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3期)(解析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169.269 KB
  • 2025-04-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3期)(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3期)(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3期)(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3期)(解析版).docx,共(13)页,169.26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ae736958a287f402a33a3f19dbbcf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3期)专题0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2022山东聊城中考)化学科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改造物质世界,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以下过程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抗

疫工作者穿戴隔离衣,佩戴防护眼罩B.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C.“天宫课堂”在轨演示水油分离实验D.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答案】D【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

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A、抗疫工作者穿戴隔离衣,佩戴防护眼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天宫课堂”在轨演示水油分离实验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变化,故选项错误;D、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2.(2022山东东营中考)唐朝炼丹家马和在《平龙认》中指出:阴气(氧气)还存在于青石、火硝中,用火加热它们,阴气就会放出。火硝的主要成分是KNO3,下列有关KNO

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类别:化合物B.物理性质:难溶于水C.化学性质:可能发生分解反应D.用途:可作复合肥料【答案】B【解析】A、由化学式KNO3可知,硝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

说法正确;B、硝酸钾易溶于水,故说法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用火加热它们,阴气就会放出”可知,在高温加热的条件下硝酸钾可能会发生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D、KNO3中含有钾元素与氮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说法正确;故选:B

。3.(2022山东威海中考)2022年2月,北京成功举办第24届冬奥会。大量创新技术的应用为“绿色奥运”增光添彩。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利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技术为比赛场馆制冰B.利用氢燃料电池为奥运村客车提供动力C.利用

加压技术将氢气液化储存在“飞扬”火炬中D.利用模具压制“冰墩墩”硅胶外壳【答案】B【解析】A、利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技术为比赛场馆制冰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利用氢燃料电池为奥运村客车提供动力过

程中,氢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用加压技术将氢气液化储存在“飞扬”火炬中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利用模具压制“冰墩墩”硅胶外壳过程中,只

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4.(2022湖南娄底中考)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下列操

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总装调试B.燃料注入C.点火发射D.船箭分离【答案】C【解析】A、总装调试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B、燃料注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C、点火发射包含着

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D、船箭分离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故选:C。5.(2022湖南益阳中考)生活中的变化无处不在。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胆矾研碎C.石蜡熔化D.金属腐蚀【答案】D【解析】A、酒精

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金属腐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6.(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物质是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苹果腐烂B.盐酸除锈C.红磷燃烧D.冰块融化【答案】D【解析】A、苹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盐酸除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

误;C、红磷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故选:D。7.(2022山东济宁中考)下列现象或事实,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固体石蜡受热融化B.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C

.块状生石灰受潮粉化D.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答案】C【解析】A、固体石蜡受热融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块状生石灰受潮粉化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新

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是浓硫酸吸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8.(2022山东枣庄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用稀盐酸除铁锈B.用

石墨做电极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D.用铁矿石炼铁【答案】B【解析】A、用稀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用石墨做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

熟石灰,属于生石灰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铁矿石炼铁利用的是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9.(2022四川广安中考)2022年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开幕式的下列活动中涉

及化学变化的是A.“雪花”飞舞B.升奥运五环旗C.点燃奥运圣火D.放飞和平鸽【答案】C【解析】A、“雪花”飞舞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升奥运五环旗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点

燃奥运圣火,物质燃烧会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放飞和平鸽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10.(2022河北中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甲骨刻字B.烧制陶瓷C.粮食酿酒D.火药爆炸【答

案】A【解析】A.甲骨刻字,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烧制陶瓷,陶土等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C.粮食酿酒会产生酒精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火药爆炸,会发生化学变化。11.(2022北京中考)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

无味B.沸点低C.能支持燃烧D.不易溶于水【答案】C【解析】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氧气沸点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物质在氧气中

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氧气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D、氧气不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12.(2022北京中考)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气焊B.食品防腐C.供给呼吸D.医疗急救【答案】B【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气焊,

不符合题意;B、食品中的物质能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腐败,氧气不能防腐,符合题意;C、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D、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不符合题意。故选B。13.(2022广西桂林中考)下列陶艺制作过程一

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塑形B.晾胚C.刻花D.烧胚【答案】D【解析】A、塑形只是物质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的B、晾胚是物质中的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选项错误;C、刻花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D、烧胚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14.(2022广西梧州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B.冰雪融化C.玻璃破碎D.酒精挥发【答案】A【解析】A.葡萄酿

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冰雪融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C.玻璃破碎,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D.酒精挥发,只是物质的状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15.(2022广西梧州中考)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对应关

系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性质用途A铜导电性制导线B一氧化碳可燃性冶炼生铁C干冰升华时吸热人工降雨D熟石灰碱性改良酸性土壤A.AB.BC.CD.D【答案】B【解析】A、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导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

炼铁,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B错误,符合题意;C、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熟石灰显碱性,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故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6.(2022贵州铜仁中考)下列

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石蜡熔化C.钢铁生锈D.石油分馏【答案】C【解析】的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

于化学变化。D、石油分馏过程中利用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17.(2022江苏南通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动物呼吸C.水结成冰D.酒精挥

发【答案】B【解析】A、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动物呼吸过程中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水结成冰过程是由液

态变为固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18.(2022湖南荆州中考)下列疫情防控措施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消毒B.开窗通风C.佩戴口罩D.测量体温【答案】A【解析】A、酒精消

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开窗通风,空气流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佩戴口罩,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测量体温,是物质的热胀冷缩,

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19.(2022湖南邵阳中考)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弯曲B.冰川融化C.汽油挥发D.蜡烛燃烧【答案】D【解析】A、铁丝弯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冰川融

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蜡烛燃烧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20.(2022湖南湘西州中考)氢气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

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B.难溶于水C.密度比空气小D.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答案】D【解析】A、无色无味描述的是颜色、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难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不需

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密度比空气小,描述的是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描述的是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21.(2022湖南株州中考

)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A.只有化学变化B.只有物理变化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D.既没有化学变化,也没有物理变化【答案】C【解析】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受热熔化,发生了物理变化,一

会儿后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又发生了化学变化,因此蜡烛燃烧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后发生化学变化。故选:C。22.(2022辽宁沈阳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食物腐败D.镁带弯折【答案】C【解析】A、酒精挥发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误;B、石蜡熔化过程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食物腐败过程是食物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镁带弯折是物质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23.(2022山东临沂中考)下列变

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葡萄酿酒C.冰雪融化D.矿石粉碎【答案】B【解析】A、海水晒盐,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葡萄酿酒过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C、冰雪融化是水由固体变为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物理变化,故错误;D、矿石粉碎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B。24.(2022四川内江中考)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应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甲骨刻字B.火药爆炸C.陶罐烧制D.高粱

酿酒【答案】A【解析】A、甲骨刻字,只是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火药爆炸,燃烧过程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陶罐烧制,烧制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高粱酿酒,过程中有

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25.(2022辽宁大连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石蜡熔化C.食物腐烂D.矿石粉碎【答案】C【解析】A、干冰是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物质

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石蜡融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食物腐烂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矿石粉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26.(2022辽宁营口中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火上浇油B.绳锯木断C.刻舟求剑D.披荆斩棘【答案】A【解析】A.火上浇油,发生了燃烧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所以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B.绳锯木断,没有新物质

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刻舟求剑,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披荆斩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7.(2022辽宁铁岭葫芦岛中考)下列事例主要

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墨作电极B.葡萄变美酒C.金刚石裁玻璃D.木材制家俱【答案】B【解析】的A、石墨作电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葡萄变美酒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金刚石裁玻璃过程中只是

玻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木材制家俱过程中,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28.(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B.用钨丝制灯丝C.用小苏打做面点发酵剂D.用氦气充气球【答案】C

【解析】A、石油分馏制得石蜡、沥青,是通过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用钨丝制灯丝,主要应用钨的熔点高,不易熔化,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做面点发酵剂,过程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氢钠也会与酵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使面点松软可口,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D、用氦气充气球,由于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性质比

较稳定,密度比空气小,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9.(2022辽宁铁岭葫芦岛中考)下列关于物质性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氯化钠有咸味,可作调味品B.一氧化碳可燃,可用于冶炼金属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降低水的硬度D.洗涤

剂有乳化作用,可用于除去水垢【答案】A【解析】A、氯化钠有咸味,可作调味品,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D、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滴分散成小油滴,可用于除去油污,不可用于除去水垢,不符合

题意。故选A。30.(2022辽宁大连中考)性质决定用途。从①浓硫酸②氯化钠③氢氧化钙④碳酸氢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医疗上用________配制生理盐水。的(2)农业上可用_______改良酸性土壤。(3)在实验室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的

是________。(4)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__。【答案】(1)②(2)③(3)①(4)④【解析】(1)体液的含盐量是0.9%,为了防止血球产生血溶和皱缩,又要达到医疗的效果,医用常用氯化钠配制成0.9%的生

理盐水;(2)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性的物质,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改良土壤结构;(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4)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得面食内部形成多孔结构,从而使得面食更酥软,是焙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31.(2022辽宁大连中考)性质决定用途。从①浓硫酸②氯化钠③氢氧化钙④碳酸氢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医疗上用________配制生理盐水。(2)农业上可用_______改良酸性土壤。(3)在实验室可用于干燥某些气

体的是________。(4)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__。【答案】(1)②(2)③(3)①(4)④【解析】(1)体液的含盐量是0.9%,为了防止血球产生血溶和皱缩,又要达到医疗的效果,医用常用氯化

钠配制成0.9%的生理盐水;(2)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性的物质,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改良土壤结构;(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4)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得面食内部形成多孔结构,从而使得面食更酥软,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32.(2022广西桂林

中考)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A.食盐B.明矾C.酒精D.氮气E.石墨F.熟石灰(1)可用于净水的是______;(2)可用作燃料的是______;(3)可用作电极材料的是______;(4)可用作食品保鲜保护气的是______;(5)可用

于腌制食品的是______;(6)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答案】(1)B(2)C(3)E(4)D(5)A(6)F【解析】(1)明矾溶于水后形成胶状物质,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快难溶性杂质的沉降,可用于净化水,故填B。(2)酒

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填C。(3)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材料,故填E。(4)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氮气可用作食品保鲜保护气,故填D。(5)食盐可以作调味品,可用于腌制食品,故填A。(6)熟石灰是一种碱,能够与酸发生中和反

应生成盐和水,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F。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