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3 页
  • 大小 3.236 M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0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共(33)页,3.23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857075c090b71d50fbc86b6d294c0d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组成元素都相同的是()A.淀粉和淀粉酶B.ATP和RNAC.丙酮酸和丙氨酸D.胰岛素和纤维素【答案】B【解析】【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

、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详解】A、淀粉是多糖,组成元素是C、H、O;淀粉酶是蛋白质,组成

元素是C、H、O、N,A错误;B、ATP和RNA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B正确;C、丙酮酸组成元素是C、H、O;丙氨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C错误;D、胰岛素是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S;纤维素是多糖,组成元素是C、H、O,D错误。2.酵母菌和蓝

藻细胞都能进行增殖,关于二者分裂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需要进行DNA的复制B.子细胞上都有亲代细胞的膜成分C.都水解ATP为分裂供能D.都会有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增殖是生活细胞的重要

生理功能之一,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细胞的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以及遗传的基础。细胞增殖方式:①真核生物的分裂依据过程不同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人、动物、植物、真菌等一切真核生物中的一种最为

普遍的分裂方式,是真核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时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②二分裂,是指细菌、蓝藻、鞭毛植物、硅藻和大部分原生动物等单细胞生物进行繁殖时,拟核分裂一次形成两个拟核,新核分别向两侧移动,伴随着新核的移动细胞的原生质也向新核周围移动,最终细胞纵向或横向一分为

二,形成两个新的个体。【详解】A、无论利用哪种分裂方式进行分裂,都必须经过DNA复制,A正确;B、分裂都是由亲代细胞一分为二得到两个子细胞,所以子细胞上都有亲代细胞的膜成分,B正确;C、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在分裂时,细胞可以水解ATP

供能,C正确;D、蓝藻为原核生物,只有拟核,没有染色体,所以不会进行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异同,需明确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3.下列生理活动需膜蛋白直接参与完成的是()A.合成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多肽链B.

叶肉细胞从细胞间隙处吸收CO2C.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D.[H]还原C3形成糖类化合物【答案】C【解析】【分析】膜蛋白具有运输(载体)、识别(受体蛋白)、催化(ATP合成酶)等功能。【详解】A、合成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多肽链在核糖体上完成,核糖体没有

膜结构,A错误;B、二氧化碳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载体蛋白,B错误;C、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C正确;D、C3的还原发生在叶绿体基质,D错误。故选C。4.图中①~⑤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A.①②③是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②是蛋白质和脂质合成场所C.①③④与蛋白质的分泌过程有关D.分裂时⑤会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是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或者是低等植物细胞内,分裂有关不具有膜结构;②是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③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具有双层膜结构,④是高尔基体,单层膜结构,与动物细胞的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参与形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⑤核膜,具有双层膜,可以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在分裂时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详解】A、①是中心体、②是核糖体、③是线粒体,只有③具有膜结构,A错误;B、②是核糖

体,它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B错误;C、①是中心体、③是线粒体、④是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C错误;D、⑤是核膜,在分裂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在末期又会出现,故

在分裂时分裂时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5.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K+

的速率受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下列因素中影响最不显著的是()A.土壤温度B.土壤含氧量C.土壤湿度D.载体的数量【答案】C【解析】【分析】根从土壤中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提供能量。【详解】A、温度会影响生物膜上载体蛋白的流动

性,也会影响吸收K+的速率,A错误;B、土壤含氧量会影响根细胞呼吸的强度,从而影响主动运输的能量供应,B错误;C、由于根对水分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故土壤湿度对吸收K+的速率影响不大,C正确;D、根从土壤中吸收K+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载体的数量会影响

其吸收速率,D错误。6.如图表示一种酶与其对应底物,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高温导致该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高温下该酶失活是因其活性位点与底物不吻合C.降低至最适温度时此酶的活性位点结构能恢复D.酶的专一性是由酶和底物的空间结构决定的【答案】C【解析】【分析】酶的活性受温度(pH)影响,在最适

温度(pH)时,酶的活性最强,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PH),酶的活性降低。高温、过酸、过碱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A、由图可知高温导致该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A正确;B、高温使酶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其活性位点与底物不吻合,导致酶失活,不能催化底物分解,B正确;

C、高温使酶的结构发生的改变是不可逆的,即使降低至最适温度,酶的结构也不能恢复,C错误;D、酶的专一性是由酶和底物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酶才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C。7.下列与高中生物学实验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可

选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B.鉴定DNA时,将溶解的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可以采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的结构特点D.观察质壁分离时,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黑藻的叶片【答案】A【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高中生物课本上的有些基础实验,包括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构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观察者网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回忆和梳理这些实验的原理、过程、结果与结论等,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A、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而温度既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能选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A错误;B、DNA与二苯胺混合,水浴加热后产生蓝色,B正确;C、用构建物理模

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C正确;D、观察质壁分离时,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黑藻的叶片,由于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故选A。8.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化程度不同

的活细胞中酶的种类和含量不同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细胞内贮存有大量的ATP,以适应生命活动的需要D.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和ADP的转化难以维持动态平衡【答案】A【解析】【分析】依题文可知,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

和ATP,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酶的种类和含量不同,A正确;B、酶通过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B错误;C、细胞内贮存有少量的ATP,通过快速转化以适应生命活动的需要,C错误;D、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和ADP的转化依然维持动态平衡,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文重点掌握酶的作用及作用原理,ATP的结构及转化原理。9.用新鲜菠菜叶和蓝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进行纸层析,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研磨过程中加入CaCO3会破坏叶绿素B.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C.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均相同D.该种蓝

藻细胞中不含叶黄素和叶绿素b【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原理:绿叶中含有色素,且不止一种,它们可以溶解在无水乙醇中,以此原理可将色素提取出来;分离色素通常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在滤纸上扩散的慢,以此原理

分离。实验结果:绿纸条上的色素种类自上而下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详解】A、研磨过程中加入CaCO3会保护叶绿素,A错误;B、层析液由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B错误;C、不同色

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而可以实现不同色素的分离,C错误;D、由图示可知:该种蓝藻细胞中不含叶黄素和叶绿素b,D正确。故选D。10.某同学将新鲜金鱼藻置于盛有NaHCO3溶液的烧杯中,改变灯泡与烧杯的距离,测定得到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

验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B.15~45cm之间,气泡产生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C.小于60cm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D.60cm时,光线太弱导致光合作用完全停止【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可知,NaHCO3能够提供CO2,自变量为光

照强度,因变量为产生气泡速率,图中距离表示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详解】A、本实验改变灯泡与烧杯的距离,就是改变其光照强度,所以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A错误;B、金鱼藻在光合作用时候还进行了呼吸作用,在细胞中呼吸作

用和光合作用是同时进行的,故在15~45cm之间,气泡产生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B正确;C、本实验改变灯泡与烧杯的距离,就是改变其光照强度,探究的是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当小于60cm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C错误;D、在60cm时,光线太弱,导致光合作用减弱,而光合作用不能完全

停止,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本质是对光合作用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要结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模式图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相关生理过程的分析。11.研究人员发现北欧鲫鱼在缺氧条

件下体内存在如下代谢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②③均能产生大量的ATPB.过程①②③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酒精以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出肌细胞D.乳酸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不产生[H]【答案】B【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以知道:①为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②为无氧呼吸的

第一阶段,③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物为酒精;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2、在酸性条件下,酒精与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呈现灰绿色。【详解】A、图中能产生ATP的过程只有①②,③过程不释放能量,没有ATP产生,A错误;B

、据分析可知:过程①②③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C、酒精为小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排出肌细胞;C错误;D、乳酸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会产生[H],D错误。故选B。1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零上低温、无氧、干燥的环境细胞呼吸

最弱,有利于果蔬储藏B.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C.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可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增强免疫能力D.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答案】D【解析】【

分析】本题是对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场所、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及在生活中应用的考查,回忆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场所、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及在生活中应用,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详解】A、低温、低氧、湿度适宜的环境细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果蔬储藏,A错误;B、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

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获得能量,也能从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少量能量,B错误;C、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的目的是防止厌氧菌繁殖,C错误;D、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D正

确。故选D。13.下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模式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②中染色体的形成有利于后续核中遗传物质均分B.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③数量最多C.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④→⑤过程中D.②→⑥经历了一个细胞周期

【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是指一种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有丝分裂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从形成子细胞开始到再一次形成子细胞结束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间期和分裂期。图中①为间

期,②为前期,③为中期,④为后期,⑤为末期,⑥为分裂得到的两个子细胞。【详解】A、②为有丝分裂前期,出现染色体,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而DN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因此染色体的形成有利于后续核中遗传物质均分,A正确;B、间期时间最长,因此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

①数量最多,B错误;C、有丝分裂后期开始时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③→④过程中,C错误;D、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列前,①→⑥经历了一个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A。14.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于动物细胞

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B.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D.末期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答案】D【解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均有染色体复制,A错误。高等植物细胞前

期是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前期是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均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将来形成新的细胞壁,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是通过缢裂方式分裂为两个细胞

,D正确。【点睛】学生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混淆不清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比较不同点相同点有丝分裂过程是否有中心体复制前期:纺锤体形成机制不同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分裂期间期高等植物细胞无两极↓纺锤丝↓纺锤体细胞板(高尔基体有

关)↓细胞壁↓分割细胞(质)染色体完成复制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动物细胞有两组中心粒(复制于间期)↓星射线↓纺锤体细胞膜↓中央内陷↓缢裂细胞(质)染色体完成复制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15.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能够观察到的结构是A.细胞壁、染色体B.染色体、

细胞板C.染色体、赤道板D.叶绿体、染色体【答案】A【解析】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可以观察到细胞壁、染色体等,A正确;细胞板出现于有丝分裂末期,中期没有细胞板,B错误;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板,并不存在,C错误;洋葱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错误。16.依据蛙的

血红蛋白基因序列制成DNA探针,对样品进行检测,以下不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分子的是()A.蛙红细胞的DNAB.蛙白细胞的mRNAC.蛙红细胞的mRNAD.蛙白细胞的DNA【答案】B【解析】【分析】DNA探针的应用所依据的原理是D

NA杂交,DNA杂交是指DNA片段在适合的条件下能和与之互补的另一个片段结合,对最初的DNA片段进行标记,即做成探针;蛙的所有细胞都含有血红蛋白基因,但只在红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合成相应的mRNA,据此分析。【详解】A、蛙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基因,其DNA可与该DNA探针进行杂交,A正确;B、

蛙白细胞中血红蛋白基因不表达,所以该细胞中的mRNA不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带,B错误;C、蛙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基因会转录形成相应mRNA,该mRNA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带,C正确;D、蛙白细胞的DNA中含血红蛋白基因,能与探针

形成杂交带,D正确。故选B。17.下列对细胞分化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核酸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不变、数量改变的结果C.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D.

从个体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答案】B【解析】【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

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从核酸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B、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改变、数量改变的结果,B错误;C、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

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C正确;D、从个体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D正确。18.激活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抑制因子会造成细胞周期停滞,引发细胞衰老。下图反映的是一种癌基因诱导激活CDKs的抑制因子而引起的细胞

衰老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癌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细胞癌变B.衰老细胞中多种酶的活性降低C.CDKs抑制因子基因属于抑癌基因D.CDKs有活性就会导致细胞衰老的发生【答案】D【解析】【分析】题中的原癌基因突变,表达出RasGTP酶Raf蛋白激酶,该酶进一步激活细胞周期蛋

白依赖性激酶(CDKs)抑制因子,抑制了CDKs,引起细胞衰老。由此可分析知道CDKs有活性的话,细胞便不会出现衰老。抑制因子在表达得到的激酶抑制因子引发了细胞衰老,阻止了细胞的不正常增殖,属于抑癌基因。【详解】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癌细胞的

发生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每个细胞至少需要5-6个基因积累突变的结果,这个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故A正确;衰老细胞存在自溶作用,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活性应该是升高的,大多数酶活性降低,B正确;抑癌基因: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CDKs抑制因子基因表达产生的激酶(CDKs)抑

制因子会造成细胞周期停滞,引发细胞衰老,可见其属于抑癌基因,故C正确;D项,由题可知,抑制CDKs会导致细胞衰老,所以CDKs没有活性才会使细胞衰老,故D不正确。【点睛】本题为信息类题,难度较大,考查了学生对细胞癌变的理解,需要

学生深刻的理解细胞癌变的原理,并灵活运用。19.下列过程不属于编程性细胞死亡的是()A.蟾蜍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B.癌症病人化疗过程中大量白细胞死亡C.女性月经期子宫内膜的脱落D.人体皮肤表皮细胞不断角质化脱落【答案】B【解析】【分析】1、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由

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2、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

【详解】A、蟾蜍长到一定程序后尾巴消失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B、癌症病人化疗过程中大量白细胞死亡是化学药物引起的细胞死亡,不是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坏死,B错误;C、女性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为细胞凋亡,C正确;D、人体皮肤表皮细胞脱落属于细胞凋亡,实现细胞的

自然更新,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20.下列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间黏着性降低B.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C.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癌变,考查对细胞癌变特

点的理解和识记。可在熟记癌细胞特点的基础上判断各选项是否正确。【详解】细胞发生癌变以后,细胞增殖失去控制,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同时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由特定的形态转变为球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导致癌细胞容易扩散,综上所述,A项、C项、D项正确

;B项错误。21.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的睾丸中,有些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也有些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B.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C.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

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细胞中央D.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依题文可知,有丝分裂是遗传物质在间期复制,分裂期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减数分裂是遗传物质在减数

第一次分裂间期复制,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从而使子细胞中遗传物质减半,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在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是在间期只复制一次,A正确;B、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C、有丝分裂中期

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平面,C正确;D、二倍体哺乳动物的睾丸中,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的两倍,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文重点考查学生识记有丝分裂及

减数分裂过程的能力。22.图表示哺乳动物X、Y染色体联会的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此时期X、Y染色体联会后可能会发生DNA链断裂现象C.X染色体与Y染色体联会只发生在染色体的一端D.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不存在染色单体【答

案】D【解析】【分析】上图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联会示意图,且X染色体比Y染色体更长,因此,由图也可知X染色体与Y染色体联会只发生在染色体的一端。【详解】联会即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过程,表现为两条同源染色体紧密靠在一起,且此时,染色体已经完成了复制

(即DNA复制),该过程发生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故A正确;该X、Y染色体联会形成一个四分体,该时期容易发生染色体片段交叉互换,换言之,此时可能发生DNA链断裂的情况,故B正确;由图示可知,X与Y染色体只有一部分发生了联会,即发生于染色体的一端,故C正确;联会的两条染色体已经

发生了DNA复制,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体单体,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D项。【点睛】本题从识图的角度考查考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掌握情况,在解答此题前,需明确联会发生的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尤其注意联会配对

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已经完成了染色体复制过程,且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23.如图为显微镜下二倍体百合(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基因重组可发生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在相差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

期的图象.其中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基因重组有2种类型,一是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①),随着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另一种是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在相差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需要

结合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结合图解准确判断各选项。24.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细胞()A.只分裂形成一种卵细胞B

.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C.含有3个染色体组D.一定发生过基因突变【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细胞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

解】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着丝点已分裂,所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因此分裂后只能形成一种卵细胞,A正确;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相同,属于复制关系,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由于图示细胞中着丝点分裂,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共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由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形

成的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完全相同,而图示细胞出现了等位基因G和g,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的,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过程的特点,

能够根据同源染色体的有无、着丝点分裂等典型特征判断该细胞所处的时期,并能够分析G、g出现的原因。25.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是基因突变的结

果B.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多数有放射性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保温时间的长短不影响实验结果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叶的实验证明RNA也是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教材经典实验,遗传物质的探索。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的体内

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体内存在着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细菌转化的本质是基因重组的过程。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步骤首先获得35S和32P标记的T

2噬菌体,然后再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然后适时保温后再搅拌、离心,最后通过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高低,从而得出结论。保温的时间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详解】A、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错误;B、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子代噬菌体少数有放射性,B错误;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保温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D、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叶的实验证明RNA也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点睛】熟练掌握

课本中的经典实验的原理、步骤和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6.流感病毒是一种负链RNA病毒,它侵染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的RNA中储存着遗传信息B.病毒增殖时会发生A-T间的碱基互补配对C.翻

译过程是以+RNA作为模板进行的D.病毒需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病毒的繁殖过程,其中-RNA先形成+RNA,再形成-RNA和蛋白质,-RNA和蛋白质组装形成病毒。【详解】A、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储存着遗传信息,A正

确;B、流感病毒增殖过程中只会发生A-U、G-C间的碱基互补配对,B错误;C、根据图示可知,翻译过程的直接模板是+RNA,场所是核糖体,C正确;D、病毒没有核糖体,其合成的蛋白质利用的原料和场所都由宿主细胞提供,D正确。故选

B。27.在下列几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A.①和⑥,④和⑤B.②和③,④和⑤C.③和④,②和⑤D.①和③,⑤和⑥【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几种含腺嘌呤的化学物质之间的区分。由⑤所在的链中含碱基U可判断该链

为RNA链,由⑥所在的链含碱基T可判断该链为DNA链;⑤所在的链是转录形成的RNA,⑥所在的链是转录的模板DNA链。【详解】①是碱基腺嘌呤,②是腺苷,③是腺苷,④是一磷酸腺苷或者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⑤是RNA链中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⑥是DNA链中的脱氧核苷酸;含义最接

近的是B②和③,④和⑤。【点睛】⑤所在的链是转录形成的RNA,⑥所在的链是转录的模板DNA链。28.正在进行复制的DNA分子上的“Y”形交叉点称为复制叉。在每个复制起始位点处形成两个复制叉,它们朝相反方向移动,在“复制机器”的作用下沿

途打开母链合成新的子链。图示为果蝇早期胚胎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的电镜照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DNA多起点双向复制提高了合成效率B.图中DNA上的可见颗粒可能是蛋白质C.该图证明DNA子链延伸方向是从5’到3’D.“复制机器”含有DNA聚合酶和解旋

酶等【答案】C【解析】【分析】DNA的复制:1、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2、条件:模板-DNA双链;原料-细胞中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能量-ATP;多种酶。3、过程:边解旋边复制,解旋与复制同步。4、特点:半保留

复制,新形成的DNA分子有一条链是母链。【详解】A、DNA的多起点双向复制提高了DNA复制的效率,A正确;B、DNA链上缠绕着组蛋白,图中可见的颗粒可能是蛋白质,B正确;C、DNA子链的延伸方向是从5’到3’,但该图不能证明,C错误;D、DNA复制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和解旋酶的参与,D正确。故选

C。29.某精原细胞的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后置于仅含14N的环境中,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含15N、14N的细胞比例分别是A.100%、100%B.50%、100%C.50%、50%D.100%、50%【答案】A【解析】精原细胞

的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后置于仅含14N的环境中,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每一个DNA的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含15N、14N的细胞的细胞比例均为100%。选A。30.一对正常夫

妇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孩子。下列意图最能表明其原因的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1、人类的性染色体正常情况下组成为XX和XY,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孩子,则该孩子是由含X的卵

细胞和含YY的精子结合而来。2、识图分析可知,图中A为初级精母细胞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但是该对同源染色体不可能是X、Y;图中B为次级精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图中C为初级卵母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图中D为次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XYY的孩

子是由X卵细胞和YY的精子结合而来。而YY精子的产生是由于父方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Y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所致。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31.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下

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来源及调节过程。(1)胆固醇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胞中的胆固醇可以来源于血浆。人体血浆中含有的某种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结构如图所示,主

要功能是将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以外的组织细胞(靶细胞)中,以满足这些细胞对胆固醇的需要。①与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相比,LDL膜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LDL能够将包裹的胆固醇准确转运至靶细胞中,与其结构中的载脂蛋白B与靶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直接相关。

②LDL通过途径①______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囊泡,经过脱包被作用后与胞内体(膜包裹的囊泡结构)融合。由于胞内体内部酸性较强,LDL与受体分离,胞内体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含有受体的小囊泡,通过途径②回到细胞膜被重新利用。含有LDL的胞内体通过途径③被转运到______

中,被其中的水解酶降解,胆固醇被释放进入细胞质基质。(3)细胞将乙酰CoA合成胆固醇的场所是______(细胞器)。(4)当细胞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时,会抑制LDL受体基因表达以及______,从而使游离胆固醇的含量维持在止常水平。(5)下图

为不同温度下胆固醇对人工膜(人工合成的脂质膜)微粘度(与流动性负相关)影响的曲线。据图分析胆固醇对膜流动性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细胞内物质的合成(2).只有单层磷脂分子

(3).载脂蛋白B(4).胞吞溶酶体(5).内质网(6).抑制乙酰CoA还原酶的活性,促进胆固醇酯的储存(7).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降低膜的流动性;在温度较低时,又可以提高膜的流动性。胆固醇使膜的流动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解析】【分析】1、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

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内质网:单层膜细胞器,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3、分析题图:血浆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被溶酶体分解;细胞内过多的胆固醇,抑制LDL受体的合成(转录和翻译),抑制乙酰CoA合成胆固醇,促进胆固醇以胆固醇酯的形

式储存,减少来源来源,增加其去路。【详解】(1)胆固醇的功能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细胞内物质的合成。(2)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由图可知LDL膜结构只有单层磷脂分子;LDL通过胞吞进入靶细胞,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囊泡,经过脱包被作用后与胞内体(膜包裹的囊泡结构)融合。溶酶体内含

有多种水解酶。(3)胆固醇属于脂质,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4)由图中可知,过多的胆固醇进入细胞后,可以通过影响LDL受体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抑制LDL受体的合成,此为图示中的①过

程。也可以通过抑制乙酰CoA合成胆固醇,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引为图示中的②过程。还可以通过影响胆固醇的转化,加速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酯,储存下来,此为③过程。最终降低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这种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5)据图分析胆固醇对膜

流动性的作用是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降低膜的流动性;在温度较低时,又可以提高膜的流动性。胆固醇使膜的流动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点睛】本题考查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知

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的能力。32.下图为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示意图。(1)有氧呼吸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图示为有氧呼吸过程的第______阶段,通过Ⅰ、Ⅲ、Ⅳ的作用,______(增大/减少)该细胞器内膜两侧氢离子浓度差,形成电位差得以合成ATP。(3)UCP是分布在②上的载体蛋白,可以

将H+从膜间隙运回至______。从而降低②内外电位差,使生成ATP的效率降低,能量以______形式释放。(4)肥胖抵抗即吃高脂肪食物而不发生肥胖的现象。科研人员筛选出高脂饮食肥胖大鼠、高脂饮食肥胖抵抗大鼠,探究不同饲料饲喂后,检

测大鼠UCP基因的mRNA表达量变化(以峰面积表示表达量:UCP1基因主要在褐色脂肪组织中表达,UCP2基因主要在白色脂肪组织中表达,UCP3基因主要在骨骼肌中表达),结果如下图所示。①据图可知,高脂饮食肥胖组与基础饮食组相比,

高脂饮食肥胖组UCP~3基因的表达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由实验结果可知,高能量摄入的条件下,高脂饮食肥胖抵抗组大鼠UCP基因的表达量______。基于酵母菌中UCP的作用及以上以大鼠为实验材料的研究结果推测,高

脂饮食肥胖抵抗组大鼠在高能量摄入的条件下,未出现肥胖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5)以上推测需进一步研究大鼠UCP基因与肥胖抵抗的关系,请提出欲研究的课题_______________。【答案】(1).CH12O6+6H2O+6O2酶6CO2+12H2O+大量能量

(2).三(3).增大(4).将H+从膜间隙运回线粒体基质(5).降低(6).UCP1基因表达量基本不变,UCP2和UCP3基因的表达量均降低(7).提高(8).UCP基因的表达量高,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比例增加(ATP生成效率降低),

同时增加机体能量消耗(9).探究提高或降低UCP基因的表达,对大鼠肥胖抵抗能力的影响【解析】【分析】上图:①是线粒体外膜,②是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与水反应产生[H]、二氧化碳,同时

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合成大量ATP;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葡萄糖交接形成丙酮酸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详解】(1)有氧呼吸

化学方程式:CH12O6+6H2O+6O2酶6CO2+12H2O+大量能量。(2)由题图可知,该反应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通过I、Ⅲ、Ⅳ的作用增大线粒体内膜两侧的氢离子浓度差,形成电位差得以合成AT

P。(3)由题图可知,线粒体基质中的[H]运输到内膜与外膜的间隙,UCP是分布在②上的载体蛋白,如果UCP基因在酵母菌中过量表达,可降低酵母菌的②内外电位差,表明UCP运输的物质及方向是将H+从膜间隙运回线

粒体基质;导致[H]浓度差减小,ATP生成效率降低。(4)①据图可知,高脂饮食肥胖组与基础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肥胖组UCP1的表达情况基本不变,UCP2和UCP3基因的表达量均降低。②由题图可知,高能量摄入的条件下,高脂

饮食肥胖抵抗组大鼠UCP基因的表达量提高;由题意知,UCP基因在酵母菌中过量表达,可降低酵母菌的②内外电位差,形成ATP,高脂饮食肥胖抵抗组大鼠在高能量摄入的条件下,未出现肥胖现象的原因是UCP基因的表达量高,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比例增加(ATP生成效率降低),同时增加机体能量消耗。

(5)为研究大鼠UCP基因与肥胖抵抗的关系可以进行提出的研究课题是探究提高或降低UCP基因的表达,对大鼠肥胖抵抗能力的影响。【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和场所,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利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

物现象。33.草原植物在长期过度放牧下表现为植株变矮、叶片变短等矮化现象。为探究这种矮化现象的原因,研究人员随机采集了围封禁牧区来源羊草(NG)和过度放牧区来源羊草(GZ)的根茎若进行实验室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过度放牧区来源羊草无性繁殖后代植株依旧存在矮化现象。研究人员

进一步测定了两种羊草后代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1)光合作用中,CO2与C5结合生成______,该产物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作用下形成糖。(2)据图可知:过度放牧区来源羊草净光合速率要______围封禁牧区来源羊草。其主要原因:过

度禁牧区来源羊草植株叶片的气孔导度下降,导致____________,进而导致______反应速率下降。要确定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还应测定两种羊草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为了使得研磨充分,还应加入____________。(3)研究人员还测量了两种羊草地上、

地下生物量(有物量)的分配比,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可知:过度放牧区来源羊草______显著高于围封禁牧区来源羊草,植物这种生存策略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

上述研究,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利用草原牧草资源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3(2).[H]和ATP(3).低于(4).CO2吸收量下降(5).暗(碳)(6).二氧化硅(7).地

下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值(8).在过度放牧区,牲畜对植物地上部分进行大量消耗。此时,植物将更多的同化产物分配给地下部分,可以为放牧过后植物的再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储备(9).划区域管理、定适宜的载畜量、行轮牧制度【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

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气候、能源、无机物、有机物)。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呼吸作

用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详解】(1)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中,CO2与C5结合生成C3,该产物在光反应为其提供[H]和ATP的条件下,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糖。(2)据图可知:过度放牧区来源羊草(GZ)净光合速率要低于围封禁牧区来源羊草(N

G),由于CO2是碳反应的原料之一,过度禁牧区来源羊草植株叶片的气孔导度下降,导致CO2的吸收量下降,进而导致暗(碳)反应反应速率下降。二氧化硅可以使研磨更加充分,因此提取过程中应加入二氧化硅。(3)据图可知:过度放牧区来源羊草(GZ)地下生物

量占总生物量的比值显著高于围封禁牧区来源羊草(NG)。植物这种生存策略的意义是在过度放牧区,牲畜对植物地上部分进行大量消耗。此时,植物将更多的同化产物分配给地下部分,可以为放牧过后植物的再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的储备。(4)根据上述研究,划区域管理;

定适宜的载畜量;行轮牧制度等可以合理利用草原牧草资源。【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能够通过分析所给的图示,找到解题的信息。如果学生平时对过度放牧的信息有所了解的话,会使解题变得更加容易。34.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在相同的位置上可能发生部

分交换(SCE)为研究被动吸烟对小鼠骨髓细胞SCE率的影响,科研小组将小鼠置于密闭小室内,每日两次香烟烟雾染毒30分钟,分别在第9.18.27天采集小鼠骨髓细胞,镜检观察SCE率,结果如下:不同染毒时间对

小鼠骨髓细胞SCE率的影响组别染毒时间/天SCE率/%染毒组96.89187.77278.29对照组95.87185.92275.87(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表中数据表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为镜检小鼠骨髓细胞的SCE,需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实验前向小鼠注射Brdu,brdu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TdR)结构类似。细胞增殖时,BrdU可取代TdR掺入到新合成的DNA中。用Giemsa染料染色,双链都掺入BrdU的DNA分子

所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着色较浅:而DNA分子中仅有一条链掺入BrdU或两条链都不掺入BrdU,所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着色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有色差,才可观察到交换现象。若要观察某个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是否发生交换,通常选择_

_____个细胞周期______时期的细胞。请描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通常对生物的遗传是否有影响并说明理由______。(4)SCE是染色体发生断裂和重接而产生的,可能造成DNA的损伤,因此SCE

率可作为检测诱变剂致畸变的指标。综上所述,请提出远离二手烟的理由并拟写一个禁烟标语________________。【答案】(1).染毒时间和是否染毒(2).染毒可导致小鼠骨髓细胞SCE率升高,且随着时间延长,SCE率增加(3).二(4).中(5).第二次分裂DNA复制后,两条姐

妹染色单体中,一条单体所含的DNA只有一条链含有BrdU,着色较深;另一条单体所含的DNA两条链均含BrdU,着色较浅。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则每条单体会同时具有深浅着色(6).通常没有影响。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一条染色体

复制而来,DNA序列相同,SCE并不改变遗传物质的组成(7).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提高SCE率,造成DNA分子的损伤,从而引起细胞畸变。禁烟标语略【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在探究被动吸烟对小鼠骨髓细胞SCE率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有两个,分别是染毒时间(9天、18天和27天)和

是否染毒(染毒组和对照组)。根据实验数据可判断,被动吸烟对小鼠骨髓细胞SCE率有促进作用,即染毒可导致小鼠骨髓细胞SCE率升高,且随着时间延长,SCE率增加。【详解】(1)根据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染毒

时间和是否染毒,表中数据表明:染毒可导致小鼠骨髓细胞SCE率升高,且随着时间延长,SCE率增加。(2)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要观察某个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是否发生交换,通常选择第二个细胞周期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第

二次分裂DNA复制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一条单体所含的DNA只有一条链含有BrdU,着色较深;另一条单体所含的DNA两条链均含BrdU,着色较浅。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则每条单体会同时具有深浅着色(3)由于两条姐妹染

色单体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DNA序列相同,所以SCE并不改变遗传物质的组成。但SCE是染色体发生断裂和重接而产生的,可能造成DNA的损伤,因此SCE率可作为检测诱变剂致畸变的指标。(4)由于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提高SCE率,造成DNA分子的损伤,从而引起细胞畸变,所以人们要远离二手烟【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被动吸烟对小鼠骨髓细胞SCE率的影响实验的相关操作及结果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5.哺乳动物精子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构成生精小

管管壁的睾丸支持细胞是唯一与生精细胞直接接触的体细胞,它不仅起着结构上的支持作用,更起着营养与调节的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睾丸支持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Rictor基因可能是精子发生的一个关键调控基因,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_

_____及同源染色体中______之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配子基因组合的多样性。(2)研究者构建了睾丸支持细胞Rictor基因敲除小鼠,为了检验基因敲除效果,研究者测定了正常鼠和敲除鼠的相关蛋白的表达量,据图可知______组是敲除鼠。(3)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睾丸支持细胞缺失R

ictor基因后,敲除鼠表现为无精症且雄性不育。为检验“无精症是因为敲除鼠精子发生过程阻滞”这一推测,分别取正常鼠和敲除鼠的生精小管中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生精小管中各种细胞的数量,如下图所示(体细胞的DNA含量为2C):a.DNA含量为2C的细胞有

______细胞,DNA含量为4C的细胞是______细胞。b.结果说明敲除鼠的精子发生过程被阻滞在______时期。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4)精子发生过程中,激素调节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者检测了正常鼠和敲除鼠

血清中几种激素的水平,结果如下图所示。推测对精子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5)综上所述,敲除鼠完全丧失生育能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自由组合

(2).非姐妹染色单体(3).B(4).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5).初级精母细胞(6).减数第二次分裂(7).DNA含量为1C的细胞减少,DNA含量为2C的细胞增多(8).睾酮(9).睾酮含量下降,精子发生过程的阻滞【解析】【分析】睾丸支持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Rictor基因可能是精子发生的一个关

键调控基因,睾丸支持细胞缺失Rictor基因后,敲除鼠可能会表现为无精症且雄性不育,以下是对此结论的探究论证过程。【详解】(1)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及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

换会导致配子基因组合的多样性;(2)基因敲除后,相应蛋白的表达量大幅减少,A组比B组的Rictor多很多,因此B组是敲除鼠;(3)a、DNA含量为2C的细胞为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1C的细胞为精细胞

或精子;初级精母细胞的DNA为4C;b、DNA含量由2C到4C的变化过程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与正常鼠相比,敲除鼠的4C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略微增加,2C细胞(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增加,而1C细胞(精细胞)减少,说明敲除鼠精子形成过程阻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

形成精细胞)过程。(4)图中三种激素分别是正常鼠和敲除鼠血清中几种激素的水平,前两种激素差别不大,敲除鼠中睾酮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鼠,推测对精子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的是睾酮。(5)综上所述,睾丸支持细胞R

ictor基因的缺失引起睾酮含量下降和精子形成的过程发生阻滞,从而导致无精症,最终致使敲除鼠完全丧失生育能力。【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结合题干理解Rictor基因对细胞减数分裂进程的影响,需要学生能够结合题图进行对应的分析。36.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染色体外DNA:癌基因的载体人类DNA通常形成长而扭曲的双螺旋结构,其中大约30亿个碱基对组成了23对染色体,并奇迹般地挤进每个平均直径只有6微米的细胞核中。在真核生物中,正常的DNA被紧紧包裹在蛋白质复合物中。为了读

取DNA的遗传指令,细胞依靠酶和复杂的“机械”来切割和移动碎片,一次只能读取一部分,就像是阅读一个半开的卷轴。过去,科学家们大多是依靠基因测序,来研究肿瘤细胞DNA里的癌基因。最近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研究表明,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发现大量如

“甜甜圈”般的环状染色体外DNA(ecDNA,如图中黑色箭头所指位置)。科学家们指出,ecDNA是一种特殊的环状结构,看起来有点像细菌里的质粒DNA。这类独立于染色体存在的环状DNA在表达上并不怎么受限,很容易就能启动转录和翻译程序。在人类健康的细胞中几乎看不到ecDNA的痕迹,而在将近一半的

人类癌细胞中,都可以观察到它,且其上普遍带有癌基因。ecDNA上的癌基因和染色体DNA上的癌基因都会被转录,从而推动癌症病情的发展。但由于两类癌基因所在的位置不同,发挥的作用也无法等同。当癌细胞发生分裂时,这些ecDNA被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

。这导致某些子代癌细胞中可能有许多ecDNA,细胞中的癌基因也就更多,这样的细胞也会更具危害;而另一些子代癌细胞中可能没有ecDNA。癌细胞能够熟练地使用ecDNA,启动大量癌基因表达,帮助它们快速生长,并对环境

快速做出反应,产生耐药性。研究还发现,ecDNA改变了与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方式,从而促进了癌细胞的侵袭性,并在肿瘤快速变异和抵御威胁(如化疗、放疗和其他治疗)的能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相比起染色体上的癌基因,ecDNA上的癌基因有更强的力量,推动癌症病情进一步

发展。(1)请写出构成DNA的4种基本结构单位的名称_____________。(2)真核细胞依靠酶来读取DNA上的遗传指令,此时需要酶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以下选项前字母)a.解旋

酶b.D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RNA聚合酶(3)依据所学知识和本文信息,指出人类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内DNA的异同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文中信息,解释同一个肿瘤细胞群体中,不同细胞携带ecDNA的数量不同的原因_________。(5)依据所学知识和本文信息,提出1种治

疗癌症的可能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2).d(3).相同:与蛋白质结合构成细胞核内的染色体....

....,还有少量..DNA...位于线粒体.....中(或细胞质)不同:肿瘤细胞....中有位于染色体之外的环状........DNA...(肿瘤细胞有......ccDNA.....).(4).因为肿瘤细.胞分裂时,.....ccDNA.....

是随机分配的......,所以同一个肿瘤细胞群体中,不同细胞携带ccDNA的数量不同。(5).研发抑制ccDNA上癌基因的转录的药物,研发能在细胞核内降解裸露DNA的物质【解析】【分析】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

核内,根据图示可知,ecDNA是一种特殊的环状结构,存在染色体周围,说明也存在细胞核内。这类独立于染色体存在的环状DNA在表达上并不怎么受限,很容易就能启动转录和翻译程序。在人类健康的细胞中几乎看不到ec

DNA的痕迹,而在将近一半的人类癌细胞中,都可以观察到它,且其上普遍带有癌基因。ecDNA上的癌基因和染色体DNA上的癌基因都会被转录,从而推动癌症病情的发展。正常细胞的分裂染色体是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的,而当癌细胞发生分裂时,这些ec

DNA被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详解】(1)DNA的4种基本结构单位的名称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2)真核细胞依靠酶来读取DNA上的遗传指令的过程属于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故d符合题意。(3)由题中资料及所学知识可得,

人类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内DNA相同点为:均与蛋白质结合构成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还有少量DNA位于线粒体中(或细胞质)。二者不同点为:肿瘤细胞中有位于染色体之外的环状DNA(肿瘤细胞有ecDNA)。(4)由题中信息“当癌细胞发生分裂时,这些ecDNA被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可知,不同细胞携带ecDN

A的数量不同是因为肿瘤细胞分裂时,ecDNA是随机分配的,所以同一个肿瘤细胞群体中,不同细胞携带ecDNA的数量不同。(5)根据题意“ecDNA在表达上并不怎么受限,很容易就能启动转录和翻译程序”,可研发抑制

ecDNA上癌基因的转录的药物,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或研发能在细胞核内降解裸露DNA的物质,使其DNA被分解。【点睛】本题信息量很大,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