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共(7)页,43.68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6cf7e05067cb1b3c8faefd907d2b8f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伍隍中学2021级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西周和春秋时期,贵族婚姻多采用聘娶婚,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才能完成,《礼记·内则》提到"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聘娶婚被看成婚姻的唯一合法程序。这种婚姻制度
A.构建起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B.成为宗法制实施的重要保障C.凸显出女性尊贵的社会地位D.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公元前178年,汉文帝即位不久,出现日食。他趁机下了一道罪己诏,主动承认自己“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公元前177年,又出现了日食,而这一次,文帝则让宰相周勃去封地任职,使他离开长安政
治核心圈。汉文帝这两次日食举措()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B.意在削弱丞相势力C.顺应政治统治的需要D.推动儒学地位的提高3.如表为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有关记述。这体现了当时记述出处“于五级大寺内,为太祖已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各长一丈六尺,都用赤金二十五万斤。”《魏书》“长沙寺僧业富
沃,铸黄金为龙数千两埋土中,历相传付,称为下方黄铁,颖胄因取此龙,以充军实。”《南齐书》“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梁书》A.国家财政依赖寺院经济B.佛教始终受到统治者推崇C.儒学正统地位面临挑战D.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了破坏4.宋代,“尘世有摇小鼓
而售戏而具者”。所谓“摇小鼓”是指商贩在叫卖吆喝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特色音响广告,它借助一定的器具,形成一定的音乐认知,成为特定的引向具体商品的替身。“摇小鼓”的出现A.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B.凸显了商
贩的市场意识C.瓦解了城市的坊市界限D.催生了音乐艺术商业化5.孔庙从祀是指以孔门弟子及后世儒者附祭孔庙。孔庙从祀延续千年,其间以“传道”“明道”儒者居多,如的的朱熹等。清代,范仲淹成为以事功著称从祀孔庙的第一人,开创了以“行道之儒”从祀之风气。这一变
化,反映了A.清政府对改革的推崇B.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C.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范仲淹学术影响扩大6.清政府将盐税作为重要税源,采用专区专卖形式严加管控。1855年,曾国藩向朝廷奏请拨给浙江盐商3万盐引作为
销售凭证,由浙江盐商自行运销至江西、湖南等地,浙盐从而跨越了传统的销售地界。此举主要缘于()A.政府萌发近代盐业管理意识B.南方局势动荡扰乱盐业销售C.列强发动战争加剧盐业危机D.外国商品输入加述白银外流7.从1872年创刊开始《申报》刊登的广告,所占版面的比例越来越大,所用
字体、字型逐渐富于多样性,插图也逐渐从无到有,从手绘图片发展到摄影图片,且广告内容也经历了一个从简单介绍商品销售或营利性服务信息到最终系统而持续地进行营销策划的转变过程。上述变化主要得益于()A.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B.民众审美水平的提高C
.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D.报刊印刷技术的进步8.1918年3月,《新青年》刊出了一唱一和的“双簧信”。一封是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用文言文历数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罪状;另一封是刘半农用白话文写的对“王敬轩”反对文学革命、为旧文学辩护的驳斥文,引起广泛社会关注。该举意在A.提倡科学与民主
B.全面否定传统文化C.宣传马克思主义D.推动思想文化革新9.南京国民政府在各级公务员的任用资格上,均有“对民国有勋劳或致力于国民革命X年,经证明属实”的字样;在考试科目上,无论高等考试还是普通考试,或是特种考试
,均有中国国民党党义或三民主义等科目。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录用制度()A.体现了选拔程序的严谨性B.具有较强的党派性和政治性C.推动了文官体制的近代化D.激发了革命青年的家国情怀10.山西辽县在1940年抗日根据地加强村政建设前,只有33个编村,每村干部3人;村政建设开始后,缩小编
村规模,仅辽县东部(西部为日占区)就有71个编村,各村普遍建立平均近20人的村政委员会,只有村长1人脱离生产。这()A.扩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规模B.提高了敌后军民的生产积极性C.有利于增强基层社会动员效果D.体现了民主政权建设基本原则11.19
77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一套涵盖初高中阶段数学、物理、化学绝大多数知识点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再版发行,考生们纷纷抢购。其主要原因是()的A.印刷技术突飞猛进B.高中招生急剧增加C政策调整拉动需求D.改
革开放解放思想12.20世纪80年代,外汇市场存在官方汇价市场和外汇调剂市场,外汇调剂市场中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明显高于官方汇价市场。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价从5.7:1调整为8.7:1,同时实行单一浮动汇率制。1994年汇率改革A.有利于构建国际
金融新秩序B.加大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C.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D.助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40年前,中国没有专门管理涉外事务的机构,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朝贡”事务。中国外交体制演变,始于“五口通商
大臣”设立,后来随通商口岸扩展,设置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负责管理对外通商事务。1861年,咸丰帝迫于英法压力,成立总理衙门,它是专管洋务及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中国外交体制重大变化。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领事馆,它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中西交往中,清朝放弃了“
谕”“批”等居高临下的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1901年,外务部设立,它厘定使节职制,制定外交规章,重视外交官培养,中国近代外交体制正式确立,这对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积极作用。——摘编自《外交近代化》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
交,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影响深远的外交理念,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格局,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十八大后,党中央开
创性提出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新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软实力显著提升。7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始终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国际风云
变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摘编自《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清朝外交的主要变化,分析其变化的重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历程,概括新中国外交的重大影响。14.阅读材料,完成下
列要求材料以下是新中国1949—2009年科技辉煌60年重大发明与创新成果节选时间重大科学发明与技术创造.20世纪50年代号召向科学进军,解放牌载重汽车在长春下线,试制成功新型喷气式飞机,发现大庆油田,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第一台国产
电视机北京牌电视机诞生,第一台国产计算机103机诞生。20世纪60年代第一台万吨级水压机研制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船“东风号”建设成功,运营规模世界第一的北京地铁一号线通车。20世纪70年代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治疟新药“青蒿素”研制
成功,袁隆平培育出一代籼型杂交水稻,第一代国产主战坦克69式坦克诞生,王选实现精密汉字存入计算机,第一根石英光纤诞生开启中国光纤数字化通信新时代,北大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首次实现输出印制中文报纸。20世
纪80年代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试射成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银河”亿次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转移核糖核酸,中国首个移动电话系统诞生,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开通。20世纪90年代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银河10亿次巨
型计算机系统通过鉴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中国正式接入因特网,国产歼10首次试飞成功,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21世纪初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首枚高性能通用微处理芯片龙芯诞生,神舟系列.飞船升空
,嫦娥探月工程开展,三峡大坝建成,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产业化获得重大突破。——节选自王渝生《新中国科技发展60年》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科技”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相关史实予以简
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符合主题,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五四”前,女校教育以培养“贤妻良母”为宗旨,教科书的内容都贯穿着三从四德、贞操节烈等封建
思想。“五四”时期,伴随着“男女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的深入,受五四运动的冲击,女子教育开始强调女性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特别注重爱国主义教育。随着杜威“平民主义”教育理论的传入,一场以平民化为特征普及女子平民教育的运动兴
起并迅速在全国蔓延,京、津、沪等地都办起了许多为女子求学的平民女校,平民女校的建立打破了少数贵族女子独占教育的权力。为了解决平民女子就学期间的经济问题,又发展出了女子工读运动,在舆论的鼓吹下,湖南等地设立了女子勤工俭学学会,全国掀起了女子留学的热潮,开始了另一种形式
的女子半工半读教育。自清末兴女学以来,由于封建礼教的影响,女子教育在教育机构中,采取的是男女两性双轨制。“五四”思想的影响下,广大妇女加深了对建立中国男女平等教育体系的历史迫切感,强烈要求大学开女禁、中学男女同校。——摘编自高羽《“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知识,概括五四运动时期女子教育变革兴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时期女子教育变革表现及其意义。16.材料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政府多次召集议员、财界、舆论界的会议,要求其与政府合作。《朝日新闻》《日日新闻》《读卖新闻》等大报,都开辟国民“国防捐款”专栏,每天更新捐款人
姓名、捐款数额等信息,并配以煽动性语言,以增强示范效果。1937年8月,日本内阁通过《国民精神总动员计划实施纲要》,要求国民“增强举国一致,尽忠报国的精神”。9月11日,在东京召的国民精神总动员大会,要求国民做到尽忠报国,坚忍持久,支持战争。10月成立了米官半民性质的国民精神总
动员联盟,在全国各地成立相应的组织,各级行政长官兼任会长。1938年4月,日本政府颁布《国民总动员法》,以立法的形式将国民卷入战争体制。—摘编自史桂芳《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形成及原因》(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全面侵华初期战争动员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
全面侵华初期战争动员的影响。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户籍年代均田户数受足户数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高宗时期10101.069.0武则天时期40143.5102.0玄宗时期322148.7
106.6代宗时期112149.389.8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材料二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
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的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
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获得更多资
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