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5)页,550.98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8b8b9b4fb2b18e8e2e03e700eb71bb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年代记述赵襄子二十三年(前453年)“魏有西河、上郡,以为戎界边”赵武灵王时(前325—前299年)“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而置云中、雁门、代郡”燕昭王时(前311—前279年)燕将秦开驱逐东胡。燕“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
西、辽东郡以拒胡”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秦遣蜀守张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设置黔中郡东风中学高三年级十月份月考历史试题4.2020.10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
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
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
关帝王肖像的记载最早见于《孔子家语》,说春秋末期周代的明堂“上绘尧舜之容,桀纣之像”,“以垂兴废之诫”。这表明周代悬挂帝王肖像的主要作用是A.承担教化功能B.象征权力来源C.体现写实风格D.强化祖先崇拜2.《尚书·禹贡》中有禹划天下为九州之说;周朝进一步提出了“九州之外,谓之番国”的概念;战国
思想家邹衍提出了华夏九州为“小九州”,属于“中九州”之一,“中九州”又属于“大九州”之一。由此可知,先秦A.已经了解亚洲大陆之外各大洲的情况B.人们认识中国与世界的视野逐步开阔C.逐步放弃了以华夏为世界中心的思想D.民族交融改变了传统的夷夏之别观念3.《论语·子路》记
载了这样一段对话:楚国令尹叶公对孔子说:“我的邻里有个名叫躬的正直人,他的父亲偷了羊,他就去告发。”孔子说:“我的邻里的正直人与此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这表明孔子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B.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C.认为法治存在地域性D.主张以仁政代
替法治上表为不同时期有关郡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郡的设置是为巩固国防需要B.楚是设置郡最晚的诸侯国C.秦国助赵国与燕国设置郡D.各诸侯普遍推行郡县制5.据西汉《盐铁论》一书记载:“盐铁官营”政策
实行后,不但“盐铁价贵,百姓不便”,而且出现了“木耕手褥”和官员强迫百姓购买滞销产品的现象。这反映出A.西汉政府放松“重农抑商”政策B.特定官营手工业品面向市场生产C.“盐铁官营”政策重视民生问题D.“盐铁官营”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6.图1为南朝梁元帝所作的《职贡图》(局部),记录了前来
南梁朝贡的各国人物,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该图体现了图1A.域外风情与华夏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西方写实与传统写意的结合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7.唐初
,皇帝诏令主要由中书省负责起草。唐玄宗以后,诏令被分为内命和外命两种。内命属于重要的中央决策,由皇帝直接指令翰林院学士起草,由禁中直接发出。外命为一般决策,仍由中书舍人起草后交门下省审查颁发。这一变化说明A.宦官干政加剧了政治的腐败B.君主对政务的控制加
强C.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主角D.三省六部体制难以为继8.唐前期商人向国家所纳之税收,在性质与名目上与一般百姓无异,都被编制在以租庸调为主体的农业赋役体制中,商人所纳基本赋税远远高于普通农户。这反映出
唐朝A.放松对商业的管理B.均田制已遭到破坏C.政府强力扩大税源D.商品经济不够发达9.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虽“勾画狼藉”却因表达为国忠贞的悲愤情绪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北宋蔡京和明代严嵩书法精妙却未有留名青史的书法作品,其原因在于A.道德观念影响艺术评价标准B.颜真卿的艺
术成就不可超越C.民众好恶决定对艺术的评判D.唐代书法符合官方意识形态10.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布衣官员入仕
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A.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B.科举制的八股取士已正式形成C.官僚队伍膨胀日益严重D.科举选拔深受出身影
响11.阳明心学创立后,与程朱理学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虽然官方向社会宣扬“存天理,灭人欲”,但抨击政治黑暗的士人却遭到打击,言行不一的“伪道士”反而受到重用。明末随着政治日益黑暗,心学的传播也愈加迅猛。据此可知,阳明心学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是A.明末政治黑暗与
程朱理学的内在缺陷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完全丧失C.阳明心学吸收了佛教的修行方法D.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本质不同12.清朝雍正帝继位后,实行“秘密立储”的皇位继承制度。有学者认为该制度有四大特点:皇帝全权决定储君人选、择贤而立、对储君暗中观察与培养、对储君
人选严格保密。据此可知,清代秘密立储制A.确保皇帝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B.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标志皇权进一步强化D.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13.黄宗羲在《田制》等书中提出,要允许“富民”运用经济手段购置土地和垦荒占有土地;国家对“
富民”的土地,既不能“均田”,也不要“限田”。他的这一主张A.极大地助长了明清之际的土地兼并现象B.有效地缓解了明清时期的人地矛盾问题C.意在是古非今,以肯定宋代来否定清朝D.肯定财产私有权,是商品经济发展产物14.1
9世纪60年代,中国与列强的关系相对平稳,如有些洋务派官僚所说:“中外相安,十年无事”。而进入70年代后,中国的邻邦和边疆地区遭到侵略者更加严重的蚕食鲸吞。当时,中国的西部边疆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均出现危机。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B.洋务运动的成就有限C.清政府内部矛盾加剧D.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15.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主张在中央实行“议郎”制度,要求以府县为范围,约每十万户中公举一个有学识有才能的“士”充当“议郎”,这些“议郎”不仅可备皇帝顾问,而且还可以“上驳诏书,下达民词
”。康有为这一主张A.沿袭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理念B.奠定了百日维新的思想基础C.借鉴了西方的“民主共和”理论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16.1903年冬,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规定:独立资本在50万两以上的路矿,如果
其中民营资本过半,则“应照劝赈捐之例予以优奖(授予官衔及待遇)”。这说明当时A.民营资本经营路矿现象普遍B.开办路矿成为官员政绩工程C.政府对民间的投资高度重视D.政府对路矿管理已全面放开17.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的四批留美学生回
国后备受批评;20世纪初,社会则希望留学生“拯救此将亡未亡之中国”。这一变化表明A.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逐渐加深B.留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体C.清政府着力培养近代知识分子D.民主共和思想冲击社会传统观念18.雅典民众对待戏剧比赛非常重视,到了戏剧节期间,所有的政府停止办公都去看戏,
甚至囚犯也可以出狱看戏,有些人夜里就去占座,争座位引发的吵嘴、打架时有发生,但法律规定不能把别人挤走,否则其罪当诛。这表明A.戏剧是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B.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唯一手段C.囚犯的公民地位得到了社会认可D.戏剧重塑了希腊人的理性与悲欢19.相对于农业来说,早期罗
马社会的工商业还比较落后,人们对交易安全的关注甚于交易的便捷,所以象征的行为和庄严的语言,冗长的和繁复的仪式是为了使有关各方都能注意到交易的重要性,并使证人可以因此而获得深刻的印象。以上材料说明罗马法的形式主义特征A.象征作
用大于实际作用B.因商品经济发展而衰落C.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D.具有一定的实质性意义20.希腊音乐大师范吉利斯在电影《1492:征服天堂》插曲中写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黄金的欲望;执著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这里
的“你”指的是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21.文艺复兴时期的“俗语运动”,让语言从中世纪的神学话语“下降”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曾被“排除”在语言之外的个体在新语言赋予的交谈功能的帮助下正式走入道德世界。这表明俗语运动A.取
代了宗教神学的主体地位B.降低了个人的道德水平C.消除了传统话语的弊病D.推动了近代人权意识的觉醒22.据《论影响社会上劳动阶级状况的环境》记载,“1762年英国一位农业雇工家庭的饮食开支包括:面包、面粉、燕麦片、马铃薯、蔬菜、蚕豆、豌豆、水果、牛奶、牛油、奶酪、肉、啤酒、舶来品、醋
、香料”等。该饮食开支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趋完善B.人民大众消费水平普遍提高C.家庭饮食结构营养摄入均衡D.工业化食品改变了生活习惯23.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嗣位法”,规定英国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参加英国国教会;依附国王的人不能担任下议院议员;法官的任免权归议会…
…从中可以发现此时英国A.权力制衡模式日臻完善B.国教是成为国家主流思想C.国王政治权利被削弱D.首相成为权力的实际控制者24.下面是法国大革命至第三共和国时期颁布的部分宪法简表宪法名称使用年限国家性质及政体1791年宪法2年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1799年
共和八年宪法2年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政体1814年国王路易十八钦定宪章16年半封建半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1852年路易·波拿巴宪法18年资产阶级帝制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65年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政体
表中法国宪法的演进反映出A.封建专制自动退出历史舞台B.共和制确立的历程艰难曲折C.外国武装干涉阻断民主化进程D.社会革命阶级斗争趋于缓和2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在众议院之上设置参议院,议员由各州立法会议选出;此外又设置掌管大权的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权力。美国
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限制过度民主B.实现三权分立C.修正邦联制度D.保障人民主权26.表2世界历史上有关进化论的部分信息时间人物主要内容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自然界由无生物进展到动物是一个积微渐进的过程,在无生物之后首先是植物类……
从这类事物变为动物的过程是连续的……16世纪末李时珍按水、火、土、石、草、木、谷、菜、虫、鱼、商、兽、人等顺序罗列物种。19世纪前期拉马克物种是可变的,在自然界的生物中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等级;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生物会由此改进其适应。19世纪中期达尔文物种
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表2说明生物进化论A.是古希腊学者首先提出B.由中外科学家共同创立C.经历一个渐进发展过程D.在科学实验中得到完善27.《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节选):“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
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第六条联邦议会由联邦成员代表组成,联邦成员代表由各邦自主任命获推选。……第三十二条帝国议会议员,就其议员职位而论,不得领取任何薪俸或报酬。”这
反映了德意志帝国A.实现了权力的有效制约与平衡B.容克贵族是国家主导力量C.君主专制获宪法的强化与认可D.议会民主开始受宪法保障28.马克思在《给卢格的信》中写道:“我们是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
的原理。”在《共产党宣言》中又提到:“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现。”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理论A.推动国际工人运动逐渐走向联合B.借鉴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C.基于
从事实出发的科学研究立场D.指导了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29.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更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最尖锐的思想
武器。材料体现了A.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B.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D.中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30.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
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B.市场经济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C.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产生垄断组织D.科技发明必然与经济生产相结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非选择题:第25
题28分,第26题12分。共40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材料一在19世纪罗兰·希尔的邮政改革之前,英国的邮政事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弊端丛现。当时英国的邮政体系非常复杂。以伦敦为例,就有三个不同的邮政机构,邮资通常由收
件方负担,且由于邮费昂贵,除了议员等特权阶层之外,没有人享有免费通信的权力,因此,“即便中产阶级,也很少有人不觉得邮费负担沉重的”。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如果邮递员送信加收钱的话,一个半小时他只能送67封信;如果不需要收钱
的话,半个小时就能送570封信。邮递员收来的钱在层层递缴的过程中时有贪污行为。罗兰·希尔1835年前后开始关注邮政改革,他提出两点核心建议:一是统一邮资,二是实行邮资预付。希尔认为,经济上的成功及其所产生的广泛
的社会效益是无与伦比的。此外,降低邮资能让穷人们也用得起邮政,而原来享受免费邮寄权利的阶层则被剥夺了特权,这对于社会趋向公正也是有益的。——摘编自金燕《罗兰·希尔与近代英国邮政改革》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近代邮政在英国兴起并很快
传到欧洲和中国。各国客邮从中国各通商口岸不断向中国内地扩张,执行各国邮章,使用各国邮票,收寄华洋商民信件。郑观应等有识之士纷纷发表文章,要求裁汰驿站,兴办近代通信事业。但清廷对正式开办大清邮政一直缺乏规划。因签订《
马关条约》需要大量赔款而又财政拮据时,总理衙门才意识到新式邮政“裕国便民”的功用,指望从邮政来增加税收。1896年3月,总理衙门奏请光绪皇帝扩充海关邮务,改为正式的国家邮政。清代国家邮政开办后,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兼任总邮政司,邮政仍由海关管理。1911年,清代邮局和代办所发展到6000余处,
邮路达30余万公里,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邮政通信网。至1916年邮政业务彻底脱离海关,正式形成了中国独立自主的邮政机构。——摘编自李崇寒《中国邮政开办120周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邮政改革的背景。(10分)(2)根据材料二并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中国近代邮政发展过程的特点。(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邮政业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明初,日本一些失势的武士、破产农民与方国
珍、张士诚残余一起入寇滨海州县。1374年朱元璋开始海禁,明成祖时恢复市舶司,从事朝贡贸易,并派郑和七下西洋,海外诸国也纷纷搭乘宝船赴京朝贡,宗主和藩属关系进入鼎盛时期。仁宗即位初便禁止生产宝船。宣德年间,连郑和下西洋航海档案,都被
付之一炬。后来朝贡贸易也逐渐衰落。到明穆宗时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随着福建、广东沿海开放,中国的生丝、丝绸和茶叶源源不断的销往西方,国内外市场通过东南沿海贸易港口与欧洲、东南亚、日本和西亚等
地联系起来,传教士东来,中西交往增多,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并没有凭借大量白银的流入而发展起来,整个社会几乎处在奢侈享乐之中,统治的腐朽与衰变更加严重,民间出现的巨商大贾奢靡生活,却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没有去科技创新,西方常用的海运保险
、合伙经营、信用担保等跨地域贸易经验和运作方式,没有被中国人采纳。已深度闯入经济全球化的明朝,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也很剧烈。由于西方发生金融危机,白银流入明朝数量的减少,通货紧缩,再加上西班牙人、荷兰人横行海上,此
后明朝又三度禁海。1639年崇祯重开国门,开放海禁,然而这一切似乎来得太迟了,就在短短五年后,崇祯皇帝用一根绳索把大明朝缢死在一颗老枯树上,历史以无情现实再度诠释了“成也海禁败也海禁的辩证法”。——摘编自樊树志《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
》等材料提供了一个明代社会转型的案例,蕴含了近代化的诸多启示。请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外历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