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单元素养检测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docx,共(19)页,881.16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75f1d921838e198d9c5a4dbc8f6908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元素养检测(二)(第二单元)(90分钟100分)【合格性考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通过智能电网数据实时了解一个城市每个功能区的用电负荷曲线,可以推断其用地性质。下图为一个城市某功能区块的某日用电负荷曲线,读图完成1、2题。1.城市
功能分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A.用地性质B.人口密度C.产业分布D.建筑密度2.图示反映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绿化带【解析】1选A,2选B。第1题,城市功能分区的划分依据是按用地性
质来划分的,可分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绿地、非建设用地等。第2题,由图示可知,用电负荷最大是在18:00~22:00,这个时间段是人们下班在家休闲时间,应是住宅区。下图示意某市某区的昼夜人口变化,读图完成3、4题。3.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
。该区卧城位于()A.东南部B.北部C.东部D.西南部4.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是()A.④处为商住混合区B.③处为中心商务区C.②处为休闲娱乐区D.①处为高新产业区【解析】3选C,4选A。第
3题,昼夜人口变化反映的是城市人们空间活动的变化。卧城的人们应该是昼少夜多,因为白天去上班,晚上回家休息。图中卧城应在③处,位于东部。第4题,①人口昼夜均少,说明人口分布、流动小,应是郊区;②处人口昼多夜少,应是人们上班区(比如工厂);③处昼少夜多,为卧城,属于居住区,白天去上班,晚上回家休息
;④处人口昼夜均多,应是商住混合区,白天来购物,晚上要睡觉。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5、6题。5.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
施投资6.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解析】5选B,6选A。第5题,在组团式城市布局中,各城区分散布局,中间有林地隔开,
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不能缩短居民出行距离,不能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第6题,物流园区要在交通方便的地方,①处靠近高速公路出入口,有公路经过。化工园区应远离居民区,因化工业污染大气和水,所以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当地最小风
频的上风向。(看图时注意先看右下角的图例、左下角的风频图。)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读下图“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回答7、8题。7.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中心环境质
量较差B.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C.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D.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8.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则它最可能分布在该城市的()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解析】7选C,8选B。第7题,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
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它是一个比值,是分数,分母越大比值越小。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的市中心,所以在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一定的条件下,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是由于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第8题,在东北方向工业
区地租指数最高,说明工业企业数量多,环境质量差,不适宜高级住宅区分布,而在西南方向工业区地租指数最低,说明工业企业数量少,环境质量优,适宜高级住宅区分布。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
家”的独特风貌。据此完成9、10题。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苏州古城的规划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B.欧洲传统城市的布局与苏州类似C.苏州的这种建筑格局反映了经济因素对城市的影响D.苏州的建筑格局与北京类似10.下列不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是()A.苏州
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B.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C.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D.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解析】9选A,10选D。第9题,欧洲的传统城市多以教堂为中心;苏州的建筑布局体现了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体现“天
人合一”的思想。第10题,苏州古城体现地域文化的影响;北京的城市布局以皇宫建筑群为中心,体现了封建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力;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并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工业区向城市外缘移动主要是受经
济因素的影响。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座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读安徽宏村实景图,完成11、12题。11.“背山”“面水”的区位对宏村的影
响是()A.“背山”利于冬季通风B.“背山”利于冬季降水C.“面水”利于夏季通风D.“面水”利于增大温差12.宏村的民居风格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A.春季多风B.夏季炎热C.秋季多雨D.冬季寒冷【解析】11选C,12选B。第11题,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该地“背山”有利于阻挡冬季风的侵
入,“面水”利于夏季通风。第12题,该村处于安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从“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等也可以看出,当地夏季炎热多雨的气候特征。开平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是著名的华侨之乡。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多兴建于明末至民国时期,现存1800多座,为
多层建筑,墙体厚实坚固。碉楼(如图)高耸挺立,视野开阔,用于村与村之间的联系,开平碉楼是碉楼中数量较少的一种类型。据此完成13、14题。13.除居住外,修建开平碉楼兼备的功能还有()A.旅游和商业B.供水和通信C.防洪和防
匪D.防风和御浪14.碉楼适宜建在()A.村庄中央B.村口山岗C.村后洼地D.水井附近【解析】13选C,14选B。第13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洪涝多发,且历史上社会动荡。归乡华侨为保护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
全和财富,修建碉楼居住,并起到防洪和防匪的作用。第14题,碉楼的作用是用于村与村之间的联系,高耸挺立,视野开阔,因此建在村口山岗上较合适。下图显示我国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据此
完成15、16题。15.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16.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
区,最适宜的是()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解析】15选C,16选A。第15题,读图可知,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小于南部地区;地租相同的区位,东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
交通设施较好;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较差,该方向地租下降速度快,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第16题,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城市的西北方向,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钢铁工业大气污染严重,不适宜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甲地是离市中心距
离相同,地租水平最高的地区,说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条件好,最适宜布局电子信息产业;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产业园占地面积大,应该布局在地租相对低的地方,而甲地地租成本相对较高。停车难是现代城市的一大问题,新的信息技术让停车更智慧。读“某停车系统示意图”,完成17、
18题。17.地理信息系统(GIS)能为该系统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A.分析和管理车位空间信息B.定位和跟踪车辆动态信息C.获取司机的实时通信信息D.整合网络支付者个人信息18.该系统的利用有利于城市()A.减少水体污染B.缓解交通拥堵C.控制人口密度D.降低地价房租【解析
】17选A,18选B。第17题,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智能化地理分析技术,城市停车位置的数字化分析,可以动态地及时获取最近停车位的车位信息,方便停车。第18题,智能化的停车系统,有利于车主尽快找到停车位,有利于缓解道路拥堵,节约时间,减少油耗。随着城市化的推
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如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主要影响是()A.蒸发量下降B.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C.降水量增加D.地下径流量增加20.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
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增加下渗量④解决城市内涝问题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解析】19选B,20选D。第19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表硬化,植被减少,雨季时雨水下渗量会减少,造成地表径流量增加。第20题,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
,该模式对土壤侵蚀影响较小,会补充地下水,增加下渗量,减轻城市内涝问题。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读我国某城市某住宅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内部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____________,简要分析其区位优势。(2)某开发商在B地区开发了高档住宅区,说明该
住宅区的区位优势。(3)该城市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解析】第(1)题,A地区位于城市的中心,交通便利,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中心商务区(商业区)。第(2)题,主要从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从图中看B地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地带;位于河流上游沿岸;靠近风景区和教育区(好风、好水、环
境美);靠近公路,交通便利。第(3)题,读图可知,该城市工业区位于城市边缘;多沿交通线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位于河流下游沿岸。答案:(1)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市场。(2)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地带;位于河流上游沿岸;
靠近风景区和教育区(好风、好水、环境美);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污染较轻);靠近环路或放射状道路,交通便利(绿色、自然、交通便捷)。(3)位于城市边缘;多沿交通线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位于河流下游沿岸。22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地域文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
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1)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怎样的特点?(2)仔细观察有关图片,说出南北方民居的建筑
结构反映了各自怎样的地理环境特点,列表说明。地域民居结构特点民居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解析】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西关大屋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洲窗和趟拢门,以及独特的布局形式,使其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西关
大屋和北京的四合院都是农业文化为主体的社会文化的产物。答案:(1)内向性,封闭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农业文化。(2)地域民居结构特点民居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北方低矮,门、窗户均较小,严实冬季寒冷,多风沙天气南方高敞,门、窗户宽大,通透性好,屋檐多长廊潮湿多雨的天
气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下图为某城市1960~2010年人口和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材料二下图为该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水资源情况统计图。(1)据材料一分析该城市50年间人口和用地变化情况。(2)据材料二分析该城市在发展过
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非农业人口整体呈增加趋势(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增大;耕地面积减小。一般描述特征都是把图中表示的因素大小和变化趋势描述清楚即可。第(2)题,
城市化中的问题,如城市建筑面积扩大,雨水下渗量减小;地表汇水速度加快,地表径流量增大;易形成城市内涝等。对症下药,整治措施主要有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答案:(1)非农业人口整体呈增加趋势(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
重整体呈上升趋势;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增大;耕地面积减小。(2)问题:城市建筑面积扩大,雨水下渗量减小;地表汇水速度加快,地表径流量增大;易形成城市内涝。措施: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
加速雨水的排泄。【等级性考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珠三角一带保存着为数不多的以蚝壳(即生蚝的壳,生蚝生命力强,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海浅水区域,经常作为食物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为墙的古建筑,
生蚝壳拌上黄泥、熟糯米等堆砌成墙,形成蚝壳墙,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现如今很少建设以蚝壳为墙的建筑。读图完成1~3题。1.蚝壳以约45°的倾角向下排列的最主要原因是()A.美观大方B.节约蚝壳C.利于雨水排泄D.坚固耐用2.用蚝壳为墙的主要环境意义是()A.就地取材,废物利用B.墙面多棱,利于
防盗C.美观大方,十分坚固D.蚝壳丰富,成本低廉3.现如今很少建设以蚝壳为墙的建筑的主要原因是()A.当地政府保护生蚝和蚝壳B.气候变化,生蚝数量减少,蚝壳减少C.社会治安良好,失去防盗作用D.新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解析】1选C,2选A,3选D。第1题,珠三角属于湿润区,降水多。从建筑的实
用角度分析,蚝壳以约45°的倾角向下排列的最主要原因是利于雨水排泄。美观大方不是主要原因;该地蚝壳资源丰富,节约蚝壳不是主要目的;坚固耐用与倾斜角度无关。第2题,生蚝壳为墙的主要环境意义是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利于防盗、成本低廉和美观大方,十分坚固不是
环境意义。第3题,现今很少建筑用蚝壳砌墙的主要原因是新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更加结实耐用。到2020年西安城镇人口拟达到1100万人,并形成“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的总体布局。下图为我国西安市“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示意图,其中,新城区Ⅰ为1972~2004年规划城区,新城区Ⅱ为2004~2020年规划
城区。读图完成4、5题。4.目前,西安市城市化过程正处于()A.缓慢发展阶段B.加速发展阶段C.成熟阶段D.衰落阶段5.在1972年~2020年西安城市化总体规划概要中,西安市两次规划的新城区都向北迁移,其主要原因是()①北部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价
低廉②北部有渭河从规划区域流过,为该区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③北部交通十分便利④北部地区工业发达,科技先进,经济基础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4选B,5选A。第4题,图中新城区Ⅱ远大于新城区Ⅰ,说明城市化速度在加快,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第5题,根据图示:西安北部靠近渭河。西安市
两次规划的新城区都向北迁移,其主要原因是北部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价低廉;北部有渭河从规划区域流过,为该区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二、非选择题(共10分)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和关注程度也
越来越高。下面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他们所在城市的相关信息。材料一该城市及郊区地形剖面图。材料二该城市1990年和2010年土地覆盖百分比。(1)结合地形和植被状况,分析该城市冬季空气自净能力下降的原因。(2)指出土地利用的
变化,给该城市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3)说出该城市城郊之间近地面污染物迁移的方向,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解析】第(1)题,看图可知,当地地形为背风坡,冬季不利于气体流动;从植被看,华北地区冬季植被落叶。第(2)题,由图可知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不透水层大大
增加,即城市地面被大量硬化,导致热岛效应、内涝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第(3)题,风从郊区吹向城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必须布置在环流圈之外,避免交叉污染;另一方面郊区可加强绿化,提高郊区的绿化率。答案:(1)该市地处冬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风速小;冬季植被
落叶,调节作用减弱。(2)建设用地大幅增加,绿化用地有所减少;加重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城市内涝的形成;城市水资源更加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调节功能减弱。(3)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关闭Word文档
返回原板块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