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1002.277 KB
  • 2024-09-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1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4)页,1002.27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645c680ea2b497ee89c6bc59f2d47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测试高一生物(考试时长:90分钟)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考查目标知识:必修一(细胞学说、细胞的成分与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生命历程)必修二(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分子基础

,变异与进化)能力: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事实和分析运用假说演绎法,基于遗传的基本规律进行演绎推理理解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初步辨别应用遗传规律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由

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不直接参与生化反应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C.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D.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

】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为结合水;绝大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流动,为自由水,参与细胞中各种代谢活动。细胞中的无机盐含量比较少,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很多无机盐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

的化合物,参与细胞中各种生命活动,当某些无机盐含量过多或过少时,生物体可能出现相应病症。【详解】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有些水还直接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化学反应,如有氧呼吸,A错误;B、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主要存在形式是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而液泡

中的水属于自由水,B错误;CD、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能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也能参与有机物的合成,如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C错误、D正确。故选D。2.蛋白

质和DNA是两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对两者共性的概括,不正确的是()A.组成元素含有C、H、O、NB.由相应的基本结构单位构成C.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D.体内合成时需要模板、能量和酶【答案】C【解析】【分析】1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等,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2、核酸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P,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聚合形成核苷酸链,核

酸是由核苷酸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核酸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3、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都以碳链为骨架,因此蛋白质和核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详解】A、蛋白质的基本

组成元素是C、H、O、N,DNA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P,故两者组成元素都含有C、H、O、N,A正确;B、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两者都由相应的基本结构单位构

成,B正确;C、蛋白质具有多种多样的空间结构,DNA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C错误;D、蛋白质和DNA在体内合成时都需要模板、能量和酶,D正确。故选C。3.蔗糖不能透过红细胞的细胞膜。将红细胞浸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和

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是()A.皱缩、涨破B.涨破、皱缩C.皱缩、皱缩D.涨破、涨破【答案】A【解析】【分析】当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细胞吸水膨胀;当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时,

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同时,细胞形态不变。【详解】将红细胞浸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由于蔗糖溶液浓度比细胞质浓度高,红细胞失水皱缩;将红细胞浸入蒸馏水中,蒸馏水浓度比细胞质浓度低,红细胞吸水膨胀,A正确。故选A。4.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A.ATP中的“A”代表腺苷B.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ATP在细胞内大量存在D.合成ATP所需能量可来自光合作用或细胞呼吸【答案】C【解析】【分析】1、ATP的结构特点: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

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以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ADP+Pi+能量(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

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而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详解】A、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磷酸和核糖组成,A正确;B、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正确;C、ATP和ADP之间转换迅速,AT

P在细胞内含量较少,C错误;D、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ATP,故合成ATP所需能量可来自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或细胞呼吸(释放的化学能),D正确。故选C。【点睛】5.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表示中心体,是一种没有膜包被的细胞器B.②表

示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③表示叶绿体,内含基粒、基质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D.④表示高尔基体,不具有膜结构,其上附着有核糖体【答案】D【解析】【分析】以上四幅图依次为中心体、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详解】A、①是中心体,是细胞内不具有膜结构,即不含有

磷脂的细胞器,A正确;B、②是线粒体,含有双层膜,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正确;C、③表示叶绿体,含有基粒、基质和光合作用相关的酶,是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正确;D、④是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D错

误。故选D。【点睛】6.和自身的无氧呼吸相比,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特点是A.彻底分解有机物B.生成丙酮酸C.释放二氧化碳D.需要酶的参与【答案】A【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C6H12O6(葡萄糖)4

[H](还原氢)+2C3H4O3(丙酮酸)+少量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H2O(水)20[H](还原氢)+6CO2(二氧化碳)+少量能量;场所: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24[H](还原氢)+6O2(氧气)12H2O(水)+大量能量

;场所:线粒体内膜。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大量能量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植物,低等动物和微生物)C6H12O62C3H6O3(乳酸)(高等动物和某些植物,例如马铃薯的块茎和甜菜的块根等)

。【详解】A、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中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将有机物彻底分解,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A正确;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能产生丙酮酸,B错误;C、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D、有氧呼吸和无

氧呼吸都需要需要多种酶参与,D错误。故选A。7.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利用黑藻叶片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

裂不宜选用黑藻成熟叶片C.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液泡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小D.探究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答案】C【解析】【分析】黑藻叶片细胞含有较多的叶绿体,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也可以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提取色素的原理:色素能溶解在乙醇

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同时,黑藻叶片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但黑藻叶片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详解】A、黑藻幼嫩的小叶一般只有一层细胞,且含有叶绿体

,可以作为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材料,A正确;B、黑藻成熟叶片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宜选用黑藻成熟叶片,B正确;C、黑藻的绿色不是来自液泡的颜色,而是叶绿体的颜色,且吸水力变大,C错误;D、光合色素为脂溶性,可以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进行提取,D

正确。故选C。8.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色素分别是()A.叶绿素a、胡萝卜素B.叶绿素b、叶黄素C.叶黄素、叶绿素aD.胡萝卜素、叶绿素b【答案】D【解析】【分析】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

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详解】滤纸条上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其中胡萝卜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叶绿素b溶解度最小,扩散速度最慢。D正确。故选D。9.睡莲叶片上表皮上的气孔数目多于下表皮,此特点有利于睡莲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气孔关闭会导致睡莲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表现在()A.叶绿体内C5含量太低B.暗反应中产生的三碳化合物数量不足C.水光解产生的氧气数量不足D.暗反应所需还原剂的数量不足【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过程:(1)光反应:水的光解;ATP的形成;(2)暗反应:CO2固定;C3的还原

。【详解】AB、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影响二氧化碳的固定,导致C3含量降低,短时间内叶绿体内C5的含量升高,A错误,B正确;CD、气孔关闭不会影响水的光解,因此短时间内产生氧气和NADPH的数量不变,暗反应所需还原剂的数量不变,C

D错误。故选B。10.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染色体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B.DNA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的加倍C.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着丝粒的分裂D.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的加倍【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

)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

、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发生在同一时期,A正确;B、DNA复制发生在间期,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后期,B错误;C、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后期,C错误;D、中心体复制发生在间期,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后期,D错误。

故选A。11.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的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

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详解】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不符合题意,A错误;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不符合题意,B错误;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这是实验

现象,不属于假说,符合题意,C正确;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12.下图为某生物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基因和e基因为一对等位基因B

.e基因和g基因不可能发生自由组合C.f基所和g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D.e基因和f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

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详解】A、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一对相对性状,d基因和e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是等位基因,A错误;B、e基因和g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

发生自由组合,B错误;C、f基所和g基因在X染色体上,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C正确;D、e基因和f基因是不同的基因,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错误。故选C。13.如果已知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

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详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把两对

基因拆成一对一对的分析,则子代中YY∶Yy=1∶1,RR∶Rr∶rr=1∶2∶1,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一个患有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症的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子代中男性均正常,女性均

为患者。子代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后,所生子女均正常,而子代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发病率为50%,这种遗传病属于()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伴Y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答案】A【解析】【分析】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远

多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详解】分析题意可知,牙齿珐琅质褐色病中,男患者和正常女人婚配,女儿都是患者,其儿子都正常,说明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患病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发病率为50%,说明

该患病女性为杂合子,则该病为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证明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S型细菌B.艾弗里的肺炎

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上清液放射性都会升高D.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

的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详解】A、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

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证明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S型细菌,A错误;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正确;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保温时间过

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或过短(部分亲代噬菌体还未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放射性都会升高,C正确;D、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A。16.下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

体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Ⅱ、Ⅲ、Ⅳ、X、Y构成一个染色体组B.X染色体上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C.果蝇体内的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配子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信息【答案】D【解析】【分

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果蝇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三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不能有同源染色体,也就是说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同时还必须含有本物种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所需要的全套遗传信息。【详解】A、根据染色体组的概念判断,果蝇

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或Y),A的错误;B、位于X、Y染色体的基因,不一定是决定性别的,如人的红绿色盲基因,B错误;C、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会出现四个染色体组,生殖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C错误;D、果蝇配子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或Y),

这些染色体上含有控制本物种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基因,D正确。故选D。17.下图是某精原细胞内两对同源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化,染色体上的字母表示基因,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结构改变后,N基因和b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受到影响B

.图中所示的染色体结构改变,会涉及DNA分子的断裂和连接C.染色体结构改变后,B和N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是等位基因D.染色体结构改变后,该细胞形成精子时,等位基因N和n可不发生分离【答案】C【解析】【分析】1、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2、染

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2)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3)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

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3、分析图示可知,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详解】A、染色体结构改变后,N基因和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N基因和b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受到影响,A正确;

B、图中所示的染色体结构改变,是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会涉及DNA分子的断裂和连接,B正确;C、等位基因是指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故B和N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C错误;D、染色体结构改变后,该细胞形成精子时,等位基因N和n位于非同源染色

体上,故可不发生分离,D正确。故选C。【点睛】18.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此种变化可影响基因的表达,对细胞分化具有调控作用。基因启动子区域被甲基化后,会抑制该基因的转录,如图所示。研究发现,多种类型的癌细胞中发生了抑癌基因

的过量甲基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内外环境因素均可引起DNA的甲基化B.甲基化的启动子区更易暴露转录模板链的碱基序列C.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后会导致细胞不正常增殖D.某些DNA甲基化抑制剂可作为抗癌药物研发的候选对象【答案】B

【解析】【分析】1、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这一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

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2、细胞癌变的原因:①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②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

殖。【详解】A、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细胞的内外环境因素均可引起DNA的甲基化,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细胞分化,A正确;B、从图中可以看出,基因包括启动子、转录区域、终止子等部分,启动子和转录区域为基因中不同的区段,

基因启动子区域被甲基化后,会抑制该基因的转录,因此甲基化的启动子区不利于暴露转录模板链的碱基序列,B错误;C、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后,抑癌基因不能正常表达,会导致细胞不正常增殖,C正确;D、某些DNA甲基化抑制剂,可以抑制

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阻止细胞癌变,可作为抗癌药物研发的候选对象,D正确。故选B。19.埃及斑蚊是传播某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

,仅杀死了40%的斑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杀虫剂诱导斑蚊基因突变产生了抗药基因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C.第一年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但第二年发生了突变D.原斑蚊种群中就有少数个体存在

抗药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埃及斑蚊种群已经有少数个体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使用杀虫剂后,杀虫剂对埃及斑蚊种群抗药性进行定向选择,使埃及斑蚊种群的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因此再使用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埃及斑蚊。【详解】A、斑蚊的抗药性基因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就已经产生,斑蚊

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是随机发生的,并不是杀虫剂诱导的,A错误;B、有无抗药性是由基因决定的,无抗药性基因会被杀死,有抗药性基因则会被选择存活下来,第二次喷洒杀虫剂仅杀死了40%的斑蚊,死亡数量减少是因为第二年的斑蚊大多是第一年有抗药性基因斑蚊的后代,有抗药性基因型的斑蚊占得比重

更大,斑蚊抗药性的增强是由于杀虫剂对其抗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并不是由于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B错误;C、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时都可能发生,第一年的斑蚊种群存在基因突变,正是突变产生的抗药性基因使部分个体得以存活,C错误;D、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原来的斑蚊种群中

就有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杀虫剂只是对斑蚊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使斑蚊的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D正确。故选D。20.瓢虫的黑色和红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某一群体中BB占18%,Bb占78%,bb占4

%。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A.18%、82%B.36%、64%C.57%、43%D.92%、8%【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

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详解】一个等位基因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某一群体中BB占18%,Bb占78%,bb占4%,B的基因频率=18%+1/2×78%=57%,b的基因频率=4%+1/2×78%=43%,

C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7道题,共60分)21.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艾利森与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开创了全新的癌症诊疗手段——免疫疗法。T细胞在抗癌中有重要作用,其细胞膜上存在受体分子PD-1,癌细胞的膜蛋白PD-L1会通过与PD-

1结合,启动T细胞的凋亡过程,从而使癌细胞获得免疫逃逸。下图甲为癌细胞FD-L1合成、加工、运输到细胞膜上的途径,乙为T细胞细胞膜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内填数字,横线上填文字):(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癌细胞的主要特

点包括___________等。(2)图甲中癌细胞的膜蛋白PD-L1从合成到定位到细胞膜上,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膜等,此过程体现了生物

膜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的点。(3)图乙中T细胞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细胞的膜蛋白PD-L1与T细胞受体分子PD-1的结合发生在基本骨架的_________(A、B)侧,这种结合方式体现出细胞

膜的________功能。(4)目前已有研究发现可与PD-1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进一步研究证明该抗体可以起到阻断细胞间信号传递的作用。综合上述信息,请提出一种癌症治疗的新思路:____________。【答案】①.基因突变②.无限增殖③.2内质网

④.3高尔基体⑤.一定的流动性⑥.6磷脂双分子层⑦.A⑧.信息交流⑨.利用PD-1抗体与PD-1结合,阻断癌细胞的膜蛋白PD-L1与PD-1结合,抑制T细胞凋亡,发挥免疫功能。【解析】【分析】由图示和题意可知,癌细胞膜上有“PD-L1”的蛋白质,可以和效应T细胞膜表面

的“PD-1”的蛋白质分子特异性结合,启动T细胞的凋亡过程,使效应T细胞失活。分析甲和乙:1为核糖体,2为内质网,3为高尔基体,4为糖蛋白,5为蛋白质,6为磷脂双分子层。【详解】(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癌变细胞的主要特点是: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细

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2)图甲中癌细胞的膜蛋白PD-L1需要加工和运输到细胞膜,在核糖体上合成,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靠分泌囊泡运输,因此膜蛋白PD-L1从合成到定位到

细胞膜上,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2内质网、3高尔基体、细胞膜等,该过程通过分泌囊泡运输,最后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图乙中T细胞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6磷脂双分子层;细胞的膜蛋白PD-L1与T细胞受体分子PD-1的结合发生在基本骨架的外侧,A这一侧

膜上有4糖蛋白,糖蛋白存在膜外侧,故A侧属于膜外侧,因此细胞的膜蛋白PD-L1与T细胞受体分子PD-1的结合发生在基本骨架的A外侧。膜蛋白PD-L1属于信息分子,因此这种结合方式体现出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4)由于癌细胞的膜蛋白PD-L1会通过与PD-1结合,启动T细胞的凋亡过程,从而使癌

细胞获得免疫逃逸。因此我们可以利用PD-1抗体与PD-1结合,阻断癌细胞的膜蛋白PD-L1与PD-1结合,抑制T细胞凋亡,发挥免疫功能,杀死癌细胞到达治疗的目的。【点睛】本题属于信息分析题,通过资料结合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以及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度一般。22.罗哌卡因是一种麻醉药,医学人员发现它具有治疗人甲状腺癌的作用。研究人员用不同含量的罗哌卡因处理甲状腺癌细胞中的线粒体,并对线粒体中ATP的含量,内膜上4种复合物活性(数值越高活性越强)以及甲状腺癌细胞的凋亡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表。罗哌卡因

的量复合物Ⅰ复合物Ⅱ复合物Ⅲ复合物ⅣATP水平细胞凋亡率(%)0mM1.021.010.990.981.14.620.1mM0.750.780.970.950.6211.860.5mM0.350.580.950.990.4120.171mM0.230.410.980.970

.2334.66(1)据实验结果分析,罗哌卡因能_____________线粒体内膜上的复合物Ⅰ,复合物Ⅱ的活性,从而_____________ATP的合成。(2)研究发现,在线粒体中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复合物Ⅰ

、Ⅱ、Ⅲ,Ⅳ等一系列传递体,最后传递给被激活的氧,生成_______________,并伴有ADP磷酸化产生_______________,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分析实验结果罗哌卡因通过抑制甲状腺

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从而_____________细胞凋亡。(4)罗哌卡因对于甲状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率只能达到35%左右,推测甲状腺癌细胞供能的生理过程还有_____________。【答案】①.降低②.抑制③.水④.ATP⑤.有氧呼吸⑥

.促进⑦.无氧呼吸【解析】【分析】从表格中的数据看出,随着罗哌卡因浓度的提高,复合物Ⅰ和复合物Ⅱ的活性逐渐降低,而复合物Ⅲ和复合物Ⅳ基本不受影响,ATP水平不断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说明该物质可以降低线粒体中复合物的活性,抑制ATP的合成,促进细胞凋亡。【详解】(1

)从表格中的数据看出,随着罗哌卡因浓度的提高,复合物Ⅰ和复合物Ⅱ的活性逐渐降低,ATP水平降低,说明罗哌卡因能够降低这两种物质的活性,从而抑制了ATP的合成。(2)氢原子在线粒体中,最后传递给被激活的氧,生成水,ADP磷酸化产生

ATP。(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罗哌卡因抑制了甲状腺细胞线粒体合成ATP的过程,即有氧呼吸,从而促进细胞凋亡。(4)罗哌卡因抑制了线粒体能量的供应,但对甲状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率只能达到35%左右,说明甲状腺癌细胞供能还可以通过细胞质基质,通过无氧呼吸供能。【点睛】解

答本题两个要点:一是需要理解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二是识记并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结合癌细胞的特点分析解答。23.为提高甜椒产量,科研人员对温室栽培甜椒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请回答问题:(1)温室内易形成弱光环境。弱光下,光反应阶

段产生的ATP和________较少,影响暗(碳)反应阶段中________的还原,使糖类等有机物的合成减少。必要时,可根据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人工补光。(2)科研人员选择6月晴朗的一天,测定甜椒植株上部、中

部和下部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①据图可知,各部分叶片在_________时光合速率均达到最大值,_________部叶片的光合速率最高。②光合速率差异可能与不同部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有关。为比较光合色素含量的差异,先称取_________,再分别加入等量的________

_和少量的二氧化硅、碳酸钙等研磨、过滤,获得色素提取液,测定光合色素含量。③在大田种植的条件下,甜椒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这是由于中午部分气孔关闭,进入叶片内的________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由于人工调节了温室内的_________等条件,温室种植的甜椒很少出现“光合午

休”现象,从而实现增产效果。【答案】①.[H](NADPH);②.C3③.10:00④.上⑤.等量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叶片⑥.无水乙醇(丙酮)⑦.CO2⑧.温度和光照【解析】【分析】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

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

(黄绿色)。2.光合作用的具体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水的光解:2H2O→光能4[H]+O2b.ATP的生成:ADP+Pi→酶ATP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CO2的固定:CO2+C5→酶2C3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酶(C

H2O)+C5+H2O题图显示:温室栽培甜椒的光合速率变化为上部叶片高于中部叶片,中部叶片高于下部叶片。【详解】(1)由光合作用的过程可知,弱光下,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NADPH)较少,影响暗(碳

)反应阶段中C3的还原,使糖类等有机物的合成减少。为了弥补光照过弱对产量的影响,可根据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人工补光。(2)①图中实验结果显示,各部分叶片在10:00时光合速率均达到最大值,上部叶片的光合速率最高。②为比较不

同位置的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差异,需要提取色素进行观察,利用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特性进行提取,先称取等量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叶片,再分别加入等量的无水乙醇(丙酮)和少量的二氧化硅、碳酸钙等研磨、过滤,获得色素提取液,测定光合色素含量。③在大田种植的条件下,甜椒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

这是因为中午光照太强、温度过高,植物的自我保护性的适应,叶片中部分气孔关闭,使得进入叶片内的CO2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故此可推测温室种植的甜椒很少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人工调节了温室内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避免了该现象的出现,从而实现增产效果。【点睛】熟知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色素提取的原理也是本题的一个考察点。24.已知黑腹果蝇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偶然出现的XXY个体为雌性可育。黑腹果蝇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现有两组杂交实验

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理论上预期实验①的F₂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其中雌性个体中表现上图甲性状的概率为__________,雄性个体中表现上图乙性状的概率为__________。(2)实验②F₁中出现了1只例外的白眼雌蝇,请分析:Ⅰ.若该蝇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

该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Ⅱ.若该蝇是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则该蝇产生的配子为______。Ⅲ.检验该蝇产生的原因可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果蝇与其杂交。【答案】(1)①.12②

.0③.3/8(2)①.(Aa)XᵇXᵇ②.XᵇXᵇ、Y或Xᵇ、XᵇY③.红眼雄蝇【解析】的【分析】据题图分析可知,实验①和②互为正交和反交,实验①中F1分别为AaXBY(长翅红眼♂)、AaXBXb(长翅红眼♀),实验②中正常情况下F1分别为AaXbY(长翅白眼♂)、AaX

BXb(长翅红眼♀),据此分析。【小问1详解】据分析可知,实验①中F1分别为AaXBY、AaXBXb,雌雄相互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种类为3×4=12种。F2的雌性个体中不会出现XbXb个体,故表现甲性状即残翅白眼的概率是0;雄性个体中表现乙性状即长翅红眼的概率为3/4×1/2=3/8。【小问2详解

】据分析可知,只考虑眼色,实验②中F1分别为XBXb(长红♀)、XbY(长白♂),因此:I、若F1中出现的长翅白眼♀果蝇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其基因型应为XbXb;II、若F1中出现的长翅白眼♀果蝇是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X

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则其基因型应为XbXbY,该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XbXb、Y、Xb、XbY。III、若要鉴别F1中出现的长翅白眼♀果蝇基因型是XbXb还是XbXbY,则应选择某一雄性果蝇与之杂交;若选择XbY,则子代无论雌雄都表现为白色

,因此,应该用表现型为红色的雄蝇进行杂交。25.控制人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分别位于11和16号染色体上,基因分布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血红蛋白组成如图所示,α、β、γ、ε、δ和ξ表示不同基因,(表示该血红蛋白由2条α肽链和2条β肽链组成。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由β基因突变引起。请据图

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人在不同发育时期血红蛋白的组成不同,从分子水平上分析,这是____________的结果。(2)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a.人体血红蛋白基因的表达有时间顺序b.多个基因控制血红蛋白的合成c.控

制某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位于相同染色体上d.控制某血红蛋白合成基因发生突变则一定会患病(3)合成血红蛋白肽链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已知α肽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β肽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那么成年人中肽链组成为a₂β₂的1个血红蛋白分子中的肽键数是_________

_____。(4)β基因中一个碱基对改变会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结果是β肽链上的谷氨酸被缬氨酸替换。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之一为GAA,缬氨酸的密码子之一为GUA。则突变基因中控制该氨基酸的相应碱基组成是______________。(5)若两个健康成年人均携带三个α隐

性突变致病基因和一个β隐性突变致病基因,则此二人婚配后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基因选择性表达(2)ab(3)①.核糖体②.570(4)CATGTA(5)7/16【解析】【分析】分析

题图:图示表示人的不同时期表达的血红蛋白基因及血红蛋白组成。控制人的血红蛋白基因分别位于11号、16号染色体上,人的血红蛋白由4条肽链组成,但在人的不同发育时期血红蛋白分子的组成是不相同的。【小问1详

解】图中所示人在不同发育时期血红蛋白的组成不同,从分子水平上分析,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小问2详解】a、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血红蛋白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同,说明人体血红蛋白基因的表达有时间顺序,a正确;b、控制人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分别位于11和16号染色体上,α、β、γ、ε、δ和ξ表示不同

基因,可见多个基因控制血红蛋白的合成,b正确;c、控制人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分别位于11和16号染色体上,c错误;d、看图可知:16号染色体上,α基因有两个,如果一个α基因发生突变不会患病,因为另一个α基因可以表达出原有的α肽链,d错误。故选ab。【小问3详

解】合成血红蛋白肽链的直接模板是mRNA,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α2β2表示该血红蛋白由2条α肽链和2条β肽链组成,共有4条链,α链由141个氨基酸,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所以总氨基酸数为141×2+146×2=574,所以肽键数=574﹣

4=570。【小问4详解】的突变后密码子为GU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故基因的碱基组成成是CAT//GTA。【小问5详解】若两个健康成年人均携带三个α隐性突变致病基因和一个β隐性突变致病基因,双亲都是杂合子,则此二人婚配后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3/4=9/16,生患病

孩子的概率为7/16。26.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当花粉落在自身柱头上时,花粉不能够正常萌发或穿过柱头,无法完成受精作用,表现为自交不能结实的现象。为了将白菜中的自交不亲和基因转入甘蓝型油菜,培育自交不亲和油菜,科研人员进行了图1所示的杂交实验。(1)据图分析,F1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

__________,其中C组染色体有_______________条。由于C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会随机移向某一极,F1形成染色体组成为AC的配子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__,因而F1与亲代母本杂交可获得染色体组成为AACC的BC1植株,选育得到自交不亲和的纯系植株

M。植株M自交不亲和的原因是F1_______________。(2)科研人员将得到的纯系植株M与纯系甘蓝型油菜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植株自交获得的510株植株中,369株为自交亲和植株,其余为自交不亲和植株,初步判断自交不亲和性状是______________

_性状。对子一代植株进行测交,调查测交后代植株群体的亲和性分离情况,可验证该假设。符合预期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油菜自交不亲和性与S位点的基因型有关,机理如图2所示。①S位点基因有四种不同类型,它们的差异是碱基对的

_______________不同。②落在柱头上的油菜花粉是否能萌发决定于_______________。③自交不亲和现象有利于防止自交退化,保持油菜的_______________多样性。(4)进一步研究发现,S位点由SLG

、SCR、SRK三个基因组成,但三个基因作为一个整体向后代传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答案】①.AAC②.9③.1/512(或“(1/2)9”④.有一个A染色体组来自白菜,带有自交不亲和基因⑤.隐性⑥.自交亲和与自交不亲和植株各占1/2(或“自

交亲和:自交不亲和=1:1”)⑦.排序⑧.父本S位点的基因组成中是否具有与母本相同的类型⑨.遗传(或“基因”)⑩.三个基因之间不发生交换(或交换的概率极低)【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遗传规律和育种方面的知

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解析:(1)甘蓝型油菜是由芸薹(aa,n=10)与甘蓝(cc,n=9)通过自然种间杂交后,通过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的物种。据图分析,F1的染色体组成为AAC,其中C组染色体来自甘蓝,有9条。将来自白菜和甘蓝型油菜的A基因分别用A1、A2表示,根据图画出如下遗传图解:由于C组

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会随机移向某一极,F1形成染色体组成为AC的配子的几率为1/512(或“(1/2)9”),因而F1与亲代母本杂交可获得染色体组成为AACC的BC1植株,选育得到自交不亲和的纯系植株植株M。植株M自交不亲和的原因是

F1有一个A染色体组来自白菜,带有自交不亲和基因。(2)科研人员以得到的纯系植株M与纯系甘蓝型油菜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植株自交获得的510株植株中,369株为自交亲和植株,其余为自交不亲和植株,初步判断自交不亲和性状是隐性性状。

对子一代植株进行测交,调查测交后代植株群体的亲和性分离情况,可验证该假设。符合预期的结果是自交亲和与自交不亲和植株各占1/2(或“自交亲和:自交不亲和=1:1”)。如下图所示:(3)研究发现,油菜自交不亲和性与S位点

的基因型有关,机理如图2所示。①S位点基因有四种不同类型,它们的差异是碱基对的排序不同。②据图分析,落在柱头上的油菜花粉是否能萌发决定于父本S位点的基因组成中是否具有与母本相同的类型。③自交不亲和现象有利于防止自交退化,保持油菜的遗传(或“基因”)多样性。(4)进一步研究发现,S位点SLG、SCR

、SRK三个基因组成,但三个基因作为一个整体向后代传递,其原因是三个基因之间不发生交换(或交换的概率极低)。点睛:理解甘蓝型油菜的染色体组组成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27.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细胞感知氧气的分子机制2019年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以及格雷格·塞门扎三位科学家,他们的贡献在于阐明了人类和大多数动物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知、适应不同氧气环境的基本原理,揭示了其中重要的信号机制。人体缺氧时,会有超过300种基因被激活,或者加快红细

胞生成、或者促进血管增生,从而加快氧气输送——这就是细胞的缺氧保护机制。科学家在研究地中海贫血症的过程中发现了“缺氧诱导因子”(HIF)。HIF由两种不同的DNA结合蛋白(HIF—lα和ARNT)组成,其中对氧气敏感的是IHIF—lα,而ARNT稳定表达且不受氧

调节,即HIF—lα是机体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当细胞处于正常氧条件时,在脯氨酰羟化酶的参与下,氧原子与HIF—lα脯氨酸中的氢原子结合形成羟基。羟基化的HIF—lα能与VHL蛋白结合,致使HIF—lα被蛋白酶体降解。在缺氧的

情况下,HIF—lα羟基化不能发生,导致HIF—lα无法被VHL蛋白识别,从而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转录因子,激活缺氧调控基因。这一基因能进一步激活300多种基因的表达,促进氧气的供给与传输。HIF控制

着人体和大多数动物细胞对氧气变化的复杂又精确的反应,三位科学家一步步揭示了生物氧气感知通路。这不仅在基础科学上有其价值,还有望为某些疾病的治疗带来创新性的疗法。比如干扰HIF—lα的降解能促进红细胞的生

成治疗贫血,同时还可能促进新血管生成,治疗循环不良等。(1)下列人体细胞生命活动中,受氧气含量直接影响的是_______。A.细胞吸水B.细胞分裂C.胃蛋白酶的分泌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2)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HIF的含量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3)细胞感知氧气的机制如下图所示。①图中A、C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VHL基因突变的患者常伴有多发性肿瘤,并发现肿瘤内有异常增生的血管。由此推测,多发性肿瘤患者体内HIF—Iα的含量比正常

人__________。③抑制VHL基因突变的患者的肿瘤生长,可以采取的治疗思路有______【答案】(1)BC(2)①.增高②.剧烈运动→细胞缺氧→HIF—1α不能被羟基化→HIF—1α不能被降解→HIF—1α积累(3)①.HIF—1α②.VHL蛋白③.高④.阻断HIF—1α进入细

胞核(加速HIF—1α的降解/抑制HIF—1α的表达)【解析】【分析】阅读材料可知:1、人体缺氧时,会有超过300种基因被激活,或者加快红细胞生成、或者促进血管增生,从而加快氧气输送--这就是细胞的缺氧保护机制。2、缺氧诱导因子HIF由两种不同的DNA结合蛋白(HIF-1ɑ和A

RNT)组成,其中对氧气敏感的部分是HIF-1ɑ;而蛋白ARNT稳定表达且不受氧调节。所以,HIF-1α是机体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3、细胞处于正常氧条件时,在脯氨酰羟化酶的参与下,氧原子与HIF-1ɑ脯氨酸中的氢原子结合形成羟基。羟基化的HIF-1ɑ能与VHL

蛋白结合,最终被蛋白酶体降解。在缺氧的情况下,HIF-1ɑ羟基化不能发生,导致HIF-1α无法被VHL蛋白识别,从而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转录因子,激活缺氧调控基因。这一基因能进一步激活300多种基因的表达,促进氧气的供给与传输。4、研究生物氧气感知通路,这不仅在基础

科学上有其价值,还有望为某些疾病的治疗带来创新性的疗法。比如干扰HIF-1ɑ的降解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来治疗贫血,同时还可能促进新血管生成,治疗循环不良等。【小问1详解】A、细胞吸水是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与氧气含量无关,A错误

;B、细胞分裂,消耗能量,受氧气含量的影响,B正确;C、胃蛋白酶的分泌属于胞吐过程,消耗能量,受氧气含量的影响,C正确;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释放少量的能量,不受氧气含量的影响,D错误。故选BC。【小问2详解】据题干信息可知,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缺氧,HIF-1

ɑ羟基化不能发生,导致HIF-1ɑ无法被VHL蛋白识别,HIF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导致骨骼肌细胞中HIF的含量上升。【小问3详解】①根据题干信息和图示氧气感知机制的分子通路,正常氧时,在脯氨酰羟化酶的参与下,氧原子与HIF-1α脯氨酸中的氢原子结合形成羟基。羟基化的H

IF-1ɑ能与VHL蛋白结合,最终被蛋白酶体降解;缺氧时,HIF-1ɑ羟基化不能发生,导致HIF-1ɑ无法被VHL蛋白识别,从而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转录因子,激活缺氧调控基因,故图示中的A是HIF-1ɑ,B是O2,C是VHL蛋白,D是ARNT。②VHL蛋白是氧气

感知机制的分子通路中一个重要分子,VHL基因突变的患者常伴有多发性肿瘤,并发现肿瘤内有异常增生的血管,可推测与正常人相比,患者体内HIF-1ɑ的含量高,因为肿瘤细胞代谢旺盛,耗氧较多,因此对氧气敏感的部分

的HIF-1ɑ就高。③要抑制此类患者的肿瘤生长,可以采取的治疗思路有:加速HIF-1ɑ降解、阻断HIF-1ɑ进核、抑制HIF-1ɑ作为转录因子的活性等。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