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1 性质活泼的氧气(1) 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doc,共(5)页,79.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cd63c1cd12e09e0460b17e017cb463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4)课时本节共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总课时第课时教学目标1•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说出检验氧气的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重点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以及文字表达式学情分析学生知道某些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不知道在氧气中
燃烧的现象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教学准备PPT教学内容和过程一、新课导入谜语导入: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得高,呼吸作用它参加,动物生长离不了。(打一化学物质)二、学习新课(一)、氧气的用途1、支持燃烧2、供给呼吸(二)、氧气的物理性质1、通常情
况下为无色气体让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一瓶氧气推测得出,然后反问:只要是无色气体就一定是氧气吗?引出氧气的检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木头复燃,证明该气体为氧气。2、密度比空气大师:为何越到高空,人呼
吸越困难,这能体现出氧气的何种性质?(或高原反应:突然从地势低的地方到了地势较高的地方,呼吸会出现不适应的状态。。。。。。说明越往上去,氧气越稀薄,下面的氧气浓度更大一点。)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会适当往下分布,反之密度
比空气小的气体就会网上飘,比如氢气球3、不易溶于水(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师:鱼儿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怎么样?。。。。可以溶,但是溶的不多,增氧泵不断将水喷向空中,来继续溶解空气里的氧气。1L水---30ml氧气,
因此说不易溶于水。但是天热的时候,虽然有增氧泵,但是水里的鱼还是会跳出来。。。。。。。因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4.氧气有三态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变为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将氧气降温加压,就可以得到液态的氧,为淡蓝色液体。继续
降温就可以得到淡蓝色的固体为固态氧,南极的雪花,手一捧就冻伤,捧的其实是固态氧,温度为-218.4°。我们平时储存氧气一般以液体的形式储存在淡蓝色钢瓶中,分子空隙小,更好储存。读背、消化以上知识点。(三)、氧气的化学性质(助
燃性)------(不做实验教学案例)2反应物燃烧现象文字表达式镁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炭空气中:持续红热,无烟无焰氧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空气中: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磷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丝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石蜡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照表格播放视频,描述并写出实验现象以及文
字表达式三、结束新课练习册巩固布置作业随堂反馈板书设计教学札记3氧气1、用途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4课题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制取(2)课时本节共2课时本课为第2课时总课时第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双氧水制氧气的原理2•学习检查装置气密性3•让学生体
验实验成功的喜悦重点难点双氧水制氧气的操作学情分析学生知道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但不知道用双氧水制氧气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教学准备PPT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复习巩固1、高锰酸钾加热的文字表达式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如何验满3
、排水法收集时如何验满4、工业制氧气的方法。二、学习新课1、药品双氧水---化学名:过氧化氢----H2O2-----出示:无色液体二氧化锰------出示:黑色固体2、催化剂播放视频,总结:一变两不
变3、原理:文字表达式以及符号表达式,强调二氧化锰写在条件位置。4、发生与收集装置5、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法一:向漏斗中加水,使漏斗末端浸没在液面以下,再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双手紧握容器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内形成一端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法二:用止水夹夹住导管的一端,
向长颈(分液)漏斗中加水,一段时间后,液面不下降,上下存在一定高度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5②装药品(先固后液、加液体时一定要让漏斗末端浸没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漏斗口跑掉。在橡皮管处可以夹一个止水夹:随时控制反应的停止。)③收集氧气。(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集满后
将集气瓶__正__放于桌面。6、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除了试管口不要放棉花,其他一样)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结束新课布置作业随堂反馈板书设计教学札记1、过氧化氢制氧气2、氯酸钾制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