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2月期末考试 生物 PDF版含解析.pdf,共(9)页,2.934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490543f94fd1d8dd6a16060702b96f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QQABQQQUggAAABBAAAgCEwH6CgIQkBEAAAoOxFAAoAAAiANABAA=}#}{#{QQABQQQUggAAABBAAAgCEwH6CgIQkBEAAAoOxFAAoAAA
iANABAA=}#}{#{QQABQQQUggAAABBAAAgCEwH6CgIQkBEAAAoOxFAAoAAAiANABAA=}#}{#{QQABQQQUggAAABBAAAgCEwH6CgIQkBEAAAoOxFAAoAAA
iANABAA=}#}生物参考答案1.B【解析】新冠病毒为RNA病毒,核酸有1种,含氮碱基有4种,A正确;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核酸有DNA、RNA2种,参与核酸构成的核苷酸有8种,B错误;骨骼肌细胞为真核细胞,含有2种核酸,则含氮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C正确;小球藻植物细
胞为真核细胞,含有2种核酸,则五碳糖有2种,核酸有2种,D正确。2.B【解析】膜上的H+-ATPase的形成过程与高尔基体有关,A错误;H+进入液泡消耗ATP的,则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B正确;H+转运过程中,H+-ATP
ase作为载体蛋白,会发生构象改变,协助物质运输,C错误;植物液泡没有合成酶的能力,蛋白酶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D错误。3.D【解析】线粒体内DNA是裸露的,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A正确;DNA转录需要RNA聚
合酶的参与,B正确;线粒体中存在能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tRNA,C正确;线粒体中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多条肽链的合成,D错误。4.D【解析】精原细胞既能进行减数分裂,也能进行有丝分裂,其中甲方式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所以甲为有丝分裂,乙为减数分
裂,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减数分裂方式最终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B错误;甲(有丝分裂)分裂方式中不会出现含有4个核DNA的细胞,至少都是8个核DNA分子的细胞,C错误;甲、乙两种分裂方式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正确。5.B【解析】T淋巴细
胞在胸腺分化、发育、成熟,B淋巴细胞在骨髓产生并成熟,无胸腺裸鼠能产生B淋巴细胞,不能产生T淋巴细胞,A正确;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能增殖、分化,但不能处理、呈递抗原,B错误;体液免疫B细胞的活化需要来
自抗原和来自辅助T细胞两个信号的刺激,细胞免疫过程中不需要B细胞参与,C正确;体液免疫过程中,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D正确。6.B【解
析】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A错误;细胞的转化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血糖正常时,胰岛也会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机体内二者浓度维持相对稳定状态,C错误;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D错误。7.C【解析】生态系统的基石为生产者,图中的桑树和甘蔗为生产者,A
正确;塘泥中有机物中的能量可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利用,桑树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光能,B正确;蚕沙和猪粪中的能量不属于蚕和猪同化的能量,属于桑树和甘蔗同化的能量,C错误;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D正确。{#{QQABQ
QQUggAAABBAAAgCEwH6CgIQkBEAAAoOxFAAoAAAiANABAA=}#}8.D【解析】四个地区物种的丰富度不同,A错误;6种哺乳动物彼此种间关系、生境不确定,生态位不一定彼此重叠,B错误;数量金字塔由各营养
级的数量比例绘制,C错误;每种动物适应4个地区环境的方式可能不同,形成的种间关系多元,呈现不同的数量比例关系,D正确。9.B【解析】生态足迹的值越大,所需资源越多,对生态与环境影响越大,A正确;人类食用牛肉会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
迹大,B错误;人类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C正确;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垃圾分类等可减小生态足迹,D正确。10.A【解析】制作果酒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酒精过程,A正确;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杆菌的有氧呼吸产生乙酸过程,B错误;制作腐乳利用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C错误;制
作泡菜过程中水封的主要目的是营造乳酸菌无氧发酵的环境,D错误。11.B【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了物种间杂交的生殖隔离,A正确;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的过程主要利用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理,B错误;粉蓝烟草细胞和朗氏烟草细胞需先去除细胞壁再诱导融合,C正确;杂交细胞将选择性表达粉蓝烟草细胞
和朗氏烟草细胞的基因,D正确。12.B【解析】体外受精时,卵母细胞需培养成熟至MⅡ期具备受精能力,才可以和获能精子进行体外受精,A正确;第四代试管婴儿的DNA来自携带者及其丈夫和捐赠者线粒体DNA,B错误;第四代试管婴儿是由携带者突变线粒体的卵子供核,捐赠者供质,可避免携带者的线粒
体疾病通过母系遗传传递给下一代,C正确;第四代试管婴儿的培育还需要经历早期胚胎培养到适宜时期,再经历胚胎移植等技术移植到母体子宫孕育成熟,D正确。13.C【解析】这种繁殖方式速度快、数量大,涉及有丝分裂,没有涉及减数分裂过程,A错误;该技术的原理主要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锻炼和驯化期
间正午强光时可遮阴或温室培养以避免灼伤幼苗,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随机的,对植株进行鉴定的原因是在培养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异,D错误。14.ACD【解析】当亲本一方为抗病纯合子(DD×Dd)时,也能出现F1均为抗病植株的现象,A错误;若后代出现不抗病的雌株,则其基因型为dd或XdXd,而乙为
抗病植株,因此乙植株一定为杂合子,B正确;若F1只有雄株出现不抗病,则植株甲、乙的基因型可以为XDY(XDYd)、XDXd,基因D、d可位于区段Ⅰ或区段Ⅱ,C错误;若基因D、d位于区段Ⅱ,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XDY,乙植株的基因型为XDXD或XDXd,当乙植株的基因型为XDXD
时,F1的基因型为XDXD、XDY,F1自由交配形成的F2中,幼苗全为抗病植株;当乙植株的基因型为XDXd时,F1的基因型为XDXD∶XDXd∶XDY∶XdY=1∶1∶1∶1,由于XdY植株开花前死亡,因此雌配子中XD∶Xd=3∶1,雄配子中XD∶Y=1∶1,F2幼苗中
抗病植株的比例为7/8,D错误。15.ABC【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c,A错误;传递效率为同化量之比,故为h/a×100%,B错误;e+f为动物的摄入量,C错误;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正{#{QQABQQQUggAAABBAAAgCEwH6CgIQkBEAAAoOxFAAoAAAiANABAA=}#}确。16.AB【解析】如图可知,EcoRV切割出来的载体P1为平末端,A正确;T4DNA连接酶既可以连接平末端,又
可以连接黏性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效率相对较低,B正确;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C错误;天然质粒除具备限制酶切割位点、标记基因外,还需要特定细胞的启动子,终止子等,D错误。17.AC【解析】由于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庞大,需将土壤稀释后再涂布在选择
培养基上培养计数,A正确;稀释涂布平板法使用时需用无菌水进行稀释,B错误;涂布器使用前和使用后均需要灼烧灭菌,C正确;在同一稀释度下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计数,当两个或多个细胞在一起时,平板上只能观察到一个菌落,因此观察到的菌落数目往
往比活菌的数目少,D错误。18.ACD【解析】过多的炎症因子会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系统,生成更多的糖皮质激素,产生抗炎作用,体现了反馈调节,A正确;糖皮质激素增加抑制炎症反应,同时抑制了机体的免
疫力,B错误;三个系统通过信息分子形成调节网络,信息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和相应的受体直接接触,这种作用方式具有特异性,C、D正确。19.(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水(1分)(2)花生在密闭玻璃罩内,随光合作用的进行,环境中CO2浓度下降,花生没有PEP羧化酶,光合作用受
到限制,生长首先受到影响;玉米通过PEP羧化酶可以维持细胞内较高的CO2浓度,仍能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在一段时间内仍能正常生长(合理叙述可得分)(3)上升(1分)PEP羧化酶的活性降低,形成的C3减少,C3还原时对ATP的消耗降低,同时光反应产生ATP仍在进行(合理叙
述可得分)(4)农家肥富含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作物生长提供无机盐和增加作物周围环境的CO2浓度【解析】(1)在光反应中,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H+。(2)在密闭玻璃罩内,随光合作用的进行,环境中CO2浓度下降,花生
没有PEP羧化酶,光合作用受到限制;玉米通过PEP羧化酶仍可以维持细胞内较高的CO2浓度,仍能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3)当注入PEP羧化酶活性抑制剂后,PEP羧化酶的活性降低,暗反应形成的C3减少,C3还原时对ATP的消
耗降低,同时光反应产生的ATP仍在进行,故ATP的含量呈上升趋势。(4)农家肥富含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无机盐,增加了作物周围环境中的CO2浓度。20.(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增强(1分)抑制肝糖原
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等{#{QQABQQQUggAAABBAAAgCEwH6CgIQkBEAAAoOxFAAoAAAiANABAA=
}#}(2)升高(升高显著)无显著性差异(无明显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变化明显、有所降低)(3)该胰岛素分泌的增加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有关,而且是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发挥作用【解析】(1)略。(2)分析表1和表2实验结果可知,适量葡萄糖从静脉注入后,可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急剧升高。手
术前、后比较,空腹和葡萄糖输注后1、2、4、6、10min所测的血糖值无显著性差异;而1、2、4、6min所测的胰岛素值手术后与手术前比较有所降低,变化明显。(3)研究通过从颈动脉小剂量注入葡萄糖,使葡萄糖直接进入脑循环,刺激大脑相关神经元,观察10min内血
浆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由于不引起体循环血糖变化,排除了血糖升高直接对胰岛B细胞分泌的刺激。通过反复实验,发现葡萄糖从颈动脉持续输注量最大在1mg/(kg·min)时,体循环血糖仍可维持基本不变。研究结果还显示,1mg/(kg·min)葡萄糖从颈动脉的持续注入
,在2~4min内引起胰岛素分泌的增加并达到峰值,而迷走神经切断可使该胰岛素分泌明显降低,说明该胰岛素分泌的增加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有关,而且是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发挥作用。21.(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39(
1分)常(1分)不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代雌雄羽毛表现为有色(黄色和栗色),与性别没有关系,因此,Tt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上(2)TTZbW3/8(3)群体中白色鹌鹑的基因型不确定。若选用的白色雌鹌鹑基因型为ttZBW,则能够成功通过羽色区分性别;若选用的白色雌鹌鹑
基因型为ttZbW,则因后代均为黄色,导致失败杂交方案:纯种黄色(♂)×纯种栗色(♀)预期后代情况:子代雄性都是栗色,雌性都是黄色【解析】(1)鹌鹑的染色体数为2N=78,因此,鹌鹑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四分体39个;分析杂交Ⅰ和Ⅱ可知,正交和反交的结果在羽毛有颜色(黄色或栗色)方面
相同,与性别没有关联,因此,Tt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羽毛颜色的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说明羽色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B/b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2)因实验用鹌鹑均为纯种鹌鹑,杂交实验Ⅰ中,黄色(♀)×白色(♂)→F1雌雄鹌鹑均为栗色,则杂交实验Ⅰ中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TTZbW、白色亲本
的基因型为ttZBZB;杂交实验Ⅱ中母本(白色)的基因型为ttZBW,父本(黄色)的基因型为TTZbZb,F1雌雄鹌鹑的基因型分别是TtZbW、TtZBZb,F1雌雄鹌鹑相互交配,F2代鹌鹑的基因型及比例为TTZBW(栗色雌):TTZbW(黄色雌):TtZB
W(栗色雌):TtZbW(黄色雌):ttZBW(白色雌):ttZbW(白色雌):TTZBZb(栗色雄):TTZbZb(黄色雄):TtZBZb(栗色雄):TtZbZb(黄色雄):ttZBZb(白色雄):ttZbZb(白色雄)=1:1:2:2:1:1:1:1:2:2:1:1,{#{QQ
ABQQQUggAAABBAAAgCEwH6CgIQkBEAAAoOxFAAoAAAiANABAA=}#}即栗色雌:黄色雌:白色雌:栗色雄:黄色雄:白色雄=3:3:2:3:3:2,F2代出生栗色鹌鹑的比例约为3/8。(3)
群体中白色鹌鹑的基因型不确定,若选用的白色雌鹌鹑基因型为ttZBW,则后代雌雄羽色不同,能够成功通过羽色区分性别;若选用的白色雌鹌鹑基因型为ttZbW,则因后代由于不含有B基因,则雌雄均为黄色而导致失败。为了实现在幼年阶段即可对雌、雄鹌鹑进行区分的设想,可以选择纯种黄色雄性鹌鹑TTZbZb和纯种
栗色雌性鹌鹑TTZBW进行杂交,这样子代雄性都是栗色,雌性都是黄色,即可通过羽色在幼年阶段区分雌雄。22.(12分,每空2分)(1)诱导小鼠甲产生能够分泌抗p54蛋白抗体的B淋巴细胞(2)选择培养基只有
杂交瘤细胞才能够生长克隆化培养抗体检测(3)p54部分结构改变只改变了部分抗原决定簇,因此针对这部分抗原决定簇产生的抗体失效,但由于还存在由其他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所以从小鼠血清中分离的抗体仍有效【解析】(1)实验前给小鼠甲注
射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p54,是为了诱导小鼠甲产生能够分泌抗p54蛋白抗体的B淋巴细胞。(2)图中筛选1需要用到选择培养基,只有杂交瘤细胞可以存活。筛选2是为了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该过程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3)p54部分
结构改变只是改变了部分抗原决定簇,因此由这部分抗原决定簇产生的抗体失效,但由于还存在由其他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所以抗体仍可能有效。23.(12分,每空2分)(1)DNA半保留复制目的基因(基因ABP9)已导入受体细胞高于ABP9基因已整合到
转基因玉米基因组中,并得到较高水平表达(2)叶绿素含量均下降,但转基因植物叶绿素含量高于阴性对照组(3)可以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从而提高自身对高盐胁迫的耐受性【解析】(1)利用特异性引物对转基因ABP9玉米植株进行PCR检测,依据的技术原理是DNA半保
留复制,植株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说明目的基因(基因ABP9)已导入受体细胞。(2)盐处理3d和7d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50mmol/LNaCl浓度下,转基因植物与阴性对照组叶绿素含量均下降,但转基因
植物叶绿素含量高于阴性对照植株。(3)研究表明,盐胁迫后植物细胞通过积累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如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来维持较高的细胞质渗透压。本研究中玉米叶片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受到胁迫后上升,且转基因
植株始终高于阴性。由此可见,遭受盐胁迫后转基因植株可以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从而提高自身对高盐胁迫的耐受性。{#{QQABQQQUggAAABBAAAgCEwH6CgIQkBEAAAoOxFAAoAAAiA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