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地理课件(新高考新教材) 热考2 风.pptx,共(24)页,3.16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b92f66c5a8ea8b90e8701bb454858c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热考2风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2023·辽宁鞍山二模)太行山脉是我国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地理分界线,其山麓焚风(过山气流在
背风坡下沉增温形成的一种干热地方性风)较强,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太行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地或流经地区,其东麓地带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图1为太行山东西向剖面示意图,图2为太行山山麓焚风季节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图1图21.太行山东西两侧焚风
效应较强的坡面和焚风多发的季节及时间对应正确的是()A.东坡、冬季、夜间多发B.西坡、夏季、白天多发C.东坡、冬季、白天多发D.西坡、冬季、夜间多发2.太行山春季焚风对当地农业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①气温升高,小麦返青期提前②热量增加,熟制改变③平原积雪消融,缓解春旱
④蒸发增强,加剧干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AD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
4141515161617171818解析第1题,根据图2信息可知,太行山夏季焚风效应较弱;冬季来自内陆的冷气团(西北风)强劲且干燥,一部分在山脉西坡(迎风坡)受地形阻挡堆积,另一部分气流越过太行山,在东侧(背风坡)下沉增温,且东侧海拔高差大,下沉增温幅
度大;夜间太行山东坡坡面辐射冷却快,气流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与焚风风向一致,焚风随之加强;白天山地东坡增温快,气流沿山坡上升,为谷风,与焚风风向相反,对焚风有抵消和抑制作用,故焚风强度较弱。第2题,焚风效应会使热量增加,使得小麦返青期提前,但对熟制影响不大,①正确,②错误;焚风会使华北平原地区冬
季地表积雪融化,缓解春旱作用减小,③错误;焚风增温会使蒸发增强,加剧干旱,④正确。(2023·陕西宝鸡二模)“圣塔安娜风”是秋冬季节扫过美国西南部(加利福尼亚州)和墨西哥西北部的一种风。每年秋季至初春季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低地会出现一种强劲的干热风,被称为“圣塔安娜风”(下图),一般为东
北风。它以助长洛杉矶附近林区野火而闻名。据此完成3~4题。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3.与“圣塔安娜风”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A.海陆热力差异B.洋流C.地形D.太阳辐射4.助长洛杉矶附近
林区野火的“圣塔安娜风”()A.湿热,且风速大B.湿热,且风速小C.干热,且风速大D.干热,且风速小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AC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
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解析第3题,“圣塔安娜风”发生在秋冬季节,秋冬季节陆地降温快,形成冷高压,海洋降温慢,形成低气压,所以形成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冷空气,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洋流、地形、太阳辐射对其形成影响较小
。第4题,加利福尼亚州位于落基山、海岸山脉西侧,冷空气向此推进时沿背风坡下沉,空气下沉容易增温,而这里地形落差大,空气下沉幅度大,升温幅度大,与此同时空气也会越来越干,而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山谷刚好为东北—西南走向,与这股变热
变干的冷空气走向一致,又使其风速不断加大,势力越来越强。(2023·河北石家庄3月模拟)下图为全球某季节不同纬度气温及风速的空间分布示意图,风速等值线中“-”表示风向与“+”相反。据此完成5~7题。5.图示为北
半球()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B6.N处近地面风速大于M处近地面风速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差异显著B.下垫面状况非常均一C.该季
节南北温差较大D.平原削弱风速不显著7.P处风向及风速范围分别是()A.偏东风20—30B.偏东风30—40C.偏西风20—30D.偏西风30—40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
61617171818CC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近地面最小风速集中在10°S到25°N的区域,该区域为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区域,表明赤道低(
气)压带移动到了赤道以北,故此时表示北半球的夏季,B正确;春秋季节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A、C错误;北半球冬季,赤道低(气)压带大部分南移,D错误。第6题,N处海洋面积大,海陆热力差异不显著,A错误;N处位于南半
球西风带区域,主要为广阔的海洋,但也分布着陆地,B错误;N处不全是平原地形,D错误;南半球冬季,N处所在中纬度地区南北温差显著,导致气压梯度大,风速大,C正确。第7题,由于正、负值表示不同的风向,且M、N处为近地面西风带,所以正值表示偏西风,再根据图中P点的位置可以判定
为偏西风;根据等值线的分布可以确定P处风速大于20小于30,C正确。(2023·浙江杭州二模)有研究团队利用某观测站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间的气象数据,分析珠穆朗玛峰北坡某河谷的局地环流日变化特征,发现该河谷主要受山谷风和冰川风的影响。山谷风、冰川风都是冷热
不均引起的局地环流,冰川风影响主要集中在下午时段且强度大。下图为某年5月28日风向、风速日变化图。读图,完成8~9题。注:风向以正北为0°,顺时针增大到360°。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
18188.该团队选择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间的气象数据来分析局地环流是因为()①大气环流影响弱②天气系统影响强③阴雨天气为主④晴朗天气为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冰川位于河谷的方位及冰川风对山谷风的主要影响分别是()A
.南方;削弱了山风B.南方;削弱了谷风C.北方;加强了山风D.北方;加强了谷风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BB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
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解析第8题,材料信息表明,山谷风、冰川风都是冷热不均引起的局地环流,这种局地环流容易受到大气环流的干扰,当地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间大气环流影响弱,当地气象数据更
能体现局地环流的特征,①符合题意;天气系统影响强,对局地环流干扰大,因此当地气候数据不能准确地反映局地环流特征,②不符合题意;当地的山谷风、冰川风等局地环流是冷热不均引起的,与阴雨天相比,晴朗天气时冷热不均
更明显,因此晴朗天气时的气象数据更能反映当地局地环流特征,当地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间应以晴朗天气为主,③不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正确。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
141515161617171818第9题,材料信息表明,冰川风影响主要集中在下午时段且强度大。图中显示,当地下午风速大,风向方位角接近180°,应为南风,该南风应为冰川风,冰川风由冰川吹向谷地,因此冰川位于河谷的南方,排除C、D;冰川风
由冰川吹向谷地,谷风由谷地吹向山坡,山风由山坡吹向谷地,冰川风与谷风风向大致相反,与山风风向大致相同,因此冰川风会削弱谷风、加强山风,B符合题意,排除A。(2023·江苏南通二模)我国华北某山坡坡顶与坡谷海拔分别约为2200米和900米,山谷风显著。下图为某年冬季该山坡不同海拔气象站点山谷风日
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10.冬季该地谷风出现的主要时段为()A.日出后至日落前B.中午前至日落前C.日落后至日出前D.日落后至中午前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B11.该山坡的朝向最接近()A.
南B.西C.东D.北12.各站点谷风风向有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微地形分布B.地转偏向力C.谷岭间温差D.植被覆盖率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
5161617171818AA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解析第10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谷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因此C、D错误;结合不同海拔测点风向的转变,白天10时左右风向发生转变,吹偏南风,为谷风
,18时左右风向又发生转变,吹偏北风,为山风,由此可知,冬季该地谷风出现在中午前至日落前,B正确,A错误。第11题,由图可知,该山坡白天谷风以偏南风为主,夜晚山风以偏北风为主,且海拔928米处谷风(偏南风
)强烈,山风(偏北风)较弱,故该山坡朝向最接近南,A正确。第1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在不同海拔站点风力大小不同,风向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不同海拔地区存在着局部地形差异,影响局部的风向,A正确;同一山地地转偏向力对风
向影响差别较小,排除B;谷岭间温差大小影响风力大小,对风向影响不大,排除C;植被覆盖率影响温差以及摩擦力,对风向影响较小,排除D。(2023·湖北十一校联考)“泻风”是气流越过山脉快速下沉形成的。图1是哥伦比亚的泻风所
在区域的位置,泻风气流在近海地区、西科迪勒拉山脉、中科迪勒拉山脉分别形成对流中心,对流云体垂直向上,图2是某时段气流及对流云团分布图。据此完成13~15题。图1图2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
151516161717181813.泻风气流主要来自()A.大西洋B.太平洋C.南美大陆D.加勒比海14.图2所示,西科迪勒拉山脉泻风出现的时间在()A.冬季的上午B.冬季的下午C.夏季的上午D.夏季的下午15.中科迪勒拉山脉比西科迪勒拉山脉对流云团的高度低,原因是()①到达中科迪勒拉山脉的水
汽少②中科迪勒拉山脉海陆风环流弱③东侧干空气入侵④中科迪勒拉山脉海拔高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B
DA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泻风范围在科迪勒拉山系东侧,故泻风来自山系西侧太平洋一侧,故选B。第14题,读图可知,泻风范围在2.5°N
—10.5°N,夏半年,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偏转为西南季风,此时为自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为泻风形成提供原始风向;夏半年的下午,海陆热力差异明显,此时海风势力较强
,海风和西南季风背景风风向一致,叠加效应增强了自海洋吹向陆地的风的势力;下午太阳位于西侧,西科迪勒拉山脉西坡光照强,西坡和谷底热力差异明显,谷风更强,而山脉东坡光照减弱,温度先下降,谷风减弱并提前向山风转换,三者叠加,使西科
迪勒拉山脉的泻风常出现在夏半年的下午。故选D。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第15题,由图可知,科迪勒拉山脉对流云团由来自海洋的
湿气流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与西科迪勒拉山脉相比,更高的中科迪勒拉山脉由于距太平洋更远,来自太平洋的气流越过西科迪勒拉山脉后,水汽减少,不利于对流云团的发展,①对,④错;与西科迪勒拉山脉相比,更高的中科迪勒拉山脉由于距太平洋更远,受海陆风
环流影响小,不利于对流云团的发展,②对;读图,中科迪勒拉山脉东侧有来自陆地的干气流流入,且密度大、水汽少,抑制对流云团的发展,③对。故选A。(2023·湘豫名校4月联考)南极内陆地面辐射冷却产生的近表层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高原斜坡加速向下坡向流动,
从而形成下降风,其分布形态决定了南极大陆近表层风场的主要特征。下图为南极当地时间某年1月18日23时我国中山站及其周边地区表层风场图(图中五角星表示中山站位置)。据此完成16~18题。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
14151516161717181816.我国南极中山站1月份晴天时近地面盛行的下降风主要以()A.偏北风为主B.偏东风为主C.偏南风为主D.偏西风为主17.我国南极中山站1月份晴天时近地面下降风最大风速大约出现
在()A.日出时B.正午时C.日落时D.午夜时18.推测我国南极中山站可能位于()A.谷地南坡B.谷地北坡C.谷地东坡D.谷地西坡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
1617171818BDC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解析第16题,读图文材料可知,近表层冷空气从高处流向中山站及其周边地区时,一方面垂直于地形等高线,另一方面又受南半球向左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同时还受地面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最终表现为东风或偏东风,B正确。第17题,1月份(中山站夏季)晴天时,中山站昼长夜短,甚至出现极昼。中山站的下降风一般在太阳高度较小时开始出现,风速在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小时
达到极值,风速有显著的日循环特征。午夜太阳高度最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少,近表层气温低,空气密度大,下降风风速最大,D正确。第18题,读图可知,我国中山站位于开口大致向北的海湾内,为一谷地,中山站的西部风向以西南风为主,中山站所在地的风向以东南风为主,两风向的交汇处位于中山站西部地势较低
的海湾,根据下降风的风向可判断出我国中山站应位于海湾谷地的东坡,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