故D排除。28.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

,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B.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C.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C【解析】从题中关键信息“义和

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可知,义和团运动失败,使中国人民认清了清政府专制卖国的本来面目,拥护、支持清廷的态度变成反对、推翻清廷的态度,即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思想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使人们对清政府态度转变,而没有体现出对帝国主义侵华方针的影响,故A项排除;戊戌变法就是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故B项排除;D项是指《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点睛:从材料“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

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中可以得出材料中认为的义和团运动的影响;然后从四个选项中得出正确答案。29.“当国际救援部队一路打到北京时,这场排外救国的努力即被证明是失败了,结果各国公使馆被救,朝廷出逃。”上述“排外救国

的努力”()A.以改良中国政治为核心目标B.以提升近代化水平为努力方向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D.使推翻专制统治成为时代潮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国际救援部队一路打到北京”“各国公使馆被救,

朝廷出逃”可知“排外救国的努力”是指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中拳民攻打北京各国使馆,最后在八国联军的绞杀下以失败告终,慈禧和光绪出逃,但是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所以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30.《辛丑条约》签订时,列强认为“今若突倡分割,则义和之事,可为前车”,故而提出改善对华的“条约关系”,“以赢取朋友,及为将来的友好关系播下种子”。列强得出如此认识是基

于A.调和在华利益冲突B.清朝统治趋于崩溃C.义和团运动的教训D.中国已被瓜分完毕【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爆发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义和团运动。材料中列强得出这样的认识“今若突倡分割,则义

和之事,可为前车”,是指吸取义和团运动的教训。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对华态度,不是调和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31.1938年1月22日,“蒋介石和阎锡山勉强批准了晋察冀边区的成立。在中共建立的敌后根据地中,它是得到中央政府

正式承认的唯一的一个”。这种现象表明A.华北地区的抗日形势最为严峻B.抗日战争影响中国的政治环境C.民主政权开始得到国民党承认D.国共两党合作扩展到军事领域【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核心信息:国民政府只正式承认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因为抗战需要,国民党有

限承认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中华民国边区政府,说明抗日战争影响中国的政治环境。故答案为B项;缺乏其他地区的信息,无法比较得出A项说法;材料中晋察冀边区是得到中央政府正式承认的唯一的一个,个案不能代表整体,C项说法以偏概全,排除;材料只涉及民主政权的是否被承认问

题,没有涉及军事合作信息,D项排除。32.英国历史学家拉纳.米特在《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二战》一书中指出:“美国授助中国,固然对提升中国的军事装备水平很重要,但中国只得到了美国所有对外援助的1%到1.5%。中国几乎全

凭自己的力量肩负起了抗击日本法西斯的重任。”作者意在强调A.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决心与意志B.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实在微不足道C.中国当时的军事装备水平相当差D.抗击日本法西斯得益于中美合作【答案】A【解析】【详解】作者意在强调虽然美国对中国

的援助很小,但中国依然肩负起了抗击日本法西斯的重任,这一成就得益于中华民族的团结抗战和不屈的意志。因此正确选项为A;“微不足道”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由题意内容无法判断当时中国的军事转备水平如何,排除C;中国只是得到了美国的援助,抗击日本法西斯主要还是得益

于中国的全民族抗战,排除D。33.“介石先生惠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既。……凡在国人,无不崇仰。……虽顽寇尚未戟其凶锋,然胜利之始基,业已奠定。——毛泽东(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封信有利于协调中共在敌后的军事行动B.这

封信是中共为挽救民族危难采取的重要举措C.这封信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一环D.这封信是基于蒋介石的地位及其坚定的抗日态度所写【答案】C【解析】根据题中“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可知时间为1938年9月29日。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

立时间是在1937年9月,因此错误的说法是C项;根据材料可知国共两党的合作已经建立,所以有利于协调中共在敌后的军事行动是正确的;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共为挽救民族危亡采取的举措正确;从题中毛对蒋的评价可知D项正确,因此本题应该

选择C项。34.“新文学革命期间的北京学者,远不会料想到20年以后,北京与上海的文学活动中心会被武汉和广州所取代,更不会想象到西部的重庆的学术文学氛围会发展的如此迅速”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文化中心的逐渐西移B.抗战伤痕文学扩大的使然C.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D.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学革命即新文化运动,中心在北京,20年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随着日军大举侵华,国民政府统治中心西迁重庆,推动了武汉和广州、重庆先后成为文学中心,故C项符合题意;A项是对材料信息的概述,并非原因,排除;抗战伤痕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

发展的体现,并非题干现象原因,排除B项;文学中心的变化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C。35.1944年春天,李之朴在“中学生阅读报纸所注意的问题”的调查中发现中美两国中学生的关注重点差异较大,美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游戏、诙谐文字与戏剧”等

,中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时事问题”这反映出A.报纸已经成为中美两国中学生交流的重要媒介B.美国中学更注重素质教育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C.中国中学更注重政治导向和学生家国情怀培养D.社会背景的不同对于学生阅读报纸的影响极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

合所学可知,这种差异的出现,是因为“美国在平时,社会升平,一切政治多上轨道,所以中学生平日对于政治并不大关心,而对于娱乐活动则极感兴趣。至于我国,不特平日社会秩序紊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且其时适当与日本战争的时候,中学生自然多注意于国内

外的时事。这种事实的对照,显然的表明了社会背景的不同对于学生阅读报纸的影响极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美学生不同的阅读关注重点,并未体现中美两国中学生通过报纸媒介进行交流;B、C选项只是片面的

表述了中、美一国中学生的阅读关注重点,不能全面的反映材料信息,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6.下图为中国近代某著名战役示意图该战役下图A.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B.是中共对日军的大规模出击C.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D.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示意图反映的是抗战时期

的平型关大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故C正确;“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故A排除;百团大战是中共对日军的大规模出击,故B排除;淞沪会战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故D排除。37.今人只知

道地下党通常都用化名,殊不知当年抗联战士的姓名也要保密,因为敌人一旦知道了姓名,家人都难逃屠杀。抗联战士大多以外号或号码称呼,因此抗联战士牺牲后大多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1941年记载的抗联将士阵亡统计只能用“不知姓名者”多少名、“全部壮烈牺牲”等登记。这反映了A.残酷的斗争环境导致统计不准确B

.日伪对东北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C.队伍是自发组成的,组织不够严密D.抗联在东北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敌人一旦知道了姓名,家人都难逃屠杀”可知,当时日伪在东北的残酷统治导致抗联战士隐姓埋名,故B项正确;统计战场伤亡人数不需要稳定的大环境,故A项

错误;抗联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并非自发组成,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东北的自然环境,故D项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敌人一旦知道了姓名,家人都难逃屠杀”。38.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厉行节约的理

念贯穿到重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饭店吃饭不准浪费,吃不完的允许客人打包带走;市民的服装异常朴素,且都是国货,尤其多为产:街上的商店门上均有“购买舶来品是莫大的耻辱”等标语。这说明当时A.国民政府致力于移风易俗B.社会生活服从于抗战大局C民族意识影响着民众生活D.新生活运动取

得显著成效【答案】B【解析】【详解】国民政府西迁到重庆市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此时重庆市民厉行节约,节省物资和支持国货是为了抗战大局考虑,说明社会生活服务于抗战大局,故选B;“移风易俗”的说法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A;当时民众生活出现这种现象是受抗

战局面的影响,而非民族意识,排除C;题意和新生活运动无关,排除D。故选B。39.1940年,国民政府将中央农业试验研究所改为粮食增产委员会,由政府拨给经费。先后改良水稻、小麦品种共计90余种。同时,改变西南地区冬季农闲不种的做法,首先在四川推广冬季稻耕作。这些措施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实际需要B.有

利于敌后战场坚持长期抗战C.有助于减轻英美盟国的援华负担D.触及了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所述,国民政府的上述做法有助于粮食增产,有助于坚持长期抗战,A正确;上述做法发生在国统区,与敌后战场无关,

排除B;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建立,排除C;材料只是单纯涉及到粮食增产,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无关,排除D。40.1943年7月,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六周年发表宣言:“整个中国战场上……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个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一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

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这一宣言却在国统区遭到封杀。这反映了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破裂B.国民党极力维持一党专政C.国民政府主张对日本妥协D.敌后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否定共产党对两个战场的正确评价,其

实质是抹杀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影响,反映了国民党极力维持一党专政,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是在1947年,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国民党对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影响的抹杀,不能据此得出国民政府主张对日妥协,也不能得出敌后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C

、D选项错误。故选B。41.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A.认清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B.具有朴素的独

立自主思想C.反侵略成为运动的主要目标D.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质还缺乏认识,甚至还抱有幻想,缺乏应有的警惕,排除A;由材料“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可看出,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

列强签订的条约,这都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B;材料中太平天国没有把斗争矛头指向列强,排除C;结合所学,太平天国尚无成熟的外交政策,排除D。42.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

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潜佐将施行。”这一举措A.违背革命的最初设想B.兼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双重特点C.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D.吸引地主阶级参加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信

息“照旧交粮纳税”可知该举措要求农民继续按田制纳税,这与其宣扬的废除封建剥削的理想并不一致,A项正确;该举措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需要,故B项中“空想性”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中“发展”的说法与题干中的关键词“照旧”不符,排除C;地主阶级是

反对太平天国运动的,D项错误。43.“两”为太平天国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每25户为一“两”。每“两”生产的农副产品,“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25户中婚丧嫁娶等事所需的费用,都由每“两”的国库开支

。这说明太平天国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潮流B.追求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C.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D.构建平等自由的人间天国【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体现的是太平天国试图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来建立一个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这是不符合当时国情的,B正确,

A排除;绝对的平均主义是违背小农的私有性的,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44.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写道:“因为太平军所占领的,只有各都会城镇;纵使有些乡区地方,也在

他们的政令管辖之下,但当军事扰攘之时,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这段材料A.体现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愿望B.反映该制度无法施行的客观因素C.表明该制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的根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纲领并没有走向下层民众,这是导致失败的客观原因,B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太平天国反封建信息,A错误;C明显与材料不符合

;D中根源不符合材料主旨。45.商务印书馆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观点。1906年版认为:“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1933年版认为:“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对上述两种描述解读有误的是A.商务印书馆紧跟时代溯

流B.历史教科书体现时代特色C.社会性质决定了史观变化D.时局变化影响着历史评价【答案】C【解析】【详解】“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的说法是在1906年,当时中国正处于辛亥革命的前夜,革命形势正迅速高涨,对当时的清政府而言,稳定国内政局是至为关键的当务之急,故上述说法反映了时代和局

势的的变化,这是其应对之举;“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是在1933年的说法,当时日本已经发动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激化,挽救民族危机成了当时的主要任务,所以教科书在这时的作用一方面是给学生史实,另一方面是利用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来激励学生为国家救亡运动贡献力量,所

以会有上述说法。综上所述,ABD都是顺应时代变化的准确解读,而两个材料所处的时代都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实之下,所以社会性质是一样的,故C的说法是对上述材料的错误解读,故选C。【点睛】这一题属于反向选

择题,这类题一定要看清题干中的设问,如这一题是“解读有误”,也就是说要选择不正确的说法,为了防止出现审题失误,要注意看全选项,只要是看全选项就知道ABD都是对的,所以这会促使我们再返回去看题干的设问,就不容易出现本来明白但选错的问题了。46.洪仁玕在《

资政新篇》中指出: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这段材料反映了A.太平天国后期农民阶级的

经济需求B.洪仁玕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C.财富归公的圣库制度D.太平天国领袖们共同的经济主张【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办银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材料反映了洪仁玕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故答案为B项。农民阶级的经济需求是获得土地,排除A项;这一方案保护个人私有财产,

与财富归公的圣库制度截然相反,排除C项;这一方案只是获得太平天国领袖中极少数人的赞同,排除D项。47.清代捐输(即由士民报效,向国家捐献财物,政府对捐输人给予奖励)盛行。按旧制,捐人须赴户部领照,款项归户部拨用。咸丰以来,政府同意户部发空白文武职衔及贡

、监生执照给地方省府,捐输人可直接在地方缴纳财物。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西方国家进一步加剧对华侵略B.绅商群体的经济实力发展壮大C.农民起义对清政府财政的冲击D.晚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吏治腐败【答案】C【解析】据材料“咸丰以来,政府同意户部发空白文武职衔及贡、监生执照给地方省府,捐输人可直接在

地方缴纳财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展迅速,清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捐输人直接在地方缴纳财物便于地方筹集军费镇压农民起义,故C项正确;当时政府捐输的主要目的不是抗击列强侵略,而是镇压农民起义,故A项错误;“绅商群体的经济实力壮大”不能解释“捐输人直接

在地方缴纳财物”的变化,故B项错误;捐输由户部变为地方政府,这是清政府的政策变化,不能说明晚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吏治腐败,故D项错误。故选C。48.曾国藩说:“自唐虞三代以来,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而太平军之所为

,“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吾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他这样说旨在A.恢复封建等级秩序B.号召反对太平天国C.重塑儒家伦理道德D.抵御西方列强侵略【答案】B【解析】【详解】曾国藩认为太平天谷颠覆了中国传统的人伦秩序,由此可知他旨在号召反对太平天国运动,故选B

;材料仅能体现曾国藩反对太平天国,但不能说明他是为了恢复封建等级制徐和重塑儒家伦理道德,排除AC;曾国藩是为了反对太平天国运动,不是抵御西方列强侵略,排除D。49.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

写到:“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诸练;……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该日记中所说的“书”A.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B.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C.是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D.借助孔子否定专制,

宣传维新变法【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1861年曾国藩”“效法西人”“贼中不为无人”可知,该书是1859年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编写的《资政新篇》,它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答案为C;A是地主阶级魏源的著作《海国图志》中的思想,曾国藩同

为地主阶级,不可能称为“贼”,排除;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它没有学习西方,排除B;D项的时间是1898年维新变法时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内容,与材料明显不符,排除。50.裴士锋在《天国之秋》中写到“洪仁玕的改革与太平天国的宗教意识形态偏向于西方国家,而太平天国所占的南方

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那里有丰富的矿产、丝绸、茶川、瓷器等。这段材料可以佐证太平天国时期A.在军事上达到全盛局面B.拜上帝教脱离了传统文化C.清政府“借师助剿”失败D.西方对华的“中立”面具【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

材料可知,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和拜上帝教与西方有一致的地方,并且太平天国所占的南方地区物产丰富,是西方广阔的原料产地,西方对华采取“中立”态度符合他们的侵略利益,并非真正中立,1860年后联合清政府镇

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故D正确;1859年洪仁玕改革,而1858年天京变乱太平天国即已由盛转衰,A错误;拜上帝教是综合了西方基督教教义、农民的平均主义、儒家大同思想而形成的,“脱离了传统文化”表述错误,排除B;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借师助剿”,镇压了太平天国,

C项中“失败”错误,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洪仁玕的改革与太平天国的宗教意识形态偏向于西方国家”“太平天国所占的南方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分析解答。二、材料解析题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梁启超曾于1902年《新民之议》一文中指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那么,决定着中国历史存续与现代命运的精神是什么?自严复、梁启超、辜鸿铭始,中

国知识界给出了种种界定,要言之,无非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两大主题。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讲:“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刘

成纪《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现代转换》(1)根据材料归纳“中国精神”的含义。(2)1840年后的时代特征迫使“中国精神”发生了怎样的“现代转换”。在“中国精神”的推动下,1840—1940年中国新兴的政治力量

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哪些努力?【答案】(1)含义:爱国主义;改革创新。(2)转换:反对外来侵略,向西方学习寻找强国之路。努力: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析】【详解】(1)据

“决定着中国历史存续与现代命运的精神是什么?自严复、梁启超、辜鸿铭始,中国知识界给出了种种界定,要言之,无非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两大主题”可得出中国精神是爱国主义;改革创新。(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

精神开始向反对外来侵略,向西方学习寻找强国之路转变;据史实可知,为了救亡图存,中国各个阶层都做出了努力,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5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

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轶开始变法,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决心推行变法.变法历时二^一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但是,那些受到打击、惩治的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却是“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人告发“欲反”,被秦兵车裂而死.然而正如王充所言:“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材料二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开始变法,力图“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其推行的新法,正如王安石所言:“修吾政刑,使将吏称职,财谷富,兵强而已.

”随着新法逐渐出台、实施,新法遭到朝内外一批守旧势力的攻击,他们不仅从新法的内容和效益上提出非难,而且在思想和道德上指责王安石“变祖宗法度”“以富国强兵之术,启迪上心,欲求近功,忘其旧学”.王安石被迫两次罢相.1085

年,宋神宗去世,司马光出任宰相,改革派官员纷纷下台,最终新法被废除.——分别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三、七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为例,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历史认识。【

答案】(1)相同点:目的相同:都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维护统治阶级统治为根本目的;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自上而下推动改革: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王安石变法得到宋神宗的支持;改革者都有强大的改革决心,敢于冲破旧势力的阻挠,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精神推行变法,王安石以“天变不足惧

,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为砥砺。不同点:变法的结果不同: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王安石变法遭到失败;变法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对地主阶级内部矛盾进行调整;矛盾不同:商鞅变法要解决的是地主阶级与

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王安石变法要解决的是封建国家与地主阶级(或地主阶级内部)之间的矛盾等。(2)认识:改革在中国古代占有重要内容,求变创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改革要具有系统性,进行整体设计;改革是一场艰巨的冲破旧势力的过程,一定会遇到很多阻力,因此,改革者要有

坚定的决心;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措施得当,用人得当,注重实际效果等。【解析】【详解】(1)相同点:目的相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目的都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维护统治阶级统治为根本目的;从获得的支持来看,根据材料“秦孝公任用商

轶开始变法”“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开始变法”可知,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王安石变法得到了宋神宗的支持,即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自上而下推动改革;从主观角度看,根据材料“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的决心推行变法”“力图‘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可知,改革者都有强大的改革决心,敢于冲破旧势力的阻挠,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精神推行变法,王安石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

不足守”为砥砺。不同点:变法的结果不同:根据材料“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可知,商鞅变法取得成功。根据材料“1085年,宋神宗去世,司马光出任宰相,改革派官员纷纷下台,最终新法被废除”可知,王安石变法遭到失败;变法性质

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对地主阶级内部矛盾进行调整;矛盾不同:根据材料“那些受到打击、惩治的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却是‘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可知,商鞅变法要解决的是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

的矛盾。根据材料“新法遭到朝内外一批守旧势力的攻击,他们不仅从新法的内容和效益上提出非难”可知,王安石变法要解决的是封建国家与地主阶级(或地主阶级内部)之间的矛盾等。(2)认识:开放性试题。从改革要求求变创

新、改革要有系统性、改革的吉艰难性以及改革者需要的决心以及用人举措等角度回答。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674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