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1.500 M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2)页,1.50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531d8ab794f3aeb9c7cfad3ea473af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市涪陵五中高2025届2024年上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7小题,总分45分)白鹤梁位于三峡景区,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处以刻石鱼为“水标”,并观测记录长江枯水期水位的古代水文站,被誉为“世界第一水文站”。当石鱼刚好完全露出水面时,第二年便为

丰收年,故有“石鱼出水兆丰年”之说。随着三峡电站的修建,白鹤梁已被完全淹没。完成下列小题。1.推断含有石鱼化石地层历史时期是()A.早古生代B.晚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2.历史上,一年中欣赏三峡石刻石鱼的最佳时间是()A.1月B.4月C.7月D.10月【答案】1.B2.A【解

析】【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鱼类出现于地球地质年代中的晚古生代,因此含有石鱼化石地层的历史时期是晚古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根据材料,石鱼是观测记录长江枯水期水位的古代水文站。枯水期时,石鱼才能露出水面。北半球冬季是枯水期,所以,历史上欣赏石鱼,最佳时间是1月;4月、7

月、10月水位较高,石鱼可能在水面下,不易欣赏到,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点睛】水库的修建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潜在的负面效应。积极影响:防洪、调节径流、改善水质、促进航运。负面影响:下游河床泥沙淤积、水库会阻断鱼类的洄游通道,影响鱼

类的繁殖和生存、在旱季时,如果水库为了蓄水发电而减少下泄流量,可能会导致下游地区的农业灌的溉用水不足。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从图中可知()A.山峰海拔可能为1044mB.乙地海拔可能为1035mC.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

mD.区域内最大高差近60m4.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A.水库水深为15~20mB.甲养殖场不会污染水库C.水库坝址位于⑤地D.水坝高度为5~10m【答案】3.C4.D【解析】【3题详解】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图等高距

为5m,可推断山峰海拔为1035~1040m,A错;乙地海拔为1030~1035m,但不等于1035m,B错;①处最高处海拔为1010~1015m,最低处海拔为995~1000m,则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m,C正确;区域内最低海拔为990~995m,最高海拔为

1040~1045m,所以最大高差为45~55m,D错。故选C。【4题详解】据图可知,甲养殖场最低处靠近1020m等高线,所以将该等高线作为最高水位线计算,而水库最低点为1005~1010m,因此水库水深为10~1

5m,A错误;从地形相对位置看,甲养殖场位于水库流域内,且位置高于水库,因此甲养殖场排放的污染物会污染水库,B错误;据图可知,水库坝址应位于⑥地,C错误;水坝的坝顶海拔为1020m,坝底海拔介于1010~1015m,所以水坝高度

为5~10m,D正确。故选D。【点睛】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等高线图的判读技巧: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凸低为脊,重叠为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问题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通视问题既可以通过看等高线的形状来判断,也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三种情况:1、看两点间有无山脊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2、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的坡,不能通视。三、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

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北京时间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小题。5.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时,世界标准时间是()A.3

0日9时46分B.30日17时46分C.31日1时46分D.31日3时46分6.此时,全球“昨日”与“今日”范围比例约为()A.7:5B.5:7C.11:1D.1:11【答案】5.A6.D【解析】【5题详解】北京时间(东八区)30日17时46分,世界标准时间(中时区)的时间

是30日17时46分-8时=30日9时46分。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此时西九区区时为0时46分,“昨日”范围为西十区向西至西十二区,跨2.5个时区,“今日”范围为西九区向东至东十二区,跨21.5个时区。全球“昨日”与“今日”范围的比例约为1:11

,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在地球上,分隔日期的分界线共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简称日界线;另一条则是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曾一夜刷爆了朋友圈,朋友

圈的一张张红包截图,一杯杯奶茶照片,包含着亲情、友情、爱情。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北京时间2023年8月8日2时22分41秒,我国进入立秋节气。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涪陵立秋至秋分期间()A.日出时间越来越早B.日落时间越来越

晚C.正午旗杆影子越来越短D.室内正午采光面积越来越大的8.下图中最能示意立秋这天北京(约41°N)太阳视运动的是()A.B.C.D.【答案】7.D8.A【解析】【7题详解】涪陵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立秋至秋分期间太阳直

射北半球,且直射点往南移动,因此涪陵白昼逐渐变短,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日落时间越来越早,AB错误;涪陵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正午旗杆影子越来越长,室内正午采光面积越来越大,C错误,D正确。故选D。【8题详解】立秋这天发生在秋分日前,太阳直射北半

球,北京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BD图中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BD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立秋发生在夏至日到秋分日中间的节气,因此可以判断出立秋时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12°N附近,由于

北京的纬度为41°N,由此可以判断出立秋当天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61°,C错误,A正确。故选A。【点睛】太阳每天都是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但随着光线直射纬度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直射哪个半球,太阳就是从东哪个方向升起,西哪个方向落下的,换言之,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极昼夜地区之

外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我国某学校一中学生在同一地点对日出点和正午日影长短变化进行观测,绘制出日出方位范围图(如下图)。c日正午,该学生影长与其身高接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推测该学校可能位于()A

.浙江宁波B.广西北海C.福建厦门D.山东青岛10.a日该中学生将铅笔竖立于地面,观测日影变化,绘制出日影顶点的运动轨迹,下列绘制正确的是()A.B.C.D.11.从b日到c日()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B.经历时间大约为3个月C.北半球白昼时间渐长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大【答案】9.B10.C

11.B【解析】【9题详解】根据文字材料可知,图片为该地日出方位范围图,因此可判断c日为冬至日,正午该学生影长与其身高接近,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约为45°,由此计算出该地的纬度大约是北纬21.5°,与广西北海符合。故B选项正确。浙江宁波的纬度

大约为30°N,厦门的纬度约为24°N,青岛的纬度约为36°N,因此A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a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东北日出、西北日落,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21.5°N,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南,因此全天太阳都在北侧,日影全天都在南侧。C正确,ABD错误

。故选C。【11题详解】b日为秋分日,c日为冬至日,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大约3个月,B选项正确;b日到c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时间渐短,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小,AC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高度越高

,日影越短;太阳高度越低,日影越长。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日影最短。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点纬度差(“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

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林隙表示森林群落内一株及以上优势树种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发生死亡,最终在林冠层形成的不连续空间。林隙包括冠空隙和扩展林隙两个部分。林隙的大小会对林隙内物种更新的种类、数量及分布

产生重要影响。读冠层林隙和扩展林隙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影响不同林隙树种更新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水分C.土壤D.热量13.林隙在改变物种组成、改善森林结构和提升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自然环境()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C.文化服务D.支撑服务【

答案】12.A13.D【解析】【12题详解】根据材料“林隙的大小会对林隙内物种更新的种类、数量及分布产生重要影响”,林隙是森林中局部地区的小环境,因此土壤差异不大,C错误;由图可知,林隙的大小不同,获得的太阳光照也不同,导致周围的水分、热量发生变化,所

以光照是影响不同林隙树种更新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A正确,B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支撑服务。供给服务指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调节服务指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文化服务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

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支撑服务指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林隙是优势树种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发生死亡产生的,因此自然环境为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会在林隙中长出新物种或形成新的生态环境,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

,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原则——原则1: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的极限。原则2: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

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2023年12月19日,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在山东烟台的市成立,这是推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具体举措。山东省海岸线长度全国第一,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未来将以长岛海

洋牧场为依托,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海洋新经济。下图为山东半岛及烟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粮仓”主要得益于()A.冷水鱼类资源丰富B.水陆交通便利C海洋文化底蕴深厚D.国家政策支持15.设立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

的意义有()①依托漫长海岸线,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②发挥海洋科技,推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③严控污染物排放,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④建设海洋牧场,有利于开发海底矿产资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14.D15.C【解析】【14题详解】由材料全国首个海上经

济开发区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在山东烟台市成立,可知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粮仓”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冷水鱼资源、交通条件、海洋文化并非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蓝色粮仓”发展的关键,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题详解】由材料“海洋

科技优势得天独厚”可推测,发挥海洋科技,推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②正确;海洋牧场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海洋生态的恢复,③正确;山东省海岸线长度全国第一,设立“蓝色粮仓”对拓展海洋运输空

间影响不大,①错误;建设海洋牧场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增长,实现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开发海底矿产资源,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C。.【点睛】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二

、综合题(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耕地撂荒是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可分为隐性撂荒和显性撂荒。隐性撂荒指田块上依旧播种农作物,但农业生产投入少,耕作方式粗放,基本不翻耕、不施肥,它会加剧土壤破坏程度。显性撂荒指耕地没有种植农作物而闲

置的状态。图1为西南某喀斯特地区耕地景观图,图2示意耕地撂荒与石漠化的关系。(1)从耕地资源的角度分析当地耕地撂荒的原因。(2)为缓解耕地的撂荒现象,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耕地破碎,

各地块分布较远,交通不便;耕地地块面积小,难以实现机械化耕作;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坡度大,不利于耕作;多喀斯特地貌,耕地土壤肥力低。(2)探索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生态农业等;开展土地平整、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开展规

模化经营。【解析】【分析】本题以西南某喀斯特地区耕地撂荒现象为材料,涉及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等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耕地破碎,各地块分布较远,交通不

便,使得农民在管理和到达耕地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劳动成本和难度,导致一些耕地被撂荒。耕地地块面积小,不利于使用大型机械,只能依靠人力,效率低下,农民可能会觉得耕种不划算而撂荒。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坡度大,在坡地上

劳作较为困难,可能面临水土流失等问题,增加了耕种的风险和困难,耕作的收入不稳定。多喀斯特地貌,耕地土壤肥力低,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小问2详解】探索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生态农业等,可以提

高耕地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吸引农民继续耕种。开展土地平整、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耕地的条件和可达性,降低耕种难度。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开展规模化经营,通过集中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竞争力,也有利于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解决撂荒问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地处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冷湖地区,因人烟稀少,气候恶劣,地表植被稀少,雅丹地貌广布,被称为“最像火星的地方”,2021年12月22日,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宣布冷湖全境为暗

夜保护区,并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签署冷湖光学天文观测基地共建协议。冷湖天文站选址于海拔4200米的赛什腾山山顶平台(图1)。成为与智利阿塔卡玛沙漠地区的拉西拉天文台(29°15′S,70°W,海拔2430米

)和美国夏威夷莫那卡亚天文台(19°45′N,155′27′W,海拔4205米)相媲美的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材料二:冷湖地貌景观图(图2)(1)分析冷湖光学天文基地选址条件。(2)与拉西拉天文台和莫那卡亚天文台相比,评价赛什腾山台站的观测条件。【答案】(1)气候干旱,晴夜比例高;海拔高

,空气稀薄,大气干扰少,观测效果好;地广人稀,为暗夜保护区,人为光源干扰少;离西宁、敦煌等城市较近,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较好。(2)有利条件:地处内陆,水汽含量较低,对光学观测影响小;不利条件:地处内陆

盆地地区,观测视野的开阔度不足;交通条件不足,影响观测者的往来和观测设备的运输。【解析】【分析】本题以冷湖天文站选址的图文材料创设情境,涉及影响天文台选择的条件、天文观测条件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

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分析,赛什腾山海拔4200米,空气透明度极高,大气散射和吸收光辐射减少,利于捕捉微弱的星光信号;冷湖地区人烟稀少,光污染极低,政府已将其设为暗夜保护区,这极大保证了

天文观测所需的优质夜天光背景;降雨少、云雾天气罕见,全年大部分时间适合天文观测;距离西宁、敦煌等城市较近,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好。【小问2详解】天文观测站的自然条件:纬度较低,观测星空范围广;纬度高,星空起落变化小,利于观测。冬

季,昼短夜长,连续观测时间长;降水少,多晴天,大气透明度好;风速小,湿度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视野开阔;地势起伏大,利于排水。人文条件是远离城市,污染小;人口稀少,观测干扰较小。与拉西拉天文台和莫那

卡亚天文台相比,赛什腾山台站有利条件:塞什腾山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水汽含量少,大气透明度更高,对光学观测影响小。不利条件:地处内陆盆地,观测视野的开阔度不够;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影响大型观测设备的运输,影响观测者往来。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江西鄱阳湖区域共

有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候鸟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影响,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湖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为此,江西省计划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采用

开放式全闸,汛期闸门全开,枯水期通过闸门进行水位调节,功能定位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材料二我国粮食消费中饲料用粮占粮食产量的35%,结构性矛盾突出。江西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但高产田仅占20%左右。近年来江西省部分地区利用天然草场和秋冬闲田,通过种植固氮豆科牧草与水稻轮作

的方式(“稻—草”、“稻—稻—草”),发展草地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藏粮于草”,保障粮食安全。材料三下图为江西省地形图及鄱阳湖示意图。(1)说明鄱阳湖沿岸地区吸引候鸟来此越冬的主要原因。(2)简述在鄱阳湖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生态安全的意义。(3)从水资源安全角度

简述鄱阳湖建水闸的作用。(4)从土地资源的角度,分析江西省适宜实行“藏粮于草”的原因及发展“藏粮于草”的经济效益。【答案】(1)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较温暖,为候鸟提供了良好的越冬环境;鄱阳湖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冬季水位较低,湖滩显露,栖息空间大;鄱阳湖成片

的洲滩、浅水沼泽、泥滩、碟形湖为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多样的栖息环境;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当地社区和公众对候鸟保护的意识强,受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较少。(2)①保护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改善了湖泊在维持水循环、调节气候、净化水质、降解污染、蓄

洪防旱等方面的生态服务能力;②有利于开展生态旅游与科学研究;③能够保护众多珍稀候鸟及其越冬地,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④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提供了重要的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3)①保障鄱阳湖的湖区在枯水期用水;②作为下游区域缺水时的应急水源;③提升鄱阳湖在枯水期

的自净能力;④减轻洪水期对下游带来的洪水威胁。(4)原因:①山地丘陵分布广,天然草场面积大;②中低产田占比较多,粮食种植效益低。经济效益:①牧草和水稻产量双提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②增加饲料供应/替代部分饲料用粮,减少粮食

消耗。【解析】【分析】本题以“江西鄱阳湖区域”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自然保护区、建水闸的作用、耕地与粮食安全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鄱阳湖沿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冬季温暖,且靠近湖泊,水汽较多,较为湿润,为候鸟提供了良好的越冬环境;鄱阳湖有“丰水一片、枯水一线”

的特征,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冬季湖泊进入枯水期,水位较低,湖滩显露,栖息空间大;冬季鄱阳湖成片的洲滩、浅水沼泽、泥滩、碟形湖,长满了水草,为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多样的栖息环境;我国在鄱阳湖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当地

社区和公众对候鸟保护的意识强,候鸟受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较少。【小问2详解】依据图文材料分析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其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区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助于防止人类活动对该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稳定,

维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改善了湖泊在维持水循环、调节气候、净化水质、降解污染、蓄洪防旱等方面的生态服务能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可以吸引生态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有利于开展生态旅游与科学研究;鄱阳湖是众多候鸟

的栖息地,其中包括许多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区的建立有助于保护这些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这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保护区的宣传教育,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行动。【小问3详解】从水资源的安全角度对鄱阳湖建水闸的作用进行分析,在材料一可知,通过对水闸

的调节,可以在枯水期保持湖内一定的水位,能保障鄱阳湖湖区的居民和农业在枯水期的用水需求;在下游地区遭遇干旱时,鄱阳湖可以作为重要的应急水源,通过水闸控制放水量,缓解下游地区的用水压力;枯水期水位的提高可以扩大湖泊的水域面积,增强

鄱阳湖在枯水期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在洪水期,水闸可以适时开启,泄洪减压,减轻对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小问4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江西省适宜实行“藏粮于草”的原因在于江西省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这些地区不适合大规模种植粮食作物,但天然草场面积大,适合发展畜牧业,利

用天然草场和种植牧草,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其次,江西省的中低产田较多,这些土地的粮食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不明显。通过种植牧草,可以提高这些土地的产出效益。发展“藏粮于草”的经济效益:通过“稻—草”或“稻—稻—草”的轮

作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既提高了牧草的产量,也增加了水稻的产量,从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种植牧草可以作为饲料,增加饲料供应/替代部分饲料用粮,减少对粮食作物的需求,缓解粮食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