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西中考真题化学》2016年广西梧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共(21)页,152.887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b6588a02403717f31d66d45f3d7e9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6年广西梧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含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2分)“茶是故乡浓“,梧州六堡茶是与普洱茶齐名的黑茶名品.泡茶时能闻到茶香
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大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可以再分D.分子在不断运动【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泡茶时能闻到茶香,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B、泡茶时能闻到茶香,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C、泡茶时能闻到茶香,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于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这是造成泡茶时能闻到茶香的
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2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
破碎B.火柴折断C.衣服晒干D.食物腐烂【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
火柴折断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衣服晒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
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2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氦气D.二氧化碳【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
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则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B.滴加液体
C.加入固体D.倾倒液体【分析】A、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溶解固体时,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溶解操作
,图中所示装置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
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
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2分)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棉花B.玻璃钢C.聚乙烯D.天然橡胶【分析】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解答】解:A、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B、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
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正确。C、聚乙烯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D、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复合材料的特征,复合材料并不是简单搭配,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融合成具有新
性能的材料.6.(2分)在加油站应悬挂的警示标志是()A.B.C.D.【分析】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加油站内空气中弥漫着汽油,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遇火燃烧甚至爆炸,因此,加油站这种特殊场合绝对禁止烟火.【解答】解:加油站的汽油等属于易燃易爆物品,遇到明火都会燃烧或爆炸,所以要禁止烟
火。一个圆圈中的点燃的火柴上有一斜线,表示禁止烟火,适合张贴;故选:A。【点评】正确识别标志,是当代生活的必要技能.7.(2分)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A.水B.铜C.氯化钠D.二氧化碳【分析】根据金属、大
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的,故选项错误。B、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
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2分)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可燃物B.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C.可供呼吸D.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分析】A、氧气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但不能燃烧;B、利用氧气和氮气沸点的不同,可以利用
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C、氧气可供呼吸;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解答】解:A、氧气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但不能燃烧,所以不是可燃物,故错误;B、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沸点的不同,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正确;C、氧气可供呼吸,正确;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
色无味的气体,正确;故选:A。【点评】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并结合题意灵活分析解答.9.(2分)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A.+3B.+4C.+5D.+6【分析】利用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根据K和O的常见化合价及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
答.【解答】解:因化合物中K为+1价,O为﹣2价,设KIO3中I的化合价为x,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1+x+(﹣2)×3=0解得x=+5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利用该物质的化学式,明确元素及原子个数,借助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10.(2
分)下列各图中的、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单质的框图是()A.B.C.D.【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据此解答【解答】解:A、图中含有两种物质
的分子,属于混合物,故A错;B、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故B正确;C、图中由两种原子构成的混合物,故C错;D、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
,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抓住物质的组成以及有关的概念进行.11.(2分)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数值可能是()A.9B.10C.11D.12【分析】由题目中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再根据“在原子中,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而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可知x的数值。【解答】解:根据该图示可知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10,又因为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的数值可能为9;如果x为9时,会得电子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如果x为10时,只能为
氖原子;x不会等于11、12,因为这两种原子只能是失掉电子形成阳离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2.(2分)下
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色粉末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
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蜡
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3.(2分)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用到了二氧化锰.关于二氧化锰的说法错误的是()A.作
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前后其质量发生改变C.化学性质没有改变D.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分析】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用到了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解答】解:A、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用到了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B、二氧化锰作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锰作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锰作该反应的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2分)施用钾
肥可防止水稻倒伏.下列属于钾肥的是()A.Ca(H2PO4)2B.CO(NH2)2C.NH4ClD.KCl【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
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故
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5.(2分)维生素能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下列食物富含维生素的是()A.猪肉B.奶油C.青菜D.面包【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
、食物来源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猪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B、奶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C、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D、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很简单,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
源等知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2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首先从植物中提取出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有机物B.由三种元素组成C.是一种氧化物D.每个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分析】A.根据有
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概念来分析.【解答】解:A.青蒿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由化学式可知,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故错误。D.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的原子个数,故每个青蒿素分子由15+22+5=42个原子构成,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
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7.(2分)下列关于生产或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除去油污B.通过观察颜色可以区分白酒和白醋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了酸碱中和原理D.羊毛与合成纤维可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
区分【分析】A、根据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B、根据白酒和白醋颜色相同进行分析;C、根据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酸反应进行分析;D、根据羊毛燃烧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解答】解:A、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可以洗去油污,故说法正确。B、白酒和白醋颜色相同,通过观察颜色无法区分
,可通过闻气味进行区分,故说法错误。C、由于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酸反应,所以,熟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故说法正确。D、羊毛的主要成分能使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合成纤维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
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8.(2分)右图是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B.40℃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升高温度可将M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60℃时,饱和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N>M【分析】A、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B、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升温可将其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据饱和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图可知:M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正确;B、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正确;C、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升温可将其
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D、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而60℃时M的溶解度大于N,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M>N,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
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9.(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AO2(H2O)浓硫酸BNaCl(NaOH)稀硫酸CKCl(K2CO3)稀盐酸DHCl(H2SO4)氯化钡溶液A.AB.BC.CD.D【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
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
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B、NaOH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C、K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D、H2SO4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
酸钡沉淀和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
关键。20.(2分)在A+2B=3C+2D的反应中,32gA和适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gC和100gD,若A的化学式量为16,则B的化学式量是()A.26B.36C.52D.104【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
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B的质量=C的质量+D的质量﹣A的质量,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A+2B=3C+2D可知,在此反应中参加B的质量为:
36g+100g﹣32g=104gg。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A+2B=3C+2D162x32g104g解得:x=26由上述计算可知,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计算.学生需熟知质量守恒定律,才能正确答题.二、填空题(共2
6分)21.(4分)请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1)磷元素P;(2)2个二氧化氮分子2NO2;(3)氧化镁MgO;(4)硫酸根离子SO42﹣.【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
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二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2NO2;(3)氧化镁是由显+2价的镁元素和显﹣2价的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MgO;(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
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SO42﹣;故答案为:(1)P;(2)2NO2;(3)MgO;(4)SO4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
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22.(5分)水是常见的物质,请根据水的知识填空.(1)在自然界中,水能变成云,云又能变成雨,这属于水的物理性质.(2)净水器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消防队员用高压
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会降低(填“降低”或“升高”);在实验室中要配制100g0.9%的生理盐水,需氯化钠0,9g.【分析】根据物质的三态变化、活性炭的性质、灭火的原理以及物质溶于水时的能量变化以及溶液的计算分
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在自然界中,水能变成云,云又能变成雨,这属于水的物理性质,故填:物理;(2)活性炭在净水中起到的是吸附的作用,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填:吸附;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硝酸铵溶
于水时溶液温度会降低,100g0.9%的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0.9%=0.9g,故填:降低;0.9.【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的有关应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水的性质进行.23.(6分)工业上进行金属切割或焊
接时常使用到氧炔焰(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1)化学反应常伴随有能量变化,乙炔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乙炔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可见乙炔不充分燃烧既浪费燃料又污染环境,为了使乙炔充分燃烧,你的做法是增大氧气的浓度.(3)在点燃乙炔(C2
H2)前,必须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请写出C2H2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2H2+5O24CO2+2H2O.【分析】根据已有的燃料燃烧的能量转化以及促进燃烧的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乙炔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填:热.(2)乙炔不充分燃烧,会生
成一氧化碳和水,为了使乙炔充分燃烧,可以增大氧气的浓度,故填:一氧化碳;增大氧气的浓度.(3)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或加热会产生爆炸,故在点燃乙炔(C2H2)前,必须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C2H2充分燃烧生
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检验纯度;2C2H2+5O24CO2+2H2O.【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4.(4分)在2015年末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的《巴黎协定》,向着“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
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个终极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请回答下列问题.(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CO2(填化学式),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该气体转化成氧气.请写出一个温室效应可能造成的危害全球气候变暖.(2)“低碳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请写
出一个属于“低碳生活”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可以坐公交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分析】(1)根据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该气体转化成氧气以及温室效应的危害进行解答;(2)根据“低碳生活”就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解答.【解答】解:(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
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该气体转化成氧气,温室效应的危害:全球气候变暖;故填:CO2;光合;全球气候变暖;(2)“低碳生活”就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例如日常生活中可以坐公交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填:日常生活中可以坐公交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点评】本题主要
考查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形成的气体,难度不大.25.(7分)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主要流程如下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氨碱法生产所得产品为纯碱,向纯碱水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2)从步骤①提取粗盐常用蒸发结晶(填“蒸发
结晶”或“降温结晶”)方法.(3)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步骤④中通入氨气的作用是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4)步骤⑤所得的碳酸氢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写出它的一种途径治疗胃酸过多.(5)步骤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
2CO3+CO2↑+H2O,该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分析】(1)根据纯碱溶于水溶液呈碱性进行解答;(2)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进行解答;(3)根据氨气溶于水呈碱性进行解答;(4)根据碳酸氢钠的用途进行解答;(5)根
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解答】解:(1)纯碱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所以纯碱水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故填:红;(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所以从步骤①提取粗盐常用蒸发结晶方法;故填:蒸发结晶
;(3)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故填: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4)碳酸氢钠的用途有:治疗胃酸过多,用作发酵粉;故填:治疗胃酸过多.(5)在受热的条件下,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了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原理是:2NaHCO3
Na2CO3+CO2↑+H2O,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填:2NaHCO3Na2CO3+CO2↑+H2O;分解.【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三、简答题(共12分26.(6分)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用铜块制成铜片、铜丝利用了铜的延展性。钢铁制品容易发生锈蚀,在其表面涂油漆的防锈原理是隔绝水和氧气。(2)把两块大小相同且
洁净的铁片、铜片分别投入浓度相同的稀硫酸中,请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其中的原因。(3)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划,纯铝上留下明显划痕。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4)自行车用到大量铝合金材料,外形美观,材质轻硬、牢固,除了代步,还可以作
为健身工具。由此你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何感想(任写一点)?【分析】根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以及化学与生活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用铜块制成铜片、铜丝利用了铜的延展性。钢铁制品容易发生锈蚀,在
其表面涂油漆的防锈原理是隔绝了水和氧气,故填:延展;隔绝水和氧气。(2)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前面,而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故把两块大小相同且洁净的铁片、铜片分别投入浓度相同的稀硫酸中,可以观察到铁表面有气泡产生,而铜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故答案为:铁与稀硫酸反应有气泡生成,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前面,而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3)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划,纯铝上留下明显划痕。是因为制成合金以后硬度增大,即合金的硬度大于其成分金属,故答案为: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4)根据信息可以看出,
化学的发展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故答案为:化学的发展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金属的应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7.(6分)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奥运会于今年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举行,奥运五环旗将在南美洲上空飘扬,现有A﹣E分别
为盐酸、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氧化铜的五种常见物质,存在类似“奥运五环”的如图图示反应关系.已知常温下相连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的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其中B常用于除铁锈.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学式:ACuO,DBaCl2.(2)A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分析】根据“B常用于除铁锈”,则推测B为盐酸;根据“A﹣E分别为盐酸、硫酸钠溶液、碳酸钠
溶液、氯化钡溶液、氧化铜的五种常见物质,存在类似“奥运五环”的如图图示反应关系”,则推测A为氧化铜,C为碳酸钠溶液,D为氯化钡溶液,E为硫酸钠溶液;代入检验,符合题意.【解答】解:根据“B常用于除铁锈”,则推测B为盐酸;根据“A﹣E分别为
盐酸、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氧化铜的五种常见物质,存在类似“奥运五环”的如图图示反应关系”,则推测A为氧化铜,C为碳酸钠溶液,D为氯化钡溶液,E为硫酸钠溶液;代入检验,符合题意.(1)根据分析,A为氧化铜,D为氯化钡溶
液,故其化学式为:CuO,BaCl2;(2)A+B反应,即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3)C+D反应,即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
2═BaCO3↓+2NaCl.故答案为:(1)CuO,BaCl2;(2)CuO+2HCl=CuCl2+H2O;(3)Na2CO3+BaCl2═BaCO3↓+2NaCl.【点评】在解此类题时,先根据各物质之间的反应确定一个大致的
框框,然后在进行假设推导,只要假设正确,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四、实验题(共16分)28.(6分)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分液漏斗,②集气瓶.(2)用装置A可制取二氧
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该检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3)用装置B收集氧气,证明氧气已经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
经收集满了,用装置C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水法.【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填空;(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3)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和物理
性质填空.【解答】解:(1)仪器的①名称是分液漏斗,仪器②的名称是集气瓶.故答案是:分液漏斗;集气瓶;(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是:CO2+Ca(OH)2═Ca
CO3↓+H2O.(3)氧气的验满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用装置C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水法.故答案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
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排水.【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只有综合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解答.29.(10分)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电解水试验时发现他们的装置只有一端有气体产生,且溶液颜色逐渐加深.对
此异常现象,小吴同学认为是电源正负极接反了的原因.要证明小吴的猜想,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连接电源正负极的导线对调后,重新连接再进行实验.经过修正,大家完成了电解水的实验.体验到“电解”这种新实验手段的威力后,大家意犹
未尽,决定继续深入探究.【探究活动一】小吴将水换成食盐水进行电解,A、B两个试管都收集到气体.试管A收集到的是无色可燃性气体,则该气体是氢气.【问题与猜想】试管B收集到的气体可能是什么呢?请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大胆猜测,并将所有可能的属于单质气体的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O2
、Cl2↑.【实验与结论】若小周用pH试纸测出电解后溶液的pH为12,说明该溶液呈碱性,则电解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探究活动二】小周将原装置的电极都改为铜片进行食盐水的电解,结果发现溶液颜色变
蓝.【问题与猜想】为什么溶液会变蓝色?小施认为可能是铜片变成铜离子进入溶液中的原因.【实验与结论】小施取少量蓝色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的现象,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正确.你还有其他证明溶液中
含Cu2+的方法吗?请写出你的方法和结论把铁放入溶液中,有红色固体产生.【回顾与反思】经过上述拓展探究实验,同学们学会了用身边的物质进行探究的方法,体验到了开拓思路大胆探究的乐趣,感受到了化学的神奇魅力,根据上述所进行的实验,请写
出你还想探究的一个问题电解水试验中出现的深色物质是什么?用其他物质如醋酸代替水进行实验,或换成其他电极进行电解.【分析】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探究活动一】电解食盐水,得到的气体能够燃烧,气体具有可燃性;【问题与猜想】根据气体的
性质,结合质量守恒推测气体物质;【实验与结论】根据以上分析,归纳出食盐水电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与结论】根据铜离子是蓝色的,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解答;【回顾与反思】【解答】解: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要证明小吴的猜想,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连接电源正负极的导线对调后,重新连接再进行实验,【探究活
动一】电解食盐水,反应前的物质食盐和水中共有Na、Cl、H、O四种元素,因此电解出的可燃性气体为氢气;【问题与猜想】电解食盐水,反应前的物质食盐和水中共有Na、Cl、H、O四种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测,试管B收集到的气体可能是氧气、氯气;【实验与结论】若小周用pH试纸测出电解后
溶液的pH为12,说明该溶液呈碱性;食盐水通电电解,生成了可燃性气体氢气和黄绿色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单质氯气以及能使无酚酞变红的氢氧化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应为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Cl+
2H2O2NaOH+H2↑+Cl2↑.【实验与结论】小施取少量蓝色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的现象,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正确.证明溶液中含Cu2+的方法是:把铁放入溶液中,有红色固体产生;【回顾与反思】经过上述拓展探究实验,同学们学会了用身边的
物质进行探究的方法,体验到了开拓思路大胆探究的乐趣,感受到了化学的神奇魅力,根据上述所进行的实验,还想探究的一个问题是:电解水试验中出现的深色物质是什么?用其他物质如醋酸代替水进行实验,或换成其他电极进行电解.答案:
将连接电源正负极的导线对调后,重新连接再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一】氢;【问题与猜想】O2、Cl2↑;【实验与结论】碱;2NaCl+2H2O2NaOH+H2↑+Cl2↑.【实验与结论】有蓝色沉淀生成;把铁放入溶液中,有红色固体产生;【回
顾与反思】电解水试验中出现的深色物质是什么?用其他物质如醋酸代替水进行实验,或换成其他电极进行电解【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任何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利用这一特点,可使用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前后的物质进行推测.五、计算题(本题共6分)30.(6分)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敏同学
取12.5g该样品进行实验,然后将100mL稀盐酸分五次加入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所示(样品中的杂质不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2020202020生成气体的质量/
g1.11.11.11.10请计算:(1)生成气体的总质量是4.4g。(2)碳酸钙(CaCO3)的化学式量是100。(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分析】(1)根据分五次加入盐酸后,前四次,每次都产生了1.1g二氧化碳,第五未生成二氧化碳,说明第五次碳酸钙没有
剩余,据此可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2)根据碳酸钙的化学式计算化学式量(3)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然后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由表中的数据
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g+1.1g+1.1g+1.1g=4.4g.(2)碳酸钙(CaCO3)的化学式量是:40+12+16×3=100;(3)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4.4g解得:x=10g所以石灰石样品中碳
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故答案为:(1)4.4;(2)100;(3)8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
022/4/2313:58:55;用户:运河集团;邮箱:yunhe0001@xyh.com;学号:43404376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