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化学试题

DOC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488.500 KB
  • 2024-09-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化学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化学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化学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9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化学试题.doc,共(18)页,488.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859893dfe839022578ba04e5afd196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和诚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4月月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48分)1.某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3周期ⅡB族B.第4周期ⅡB族C.第4周期ⅦB族D.第4周期Ⅷ族【答案】D【解析】【详解】该元

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根据电子排布式知,该原子含有4个能层,所以位于第四周期,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74s2,属于第Ⅷ族元素,所以该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故答案为D。2.X、Y、Z为短

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Y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5B.稳定性: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C.第一电离能:Y<ZD.X、Y两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详解】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为H、Li或Na;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则Y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则

Y为硫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三倍,则Z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Z为氧元素。则A.Y为硫元素,Y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4,故A错误;B.Y为硫元素,Z为氧元素,非金属性O>S,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氢化物稳定性Z>Y,故B错误;C

.Y为硫元素,Z为氧元素,第一电离能:Y<Z,故C正确;D.X为H、Li或Na,Y为硫元素,H、Li或Na与硫元素可以形成硫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硫化钠和硫化锂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3.设X、Y、Z代表元素周期表中前4

周期中的三种元素,已知X+和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Y和Z可形成含4个原子核、42个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的简单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B.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C.Z与元素X

形成的化合物X2Z中离子都达到稳定结构D.Y、Z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分析】由Y和Z两种元素可以形成4核42个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分情况讨论、计算得Y、Z分别是氯、氧元素;结合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得到K元素。【详解】Y和Z两种元素形成的4核负一价阴离子有以

下三种情况:(1)Y2Z2-、(2)YZ3-、(3)Y3Z-,因为该负一价阴离子有42个电子,电子数是偶数,可排除情况(1),根据情况(2)、(3)讨论、计算。令Z的质子数为n,由Z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个知,则Y的质子数为n+9,若为情况(2):(n+9)+3n+1=4

2;解之得:n=8;则n+9=17,所以Z为O元素,Y为Cl元素。若为情况(3):3(n+9)+n+1=42;解之得:n=3.5(不合题意,舍去)。故Z为O元素,Y为Cl元素。X+和Y-是两种简单的一价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Y为Cl,Cl-核外有18个电子,所以X+核外有18个电子,

因此X+核内质子数为18+1=19,故X为K元素。A.元素Z的简单氢化物是水,水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元素Y的气态氢化物是氯化氢,氯化氢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元素Z与元素X形

成的化合物K2O中钾离子和氧离子都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元素Y、Z都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结构与性质,结合已知条件通过讨论、计算来推断元素;审题时注意,要求书写元

素符号还是元素名称,此类习题常常出错。4.有五种元素X、Y、Z、Q、T。X元素为主族元素,X原子的M层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Z原子的L电子层的p亚层上有一个空轨道;Q原子的L电子层的p

亚层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素Y和Q可形成化合物Y2Q3B.X与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前者的酸性比后者强C.X和Q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D.ZQ2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答案】C【解析】【分析】X元素为主族元素,X原子

的M层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则X为S;Y原子的特征电子构型为3d64s2,Y的原子序数为26,Y为Fe元素;Z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电子排布为1s22s22p2,Z为C;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电子排布为1s22s22p4,Q

为O;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3,T为P,以此来解答。【详解】X元素为主族元素,X原子的M层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则X为S;Y原子的特征电子构型为3d64s2,Y的原子序数为26,Y为Fe元素

;Z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电子排布为1s22s22p2,Z为C;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电子排布为1s22s22p4,Q为O;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电子排布为1s22

s22p63s23p3,T为P;A.Y是Fe元素、Q是O元素,Fe、O可形成化合物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故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X与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2SO4、H3PO4,前者的酸性比后

者强,故B正确;C.X和Q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SO2或SO3,都只含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D.ZQ2的结构式为O=C=O,含极性键,为直线结构的非极性分子,故D正确;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把握电子

排布规律来推断各元素种类为解答的关键,注意M层含s、p、d三个能级。5.Co3+的八面体配合物CoClm·nNH3如图所示,其中数字处的小圆圈表示NH3分子或Cl−,Co3+位于八面体的中心。若1mol配合物与AgNO3作用

生成2molAgCl沉淀,则n的值是A.2B.3C.4D.5【答案】D【解析】【详解】由1mol配合物生成2molAgCl可知1mol配合物电离出2molCl−即配离子显+2价,外界有2个Cl−。因为Co显+3价,所以[CoClm−2·nNH3]2+中

有1个Cl−,又因为该配合物的空间构型是八面体,所以n=6−1=5。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配合物的组成,配合物在电离时外界电离,内界不电离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几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的是()①SO32-和PO33-②NO+和CN-③CO2和CS2④N2O和CO2⑤BF3和S

O3A.仅①②③B.仅④⑤C.仅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分析】等电子体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原子总数相等,二是价电子总数相等。【详解】①~⑤组微粒的原子总数分别相等,其中①2-3SO和3-3PO的价电子总数

均为26,②+NO和CN-的价电子总数均为10,③2CO和2CS的价电子总数均为16,④N2O和2CO的价电子总数均为16,⑤BF3和SO3的价电子总数均为24,故选D。7.下列物质的熔点或沸点比较正确的是()A.沸点:H2O>H2S>H2SeB.熔点:F2>Cl2

>Br2C.沸点:CH4>SiH4>GeH4D.熔点:Li>Na>K【答案】D【解析】【详解】A.水分子间含有氢键,沸点最高。一般来说,组成与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则沸点:H2Se>H2S,故A错误;B.一般来说,组成与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

质量越大,熔点越高,则熔点Br2>Cl2>F2,故B错误;C.CH4、SiH4、GeH4均为分子晶体,则沸点:GeH4>SiH4>CH4,故C错误;D.金属键越强,熔点越高,则熔点:Li>Na>K,故D正

确;故答案选:D。8.观察下列模型并结合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晶体硼(其每个结构单元中有12个B原子)NaClS8HCN结构模型示意图备注熔点2573K——易溶于CS2——A.晶体硼属于原子晶体,结构单元中含有30个B-B键,含20个正三角形B.NaCl晶体中每个Na+周围

距离最近且相等的Na+有6个C.S8分子中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D.HCN分子中含有2个σ键,2个π键【答案】B【解析】【详解】A.晶体硼是由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且其熔点高,应属于原子晶体,每个硼原子与其他硼原子间形成5个共价

键,则该结构单元中含B一B键的个数为512302=,每个正三角形平均占有硼原子的个数为13355=,故结构单元中含正三角形个数为312205=,故A正确;B.NaCl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Na+有12个,故B不正确;C.

S8分子中同种原子间形成非极性键,故C正确;D.HCN的结构式为H-C≡N,故其分子中含有2个σ键、2个π键,故D正确;故答案选:B。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阳离子的晶体一定含有阴离子B.沸点由高到底的顺序:HF>HI>HBr>HClC.含有共价键的晶体一定

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D.空间利用率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六方最密堆积>体心立方密堆积【答案】B【解析】【详解】A.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含有的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故A项错误;B.HF

、HI、HBr、HCl均为分子晶体,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沸点最高,又相对分子质量:HI>HBr>HCl,则范德华力HI>HBr>HCl,沸点HI>HBr>HCl,则沸点由高到底的顺序:HF>HI>HBr>HCl,B选项正确;C.含有共价键的晶体可能是分子晶体、原子晶体或部分离子晶

体(如NaOH晶体),若为分子晶体,则不一定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故C项错误;D.空间利用率: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六方最密堆积,都为74%,故D项错误;答案选B。10.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

熔点越高C.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答案】B【解析】【详解】A、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不能影响分子的稳定性,一般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A不正确。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B正确。C、水形成的晶体水分子晶体,熔化破坏的是分

子间作用力,而不是化学键,C不正确。D、氯化钠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熔化破坏的是离子键,D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11.甲、乙两容器都在进行A→B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4molA,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2molA,则甲容器内的反应速率与乙容器内的反应速

率相比A.甲快B.甲慢C.相等D.无法判断快慢【答案】D【解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v=△n/(V•△t),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表示反应快慢。【详解】化学反应速率v=△n/(V•△t),对于甲和乙的时间△t是相等的,甲的△n为4mol,乙的△n为2mo

l,但甲和乙容器的体积未知,故不能比较两容器中的反应速率,答案选D。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氢键是一种化学键②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③离子键只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④气体单质分子中一

定含有共价键⑤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中,一定只存在极性共价键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⑦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A.②⑥B.①②③C.②④⑤D.②④⑤⑥【答案】A【解析】分析:①氢键介于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之间,是一种独特的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②全部由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④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含化学键;⑤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可存在非极性键;⑥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详解:①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

故①错误;②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故②正确;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既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故③错误;④气态分子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分子中就不含化学键,故④错误

;⑤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可存在非极性键,如H-O-O-H中存在O-O非极性键,故⑤错误;⑥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故⑥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的形成及判断的一般规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

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题目难度不大。13.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可刷新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下图是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的侧棱上,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Mg3B2B.MgB2C.Mg2B3D.

Mg2B【答案】C【解析】Mg原子处于晶胞顶点与面心上,顶点上Mg原子为6个晶胞共用,面心上的Mg原子为2个晶胞共用,B原子位于棱柱的侧棱上为三个晶胞共用,故晶胞中镁原子个数=12×16+2×12=3,B原子个数=6×13=2,所以镁原子和硼原子个数比为3:2

,则其化学式为Mg3B2,故选C。点睛:理解均摊法计算晶胞组成结构是解题关键,Mg原子处于晶胞顶点与面心上,顶点上Mg原子为6个晶胞共用,面心上的Mg原子为2个晶胞共用,硼原子位于棱柱的侧棱上为三个晶胞共用,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Mg原子数目和硼原子数目,再根据原子数目

之比确定化学式。14.若ABn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电子对,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n=2,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B.若n=3,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若n=4,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价层电

子对互斥理论知,若ABn型分子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对电子,则:A、若n=2,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故A错误;B、若n=3,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B错误;C、若n=4,则分子的立体

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故C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D错误;答案选C。15.正硼酸(H3BO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白色晶体,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受热易分解,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正硼酸晶体

属于分子晶体B.正硼酸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无关C.1molH3BO3晶体中含有3mol氢键D.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sp2,层间的H3BO3分子通过共价键相连【答案】D【解析】【详解】A.正硼酸与石墨有相似的层状结构,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受热易分解,所以正硼酸晶体属于分

子晶体,故A正确;B.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内的B-O、H-O共价键有关,熔沸点与氢键有关,故B正确;C.1个硼酸分子形成了6个氢键,但每个氢键是2个硼酸分子共用的,所以平均含3个氢键,则含有1molH3BO3的晶体中有3mol氢键,故C正确;D.B只

形成了3个单键,没有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3,所以采取sp2杂化,层间硼酸分子的主要作用力是范德华力,故D错误;故选D。【点睛】根据硼酸的结构跟石墨相似可知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因为硼酸中有电负性强的O元素,分子中还有活泼H,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根据其受热易分

解,说明硼酸是分子晶体。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S2中所含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B.沸点:CH4<CCl4<SiO2C.有些物质不含化学键,存在分子间作用力D.金刚石和冰在熔化时均要破坏共价键【答案】D【解析】【详解】A、若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8,原子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所

以CS2中所含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故A正确;B、SiO2是原子晶体,沸点最高,CH4、CCl4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CH4<CCl4,所以沸点CH4<CCl4<SiO2,故B正确;C、稀有气体不含化学键,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故C正确;D、冰在熔化时不破坏共价键,故D错误。

【点睛】原子晶体全都以共价键结合,熔融时破坏共价键,所以原子晶体熔点高;分子晶体,熔融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所以分子晶体的熔点低。二、综合题(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共52分)17.亚铁氰化钾(K4[Fe(CN)6])双称黄血盐,是一种重

要的化工原料。检验三价铁发生的反应为:K4[Fe(CN)6]+FeCl3=KFe[Fe(CN)6]↓(滕氏蓝)+3KCl,回答问题:(1)写出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2)K4[Fe(CN)6]中的作

用力除共价键外,还有______和________。含有12molσ键的K4[Fe(CN)6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3)黄血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排序为_____,电负性由大到小的排序为________。(4)Fe、Na、K的晶

体结构如图所示:①钠的熔点比钾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Fe原子半径是r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铁单质的密度是_______g/cm3。【答案】(1).1s22s2

2p63s23p63d5或[Ar]3d5(2).配位键(3).离子键(4).1(5).sp(6).N>O>C(7).O>N>C(8).Na的半径小,形成的金属键键能大,熔点高(9).3A33a32Nr【解析】【分析】

(1)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就是按电子进入轨道的顺序,从能量最低的1s轨道排起,共排布23个电子;(2)K4[Fe(CN)6]中的作用力除共价键外,还有K+与[Fe(CN)6]4-间的作用力和Fe2+与CN-间的作用力;1个[Fe(CN)6]4-内共含12个

σ键,由此可确定含有12molσ键的K4[Fe(CN)6的物质的量;(3)黄血盐中N原子与C原子间形成共价三键,另外N原子的最外层还有1对孤对电子,从而得出N的杂化方式;C、N、O的第一电离能中,N原子最外层处于半满状态

,出现反常;电负性与非金属性成正比;(4)①钠的熔点比钾更高,原因从离子带电荷与离子半径综合分析;②由图中可知,1个Fe晶胞中含有2个Fe原子。设晶胞的边长为x,则4r=3x,x=4r3,3A2aρ=4rN()3。【详解】(1)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2)K4[Fe(CN)6]中的作用力除共价键外,还有K+与[Fe(CN)6]4-间的离子键和Fe2+与CN-间的配位键;1个[Fe(CN)6]4-内共含12个σ键,由此可确定含有1

2molσ键的K4[Fe(CN)6的物质的量为1mol;(3)黄血盐中N原子与C原子间形成共价三键,另外N原子的最外层还有1对孤对电子,从而得出N的杂化方式sp;C、N、O的第一电离能中,N原子最外层处于半满状态,出现反常,即为N>O>C;电负性与非金属性成

正比,即为O>N>C;(4)①钠的熔点比钾更高,原因是Na的半径小,形成的金属键键能大,熔点高;②由图中可知,1个Fe晶胞中含有2个Fe原子,设晶胞的边长为x,则4r=3x,x=4r3,3A2aρ=4rN()3=3A33a32rNg/cm3。【点睛】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是相互接触的,

不像图中原子间有很大的距离,解题时,我们要清楚实物与图形的差异,否则,就难以求出结果。18.N、P、As等元素的化合物在生产和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意大利罗马大学的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与P4类似,其中

氮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N—N键的键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基态砷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砷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3)配位原子对孤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弱,配体越容易与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PH3与NH3的结构相似,和过渡金属更容易形成配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PH3”或“NH3”)。(

4)SCl3+和PCl3是等电子体,SCl3+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S—Cl键键长______P-Cl键键长(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5)砷化镓为第三代半导体,以其为材料制造的灯泡寿命长,耗能少。已知立方砷化镓

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砷化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a、b的距离为_________pm(用含ρ和NA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sp3(2).60°(3).(4).As>Se>Ge(5).PH

3(6).三角锥形(7).<(8).S原子半径小于P原子半径,故S-Cl键要比P-Cl键短(9).GaAs(10).1033580104AN【解析】【分析】(1)N4分子的空间构型与P4类似,4个N原子形成正四

面体构型,每个N原子形成3个N-N键和1对孤对电子;(2)As元素是第四周期VA族,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3,根据泡利原理、洪特规则画出价电子排布图;As原子4p轨道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

高;(3)P元素的电负性比N元素的小,P原子对孤电子对吸引更弱,容易给出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4)PCl3中P原子形成3个P-Cl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其空间结构三角锥形,而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原子半径越小,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越短;(5

)利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含有Ga原子、As原子数目,可以确定其化学式;As原子与周围的4个Ga原子形成正四面体,As原子与晶胞顶点Ga原子连线处于晶胞体对角线上,且Ga原子与As原子之间的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长度的1/4倍,所以晶胞的体对角线为晶胞棱长的3倍,结合晶胞

中含有原子数目,表示出晶胞质量,再根据m=ρV计算晶胞棱长.【详解】(1)N4分子的空间构型与P4类似,4个N原子形成正四面体构型,每个N原子形成3个N-N键,还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故N原子采取sp3杂化,每个面均为正三角形,故N-N键的键角为60°;(2)As元素处于第

四周期VA族,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3,价电子排布图为:;As原子4p轨道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故第一电离能:As>Se>Ge;(3)P元素的电负性比N元素的小,P原子对孤电子对吸引更弱,容易给出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

即为:PH3;(4)PCl3中P原子形成3个P-Cl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其空间结构三角锥形,而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SCl3+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S原子半径小于P原子半径,故S-Cl键要比P-Cl键短。(5)晶胞中含有Ga原子数为8×1/8+6×1/2=4,As原

子数目为4,化学式为GaAs,As原子与周围的4个Ga原子形成正四面体,As原子与晶胞顶点Ga原子连线处于晶胞体对角线上,Ga原子与As原子之间的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长度的1/4倍,所以晶胞的体对角线为晶胞

棱长的3倍,晶胞质量为4×(70+75)/NAg,则晶胞棱长=33370754580·AANcmgcmN−+=,故a、b的距离为1033358035801044AAcmpmNN=。19.据《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

学家研制成功一系列石墨烯限域的3d过渡金属中心(Mn、Fe、Co、Ni、Cu)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以H2O2为氧化剂直接将CH4氧化成C的含氧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Mn、Fe、Co、Ni、Cu中,某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洪特规则特例”(指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半满、全

空状态时,体系的能量最低),该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2)在3d过渡金属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3)铜的焰色反应呈绿色,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

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_____。(4)石墨烯限域单原子铁能活化CH4分子中的C-H键,导致C与H之间的作用力_____(“减弱”或“不变”)。铁晶体中粒子之间作用力类型是_____。(5)常温下,H2O2氧化CH4生成CH3OH、HCHO、HCOOH等。①它们的沸点

分别为64.7℃、-19.5℃、100.8℃,其主要原因是_____;②CH4和HCHO比较,键角较大的是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6)钴晶胞和白铜(铜镍合金)晶胞分别如图1、2所示。①钴晶胞堆积方式的名称为_____;②已知白铜晶胞的密度为dg·cm-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图2晶胞中两个面心上铜原子最短核间距为_____pm(列出计算式)。【答案】(1).3d104s1(2).Cr(3).光谱分析(4).减弱(5).金属键(6).HCOOH、CH3OH存在氢键,且HCOOH中氢键更强,HCHO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氢键比范德华力更强(7).HCHO(8).CH4中C

原子采取sp3杂化,HCHO中C原子采取sp2杂化(9).六方最密堆积(10).103A264359102dN+【解析】【分析】(1)具有全充满、半充满、全空的电子构型的原子更稳定;(2)在3d过渡金属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

多的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3)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4)石墨烯限域单原子铁活化CH4分子中的C-H键,说明在催化剂条件下C-H更容易发生断裂,其键能降低;铁晶体属于金属晶体,晶体中存在自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靠金属键结合形成金属单质;(5)①

HCOOH、CH3OH存在氢键,且HCOOH中氢键更强,HCHO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氢键比范德华力更强;②CH4为正四面体构型,HCHO为平面三角形,键角主要由碳原子杂化方式决定;(6)①由图1所示,可知钴晶

胞的堆积方式是六方最密堆积;②面心6个Cu原子构成正八面体,棱上2个Cu原子与体心连线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即为两个面心上铜原子最短核间距,由几何知识可知两个面心上铜原子最短核间距=直角边长度的2倍,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等于晶胞棱长的12,均摊法计算晶胞中Cu、Ni原子

数目,计算晶胞质量,结合晶胞质量=晶体密度×晶胞体积计算晶胞棱长。【详解】(1)具有全充满、半充满、全空的电子构型的原子更稳定,在Mn、Fe、Co、Ni、Cu的外围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54s2、3d64s2、3d74s2、3d84s2、3d104s1,某基态原子Cu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洪特规

则特例”;(2)在3d过渡金属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该元素为Cr;(3)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4)石墨烯限域单原子铁活化CH4分子中的C-H键,说明在催化剂条件下C-H更容易发生

断裂,其键能降低,即导致C与H之间的作用力减弱;铁晶体属于金属晶体,晶体中存在自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靠金属键结合形成金属单质;(5)①HCOOH、CH3OH存在氢键,且HCOOH中氢键更强,HCHO分子间

存在范德华力,氢键比范德华力更强,故沸点HCOOH>CH3OH>HCHO;②CH4中C原子采取sp3杂化,为正四面体构型,HCHO中C原子采取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HCHO中键角较大;(6)①由图1所示,可知钴晶胞的

堆积方式是六方最密堆积;②面心6个Cu原子构成正八面体,棱上2个Cu原子与体心连线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即为两个面心上铜原子最短核间距,由几何知识可知两个面心上铜原子最短核间距=直角边长度的

2倍,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等于晶胞棱长的12,晶胞中Cu=6×12=3、Ni原子数目=8×18=1,晶胞质量=64359AN+g,设晶胞棱长为apm,则:dg•cm-3×(a×10-10cm)3=64359AN+

g,解得a=103A6435910dN+,故两个面心上铜原子最短核间距=2×(103A6435910dN+pm×12)=103A264359102dN+pm。【点睛】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涉及核外电子排布、光谱、氢键、对信息的理解与运用、晶胞结构与计算等,这些都是

常考知识点,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灵活运用能力,(6)中计算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与数学计算能力。20.[化学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A、B、C、D、E五种元素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只有A、B、C为金属且同周期,原子序数A<B<C。A、C核外均

没有未成对电子;B原子核外有二个未成对电子和三个空轨道。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序数的三倍。E能与D形成化合物ED2,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1)C的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D和E的电负性大小关系为__

__(用元素符号表示)。(2)化合物E2D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采用_____________杂化。E与D还可形成三角锥结构的阴离子,该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任意写出一种它的等

电子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3)B与E能形成一种化合物BE4,其熔点:-25℃,沸点:l36.4℃。则该化合物属于____晶体,晶体内含有的作用力类型有__________。(4)A、B、D三

种元素形成的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则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若最近的B与D的原子距离为acm,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答案】(1).3d104s2(2).O>Cl(3).V形(4).sp3(5

).ClO3-(6).SO32-(7).分子(8).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共价键(9).CaTiO3(10).3A24MaN【解析】【详解】A、B、C为金属且同周期,原子序数A<B<C,A、C核外均没有未成对电子;可知A、B、C为第四周期元素;B原

子核外有二个未成对电子和三个空轨道,说明B的价电子排布为3d24s2,为Ti,则A为4S2为Ca,C为3d104s2,为Zn。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序数的三倍,D为O。E能与D形成化合物ED2,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E为Cl。

(1)C的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由E能与D形成化合物ED2,知电负性O>Cl(2)化合物E2D中中心原子O的杂化类型为sp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折线型;O与Cl形成三角锥结构的阴离子的化学式为ClO3-,它的等电子体有SO32-等。(3)根据熔

点:-25℃,沸点:l36.4℃。则该化合物属于分子晶体,晶体内含有的作用力类型有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内的共价键(4)根据A、B、D三种元素形成的某晶体的晶胞结构可知,一个晶胞中含有一个Ca一个Ti和三个O,因此化学式为CaTiO3;最

近的B与D的原子距离为acm,则立方体的边长为acm,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设该晶体的密度为xg/cm3。(a)3·NA·x=M,解得:x=3A24MaN。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