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一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2)》5.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备作业)(原卷版).docx,共(6)页,125.61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a0cc34340bb3da7e5c4857c1694da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5.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原卷版)1.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𝑔=10𝑚/𝑠2,那么:(1)闪光的时间间隔是______s;(2)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______𝑚/𝑠;(3)小球
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𝑚/𝑠。(结果可以保留根式)2.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A.让小球多次从______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B.按图安装好器材,注
意______,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1)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3)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
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𝐿=1.25𝑐𝑚,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𝑣0=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𝑔取9.8𝑚/𝑠2)3.某同学用图示
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及其特点,他的实验操作是:在小球A、B处于同一高度时,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①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球A、B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②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
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将______(填“变长”、“不2变”或“变短”);③上述现象说明:平抛运动的时间与______大小无关,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______运动。4.如图1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
的运动轨迹.(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____.𝐴.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𝐵.斜槽轨道必须光滑𝐶.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𝐷.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𝐸.每次释放小球时的位置越高,实验效果越好(2)如图2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𝐿=2.5𝑐𝑚.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
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___________𝑚/𝑠(取𝑔=10𝑚/𝑠2).35.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把白纸和复写纸叠放一起固定在竖直木板上,在桌面上固定一个斜面,斜面的底边ab与桌子边缘及木板均平行。每次改
变木板和桌边之间的距离,让钢球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滚下,通过碰撞复写纸,在白纸上记录钢球的落点。①为了正确完成实验,以下做法必要的是______。A.实验时应保持桌面水平B.每次应使钢球从静止开始释放C.使斜面的底边
ab与桌边重合D,选择对钢球摩擦力尽可能小的斜面②实验小组每次将木板向远离桌子的方向移动0.2𝑚,在白纸上记录了钢球的4个落点,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5.0𝑐𝑚、25.0𝑐𝑚、35.0𝑐𝑚,示意如图2.重力加速度𝑔=10𝑚/𝑠2,钢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
𝑚/𝑠。③图1装置中,木板上悬挂一条铅垂线,其作用是______。46.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①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___
___.②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𝑚/𝑠.(𝑔取9.8𝑚/𝑠2)③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𝐿=0.8𝑐𝑚,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
,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𝑚/𝑠;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𝑚/𝑠.(𝑔取10𝑚/𝑠2)7.“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装置如图甲所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经过水平槽飞出后故平抛运动。每次都使钢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在小球运动轨迹的某
处用带孔的卡片迎接小球。使球恰好从孔中央通过而不碰到边缘,然后对准孔中央在白纸上记下一点。通过多次实验。在竖直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用平滑曲线连起来就得到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1)实验所需的器材有:白纸、图钉、平板、铅笔、弧形斜槽、小球、重锤线、有孔的卡片,除此之外还需要
的一项器材是______A.天平𝐵.秒表𝐶.刻度尺(2)在此实验中,小球与斜槽间有摩擦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使实验的误差增大:如果斜槽末端点到小球落地点的高度相同,小球每次从斜槽滚下的初始位置不同,
那么小球每次在空中运动的时间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5(3)如图乙所示是在实验中记录的一段轨迹。已知小球是从原点O水平抛出的,经测量A点的坐标为(40𝑐𝑚,20𝑐𝑚)。g取10𝑚/𝑠2.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𝑣0
=______𝑚/𝑠,若B点的横坐标为𝑥𝐵=60𝑐𝑚,则B点纵坐标为𝑦𝐵=______m。(4)另一同学利用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轨迹,下面三张装置图中正确的是______8.图(甲)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乙)是实验后在白纸上
作的图.(1)安装斜槽轨道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需要多次释放小球使它沿斜槽轨道滚下才能描出小球作平抛运动的轨迹,每次释放小球时应使小球___________
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𝑂为平抛运动起点,计算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公式是𝑣0=________,根据(乙)图给出的数据,计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𝑣0=________𝑚/𝑠.(𝑔=9.8𝑚/�
�2)9.“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有以下几步。(1)用如图1所示竖落仪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特点: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后,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做平抛运动;同时B球被释放,自由下落,做自由落体运6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和______。A.两球的体积、材料和质量
可以任意选择,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小锤击打的力度,可以改变两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和A球的水平初速度大小C.如果两球总是同时落地,则可以验证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通过该实验装置
也能研究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特点(2)用如图2所示平抛仪装置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以下是关于本实验的一些做法,其中不合理的选项有______和______。A.调整斜槽,使小球放置在轨道末端时,不左右
滚动B.将坐标纸上竖线与重垂线平行C.将小球静止在斜槽末端位置时重心位置在背板上的投影记录为坐标原点D.不断改变挡片P的位置,使小球从斜槽上不同位置释放E.不断改变水平挡板的位置,记录下小球落到挡板上的位置F.将坐标纸上确定的点用直线依次连接10.做杂技表演的汽车从高台水平飞出,在空中运动一段时
间后着地(忽略空气阻力).一架相机通过多次曝光,拍摄得到汽车在着地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照片,如图所示(虚线为正方形格子).已知汽车长度为3.6𝑚,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第三个像是刚好着地的时刻,由照片可以计算出汽车离开高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
�/𝑠,高台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m(取𝑔=10𝑚/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