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疆喀什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27)页,1.503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a79b94f0ec73ab7b71ace55bf855b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喀什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高二地理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
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城(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单选题(共56分)亚特兰蒂斯是个传说中的古文明大陆,后人曾透过柏拉
图提出的地球六分说,也就是把地球360度切成六等份,来推论亚特兰蒂斯的地点。其推论依据是沿着同一条纬线出发时,亚特兰蒂斯往东60°为古埃及文明之处,往西60°则为玛雅文明北方的美国东南部沿海地区。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亚特兰蒂斯的位置最可能位于图中()A
.甲B.乙C.丙D.己2.若以最短距离来比较,下列两点间在地球表面上实际距离最近的是()A.甲戊B.乙己C.己辛D.丁辛小明乘飞机去欧洲旅行,在飞机起降时发现跑道末端有数字编号。经过网络检索得知,机场跑道编号与飞机进入跑道的航向有关,正北方沿顺时针旋转
至飞机进入跑道航向有一夹角,该夹角除以10后四舍五入得到的两位数编码即跑道编号。每条跑道可从两个相反的方向起降,两端跑道编号相对。图甲显示欧洲四个机场的跑道编号信息,图乙为卢森堡机场的跑道编号含义图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影响
该区域机场跑道走向的主导因素为()A.地形走向B.鸟类迁徙方向C.航线方向D.盛行风向4.与卢森堡机场相比,哥本哈根机场拥有双跑道,其主要原因为()A.海岛面积狭小,增加起降空间B.沿海分布,降低海浪影响C.起降班次较多,增加起降能力D.纬度较高,规避打滑危险
5.受海雾频发的影响,哥本哈根机场在使用频率最高的跑道上安装了雾天起降辅助系统,推测该跑道的编号为()A.04B.22C.12D.30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等高距为270米)。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该农业区的典型特征是()A.棉花
种植业与玉米种植业相结合B.玉米种植业与牧牛业相结合C.水稻种植业与热带林果业相结合D.小麦种植业与牧羊业相结合7.与甲地相比,乙地更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A.小麦种植业B.林果业C.水稻种植业D.牧牛业2019年上半年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讲了面对未来太阳将要毁灭的可怕现实,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并寻找新的家园。该计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
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在地球流浪经历的三个过程中,地球所属的天体类型分别是()A.行星—行星—行星B.行星—卫星—卫星C.行星—卫星—行星D.行星—卫星—恒星9.在“流浪地球计划地球流浪的过程中历经了几级天体系统()A.2级B.3级C.4级D.5级1
0.如果地球搬家第一步取得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受到严重影响的是()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范围.C.适中的日地距离D.稳定的太阳光照下图是西半球赤道以北某地区经纬网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注:Cos45°0.71)11.如果图中甲乙之间线段在地球表面的实际
长度为1576km,则乙地的位置应为()A.45°S,105°EB.45°S,111°WC.45°N,71°WD.45°N,111°W12.如果一架飞机要从图中甲地飞往乙地,最近飞行方向应是()A.沿纬线向西飞B.先向
西北飞,再向西南飞C.沿纬线向东飞D.先向东北飞,再向东南飞13.某地(45°N,89°E)到甲地的最短距离约为()A.5000kmB.10000kmC.20000kmD.40000km14.天水市(105.7°E,34.6°N)位于甘肃东南部,藉河穿城而过,市政府在城区
河段修了数座弧形坝。下图为某中学地理研学团队拍摄的弧形坝景观,图中虚线为弧形坝在阳光下的影子顶端,基本上与坝体平行。该照片拍摄于2020年10月18日16:16,据此推断图示河段河流的流向大致是()。A
.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西北向东南D.自西南向东北下图中N为北极点,MPQ为昼夜分界线,此时T、P两地的太阳高度相差9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此日T地的昼长是()A.12小时B.14小时C.16小时D.18小时16.图示时刻()A.M地正值日出B.P地所在经线为太阳直射经线C.N
地太阳高度为25°D.P地日出正北小明在我国某地旅游时拍摄了以下美景(见下图):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另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水杉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多生长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
、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忌积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导致该山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18.图示季节()A.罗马街头春意盎然B.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在收割小麦C.适宜前往北极旅游D.开普敦的
正午太阳高度在逐日减小19.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A.天山山麓B.长江三角洲C.太行山山麓D.四川盆地东部山地瑞特已湖位于距海较近的沙丘中(下图),由于无地表径流汇入,瑞特巴湖的盐度在40%左右,每年大风从撒哈拉沙漠边缘带来富含矿物质的硅沙粒,这些硅沙粒沉入湖泊,经化学反应,湖水会呈现美丽的粉红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当瑞特巴湖呈现粉红色时,下列现象最可能会发生的是()A.北印度洋表层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加拿大北部可见午夜太阳C.勒拿河河流水位不断上涨D.塞内加尔河三角洲来自西北欧的候鸟众多
21.当地人在瑞特巴湖湖岸进行植被恢复,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增加降水B.削弱流沙侵蚀C.防止水土流失D.美化环境22.4月份,北京时间为15时时,瑞特巴湖沿岸地区物影的朝向是()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火星探
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并于2021年5月15日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认识。读地球与火星相关数据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公
转周期自转周期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地球1.001.001年23时56分23°26′火星0.110.151.9年24时37分23°29′23.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①恒星日较长②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值较大③恒星年时间较长④回归年时间较短A.①③B.②④C.①④
D.②③24.下列有关火星上的天文四季和五带说法正确的是()①北寒带纬度范围比地球大②南温带纬度范围比地球大③冬季时间比地球长④夏季时间比地球短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下图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三叶虫、哺
乳动物和早期鱼类化石,完成下面小题。25.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丁丙B.丁乙甲丙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26.图中丙化石代表的动物大发展的地质年代,陆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是()A.孢子植物时代B.裸子植
物C.海生藻类D.被子植物盘山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北,雄踞于北京之东,有“京东第一山”美誉,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盘山风景区集幽林,古洞,奇峰,秀水于一身。下图示意盘山自然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图示盘山自然景观中包含的地球外部圈层有()A.1
个B.2个C.3个D.4个28.“上盘奇松”景观的主体是()A.植物B.岩石C.河流D.空气二、综合题(共44分)29.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30.阅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图示为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新疆正在利用戈壁荒漠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利用基地,将在哈密、吐鲁番等地区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光伏并网电站以及3~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地处荒无人烟的巴丹吉
林沙漠深处,海拔约1000米,是戈壁沙漠的一块小绿洲。它距离这里最近的酒泉市直线距离超过200千米。(1)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A地为柴达木盆地,分析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3)归纳太阳能的主要优点,并简析新疆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的自然优势。喀什第二中学2021-2022学
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高二地理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城(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单选题(共56分)亚特兰蒂斯是个传说中的古文明大陆,后人曾透过柏拉图提出的地球六分说,也就是把地球360度切成六等份,来推论亚
特兰蒂斯的地点。其推论依据是沿着同一条纬线出发时,亚特兰蒂斯往东60°为古埃及文明之处,往西60°则为玛雅文明北方的美国东南部沿海地区。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亚特兰蒂斯的位置最可能位于图中()A.甲B.乙C.丙D.己2.若以最短距离来比较,下列两
点间在地球表面上实际距离最近的是()A.甲戊B.乙己C.己辛D.丁辛【答案】1.C2.A【解析】【分析】【1题详解】沿着同一条纬线,亚特兰蒂斯往东60°为古埃及文明之处,约是30°E。往西60°则为玛雅文明
北方的美国南部沿海地区,约是90°W。所以,亚特兰蒂斯的位置约是30°W。最可能位于图中丙地,故C正确。甲位于150°W,不符合题意,A错误;乙位于60°W,不符合题意,B错误;己位于30°E,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2题详解】在地图上,纬度1°的间隔,
距离111千米,在赤道上经度1°间隔,距离是111千米。其他纬线上经度1°间隔等于111km乘以当地纬度的余弦值。读图,图中各点己辛之间跨纬度60°,相当于赤道上跨经度60°距离。乙己在60°纬线上,跨经度90°,相当于赤道上跨经度45°距离,距离比己辛的短
。丁辛在赤道上,跨经度30°距离更短。甲戊在极点,距离是0,最小。若以最短距离来比较,在地球表面上的实际距离最近的是甲戊,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最短航线即球面上的最短距离,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指经过两点之间的大圆的劣弧段。(1)同一经
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段就在经线上。(2)若两地的经度差为180°:过两点的大圆即经线圈,最短航线为过两极点的劣弧。(3)若两地的经度差不等于180°:过两点的大圆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线不过两极点,而是向两极方向靠拢。小明乘飞机去欧洲旅行,在飞机起降时发现跑道末端有数字编号。经过网络检索得
知,机场跑道编号与飞机进入跑道的航向有关,正北方沿顺时针旋转至飞机进入跑道航向有一夹角,该夹角除以10后四舍五入得到的两位数编码即跑道编号。每条跑道可从两个相反的方向起降,两端跑道编号相对。图甲显示欧洲四个机场的跑道编号信息,图乙为卢森堡机场的跑道编号含义图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该区域机场跑道走向的主导因素为()A.地形走向B.鸟类迁徙方向C.航线方向D.盛行风向4.与卢森堡机场相比,哥本哈根机场拥有双跑道,其主要原因为()A.海岛面积狭小,增加起降空间B.沿海分布,降低海浪影响C.起降班次较多,增加起降能力D.纬度较高,规避打滑危险5.受
海雾频发的影响,哥本哈根机场在使用频率最高的跑道上安装了雾天起降辅助系统,推测该跑道的编号为()A.04B.22C.12D.30【答案】3.D4.C5.B【解析】【分析】【3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区域定位,该区域在欧洲西部,全年盛行西风,风向为西南风,因此飞机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
(东北一西南走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影响该机场跑道走向的主导因素为盛行风向,故选D,排除A、B、C。【4题详解】哥本哈根国际机场是北欧最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飞机起降班次较多,双跑道可满足飞机起降班次
,故C正确。飞机每班次起降只需要跑道达到足够长度,即可满足起降空间,不需要双跑道,故A错误。双跑道与减少海浪影响、规避打滑危险无关,故C、D错误。所以本题选C。【5题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该跑道使用频次最高,说明该跑道的设计最有利于飞机起降,也就是沿当地盛行风向且
与盛行风向逆风的一侧跑道。根据卢森堡机场的跑道编号含义图解的画法,可画出哥本哈根机场双跑道的4个编号的跑道,跑道04—22大致呈东北一西南走向,跑道12—30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跑道04—22沿着当地盛行
西风风向修建,跑道编号04端大致与正北方向顺时针呈40°夹角,即飞机飞行方向为由西南向东北,而编号22端大致与正北方向顺时针呈220°夹角,即飞机飞行方向为由东北向西南,即与盛行西风(西南风)逆风起降,为使用频次最高的跑道。故B正确,排除A、C、D。【点睛】下图为
“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等高距为270米)。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该农业区的典型特征是()A.棉花种植业与玉米种植业相结合B.玉米种植业与牧牛业相结合C.水稻种植业与热带林果业相结合D.小麦种植业与牧羊业相结合7.与甲地相比,乙地
更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A.小麦种植业B.林果业C.水稻种植业D.牧牛业【答案】6.D7.B【解析】【分析】【6题详解】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可判断,该地区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东南部,该农业区的农业地
域类型为混合农业,耕作业(小麦种植业为主)与畜牧业(牧羊业为主)相结合是其典型特征,D正确,ABC错误。故选D。【7题详解】根据图中等高线及其地形特点可知,甲地多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以地中海气候
为主,适宜发展小麦种植业和畜牧业;乙地位于山地,地形起伏较大,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适宜发展林果业,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以澳大利亚东部和东南部的地形图作为切入点,考查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混合农业类型,属于识记的内容;运用区域对比思想,找出两地的区域自然地理特
征的差异,从而得出答案,考查气候和地形对农业影响的知识点。2019年上半年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了面对未来太阳将要毁灭的可怕现实,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并寻找新的家园。该计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
;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在地球流浪经历的三个过程中,地球所属的天体类型分别是()A.行星—行星—行星B.行星—卫星—卫星C.行星—卫星—行星D.行星—卫
星—恒星9.在“流浪地球计划地球流浪的过程中历经了几级天体系统()A.2级B.3级C.4级D.5级10.如果地球搬家第一步取得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受到严重影响的是()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范围.C.适中的日地距离D.稳定的太阳光照【答案】8.C9
.B10.B【解析】【分析】【8题详解】根据材料,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并寻找新的家园。该计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此时是太阳的一颗行星;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成为土星的卫星;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
浪,抵达新家,成为比邻星的一颗行星。C正确。故选C。【9题详解】流浪地球计划地球流浪的过程中历经了行星系统、太阳系、银河系三级天体系统。B正确。故选B。【10题详解】如果地球搬家第一步取得成功,地球自
转中止,但地球还在绕日公转,因此昼夜更替周期变长,昼夜温差会变大,因此严重影响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适宜的温度范围,B正确;还在太阳系中,绕日公转特征没有变化,因此对安全的宇宙环境没有影响,A错误;第一步还没有离开地球所
处的公转轨道,因此日地距离没有受到影响,C错误;没有影响到太阳,还在太阳系中,影响不到太阳光照的稳定性,D错误。故选B。【点睛】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和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外部条件是:安全和稳定的宇宙环境。下图是西半球赤道以北某地区经纬网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注:Cos45°0.71)11.如果图中甲乙之间线段在地球表面的实际长度为1576km,则乙地的位置应为()A.45°S,105°EB.45°S,111°WC.45°N,71°WD.45°N,111°W12.如果一架飞机要从图中甲地飞往乙地,
最近飞行方向应是()A.沿纬线向西飞B.先向西北飞,再向西南飞C.沿纬线向东飞D.先向东北飞,再向东南飞13.某地(45°N,89°E)到甲地的最短距离约为()A.5000kmB.10000kmC.20000kmD.40000
km【答案】11.D12.B13.B【解析】【分析】【11题详解】此图是西半球赤道以北某地区经纬网分布图,因此应该是45°N,AB错误。甲乙之间线段在地球表面的实际长度为1576km,45°N上实际长度为1576km跨的经度是1576/(111*cos45°)=20°
,乙地位于甲地以西、经度差20°,此图是西半球图,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160°E--180°--20°W,因此乙的经度是110°W。乙地的位置应为(45°N,111°W),D正确。故选D。【12题详解】此图是西半球赤道以北某地区经纬网分布图,一架飞机要
从图中甲地飞往乙地,应该是向西飞行,D错误。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甲地飞往乙地最近飞行方向应是先向西北飞,再向西南飞,AC错误,B正确。故选B。【13题详解】甲地坐标是(45°N
,91°W),某地(45°N,89°E)与甲地经度差岁180°,该地和甲位于同一经线圈,该地到甲的最短距离是从该地沿经线到北极点,再从北极点向南到甲地,跨纬度是90°,距离约为10000km,B正确。故选B。【点睛】地球表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不是连接两点的直
线距离,而是经过这两点所在的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的劣弧(不超过半圆弧)长度。14.天水市(105.7°E,34.6°N)位于甘肃东南部,藉河穿城而过,市政府在城区河段修了数座弧形坝。下图为某中学地理研学团队拍摄的弧形坝景观,图中虚线为弧形坝在阳光下的影子顶端,基本上与坝体平行。该照片拍摄于202
0年10月18日16:16,据此推断图示河段河流的流向大致是()。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西北向东南D.自西南向东北【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天水市的经度为105.7°E,此时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为16:16,可求出此时天水市的地方时约为15:
16,此时太阳位于当地西南方位;由“图中虚线为弧形坝在阳光下的影子顶端,基本上与坝体平行”可知,此时太阳的方位大致与河道平行,故图中右侧为西南方向;由图中坝体两侧的水位差异可知,图中右侧为河流上游,左侧为河流下游;综上分析可推断出图示河段河流的流向大
致是从西南流向东北,D正确,ABC错。故本题选D。【点睛】下图中N为北极点,MPQ为昼夜分界线,此时T、P两地的太阳高度相差9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此日T地的昼长是()A.12小时B.14小时C.16小时D.18小时16.图示时刻()A.M地正值日出B.P地所在经线为太阳
直射经线C.N地太阳高度为25°D.P地日出正北【答案】15.B16.D【解析】【分析】【1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MPQ为昼夜分界线,即晨昏线,P点为晨昏线和纬线的切点,太阳高度为0°;此时T、P两地的太阳高度相差9
0°,可知T点太阳高度为90°,即太阳直射点;图中N为北极点,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MTQ弧为昼弧;再由图中的角MNP为75°可知,夜弧为150°,则昼弧为210°,由此计算出昼长=210°/15°=14小时。故选B。
【16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弧MTQ为昼弧,N为北极点,地球逆时针自转,由此判断M点位于昏线上,正值日落,Q点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A错误;T点所在经线为太阳直射的经线,B错误;N为北极点,其太阳高度最大为23°26′,不可能为25°,C错误;P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日出和日落都是正北方向,
D正确。故选D。【点睛】当极圈内某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小明在我国某地旅游时拍摄了以下美景(见下图):山路的
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另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水杉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多生长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忌积水。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17.导致该山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18.图示季节()A.罗马街头春意盎然B.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在收割小麦C.适宜前往北极旅游D.开普敦的正午太阳高度在逐日减小19.该美
景最可能出现在()A.天山山麓B.长江三角洲C.太行山山麓D.四川盆地东部山地【答案】17.D18.B19.D【解析】【分析】【17题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水杉属于落叶乔木,适合生长的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而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深厚
肥沃的沙质土壤,所以导致该山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土壤,D正确;该山路两侧相距不远,光照、气温、降水没有明显差异,ABC错误,故选D。【18题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该地区位于中国,水杉属于落叶乔木,且正呈暖黄色,分析此时应该为北半球秋季。罗马位于北半球,该地街头春
意盎然应为春季,A错误;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收割时间是10~12月,B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且极夜范围持续增大,不适宜前往北极旅游,C错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开普敦的正午太阳高度在逐日增大,D
错误,故选B。【19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区域气候温暖湿润,有酸性土壤和常绿林分布,所以该美景应出现在南方亚热带地区,AC错误;由材料中的“山路”推测该美景出现在多山的地区,B错误;四川盆地东部山地地处亚热带地区,有可能出现该美景,D正确,
故选D。【点睛】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植被由赤道到两极依次为雨林、常绿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土壤由赤道到两极依次为酸性、中性、偏碱性。瑞特已湖位于距海较近的沙丘中(下图),由于无地表径流汇入,瑞特巴湖的盐度在40%左右,每年大风从撒哈拉沙漠边缘带来富含
矿物质的硅沙粒,这些硅沙粒沉入湖泊,经化学反应,湖水会呈现美丽的粉红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当瑞特巴湖呈现粉红色时,下列现象最可能会发生的是()A.北印度洋表层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加拿大北部可
见午夜太阳C.勒拿河河流水位不断上涨D.塞内加尔河三角洲来自西北欧的候鸟众多21.当地人在瑞特巴湖湖岸进行植被恢复,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增加降水B.削弱流沙侵蚀C.防止水土流失D.美化环境22.4
月份,北京时间为15时时,瑞特巴湖沿岸地区物影的朝向是()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答案】20.D21.B22.C【解析】【分析】【20题详解】每年当大风从撒哈拉沙漠边缘吹来富含矿物质的硅沙粒时,硅沙粒沉入湖泊,由于阳光和水中的微生物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湖
水会出现美丽的粉红色。结合图示位置,此时该地吹东北风,受东北信风带控制,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是冬季。当瑞特巴湖出现粉红色景色时,北印度洋表层海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A错。此时北半球不可能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加拿大北部不可见午夜太阳,B错。勒拿河此时河流多结冰,受补给较少,水位不会不断上涨,C错
。读图可知,塞内加尔河三角洲纬度较低,距离西北欧相对较近,冬季来自西北欧的候鸟众多,D正确,故选D。【21题详解】每年当大风从撒哈拉沙漠边缘吹来富含矿物质的硅沙粒时,硅沙粒沉入湖泊,当地人们在瑞特巴湖湖岸进行人工恢复植被,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削弱
流沙侵蚀,B正确。该地无地表径流,是沙漠气候,很少有水土流失问题,C错。恢复植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局地微气候要素,但不能增加降水,A错。美化环境不是主要目的,D错。故选B。【22题详解】结合图中15°W可知,北京时间为15点,15°W地方时为6点,但湖泊位
于15°W西侧,其地方时在6点前(但时间与6点接近)。4月北半球昼长夜短,当地早于当地6点日出,此时湖泊沿岸附近正值日出前后,4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当地日出东北,所以物影朝向西南,故选C。【点睛】太阳视运动总结: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二
分日,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北半球夏半年,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并于2021年5月15日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这将有助于加深
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认识。读地球与火星相关数据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公转周期自转周期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地球1.001.001年23时56分23°26′
火星0.110.151.9年24时37分23°29′23.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①恒星日较长②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值较大③恒星年时间较长④回归年时间较短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4.下列有关火星上的天文四季和五带说法正确的是()①北寒带纬度范围比地球
大②南温带纬度范围比地球大③冬季时间比地球长④夏季时间比地球短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23.A24.A【解析】【分析】【23题详解】表中的自转周期为直正周期,即恒星日,表中数据表明,火星比地球的自转周期长,因此火星上的恒星日较长,①正确;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值主要取决于行星公转和
自转的角速度,两者自转周期相似,自转角速度相似,但火星公转周期小于地球,因此火星公转角速度小,相对于恒星日,太阳日多自转的角度小,因此火星上两个周期差值较小,②错误;根据表中的公转周期可知,火星上的恒星年时间较长,③正确;回
归年与恒星年差别不大,因此火星上回归年时间也较长,④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24题详解】行星上的五带取决于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大小,交角越大,寒带和热带范围越大,温带范围越小。表中信息表明,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火星比地球略大,因此火星上的北寒带纬度范围比地球大,南
温带纬度范围比地球小,①正确,②错误;由于火星公转周期是地球的近2倍,因此火星上的冬季时间和夏季时间都比地球长,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点睛】黄赤交角是指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之间的
夹角。目前其度数约是23.5。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度数相等,与极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增大,则热带和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黄赤交角缩小,则热带和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下图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三叶虫、哺
乳动物和早期鱼类化石,完成下面小题。25.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丁丙B.丁乙甲丙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26.图中丙化石代表的动物大发展的地质年代,陆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是()A.孢子植物时代B.裸子植物C.海生藻类D.被子植物【答案】25.C26.D【解析
】【分析】【25题详解】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三叶虫生活在早古生代,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后期,但在新生代快速发展,鱼类在晚古生代大量繁衍。所以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序分别是三叶虫化石、鱼类化石、恐龙化石、哺乳
动物化石,即为乙丁甲丙,C正确,排除A、B、D选项。故选C。【26题详解】丙化石为哺乳动物化石,大发展在新生代,新生代是被子植物时代,D正确。中生代为裸子植物时代,而孢子植物和海生藻类的时代均早于裸子植物,A、B、C错误。故选D。【点睛】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
简史中的三条线索: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
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盘山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北,雄踞于北京之东,有“京东第一山”美誉,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盘山风景区集幽林,古洞,奇峰,秀水于一身。下图示意盘山自然景观。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27.图示盘山自然景观中包含的地球外部圈层有()A.1个B.2个C.3个D.4个28.“上盘奇松”景观的主体是()A.植物B.岩石C.河流D.空气【答案】27.C28.A【解析】【分析】【27题详解】据图可知,图示盘山自然景观中有“奇松”、“飞瀑”、“挂月”、“怪石”,包含了地球外部圈层
中的大气圈、生物圈、水圈,“怪石”位于岩石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故选C。【28题详解】“上盘奇松”景观中有“奇松”,松树属于植物的范畴,故选A。【点睛】依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的速度变化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
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二、综合题(共44分)29.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答案】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有(足够)汇水面积,径流量大;②地势起伏大,河流有较大落差;
③在剖面线BB′附近有峡谷,形成较好坝址。【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
心素养。【详解】结合题干,“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知降水较多,有(足够)汇水面积,径流量大;结合右图可知,该河流在剖面BB′处,形成了一个峡谷,落差较大;该河流在剖面BB′的上游地区是一个宽谷(在剖面AA
′处),有较大积水区域,同时,在峡谷BB′处,有利于筑坝,且工程量较小。。【点睛】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图示为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新疆正在利用戈壁荒漠建设
大规模太阳能利用基地,将在哈密、吐鲁番等地区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光伏并网电站以及3~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地处荒无人烟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海拔约1000米,是戈壁沙漠的一块小绿洲。它距离这里最近的酒泉市直线距离超过200千米。(1)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
的分布规律。(2)A地为柴达木盆地,分析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3)归纳太阳能的主要优点,并简析新疆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的自然优势。【答案】(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2)高原内陆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3)能量大,分布广泛;清洁能
源,可再生。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丰富;戈壁荒漠面积广,土地成本低。【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为材料,涉及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原因、太阳能开发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
1)读图,根据等日照时数数值变化判断,年日照时数总体西北数值大,东南数值小,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2)A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且深居内陆,周围
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日照时数多,太阳能丰富。(3)太阳能的主要优点:能量巨大、分布范围广、清洁、可再生、无污染。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丰富。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占地面积广,而新疆气候干旱,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荒漠土
地租金低廉。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