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国新闻述评概念的百年回顾...纪念新闻述评文体100周年刘英翠.pdf,共(6)页,710.93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9431c609a047e03d1bef0c478e657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8年第12期栏目主持马篱本研究的缘起,与新闻述评文体的百年诞辰、认知与应用单一等均有密切之关联。作为一种兼容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功能的新闻文体,新闻述评从1918年正式出现(《每周评论》,国内/外大事述评)起即备受业界推崇,在改革开放后又因存在“新闻报道说、新闻评论说、文
体杂糅说、淡化文体说”等争鸣之声而引发了学界研究的高潮,然至20世纪10年代之后,尤其是当下,非但研究之气势回落,争鸣之声渐止,就连认知和应用方面也落入了“新闻评论说”之窠臼。认知方面,随着争鸣之声的渐止步于“新闻评论说”,后学者极易对新闻述评的“是什么”产生以蠡
测海之判断,认为其就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应用方面,缘因“评”收尾,业界实操者多侧重其评论功能的应用。然其实,作为一种存在百年且可溯至先秦的文体,新闻述评尚有诸多的可能性,正如童庆炳曾说,文体大都是“文以代变
和与时因革”[1]的,任何以某一时代或当下视角定义或评价文体的都是片面的。为拓展这其中的诸多可能性,本文意从百年概念之流变入手,回顾其变化,解析其内涵,进而为新闻述评的“是什么”建构起一个囊括内涵与外延于其中的体系。一、新闻述评概念的溯源与回顾因实践先行与理论滞后的关系,关于新闻述评概念的文献记
录要稍晚一些,但其源头则可溯至古代文学领域内的“述”与“评”的概念发生,并可沿袭至近现代应用文领域内的“述评”概念,以及现代新闻领域内的“新闻述评”概念。1.文学领域的述评概念溯源羽化出文学母体之前,新闻文体一直以寄居之态
存在于文学领域,是而,新闻述评概念的溯源可追至古文史时期,在古文史的文体辑录中,不仅“新闻述评”不见其踪,且连“述评”一体也未见踪迹,倒是“述”与“评”二体留有记录。古文史时期的“述”与“评”有相似也
有不同,相似在于若按功能论析,二者均可划入序跋类,而同时以功能和起源论析,则前者归入杂记类,后者归入史论类。从实践领域溯源,前者可溯于吴陆绩《周易述》,流有隋刘炫《尚书毛诗春秋孝经述议》,及魏邯郸子叔中国新闻述评概念的百年回顾与体系建构*——
—纪念新闻述评文体100周年◎刘英翠张悦摘要:作为业务研究之分支,学界的文体研究在“秀肌肉”之风的影响下愈加孱弱,而业界对文体的应用与钻研热情也每况愈下,由此使得当下的新闻述评文体被局限在“新闻评论产品”,这极大影响了其文体功能的全面发挥。为拓宽其业界应用,并以新闻述评百年诞辰
为契机,文章梳理了百年间新闻述评流变之概念,并将其建构为包括内涵与外延两方面的体系,进而向业界展示新闻述评是一种可保持内涵不变而外延无限延伸与拓展的极富兼容性的文体。关键词:新闻述评概念百年回顾体系建构中图分类号:G231*本文系2016年度国家
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报刊新闻述评的发生研究(1911.10-1949.9)”(课题号:16CXW005)和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科研种子基金项目“民国报刊新闻述评的话语研究”(jbkyzz016)的阶段性成果。072DOI
:10.19393/j.cnki.cn11-1537/g2.2018.12.016出版言谈栏目主持马篱《受命述》;后者可溯于晋孙毓《毛诗异同评》,流有陈邵《周礼异同评》、江熙《公谷二传评》及梁袁昂《书评》。然虽可溯至三国与两晋,其真正作为文体被辑录在册却多在明清两朝。明清两朝的《文体明辨序说》(
明·刘师曾)、《文体通释》(清·王兆芳)和《文体刍言》(清·吴曾祺)都曾对“述”与“评”二体予以辑录,并在概念上有所呈现。其中,“述”的涵义上大体有二:一曰“撰”,二曰“序”;“评”的涵义均呈现为“品论”和“评议”。2.承上
启下的述评概念分支继“述”与“评”二体后,“述评”开始作为组合词汇出现于系列的汉语词典、新闻学辞典与写作辞典,并在概念上呈现为三种涵义。第一种系指“情报产品”,在此内涵的包裹下,“述评”又被视为“评论”和“评述”,是针对某学科、技术或技术经济等特定课题
进行叙述和评论的情报研究成果,是带有评论性的二次文献,并强调了两种属性:一曰情报属性,二曰综述属性。第二种系指“文献产品”,在文献产品这一内涵包裹下的“述评”也称“文献述评”,系指“通过有关文献对某一学
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展所作的调查,可以是有关文献的参考书目,也可以是有关专题原始出版物的综合性评论介绍”[2]。然“文献述评”在业界的应用范围有限,且在诸辞典中的提及量也较少。第三种系指“新闻产品”,在新闻产品这一内涵包裹下的“述评”,是“报
刊上的一种文体”,即新闻文体之一,如《中国现代编辑学辞典》《新闻学大辞典》《新闻传播百科全书》《公共关系辞典》等工具书均支持此观点。3.新闻领域的述评概念流变自《每周评论》关注量增多,作为“新闻产品”的“述评”开
始为业界所关注,学界也开始以概念的形式辑录该文体,并呈现出如下两个发展阶段。一是概念上的“新闻评论产品”阶段,多出现于民国期。该时期内,新闻述评虽在应用上呈现出倾向新闻评论、倾向新闻报道等多种样态,但在学术著作寡淡的时代背景下,其概念却是呈现出了清一色的“新
闻评论说”,且均出自评论类著作与论文,如20世纪20年代徐一士的《报纸评论之分析》、30年代郭步陶的《评论作法》与《编辑与评论》等。二是概念上的“新闻报道产品”和“新闻评论产品”共存阶段,多出现于改革开放
后。其中,“新闻报道产品”概念的出现以复旦大学新闻采访写作教研室为先,此后,学界出版了一系列的新闻写作类教材和文体类著作,均将新闻述评划归新闻报道,并称其为“述评新闻”,如1984版的《新闻采访与写作》与1986版的《述评性新闻》均认为,“述评新闻又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是一种特殊
的报道形式”[3],且是“介于纯新闻和新闻评论之间的一种报道方式”[4]。“新闻评论产品”概念的出现以改革开放后首批新闻评论类教程为先,此后,学界出版的数量繁多的此类教程,均将新闻述评划归新闻评论,如1987版的《新闻评论学》认为“述评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5],2007版的《新闻评论
教程》则认为“述评是有着完整事实材料的新闻评论”[6]。二、不同时期的新闻述评概念样态基于实践先行的发展规律,文体理论往往落后于文体实践,不同时代的文体概念亦缘自当时的文体实践,作为一种浸淫于业界百年之久的文体,新闻述评深受文以代变之影响,并将实践中之变化逐一记录并反映于概念,是而
,对新闻述评概念内容的解析是了解百年间其业界实操的有效途径。1.民国时期概念指导下的新闻述评样态民国时期学界所建构的述评概念从数量而言虽寡淡,然在写法、形式、载体、功能等方面均有记录,仍可搭建起当时述评文体的总体概貌,具体如图1:视之概念,民国期新
闻述评在写法、形式、载体和功能上呈现出了如下特征:(1)写法上“一事一评,专栏集锦”和“新闻连缀,系统评判”;(2)形式上“有先述后评的,也有且述且评的”[7];(3)载体上如徐一士所说“杂志多用之”[8],亦
如郭步陶所述“日报亦可,然在图1民国期“述评”的写作样态0732018年第12期栏目主持马篱周报或旬报或月报中尤多”[9];(4)功能上要“清眉目而示主张”,“教看报的人容易头绪清楚”,以及是“当时情况下对群众进行形势
教育的最方便最有效的方式”[10]。2.新时期概念指导下的新闻述评样态新时期概念指导下的述评样态可一分为二,一称“述评新闻”,系将述评在文体上视为新闻报道的一种;二称“新闻述评”,多将述评在文体上视为新闻评论的一种,具体如图2:如图2所示,
“述评新闻”和评论视阈的“新闻述评”在写法、形式、载体与功能上呈现出了如下特征:(1)写法上,前者擅长“一事深挖”,极为注重“why”和“how”的表达,后者擅长“一事一评”和“多事一评”,注重以述为由头以评为目的;(2)形式上,前者擅长
“且述且评”并以述为主,只“略作点评”,[11]后者除“且述且评”外,还擅长“先述后评”和“先评后述”,尤其在碎片化时代应用广泛;(3)载体上,前者多活跃于报刊、广播、电视,后者则以新媒体为依托蔓延式发展,尤其是当下的自媒体述评,大都属于此类;(4)功能上,
前者擅长通过解释与分析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后者则擅长于“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影响舆论,指导工作,启发和教育读者”[12]。三、新闻述评概念体系的建构童庆炳曾言:文因代变,与时因革。受此特性影响,新闻述评在百年间呈现出了多种样态,而随之建构起的则是多重概念,但这些极
具时代性的概念均未能包裹新闻述评之百年,然若将概念建构为一个分为内涵与外延的体系,此问题则迎刃而解。1.新闻述评概念的内涵建构所谓内涵,系指百年间新闻述评所一以贯之的特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一看到此特征便认知到这一文
体是什么,故内涵建构的目的有二:一在于指导写作,二在于判断文体,前者可助业界实操者写作上之文体把握,后者可助研究者与受众以极简模式判断某一文体是否属于新闻述评。由此而言,新闻述评的内涵建构可细化为如下两个层次:(1)写作笔法是否“夹叙夹议”揆诸历
史,无论是民国期还是新时期,无论是持新闻报道说还是新闻评论说,“夹叙夹议”都是历代新闻述评概念流变中的恒定部分,而在业界,从萌芽期《独立周报》“纪事”栏“夹叙夹议”的“为向来丛报所未有”[13],到新媒体当下自媒体述评的红火,“夹叙夹议”始终是新闻述评不变的笔法。什么是
“夹叙夹议”呢?在形式上,当下有诸多受众乃至业界从业人员对夹叙夹议的理解都停留在“边述边评”,而一旦出现“先述后评”和“先评后述”就认为其不属于“夹叙夹议”。其实,“夹叙夹议”的表达形式有三种:一是先议后叙(概括式),此时的议论一般出现在文章的篇首,主要作用是提示和点题
。二是先叙后议(总结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或一段文字的结尾,其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等。三是边叙边议(包容式),即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议论,以发表对所叙事实的看点。在内容上,“夹叙夹议”尚须“叙与议的水乳融合”,即不可以“述是述”,或“
评是评”,二者之间没有衔接,致使水油两张皮,正如《〈新青年〉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探析———兼论〈新青年〉在新闻述评体裁史上的地位》一文曾对《新青年》时期和《独立周报》时期的叙议结合文字进行了是否是新闻述评的判断,其判断标准就是“述”与“评”之间是否有分析
作为过渡,故而得出了前者对于新闻述评而言已达到文体的成熟,而后者对于新闻述评而言则略显稚嫩,原因就在于其水油两张皮。因此,对夹叙夹议进行判断时一定要注意到其写法上虽是灵活多变的,但“述”与“评”却是有过渡与衔接的。
(2)“叙”是否铺开,“议”是否议论在确定一篇新闻作品是“夹叙夹议”后,尚须对“叙”与“议”进行“度”的判断,即“叙”是否铺开和“议”是否议论。图2新时期“述评”的写作样态新时期“述评”074出版言谈栏目主持马篱图3述评概念的外延范畴所谓铺开,即把东西放平散置,而“叙的铺开”是要
将叙述之内容或系统散置或掰开散置,其不一定如新闻报道般面面俱到、细节加身,但也要求一定程度的全面与完整,因此,“叙的铺开”是判断一篇新闻作品是新闻述评还是新闻评论的重要依据。新闻述评和新闻评论中均有“叙”有“议”,致使学界和业界的诸多声音都将新闻述评直接划归新闻评论,但也认为新闻述评是一种特殊的
“有着完整事实材料”的新闻评论,故其二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其区别就在于“叙是否铺开”。在新闻评论中,“叙”的存在往往是为观点服务,是为写作由头,故一般不予以展开,多就一两句话简要提及或概述以作引入议论之用,而在新闻述评中,“叙”的存在一方面在字数上比新闻评论要多,另一方面在质量上也比新闻评论要
丰满。所谓议论,即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讨论,而“议在议论”是要在叙述基础上发表意见、评论对错,而“夹叙夹议且议在议论”也被视为述评笔法,区别于“夹叙夹议且议在说明”的报道笔法,因此,“议在议论”是判断一篇新
闻作品是新闻述评还是新闻报道的重要依据。新闻述评和新闻报道(尤指深度报道)中均有“夹叙夹议”,致使学界和业界的诸多声音亦将新闻述评归为深度报道的一种,然在百年述评史中,新闻述评只是呈现出了“偏报道”的一面,即虽以挖掘事实背后事实
为使命,但无论再“偏报道”,甚至被称为述评新闻,其在“议”的表达上依旧是“议在议论”,其擅长崇尚议论,将意见直诉于外甚至抒情表达。然同时,深度报道尤其是解释性报道中的“夹叙夹议”的“议”的表达方式多为“说明”,其擅长规避议论,将意见隐匿于
无形。由此,可依据内涵对新闻述评的概念进行如下归纳:新闻述评是一种以“夹叙夹议且议在议论”为笔法,且能对新闻事实予以铺开的可以体现报道与评论双重功能的新闻文体。2.新闻述评概念的外延建构所谓外延,则指百年间新
闻述评时刻所变化着的特征,这些特征虽暂存于某一时代,但就整体而言,依然是述评的一部分,故外延建构的目的亦有二:一在于循旧,二在于扩充,前者可助业界实操者循先例而作文章,后者可使业界实操者了解是因时而变的,尤其是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会给予新闻述评写作以更多的可能性,尽可循旧而创新。同时,顾炎武《日知
录》21卷曾言:“诗文之所以代变,有不得不变者”,其强调“文以代变”,并认为其有不得不变之原因,即:一曰外部因素,是为文章体制,与时因革;二曰内部因素,是为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三曰自身因素,是为旧体难出新意,遁而作他体。然无
论何种原因所致,新闻述评在百年间确发生了外延方面的极大变动,而进入网络时代后,更是朝着“偏评论”的方向发展,进而限制了其他的可能性。若是以往时代,此变化仅一时之态,毋须在意,然在当下,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新闻采写带来了诸种变革,业
界从业者擅长与青睐“秀肌肉”[14]而非“修内容”,加之草根记者的流行,文体已变成一种“束缚”,而呼唤“打破文体”或“融合文体”的声音亦不鲜见。在此背景下,新闻述评的继续“偏评论化”势必将其带入越来越窄
的发展路径,让从业者了解到“任何文体都是一个系统,都有不变之内涵与可变之外延,且外延可无限丰富与延伸”是极为重要的。了解“文体外延可丰富与延伸”这一道理固然重要,但其解决的只是“为什么”的问题,对于新闻述评文体外延的“是什么”却仍需要去建构,具体可见图3:如图3所示,新闻述评
外延之核心点在于“在文体上可倾向于新闻报道亦可倾向于新闻评论”,之所以如此建构之原因有三:一是避免新闻述评走入“过于评论化”的窄道;二是扩展新闻述评的业界应用;三是偏报道与偏评论均在述评史中有先例可循。以此为切入,新闻述评的外延形成了采写、作者、扩充载体以及题材等四方面的建构点。
(1)采写建构方面。新闻述评既可采访结合,进行一次生产,写成“偏报道”型文章,亦可采而不访,进行二次生产,写成“偏评论”型文章。其中,“采”指采0752018年第12期栏目主持马篱集素材,是对写作素材的搜集;“访”指调查访问,是对事发第一现场或相关现场、在场目击者或相关者的
直接调查与询问,故“采访结合与一次生产”产生的是建立在一手的、直接“访”来与搜集来资料基础上的写作,而“采而不访与二次生产”产生的则是建立在二手的、单由搜集而来的资料基础上的写作。(2)作者建构方面。新闻述评既可以走“偏报道”型文章的“以记者为主”,亦可走“偏评论”型文章的由“编辑、
记者、专家、草根”的择一而行。其中,“编辑”“各领域专家”是最擅长进行“偏评论”型新闻述评写作的作者群,此中缘由从民国期述评的多由编辑写就,以及持续不断涌现出的经济述评专家、国际述评专家、军事述评专家即可见一斑;“记者”是述评作者构成中最符合近水楼台性质的作者群,其拥有记者证和采访权,可
以进行“偏报道”型,也可以进行“偏评论”型述评的写作,但这一群体也恰是当下时期被忽略的,或者说是这一群体尚未意识到自己在新闻述评生产中所能产生的能量;“草根”是网络时代新闻生产遭遇颠覆的产物,然却是当下最不容忽视的一组作者力量,其爆发的力量不仅展示在网络媒体、手
机媒体,也会反噬至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3)载体建构方面。新闻述评已应用至诸多类型媒体,并可在载体上向“一级新闻网站”,向“二级新闻网站”,以及“自媒体”扩充。此间,“二级新闻网站”和“自媒体”因新闻采访权受限可多用于“偏评论”型新闻述评的原创生产,以及“偏报道”型
新闻述评的转载,而“一级新闻网站”因拥有实体新闻单位和新闻采访权,故在新闻述评创作上并无限制,即可进行“偏报道”型亦可进行“偏评论”型的述评创作。(4)题材建构方面。无论是倾向哪种文体的述评写作,其在题材的构成方面均可越过“硬新闻”的樊篱而向“软新闻”过渡,然观民
国述评史,能写成述评的无外乎时政、军事、经济等题材,且均须大事、要事,而在新时期后,借由中国经济改革,经济类题材一跃成为述评写作之宠,但民生类、娱乐类题材依然不多。然草根的加入与媒体中心的转移,新闻述评完全可以向着“软新闻”题材扩充,而
对当下娱乐热点、社会热点等进行述评,以弥补以往题材涉猎之不足。综由上述,新闻述评的概念体系可总结为内涵与外延两方面,其中,内涵是稳定而代代相传的,外延则是在不断发展与扩充的,故前述之述评外延于当下而言虽已相对完善,然随着时
代变迁、技术进步,以及受众认知的变化,外延亦会无限扩充。因此,在新闻述评百年之际对其概念予以回顾并进行体系建构的最重要之意义就在于敦促业界人士在认识新闻述评文体扩容性的基础上善用之、推广之,进而实现人所共知。参考文献[1]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39-40.[2]王绍平.图书情报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473.[3]复旦大学新闻采访写作教研室.新闻采访与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125.[4]林荣强.述评性新闻[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6:4.[5][12]秦珪,胡文龙.新闻评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69.[6]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7:244-246.[7]郭步陶.评论作法[M].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会,1936:111.[8]黄天鹏.新闻学刊全集[M].上海:光华书局,1930:196.[9]郭步陶.编辑与评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
8:117.[10]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06.[11]林荣强.述评性新闻[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6:4.[13]独立周报编辑部.本刊特别启事[J].独立周报,1
912(13).[14]张涛甫.新媒体呈现的政治新景观[J].社会科学报,2017(1550).(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大学民生学院)076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