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市八十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3)页,1000.75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6c930ae58f1279f71e51d97e1a7a5c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3月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测评高一生物选考班级___行政班级___姓名___考号___(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提示:试卷答案请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在答
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答案】B【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
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详解】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是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C、豌豆红花和豌豆的高茎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
误;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不是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B。2.经典型半乳糖血症是一种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他们再生一个女儿患此病的概率是()A.1/2B.1/4C.1/6D.1/8【答案】B【解析】
【分析】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以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父子有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母女有正非伴性”推测,意思为:若父母都没有患病但是生下了患病的子代,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此时看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是否患病,女
患的者的父亲和儿子只要有正常的,该病就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否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父母都患病但是生下了不患病的子代,则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此时看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是否患病
,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只要有正常的,该病就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否则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详解】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患病的孩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由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具有“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者
”的特点,结合题中“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用A/a表示相关基因,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再生一个女儿患此病(aa)的概率是1/4,B正确,ACD错
误。故选B。3.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该生物测交后代中,与两个亲本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A.25%B.50%C.75%D.100%【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亲代为AaBb×aabb,后代中与亲本基因
型不同的个体(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A错误;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亲代为AaBb×aabb,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后代中与亲本基因
型都不同的个体(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B正确;C、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C错误;D、该生物测交后代中,与两个亲本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
占的百分比是50%,D错误。故选B。4.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处于()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在纺锤丝牵引
之下移向细胞两极。【详解】A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示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AB错误;C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C正确,D错误。故选C。5.四分体是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B.互相配对的四条染色
体C.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D.两条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详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
生联会,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即A正确。故选D。6.某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2条
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依次是()A42、84、84B.84、42、84.C.84、42、42D.42、42、84【答案】B【解析】【分析】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
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经过染色体的复制后,核DNA加倍,但染色体条数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姐妹染
色单体分离,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详解】某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即21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由于此时经过了DNA复制,所有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两个染色单体,此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数目为84个,染色单体数等于核DNA的数目,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并
未随着DNA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染色体数目依然为42个,即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84、42、84,B正确,ACD错误。故选B。7.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
生理活动是()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C.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D.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详解】ABCD、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BCD错误,A正确。故选A。8.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有一个精细胞的基因
型为AB,那么另外三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ab、abB.Ab、aB、abC.ab、AB、ABD.AB、AB、AB【答案】A【解析】【分析】一个AaBb的精原细胞可以产生4个精子,2种类型;一个AaBb的卵原细胞只能产生1
个卵细胞,1种类型。【详解】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个精子,两两相同,且不同种的精子中含有体细胞中相应的等位基因。故与AB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B,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均为ab。综上所述,A正确。故选A。9.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体细胞中常染色体
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A.22,XB.22,YC.44,XXD.44,XY【答案】C【解析】【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人体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中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
【详解】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有46条,包括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XX,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不包括A.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B.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C.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D.子代数目
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果蝇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身体较小、所需培养空间小,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等优点,果蝇常用作生物科学研究的
实验材料。【详解】果蝇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不是其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A错误;果蝇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B正确;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仅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相对性状少而明显,便于分析,C正确;果蝇繁殖快,子代数目
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D正确。【点睛】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简单,主要是识记和积累,记住其具有的优点,进而利用排除法选择正确的答案。11.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A.祖父B.祖母C.外祖父
D.外祖母【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
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12.下列四个遗传病的系谱图中,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
是()A.①B.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测,“无中生有”是隐性,“无”指的是父母均不患病,“有”指的是子代中有患病个体;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父亲正常的话是常染色体遗传.“有中生
无”是显性,“有”指的是父母患病,“无”指的是后代中有正常个体;显性遗传看男病,儿子正常母亲患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母女都患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母亲和女儿都正常,遗传病只在男子之间遗传的话,极有可能是伴Y染
色体遗传。【详解】A、图①中父母正常,而女儿有患病,则必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符合题意;B、图④中父亲患病,而子女都有正常个体,则可能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B不符合题意;C、图①中父母正常,而女儿有患病,则必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③中母亲患病,儿子
也患病,则可能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C不符合题意;D、②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不能排除伴X染色体遗传;图④中父亲患病,而子女都有正常个体,则可能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DNA携带遗传信息,随机选取的两个个体
有相同遗传信息的可能性极低,因此DNA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这种方法称为DNA指纹技术。此技术不常..应用于()A.亲子关系鉴定B.犯罪嫌疑人确认C.糖尿病的确诊D.遇难者残骸确认【答案】C【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量
和排列顺序不同;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详解】ABD、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不同的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且每个特定的DNA分子具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
的排列顺序,因此DNA分子具有特异性,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可用于亲子关系的鉴定、犯罪嫌疑人确认、遇难者残骸确认,ABD不符合题意;C、糖尿病的确诊一般是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与DNA的指纹技术无关,C符合题意。故选C。14.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
子是()A.荚膜多糖B.蛋白质C.R型细菌的DNAD.S型细菌的DNA【答案】D【解析】【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
”,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S型菌的DNA分子是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符合题意。
故选D。15.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B.核糖、含氮碱基、磷酸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答案】D【解析】【分析】DNA部分水解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得到磷酸、脱氧核糖、四种含氮碱基(A、T、C、G)。RNA部分水解得
到4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得到磷酸、核糖、四种含氮碱基(A、U、C、G)。【详解】A、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DNA水解不会产生氨基酸;DNA含有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不是葡萄糖,因此葡萄糖不是其
水解产物,A错误;B、DNA含有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不是核糖,因此核糖不是其水解产物,B错误;C、由A分析可知,氨基酸和葡萄糖不是DNA的水解产物,核苷酸是DNA部分水解的产物,不是彻底水解的产物,C错误;D、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因此其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糖
、(4种)含氮碱基、磷酸,D正确。故选D。16.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当其遗传物质R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B.核糖、核苷酸、葡萄糖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D.核糖、含氮碱基、磷酸【答案】D【解析】【分析】1
、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
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详解】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当其遗传物质R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是核糖、含氮碱基、磷酸。D正确,A、B、C错误。故选D。17.决定自然界中真
核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B.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C.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答案】B【解析】【分析】1、DNA分子的
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详解】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而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
体内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ACD错误,B正确。故选B。18.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A.是DNA母链的片段B.与DNA母链之一相同C.与DNA母链相同,但U取代TD.与DNA母链完全不同
【答案】B【解析】【分析】DNA在进行复制时,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双链解旋分开,以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链,经过一系列酶(DNA聚合酶、解旋酶等)的作用生成两个新的DNA分子,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中都有一条来自亲代DNA,一条是新合成的。【详解】A、由于D
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所以DNA复制完毕后,得到的DNA子链不可能是DNA母链的片段,A错误;B、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完毕,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母链之一相同,B正确;C、DNA复制时遵循碱基
互补配对,A与T配对,G与C配对,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另一条母链相同,C错误;D、由于复制是以DNA的双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母链之一相同,D错误。故选B。19.某DNA片段一条链上的碱基序列为5
′-GAATTC-3′,则其互补链的碱基序列是()A.5′-CUUAAG-3′B.3′-CTTAAG-5′C.5′-CTTGAA-3′D.3′-CAATTG-5′【答案】B【解析】【分析】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为:A-T,T-A,G-C,C-G。
【详解】某DNA片段一条链上的碱基序列为5′-GAATTC-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其互补链的碱基序列是3′-CTTAAG-5′,ACD错误;B正确。故选B。20.下列物质的观测尺度由大到小的是()A.脱氧核苷酸→DNA→基因→染色体B.染色体→DN
A→基因→脱氧核苷酸C.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答案】B【解析】【分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详解】脱氧核苷酸是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基因通
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故由大到小的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B正确。故选B。21.以抗花叶病大豆植株甲、乙做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甲、乙植株均为纯合子B.甲、乙的抗病基因位于非同
源染色体上C.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F2抗病植株有4种基因型【答案】D【解析】【分析】F2中抗病:感病为15:1,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抗病、感病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大豆的抗病、感病由A/a、B/b控制,抗病的基因型为A_B_、aaB_、A_bb,感病的基因
型为aabb。【详解】AB、F2中抗病:感病为15:1,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抗病、感病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大豆的抗病、感病由A/a、B/b控制,F1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AB正确;C、F1
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抗病:感病为3:1,C正确;D、F2抗病植株有8种基因型,分别为A_B_(4种)、aaB_(2种)、A_bb(2种),D错误
。故选D。22.下图为某植物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C.④③②①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③细胞中着丝粒
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详解】①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③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
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间先后排序为④①②③,A正确。故选A。23.有性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十分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前后代
染色体数目恒定B.有性生殖所产生的后代全部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后代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D.有性生殖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在选择中进化【答案】B【解析】【分析】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
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2、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详解】A、通过减数分裂,得到了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的生殖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
到体细胞中的数目,所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A正确;B、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子代继承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能继承单亲的遗传物质,B错误;C、减数分裂中,由于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
间可以互换(交叉互换),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在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随机结合,所以同一双亲的后代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C正确;D、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性状也呈现多样性,这种多
样性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D正确。故选B。24.萨顿假说认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下列不支持...此推测的是()A.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均保持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B
.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基因和染色体,在配子中单个存在C.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D.体细胞中基因的数量远远大于染色体的数目【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
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以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相同。【详解】A、
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均保持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说明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A不符合题意;B、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基因和染色体,在配子中单个存在,说明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B不符合题意;C、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说明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C不符合题意;D、体细胞中基因的数量远远大于染色体的数目,不能证明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D符合题意。故选D。25.鹅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Z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豁眼性状,常染
色体上h基因能抑制b基因功能,而表现出正常眼。下列杂交组合后代能通过眼的性状区分性别的是()A.HhZbZb×HHZBWB.HHZBZb×HHZBWC.hhZBZB×HHZbWD.HhZbZb×HhZBW【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
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为【详解】A、基因型为HhZbZb的鹅与基因型为HHZBW的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HHZBZb、HhZBZb、HHZbW、HhZbW,Z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豁眼性状,常染色体上h基因能抑制b基因功能,而表现
出正常眼,因此子一代雄鹅都为正常眼,雌鹅都为豁眼,A正确;B、基因型为HHZBZb的鹅与基因型为HHZBW的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HHZBZB、HHZBW、HHZBZb、HHZbW,雄鹅都为正常眼,雌鹅既有豁眼也有正常
眼,杂交组合后代不能通过眼的性状区分性别,B错误;C、基因型为hhZBZB的鹅与基因型为HHZbW的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HhZBZb、HhZBW,雌雄鹅都表现为正常眼,杂交组合后代不能通过眼的性状区分性别,C错误;D、基因型为H
hZbZb的鹅与基因型为HhZBW的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HHZBZb、HhZBZb、HHZbW、HhZbW、hhZBZb、hhZbW,子一代雄鹅为正常眼,雌鹅为正常眼、豁眼,杂交组合后代不能通过眼的性状区分性别,D错误。故选A。26.下图
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基本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之分离C.35S标记组离心后,检测出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D.在新形成的部分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32P【答案】A
BD【解析】【分析】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步骤是: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P和S元素是DNA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所以可以用32
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A正确;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B正确;C、35S标记组(标记蛋白质)离心后,检测出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C错误;D、由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在少部分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可检测到32P,D正
确。故选ABD。27.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的两条单链反向平行,通过氢键相连B.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与T配对,G与C配对C.DNA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游离羟基的一端为3’端D.DNA分子中每一个
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是指储藏在DNA分子中碱基
对的排列顺序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详解】AB、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碱基的配对是有一定原则的,即A只能与T配对,G只能与C配对,AB
正确;C、DNA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游离羟基的一端为3’端,游离的磷酸一端为5’端,C正确;D、DNA分子中的每条链都有一端,其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基团,D错误。故选D28.下图为DNA分子半不连续复制模型:DNA复制形成
互补子链时,一条子链连续复制;另一条子链先形成短链片段(虚线所示),再将短链片段连接成新的子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B.DNA聚合酶将特定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子链C.短链片段间通过形成氢键而连接
成子链。D.该模型解决了两条子链同时复制但方向相反的“矛盾”【答案】C【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复制需要模板、原料、酶、能量等条件,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过程,DNA分子复制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新合成的DNA分子由1条模板链和一条新合成的子链组成,即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A正确;B、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为一条长链,B正确;C、短链片段间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而连接成子链,C错误;D、DNA两条子链中
,一条链连续复制,另一条链不连续复制,称为DNA半不连续复制。前导链为连续复制的子链,其复制方向与延伸方向一致,为5'→3'。后随链按冈崎片段不连续复制。每段冈崎片段是通过5'→3'方向聚合形成的,但DNA整体延
伸方向是3'→5',解决了两条子链同时复制但方向相反的“矛盾”,D正确。故选C。29.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变异株奥密克戎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增殖所需模板、酶和能量均由宿主细胞提供B.图中a、c为RNA复制过程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图中b和e为翻译过程,因模板不同故产物不同D.预防病毒传播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不聚集【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表示以正链RNA(+)为模板合成RNA(-);b表示以
正链RNA(+)为模板直接翻译形成RNA聚合酶;c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正链RNA(+);de表示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由图示可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过程中需要的模板由自身提供,A错误;B、
图中a表示以正链RNA(+)为模板合成RNA(-),c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正链RNA(+),均表示RNA的复制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C、过程b、e表示翻译过程,由图示可知,翻译的模板不同其合成的蛋白质也
不同,C正确;D、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故“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多通风”等,可有效预防病毒传播,D正确。故选A。30.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利福平是三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其抗菌机制见下表。药物名称抗菌机制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
链的延伸环丙沙星抑制细菌解旋酶,阻止细菌复制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霉素的抗菌机制说明肽链的延伸场所是核糖体B.环丙沙星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细菌有丝分裂的间期C.利福平的主要作用场所是细菌的
拟核D.三种药物的抗菌机制均涉及中心法则【答案】B【解析】【分析】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
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详解】A、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说明肽链的延伸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B、细菌DNA复
制在间期,但细菌不能进行有丝分裂,进行的是二分裂,B错误;C、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RNA聚合酶参与转录,转录的场所在细菌的拟核,C正确;D、三种药物的抗菌机制均涉及中心法则,红霉素涉及翻译,环丙沙星涉及DNA复制,利福平涉及转录,D正确。故选B。第二部
分填空题31.2017年,三位科学家因发现生物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诺贝尔奖。请回答问题:(1)1984年,科学家首次成功分离了节律基因(per)。per基因控制合成PER蛋白的过程称为基因的___________。该过程在细胞的___________中,
以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以四种_______为原料转录为mRNA,进而在核糖体上___________出PER蛋白。(2)CLK-CYC复合物能激活per基因转录,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后才能进入细胞
核。白天PER蛋白在细胞质中降解,晚上PER蛋白在细胞核中积累,周期约为24小时,表现出昼夜节律,其分子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①白天,在光下被激活的CRY蛋白与TIM蛋白结合,引起TIM蛋白降解,PER蛋白与DBT蛋白结合后
被降解,导致___________,PER蛋白进入细胞核受阻。②夜晚,TIM蛋白与PER蛋白结合后,经_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使核内的PER蛋白含量升高,同时___________per基因转录。(3)生物节律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节律紊乱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上述研究对于我们健康
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启示?___________。【答案】①.表达②.细胞核③.核糖核苷酸④.翻译⑤.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产物减少⑥.核孔⑦.抑制⑧.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解析】【分析】DNA
复制DNA转录翻译时间细胞分裂的间期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场所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条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RNA聚合酶等,ATP酶,ATP,tRNA模板DNA的两条链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含ATCG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含AUCG的四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模板去向分别
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与非模板链重新绕成双螺旋结构分解成单个核苷酸【详解】(1)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故per基因控制合成PER蛋白的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步,前者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后者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据此分
析为,该过程在细胞的细胞核中,以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转录为mRNA,进而在核糖体上翻译出PER蛋白。(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白天PER蛋白在细胞质中降解,晚上PER蛋白在细胞核中积累,据此作答:①结合图示可知,白天,在光下被激活的CRY蛋白
与TIM蛋白结合,引起TIM蛋白降解,PER蛋白与DBT蛋白结合后被降解,故此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产物减少,PER蛋白进入细胞核受阻。②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故可推测,夜晚,TIM蛋白与PER蛋白结合后,是经核孔进入细胞核
的,使核内的PER蛋白含量升高,同时抑制per基因转录。(3)生理的节律性是生物节律形成的内因,如果生活不规律,就会引发因为节律紊乱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为了身体的健康,我们需要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点睛】熟知基因表达的基础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同时
本题关注了学生提取信息解答信息能力的考查,本题最后两问是学生较难分析的考点。32.科学家运用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研究DNA复制的机制。请回答问题:(1)将两组大肠杆菌分别在15NH4Cl培养液和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多代,培养液
中的氮可被大肠杆菌用于合成四种___分子,在___(写两种酶)等的催化作用下进行DNA复制,最终得到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2)实验一:从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中分别提
取亲代DNA,混合后放在100℃条件下进行热变性处理,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再测定离心管中混合的DNA单链含量,结果如图1-a所示。热变性处理导致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的___发生断裂,形成两条DNA单链,因此图1-a中出现两个峰,(3)实验二:研究人员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
4Cl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F1DNA),将F1DNA热变性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出现的两个条带对应图1-b中的两个峰。若将未进行热变性处理的F1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则离心管中只出现一个条带。据此分析,
F1DNA是由___(选填①~④中的序号)组成。根据相关实验结果,可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三种复制方式模型见图2)。下列说法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是___(选填⑤~⑦中的序号)。①两条15N-DNA单链②两条14N-DNA单
链③两条既含15N、又含有14N的DNA单链④一条15N-DNA单链、一条14N-DNA单链⑤双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只有一个条带,排除“弥散复制”⑥单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有两个条带,支持“半保留复制”⑦图1-b与
图1-a中两个峰的位置相同,排除“全保留复制”(4)研究人员继续研究发现:将只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1培养液中,培养24h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经实验二的相关处理后,离心管中出现的14N条带与15N带峰值的相对比值为7:
1,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为___h。【答案】(1)①.脱氧核糖核苷酸②.解旋酶、DNA聚合酶(2)氢键(3)①.④②.⑥(4)8【解析】【分析】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以亲代DNA分子的每条链为模板,合成相应的子链,子链与对应的母链形成新的
DNA分子,这样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且每个子代DNA分子都含有一条母链。分析题图:图a:从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中分别提取亲代DNA,即一个2条链15N的DNA分子和一个2条链都是14N的DNA分子,混合后放在100℃条件下进行热变性处理
,成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应该含有2个条带,1个14N条带,1个15N条带;图b:将DNA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到14N培养基中培养,因合成DNA的原料中含14N,所以新合成的DNA链均含14N,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一
代的2个DNA分子都应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小问1详解】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是DNA复制的原料,且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培养液中的氮可被大肠杆菌用于合成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在解旋酶、DNA聚合酶等的催化作用下进行DNA复制,最终得到
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小问2详解】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以氢键相连,热变性处理导致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发生断裂,形成两条DNA单链。【小问3详解】若将未进行热变性处理的F1DNA进行密度梯度离
心,则离心管中只出现一个条带,将F1DNA热变性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则离心管中出现的两种条带,即14N条带和15N条带,对应图b中的两个峰。说明为半保留复制,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一代的2个DNA分子都应一条链含15N,
一条链含14N(④)。双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只有一个条带,可排除“全保留复制”(双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有两个条带),不能排除“弥散复制”和“半保留复制”⑤不能作为依据;单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有两个条带,可排除“弥散复制(单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只有一个条带
),支持“半保留复制”和“全保留复制”⑥可作为判断依据;图1-b与图1-a中两个峰的位置相同,排除“弥散复制”,不能排除“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⑦不能作为依据。【小问4详解】由题可知经实验二的相关处
理后,离心管中出现的14N条带与15N条带峰值的相对比值为7:1,说明24h内得到了8个子代DNA分子,即复制了三代,故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为8h。33.鹦鹉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毛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控制性状的机理如图1所示。某实验小组
利用纯合鹦鹉甲、乙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决定鹦鹉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通过控制___的途径来控制毛色,其遗传遵循___定律。(2)甲、乙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___和___,F1中雌性鹦鹉产生的配子种类
有___种。(3)F2中白色鹦鹉的性别是___。请结合减数分裂过程说明F2出现白色鹦鹉的原因___。【答案】(1)①.酶的合成②.基因的自由组合(2)①.BBZaW②.bbZAZA③.4(3)①.雌性②.F1雌雄鹦鹉通过减数分裂分别产生了基因组成为bW、bZa的配子,二者结合产生bbZaW的白色
鹦鹉【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这两对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过程来控制毛色;决定鹦鹉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小问2详解】由图2纯合黄色雌性鹦鹉甲(B_Z
aW)和纯合蓝色雄性乙(bbZAZ_)杂交,后代都是绿色,可判断甲、乙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BBZaW和bbZAZA;F1中绿色雌性鹦鹉的基因型为BbZAW,其产生的配子种类有BZA、bZA、BW、bW,共4种。【小问3详解】F1绿色鹦鹉基因型是BbZAZa和BbZAW,F1雌雄鹦鹉
通过减数分裂分别产生了基因组成为bW、bZa的配子,二者结合产生bbZaW的白色鹦鹉,性别是雌性。34.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精原干细胞的命运在雄性哺乳动物精子发生中,精原干细胞(SSC)的命运分两种,一种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自我更断;另一种是在维甲酸(RA)的刺
激下启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SS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之间的平衡与转换的有序进行是精子发生的关键。SSC在睾丸内各种胞外生长因子和激素作用下,结合SSC胞内关键基因的表达,形成了一个对SSC命运精细而复杂的调控网络(图1)。研究者发现,gdnʃ基因表达的GDNF蛋白是维持SSC数量的重要因子,
该基因广泛表达于睾丸内多种细胞。缺失一个gdn/等位基因的小鼠出现SSC耗竭的现象,gdnf基因过表达的小鼠SSC的数量多于野生型,并且无法响应RA的刺激进入减数分裂。表明GDNF能维持SSC的有丝分裂,并拮抗其进入减数分裂。雄性哺乳动物性成熟前,睾丸内的支持细
胞可以表达RA降解酶来降低睾丸内的RA水平,使减数分裂无法启动。性成熟后,促性腺激素(FSH、LH等)水平上升,作用于支持细胞,促进GDNF、FGF、CSF等因子的分泌,同时还可以促进RA的合成与释放,提高睾丸
内RA的水平。RA能诱导多种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的表达,合成减数分裂所需蛋白质,如:黏连蛋白复合体REC8和RAD21L,REC8有利于姐妹染色单体的黏连,RAD21L介导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黏连,作用效果如图2
。SSC分裂是人和动物繁衍的重要一环。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相继发现了众多与SSC分裂相关的调控基因和功能蛋白,这些基因的作用机制及途径还需进一步探索,以完善其调控网络。的(1)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特有的行为有同源染色体___,以及非同源染色体
___。(2)根据REC8和RAD21L两种黏连蛋白的功能推测,Rec8和Rad21L两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表达的时期和两蛋白质降解的时期可能的是___。选项Rec8基因表达REC8蛋白降解Rad21L基因表达RAD21L蛋白降解A
MI中期MⅡ后期之前MI前期之后MⅡ后期之后B间期MⅡ后期之前MI前期之前MI后期之前C间期MI后期之前MI前期之后MⅡ后期之后DMI中期MI后期之前MI前期之前MI后期之前注:MI为减数分裂I;MⅡ为减数分裂Ⅱ(3)
哺乳动物性成熟之后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SSC启动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精子。随着该过程持续进行,并不会出现SSC耗竭的现象。请从稳态平衡的角度利用文中信息分析原因___。(4)你认为对哺乳动物SS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调控机制的研究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重要意义?
___(答出一点)。【答案】(1)①.分离②.自由组合(2)B(3)促性腺激素不仅促进SSC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精子,还可以作用于睾丸的支持细胞,促进GDNF等因子的分泌,促进SSC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使SSC的含量保持稳定(4)解决男性不育症患者的治疗;优良
畜禽品种的开发;濒危动物的种质资源保存等实际问题有重大意义【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分裂Ⅰ: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小问1详解】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特有的行为有同源染色体分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小问2详解】据题意可知,REC8有利于姐妹染色单体的黏连,而姐妹染色单体形成于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因此Rec8基因表达于此时期
,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因此REC8蛋白降解于MII后期之前;RAD21L介导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黏连,此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发生片段的交换,只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交换完成即降解该蛋白,因此Rad21L基因表
达MI前期之前,RAD21L蛋白降解亦发生于此时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小问3详解】雄性哺乳动物性成熟后,促性腺激素(FSH、LH等)水平上升,作用于支持细胞,促进GDNF、FGF、CSF等因子的
分泌,同时还可以促进RA的合成与释放,提高睾丸内RA的水平。RA能诱导多种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的表达,合成减数分裂所需蛋白质,随着减数分裂的发生,而GDNF、FGF、CSF等因子的分泌促进SSC有丝分裂的进行,同时抑制RA对减数分裂的促
进,因此随着减数分裂的持续进行,并不会出现SSC耗竭的现象。【小问4详解】在哺乳动物的精子发生中,精原干细胞的命运分为两种,一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自我更新,二是通过减数分裂分化为精子,SS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之间的平衡与转换的有序进行是雄性动物精子发生的关
键,该题将对精子发生中SSC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关键调控因子与影响因素展开综述,重点关注从有丝分裂到减数分裂的转换过程中维甲酸mRNA甲基化修饰,激素类物质的调控作用,加深我们对于雄性哺乳动物生殖机理的了解,解决男性不育症的防治、提高优良种公畜的繁育率和濒危动物的种质资源保存
等实际问题有重大意义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