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热点05 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 (解析版).docx,共(14)页,500.80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df5fd3ccb850c740afd4550b0c7a1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热点05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固定在试卷最后一题,分值在10分左右。从近几年广东中考的试题来看,考题的命题内容加强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的联系,注重学生对图表、数据、
信息、实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1.要认真审题,阅读题干,分析题意,推敲关键词,找到核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分析数据来源方式,判断数据获取的依据。2.表格题的特点是给出多组数据。解题时,要明确表头(每一行、每一列表示的意义)横向、纵向对比每一个数据,
找出相同与不同及“差量”,寻找数据变化的规律性,排除干扰,再选取恰好完全反应时各物质的质量。3.图象题的特点通常是将化学实验数据进行简单数学抽象,通过图象的起点、折点、终点以及点与点之间的连线反应出物质之间的变化
,寻找计算所需的数字信息。4.反应后溶液的计算方法:常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来求解,还需要考虑原混合物的成分,杂质是否能溶解。特别注意反应中溶液质量的改变,如生成气体或沉淀时,注意溶液的质量差。5.作图,注意作图的规范性,标明起点、拐点等的坐标,标明横轴和纵轴
表示的内容。6.注意解题步骤规范性(1)根据题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并设未知量,注意未知量不能带单位;寻找已知量是难点,通常要分析所给表格或图像才能得出已知量。(2)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方程式要配平,并标注好气体符号,沉淀符号和反应条件。(3)列出已知量和未知
量的相对质量和实际质量,这一步中一定要认真细致,把相对分子质量算清楚,实际质量也要带单位。(4)列比例式,这一步中实际质量仍然要带单位。(5)求解做答,求解的过程中要先约分再计算,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主要
有文字型、表格型、图像型、表格-图像综合型等4种考察题型。其中,表格-图像综合型是近年来广东中考命题的一大趋势。1.(2021•广东)胆矾(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1)农药波尔多液由胆矾和石灰乳等配制而成。不能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
铜的(填“强”或“弱”)。(2)将25.0g胆矾放在坩埚内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①加热至℃时,CuSO4开始分解。②加热至1000℃时,CuO开始分解,生成Cu2O与一种能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的气体,该气体为。CuO完全分解时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g。③根据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uSO4•5H2OCuSO4+5H2O,计算图中x的值(写出计算过程)。④下列物质均可作为炼铜的原料。理论上,冶炼等
质量的下列物质得到铜最多的是(填字母序号)。a.CuSO4•5H2Ob.CuSO4c.CuOd.Cu2O【答案】(1)强;(2)①650;②O2;0.8g;③16.0④d。【解析】(1)农药波尔多液由胆矾和石灰乳等配制而成。不能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
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2)①由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可知,加热至650℃时,CuSO4开始分解。②加热至1000℃时,CuO开始分解,生成Cu2O与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该气体为O2。图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uO完全分解时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8.0g﹣7.2g=0.
8g。③设硫酸铜的质量为xCuSO4•5H2OCuSO4+5H2O25016025.0gx解得:x=16.0g答:x的值16.0。④a.CuSO4•5H2O中铜的质量分数是:=25.6%;b.CuSO4中铜的质量分数是:×100%
=40%;c.CuO中铜的质量分数是:=80%;d.Cu2O中铜的质量分数是:≈88.9%;由以上计算可知,得到铜最多的是d。2.(2021•福田区一模)某小组选用5%的NaOH溶液来测定标签受损的稀盐酸的浓度。(1)可选用(填序号)检验稀盐酸显酸性。A.黄金B.无色酚酞溶液C.紫色石蕊溶液
D.水(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此反应的实质是。(3)酸碱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取10g稀盐酸与上述NaOH溶液反应,反应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溶质是(填化学式);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为g。(4)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
计算过程)【答案】(1)c;(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3)NaCl、HCl;a;(4)18.25%。【解析】(1)A、黄金与盐酸不反应,无法检验稀盐酸显酸性,故错误;B、无色酚酞溶液在酸
性和中性的条件下都不变色,无法检验稀盐酸显酸性,故错误;C、紫色石蕊溶液在酸性条件下都变红色,可以检验稀盐酸显酸性,故正确;D、将水加入盐酸中无现象,无法检测稀盐酸是否为酸性,故错误。(2)由微粒的变
化可知,此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3)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当氢氧化钠溶液加入为40g时,恰好反应,所用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g×5%=2g;a点时盐酸过量,对应的溶液溶质为NaCl、HCl。(4)设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为x。NaOH+HCl═NaCl+H2
O4036.52gx解得:x=1.825g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8.25%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3.(2021•高明区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一枚生锈的大铁钉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进行以下实验:实验
一:把21g生锈的铁钉投入盛有120g稀硫酸的刚性密闭容器中,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曲线ab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曲线cd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
原因是。实验二:为了探究上述铁钉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另取21g上述铁钉于烧杯中,将120g稀硫酸平均分成6次加入。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如表所示:123456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202020202020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g41.060.9
80.7100.5120.4140.4(3)计算21g生锈铁钉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4)请在图中画出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的关系曲线(并作必要标注)。【答案】(1)Fe2O3+3H2SO4=F
e2(SO4)3+3H2O;(2)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速率;(3)80%。(4)见解析【解析】(1)铁钉表面有铁锈,将生锈的铁钉加入稀硫酸中时,铁锈先与稀硫酸反应,故ab段不产生氢气,硫酸与铁锈的成分氧
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2)曲线cd段硫酸的浓度在降低,但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速率,(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当铁钉中的铁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120
g+21g﹣140.4g=0.6g设21g生锈的铁钉中含铁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562x0.6g=x=16.8g铁钉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为:×100%=80%答:21g生锈铁钉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为80%。(4)
根据表中数据找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及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描点作图,故填:。4.(2021•中山市二模)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他们用等质量不同形状的金属锌(所用金属锌均不含
任何杂质)和稀盐酸反应(见下表),实验中使用传感器装置测算生成氢气的体积,绘制氢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实验编号药品Ⅰ6.5g锌块、7.3%的稀盐酸150gⅡ6.5g锌粒、7.3%的稀盐酸150gⅢ6.5g锌粉、
7.3%的稀盐酸150g(1)在图2的曲线(填“甲”、“乙”或“丙”)代表的是实验Ⅲ,从曲线甲、乙、丙得出探究结论是:。(2)实验前需要配制7.3%的稀盐酸150g,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g。(3)请计算以上任
意一组实验中生成氢气的质量(写出具体计算过程)。(4)分析上表数据,请在图3中画出在6.5g锌中加入0~150g稀盐酸过程中,产生氢气质量对应的变化曲线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答案】(1)甲;在其他条件
相同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2)30;(3)0.2g。(4)见解析【解析】(1)从曲线甲、乙、丙得出探究图二中的曲线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需要质量分数为365
%的浓盐酸为150g×7.3%÷36.5%=30g;(3)由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能与73份质量的HCl恰好反应,题干中锌的质量为6.5g,150g含HCl7.3%的稀盐
酸中所含HCl的质量为:150g×7.3%=10.95g,所以锌完全反应;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消耗HCl的质量为yZn+2HCl=ZnCl2+H2↑657326.5gyx==x=0.2gy=7.3g因此恰好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
量为:7.3g÷7.3%=100g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4)锌中没有加入稀盐酸时,氢气的质量为零,随着稀盐酸的加入,产生氢气的质量增大,当加入到100g稀盐酸时,反应恰好完成,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再加入稀盐酸,氢气的质量也不再改变,图像如下:。5.(2020•广东)某实
验小组探究了溶质的质量分数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见下表),实验中使用传感器装置测算生成O2的质量(圆底烧瓶内气压变化在安全范围),绘制氧气质量随时
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实验编号H2O2的质量分数(%)H2O2溶液的体积(mL)对应曲线Ⅰ3.410.0aⅡ2.410.0bⅢ1.710.0c(待绘制)(1)实验前需准备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若要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2.4%的H
2O2溶液,需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g。(2)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从曲线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3)计算实验Ⅰ条件下H2O2完全分解所得氧气的质量,并写出具体计算过程(1.5﹣5.0%H2O2溶液的密度取值1.0g/mL)。(4
)在如图2中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答案】(1)8。(2)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3)0.16g。【解析】(1)设需要30%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m,m×30%=100.0g×2.4%,m=8g;(2
)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下,a的点都高于b的点,说明生成的氧气的多,而a表示的是高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曲线,所以可以看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3)参与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
=10mL×1.0g/mL×3.4%=0.34g,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n,2H2O22H2O+O2↑68320.34gnn=0.16g答:实验Ⅰ条件下H2O2完全分解所得氧气的质量为0.16g。(4)c的过氧化氢浓度最小,反应速率最慢,与a和b相比,
同一时间下生成的氧气质量少,且含有的过氧化氢最少,所以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最小,因此c位于b曲线下方;故答案为:。6.(2021•顺德区二模)做如下三组实验:称取三份质量均为8.0g的氧化铜并分置于三只烧杯中,将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逐渐加入
烧杯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每组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如表。实验组号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50100150(1)第一组实验充分反应后,氧化铜(选填“能”或“不能”)完全溶解。(2)第二组实验充分反应后,生成硫酸铜的质量
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请将第三组实验过程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所形成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画在图中。(4)将第二组实验充分反应后所得到的溶液蒸发掉19.1g水,再冷却到t℃,测得析出了出了胆矾晶体(CuSO4•5H2O)2.5g
,则硫酸铜(CuSO4)在t℃时的溶解度为g。【答案】(1)不能;(2)16g;(3)见解析(4)20。【解析】(1)设8g的氧化铜完全反应需要9.8%的稀硫酸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铜质量为yH2SO4+CuO═CuSO4+H2O98809.8%x8g=x=100gy=16g所以第一次加入50g
的稀硫酸氧化铜不能全部反应;(2)由(1)可知;8g的氧化铜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设生成的硫酸铜质量为yH2SO4+CuO═CuSO4+H2O801608gy=y=16g答:生成的硫酸铜质量为16g;(3)8g的氧化铜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g+100g=1
08g;图如下(4)设硫酸铜(CuSO4)在t℃时的溶解度为z=z=20g7.(2021•清远一模)现有H2SO4与CuSO4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2SO4与CuSO4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1实验方案:(1)根据图1坐标
,推测CuSO4溶液呈(填“酸”、“碱”、“中”)性;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2)请计算该混合溶液中的CuSO4的溶质质量分数。(3)若在100g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在图
2中画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图。(4)根据该方案的实验现象就能证明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的原因是。【答案】(1)酸;Na2SO4。(2)16%。(3)(4)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没有沉淀生成。【解析】根据图1坐标,到b点时应该为硫酸完全反应,其后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
应,此时溶液为硫酸铜和硫酸钠的混合物,由于pH变化变缓,说明CuSO4溶液呈酸;C点是硫酸以及硫酸铜均已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所以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Na2SO4。设该混合溶液中的Cu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生成沉淀的质量为yCuSO4+2NaOH
=Na2SO4+Cu(OH)2↓1608098100gx16%×50gy==x=16%y=9.8g若在100g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在75g氢氧化钠溶液恰如才有沉淀,导125g时沉淀完全,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9.8g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图:
根据该方案的实验现象就能证明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的原因是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没有沉淀生成,说明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3/1816:31:32;用户:亭亭玉立;邮箱:orF
mNt2EUwWnnzeFroi0RJnbNm0A@weixin.jyeoo.com;学号:38458985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