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89.693 KB
  • 2024-10-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1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共(14)页,89.69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a4d6046d0cf782e994ec187158bf4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年高一下语文月考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陈凌“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

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新的时代内涵。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

绘之、或塑之。在唐朝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

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曾以这样饱含真情的诗句歌颂牛。千百年来,牛都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象征。这也是人们爱牛、敬牛、颂牛的一个原

因。画家李可染便曾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他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喜欢画牛∶“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这是牛身上的品格,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精神。“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人们之所

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勇于开拓的劲头。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以牛自况,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像其父亲钱玄同所寄望的,

始终发扬属牛的那股子“牛劲”。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突出贡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这股子“牛劲”永不过时。古语有言:“骏马能历险,犁

田不如牛。”牛之所以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还在于它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5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

,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不教一日闲过”中耕耘出来的;每个梦想的实现,都是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中拼搏出来的。“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

,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牛年将至,很多人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这样的寄语:“2020,‘

鼠’实不易;2021,‘牛’转乾坤。”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奋斗正当其时,牛年就要有一股子“牛劲”,就要使出“牛力”。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每个人都“牛劲十足”,新的一年必定“牛气冲天”。(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11日)材料二∶

人类驯养牛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是家牛最早驯化地之一,东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均有相关考古发现。在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上,牛的特殊地位和精神价值愈发凸显,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我国先民对牛的崇

拜早在史前就已存在。传说中华文明始祖之一的神农氏就是“人身牛首”的形象;蚩尤“人身牛蹄,头有角”;大禹每治好一处水,就要铸铁牛投入水中,以镇水患。这些神话传说中明显带有牛崇拜的文化信息。在传统社会中,牛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

常作役力之用,也被民间视为财富的象征,用作交换媒介。在汉字中,与驯养动物、农业耕作相关的不少字都属“牛”部,如“牵”“牧”“特”“物”“犁”等,由此可见牛在我国先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牛与铁犁的结合成就了农业社会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社会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推动整个社会

发生巨大变革,奠定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基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牛有着极高的象征意义。《周易》中有“坤为牛”的记载,将牛视为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的象征物。在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牛的形象几乎随处可见。人们以牛明志,以牛喻事,以牛喻人,创作出大量文艺作品,从诗词歌赋到绘画雕塑、

音乐舞蹈、戏剧等,无所不包,生动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体现了先民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牛也从生存发展的工具深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产生着深远影响。在中华民族历史上

,人与牛形成了亲密的共生关系,人们将任劳任怨、奉献、勤恳、敦厚等优秀品质赋予牛,形成了大量有关牛的隐喻表达,通过文艺作品不断强化和广泛传播。如唐代柳宗元的《牛赋》中“抵触隆曦,日耕百亩”“牛虽有功,于己何益”,歌颂牛低头耕耘、不计回报的精神。臧克家笔下的“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

扬鞭自奋蹄”,歌颂牛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鲁迅笔下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歌颂埋头干、不计得失、为人民服务的人,这些特质构成了牛文化的精神内核,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摘编自孙佳《牛年漫话牛

文化》,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爱牛、敬牛、颂牛,所以牛成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等精神的象征。B.文中所引臧克家的诗句生动形象,赞美了牛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精神,完整阐释了牛文化的精神内涵。C.传统

社会中,牛价值巨大,既是作为役力的重要生产资料,又能在日常生活中被当作财富进行物质交换。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牛的精神不仅不会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会被赋予新的内涵而发扬光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引用“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意在表明牛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因而成为人们赞美的对象。B.牛与铁犁的结合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社会的首次技术变革,使生产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为中华农耕文明奠定了基础。C.唐代柳宗元的《牛赋》中“抵触

隆曦,日耕百亩”牛虽有功,于己何益”,和画家李可染对牛精神的解说是大体一致的。D.“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和《周易》中“坤为牛”的描述,分别表明牛具有勇于开拓和厚德载物的精神。3.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古人云此水,一歃(shà,饮,微吸

)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吴隐之《酌贪泉》)B.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王安石《耕牛》)C.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毛相林带领

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4.材料一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5.两则材料的写作对象都是牛和牛文化,但其内容的侧重点和行文脉络不尽相

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三条河流王小忠农历十一月初五,下了一夜大雪。天亮,雪停了,路面上积雪足有七寸厚。怕是一个月都不能出山了,大雪封锁住整条车巴沟。抱着火炉,听着车巴河的细声细语,望着黑压压的森林和群

山之上的积雪,我又想起了那三条河流。住在那三条河流岸边的朋友们,此时的他们也抱着火炉?白塔四周的经幡还在烈风中不停地念经?游人络绎不绝?想到这里,我兀自笑出声来。我坚信,最美好的、最真实的河流,一定是在冬天。对夏日过分被装饰的

河流,我原本就不大喜欢。深秋的时候,扎西叫过我好几次,我的各种借口大概也伤了他的心。实际上,我并不是抽不出时间,总想着落一层薄雪再去。然而,我面对的却是冰天雪地的现实,也只好抱着火炉,等鸟雀再次归来,等冰雪彻底融化的那一天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城东三十公里

,即则岔石林景区入口处,有一个美丽的牧村——贡去乎。牧村四面环山,三条河绕村而过,潺潺流水叮叮咚咚。扎西的家就在贡去乎。扎西大学毕业后又读了研究生,研究生学位拿到之后,他没有去城里找工作。扎西的父亲是本地牧民,没有文化,除了放牧,扎西就是他最值得骄傲的谈

资了。扎西没有去城里找工作,他的父亲很不高兴,以前见人就夸的语气也有所转变,甚至愤怒,愤怒里还夹带着看不起儿子的意思。扎西对他父亲也不似以前那么顺从了。当然不是说扎西长大了,就不怕父亲,而是他对生活有了新的想法。扎西不像他父亲那

样,他不愿将自己的思想圈定在这条沟里的牧场上。扎西看到这条沟里春夏秋冬都有外地人进进出出,他们或摄像;或画画;或成群结队,出没于山林之间;或踽踽独行,歇息于河流之畔。于是,扎西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想法。2018年6月,我和扎西刚认识。那次我的目的地是则岔石林

。刚进入贡去乎,我就看见一个小广场。广场旁边的山丘上有一座白塔,白塔四周挂满了经幡。广场前方有一条走廊,墙壁上画了八宝。站在走廊边上,我又看到了河。三条河——热乌河,则岔河,多拉河,三条河流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在贡去乎汇聚一起,然后向北奔流,流入洮河,显得很壮观,却又不

张扬。相比高山峡谷中的河流,它们不但谦虚,而且显得腼腆。扎西的家在村子的最边上,房屋是按农区传统风格修建的,土木结构,全院转角二层楼。楼上房间很多,房间里挂着来自不同地区的摄影师拍摄的照片,或雪山,或草原,或森林,或河流,每幅照片下面都有说

明。房间干净整洁,装饰简单,大方静雅,且都摆放着一盆从草原上挖来的三叶草。这样的装饰,是城市里的宾馆无法拥有的。楼门顶之上,是很大的露天阳台。阳台上摆放着几盆长寿菊、几个木墩子,还有两张用树根做成的桌子。这样的布局和设计,扎西的父亲怕是永远都想不到,自然也就做不到,观

念很重要。扎西的父亲一生都在牧场劳作,所有想法都围绕着牛羊转圈。扎西的种种想法,还是得到了家里其他人的支持,也得到了政府的帮扶,否则只能是春梦一场。扎西家拆旧房盖新楼也不过三两年时间,可这三两年的收入远

远超过了全家十几年放牧的收入。幸福指数建立在大胆的想象之上,然后通过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得以实现。理想必须践行,才能达到目的。我还想到了这一点,成功源于机遇。扎西抓住了机遇,他成功了。只有十二户人家的贡去乎,终于被世人皆知,就源自扎西的藏家客栈。藏家乐的出现,升级了牧区经济形态,使藏区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的牧业也开始向现代商业迈进。这种转变看似缓慢,但渗透性极强。多少年来,生存在洮河沿岸的农牧民,一直沉醉于传统的耕作与放牧中,不是不思进取,而是求新求变思维方式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乃至机遇。热乌河在则岔沟蜿蜒十八湾。十八湾所经之处,山形奇特,森林茂密

,河水潺潺,格桑花盛开,河谷中空气清新。穿过热乌河,沿小路前行,三条河流便各自去了一边。极目远眺,千里草原平铺,唯河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则岔石林之景观气象万千,雄伟壮观。蓝天白云下,黛青色的森林绵延于山峰间,加之大小不一的

各种溶洞,以及岩壁之上富有各种传说的壁画,这里的一切还是很难逃脱与神话的纠缠。那天,我和扎西坐在门楼顶的露天阳台上,喝奶茶,吃糌粑,说着理想的伟大和人生的艰辛,都有些激动了。三条河流送来的清冽之气和陶然轰响,又令我们暂时忘却其他,只沉醉于眼前的美景。“耳得

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若将眼前所有美景据为己有,心里的那个贪字就写得太大了,还是与他人分享的好。此时,却是大雪封山。看不到行人,也听不见鸟鸣。坐在朝西的小二楼上,抱着火炉,我心有愧意。我答应过扎西的,一定要去则岔石林。那么,现在就动身吧。哪怕大雪

深埋我的足迹,而三条河流会带我到达诗意的前方。(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认为最美好、最真实的河流是冬天的河流,但下文介绍的三条河流的景色虽不是冬天之景,却

仍给人深深的美感。B.文章用细腻的笔触介绍扎西藏家客栈的布局和设计,意在批评扎西的父亲观念已经落伍,思想行为没有发展空间。C.扎西的藏家乐三两年的收入远超以前,它的出现促进了藏区经济的转变,凸显了时代背景下个人选择和

机遇把握的重要。D.文章引用“耳得之而为声”等语句,表现“我”对美景的沉醉,“我”希望将美景与他人分享,表达了牧区发展的愿景。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我”的回想内容为主体,叙述了我

与扎西的交往、了解和成为挚友的过程,始终以“我”的视角叙述让读者感到亲近和真实可信。B.文章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扎西父亲对扎西前后态度的对比、扎西与父亲的对比、牧村前后变化的对比等,意在反映藏区的改变和进步。C.文章最后一段以

“三条河流会带我到达诗意的前方”结尾,给人以无限想象,为的是表现冬天的则岔石林有有别于其他季节的独特魅力。D.文章的语言平实朴素、流畅简净,多用散句,对扎西事迹的叙述渐次深入,客观地表达了对藏区可喜变化的感受,又蕴含着深挚的情感。8.文章首尾呼应,使结构严谨、情感增强,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9.文章在叙述藏区变化时,用不少笔墨穿插介绍了三条河流的情况,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完成10~14题。杨业并州太原人幼善

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①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继元既降,帝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兵马都部署。契丹..入雁门,业

领麾下数千骑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潘美为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以王侁护其军。诸军连拔云、应、寰、朔四州。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护之。时契丹复陷寰

州,业谓美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侁曰:“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业曰:“不可,此必败之势也。”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

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行,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侯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使人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

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至谷口,望见无人,即附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逐为契丹所擒,其子廷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

:“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节选自《宋史•杨业传》【注】①刘崇、刘继元,为后汉的开国、末代帝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业/并州太原人/幼善骑射好畋猎/所

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B.杨业/并州太原人/幼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

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C.杨业/并州太原人/幼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D.杨业/并州太原人/幼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

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庙号,开国皇帝庙号通常为太祖或高祖,第二代庙号多为太宗。B.契丹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西北地区,由耶律阿保机建国,国号为契丹。C.雍熙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纪年的一

种名号,明清之前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D.君侯是一种尊称,秦汉时候称呼担任丞相的列侯,汉朝以后,成为对达官贵人的敬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业年少有为,

英勇无敌。他二十岁就开始在后汉任保卫指挥使,凭借骁勇闻名,连续升迁至节度使,多次立下战功,被人称赞为“无敌”。B.杨业声名远播,得到重用。他在后汉时名声已经传到宋朝,投降后宋朝皇帝召见他,让他担任要职,因为他熟悉边关事务,又调往代州任职。C.杨业善于指挥,威震边关。契丹进入雁门关,他率军从

小路绕到契丹侧翼,大败契丹,此后契丹人看到他军旗就带兵离开,不敢与他作战。D.杨业忠心耿耿,一心报国。契丹攻陷寰州,他反对与契丹作战,王侁怀疑他另有图谋,他为表明清白与勇敢,决定出战,兵败被俘,绝食而死。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1)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4分)(2)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4分)14.杨业最后一战为什么失败?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

宋诗,完成15~16题。东园雨坐书怀刘崧【注】鸟自鸣春花自开,离人去住总兴哀。荒村道路兼泥潦,故里田庐半草莱。万姓疮痍谁复问,群雄爪角自相摧。东南竟日愁昏黑,消息虚传首屡回。【注】刘崧(1321—1381),字子高,泰和人。生活于元末明初的战乱年代,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以人

才荐,授职方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1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运用正面烘托的手法,鸟只是自己在春天里鸣叫,花只是自己在春天里开放,表达了美好的春景无人欣赏,透露了作者的寂寞与哀伤。B.“离人去住总兴哀”,离别之人的去留总会让人产生悲哀,一

个“哀”字点明了作者内心的伤感,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C.“昏黑”一语双关,既是写天色,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黑暗;“首屡回”这一细节动作,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焦虑不安。D.诗歌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为一体,交代了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16.诗歌第二联

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内容上与上下诗句有怎样的联系?(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古人常用香草美人来作为圣主贤相或美好理想的象征,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用了这样的手法。(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

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

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

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

让我食欲大振。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B.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

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C.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D.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4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①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全球减贫事业现实而紧迫的挑战。②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③提高国际抗疫合作力度,④捍卫全球公共卫生体系,⑤共同打赢全球抗疫阻击战。⑥要以开启“行动十年”计划作为契机,⑦聚焦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挑战,⑧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与

本国发展战略深入对接,⑨最大程度凝聚减贫力量,建设共同繁荣、远离贫困的美好世界。22.阅读下面新闻语段,概括此次发射任务的特点及意义,不超过60字。(5分)9月15日9时23分,在黄海海域,长征十一号海

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9颗“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执行此次任务的火箭是直接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完成火箭总装测试和星箭对接后,用船从港口运输至黄海预定海域实施发射,减少了分解和总装次数以及长

距离铁路运输环节,首次实现火箭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此次发射任务优化了海上发射技术流程,一次性将9颗“吉林一号”高分03组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完成了同一个轨道面的部署,提升了海上发射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900年,梁启超先生

高喊“少年强则国强”,他热切地希望出現“少年中国”,挽救濒临危亡的破败山河。1921年7月,毛泽东、李达、刘仁静等13位青年代表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会议,着手规划未来,从此开始带领更多的热血青年走上民族解放

与独立的道路。1953年,19岁的王蒙看到百废俱兴的新中国和一代新人的热情,着手创作小说《青春万岁》,在作品中他自豪地宣言:“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1珞,编织你们。”2020年底,嫦娥五号探月归来,而指挥控制大厅里

,随处可见洋溢着自信的年轻面孔。数百个关键测控岗位上的负责人,大多为“80后”和“90后”,平均年龄仅33岁。百年中国历经沧桑,逐步走向富强;今天,依然需要我们重温历史,再创辉煌。请结合材料内容,以“青

春与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1.D(A项,因果倒置;B项,"完整阐释"错误;C项,"被当做财富进行物质交换"不合文意,原文中说的是"牛用作交换媒介"2.BB项,"首次技术

变革"错误,原文是"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从而为中华农耕文明奠定了基础"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奠定中华农耕文明基础的,应该是这次技术变革引发的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3.A(《酌贪泉》主旨为做官清廉,与材料一

的观点无关)4.①引用论证。如文章引用习总书记讲话、鲁迅的诗句等。②举例论证。如文章列举李可染、钱三强等名人事例。(每个要点2分,其中论证方法1分,结合材料说明1分;共4分)5.(1)内容侧重点∶材料一为"孺子牛、拓荒牛、老

黄牛"的精神及新的时代内涵,材料二为中华文明史中牛的重要地位及精神价值。(2)行文脉络∶材料一先指出牛的精神品质及新的时代内涵,再依次展开论证,最后号召人们学习牛的精神;材料二从牛被驯养写起,围绕牛文化,对牛在生产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及精神价值

依次论述。(内容侧重点2分;行文脉络4分;共6分。如果先说材料一的内容侧重点和行文脉络,再说材料二的内容侧重点和行文脉络也可)6.B(“意在批评扎西的父亲观念已经落伍,思想行为没有发展空间”错)7.C(“为的是表现冬天的则岔石林有

有别于其他季节的独特魅力”错)8.①文章开头写被雪困,结尾再次提到大雪封山,形成呼应,使文章构成“现实—回想—现实”的严谨思路。②文章开头说“等冰雪彻底融化的那一天”,结尾说“现在就动身”,呼应的同时形成转折和递进,强化了对景点的向往和对扎西的想念。(4

分。每点2分,其中特点和表现力各1分)9.①介绍三条河流的情况就是介绍藏区优越的环境,点明藏区开发的基础条件。②介绍三条河流“谦虚、腼腆”的特点,就是映射藏民的不张扬性格。③三条河流的景色之美逐步为外人所

知,就说明藏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了变化,藏区发生了缓慢但渗透性极强的转变。(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0.B11.B“发源于中国西北地区”错误,契丹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12.C“他率军从小路绕到契丹侧翼”错误,“背击之”是从背后攻打他们。13

.(1)戍守边关的主将大多嫉妒杨业,有人偷偷上诽谤他的奏章,说杨业的短处,皇帝看后都不过问。(2)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指望可以讨伐敌人、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却反而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军队惨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来呢!14.①契

丹新胜,气势旺盛;②时机不利,冒险出征;③没有后援,势单力孤。参考译文:杨业是并州太原人,少年时善于骑马射箭,喜爱打猎。每次打猎,所得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杨业曾对他的同伴说:“我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鹰犬去追逐野鸡和兔子一样。

”他二十岁开始侍奉北汉皇帝刘崇,担任保卫指挥使,并凭勇猛矫健而闻名。经过多次提升以后,出任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多次立下战功,所到的地方每战必胜,北汉人都称他为“杨无敌”。宋太宗亲征北汉至太原,平日早就听说杨业的名声。刘继元投降后

,宋太宗召见杨业,十分高兴,让杨业担任右领军卫大将军。加授杨业郑州刺史之职。宋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富有经验,又升任他为代州兵马都部署。契丹军队侵入雁门关,杨业率领部下数千骑兵从小路到到雁门关的北口,由北向南从契丹军队的背后发动攻击契丹,契丹军

队被打得大败。从此,契丹军队一看见杨业的军旗,就立即退兵逃走。戍守边关的主将大多嫉妒杨业,有人偷偷上诽谤他的奏章,说杨业的短处,皇帝看后都不过问。雍熙三年,宋军向北大举进发,任用潘美担任行营都部署,命

令杨业为潘美的副手,让王侁担任护军。各路大军接连攻克云州、应州、寰州、朔州四个州。不久,宋太宗下诏书,要将云、应、寰、朔四州的居民迁往内地,命令潘美等人护送这些居民。这时,契丹重新攻陷寰州。杨业对潘美等人说:“

现在辽国军队士气更加旺盛,不能同他们交战。”王侁说:“领数万精兵而像这样畏惧懦弱。只管进军到雁门北川中间,击鼓进军。”杨业说:“不可以这样,这是一定失败的阵势。”王侁说:“您一向被人称为‘杨无敌’,怎么现在遇到敌人却逗留

徘徊不与交战呢,莫非您还有其他的意图吗?”杨业说:“我并非贪生怕死,只因为现在时机对我方不利,白白牺牲士兵而不能立功。现在您拿不愿牺牲来责备我,那我就在你们之前先出战。”临出兵前,杨业对潘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败。”于是,杨业指着(代州西北的)陈家谷口说:“请各

位将军在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两翼准备支援。等我战败退到这里时,你们就用伏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不然的话,只怕我会全军覆没。”潘美就与王侁带领部下士兵在陈家谷口排好阵式。从寅时一直守到巳时,王侁派人登上高台瞭望前面战场,

以为契丹军队被杨业打败逃走,就想与杨业争功,马上带领军队离开陈家谷口。潘美不能阻挡,于是他(带领军队)沿着交河向西南前进了二十里。不久,听到了杨业兵败的消息,潘美立即指挥军队退却。杨业奋力战斗,从中午一直打到傍晚

,果然他到达了谷口。望见谷口无救兵,就捶胸悲恸,只能接着率部下兵士奋力作战。受伤达几十处,士兵们也几乎全部战死,杨业还亲手斩杀了百十来个敌人。后来因为战马受了重伤,无法前进,于是被契丹军队俘虏。他的儿子杨延玉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杨业于是仰天长叹道:“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指望可以讨伐敌人

、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却反而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军队惨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来呢!”于是绝食三天而死。15、A“正面烘托的手法”错,应当是反衬,以乐景写哀情。16、第二联写出了乡间破败荒芜,百姓流离失所的景

象。既交代了上一联作者“哀”的原因,也是下一联战乱造成的结果(意思对即可)17、(1)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2)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3)端章甫愿为小相焉18.(3分)D(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话题转换,前面内容写想起专卖门钉肉饼小店,后面写“去吃门钉肉饼”,前后内容形

成话题转换。A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本草纲目》是对“这部药学经典”的解释说明。B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转折,“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与“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在语意上构成转折。C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一

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通过增添修饰成分,用扩展的方式,对“一个人”进行补充说明。D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话题转换,前面写“再去看看他”,后面写“有什么看头啊”,前后内容形成话题转换。)19.(4分)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

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20.(4分)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②适用的位置不同:

改句用来结来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21.②修改为: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③修改为:加大国际抗

疫合作力度⑥修改为:要以开启“行动十年”计划为契机或要把开启“行动十年”计划作为契机⑨修改为:建设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4分。每改对一处得1分)22.此次发射任务首次实现火箭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优化了海上发射

技术流程,提升了海上发射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