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7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00.185 KB
  • 2024-10-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课时练7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课时练7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课时练7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课时练7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docx,共(7)页,100.18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700bcfff09b200b0af061941e92856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时练7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狂刷小题·分层练[基础·达标练]1.[2022·广东梅州期末考试]以下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学习笔记,学习的主题应是()措施目的废中书省和宰相、权分六部皇帝独揽大权设内阁协助皇帝决

策设特务机构严密控制臣民、执法行事…………A.唐朝政治制度的变化B.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C.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D.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2.[2022·广东珠海考试]明初,朱元璋在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

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A.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B.扩大了六部权力的范围C.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D.缓和了君相之间

的矛盾3.[2022·北京市东城区期末考试]内阁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明朝中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由此可知()A.内阁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B.明朝中期相权加

强C.“票拟”使内阁大学士拥有决策权D.内阁负责监察百官4.[2022·河北张家口考试]清廷重要文武官员之任免及各部尚书、侍郎和各省总督、巡抚等官员的补放,均由军机大臣负责开列应补员名单,交皇帝选择任用。这表明军机处()A.能够制约皇权B.负责官吏考选C.成为权力中枢D.充当决策顾问5.[

2022·江苏南京考试]为了能了解各级官员的真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存在的报喜不报忧的弊端,清朝雍正帝进一步完善了密折奏事制度。拥有密奏权的官员既有封疆大吏,也有七品县令,人数有1000多人。由此可见,密折制度()A.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B.加强了对边疆民族

地区管辖C.摆脱了对内阁大臣的依赖D.缓解了各级官员之间的矛盾6.[2022·山东省枣庄市期末考试]据图1和图2,清政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B.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C.缓解基层官员的冗滥D.增加

地方政区的层级7.[2022·广东佛山考试]清代顺治帝指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因地而名,与江南河北、山左关右何异?孟子云,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此无可讳,亦不必讳。”这一言论()A.消除了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B.反映了趋向一统的民族心理已经深入人心C

.标志着天下一统的观念正式形成D.适应了疆域扩大、多民族国家的管理需要[高考·适应练]8.[2021·天津高考,4]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

权”的根本原因是()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9.[2020·浙江卷1月,7]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

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C.“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D.“别黑白而定一尊”10.[2019

·北京高考,15]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素能·培优练]11.[2022·天津市东丽区期末考试]有学者认为“作为秦始皇混一海内以来历代沿用的辅政制度,早已为士大夫官僚集团所认同和接受,有其巨大的制度惯性”。突破这

一制度惯性的演变是()A.从世卿世禄制到官僚制B.从察举制到“恩荫”制度C.从宗主督护制到三长制D.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12.[2022·山东省菏泽市期末考试]明朝前期,内阁“不过文学侍从”“其重亦止于票拟”。

到万历年间,内阁阁臣“虽无宰相之名,实有赞襄之责”“举天下国家之务,无巨无细,有一不问阁臣者乎”。这表明明朝内阁()A.实现了朝廷内部权力再分配B.逐渐掌握了决策权C.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D.直接秉承皇帝旨意1

3.[2022·山西省期末考试]明太祖曾写诗发出这样的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康熙帝也曾在谈话中抱怨“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这主

要反映了()A.中枢决策机构的弱化B.对商人生活的向往C.官僚集团的怠政D.对帝王生活的厌倦14.[202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考试]明代后期,“朝廷有命令,必传之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

由此可推知,明朝后期()A.政府权力运行产生异化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D.内阁法定地位丧失15.[2022·山西省怀仁市期末考试]明代后期,“朝廷有命令,必传之于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

监,太监乃进至御前”。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内阁权力发生了膨胀B.司礼监和内阁相制衡C.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D.明朝中枢机构的变化16.[2022·山西省临汾市期中考试]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

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赞誉()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B.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海航技术的高超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D.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推动作用巨大17.[2022·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期中考试]

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郑和六下西洋: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A.缓解财政压力B.践行儒家仁政C.实行闭关政策D.

推动民族融合18.1735年,乾隆帝以军机处为“前朝败政”,予以撤销;1737年,又谕令大学士鄂尔泰等仍办理军机事务;到1738年,正式称为“军机处”,省去“办理”二字。此后,军机处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大。这一变化说明(

)A.君主集权走向顶峰过程艰难B.军机处是强化皇权的工具C.清初中枢权力体系不断创新D.清初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19.[2022·德州市模拟考试]康熙帝曾下谕地方官要在沿海各地增设炮台,并指出:“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累,国家承平日久,务须安不忘危。”这反映出清王朝()

A.已经将边防的重点转向海疆B.预见到中国海患问题的严重性C.采取了更为积极的对外政策D.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先进性20.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台湾派人议和,康熙帝颁旨坚称“不可与琉球、高丽外国比”,“若其诚心削发归诚”方可招抚,并指示施琅:“进剿台湾事宜关系甚重,如有机会断不可

失。”据此可知,当时()A.康熙力主和平招抚台湾B.台湾正处于外国殖民统治之下C.施琅建议武力统一台湾D.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21.[2022·青岛黄岛区期中]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区调整疆界,归并事权;清查土地,清理财粮;选拔官吏

,推进改土归流;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稍有减轻。据此可知“改土归流”()A.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B.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C.破坏了民族团结D.使皇权空前强化22.[2022·黑龙江省牡

丹江市期末考试]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上述材料表明我国中央政府()A.开始管辖东北地区B.努力发展睦

邻友好关系C.开始管辖西藏地区D.运用法律手段管辖边疆课时测评·提能力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2·山东省烟台市期末考试]《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的目的是()A.强化封建皇权B.便于传达中央政令C.监视官民D.控制国家兵权2.[2022·衡水考试]明初,吏部在皇帝的直接领导下履行本职。明朝中期

后,皇帝扶持吏部尚书成为事实上的外廷之长,与此同时,皇帝又以擢升吏部侍郎(吏部尚书的副职)入阁来加强内阁对吏部要务的参预。这样调整的目的是()A.重视人才选拔B.防止内阁专权C.尊重内阁权威D.确保皇权至上3.[2022·山东省烟台市期末考试]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七载:“洪武元年,始备六

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材料本质上说明当时()A.丞相权力受限更多B.政令畅通得到保

证C.六部地位显著提高D.集权统治得到强化4.[2022·山东青岛期中考试]《明史》载:“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间有贤辅,卒蒿目而不能

救。”这表明()A.中央集权加强B.君主专制加强C.宦官取代六部D.宦官权力失控5.[2022·广东省大联考]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

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6.[2022·安徽省铜陵市期末考试]明朝有人记载:“自此夷(荷兰)通市,遂得彼所用诸炮,因仿其式并

方制造,即未能尽传其精奥,已足凭为长城矣。”这说明当时()A.明政府仍厉行海禁政策B.中国全面学习西方技术C.传统的华夷观念被打破D.人们忧患意识仍较淡薄7.[2022·北京东城考试]1407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国。随后,琉球、中山、日本、别失八里、

苏门答剌、满剌加、小葛兰等国入贡。除少数的几个国家外,大多数国家使节的来访都与郑和的出使有关。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A.给明朝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B.是明朝朝贡体制的延展C.消除了海禁政策造成的不利影响D.密切与亚非拉友好关系8.[202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

考试]据史书记载,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等国,几乎每次都随郑和使团入贡明朝;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后,阿拉伯地区的忽鲁漠斯、阿丹、佐法尔,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竹步、麻林等国也多次遣使纳贡。这表明郑和使团()A

.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局面B.大大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C.扩大了明朝在印度洋沿岸的影响力D.促使明廷放弃了“海禁”政策9.[2022·江苏省苏州市期末考试]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

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10.[2022·北京市海淀区期末考试]1629年,马懋才上书崇祯皇帝,陕西自然灾害后,“民争采

山间蓬草而食”“蓬尽矣则剥树皮以为食……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地方官员“严为催科(严征苛捐杂税)”,侥幸活下来的百姓“转相逃,则转相为盗”。这一材料反映明末()A.天灾人祸交织B.土地兼并严重C.边防危机四起D.君主不理政事11.据《清高宗实录》记载

,乾隆帝曾说:“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贷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这句话本质上反映出()A.地方治理得以强化B.思想文化控制严密C.专制君主乾纲独断D.监察制度达到

顶峰12.嘉庆年间,户部请在奏折内将军机处抬写,以示优异。嘉庆皇帝以“军机处体制与部院衙门无异”为由予以否决。四川前线将领广兴递送奏报时另有一份咨文送军机处,被嘉庆察知责罚,皇帝再三谕饬,严禁臣僚奏事关会军机处。这些举措表明嘉庆皇帝重在()A.分割中枢机构权力B.防范

内外大臣交结朋党C.抑压军机处的权势D.提高部院衙门行政效率13.[2022·河北省邯郸市期末考试]雍正在批复福建布政使的密折中写道:尔可凡事与督抚开诚,就尔所见呈知上司。若有徇私不法之半,有实凭据之处,方是尔当奏之时。寻

常地方事宜,非尔奏之任。据此推断,雍正皇帝实行密折制度意在()A.杜绝地方官员贪污腐败B.鼓励官员互相检举C.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D.统一奏章书写格式14.[2022·山东烟台期末]“此职之设,对于巩固西北边防,抵抗沙俄侵略,稳定社会秩序

,防止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曾发挥了重大作用。”材料中的“此职”指的是()A.台湾府B.驻藏大臣C.伊犁将军D.理藩院15.[2022·山东金太阳联盟联考]乾隆年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看到中国景象后断定:“中国社会已经

被卡住无法前进”,“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这说明当时清朝()A.因英国侵略而发展停滞B.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C.对外厉行闭关锁国政策D.遭到白莲教起义的沉重打击16.[2022·山东滨州考试]康熙二十三年,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

(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这一变化()A.振兴了沿海经济B.保护了民族工业C.顺应了时代潮流D.妨碍了中外交流二、非选择题17.[2022·北京延庆期末](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太祖阐述

废宰相的原因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摘自《皇明祖训·祖训首章》材料二明

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对明初废宰相的做法进行了尖锐批评。他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

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摘自《明夷待访录·置相》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明太祖与黄宗羲两人对废宰相做法的不同理解。18.(11分)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下表是清朝前中期边疆治理的部分措施地理方位具体措施东南地区①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远征台湾②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东北地区①康熙前期,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②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

东北部边界西北地区①1757年击败准噶尔部②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③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行政单位进行统治④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要务西藏地区①清初册封达赖和班禅②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③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1)根据材料说明清中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发展中受到了哪些威胁?(5分)(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前中期边疆治理措施的意义。(6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