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备战高考物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江苏专用)·3月卷(解析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481.343 KB
  • 2025-03-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卷5-备战高考物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江苏专用)·3月卷(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卷5-备战高考物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江苏专用)·3月卷(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卷5-备战高考物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江苏专用)·3月卷(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卷5-备战高考物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江苏专用)·3月卷(解析版).docx,共(20)页,481.34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61d2d36f1dd754648c78950fb05f74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备战2021年高考物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江苏专用)·3月卷第五模拟一、单项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核燃料铀-235的一种典型的裂变方程是2351891920360UnXKr3n+→

++,衰变方程是235231492902UTh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裂变过程吸收能量B.X核中含有88个中子C.X核与8936Kr核的总质量大于23592U核的质量D.裂变释放能量产生的高温会加快

23592U的衰变【答案】B【解析】A.核反应释放能量,所以核裂变和衰变都释放能量,故A错误;B.核反应遵循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故新核X的质量数为235-89-2=144,电荷数为92-36=56,故新核X的中子数为144-56

=88,故B正确;C.核反应质量会出现亏损,X核与8936Kr核的总质量小于23592U核的质量,故C错误;D.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决定的,与外界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故D错误。故选B。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为自感系数

较大而电阻不能忽略的线圈,E为电源,S为开关。关于两灯泡点亮和熄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开开关,a逐渐熄灭、b先变得更亮后再与a同时熄灭B.断开开关,b立即熄灭、a逐渐熄灭C.合上开关,a先亮,b后亮;稳定后a、b一样亮2D.合上开关,b先亮,a

后亮;稳定后b比a更亮一些【答案】D【解析】CD.合上开关,因电感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增大,因此b先亮,a后亮;稳定后b支路上电阻小,通过b的电流更大,所以b比a更亮一些,故C错误,D正确。AB.断开开关,原来通过灯泡b的电流立即消失;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减小,在线

圈L、灯泡b和灯泡a之间组成回路,通过a灯的电流在原来电流大小基础上逐渐减小,因电流不增大,a灯不会变得更亮,只是逐渐熄灭,通过b的最大电流比原来电流小,因此也不会变得更亮,故AB错误;故选D。3.如图,a和b两单色光,以适当的角度向半圆形玻璃砖

射入真空,出射光线都从圆心O沿Oc方向射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的频率比b光的小B.a光的全反射临界角比b光的小C.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比b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D.两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比b

光的大【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从玻璃射入真空,两种单色光的入射角不同,折射角相同,根据光的折射定律sinsininr=可知a光的折射率大。AC.a光的折射率大,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大,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小,通过同一双缝干

涉装置,相邻亮条纹间距lxd=3可知a光比b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故AC错误;B.全反射临界角1sinCn=因为a光的折射率大,所以a光的全反射临界角比b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小,故B正确;D.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cvn=因为a光的折射率大,两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

传播速度小,故D错误;故B正确。4.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AC运动。甲以加速度a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乙以加速度a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后做

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也为v。若a1≠a2≠a3,则()A.甲、乙不可能同时由A到达CB.甲一定先由A到达CC.乙一定先由A到达CD.若a1>a3,则甲一定先由A到达C【答案】A【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得,若13aa,如图所示:

因为末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则tt乙甲,即乙一定先由A到达C;若31aa,如图所示:4因为末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则tt乙甲>;通过图线作不出位移相等,速

度相等,时间相等的图线,所以甲乙不能同时到达。故选A。5.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θ<45)的倾斜轻绳a和水平轻绳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为F1,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θ角,绳

b的拉力为F2,再逆时针转过θ角固定,绳b的拉力为F3,则()A.F1<F2<F3B.F1=F3>F2C.绳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D.绳a的拉力一直增大【答案】B【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两个拉力,三力平衡,如图5通过几何关系可知,力F

2垂直与细线,故132FFF=由图可知,绳a的拉力逐渐减小故选B。6.2015年9月30日,乒乓球亚锦赛中中国男团以比分3∶0击败日本男团,实现了亚锦赛男团项目的九连冠。如图,假设运动员在训练中手持乒乓球拍托球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跑动,球拍与球保持相对静止且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夹角为θ

。设球拍和球质量分别为M、m,不计球拍和球之间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A.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θB.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cosθC.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大小为()cosMmg+D.运动员对地面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答案】C【解

析】A.球和运动员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对小球分析如图所示,则小球所受的合力为mgtan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tantanmgagm==故A错误;B.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球拍对球的作用力cosmgN=6故B错误;C.对球拍和球整体分析,整体的合力为(M+m)a,根

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为()MmgFcos+=故C正确;D.运动员在水平方向加速运动,运动员受到水平方向的摩擦力与竖直方向的支持力,合力不在竖直方向,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运动员对地面的作用力也不在竖直方向上,故D错误。故选C

。7.摄制组在某大楼边拍摄武打片,要求特技演员从地面飞到屋顶。如图所示,若特技演员质量m=50kg,导演在某房顶离地H=12m处架设了轮轴(轮与轴有相同的角速度),轮和轴的直径之比为3:2(人和车均视为质点,且轮轴直径远小于H),

若轨道车从图中A前进到B,在B处时,速度v=10m/s,绳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则由于绕在轮上细钢丝的拉动,使演员由地面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在车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g取10m/s2,sin53°=0.8,cos53°=0.6)()A.演员上升的高度为3mB.演员

最大速度为8m/sC.以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点,演员最大机械能为2400JD.钢丝在这一过程中对演员做功为4275J【答案】D【解析】A.在车由A到B的过程中,轮和轴转过的角度相等,即sin53HHhrR−=h为人上

升的高度,代入数据可解得h=4.5m,故A错误;B.将汽车的速度v沿绳和垂直绳方向正交分解,可得绳子伸长的速度7v1=vcos53°=6m/s由于轮轴的角速度相等,设人上升速度为v3,轮的半径为R,轴的半径为r,则有31vv

rR=代入数据可得v3=9m/s,即演员最大速度为9m/s,故B错误;CD.钢丝在这一过程中对人所做的功就是人具有的最大机械能,即23142752EmvmghJ=+=故C错误,D正确。故选D。8.如图所示,A、B、C、D为

一矩形的四个顶点,它们恰好处于同一个圆的圆周上,该平面存在一匀强电场。其中AC为圆的一条直径,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6.5V、2V、10V,AC长为5cm,37ACB=(sin370.6,37cos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点的电势

为5.5VB.电场强度的大小为3V/cmC.圆周上D点电势最高D.电子在D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低13eV【答案】C【解析】A.匀强电场中平行等间距的两线段端点电势差相等,则ABDC−=−代入数据得14.5VD=,A错误;D.电子在D点和B点的电势能分别为()p

1e2V2eVBE=−=−()p1e14.5V14.5eVDE=−=−8()p2eV14.5eV12.5eVE=−−−=电子在D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低12.5eV,D错误;C.设BC之间的M点电势与A点的相同,则有CMMBBMCMll−−

=79CMCMBMMBll−==−故99cos372.25cm1616BMBCAClll===o设AM与AB的夹角为α,由三角函数得2.25tan5sin37MBABll===o34解得3

7=过B作AM的垂线,即为电场线的方向,则电场线与BC间的夹角等于=37,故电场线的方向由D指向B,故圆周上D点电势最高,C正确;B.场强的大小为12.5V2.5V/cm5cmDBBDUEl===B错误。故选C。9.如图所示,放于竖直面内的光滑金属细圆环半径为R,质量为m的带孔小球穿在环上,

同时有一长为R的细绳一端系于球上,另一端系于圆环最低点,绳上的最大拉力为2mg,当圆环以角速度ω绕竖直直径转动,且细绳伸直时,则ω不可能...为()9A.2gRB.2gRC.6gRD.7gR【答案】D【解析】

因为圆环光滑,所以小球受到重力、环对球的弹力、绳子的拉力等三个力。细绳要产生拉力,绳要处于拉伸状态,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此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如图所示当圆环旋转时,小球绕竖直轴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由三个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提供,其大小为2Fmr=根据几何关系,其中sin6

0rR=一定,所以当角速度越大时,所需要的向心力越大,绳子拉力越大,所以对应的临界条件是小球在此位置刚好不受拉力,此时角速度最小,需要的向心力最小,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得mintan60Fmg=即2m

intan60sin60mgmR=解得min2gR=当绳子的拉力达到最大时,角速度达到最大,mmaxNax606sinsin0FTF=+10Nmaxcoscos6060TmgF=+可得max33gFm=同理可知,最大角速度为max6gR=则7gR不

在26ggRR范围内,故选D。10.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三个相同带电小球a、b、c,从同一高度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a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小球b在重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运动,小球c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它们落地的时间分别为ta、tb、tc,落地

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分别为Pa、Pb、Pc,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ta=tb=tcB.ta=tc<tbC.Pb<Pa<PcD.Pa=Pb>Pc【答案】A【解析】AB、根据题意可知:A球只有重力做功,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B球除重力之外还受到洛伦兹力作用,但B的洛伦兹力的方向总是水平方向的,不

影响重力方向,所以竖直方向也做自由落体运动;C球除受重力之外,还受到垂直纸面向里的电场力作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故abcttt==,故A正确,B错误.CD、落体时的重力的功率等于重力乘以重力方向的速度,我们只研究竖直方向,发现B的洛伦兹力总是垂直纸面向里,不影响重力

方向,C的电场力方向也是垂直纸面向里的,对竖直方向也没用影响,故竖直方向都做自由落体运动,高度相同,所以末速度在竖直方向的分量相同,重力又相等,根据p=mgvy可知三个球落地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故CD错误.11.远距离输电原理图如图所示,升

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当k由2改接为1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1A.电压表读数增大B.电流表读数减小C.灯泡的实际功率在减小D.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减小【答案】C【解析】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输出电压有输入电压决定;明确远距离输电过程

中的功率、电压的损失与哪些因素有关,明确整个过程中的功率、电压关系.理想变压器电压和匝数关系.B.发电站输出功率P1和发电站输出电压U1是不变的,k接到1后,升压变压器副线圈匝数n2增多,根据1122

UnUn=知电压U2升高,所以输电线电压增大,由于输送功率不变,所以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选项B正确;D.损失功率2PIR=损,电流减小,所以损失功率减小,选项D正确;A.损失电压UIR=损,电流减小,所以U损减小,所以最终降

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变大,电压表测路端电压,电压表示数变大,选项A正确;C.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灯泡的实际功率在增大,选项C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6分其中第13题~第16题解答时

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2.(7分)如图所示,用气垫导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滑块上固定两个相同的遮光条A、B

。用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连接滑块,另一端绕过固定在导轨右端的定滑轮及一个动滑轮(质量、大小均不计)连接在天花板上,动滑轮两侧细线竖直。P为小桶(内有沙子)。实验主要步骤如下:12(1)测出滑块(含遮光条)的质量M和小桶及沙子的质量m,测出遮光条的宽度

d,按图所示正确连接器材;(2)调整气垫导轨,使________;(3)静止释放滑块,A、B先后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t1、t2,则A通过光电门时的速率vA=________;(4)为得到小桶P的下落距离,需要测量________,用字母a表示;(5)

如果系统机械能守恒,则表达式________成立。【答案】气垫导轨水平,或答:轻推滑块(不带重物时)是否能匀速运动1dt两遮光条之间的距离2221()()()4mddmgaMtt=+−【解析】(2)气垫导轨没有摩擦力,不用平衡摩擦力,调节

水平即可,即气垫导轨水平。(3)A通过光电门时的速率1Advt=(4)桶下落的距离h等于两遮光条之间的距离长的一半,需要测量两遮光条之间的距离。(5)P的下落距离h等于两遮光条之间的距离长的一半,所以P的速度也是等于A、B经过光电门速度的一半,B通过光电门时的速率2B

dvt=根据机械能守恒22221111()()222222ABABvvmghMvmMvm++=+整理得2221()()()4mddmgaMtt=+−1313.(9分)测量未知电阻Rx的电阻值,提供如下器材待测电阻Rx,阻值10欧左右,电流表G(200mA,内阻未知),电压表V(0

-3V,内阻未知),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1(0-10Ω),滑动变阻器R2(0-100Ω),干电池3V,电键、导线若干,某同学根据给定的器材设计测量电路如图,实验测量过程为A.闭合电键S1和S2,调节变阻器滑动头P,读出电压表和电

流表读数U0=1.08V,I0=180mAB.断开电键S2,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G表和V表的几组数据作U-I图线如图(1)根据上述设计电路选择实验器材时,滑动变阻器应该是_______(填R1或R2)(2)请你用实线完成连接实物电路中未连接的导

线___。实验中在闭合电键前,根据实物电路,说明变阻器滑动头P应该调整在________端(左或右)(3)根据上述测量的几组数据在U-I坐标系中作出图线,并求出未知电阻Rx=____Ω(4)7组测量数据在U-I图中分别标点1、2、3、4、5、6、7,连直线如图所示,简单说明用

图像法求电阻比数字运算求电阻平均值的优劣_____________14【答案】R1左12.57Ω用图像法可舍去明显偏差的4点,能减小实验测量的误差【解析】(1)本实验采用的是分压式接法,滑动变阻器选择R1可以让实数调节的更明显(2)电路连接如图所示当滑动

变阻器滑片P滑在左端时,电路中电压表被短路,电压为零,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路中电压表电压逐渐增大,滑片P滑到右端时,电压表电压最大,因此为了电路安全,滑片P应滑在左端;(3)电键S1和S2都闭合时,

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U0=1.08V,I0=180mA可得0I006URRI+==又U-I图像的斜率表示待测电阻Rx,定值电阻R0和电流表电阻RI之和,由U-I图像可得0I2.6018.57140mxRRRk++===VA即12.57xR=(4)图像法能

更直观展示实验数据,可舍去明显偏差的4点,能减小实验测量的误差14.(10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初始状态A时,体积为0V,压强为0p,温度为0T。该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由一系15列变化,最终返回到原来状态A,

其变化过程的VT−图,如图所示。其中CA延长线过坐标原点,B、A点在同一竖直线上。求:(1)该理想气体在状态B时的压强;(2)该理想气体从状态B经由状态C回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3)若气体在A状态时的密度为,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

数为AN,则气体单位体积内分子数n为多少?【答案】(1)03p;(2)2p0V0;(3)ANnM=【解析】(1)由图可知,从状态A到状态B气体温度为T1=T0为等温变化过程,状态B时气体体积为V1=3V0,状态A时气体体积为V0,压强为p0,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001101pVpVTT

=解得0001013pVTppTV==(2)由图线知从状态B到状态C为等容过程,外界对气体不做功,即=0BCW从状态C到状态A,等压变化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为()0000032CAWpVVpV=−=对状态B经状态C回到状态A,温度不变,则内能增加量为△U=0,气体对外界

放收的热量为△Q,内能增加量为△U,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Q+△W解得16002QWpV=−=−即气体对外界放出热量为2p0V0。(3)A状态时的分子数0AVNNM=单位体积分子数0NnV=解得ANnM=。15.(12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个两端带有固定挡板的长木板,木板最右端

放置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滑块和木板均静止。现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1N拉木板,当滑块即将与左挡板接触时,撤去拉力F。已知木板的质量M=2kg、长度l=9.0m,滑块的质量m=2kg,滑块与左、右挡板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滑块与木板间的动

摩擦因数μ=0.05。g取10m/s2。求∶(1)撤去拉力时滑块的速度大小v1和木板的速度大小v2;(2)最终滑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滑块距木板左端的距离x;(3)从撤去拉力到滑块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所经历的时间t

。【答案】(1)v1=1m/s,v2=10m/s;(2)4.5mx=;(3)9st=【解析】(1)木板受到拉力时,对木板1FmgMa−=对木块有2mgma=经过时间t撤去F,有22121122atatl−=17解得2st=此时滑块和木板的速度分别为111m

/svat==2210m/svat==(2)撤去外力后,滑块与木板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最终滑块与木板共速,有21()MvmvMmv+=+解得5.5m/sv=对于系统,由能量守恒得22221111()+222MvmvMm

vmgs+=+解得40.5ms=因为40.5m=49+4.5(m)s=所以滑块在木板上往返共四次后,最后相对静止在距左端的距离为4.5mx=(3)撤去拉力后,滑块与木板发生第一次弹性碰撞,有2143MvmvMvm

v+=+2222214311112222MvmvMvmv+=+解得310m/sv=,41m/sv=由此可知,质量相等的物体发生弹性碰撞时,会交换速度,因此滑块在与木板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速度小的物体不断加速,

最终二者共速,有4mgtMvMv=−解得189st=16.(18分)如图,竖直平面内放着两根间距1mL=、电阻不计的足够长平行金属板M、N,两板间接一阻值2R=的电阻,在金属板M、N间的CD边界上方有垂直纸面

向里的磁感应强度01TB=的匀强磁场,N板右侧区域KL上、下部分分别充满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向里的匀强磁场13TB=与2B(大小未知)。N板上有一小孔Q,Q点距分界线高21.210mh−=。有一质量0.2kgM=、电阻1r=的

金属棒搭在MN之间并与MN良好接触,用输出功率恒定的电动机拉着金属棒竖直向上运动,当金属棒达最大速度时,在与Q等高并靠近M板的P点静止释放一个比荷411Ckg0qm=的正离子,经电场加速后,以200ms=的速度从Q点垂直于N板边界射

入右侧区域。不计离子重力,忽略电流产生的磁场,取210msg=。求:(1)正离子从P处释放时,P、Q间的电势差U;(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3)离子从Q点进入右侧磁场后不会回到N板,磁感应强度2B的取值范围?【答案】(1)2V;(2)9W;(3)B22T【解析】(1)离子从P运动

到Q,由动能定理:212qUmv=解得PQ两端电压19U=2V(2)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0mEBL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IRr=+()电流:UIR=安培力为0FBIL=安金属棒受力平衡:FMgF=+安功率为mPFv=联立解得电动机功率P=9W(3)如图所示,设离子恰

好不会回到N板时,对应的离子在上下区域运动半径分别为r1和r2,圆心连线与N板夹角为φ。在B1的磁场中,有211vqvBmr=解得运动半径为21210m3r−=由几何关系得20122(sin)rrr+=11cosrrh+=可得h=1.2×10-2m可解

得运动半径为221.010mr−=在B2的磁场中,有222vqvBmr=解得B22T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