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暑假学科体验地理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1.261 MB
  • 2024-09-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暑假学科体验地理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暑假学科体验地理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暑假学科体验地理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8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暑假学科体验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共(21)页,1.26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9b78ad14eda6eb5e6a578d7911940f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届高三暑假地理学科体验一、单选题(共50小题,每题1.5分)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A.广东B.江苏C.江西D.云南2.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

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A.生长期光照时间短B.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D.春播期间旱情严重图们江是流经中、朝、俄三国的一条国际性河流,最终向南汇入日本海。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流域内的森

林植被得以恢复。请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关于图们江流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B.适合开发水资源和水能资源C.径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D.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时,图们江有凌汛现象4.图们江流域森

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A.流域面积增大,支流增多B.冰期缩短,径流量增多C.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含沙量增多D.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少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5.甲、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A.种植业、畜牧业B.畜牧业、林

业C.畜牧业、种植业D.种植业、林业6.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A.农产品以水稻为主B.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C.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D.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低7.近年来政府禁止开发丁地(湿地),这是因为丁地能()①保护生物多样性②涵养水源、调蓄洪水③大量吸

收紫外线④提供更多耕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稻田画由不同颜色叶子的水稻组成,经过选育彩稻、图案设计、定点测绘、秧苗栽植、田间管理五个环节,制成色彩丰富、主题多样的稻田艺术。下图示意辽宁省沈阳市某乡村的稻田艺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推测农民创作稻田画的主要目的是()A.提升

画作品位B.提高稻米产量C.增加经济收入D.弘扬传统文化9.欣赏该地稻田画的最佳时间是()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北方那消失的一抹黄色,就是荒凉的黄土高原,面积要占全省版图的百分之四十五”;“展现在眼前的这几百里绿色平原,当然是全省的‘白菜心’了”;“南边云雾缭绕的蔚

蓝色山峦,是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的分水岭。”这是《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某内陆省的三种截然不同的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该内陆省区代表性的地方戏曲是()A.京剧B.秦腔C.豫剧D.昆曲11.文中“蔚蓝色的山峦”()A.是我国季风区与

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北坡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C.地势起伏大,冰川冻土广布D.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12.有关“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大水系都自西向东流入东海B.南侧水系有结

冰期和凌汛现象C.北侧水系含沙量小D.北侧水系下游几乎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小我国黄土高原最新的水土保持生态考察结果显示,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已从16亿吨减少到本世纪初的3亿吨左右,减幅达80%。完成下面小题。13.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反映黄河流域综

合治理的核心是()A.水资源综合利用B.上游水能开发C.中游生态建设D.下游堤坝加固14.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变化有利于()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减轻B.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形成C.华北平原洪涝灾害的缓解D.黄河入海口附近三角洲的发展山西省作为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从20世

纪80年代起就开始着手小流域的治理工作,20多年后的今天,昔日的荒山秃岭已是山清水秀、瓜果飘香,不但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而且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①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②利用沟底谷地,扩大种植

业③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④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小流域林草植被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防风固沙、滞洪蓄水B.发展畜牧业、增加收入C.绿色美化、吸烟滞尘D.保塬护坡、固沟保肥17.除黄土高原外

,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还可以推广到()A.南方低山丘陵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C.华北平原地区D.青藏高原地区深圳经历了几次制造业“出走”浪潮。21世纪初以服装、皮革等体统制造业迁出为主,2012年以来深圳制造业外迁企业转向电子信息等中高端企业

,近年来大型电子信息制造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迁往东莞等地,关联企业迁出量也日趋增加,电子信息制造占外迁企业的比例接近四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深圳传统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外迁的主要原因是()A.消费市场饱和B.生产成本上升C.生产原料短缺D.政府政策支持19.与东莞等地相比,深圳发展中

高端制造业的主要优势是()A.产业链体系完备B.市场需求量大C.劳动力的数量多D.环境质量较好20.电子信息中高端制造业的大量外迁可能造成深圳()A.人口增速加快B.生态环境改善C.产业空心现象D.交通压力剧减20世纪5

0年代我国以“X”为界,把其北方划为强制集中供暖区(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21.这条“X”界线,最可能是()A.秦岭—淮河B.天山C.黄河D.南岭22.“北方的冷,冷的是皮;南方的冷,冷的是骨”影响这种体验差异最可能的因素是A

.气温B.气压C.湿度D.阳光23.集中供暖分界线的分布,与我国下列分界线相近的是()①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河流有无封冻期的分界线③400mm等降水量线④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k㎡土地。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也是革命老区,被称为“红三角”地区。完成下列小题。24.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A.京广线、京沪线B.京九线、京沪线C.焦柳线、宝成线D.京广线、京九线25.“红三

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热量、光照B.光照、水C.地形、土壤D.水、地形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6.导致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出现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地

势D.植被状况27.丙地的降水量较周边地区多,主要得益于()A.受冬季风影响小B.地形抬升致雨C.暖流增湿显著D.受海洋影响大28.与甲地相比,丁地()A.水产业较发达B.耕地集中连片C.城市分布集中D.昼夜温差较大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9.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城镇用水B.蓄水发电C.发展旅游业D.发展水产养殖30.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田地C.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D.营造防护林网,防风民居,体现的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生活空间,更重要的是本民族

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其建造于与本地区的地域环境有很大关系。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1.图示反映的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32.该民居具有坚实稳固、结

构严密、楼角整齐特点,推测主要原因是()①利于防风避寒②利于避震③便于御敌防盗④便于防火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33.该地区民居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A.11~12月B

.7~8月C.4~5月D.1~2月生活在广东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西藏旅游,进入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下图为小明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的

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4.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A.昼夜温差大B.年降水量少C.水土流失严重D.地质灾害频发35.该河谷能种植青稞和油菜,原因主要是()A.降水丰富B.气温较高C.太阳辐射强D.昼夜

温差大36.小明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读京津冀都市图,完成下列问题。37.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京、津的优势有()A.廉价劳动力B.土地资源C.环境承载力D.资金和科技、人才38.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方向是()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型工业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C.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目前,陕西省正沿着共建“一带一路”“出海投资”而不断壮大。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投资和建设吉尔吉斯斯坦某石油公司,为该石油公司提供设备和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9.陕西省进行海外投资而不断壮大,主要得益于()A

.接近原料产地B.劳动力素质高C.国际消费市场扩大D.国家政策支持40.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投资吉尔吉斯斯坦,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A.先进的技术设备与雄厚资金B.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C.便利的铁路交通和优惠政策D.深

厚的企业文化和创新意识西溪河属于乌江水系,为六冲河左岸的一级支流,位于该河上的西河水坝,是80年代为解决附近农村生活用电而建设的小型水电站工程(下左图).受当时经济及技术水平的制约,采用浆砌石筑坝,坝体高而薄,存在一定的欠缺。2013年,西河水坝被爆破拆除,3年后,河

道形态趋于稳定,下右图为拆坝前后西溪河上游河道断面形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41.关于西溪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内流河B.流量季节变化大C.冬季出现凌汛D.冰雪融水补给为主42.推测西河水坝被拆除的最主要原因是()A.流量减小,发

电能力减弱B.坝体老化,出现安全隐患C.修复生态,改善人居环境D.库区岩溶发育,难以蓄水43.根据上右图分析,西河水坝被拆除3年后,原坝址的上游河段()A.两岸侵蚀严重B.河水变清C.主河槽淤积加重D.流速加快瑞士和贵州

相隔万里且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两地在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区位等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近年来,贵州希望借鉴瑞士的发展经验,促进贵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如表为“瑞士和贵州的产业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三次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瑞士4:50:46精密仪器设备制造、生物医药、旅游业、银行业、

保险业贵州15.6:39.5:44.9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工业、中药材加工、旅游业44.与瑞士相比,贵州产业结构特征为()A.农业比重大于瑞士B.高端制造业比重大C.重化工业比重小D.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少45.优化贵州产业结构,不宜()A.加大资金技术

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B.改善基础设施,推动旅游业的发展C.积极发展核电,降低对煤炭的依赖D.集约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减少污染排放港珠澳大桥连接的“东方之珠”——香港,受自然条件所限是一个严重缺乏淡水的城市。下图示意珠三角地理位置和港珠澳大桥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6.香港水

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A.季风不稳定B.地表缺少湖泊,大河C.人均耗水量大D.地下水难以开采47.解决香港水资源短缺的最主要方式是()A.修建水库B.合理开采地下水C.跨流域调水D.海水淡化48.港珠澳大桥通车将直接改变香港的()

A.服务功能B.服务人口C.服务种类D.城市等级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回答问题。49.图示四个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对应正确的是()A.①—湿地减少B.②—水土流失C.③—土地荒漠化D.④—森林破坏50.②

地区粮食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主要是()A.水源不足B.热量不足C.土壤贫瘠D.冬季多积雪二、综合题(共25分)(一)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51.甲、乙两地均易发生洪涝灾害,

结合资料分析此时两地可能发生暴雨洪涝的地点并分析原因。(4分)52.分析甲、乙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8分)(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雅鲁藏布江流域是我国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在该河流某河漫滩附近及两岸坡地上出现了数量众多、不同类型的流动沙丘。研究表明,甲地沙

丘的物质与附近河漫滩沉积物基本一致,并顺风向在河谷两侧延伸;乙地沙丘的出露与黄土层破坏有关。该地年均降水量514mm,主要集中在5-9月份,旱季风力较强。当地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生活能源来自薪柴。53.指出甲

地沙丘的物质来源(3分),并分析乙地沙丘的形成过程。(6分)54.为防止甲、乙两地沙丘的进一步扩大,指出当地应采取的措施。(4分)2022届高三暑假地理学科体验参考答案1.A2.C【分析】1.读图并结合省区形状判断可知,可以看到广东省潜力基本大于1750千克,A正确。江西、

江苏、云南大部分生产潜力大于500千克小于1500千克,BCD错误。因此农业潜力最大的为广东,故选A。2.读图,甲地位于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高,与南方地区相比,其夏季昼较长,光照时间较长,A错误。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壤肥沃,B错误。由于其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因此农业生产潜力

小,C正确。东北地区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不易产生春旱,D错误。故选C。【点睛】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高,与南方地区相比,其夏季昼较长,光照时间较长;东北地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由于其纬度高

,气温低,热量不足;东北地区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不易产生春旱。3.D4.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和植被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3.图们江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冰雪大量融化,出现春汛。夏季降水多,容易出现夏汛,一年中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A项

正确。图们江流域气候较为湿润,水资源丰富,流经区域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合开发水资源和水能资源,B项正确。图们江流域位于温带季风气侯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径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C项正确。凌汛是指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上游河流后结冰

或者先化冰导致下游水位上涨的现象,图们江由高纬向南流向低纬,没有凌汛现象,D项不正确。故选D。4.本题主要考查植被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由材料可知,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森

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流域面积和支流可能会减少,A项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对冰期影响不大,B项错误。森林植被的恢复主要影响河流流量以及含沙量,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减少,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期,春季会出现春汛现象,夏季降水多,还会出现夏汛。这与我国其他地区河流有所不同。植被覆盖率主要影响河流流量和含沙量。5.B6.C7.A【分析】5.甲表示内蒙古高原的东部地区,草原广阔,故适宜发展畜牧业

;乙表示小兴安岭地区,山区适宜发展林业。B正确,故选B。6.丙地区表示东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的作物为小麦、玉米;以国营农场的形式,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故C项正确。7.丁地主要是湿地,因为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表现为湿地能够调节河流径

流量,调节洪|涝灾害;湿地能为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①②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东北地区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解题关键是结合图中的信息,并结合不同区域的农业特点进行分析。8.C9.C【分析】8.稻田画是相对较粗糙,时间较短,画作品位较低,A错误;稻田画对提高稻米产量没有影响,

B错误;可以吸引游客,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收入,C正确;稻田画为新事物,不是传统文化,D错误。故选C。9.辽宁省纬度较高,农业生产一年一熟,春种秋收,因此水稻的成熟期在7-9月,此时稻田的颜色最丰富,是欣赏的最佳时间,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B11.B12.D【分析】10.根据

文字材料描述,该省北部为黄土高原,南部为秦岭,中部为渭河平原,因此题中所指为陕西省,简称秦或陕,其代表性地方戏曲为秦腔,B正确。京剧为北京附近戏曲,A错误。豫剧为河南剧种,C错误。昆曲为江苏剧种,D错误。故选B。11.结合描述可知,文中“蔚蓝色的山峦”为秦岭,不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

线,A错误。北坡为暖温带,山麓为落叶阔叶林,B正确。秦岭主峰海拔3771.2米,无冰川冻土分布,C错误。秦岭位于板块内部,D错误。故选B。12.亚细亚两个两个庞大水系”实际指长江水系、黄河水系。二者都自西向东流,长江注入东海,黄河注入渤海;A

错误。北侧黄河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很大,C错误。南侧长江没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B错误。北侧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几乎无支流注入,流域面积小,D正确。故选D。【点睛】秦岭,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

于嘉陵江。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冬

天,秦岭阻挡寒潮往南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秦岭、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13.C14.C【分析】13.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说明河流含沙量减少,黄河泥沙来

源于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反映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是中游生态建设,进行了水土保持,C正确。水资源综合利用、上游水能开发、下游堤坝加固和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1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减轻,利于

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A项因果关系颠倒,A错误。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形成是由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的,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不是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形成的原因,B错误。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河床泥沙减少,利于泄洪,利于华北平

原洪涝灾害的缓解,C正确。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入海泥沙减少,河口泥沙沉积减少,不利于黄河入海口附近三角洲的发展,D错误。故选C。【点睛】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是进行小流域的综合治理。15.C16.D17.A【分

析】15.保持水土,涵养水源,①正确。黄土高原扩大种植面积容易加剧水土流失,②错误。建立立体农业体系,发展多种经营,③正确。轮荒制度是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④错误。故选C。1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植物造林是为了保持水土,保塬护坡。D

正确。其他选项错误,故选D。17.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大,陡坡开荒导致水土流失,因此可以使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故选A。【点睛】黄土高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18.B19.A20.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

的相关知识。18.根据题意,21世纪初以服装、皮革等体统制造业迁出为主,2012年以来深圳制造业外迁企业转向电子信息等中高端企业,这些企业逐渐从深圳迁出,不断向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东莞等地转移。所以这些传统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外迁是因为深圳当地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太高导致的生产成本升

高,B项正确。这些传统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消费市场较为广阔,且运输方便,区位选择不受消费市场的限制,A项错误。这些产业对生产原料依赖不大,并不影响产业外迁,C项错误。政府政策支持并不是造成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D项

错误。故选B。19.与东莞等地相比,深圳经济较为发达,科研高校众多,产业链体系完善,A项正确。中高端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与生产地关系不大,B项错误。深圳的劳动力数量并不占优势,并且中高端制造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不大,C项错误。环境质量方面,可能其他地区更为优越,D项错误。故选A。20.大量的电子信息中高端制造业因为生产成本而外迁,可能会导致深圳人口增加减慢,A项错误。电子信息中高端制造业对环境污染不大,所以外

迁后对生态环境改善不大,B项错误。大量电子信息中高端制造业外迁,深圳当地产业大量减少,会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C项正确。电子信息中高端制造业的劳动力数量不大,所以外迁后对深圳的交通压力改善不大,D项错误。故选C。【点睛】电子信息中高端制造业需要的是高端的人才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完

备的产业链。传统制造业需要的是大量价格较低的劳动力。21.A22.C23.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岭-淮河地理意义及我国南北方自然环境差异。21.结合图中“X”界线所在位置,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需要集中供暖,A项正确,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黄河位置要更偏北一些,南岭为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界山脉,BCD项错误。故选A。22.气温、气压、阳光的差异直接影响的是皮肤,体验到的是皮肤的冷,不会感受到骨冷的感觉。水蒸气是热的良导体,北方冬季空气湿度低,冷空气

通过空气与皮肤进行热交换的能力差,身体中的热量散失较慢,只是暴露在外的皮肤感觉到冷。而南方空气湿度大,通过空气中的水蒸气与皮肤进行热交换的能力强,身体中的热量散失的快,感觉身体内外都冷,所以才有北方冷皮、南方冷骨的说法,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23.集中供暖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

一线一致,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1月0°C等温线,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800mm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①②正确,A项正确。故选A。【点睛】秦岭-淮河地理意义:1、气温:1月份0℃等温线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3、气候带:暖

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4、降水: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5、干湿地区: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6、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7、农业: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8、作物: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分界线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

阔叶林分界线24.D25.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铁路线分布及农业区位,侧重基础知识考察。24.根据图中铁路线所经过的城市进行判断,①线经过湖南进入广东省,为京广线,②线经过江西进入广东省,为京九线,京沪线对应的起始点为北京和上海,没有到达广东省,焦柳线起止点为河南焦作

和广西柳州,宝成线起止点为陕西宝鸡和四川成都,均未到达广东省,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25.依据材料,“红三角”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平原面积狭小,土壤以红壤为主,肥力较低,因此该地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为地形和土壤,C项正确。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降水丰富,纬度较低,光热条件较好,AB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识记我国主要交通线路的布局及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红三角”地区是指粤、湘、赣三省相连处的韶关、郴州、赣州三地市,

由于三市都属红色砂页岩山区的“丹霞地形”,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26.A27.B28.D【分析】26.甲地靠近海洋,乙地深居内陆,甲地受到海洋水汽的影响更大,降水更多,A正确。与纬度位置和地形地势无关,B、C错误。

植被差异是降水差异导致的结果而非原因,D错误。故本题选A。27.丙地位于伊犁河谷,呈喇叭状向西开口,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在这里遇山抬升致雨,B正确。当地靠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大,A错误。该地周边无暖流,且远离海洋,C、D错误。故本题选B。28

.丁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干旱,河湖较少,水产业落后,A错误。耕地较少,且分散于各个绿洲,B错误。城市也是主要分散分布在各个绿洲,C错误。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D正确。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29.A30.C【分析】29.仔细读图和题干信息,该区域位于我国绿洲区,修建水库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城镇用水。答案选A。地处内陆,河流水量小,落差小,水能少,B错误。水库对发展旅游业意义不大,C错误。水产养殖不是

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A。30.该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会导致土地荒漠化,A错;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田地,会导致水资源短缺,B错;适合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C对;适合营造防护林网,保护田地,D错。故选C。【点睛

】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水库功能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西北地缺水,修建水库的目的是蓄水,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发电、养殖、旅游是次要作用。31.A32.C33.B【分析】31.该民居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是藏区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故选A。32.该民居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

,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②④项不是主要原因。故选C。33.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因此在夏季气温比较适宜,为游览最佳时间,故选B。【点睛】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具有坚实

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碉房是西藏比较有特点的民居建筑形式。碉房一般为两层结构,上层是人的起居场所,底层是牲畜和储藏房。碉房建筑中普遍采用小窗窄门,以利于挡风御寒。34.B3

5.B36.A【解析】34.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说明西藏河谷农业发达,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山坡上因年降水量少,水源不足而寸草不生。B正确。故选B。35.西藏海拔高,气温低,限制农业发展。河谷地区地势低

,气候温暖,热量较充足,适合作物生长,因此能种植青稞和油菜。B正确。故选B。36.西藏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太阳能发电装置的集热板平面应朝向正南方向,以最大限度的获得太阳辐射能,根据图中发电装置的集热板朝向,确定的南北方向,再结合火车行进方向与正南、正北方向的

夹角,判断出行进方向是东北方向,只有A对。故选A。37.D38.B【分析】37.京、津是我国直辖市,两地都有充足的资金和科技、人才,D正确。京、津的工资水平较高,劳动力并不廉价,A错误。两地土地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较小,是两城市的劣势,B、C错误。故选D。38.在京津冀圈中,河北较

京、津地区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完善等,今后应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不能盲目迁入重工业,A错误。发挥地区的生态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B正确。加快科技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是超越京津地区,C错误。河北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无金融服务的优势,应依托人力资源

,发展适合当地经济的产业,D错误。故选B。【点睛】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

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39.D40.A【分析】39.陕西不接近原料产地,石油在国外,A错误。陕西位于西部,经济仍然欠发达,劳动力素质不高,B错误。国际消费市场扩

大无法从材料中看出,C错误。陕西省进行海外投资而不断壮大,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政策支持,D正确。故本题选D。40.集团投资是因为拥有雄厚的资金,集团拥有“催裂化装置”使得吉尔吉斯斯坦成品油出油率高,技术设备先进,A正确。当地经济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管理经验不足,交通和创新意识薄

弱,BCD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陕西的西安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因此在“一带一路”中,陕西省也是重点的参与省份。41.B42.B43.D【分析】本题以西溪河流域为背景,考查流域特征、开发与治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41.依据图文资料可知,西溪河属于乌江水系,属于长江上游的二级支流,流经云贵高原,该河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变化显著,所以该河流量季节变化大,故B项正确。该河属于长江上游的二级支流,为外流河,A错;该河流域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无结冰期,C错;流经云贵高原,无冰雪融水补给,D错。42.该河流所在地区气候相对稳定,所以河流的流量基本没变,故A错;由材料可知,西河水坝,建于上世纪80年代,受当时经济及技术水平的制约,采用浆砌石筑坝,坝体高而薄,存在一定的欠缺。水坝老化,存在安全隐患,故拆除,所以B项正

确;该小型水电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解决附近农村生活用电,改善人居环境,所以拆除与改善人居环境无关,C错;该水使用了近30年的时间,说明库区是可以蓄水的,故D错。43.由图可知,西河水坝被拆除3年后,由之前的U型转变为V型,说明该河下蚀

严重,故A项错;由于侵蚀作用增强,流水含沙量增加,搬运作用增强,泥沙淤积变少,故B、C两项错误;图中显示,西河水坝被拆除3年后,河床高程降低工,与上游河床的高差增加,河流流速加快,故D项正确。【点睛】我国小水电的优势:(1)小水电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和

革命老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2)小水电资源规模适中,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适合国家鼓励、引导集体、企业和个人开发。(3)小水电资源具有分散开发、就近供电、就近消纳,不需要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输电

,发电成本和供电成本相对较低。(4)可为“西电东送”提供有力的支撑。小水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电站的有益补充。(5)小水电是国际公认的可再生绿色能源,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相比,其技术比较成熟、造价低,非常适合于为分散的农村供电及电气化建设,其开

发利用有利于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4.A45.C【分析】本题组通过对瑞士和贵州的产业结构的比较,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人地协调观。4

4.贵州地处我国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好,种植业在农业中占比大,瑞士光热不充足,种植业比重小,A正确。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贵州重化工业比重大,其人才相对不足,高端制造业比重不大,B、C错。虽然第三产业结构比重贵州略小于瑞土,但由于贵州人口基数大于瑞士,所以其第三产业就

业人数不会少于瑞士,D错。故选A。45.贵州重化工业比重大,高效益产业少,应加大资金技术投入,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核电开发成本高,不适宜在贵州发展,且贵州本身的火电、水电等较丰富,无发展核电的必要。贵州旅游资源

得天独厚,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旅游业。集约发展冶金、化工等重化工业,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减少污染排放,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故选C。【点睛】结合贵州省的特色和瑞士的发展经验,贵州省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发

展科技,提高资金技术投入,适当进行产业转型,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改良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积极发展水电站,提高水电比重,降低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集约化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积极防治污染;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大力发展中药材的种植、加工产业,形成产业链,扩大集聚效应和

优势度。46.B47.C48.B【分析】46.香港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香港面积小,缺乏河流和湖泊,地表水储存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47.解决香港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方式通过跨流域调水,现在主要通过东江供水工程解决香港的缺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8.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缩短了港珠澳三地的行程,加快港珠澳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因此,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将改变香港的服务人口,B正确。不会改变香港的服务功能、服务种类及城市等级,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香港水资源短缺的

原因及解决措施。解题的关键要对图中信息加以了解,结合香港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49.C50.B【分析】本题考查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49.①大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林区,主要生态问题是森林破坏;故A不符合题题.②是黑龙

江三江平原,主要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故B不符合题题.③在内蒙古高原,气候干旱,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故C正确.④黄土高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故D不符合题题.故选C.50.②地区黑龙江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是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

自然因素。该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冬季多积雪对农业生产有利。故选B。【点睛】考查主要环境问题,要具备读图分析能力,掌握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51.乙(2分)此时乙地位于低压槽附近,(2分)有可能受锋面气

旋的影响形成暴雨。52.甲地:加固堤坝,防止洪水漫溢;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排水、分洪等水利工程(任答两点得4分)乙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削减洪峰威胁。(4分)【解析】51.读图,根据图中等压线分析,

此时乙地位于低压槽附近,有可能受锋面气旋的影响形成暴雨。该锋面气旋属于冷锋,甲距锋面较远,且在冷锋前不易发生洪涝灾害。52.甲地位于河流下游,主要是因泥沙淤积,河床抬高,造成决堤,引发水灾。所以要加固堤坝,防止洪水漫溢。退耕还湖,提高湖泊对洪水的调

蓄能力。疏浚河道,修建排水、分洪等水利工程等措施。乙地位于河流上游,所以要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乙处是个山间小盆地,可以修建水库,削减洪峰威胁。考点:自然灾害的类型及成因、治理措施。53.河漫滩(3分);地壳抬升,河流深切,原有河漫滩及沙丘成为阶地及古沙丘;地壳稳定后接受沉积,阶地和古沙丘表面

覆盖黄土层成为保护层;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导致黄土层遭流水侵蚀,古沙丘出露地表。(6分)54.甲:设置挡沙墙(防沙网、在沙丘表面覆盖碎石)、建设防护林等;乙:减少人类活动,保护与恢复植被(避免原有的黄土

层遭破坏)(4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风沙运移、荒漠化的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详解】(1)结合材料分析,甲地沙丘的物质与附近河漫滩沉积物基本一致

,并顺风向在河谷两侧延伸。由此可知,沙丘位于河漫滩的下风向,风将河漫滩的颗粒携带至甲地附近沉积,甲地沙丘的物质来源于河漫滩。(2)由图中的阶地分布可知该地区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导致河流下切,原有河漫滩及沙丘成为阶地及古沙丘,后来

黄土覆盖其上形成保护层;由材料中“乙地沙丘的出露与黄土层破坏有关"可推测当地植被被人类破坏,黄土层缺乏保护,出现水土流失,表层黄土层被侵蚀导致沙丘裸露。大致的形成过程:地壳抬升-河流下蚀-河流阶地和沙丘-黄土沉积-植被破坏

-古沙丘裸露。(3)甲地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河漫滩,为防止甲地沙丘进一步扩大,可设置挡沙墙或防沙网,建设防护林等;受风力影响,甲地沙丘可能进一步扩大,可在沙丘表面覆盖碎石,减少就地起沙。乙地沙丘的出露与黄土层破坏有关,当地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因此需要减少人类活动,加大对植被的保护,避免黄土层遭受破坏。【点睛】注意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甲地沙丘的物质与附近河漫滩沉积物基本一致”、“乙地沙丘的出露与黄土层破坏有关”、“当地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生活能源来

自薪柴”等,调动和运用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分析作答。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