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育才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83.500 KB
  • 2024-09-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育才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育才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育才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育才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共(11)页,83.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d098438492b4808fbbde9a579b8a2c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育才中学高2020级2019-2020学年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学是国学吗?什么是国学?照我的看法:国学就是“六艺”之学,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所以一般的诗文写作,不应该包括在国学的范畴之内,那是另外的功夫。写诗,写文章,这不是国学。古文念得好,现代的文章就能写好。没有古文

的功底,现代的文章也写不好。诗本身就是一种修养。但古人还会问他背后的“学”好不好,学问怎么样。所以古人把诗看成学的别体,不看成学的本身。诗就是你的“学”,对不对?不一定对。当然,学问好,诗的格调也会不同。有人也会写诗,平仄韵律对仗,一点挑不出毛病,可是背后

没有学问,没有德范的支撑,就索然无味。缺了这两条,诗的价值就降低了。我称赞范曾先生的诗,是因为他的学问根底好。我们两个讲得来,是因为他的诗背后的东西,能和我相通。诗分唐宋。唐诗阔大,各种流派,边塞也好,山水也好,写实也好,浪漫也好。可是,到了宋代,诗与唐代完全不同风格了。所以有人说,

唐后无诗。这话对不对?唐后无唐诗,但是有宋诗。宋代的诗开了中国诗学的新生面。苏东坡、黄庭坚的诗,也是前无古人。还有诗余做补充。宋代的词又开出另外的新局,大家辈出。宋代的诗,与禅宗有相当的结合。无禅就无宋诗。唐那样的阔

大,已经打开那样大的局面,而宋诗又开出一个新格局来,它与思想更好地结合,跟宋代思想最高的点、宋代理学相表里。宋代理学根本的贡献,在于它不单是对孔孟的继承,还吸收了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思想,也吸收了道家和道教的思想,成为宋代理学。它吸收了各

家的思想,形成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奇观,一个大的思想汇流。这是宋代思想的大格局。判断诗的好坏,跟学连在一起。有学问的诗跟无学之诗,是完全不同的。有学问的诗,味道深远,有学问衬底,故深。所以陆游讲,功夫在诗外,主要是学问。学问的累积如何,决定了诗的基本面貌。《诗经》里的

诗,和后来的文人诗歌写作,不能同日而语。《诗经》经过孔子的删订,温柔敦厚思无邪,有大公大德存在。中国过去的大学者的文集,一般都是把“学”,比如解《易》,解《语》、《孟》,研究《诗经》的传注,放在文集的前头,末编才是

自己的诗文。过去很少有大学者不会写诗的,这是中国学问的一个传统。当然有的写得好,也有写得不够好。但是诗文和“学”的轻重不一样。他们一般都不把诗文看成“学”。《诗经》是“六经”之一,是中国人文的源头,它的博大渊雅,是后来任何一个单独个人无法达到的。它

不仅是儒家的基本经典,也是中国学术的基本经典。不管是李白和杜甫的诗,还是苏东坡和黄山谷的诗,它们都不能叫“经”。区别就在这里。《诗经》所以被称为“经”,是因为它涵养着深厚的中国文化、礼仪德范、精神价值,是一部中国人自我修身的教材。古人蒙学开始,一般先念《诗经》,绝不是先念唐诗、宋诗。即使到了明朝

清朝,也是如此。李白、杜甫、苏东坡,词曲,白话小说,是自己偷偷念的书。《诗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渊薮,是诗学的源头。我们不能说,杜甫、李白是中国文化的渊薮。他们都是中国文化的流裔。诸子百家、四部的学问,都是“六经”的流裔,诗文更是流裔的流裔了。(

摘自刘梦溪《国学与诗学》,有删改)1.关于“学”与“诗”的表述与原文意思一致的一项是(3分)()A.古人把诗看成学的别体,不看成学的本身。诗就是“学”的说法不一定正确,但诗会因“学”显出不同。B.古今的大家,诗好实质就是因为学问好。骨子里没有学问,也

就没有德范的支撑,当然诗就索然无味。C.作者称赞范曾先生的诗,是因为范曾先生的学问根底好,还因为他的诗背后的东西,能和作者相通。D.写诗、写文章,不是国学。由此可见《诗经》中的诗因为不属于国学范畴,所以不能被作为国学看待。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一开篇就清晰地提出作者观点,通过对唐宋诗和《诗经》的分析,论证了诗学不是国学的观点。B.文章第三段论述唐诗的阔大和宋诗的大格局,旨在突出唐宋诗歌在历史中的巨大成就和重要地位。C.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把《诗经》和李白、杜甫的诗歌作比较,证明《诗经》是人文源头和基本“经典”。D.

文章既有专业冷峻的理论分析,又有通俗化形象化的阐释,如“白话小说是自己偷偷念的书”就是形象化的阐释。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宋代的诗开了中国诗学的新生面,苏东坡、黄庭坚的诗,也是前无古人。宋代的词,又开出另外的

新局,出了很多大家。B.过去的大学者的文集,一般都是把“学”放在文集的前头,末编才是自己的诗文。这表明古代诗文和“学”的轻重不一样。C.诸子百家、四部都是“六经”的流裔,诗文更是流裔的流裔,可见诗学的文学

成就和价值比不上国学。D.《诗经》里的诗篇经过孔子的删订,温柔敦厚思无邪,有大公大德存在。和后来的文人诗歌写作,不能同日而语。(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知识类综艺一直都是电视台的杀手锏,隔三岔五来一次,总不会错。因为,人本身对知

识就有着天然的渴望,通过从小到大的学习,每个人都储备了一定的知识。而知识类综艺就是拿出某一方面知识去考验答题者,但答题者并非万能,当出现观众知道答案而答题者答不上来的情况,观众的虚荣心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若出现一类无所不能、无所不晓的答题者,观众又会有一种极其强烈的

崇敬之心,心生“怎么可能”的五体投地之感。在各类综艺霸屏的现在,知识类综艺总还是能占据一席之地。无论社会怎样变迁,对于知识的渴求依然旺盛,我们抛开那些比赛类综艺,其他的类似介绍某一工种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介绍美食的纪

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走近古诗词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等同样引起很多人极大的兴趣,这些综艺或者纪录片都蕴含极大的知识量,在看节目中学习,不也是老百姓一个小小的消遣吗?(摘编自《从<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聊聊国内知识类综艺节目》)材料二近年来,针对电视娱乐节目过多、跟风现象严重、内容质量不

高等问题,相关部门下发了多项被业内称之为“限娱令”的相关政策。每有相关政策出台,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批节目面临调整。有一些节目制作者因政策转向,选择了向文化类节目转型,以保守者式进行所谓“安全”的制作。记者注意到,目前很多文化类节目收视并不理想,不少卫视刚刚摆脱唯收视率的极端,又陷入了无

收视率的尴尬。如果说,曾经业内担心的是真人秀的泛滥因而质疑文化类节目到底“有没有”,那么当文化类节目兴起,同样需要提出到底“好不好”的疑问。毋庸置疑,文化类节目要努力提高节目质量,力求实现收视和口碑双丰收的效果。央视科教频道副总监阚兆江曾表示:

“文化类节目的挖掘目前还远远不够。”在他看来,一些文化类节目之所以受到质疑,一个重要原因是电视人思考不足,缺少应有的探索和努力,使得文化的呈现方式出了问题,把握文化含量、层次时忽略了大众传播的因素,忽略了节目追求的终极目标在于高收视背后的文化影响力。(摘编自《别让“限”

成综艺回归文化的动因》)材料三2019年文化类综艺节目核心选题比例(摘编自人民网)材料四《国家宝藏》能够成为“网红”,就是国为它从大众比较喜闻乐见的“八卦”的视角解读国宝,而日本富士电视台的《我们一起学艺术》、英国数字频道CBBC的《terribleFitz

roy》能够在本土火热,也是因为他们将高冷的文化用喜剧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以色列Aroma的益智答题类文化节目《Whosong》,通过让观众提问的方式来增强观众的参与,节目里选手需要作答的问题全部来自环形大屏上的场外观众。而

德国的《CiliceTravelShow》则通过复原某一时代内容的特定背景,营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让观众跟随选手在不同时代穿梭。《朗读者》在播出期间设立了朗读亭,借此扩大自身的影响范围;《见字如画》将节目切割成短视频,并推出“与你见字如面”的社

交应用,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而《国家宝藏》则将B站作为自己的“热度发酵地”,以此打破“次元壁”,引发全民热议。(摘编自《从<中国诗词大会>到<一本好书>,文化类综艺的爆款方法论》)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电

视观众对于古诗词类的文化类节目怀有一定热情,电视人应在这一方面不断努力探索,提升节目高收视背后的文化影响力。B.知识综艺类节目中会出现观众知道答案而答题者答不上来的情况,观众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因此这类节目备受青睐。C.《国家宝藏》能够成为网红,说明文化和娱乐并不是对立的,对于

高冷的文化知识,寓教于乐的形式在今天显然更受人欢迎。D.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要努力提高质量,力求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一些国家成功的综艺节目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发。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限娱令客观上促使综艺节目向文化类转型,一大批节目调整为各种文化类书目,其中涉及传统文化的居多,如国学、戏曲、阅读等。B.虽然日前很多文化类节目收视并不理想,但在限娱令的约束下,文化类节目由于制作方式相对保守安全,成为一些制作人的选择。C.以《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国》《中国诗词大

会》等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走红,证明知识类的综艺节目做得很成功。D.文化类节目的兴起,解决了当前电视人思考不足,忽略大众传播因素和节目的终极目标在于高收视背后的文化影响力的问题。6.近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已经进入了发

展的瓶颈期,请结合材料,简要说说应该如何把文化类综艺节目办得更好?(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走宁夏雷达①一出银川机场,天旷地远,阳光敞亮,刚才还汗津津黏糊糊的胳膊,像用干沙子搓过

一样爽净。人粥似的闷燠的北京给甩远了,它追不上我了,眼下的空间突然无比阔大。②银川的得名,有记载的一则是,前秦符坚的骢马城就在这一带,因符坚是氐族首领,而氐族语呼骢马为“乞银”,故而放牧“乞银”的地方就叫“乞银城”,

后来叫顺了嘴就叫成银川了。③而宁夏的名字的来历追溯起来,可就是一部宏大的传奇了。④宋初,党项羌李元昊确立西夏帝国并称帝,版图之大,气焰之嚣张,立国时间之久,史所罕见。李元昊此人强项而英纵,似乎特别喜欢斗气儿

。范仲淹恳求他,只要答应不再使用“帝”字,他要什么给什么,满足一切要求。李元昊并不买账,偏要大用特用这个“帝”字,能把人气晕。宋朝硬是拿他没办法,因为他有强悍的实力。成吉思汗可能也是被李元昊的后裔们气坏了,发誓非荡平西夏不可,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灭掉。⑤西夏啊西夏,在历史的长夜

里,二百年,太匆匆,你来得迅,去得疾,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如一节在激荡回旋中戛然而止的雄浑乐曲,又像一个酷烈而又浪漫的噩梦。元灭西夏后,置宁夏路,始有宁夏之名。宁夏就是扫平西夏、永保安宁之意。⑥去看岩画的那天,

天气晴好,贺兰山在银川城的西北方向若隐若显,勾勒出雾岚似的一溜长线,贺兰岩画便藏在数不清的山谷中。我们入一谷,细看沟谷两崖,果有姿态各异的奇怪图案赫然而现。岩刻五花八门,还杂以天书样的西夏文字,其中似人似怪的头像特别多。⑦我被岩画之谜吸引着,不由

遥想上古游牧人,顶风冒雪,辗转深山荒滩,日夜与牛羊为伴,好不孤单,那种欲与天、地、人、万物生灵对话的强烈冲动难以抑制,却又苦无对象,于是以凿刻为语言,把原始的思维和郁积于胸的怒吼注入了这万古不灭的岩画。⑧中卫在大西

北是很有名的,这固然由于它军事地位的险要,但也与风沙大有关系。它过去出名是因饱受风沙之害,现在出名则因为是全国的治沙模范,并获得了国际声誉。这里年均刮风900个小时,平均每10小时出现一次风沙,最大风力11级。历来中卫人不知修了多少庙,祈求神灵保佑,锁住沙龙,然而无效。事情

终于发生了历史性转变,那就是著名的“沙坡头奇迹”。我这次才弄懂是怎么回事。原来,英雄的中卫人民用半隐蔽式麦草方格沙障来固沙,采用1×1米格状草沙障先铺在大片流沙上,遏制风速,而后再在草方障内植草造林。多年来,在包兰铁路两侧连绵不断的沙山上,罩

着一张由草方格组成的无边无际的巨网,而在这无数的网眼里又长起了或疏或密的青杨。⑨须弥山石窟是此行的最后一个点,它距固原50公里,位于六盘山北端,始建于北魏中晚期,是西北历史上最悠久的石窟之一。我们抵达时已近后晌,见这一带山大沟深,

地貌苍古,其大佛楼释迦牟尼坐像有20多米高,仪态威严,雍然大气,很有震撼力。说实话,比起全国驰名的几大石窟,一点儿也不差。⑩但不可思议的是,它直到解放后才被发现,旧的府县志中几乎没有记载。同样令人不解的是,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距银川市仅40多公里,它们也都是20世纪60年代才被

发现。我想绝不是没人发现过,只是人烟稀少,交通闭塞,发现者少罢了,何况发现了又如何?为生计奔劳的人,顾不上琢磨,又缺乏起码的通信条件。从另一面看,它们的发现之晚正说明西部的文化土层何其厚也,有待发现的东西何其多也。现今西部文化大放异彩的际遇来了。听说,

中央已拨巨款发掘西夏陵,世人也期待着东方金字塔之揭秘。⑪此时,斜阳把赭色的光影投射到伫立了千年的裸露着的错落有致的佛像上,佛容凝重而肃穆,加浓了沉思的氛围。眼前是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干沟,千山万壑的波涛。我知道,从这里出去不远便是西吉、海原,还有沙沟,再向北,是银川平

原、沙坡头、贺兰山,全是些沉积了无数苦难和奋争的地方。历史烟云一一从眼前飘过,我想象着,汉武帝六临朔方驱马击剑出萧关,拓拔魏万马奔腾踏平赫连勃勃,唐太宗大破匈奴勒石灵州府,康熙大帝三次御驾亲征平定噶尔丹,还有回民

起义领袖马化龙啸聚金积堡,把反抗满清暴政的斗争推向了高潮……这片伟大的土地,真个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⑫此刻周遭静谧极了,一点声音也没有,好像被世界遗忘了;但忽然间,我听见深沟大壑的上空,像盘结着携带豪雨的云团一般,轰响起了震耳欲

聋的呐喊声。这不是我的幻觉,神秘的、蕴藏着中华民族巨大精神财富的土地,本不该是如此沉默的。“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我深信,不管人类文明发达到了何等程度,我们永远需要不断回归精神的故乡。(取材于雷达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7.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沙坡头奇迹”是指英雄的中卫人民独创的一种先用半隐蔽式麦草方格沙障固沙,然后再在草方障内植草造林的有效方法。B.文章用不少的篇幅介绍“宁

夏”名字的由来,看似闲笔,其实是在介绍宁夏厚重的历史,为后文写宁夏丰厚的文化做准备。C.文章语言生动,感染力强。作者充分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手法,史料丰富,且大量引用名言,给读者以博大深邃之感。D.文章熔

历史文化与个人哲思于一炉,内容厚重深刻,既有对“宁夏”名字的探索,也有对历史文化财富“沉默”的反思。8.请赏析文章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6分)9.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神秘的、蕴藏着中华民族巨大精神财富的土地,本不该是

如此沉默的”这句话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李含,字世容,陇西狄道人也。侨居始平。少有才干,两郡并举孝廉..。安定皇甫商州里年少,恃豪族,欲与结交,含距而不纳,商恨焉

。遂讽州以短檄.召含为门亭长。会州刺史郭奕素闻其贤,下车擢含为别驾,遂处群僚之右。司徒选含领始平中正。秦王柬薨.,含依台仪,葬讫除丧。尚书赵浚有内宠,疾含不事己,遂奏含不应除丧。本州大中正傅祗以名义贬含。中丞傅咸上表理含曰:“秦王之薨,悲恸感人,百僚会丧,皆所目见。而

今以含俯就王制,谓之背戚居荣,夺其中正。天王之朝,既葬不除,藩国之丧,既葬而除。藩国欲同不除,乃当责引尊准卑,非所宜言耳。今天朝告于上欲令藩国服于下此为藩国之义隆而天朝之礼薄也又云诸王公皆终丧礼宁尽乃叙①明以丧制宜隆务在敦重也。”帝不从,含遂被贬,退割为五品。后为

始平令。及赵王伦篡位,或谓孙秀曰:“李含有文武大才,无以资人。”秀以为东武阳令。河间王颙表请含为征西司马,甚见信任。顷之,转为长史。颙诛夏侯奭,送齐王冏使与赵王伦,遣张方率众赴伦,皆含谋也。后颙闻二王兵盛,乃加含龙骧将军。初,梁州刺史皇甫商为赵王伦所任,伦败,去职诣颙,颙慰抚之甚厚。含谏颙

曰:“商,伦之信臣,惧罪至此,不宜数与相见。”商知而恨之。初,含之本谋欲并去乂、冏,使权归于颙,含因得肆其宿志。既长沙胜齐,颙、颖犹各守藩,志望未允。颙表含为河南尹。时商复被乂任遇,商兄重时为秦州刺史,含疾商滋甚,复与重构隙。商说乂曰:“河间之奏,皆李含所交构也。若不早图,祸将至矣。且河间前举,由

含之谋。”乂乃杀含。(节选自《晋书•李含传》)注:①叙:评定等级,次第。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天朝告于上/欲令藩国服于下/此为藩国之义隆/而天朝之礼薄也/又云诸王公皆终/丧礼宁尽乃叙/明以丧制/宜隆务在敦重也/B

.今天朝告于上/欲令藩国服于下/此为藩国之义隆/而天朝之礼薄也/又云诸王公皆终/丧礼宁尽乃叙/明以丧制宜隆/务在敦重也/C.今天朝告于上/欲令藩国服于下/此为藩国之义隆/而天朝之礼薄也/又云诸王公皆终丧/礼宁尽乃叙/明以

丧制/宜隆务在敦重也/D.今天朝告于上/欲令藩国服于下/此为藩国之义隆/而天朝之礼薄也/又云诸王公皆终丧/礼宁尽乃叙/明以丧制宜隆/务在敦重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

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陈情表》中“察臣孝廉”即为此类。明清时期“孝廉”也用于对举人的雅称。B.薨,蕴含了封建社会等级严明的身份特征,一般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也用于皇帝的高等级

妃嫔、皇子公主和皇帝宠臣的去世。C.檄,原指比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中一种下行文书的名称,常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场合。D.刺,有检核问事的意思。刺史,官职名,主要负责地方监察,是御史大夫职权的补充

,一定时期内,另如通判、巡抚等也具有相应监察职能。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含少有才干,得到举荐任用。李含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了出众的才华,先受到陇西、始平两郡的推

荐,后得到郭奕的提拔重用。B.李含依礼服丧,遭到诋毁被贬。秦王司马柬去世,李含按台省规定的制度服丧,却遭到存有私心的赵浚等的中伤诋毁,后被皇帝贬官。C.李含富有谋略,深受上司信任。李含给司马颙提出杀夏侯奭,派张方率军投赴司马伦等计策,司马颙也因此为他请封征西司马、龙骧

将军等职。D.李含志愿未遂,最终惨遭杀害。李含辅佐司马颙想使其掌管执政大权,但最终愿望还没实现,后在皇甫商的挑唆下,被司马乂所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会州刺史郭奕素闻其贤,下车擢含为别驾,遂处群僚之右。(2)时商复被乂任遇,商兄

重时为秦州刺史,含疾商滋甚,复与重构隙。(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

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注】①这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矩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面作的。当时武钜知均州,故诗人称其武均州。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来诸皇帝陵墓在洛阳。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写诗人听到捷报传来后不能自已的欢欣鼓舞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B.“千年计”与“一日回”形成对比,意在突出诗人的自豪感和对敌军的轻蔑鄙视。C.诗中王师获胜、金军败退、赦令颁布、使者朝祭的景象,都

是属于正面描写的内容。D.诗人将收复失地的功绩一面归于白发将军的壮举,面归于已故诸帝的仁义思德。15.诗歌以景语结束全篇。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此处用景语描写“寒食”盛况的妙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岳阳楼是滕子京被贬岳阳时所建,目的是想通过这一政绩重回京城任职,遂邀请范仲淹为“岳阳楼”写楼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劝勉昔日好友,不要过于计较个人得失。(2)“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古代定亲的必要步骤,

《氓》中女主人公第一次就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拒绝了氓的求亲。(3)《阿房宫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给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近日,《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9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新表达、新句式、新

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但另一方面,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正如“文明互鉴”向世界___________交流对话的中国

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伴随。年度流行语是以年为跨度的一个社会观察哨。人们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以科学技术领域为例,从几年前的“互联网+”“引力波”,到时下的“5

G”“区块链”,日新月异的革新不断拓展着生产生活的___________。流行语持续更新,___________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铁人精神”还是“蛮拼的”态度,无论是“个

体户”首吃螃蟹还是“创客”掀起创业热潮,拼搏奋斗的精神始终不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不变,这些都将___________起推动中国向好发展的磅礴力量。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宣示领土归根

结底会聚B.宣传疆域总而言之汇聚C.宣示疆域归根结底汇聚D.宣传领土总而言之会聚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9年十大流行语”。B.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C.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

。D.无论是“个体户”首吃螃蟹还是“创客”掀起创业热潮。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年度流行语是以年为跨度的一个社会观察哨。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B.年度流行语是以年为跨度的一个社会观察哨。人们换上历史的广

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C.年度流行语是一个以年为跨度的社会观察哨。人们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D.年度流行语是一个以年为跨度的社会观察哨。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20.请根据以下信

息,以实验中学校团委的名义给各年级拟写一则通知。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格式正确。(可对文字进行适当删改。)(6分)①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校团委拟举行演讲比赛。②本次比赛由学校团委举办,请各

年级组织师生观看比赛。③演讲比赛的地点为学术报告厅。④本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奋进新时代,青年勇追梦”。⑤比赛时间为2019年5月4日晚7点,通知发布时间为2019年4月29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示例:没有识见的人看到群行就会随波逐流,看到群止就会东施效颦,所以人们

说“群行群止看识见”。材料:担当胸襟涵养难事喜事逆境大事怒事顺境卑躬屈膝畏首畏尾心花怒放拊膺切齿趾高气扬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论语》:“不学礼

,无以立。”《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②中国江苏网2017年2月22日讯“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昨天,扬州大学迎来新学期第一堂课,课堂呈现出了最熟悉又陌生的“上课礼”。③最近

热播剧《清平乐》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范仲淹应晏殊之邀到应天学院教书时,因衣着寒酸被一群学子嘲笑有辱斯文,“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范仲淹对孩子们说:“你们在课堂上学了一个‘礼‘字的笔画,却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礼’,‘礼’当起于敬而能止

于仁。”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重庆育才中学高2020级2019-2020学年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A(B.原文“可是背后没有学问”和“没有德范的支撑”

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C.归因错误,“他的诗背后的东西,能和我相通”是“我们两个讲的来”的原因,而不是作者称赞范增先生的原因;D.从原文“《诗经》是‘六经’之一”可知,《诗经》中的诗是国学,选项错把《诗经》中的诗和一般诗文相等同)2.

B(文章第三段论述唐诗和宋诗的格局,是为了阐明“学”与诗之间的关系)3.C(“可见诗学的文学成就和价值比不上国学”说法错误,原文无依据。)4.B(说法片面,材料一说的是两种情况,“当出现观众知道答案而答题者答不上来的情况,观众的虚荣心就

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若出现一类无所不能、无所不晓的答题者,观众又会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崇敬之心,心生“怎么可能”的五体投地之感”)5.B(A.“限娱令客观上促使综艺节目向文化类转型”,有一些节目制作者选择了向文化类节目转型,不是“一大批”节目调整为各种文化类书目,也没有说

转型到“传统文化的居多,如戏曲、国学等”;C.以偏概全。“《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等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走红”并不能证明“我们在知识类的综艺节目上做得很成功”;D.根据原文“在央视科教频道副总监阚兆江看来,一些文化类节目之所以受到质疑,一个重要原因是电视人思考

不足,缺少应有的探索和努力,使得文化的呈现方式出了问题,把握文化含量、层次时忽略了大众传播的因素,忽略了节目追求的终极目标在于高收视背后的文化影响力”,不是说文化节目兴起,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原文也说“文化类节目的挖掘目前还远远不够”)6.①充分利用观众对知识文化的渴望和兴趣,投其所好。②

提升节目质量,要以文化影响力为终极目标,把握好文化含量和层次。③选题多元化,满足不同观众的文化诉求。④采用大众比较喜闻乐见的形式,更加关注观众的体验。⑤增强互动性,提升观众的参与度。⑥重视营销,借助各类媒体,推升节目热度。⑦参考借鉴中外优秀文化类节目的

理念和做法。7.C(文章中没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另外也没有大量引用诗句)8.①采用比喻手法,(把西夏历史比作雷霆收震怒,江海凝清光,雄浑乐曲和噩梦),形象地表现西夏突然崛起,二百年后又被灭亡的传奇历史。②结构上承接上文,用形象化的语言总结西夏对宋朝的威胁,以及元

朝灭亡西夏的困难。③整散句与长短句结合,使句式更富于变化性,语气铿锵有力、抑扬顿挫。(1点2分,答出3点满分)9.①“蕴藏着中华民族巨大精神财富的土地”是指宁夏人民创造出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成果,这些成果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辉煌一页。②“神秘”和“沉默”是指

宁夏丰厚的历史文化没有及时受到世人关注,很多精神财富还没有被开发,表达出作者的遗憾之情。③这句话表现出作者对宁夏历史文化的崇敬,呼吁重视中华民族文化,回归精神故乡,作者对宁夏历史文化的未来际遇充满希望。10.D解析:“

终丧”是“服满丧期”的意思,表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隆”是“隆重”的意思,作“宜”的宾语,“务在”的宾语是“敦重”,排除C。11.B解析:臣子受宠与否不是能否使用相应死法称谓的依据。12.C解析:征西司马不是在李含提出计策之后请封的职务。)1

3.(1)恰巧州刺史郭奕向来听说李含贤能,到任后便提拔李含为他的别驾,李含地位处在其他僚属之上。(关键词“素”“下车”“擢”“右”的翻译各1分,大意1分)(2)当时皇甫商又被司马乂任用赏识,皇甫商的哥哥皇甫重此时担任秦州刺史,李含嫉恨皇甫商更加厉害,又

和皇甫重产生嫌隙(矛盾)。(关键词“任遇”“疾”“滋甚”“构隙”的翻译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李含字世容是陇西郡狄道县人。寄居在始平郡。年少时有才干,两郡同时举荐他为孝廉。安定人皇甫商是本地的少年,仗恃自己是豪族子弟,皇甫商想要和他结交,李含拒绝而不接受,皇

甫商对李含怀恨在心。于是劝说州里用一封短书召李含去做门亭长。恰巧州刺史郭奕平素听说李含贤能,到任后便提拔李含为他的别驾,李含地位处在其他僚属之上。司徒选拔李含兼任始平郡中正。秦王司马柬去世,李含依照台省制定的仪规,等葬事完毕就脱去了丧服。尚书赵浚受到朝廷的宠爱,嫉恨李含不侍

奉自己,就上奏说李含不应过早脱下丧服。本州大中正傅祗以名誉和道义贬了李含的官职。中丞傅咸上表为李含申辩说:秦王去世,悲恸感人,百官共同吊丧,实为有目共睹。而现在因李含迁就王制,说他居于尊荣之位而轻忘悲哀,夺去他中正的职位。皇朝如有丧事,葬毕而不脱去丧服

;可藩国有了丧事,葬毕便脱去丧服。藩国如果也想同样不脱丧服,就应当指责他们引用尊者的制度作为卑者的准则,是不应宣扬的。现今朝廷告于上,想让藩国施行于下,这是抬高了藩国的规格,而降低了皇朝的礼仪。又有一种说法说对各位王公都要服满丧期,按理服丧要显示出他们的地位,我们强调丧制应该隆重,是力求

敦厚凝重。惠帝没有听从,李含于是被贬,削退到五品。后来李含担任始平令。到了赵王司马伦篡位时,有人对孙秀说:“李含文武双全,不要让他帮助了别人。”孙秀任命他为东武阳令。河间王司马颙上表请求任李含为征西司马,李含很受信任。不久,转任长史。司马颙杀夏侯奭,把齐王司马冏的使者送到赵王司马伦

处,派张方率众士兵投赴司马伦,都是李含的谋略。后来司马颙听说齐王、成都王兵力强盛,便加封李含为龙骧将军。当初,梁州刺史皇甫商被赵王司马伦任用,司马伦失败后,皇甫商离职到了司马颙身边,司马颙厚重地安慰抚慰他。李含劝谏司马颙说:“皇

甫商是司马伦的宠幸之臣,因害怕治罪才投奔这里,不应频繁地与他相见。”皇甫商听说后便憎恨李含。当初,李含本来打算同时除掉司马乂、司马冏,使权力归于司马颙,李含也可以藉此实现自己长久以来的愿望。长沙王打败齐王后,司马颙、司马颖仍然各自守护着藩国,李含的愿望并未实现。司马颙上表请求任李含为

河南尹。当时皇甫商又被司马乂相知并任用,皇甫商的哥哥皇甫重此时任秦州刺史,李含更加嫉恨皇甫商,又和皇甫重产生了矛盾。皇甫商劝司马乂说:“先前河间王的奏本,都是李含编造虚构的。如果不早些想办法,祸患即将临头了。况且河间王日前的举动,都出自李含的计谋。”司马乂便杀了李含。14.C【1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

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都是属于正面描写的内容”解读有误,由题目“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可知这是想象中别人做的事儿,不属于正面直接写的内容。故选C。15.

①以寒食节时朝陵驿道上处处盛开的梨花,渲染驿道上使者奔驰的热烈气氛;②以梨花代春晴风景,暗示了诗人故土收复后皇陵得以朝祭的欢愉之情,寄寓着国家中兴的美好愿景;③化虚为实,通过联想方式,强化了诗人兴奋愉悦的情绪。【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能力,考查的是景语描写的妙处。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一是作者运用哪些表达技巧写景的,这些技巧的效果怎样;一是作者借这些景物表

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本题说诗歌以景语结束全篇,要求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景语描写“寒食”盛况的妙处。“驿路梨花处处开”是以景结情,描写寒食时节译路上梨花处处盛开,以盛开的梨花渲染朝陵驿道上使者骑马奔驰的热烈氛围

;作者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这里化虚为实,通过联想想象,突出了诗人激动兴奋愉悦畅快的感情;本诗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矩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面作的,以梨花处处开的春日美景,寄寓着作者对国家中兴收复失地的美好祝愿。整理归纳以上条目就可以得出答案。16(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7.C解析】考查学生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宣示:显示,展示;宣布,公布。宣传: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依据语境,应选“宣示”。疆域:疆土的边界。领土:一个国家主权所及

的区域,由国际上承认的国界线决定。文中指拓展生产生活的范围,应用“疆域”。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直指事物的本质。总而言之:总地说起来,是概括性的说明。此处是引出根本的原因,应用“归根结底”。汇聚:强调从各个不同的地点、方向集中到一起由少到多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有融入的意义,聚集之后合为

一体不分散,常用于“物”。会聚:强调各方会合后各自仍独立存在,聚集之后就各自分散开来,常用于“人”。依据语意应用“汇聚”。故选A。18.B解析】考查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例句中“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引号,表示引用。A项,引号表示强调突出。C项,引号表示特殊含

义。D项,引号表示“特定称谓”。故选B19.D解析】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以年为跨度的一个社会观察哨”语序不当,应为“一个以年为跨度的社会观察哨”,排除A、B。“人们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变与不变。”中途易

辙,“人们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还未叙述怎么样,又出现了另一主语“流行语的变迁”,排除C。故选D。20.各年级:学校团委将于2019年5月4日晚7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以“奋进新时代,青年勇追梦”为主题的“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演讲比赛,届时请组织师生观

看比赛。实验中学校团委2019年4月29日(对象、时间、地点、主题、事件、落款各1分)21.(注意词语不能随意调换,该与答案相近)没有担当的人遇到大事就会畏首畏尾,遇到难事就会束手无策,所以人们说“大事难事看担当”。没有胸襟的人遭遇逆境就会卑躬屈膝,身处顺境就会趾高气扬

,所以人们说“逆境顺境看胸襟”。没有涵养的人面临喜事就会心花怒放,面临怒事就会拊膺切齿,所以人们说“临喜临怒看涵养”。(6分)22.略。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