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422.709 K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1)页,422.70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8ad9b223435ba4c0ffa5370e10d4cd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地球的演化过程”是指界(代)的更替过程,包括距今的年份、地球的基本面貌、地壳运动的情况、古

生物情况等。喜马拉雅运动是始于距今6600万年的板块运动,同时期也是被子植物繁盛的时代。科学家推断,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喜马拉雅运动与之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地质学家划分地球上岩层历史的主要依据是()A.岩石中的化石B.岩床和岩脉C.岩层中的断层线D

.岩石的颜色2.喜马拉雅运动对应的地质年代是()A.早古生代B.中生代C.晚古生代D.新生代3.与喜马拉雅运动相关的软流层位于()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外核【答案】1.A2.D3.B【解析】【1题详解】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在沉积岩的

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所以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故地质

学家划分地球上岩层历史的主要依据是岩石中的化石,A正确,与岩床和岩脉、岩层中的断层线、岩石的颜色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喜马拉雅运动是距今6600万年~300万年的一次构造运动,新生代开始于约距今6600万年,同时试题情境中也提示了“被子植物”,因此该

构造运动对应新生代,D正确;古生代、中生代都早于新生代,ABD错误。故选D。【3题详解】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温度很高,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动。科学家推断,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与喜马拉雅运动相关的软流层位于上

地幔,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科学家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年龄等,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在宙之下,又分出代;在代之下,再分出纪。地壳中不同地质时代地层具体行程时间和顺序,称为地质

年代。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软件查询了我国甲地(40°N,100°E)在二分二至日的以天空中心为视角的太阳移动轨迹。如图为同学们观测的太阳移动轨迹(箭头表示太阳视运动方向),①②③④表示日出日落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春分日太阳轨迹距离天空中心最近时,同学

们的手表显示为()A.10:40B.11:04C.12:56D.13:205.冬至日,最有可能日落的位置为()A.①B.②C.③D.④【答案】4.D5.D【解析】【4题详解】春分日太阳轨迹距离天空中心最近时,甲地的

地方时为12:00,甲地位于100°E,同学们的手表显示的是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120°E位于甲地的东侧,并且二者的地方时之差为1小时20分钟。故同学们的手表显示为13:20,D正确,ABC错误。故选D。【5题详解】春分日太阳正东升,正西落。结合箭头方向

可知,图中左侧为东,右侧为西。由于该图是二分二至日以天空中心为视角的太阳移动轨迹,因此实线所在轨迹位于春分日太阳轨迹的偏南方,为冬至日太阳轨迹,排除①③,其中②为冬至日日出的位置,④为冬至日日落的位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太阳一天的位

置和方向:1、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偏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偏南)。的一个冷气团运动得太快,赶上前面的暖锋,迫使暖空气上升,当这一暖空气被迫抬升时,前

进的冷气团与暖空气前方的另一个冷气团相撞,这种锋称为锢囚锋。如图示意华北平原某一锢囚锋的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推测华北锢囚锋多发月份为()A.3月B.5月C.7月D.11月7.该锢囚锋过境时的天气现象可能是()A.气温升高、短时降水B.

风力强劲、降水增多C.气温骤降、晴空万里D.风力微弱、雨区缩小【答案】6.A7.B【解析】【6题详解】华北平原位于中纬度地区,3月气温回升快而纬度较高地区气温仍然较低,南北温差大,冷暖气团交替活动频繁,

当冷气团赶上前面的暖锋时,易形成锢囚锋,而5、7、11月南北温差较3月小,锢囚锋相对较少发生。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锢囚锋影响下的云系具有冷锋和暖锋的特征,锋面两侧都有降水区,冷暖气团之间较大的气压差产生了强风,大范围暖空气被迫抬升,锋面两侧降水

强度往往很大。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我国常见的是锋面受山脉阻挡所形成的地形锢囚;或冷锋追上暖锋,或两条冷锋迎面相遇形成的锢囚。它们迫

使冷锋前的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台风是发生在西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2024年第3号台风“格美”的中心于7月25日在福建省莆田市沿海登陆,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2百帕。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8.热带气旋一般很少出现在()①南大西洋南部海域②北大西洋海域③北印度洋海域④南美洲西海岸附近海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热带气旋中的暖湿气流受热扰动抬升后,能够继续上升的能量主要来自()A.水汽凝结时释放的潜热B.气流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C.海面对空气的加热作用D.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10.台风“格美”对福建省的影响主要是()①加剧山洪灾害概率②强风导致海啸危害渔场③缓解了“伏旱”灾情④台风中心强风破坏建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8.C9.A10.B【解析】【8题详解】南大西洋南部海域受西风漂流的影响,南美洲西海岸附近海域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这两个海域海水温度较低,洋面上几乎是长期稳定的大气,热带气旋很难生成,①④正确;

北太平洋海域、北大西洋海域、北印度洋海域海水温度较高,易形成热带气旋,②③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热带气旋中的暖湿气流形成及上升过程为:暖空气从海洋吸收水分→水蒸气受热扰动抬升→水汽凝结→潜热释放增温大气→空气密度变小→气流继续上升,A正确,BC错误;地球

自转产生的偏向力与热带气旋形成有关,不是其继续上升的能量,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台风主要通过强风及强降水影响过境地区,福建省西部为武夷山脉,其余大部分地区属于闽浙丘陵,强风与地形结合,加剧了山洪

灾害,①正确;海啸是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产生的破坏性海浪,台风在福建沿海引发海啸的几率较小,②错误;台风也会带来强降水,能够在一定程度缓解福建省的“伏旱”灾情,③正确;台风中心附近风力强劲,能够破坏建筑,而“台风眼”/台风中心受下沉气流影响,风力较弱,④

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海洋与大气间在进行水分交换的同时,也实现了热量的交换;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山洪灾害是中国山

丘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往往多发生在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的地区。山洪灾害的链生性是指暴雨型山洪诱发的,灾害固液物质运动过程中出现多灾种传递转化、链式演进的特性。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山洪灾害链生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推测图所示的山洪灾害最可能发生在()A.长白山

区B.太行山区C.黄土高原D.横断山区12.在图中示意的山洪链生过程中,甲表示()A.淤堵河道B.河道拓宽C.侵蚀下切D.泥沙堆积13.在山洪多发区,地震灾害发生后()A.边坡土壤侵蚀强度显著降低B.诱

发山洪的最小降雨量下降C.山洪链生灾害发生频率降低D.泥石流侵蚀下切的能力减弱【答案】11.D12.C13.B【解析】【11题详解】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受西南季风、东南

季风及南支西风影响降水量大,并且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多断裂带,具有典型的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特征。结合图所示信息,可判断该地最可能为横断山区,D正确;长白山区、太行山区、黄土高原不位于板块交界处,且降水较横断山区少,山洪发生

频次较少,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该区域的山洪灾害链生过程具体表现为:洪水运动过程不断吸收流域内物源演化形成泥石流;泥石流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刮铲、侵蚀沟底及坡脚,可能进一步诱发坡岸失稳与滑坡灾害,故甲表示侵蚀下切,C正确;崩滑物质与

泥石流携带巨木、漂石淤堵河道可能形成堰塞坝(湖),造成上游回水淹没成灾,一旦溃决将引起流量激增,甚至可能形成高强度溃决洪水,ACD与题意不符。故选C。【13题详解】地震发生后,下垫面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山洪发

生的临界前量(诱发山洪的最小降雨量)相较于地震前降低,只需要较小的降水量就可能诱发山洪,B正确;地震后地层稳定性变差,边坡土壤侵蚀强度较震前增加,A错误;地震增加了山洪泥石流潜在物源,泥石流侵蚀下切的能力增强,增大了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概率与规模,也增大了以山洪灾害为起点的灾害链规模

和频率,CD错误。故选B。【点睛】我国地质灾害形成原因: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即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的东北边界,构造断裂活动强烈,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生。特别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以及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

主要分布区。图示意南亚部分国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推测4~5月份控制甲地的大气环流是()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15.1~2月甲地降水多于乙地的原因是()A.距离孟

加拉湾更近B.季风带来的水汽更多C.气温高上升气流更强D.受温带气旋影响频繁【答案】14.D15.B【解析】【14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纬度低,在每年4~5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此,控制此处,多降水天

气,D正确;东南季风主要在夏季影响东亚地区,A错误;西南季风影响的时间一般在6月—9月,B错误;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南北纬30°附近,D错误。故选D。【15题详解】甲地四周为海洋,1~2月是冬半年,盛行的冬季风为东北季风,东北季风掠过海洋补充大量水汽,降水更多,B正确;乙

地距孟加拉湾更近,A错误;两地气温差异不大,C错误;该地纬度较低,一般不受温带气旋影响,D错误。故选B。【点睛】斯里兰卡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如夏,年平均气温28℃。各地年平均降水量1283-3321毫米不等。沿海地区平均最高气温31.3℃,平均最低气温23.8

℃。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雾是一种形成于地表的水汽凝结现象。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海岸拥有著名的海雾现象,在海雾的形成机制研究中,大尺度环流的作用受到科学家的关注,美国学者提出了加利福尼亚海岸外海雾的概念模型用于分析海雾的形成机

制(如图),同时也有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的改善,海雾中悬浮颗粒物不断减少。(1)分析概念模型中偏东气流成因。(2)指出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地区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并归纳其特征。(3)分析概念模型中海雾的形成过程。(4)列举两例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答案】(1)偏东气流由高

压中心流出,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形成气压梯度力,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形成偏东气流(2)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少雨(干旱),冬季温和多雨(湿润)(3)当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夏季),降水少,气温高,形成由陆地流向海洋的高温气流(偏东气流);受此离岸风的影响

,沿海上升流形成,海面温度相对高空气流温度较低(或者答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也得分);上方空气的高温和海面的低温保证了逆温的形成,限制了水分的垂直移动,从而导致较薄的下层空气接近饱和,从而形成海雾(4)影响大气温度:消耗化石能源,释放废热和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

应”加剧。影响大气成分:燃烧化石燃料,产生过多温室气体和杂质。改变下垫面性质:如城市建设、耕作、伐木、造林等,都对下垫面性质造成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引起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进而对整个气候产生影响,例如热岛效应【解析】【分析】本题以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海岸的海雾为材料,设置4小题,涉及大

气水平运动、气候分布及成因、雾的形成条件、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近地面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

斜穿等压线。图中偏东气流由高压中心流出,首先受到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形成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一旦形成,就会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发生偏转,由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因此形成偏东气流。【小问2详解】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地

区位于30°N-40°N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的候。气候特征: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可知,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干旱)。冬季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湿润)。【小问3详解】当地受副热

带高压控制时(夏季),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形成由陆地流向海洋的高温气流(偏东气流);由于偏东气流为离岸风,受此离岸风的影响,表层海水被吹走,底层冷海水上涌补偿表层流失的海水,沿海上升流形成,海面温度相对高空气流温度较低,水汽遇冷

容易凝结;由于海水温度较低,影响到近海面的气温也相对较低,上方温度高的空气和海面的低温保证了逆温的形成,限制了水分的垂直移动,空气对流受阻,从而导致较薄的下层空气接近饱和,从而形成海雾。【小问4详解】影响大气温度:热人类生产生活消耗大量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释放废热和温室气体,

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影响大气成分:燃烧化石燃料,产生过多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杂质(如煤灰等)。改变下垫面性质:人们的城市、交通等的建设、农业和工业的发展都在改变着下垫面的性质,如城市建设、耕作、伐木、造林等,都对下垫面性质造成不

同程度的改变,从而引起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进而对整个气候产生影响,例如热岛效应。17.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湖南南县地处洞庭湖腹地,头顶迤逦长江之腰,脚踏浩淼洞庭三湖。近年来,南县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大力推广“水稻+小

龙虾”生态种养模式,2018年8月,南县“南洲稻虾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了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当地采取“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为农户统一提供稻种虾苗,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实行绿色防控,统一进行种养

技术培训,农民集体加入由村委会成立的合作社,合作社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农民变股东,在治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让农民经济收益显著提高。(1)分析南县发展“水稻+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的优势自然条件。(2)简述在“龙头公

司+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中农户能获得哪些方面的益处。(3)为了打造产业集群,该县打算利用“稻虾种养”品牌优势发展服务业,请提出两项建议。【答案】(1)位于洞庭湖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资源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好;长江中游洞庭湖流域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水稻和小龙虾的生长(2)农户加入合作社以后向企业流转土地,同时也可以成为企业劳动力,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收入;公司与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稻种虾苗和生产资料,监控产品质量,提升农户种植技能和抗风险能力;龙头企业

利于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农户的经济收益。(3)打造主题餐饮品牌;在县域内推出稻虾田园、稻虾公园等综合体,以及稻虾特色游等乡村旅游线路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与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建立南县稻虾物流中转仓,发展物流业,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解析】【分析】本题以湖南南县“水稻+小龙虾”

生态种养模式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农业区位优势、农业发展措施、服务业的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南县地处洞庭湖腹地,处于洞庭湖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资源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

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长江中游洞庭湖流域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水稻和小龙虾的生长。【小问2详解】农民集体加入由村委会成立的合作社,合作社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农民变股东,同时也农户还可以成为企业劳动力,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收入;公司与合作社为农

户统一提供稻种虾苗,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实行绿色防控,统一进行种养技术培训,利于监控产品质量,提升农户种植技能和抗风险能力;龙头企业知名度高,利于形成品牌效应,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户的经济收益。【小问3详解】利用“稻虾种养”品牌优势发展服务业可以充分利用优

质稻米和小龙虾等打造以小龙虾为主题的餐饮品牌;可以充分发挥生态种养模式的优点,完善基础设施,在县域内推出稻虾田园、稻虾公园等综合体,以及稻虾特色游等乡村旅游线路发展农业文化旅游;基于“稻虾种养”的生态体验旅游服务,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增加收入

来源;为了便于产品销售,可与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建立南县稻虾物流中转仓,发展物流业,降低企业物流成本。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波斯湾的石油大都储存在海湾以及海湾沿岸约100公里的范围内,按目前已经探明的储

量计算,波斯湾的石油占到世界石油总储量的50%以上,这里的石油多为中、轻质的石油,更加方便进行石油精炼。阿拉伯半岛现代城市受资源开发影响,分布位置与古城有明显差别。如图示意阿拉伯半岛及周边部分地区环境特点

。(1)说明波斯湾石油资源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原因。(2)指出阿拉伯半岛古城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其自然原因。(3)推测阿拉伯半岛西南部山区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答案】(1)波斯湾石油储量大,数量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市场定价权;多以中、轻质石油为主,石油品

质(质量)高,精炼成本低;石油分布距海港近,便于海运,运输成本低(2)阿拉伯半岛的古城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半岛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古时缺乏现代降温手段,半岛中西部地势比东部地区高,气候较为凉爽,适宜人类居住。(3)夏季,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

道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经过亚丁湾(红海)海面,水汽增多,气流湿润;湿润气流运动到半岛西南部山地受地形抬升冷却,形成降水【解析】【分析】本题以阿拉巴半岛相关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资源开发条件、城市区位、影响降水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

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波斯湾的石油占到世界石油总储量的50%以上,储量大,数量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市场定价权;这里的石油

多为中、轻质的石油,更加方便进行石油精炼,石油品质(质量)高,精炼成本低;波斯湾的石油大都储存在海湾以及海湾沿岸约100公里的范围内,石油分布距海港近,便于海运,运输成本低。【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阿拉伯半岛的古城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原因:该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半岛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古时科技水平低,缺乏现代降温手段,而图中等高线显示半岛中西部地势比东部地区高,由于海拔较高,气温更低,气候较为凉爽,适宜人类居住。【小问3详解】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亚丁湾(红海)蒸发旺盛,西南季风经过亚丁湾(红海)海面,获得水汽,气流湿润;湿润气流运动到半岛西南部,的受山地阻挡,水汽抬升冷却,形成降水。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