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docx,共(6)页,743.37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c282d26e66b0814340e6a2f58f4d46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哈三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12月月考地理试卷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
贵州大窝凼落成启用。“天眼”探测范围可达人类目前已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完成下面小题。1.“天眼”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A可观测宇宙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2.“地外文明”所在星球若适合人类居
住,可能是因为其()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体积和质量较小③距恒星近,表面温度高④有液态水的存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北京时间2024年4月23日13时左右,太阳表面相隔数十万公里的不同位置,几乎同时发生了四次罕见的耀斑,共覆盖了太
阳表面三分之一的面积,在人类观测史上尚属首次。完成下面小题。3.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对流层4.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全球多地火山活动频发B.地表指南针指示方向更准C.赤道上空出现极光现象D.影响多地
无线电短波通信2022年11月27日晚,世界最大的活火山——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喷发,喷发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火山灰云。下图示意地球圈层结构。完成下面小题。5.冒纳罗亚火山喷发的岩浆在地球内部圈层迁移的顺序是()A.地核—下地幔—上地幔—地壳B.莫霍面—软流层—岩石圈—地壳C.地核—地幔—
岩石圈—软流层D.软流层—上地幔顶部—莫霍面—地壳6.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大气圈,随海拔升高,大气密度减小B.②是水圈,即各种水体组成的不连续圈层C.③是地壳,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D.④是岩石圈
,在地球圈层结构中最为活跃甘肃省和政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处,孕育了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下图示意该地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完成下面小题。7.该区域已发现化石指示最早地质年代是()A.元古宙B.
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8.下列关于该区域古生物生存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恐龙繁盛时,被子植物兴盛B.三叶虫曾生活在高山地区C.哺乳动物繁盛时,裸子植物兴盛D.该区域曾经历过地壳抬升贵州省喀斯特地
貌分布比重位列全国第一,下图示意贵州省某地地质剖面。完成下面小题。9.根据石灰岩的溶蚀程度,该地峰林、峰丛、孤峰演变顺序依次为()A.孤峰—峰丛—峰林B.峰丛—峰林—孤峰C.孤峰—峰林—峰丛D.峰丛—孤峰—峰林10.喀斯特地貌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有()①土壤肥沃,种
植业发展水平高②地表水资源丰富,取水便利③地貌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④地势起伏大,交通建设困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稳定期,河流以侧向侵蚀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上升期,河流下切侵蚀强烈,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下图
示意黄河某河段河流阶地剖面。完成下面小题。11.河流阶地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流水堆积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D.风力堆积12.图中河流阶地形成时间最晚的是()A.四级阶地B.三级阶地C.二级阶地D.一级阶地13.与河漫滩相比,当地人们多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场所,主要
是因为河流阶地()A不易发生洪涝B.地势平坦C.靠近水源D.土壤肥沃2019年7月11日上午,云南腾冲由于强降水引发泥石流灾害,影响严重。下图示意腾冲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14.该日云南腾冲出现泥石流的
主要原因有()①降水量大且集中②地势起伏大,疏松物质多③植被覆盖率较低④地质不稳定,火山活动多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下列关于泥石流避灾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沟谷中躲避B.顺着沟谷往上跑C.向沟谷两侧高处躲避D.顺着沟谷往下跑地
膜覆盖是指以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壤温度。下图为农田地膜覆盖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6.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土壤温度,是因为地膜能够()A.增加太阳辐射B.增加地面反射C.减少大气辐射D.截留地面辐射17.下列现象与地膜覆盖提高土
壤温度原理相似的是()A.火山喷发后,白天温度降低B.夏季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C.冬季积雪厚,利于作物越冬D.硒砂瓜土地上增铺砂砾层西安市“除霾塔”(下图)是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主体由空气导流塔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玻璃集
热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铺鹅卵石。完成下面小题。18.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天“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是()A.B.C.D.19.玻璃集热棚内地面铺鹅卵石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棚内建设成本B.提高棚内升温效果C.减小棚
内昼夜温差D.改变棚内地面风向20.“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环境条件是()A.晴朗的白天B.晴朗的夜晚C.多云的白天D.多云的夜晚下图示意某山谷近地面局部环流,甲、乙两地海拔相同。完成下面小题。21.下列叙述正确是()A.等压面数值自下往上递增B.甲地气压较乙地
低C.等温面数值自下往上递增D.甲地气温较乙地低22.图示时间及山谷上方的气流运动状况是()A.白天、气流上升B.夜晚、气流上升C.白天、气流下沉D.夜晚、气流下沉23.该山谷多雾,雾最浓的时段可能为()A.正午前后B.日出
前后C.子夜时分D.日落前后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水循环,某地理教师设计了水循环模拟实验,并引导学生画出该实验的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4.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地热能B
.水循环使全球水资源总量增加C.水循环一般只发生在外流区D.水循环促进地球水体不断更新25.实验中导管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地下径流26.若甲环节受阻,可能导致()A.风浪加剧B.风暴潮肆虐C.城市内涝D.海平面上升2023年4月6日,我国第
39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图1示意雪龙2号科考船返程航线。图2示意不同纬度海区海水盐度随深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27.科考船从甲地返回至丙地,沿途海域表层水温变化大致是()A.一直升高B.一直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
.先降低后升高28.甲、乙、丙海域盐度随深度变化规律依次对应的曲线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③②①2024年10月,海南省举办冲浪锦标赛,吸引了众多队伍参赛。下图为当天比赛现场照片。完成下面小题。29.参赛者冲浪比赛时主要利用的海洋资源与海水运动形式分别是()
A.海洋空间资源、波浪B.海洋空间资源、潮汐C.海洋生物资源、波浪D.海洋生物资源、潮汐30.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波浪具有周期性涨落特征B.洋流可以减慢海水净化速度C.潮汐具有稳定流速和流向D.洋流对沿岸气候有一
定影响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9月23日~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亚运会期间游客众多,许多游客乘帆船出海游玩。图1示意杭州湾地理位置。(1)钱塘江汇入杭州湾体现了水循环的____环节,该环节
参与的是____(填水循环类型)。(2)杭州湾附近海水等盐度线a的数值____29(填“大于”或“小于”),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3)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海域海水盐度和密度季节变化明显,一般海水盐度夏季____(填
“高于”或“低于”)冬季,海水密度夏季____(填“高于”或“低于”)冬季。(4)图1中洋流b为____(填“暖流”或“寒流”),舟山渔场的形成原因是____。(5)图2为该海域某日海水水位变化图,根据潮汐和海陆风规律判断,该日乘帆船出海游玩的游客返程最佳时段是____(填选项),此
时的风向为____(填“海风”或“陆风”)。A4~6时B.8~10时C.14~16时D.18~20时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上、中、下游地貌景观多样。图左示意长江流域,图右示意长江流域五种地貌类型。(1)①②⑤地貌中,流水侵蚀地貌有____,流水堆积地
貌有____。(填序号)(2)①②③地貌分别位于图左中的甲、乙、丙三地,则____位于甲地、____位于乙地、____位于丙地。(填序号)(3)②地貌中,M地位于____(填“凹岸”或“凸岸”),受流水____(填“下切侵蚀”或“侧向侵蚀”或“溯源侵蚀
”)作用而成。(4)④地貌中,a的名称为____,主要受流水____作用而成。(5)⑤地貌的形成过程为____,该地貌中最适宜耕作的位置是____(填“b”或“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