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地理(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习题 课时规范练36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557.225 K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地理(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习题 课时规范练36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地理(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习题 课时规范练36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地理(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习题 课时规范练36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地理(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习题 课时规范练36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Word版含解析.docx,共(6)页,557.22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3fa89877d79e914b12f88242fc0f3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规范练36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2023·河北衡水高三五调)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其上游流域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的变化具有很强的垂直性特征。图1示意贵州省乌江上游各海拔人口数量变化,图2示意贵州省乌江上游各海拔人口密度变化。据此完成1~2题。图1图21.乌

江上游人口分布特征是()A.人口数量与海拔呈正相关B.人口密度与海拔呈负相关C.人口密度最大处人口数量最多D.人口数量最多处人口密度较高2.推测影响乌江上游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B.降水C.矿产D.土地

(2023·重庆高三临门一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面积约16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形多样,北为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天山横亘其中。三大山脉环抱准噶尔、塔里木两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中心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新疆深居内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图示意新

疆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完成3~4题。3.新疆地域面积广阔,但大部分地区人口容量小,主要原因是()A.地势起伏大,适宜人类生存空间小B.深居大陆内部,对外开放程度极低C.水资源短缺,自然环境承载力较低D.矿产资源不足,经济发展水平落后4.为提高新疆地区自然环境承载力,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大力开发资源,提高经济发展水平②发展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③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区域生态环境④放宽户籍政策,向人口低密度区迁移人口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23·江苏如皋二模)京津冀地区经济发

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下图示意1990—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据此完成5~7题。5.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A.集中在少数大城市B.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C.由城市向乡村迁移D.与经济变化趋势一致6.推测2015年

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的主要成因是()A.环境质量变化B.农业发展C.政策引导D.交通改善7.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北京()A.城镇化问题加剧B.人才大量流失C.农业经营规模扩大D.城市环境改善

(2023·浙江杭州一模)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不同指标下适度人口和最大人口(单位:万人)的测算结果。据此完成8~10题。指标人口基于人均建设用地基于人均居住用地基于可供水资源基于生态环境适度人口63.8083.2072.3670.18最大人口106.20113.40210

.35106.338.该城市的人口合理容量为()A.72.36万B.83.20万C.63.80万D.70.18万9.影响该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A.生态环境B.人均居住用地C.可供水资源D.人均建设用地10.确定人口合理容量数值的主要意义是(

)A.遏制高消费现象的发生B.规划工业生产规模C.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D.改变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11.(2023·重庆万州三模)阅读下列关于上海市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的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随着城市发展,上海的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上海市

就业密度分布示意图上海市各圈层人口密度和人口份额变化表所在圈层人口密度/(人·km-2)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中心城核心区55.6440.1635.2134.47中心城边缘区18.4920

.5120.0322.05近郊区1.693.183.565.43远郊区0.850.991.181.66所在圈层人口份额/%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中心城核心区21.613.110.78.1中心城边缘区32.830.

927.823.6近郊区23.835.539.143.4远郊区21.820.522.424.9(1)简述上海市就业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2)分析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3)分析上海市人口和就业密度变化对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错题题号易错要语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36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2.1.D2.D解析第1题,读图1可知,人口数量随海拔升高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A错误;读图2可知,人口密度随海拔升高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B错误;人口密度在1200~1400米处最大,人口数量在1400~1600米处最大,因此人口数量最多处

人口密度较高,C错误,D正确。第2题,贵州省乌江上游喀斯特地貌广布,海拔低处谷深、坡陡,导致海拔低处土地面积极少,人口数量少,密度低;而高原面上地平坡缓,土地面积集中于中海拔地区,人口数量多,密度大,故影响乌江上

游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土地资源,D正确;气温、降水、矿产不是影响该地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B、C错误。3~4.3.C4.B解析第3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新疆深居内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水资源短缺,自然环境承载力较低,使得人口容量小,是限制性因素,C正

确;新疆地形以盆地、山地为主,人们多沿河流生活在绿洲地区,但地形不是人口容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新疆虽然深居内陆,但处在我国边境地区,是对接中亚的重要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好,矿产资源较为丰富,B、D错误。第4题,大力

开发资源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①错误;水资源是新疆地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发展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有助于提升当地的自然环境承载力,②正确;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区域生态环境,缓解土地沙化,有助于改善区域的环境承载力,③正确;人口分布低密度区水资源匮乏,

并不适宜人类居住,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5~7.5.B6.C7.D解析第5题,由图中数据可知,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整体下降,人口分布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B正确;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人口地理集中度应该增强,A错误;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减弱,不一定是人口由城市向农村转移,C

错误;图中的人口地理集中度减弱,经济地理集中度增强,人口分布变化与经济变化不一致,D错误。第6题,由图中数据和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下降,人口分布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主要是2015年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

序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C正确;环境质量变化、农业发展、交通改善都不是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下降的主要原因,A、B、D错误。第7题,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缓解了北京市人口压力,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D正确;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缓解城市人口压力,缓解城镇化问题,A错误;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控制北京市人口规模,同时注重人口质量结构的提升,并出台了一系列人才计划,人才并未流失,B错误;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

,使得一部分农民工就地就业,发展农业,农业经营规模可能缩小,C错误。8~10.8.C9.D10.C解析第8题,根据“木桶定律”可知,短板是决定性因素,表中显示适度人口和最大人口的短板均是人均建设用地,而基于人均建设用地下的适度人口为63.80万,所以该城市人口合理容量为63.80万,C正确。

第9题,由表可知,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人口容量预测的适度人口容量最小,说明该城市最稀缺的资源是建设用地,而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最稀缺的资源,D正确。第10题,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

适宜的人口数量。确定人口合理容量才能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使得经济与人口相协调,故C正确;与高消费现象、工业生产规模无关,A、B错误;确定人口合理容量并不能改变传统观念,人口素质提升能够有效改善传统观念,D错误。11.答案(1)中心城区就业密度最大,随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

中心城区就业密度下降,近郊和远郊的就业密度上升。(2)上海人口不断向外围扩散。原因:新城(卫星城)的建设,制造业向郊区转移;交通不断发展。(3)有利于缓解中心城区人口和就业的压力;缓解交通压力;缓解环境压力;有利于城市功能区布局更加合理。解析第(1)题,根据上海市就业

密度分布示意图可知,上海市就业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中心城区就业密度最大,随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其变化特征为中心城区就业密度下降,近郊和远郊的就业密度上升。第(2)题,读上海市各圈层人口密度和人口份额

变化表可知,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密度与人口份额都下降,而近郊区与远郊区整体上升,因此可以判断上海人口不断向外围扩散。其产生变化的原因是随着新城(卫星城)的建设,制造业向郊区转移,近郊和远郊地区的就业和居住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随着交通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流动,使上海人口不断向外围扩散成为可能。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市人口变化和就业密度变化,特别是中心区人口减少,可以缓解中心城区人口和就业的压力,还可以减少到达中心城区的人口,从而减轻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将部分工

业或者政府部分职能部门分散,有利于城市功能区布局更加合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