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张家界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8)页,2.80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c611fec7cac394d6471c6650abda0e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张家界市2019年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新华社南京2019年10月24日电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学者新近发表一项成果,揭示出离太阳系最
近的恒星比邻星(ProximaCentauri)及其周围行星的动力学和轨道特征。这一研究对人类深入了解行星的宜居性以及行星系统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天体系统的级别,与比邻星及其周围行星组成的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若比邻星的行星存在生命宜居条件,则该条件可能是A.该行星自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B.该行星质量和体积与地球相同C.该行星有适合生物呼吸的氮气D.该行星有液态的水【答案】1.B2.D【解析】【1题详解】选项天体系统中,与比邻星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同级
别的是太阳系,都是以恒星为中心天体的恒星系统,B对。地月系是行星系统,A错。银河系、河外星系是由很多恒星系统组成的,C、D错。故选B。【2题详解】所处的环境不同,该行星自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质量和体积与地球相同的可能性较小,AB错误。
氮气不适合生物呼吸,C错误。根据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具有液态的水,D正确。故选D。3.2019年12月23日2时44分,在天津蓟州区(39.85°N,117.33°E)发生3.3级
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地心【答案】A【解析】【详解】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其中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题意表明,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之中,A正确。地心,是地核的俗称,是指地球的中心部分,地、地
核、地心都位于地壳之下,排除BCD。故选A。科学家预测在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①地球磁场受到的干
扰减弱②哈尔滨可以观测到极光③全球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加大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下列地理事物与现象的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A.
板块运动B.东南季风C.小麦生长D.煤炭【答案】4.D5.A【解析】【4题详解】“白太阳”就是太阳大气层无黑子的现象。极光出现在两极地区,哈尔滨无法观测到极光,②错误。黑子数目和地球降水有相关性,有些纬度是正相关、有些纬度是负
相关,因此“白太阳”现象期间,旱涝灾害发生频次减少,③错误。黑子数目增多、耀斑也会频繁出现,“白太阳”现象期间,耀斑减少,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受干扰减弱、太阳活动对电离层干扰减弱,①④正确。D正确。故选D。【5题详解】由于太阳辐射影响,海
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东南季风;植物利用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来生长,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生物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所以东南季风、小麦生长、煤炭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太阳能。板块运动来自地球内部的
能量。故选A。图中横坐标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H),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a、b、c、d四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d、b、a、cB.c、d、b、aC.b、d、c、aD.a、d、b、c7.a、b、c、d四地该日按昼长时间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aB.a
、d、c、bC.d、c、a、bD.b、a、c、d【答案】6.B7.A【解析】【6题详解】读图可知,a位于北极点上,b位于南极圈上,c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d位于北回归线上,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线速度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c、d、b、a,故选B。【7题详解】读图
可知,a位于北极点上,b位于南极圈上,c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d位于北回归线上,纵坐标为纬度,横坐标为正午太阳高度角,d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
越高昼越长,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所以昼长由短到长依次为bcda,故选A。【点睛】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H=90°-|φ-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数,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
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我国民间从冬至算起,每9天为一个阶段,称作“冬九九”,并有“数九歌”,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8.数九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变慢B.张家界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C.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有极夜现象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9.据数九歌谣推断,其流传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珠江流域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塔里木河流域【答案
】8.D9.B【解析】【8题详解】数九是从冬至日开始的,1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速度最快,过近日点后,速度变慢,所以数九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A错。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与张家界的纬度差,越来越小,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B错,D对。数
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南半球,此时南极圈及以南地区有极昼,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没有极夜现象,C错。故选D。【9题详解】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共九九八十一天,由此推算,当地结束数九的日期约3月12日。由题中“五九、六九看杨柳”可知该地的代表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民间认
为冬至日后过了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即3月中旬春天已经到来,由此判断该地应为中纬度暖温带地区,由此推断这是黄河流域的民俗,选项B符合题意。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荒漠,排除D。数九歌中“三九四九冰上走”可知,该地区应
该有结冰期,珠江流域、长江流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没有结冰期,A、C错。故选B。【点睛】“数九”的正确算法是从冬至后第一个壬日算起,故,每个“九”在每个年份中具体日期是不固定的,由冬至后第一个壬日在哪一天而定。数九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阳看
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血迹石”是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约一亿五千
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冷凝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相同的岩石分别是A.花岗岩和流纹岩B.大理岩和板岩C.石灰岩和玄武岩D.砂岩和砾岩11.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A.“血迹石”的形
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B.“血迹石”的形成依次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C.“千人石”中一定含有化石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却凝固作用【答案】10.C11.A【解析】【10题详解】根据材料,“血迹石”是海生生物遗体沉积形成的,属于沉积岩。"千人石
"是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与二者成因类型相同的分别是石灰岩和玄武岩,C对。花岗岩是侵入岩,大理岩是变质岩,砂岩和砾岩是沉积岩,A、B、D错。故选C。【11题详解】"血迹石"是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固结成岩的作用下形成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A对。“血迹石”的形成是在海底,没经历风化、侵蚀过程,B错。"千人石"是岩浆冷凝作用形成的岩浆岩,没有化石,C错。“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冷凝作用,没有变质作用,D错。故选A。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⑥处岩层可能为岩浆
岩B.③处物质主要来自于上地幔C.④处岩石类型与①处相同D.⑤处形成珊瑚岛13.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是储藏石油的良好构造B.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①C.②处可能形成花岗岩D.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①处构造好于⑥处【答案】12.B13.C【解析】【12题详解】图中显示,
⑥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A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④处岩石位于侵入岩浆岩周边,可能经历了高温高压环境,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因此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①,C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⑤处发生了火山喷
发,因此该岛主要是火山岛,不是珊瑚岛。D不符合题意。根据形态判断,②处物质应为侵入岩浆岩,则②处物质主要来自于③处,③处物质为岩浆,主要来自于上地幔,B正确。故选B。【13题详解】图中显示,①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
斜构造,而石油密度较小,向上运动,多储藏背斜构造之中,A错误。该处应该先形成①岩石,才会可能发生岩浆侵入作用,岩浆侵入作用才可能使得附近的岩石发生变质,因此①、②、④岩石形成最早的应是①,B错误。根据图中②处岩石的形态判断,该处应该为侵入岩,花岗岩为侵入岩,C正
确。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岩层为拱形构造,比较稳固,地下水向两侧分流,不易出现透水事故,而①处地下水向中间汇集,容易出现透水事故,因此修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D错误。故选C。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
。下图示意M、N两点间两个不同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M、N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一天中,M点由最高温降至最低温期间,N点的气温变化表现A.一直下降B.先下降后上升C.一直
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15.若图中M与N之间的海风为正东风,则此时M与N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为A.东北指向西南B.西北指向东南C.东南指向西北D.西南指向东北【答案】14.D15.A【解析】【14题详解】根据图判断,M地为陆地,白天升温快,成为热源,夜晚降温快成为冷源。N点为海洋,白天
升温慢,气温较低,夜晚降温慢,气温变化先升后降,故选D。【15题详解】M与N之间的海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为正东风,M、N之间的等压线应为西北—东南走向,东北方气压较高,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
于等压线,此时M与N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为东北指向西南,故选A。16.下图表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与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关于赤道低气压带及其位置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一年中影响北半球的时间较长C.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
置的变化D.形成原因为热力因素【答案】A【解析】【详解】不同气压带垂直气流运动方向不同,赤道低气压带由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形成原因为热力因素,此外通过读图可以得出,9月至次年的2月,赤道低气压带向南移动;3月至9月,向北移动,南北
半球季节相反,A说法不正确;赤道低气压带的移动大致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致,但略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年中,4月中旬至12月中旬,赤道低气压带位于北半球,影响时间较长。故选A。17.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有关M地季风的
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原因是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风向为东南风C.受其影响,亚洲东部多低温少雨的天气D.阴影所示气压中心为亚洲低压,是M地季风的发源地【答案】C【解析】【详解】M在东亚地区,东亚季风的形成
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陆地形成高气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在东亚形成了西北季风;7月(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陆地形成低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东亚形成了东南季风,A错误
。图示亚洲大陆形成高压中心,为1月份,由图可以看出M风向为西北风,BD错误。冬季我国在M风的影响下大部分地区是寒冷干燥的天气,C正确。故选C。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与14时比较,20时合肥风力的变化及风向为A.
风力变小,偏东风B.风力变小,偏西风C.风力变大,偏南风D.风力变大,偏北风19.根据图示信息推测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变差D.20时黄山受暖气团控制【答案】18.D19.D【解析】【18题详
解】读图,与14时比较,20时等压线变密集,风力变大,排除AB。北部为高压,南部为低压,故应为偏北风,C错误,D正确。故选D。【19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14时宿州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比合肥低,A错。冷锋降水在锋后,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多,B错。20时合肥是雨后,空气质量好转,C错。2
0时黄山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D正确。故选D。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图中序号与所代表的含义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B.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C.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D
.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21.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河流域A.上游河道采沙B.植被覆盖率下降C.上游修建水库D.降水量增大【答案】20.C21.C【解析】【20题详解】根据箭头方向,①来源于冠层、土壤、地下径流、
河流等各要素,应是蒸发蒸腾。冠层截流后,降水到达地表,②应是地表调蓄。经过地表调蓄、土壤调蓄、地下调蓄后,箭头都指向③,组成③是河网调蓄。最后汇集到④河流中,形成径流。C对,A、B、D错。故选C。【21题详解】修
建水库可拦水拦沙,会引起河流含沙量变小;植被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植被覆盖率下降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降水量增大,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增强,河流含沙量变大;上游河道采砂,河流侵蚀作用增强,导致河道中含沙量增大。故选C。读太平洋部分地区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下图),图中实线代表洋流流动
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洋流的性质依次是A.寒流、暖流、暖流、寒流B.寒流、寒流、暖流、暖流C.暖流、暖流、寒流、寒流D.暖流、寒流、寒流、暖流23.①②两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别类似于A.纽芬兰渔场、纽芬兰渔场B.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C.秘鲁渔场、
秘鲁渔场D.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答案】22.D23.D【解析】【22题详解】从图的位置可以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故选D。【23题详解】图中①海域位于甲(日本暖流)与丙(千岛寒流
)交汇地带,海水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②海域受东北信风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形成了沿岸上升流,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并形成渔场。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与①类似;秘鲁渔场是由秘鲁
沿岸的上升流形成的.由于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形成了秘鲁渔场,与②类似;故选D。长沙市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周末去湘江(约27°N,113°E)进行野外考察,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考察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考察小组成员发现山地丘陵地区大面积分布着
A.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季雨林D.常绿阔叶林25.考察结束后,部分考察小组成员在QQ群中交流,其中发言最可信的队员是残荷听雨:我在沙洲附近喝了一口江水,这里的水真咸啊……一场盛夏的璀璨:我看见洣水与湘江交汇处,河水缓缓流淌。风景再美没你
也out:登山时,我感到头晕、心跳加速,出现了高原反应。☆江南style:下山时,我带来的水银气压表的读数逐渐变小。A.残荷听雨B.一场盛夏的璀璨C.风景再美没你也outD.☆江南style【答案】24.D25.B【解析】【24题详解】该学校位于(27°N,11
3°E)处,属于中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考察小组成员发现山地丘陵地区大面积分布着常绿阔叶林,D正确。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温带、针叶林分布在亚寒带、季雨林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地区,ABC错误。故选D。【25题详解】湘江注入长江,是外流河,河水是淡水,A不可信。
从图中可以看出,涞水与湘江交汇处,有沙洲形成,说明流速较慢,B可信。该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海拔低,没有高原反应,C不可信。水银气压表的读数逐渐变小说明气压下降,海拔高、气压低,下山时,气压应该上升,D不可信。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包括4个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新社深圳2019年10月15日电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15日从深圳启航,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本次考察将实施“两船(‘雪龙2’号和‘雪龙’号)四站(中山站、长城站、泰
山站和正在建设中的恩科斯堡岛新站)”考察任务。根据安排,“雪龙2”号将首先前往南极中山站开展作业,随后继续开展南大洋宇航员海综合考察和长城站考察,预计2020年3月下旬回国。材料二:甲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乙图示意张家界某住宅区
(29°20′N,110°27′E)正午阳光照射情况。(1)“雪龙2”号科考船从深圳启航时,地球公转速度________(变快或变慢)。2020央视跨年盛典晚会开始时(2019年12月31日晚20:00),南极洲中山站(69°
22′S,76°22′E)所在时区的区时是________。(2)当地球公转到③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3)科考队员们在南
极洲上迎来2020年南极的第一缕阳光时,张家界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日落时间将逐日______(提前或推迟)。(4)乙图中正确表示张家界某住宅区2020年元旦正午太阳照射情况的是_______(A、B或C)【答案】(1).变快(2).2019年12月31日17
时(或12月31日17时)(3).北回归线(23.5°N)(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5).昼短夜长(6).推迟(7).C【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和张家界某住宅区正午阳光照射情况示意图为材料,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详解】(1)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最快,1
0月15日“雪龙2”号科考船从深圳启航时,地球公转速度变快。北京时间(东8区)2019年12月31日晚20:00,南极洲中山站(69°22′S,76°22′E,东5区)位于东8区的西侧3个时区,故中山站所在时区的区时是20-3=17时。(2)连接地心与日心反映了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图示①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③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故④表示秋分日,②表示春分日。当地球公转到③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3)科考队员们在南极洲上迎来2020年南极
的第一缕阳光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张家界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日落时间将逐日推迟。(4)2020年元旦,太阳直射南半球,张家界正午太阳太阳高度角较小,且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故C能正确表示张家界某住宅区正午太阳照射情况。27.阅读长
江流域示意图、六种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流域地貌景观多样,甲处地貌主要为;乙处地貌主要为。(填六种地貌景观图中的序号)。(2)六种地貌景观图中,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属于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有(填序号)。(3)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到的图⑥地
貌相关示意图,据此描述该地貌景观的沉积物从扇顶(一般为河流流出山口的位置)到扇缘(冲积扇的扇体边界)的分布特点。【答案】(1)①③(2)①②④③⑤⑥(3)从冲积扇的扇顶至扇缘,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或沉积物颗粒变小
或沉积物颗粒变细);沉积物厚度由厚变薄(或沉积物厚度变薄或沉积物厚度变小)。【解析】【分析】河流堆积地貌多见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包含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等,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漫滩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地区。流水沉积作
用的机械沉积分异比较明显,先沉积大的颗粒,后沉积小颗粒。【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甲处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峡谷,对应地貌①;乙处为河口三角洲,对应地貌主要为③。(2)①—⑥地貌中,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①(峡谷,流水侵蚀地貌)②(角峰,
冰蚀地貌)④(溶洞,流水溶蚀地貌、喀斯特地貌);属于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有③⑤⑥(分别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冲积扇,均为流水沉积地貌)(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⑥地貌为山前冲积扇。结合图示可知,冲积扇地貌平
面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扇缘向周边平地展开;河流流出山口后,水流速度减慢,流水携带泥沙的能力下降,扇顶沉积较多,自扇顶至扇缘,厚度变薄;先沉积大的颗粒,后沉积小颗粒,沉积物变细。28.读下面的甲、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C气压带形成的原因是_____(热力因素或动力因素),干湿状况是____(湿润或干燥)。(2)甲图气压带风带位置所对应的季节,张家界的盛行风向为________,该地区某中学商店冷饮的销售量________(较大或较小)。(3)乙图中N地的自然带为_
________。M地与N地的气候差异导致了两地自然景观差异,这一现象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整体性或差异性)。【答案】(1).动力因素(2).干燥(3).西北(或偏北)(4).较小(5).温带落叶阔叶林带(6).整体性【解析】【分析】本题以气压带、风带的分
布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于气压带、风带、气压中心、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考查。【详解】(1)C气压带位于30°N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热带气流在向两极流动过程
中热量散失而下沉形成的,为动力因素,以下沉气流为主,气候干燥。(2)A为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南,故此时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亚洲大陆出现低气压中心亚洲
高压,张家界的盛行西北风,气温较低,该地区某中学商店冷饮的销售量较小。(3)乙图中N地位于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M地与N地的气候差异导致了两地自然景观差异,这一现象说明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29.读图回答问题
。黑龙江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组为研究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利用暑假时间开展研学旅行。甲组同学一路西行到新疆,乙组同学一路南下到海南。他们在研学旅行中拍摄了不少地理景观的照片,绘制了①(26°N,105°E)
、②(42°N,128°E)、③(43°N,90°E)三个地点的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图(下图)。(1)甲组同学在向西研学旅行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沿线植被景观的变化为:森林、________、荒漠,植被景观的这种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__
_____分异规律。(2)影响①与②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出现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热量或水分)。(3)③地山麓自然带一般是()A.亚寒带针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荒漠带(4)乙组同学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天有四季”的地理环境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
理环境的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表现最典型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答案】(1).草原(2).干湿度地带(或从沿海到内陆)(3).热量(4).D(5).纬度地带(或从赤道到两极)(6).低纬和高纬(或低纬、或高纬)【解析】【分析】本题以三个
地点的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详解】(1)从黑龙江到新疆,降水越来越少,受水分条件的影响,沿线植被由森林过渡到草原,现过渡到荒漠,植被景观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变化,体现了自
然地理环境的干湿度地带(或从沿海到内陆)分异规律。(2)从经纬度可以判断,①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气温较高,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出现海拔较高,②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气温较低,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出现海拔较低,故影响①与②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出现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3)据题
干③(43°N,90°E)可知,地处我国新疆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山麓自然带应为温带荒漠带。故选D。(4)乙组同学从黑龙江到海南,纬度越来越低,热量条件不同,故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天有四季”的地理环境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纬度地带(
或从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低纬和高纬的纬度差异大,热量条件差异大,这种分异规律表现最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