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共(20)页,220.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8e5a756d44b2e43f31bced467975d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总分80分)1.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
模南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经历了三次经济重心南移,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安史之乱时以及两宋之际,南移的原因都是因为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的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故答案为D项。ABC项不是共同原因,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
济•古代经济•经济重心南移2.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
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说明古代精耕细作追去的是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故B项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推动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精耕模式推动了农业的进步,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人地矛盾对耕作模式转变的影响,故D项错误。3.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地区价格地区价格江苏米谷每石1.5-1.6两
白银山西(部分地区)米每石1.5-2两白银湖广米每石1.4-2两白银山东(兖州、泰安)米每石1.4-1.8两白银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B.南北方经济地位逐渐趋向平衡C.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D.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答案】D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城市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的长途贩运、及地域性的商人团体﹣商帮,白银也作为主要流通货币.从材料中的信息表明,南北产米与非产米地区的
粮价的趋于接近,并以白银为标价,因此说明南北之间商业联系密切.从材料中无法体现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故A排除;材料中仅以粮价的接近不能说明南北经济地位趋于平衡,且从南宋开始,南方经济就逐渐超过北方,
故B排除;材料中以粮价为题,就说明粮食成为主要商品,论据不充分,说法不合理,故排除C;材料中从粮价的趋于接近以及以白银为标价,且北方不是产米区,说明南北之间商业联系密切,故D正确.4.汉朝时,儿童从七岁开始每年收“口钱”23钱,“以食天子”;成年男子每年要缴纳“军
赋”120钱;所有人不定期的还要交“献税”63钱,供皇帝祭祀宗庙;不服徭役的男子要交“更赋”若干钱,以雇人代役。这说明汉代A.编户人口成为赋税征收的唯一标准B.税收目的是服务皇室经费开支C.税收制度建立在市场
经济基础之上D.税收方式有利于商业贸易活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汉代除按人口征收的人头税之外,还有按照土地多少征收的田亩税,故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成年男子每年要缴纳’军赋’120钱”“不服徭役的男子要交“更赋”若干钱”可知,税收目的并非是完全服务于皇室经
费开支,故B选项错误;汉朝初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初期,其经济形式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C选项错误;依据题干,汉代征收赋税大都规定交钱若干,迫使农民出售自己的农副产品换取货币,这在客观上推动了贸易的发展,故D选项正确。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
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名师点睛】农业税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俗称"公粮"。2006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张面值80分的纪念邮票,名字叫做《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庆祝从2006
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这项传统税收的终结。作为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停止征收农业税不仅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公民权利,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同时还符合"工业反哺农业"的趋势。5.在古代,有“闻七不闻八,闻八
用刀杀”“七上八下”的俗语;但改革开放后,由于粤语“八”的发音类似“发”,“八”作为吉利数字的说法很快遍及全国。这反映出A.粤语成为时尚潮流的象征B.人们价值观的根本转变C.市场经济体制趋于成熟D.珠三角的经济影响力上升【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由于粤语‘八’的发音类似
‘发’,‘八’作为吉利数字的说法很快遍及全国”可知,这说明粤语地区的影响力提升,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影响力上升,粤语的影响力也得到提升。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粤语成为时尚潮流的象征;B选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人们的价值观
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C选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于21世纪初,与改革开放后出现这一变化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6.汉代京师长安的商业区有九市,“九市开场,货别隧分”。洛阳
的商业市场有三市,“金市在大城西,羊市在大城南,马市在大城东”。在当代不仅京师,一些名都和郡县也都设有市。下列关于汉代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②城市商业活动比较繁荣③政府开始鼓励商业发展④
商品分区排列和出售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九市开场,货别隧分”和“金市在大城西,羊市在大城南,马市在大城东”,可见汉代商业活动没有突破空间限制,排除①,故排除BD;材料反映汉代城市商业活动比较繁荣,②符合;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③,
故排除C;由材料“金市在大城西,羊市在大城南,马市在大城东”,可见汉代商品分区排列和出售,故④符合。故选A.7.王夫之《读〈通鉴〉论》就“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认为,历来传为美谈、德政的所谓“劝农”,实质上等于伤农。有学者把这称之为“王夫之定律”。据此分析,“王夫之定律”A.
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B.摆脱了小农意识的束缚C.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D.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王夫之对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这一事件的态度是否定的,王夫之对劝课农事进行抨击,说明他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故A项正确;王夫之所处的时代依然是小农经济时期,他摆脱不了小农意
识的束缚,故B项错误;王夫之否定劝课农事,但并不能说明他就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他依然属于儒家思想的继承者,故C项错误;王夫之是知识分子,没有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故D项错误。8.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相比于宋
代,明清“商业革命”突出的是A.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贸易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C.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D.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促进了大量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故选C。9.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
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答案】D【解析】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重农抑商政策贯穿封建政治始终;B项不符合史实,无法从材料中得到体现;C项说法错误,主流价值观依然是儒家思想;D项正确,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对商人看法的观念。10.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
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有关该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社会稳定C.所分配之土地不准买卖,只准使用D.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可知,这一土地制度目的之一是限制土地兼并,是均田制。均田
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属于土地国有制,特征是“计口授田”把无主的荒地分配给农民,使农民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有利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均田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均田制分配的土地大体
分为桑田和露田,其中桑田可作为世业田,拥有所有权,但限制买卖,露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且不可买卖,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均田制分配的是无主荒地,并没有触动地主的土地,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1.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
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C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就是读懂材料,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这一举措其实是一种必要的措施,国民政府在二战之后将纺织业国有化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内外形势确定的,是为了能够统
一进行生产,这就是一种政府对经济的全方位干预,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只概括出表面的问题,并没有认识到这种举措的深层内涵;C选项材料体现不出,不能通过企业合并就判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没落。而且“开始”一说也有错误。【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
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特点12.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B.红军英勇奋
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增产”,这是由于土地革命调动了根据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正确;选项B在材料中不能
直接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主要精力是巩固根据地政权,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地人民一直未能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详解】13.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
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
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生活中,可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
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14.读中国经济成分结构示意图。其中部分代表的是()图1为抗日战争时期图2为新中国成立前夕A.自然经济B.外国资本C.官僚资本D.民族资本【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从图1
和图2的内容可知,斜线部分在抗战时期就已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已占绝对的优势地位,依据所学,官僚资本符合题意这一特点。所以应选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官僚资本•沿革特点15.1910年,对中国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
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状况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是A.促进内地经济发展B.迫使政府举借外债C.导致金融机构破产D.制约民族工业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中“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表明不可能促进,故A项错误;政
府举借外债,与材料中“城市金融机构”给“工商企业贷款”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表明金融机构利润高,有利于金融机构,故C项错误;材料中“贷款平均年利率……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表明工商企业成本太
高,故D项正确。【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发展16.晚清时期,外国商品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严重滞销到逐渐打开市场的转变过程。促成这一转变的因素不包括A.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B.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C.中国
近代工业的发展D.近代运输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晚清时期,外国商品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严重滞销到逐渐打开市场的转变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导致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A正确,排除。列强
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是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的重要因素,故B正确,排除。近代中国近代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故C错误,符合题意。近代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商品流通,故D正确,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
17.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把握,曲线图主要反映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从产生标志看,A、C项正确,从消亡情况看,只有A项符合题意。18.经济史专家
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促进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
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都在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C项正确;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一直比较薄弱,没能根本上动摇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A项错
误;直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才逐渐兴起并成为了进步思潮的主流,B项错误;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才得以出现,D项错误。19.1963年,刘少奇曾说:“党委和政府超脱一点,不好吗?站在公司之上、矛盾之上,有问题我们来
裁判,不要做当事人……生产由公司、工厂去经营。”这说明当时A.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国家经济体制开始了变革C.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性加强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显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本题的时间限定
“1963年”。材料中“党委和政府超脱一点,不好吗?站在公司之上、矛盾之上,有问题我们来裁判,不要做当事人……生产由公司、工厂去经营。可见刘少奇看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故选D。AB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排除;C是改革
开放以来国企改革的效果,排除。故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八字方针20.下面两则民谣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货,制的精,中国人认不清;若非学生闹得凶,一定要了我们的老性命!”“学生学生你别闹……又无枪来又无炮,赤
手空拳瞎胡闹……闹了几个月毫无见功效,问你害臊不害臊。”据此判断,上述民谣A.两相矛盾,反映社会心态B.叙事含混,无法用于研究C.语言通俗,历史认识深刻D.流传广泛,意味民众觉醒【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若非学生闹得凶,一定要了我们的老性命”可知,民
间对学生运动持有一定的支持态度,但是,根据材料“闹了几个月毫无见功效,问你害臊不害臊”,有表达了对学生运动的一种不满,前后态度相左,故A项正确;民谣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心理的第一手历史史料,故B项错误;民间对待学生运动,前后矛盾
,仅仅停留在表面结果的认识,不能挖掘深层次的原因,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闹了几个月毫无见功效,问你害臊不害臊”可知,民间普遍存在麻木落后的思想,故D项错误。21.李鸿章认为:“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
似有裨助。”下列符合此设想的洋务派活动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京师同文馆C.创办轮船招商局D.建设近代海军【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李鸿章强调的是“精熟西文”人
才的重要性,新式学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近代人才。创办京师同文馆符合题意,B正确。22.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A.推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创是在安徽和四川,故A项错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故C项错误;国企改革是在1984年开始,故D项错误;1980年全国人大批准在广东、福
建两省建立经济特区,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对外开放【名师点睛】本题以1979年中共中央的决定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改革开放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因果逻
辑推理的能力。本题的解答比较容易,试题的命制契合了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热点,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给出的时空信息。这说明高考试题对时空意识的考查从来没有淡化,这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素养。23.1962年,针对农村地区出现包产到户的新情况,邓小平表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
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说明当时中国农村A.经济政策有所调整B.摆脱“左”倾错误的束缚C.地方自主权明显扩大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解析】【详解】
根据“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可知当时中国农村的经济政策有所调整,故选A项;题意中反映的是邓小平针对农村中出现的包产到户的新情况所做的论述,没有体现当时中国农村是否摆脱“左”
倾错误的束缚,故排除B项;根据“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可知采用哪种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终要得到政府支持,不能说明地方自主权明显扩大,故排除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施的,故排除D项。【点睛】“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表明政府支持农村通过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体现
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24.下图是1952~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百分比示意图。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①③形成的共同因素是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变革B.②的形成是由于“左”倾错误导致的C.④的出现
是由于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D.④→⑤的变化是由于两极格局瓦解所带来的挫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示,分析理解的能力,①为三大改造后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结果,③受“文革”的影响,排除A;结合②的时间可判断是1958年推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
结果,B的表述符合题意;④时间不合题意,因为我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在90年代初,排除C;D时间不合题意,两极格局瓦解与1991年苏联解体。故选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2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
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1991年到1993年,外贸进行了取消出口补贴、统一外汇留成的新一轮体制改革。这一改革措施A.加强了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计划性B.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C.标
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化的进程【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具体考查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错误,21世纪初我国才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A项错误,计划性越来越小
,但依旧是主体。题干无法体现出“全方位”的特点,故排除B选项。D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选项。26.下列各项中,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几次会议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A.“八大”:确定人民公
社化运动方针B.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战略C.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D.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确定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方针是在1958年,而八大是在1956年
,A项表述错误,故A项符合题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B项排除;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排除;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故D项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
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中共八大27.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发表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一文,提出“由企业根据市场价格的自发涨落来做出决策。”这与同时期的思想家孙治方观点一致,但学术界对此
反应不一。该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A.计划经济理论尚未付诸实践B.市场经济理论已然引发探索C.左倾错误弥漫使双百方针开始遭到破坏D.三大改造明确经济整改方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
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根据材料中的“与同时期的思想家孙治方观点一致,但学术界对此反应不一”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已经引发了讨论和探索。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
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市场经济理论已然引发探索28.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
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当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A.扶持资本主义的发展B.利用市场实现经济运行C.建立计划经济的模式D.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已学知识可
知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资本主义是过渡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必经阶段,因此C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
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29.在20世纪50年代编制的国民经济草案中出现了“三本账现象”。“中央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这一本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这一本不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
在地方是期成的。评比以中央的第二本账为标准。”这一现象()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国民经济的构成C.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D.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失衡【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五十年代经济建设,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
力。题干中说到的“三本账现象”是当时中央和地方盲目追求经济高增长的“左”倾措施的体现,结果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表述错误。30.下图反映的是1950年—1985年间我国()A.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B.外贸总额发展变化过程
C.科技人才数量变化历程D.文艺作品出版总数情况【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由图的曲线可知,反映的是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所以答案选A。在中国不管是外贸,还是科技人才和文艺作品出版数量
,一般都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才呈上升的阶段,所以排除B、C、D。31.英国《旁观者》评价说:“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界的每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位置。”这一评价最有可能针对的是当今世界上的哪一国家A.美国B.德国C.日本D.中国【答案】C【解析】试题分
析: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近年来积极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但均遭到失败。这和材料中“在世界的每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位置”的表述相符合,所以本题选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
展·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2.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苏联解体后国际关系特点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有关知识,以下最准确的一组是()A.欧洲联盟、区域合作、一超多强B.单极世界、特种战争、欧元问世C.柏林墙、欧共体、新思维D.独联体、不结盟
、情报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特种战争、柏林墙、情报局都存在于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2日《阿拉木图宣言》签署之前。所以答案选A。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苏联解体后的国际关系·苏联解体后的国际关系的特
点33.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
取的相应措施是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B.成立华约组织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故C项正确;
A项是政治方面的措施,排除;B项是军事方面的措施,排除;D项不是经济方面对峙的措施,排除。【点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的关键信息。34.“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
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答案】D【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杜鲁门主义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美国要主宰世界,建立全球霸权。故此题应选D项。A与题干时间不符,BC在题干中没有反映。考点:二战后世
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杜鲁门主义35.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为半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其原因在于A.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B.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D.宗教矛盾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关键信息的获取能力。做好本题,关键抓住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时期美苏争霸的高潮时期,两大阵营的对峙,制约着全球化的进展。所以答案选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影响36.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
“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B.马歇尔计划C.丘吉尔“铁幕演说”D.杜鲁门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材料中“贵族”“号召同苏联战争”及“二战结束后初期”等信息,可知所指的事件是丘吉尔“铁幕
演说”。C正确。37.1947年,苏联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处于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与发展计划也邀请西方国家帮助制定。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美国已放弃遏制苏
联的政策B.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急剧恶化C.苏共已放弃社会主义的道路D.苏联实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变革【答案】A【解析】【详解】遏制苏联是二战后美国的基本外交政策,1947年苏联反对马歇尔计划是因为当时正在形成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而1991年苏联在戈尔
巴乔夫改革走进死胡同的情况下,被迫改变政策,这是苏联内部变化的结果,而不是外部环境的变化。故美国已放弃遏制苏联的政策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选择A项。38.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
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意味着A.美国成为全球世界霸主B.欧洲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阅读理
解能力。材料大意为,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欧、中国的崛起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C项,“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从政治上使得两极秩序受到一定的挑战,也就意味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C项正确。A项,材料没有反映美国的霸主地
位,故A项错误。B项,材料没有反映日本的发展,也没有涉及美日欧三足鼎立的问题,故B项错误。D项,材料认为西欧、中国的崛起影响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中国成为世界大国只是“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一个表现,该选项的说法不全面,故D项错误。综上所
述,本题答案为C。39.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美苏联盟
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动荡的国际局面要求建立一个“单极世界”D.“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答案】D【解析】【详解】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两极格局之下的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纠纷纷纷出现,不安定
的因素再增加;世界正处于向多极化的发展之中,但是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因此“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故D正确;两极格局结束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A错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的关系不是联盟而是对
抗,B错误;当今世界格局是多极化趋势加强,并不是要求建立一个“单极世界”,C错误。故选D。40.“两个超级大国(冷战中的美苏)面临了许多挑战,一部分挑战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盟国,一部分挑战来自于寻求摆脱超级大国干涉的
小国。”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挑战”意指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B.“小国”泛指崛起中的第三世界国家C.美国盟国的“挑战”来自欧盟与日本D.苏联盟国的“挑战”来自东盟与东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是冷战
结束之后才形成的,所以A不符合史实,排除。欧盟成立于1993年,冷战已经结束,所以C选项说法有误,排除。材料所讲的是美国和苏联受到了来自两部分的挑战,所以D选项说法有误,排除。而小国所讲的就是崛起的第三世界国家,所以答
案选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二、材料题(总分20分)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
利那样行动。——《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材料二……美国首先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并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
,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得多。——《20世纪世界史》材料四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
国家发展目标。——《日本史》(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特征的形成原因。(2)据材料四,指出日本20世纪80年代对外政策的变化,结合材料三简要
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这种变化对当时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日本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据此,你认为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案】(1)日本战败;美国遏制苏联、中
国;美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冷战”的需要。(2)变化:日本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原因:日本经济的发展。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3)轨迹:控制(占领
)——扶植——竞争——伙伴。主要因素: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及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战败;根据材料一“我不想给俄国人
以任何机会”及所学知识,从杜鲁门主义的角度分析可知,美国遏制苏联、中国以及“冷战”的需要;根据所学知识,从美苏冷战的原因的角度分析可知,美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2)变化,据材料四“中曾根提出‘战后
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可知,日本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原因,根据材料三“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得多”及所学知识,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可知,日本经济的发展。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战后资本
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可知,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3)轨迹,根据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根据材料二“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根据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据材料四“中曾根提
出······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可知,控制(占领)——扶植——竞争——伙伴。主要因素,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决定政治及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可知,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