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177.225 KB
  • 2024-10-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9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含解析.docx,共(22)页,177.22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3009fac7a24143b252a0c24d778f56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思想政治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

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必修4第1—5课。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

杂,常常令人倍感困惑。但是,拥有“智慧之学”的人,即使身在绝境,也依然能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拥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境界。由此可见()A.哲学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B.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C.哲学智慧产生于人

类的实践活动D.哲学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A:该项强调哲学的含义,而题干强调哲学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B:拥有“智慧之学”的人,拥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境界,说明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

的生活,B符合题意。C:该项强调哲学的产生,而题干强调哲学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D:该项强调哲学的变化发展,而题干强调哲学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最早提出,直到1858年,德国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才较完善。细胞学说

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这一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由此可见()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③具体科学是哲

学的来源④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细胞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可见,题干强调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即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

干涸和枯萎,①④符合题意。②:题干强调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②不符合题意。③: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③错误。故本题选B。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它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论断说明()①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生命力②实践观点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论断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强调马克思主

义是发展着的理论,不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②与题意不符。④:材料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不强调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4.研究显示,

当你完成某项极富挑战的工作任务时,你会感到由内而外的满足与充实,这是因为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它能让你感到宁静与愉悦,帮你排解压力和不快。这一研究()①是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进行的②从侧面证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③说明没

有反映对象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④强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会给人造成巨大压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当你完成某项极富挑战的工作任务时,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它能让你感到宁静与愉悦,帮你排解压力和不快。证实了物质决定意识和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①②

正确。③:材料强调大脑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让你感到宁静与愉悦,帮你排解压力和不快,表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材料没有体现反映对象即客观存在的事物的重要性问题,③错误。④: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会给人造成巨大的压力与题无关,④错误。故本题选A。5.二十多年前,

T村是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如今变成声名远扬的“蓝富美”,转变始于渔旅融合增收发展之路。该村成立旅游“渔家乐”公司,采取“公司+渔户”的经营管理模式;老房子开发成民宿。这表明该村发展的原因是()①尊重了自然界的物质性②尊重了人类社会

的物质性③坚持正确认识自身资源为前提④使客观情况符合了主观的需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T村的转变,是因为该村从当地小渔村的实际出发,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尊重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促进了发展,①②正确

。③:该村正确认识了自身资源,并以此为指导转变发展之路,这恰好体现了尊重自然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前提,我们要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去认识、去改造、去利用自然,③错误。④: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④错误。故本题选A

。6.我国应急管理部发布的2022年11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报告显示,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13次,其中4.0―4.9级11次,5.0―5.9级2次。有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的哲理是()A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唯一特性B.运动能够脱离物质而存在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有其客观规律【答案】C【解析】【详解】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错误。B:运动是物质

的运动,运动不能够脱离物质而存在,B错误。C:“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符合题意。D:物质运动都遵循着客观规律,但材料强调的是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下图漫画中的做

法没有正确认识到()A.规律是我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觉到的B.规律并不都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C.认识规律才能把握和改造规律D.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答案】D【解析】【详解】A:规律隐藏在现象的背后,是我们的感官直接感

觉不到的,A错误。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B错误。C: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改造规律说法错误,排除C。D:漫画中的做法没有正确认识到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8.今天,人们评判一个城市是否是宜居城市,会综合考察这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这是因为()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B.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C.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稳定的联系D.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答案】B【解析】【详解】A: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A说法错误。B:人们会综合考察这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这是因为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故

B符合题意。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规律,C说法错误。D: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9.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支

持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更加深入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更加主动地扩大对外交流合作。这是基于()①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③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④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就不成其为

部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材料强调整体地位和作用,没有体现关键部分的作用,①排除。②:高度重视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是基于整体居于主导

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符合题意。③:只有当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③错误。的④:企业如果不能融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无法发展,体现了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就不成

其为部分,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0.我国南海可燃冰第一口井的试开采产气和现场测试取得圆满成功。可燃冰开发技术和装备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储备,单靠一个国家很难实现根本性突破。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可燃冰技术的研究当中,才可能实现质变。材料意在强调()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要注重系统内

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要立足于各个部分和各要素④系统作为整体具有每一个要素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可燃冰技术的研究需要更多国家的参与,形成合力,体现了系统作

为整体具有每一个要素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要立足整体,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①④符合题意。②:材料只强调可燃冰技术的研究需要更多国家的合作,体现了整体的观点,并未涉及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不符合题意。③:要立足于整体,而非立足于部分,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1.近

年来,我国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提法发生了改变:强调不再单纯以GDP论英雄,而是努力构建质量效益提高而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增长.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发展B.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C.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D.意识的内容是

主观的,反映形式是客观的【答案】C【解析】【详解】A:事物的变化并非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变化才是发展,A错误。B:材料强调的是对GDP增速的认识的发展,不涉及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B排除。C:我国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提法发生了改变,这表明

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C正确。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D错误。故本题选C。12.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充电不方便等,新能源汽车尚未完全被人们接纳。对于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①事物优劣形势的相互转化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②新出现的事物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③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④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新能

源汽车属于新事物,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这说明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新能源汽车尚未完全被人们接纳,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说明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③④符合题意。①:在一定的条件下

,事物优劣形势可以相互转化,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①错误。②:新事物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新出现的事物未必是新事物,②错误。故本题选D。13.华为公司作为在5G通信设备核心技术方面拥有多项专利的中国明星企业,频频被美国制裁。华为的发展虽充

满挑战,但是它不仅没有倒在美国全面封锁的牢笼中,反而爆发了更强大的战斗力,华为已经与全球50家商用伙伴签订了5G合同,实现逆势上涨,而华为的5G专利也高居榜首。华为的发展表明()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上升的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的③事物发展的形式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新事物

比旧事物更强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华为公司频频被美国制裁。华为的发展虽充满挑战,但是它不仅没有倒在美国全面封锁的牢笼中,反而爆发了更强大的战斗力,华为已经与全球50家商用伙伴签订了5G合

同,实现逆势上涨,表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上升的,其道路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的,①②符合题意。③:事物发展的形式是量变和质变,③说法错误。④: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但新事物刚刚开始可能力量比较弱小,故该选项过于绝对,④错误。故本题选A。14.近年来,伴随日

本经济规模不断缩小,有观点认为日本对中国的重要性在下降。对此,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回应称:“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没有变,也不会变。政治上双方已达成四个政治文件,确认长期和平友好合作是唯一选择;经济上两国互为主要经贸伙伴,共同利益密不可分。”这反映出()①世界上不存在绝对

运动的物质②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和相互贯通③矛盾的斗争性为同一性所制约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中日确认长期和平友好合作是唯一选择,经济上两国共同利益密不可分,反映出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和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为同一性所

制约,②③符合题意。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①说法错误。④:矛盾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不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5.老字号品牌因其多年的深耕细作而成为积淀城市人文底蕴的瑰宝,但是,品牌价值在“老”,发展

出路在“新”。如今,众多老字号坚持守正创新,正在实现新突围。老字号能实现新突围的原因在于()①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老字号品牌的进步②坚持辩证否定观,实现老字号的自我否定与自我发展③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的,创新带

给老字号新的生命④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坚持守正,又努力创新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故①错误。②④:众多老字号坚持守正创新,正在实现新突围。老字号能实现新突围的原因在于坚持辩证否定观,实现老字号的自我否定与自我发展,用对立

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坚持守正,又努力创新,故②④正确。③: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故③错误。故本题选C。16.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一2035年)》指出,我国扩大内需机遇和挑战

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材料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主次矛盾、矛

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我国扩大内需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这反映了矛盾的主次方面,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

战略,充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体现了主次矛盾,做到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①③正确。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属于唯物论的范畴,不属于辩证法,②不符合题意。④:相互联结体现的是矛盾的同一性,相互

分离体现的是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并不是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④错误。故本题选B。17.随着3D打印技术的应用和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疑难病变不治为可治,一些常见病使用该技术治疗效果也更好。例如用3D打印技术对骨缺

损进行修复,患者无须再接受修复过程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骨组织移植或人工骨填充术,且稳定性更佳。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反映了()①实践活动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②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物质性活动③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④只有实践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

案】C【解析】【详解】①④:随着3D打印技术的应用和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疑难病变不治为可治,一些常见病使用该技术治疗效果也更好。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反映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直接现实性,实践能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①④符合题意。②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②错误。③: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③错误。故本题选C。18.截至2022年7月,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660余颗新脉冲星,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使人们对宇宙

有了更新的认识。这表明()A.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B.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被推翻C.认识是检验社会实践的唯一标准D.认识是人们实践的目的【答案】A【解析】【详解】A:通过“中国天眼”,我们有了许多新的发现,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

入选。B: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在哲学范畴,真理是不断的被完善而不是被推翻,B不选。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不选。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不选。故本题选A。19.中国空间站预计从2022年之后开

始运行,目前正面向国内公开征集空间站在轨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项目,中学生和大学生如有好的想法,也可提交科普实验项目。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在于()①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④获

得正确认识是人们开展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不是一切活动,①错误。②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

之一,通过科学实验可以验证已有的认识,推动认识的发展,②③符合题意。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错误。故本题选C。20.“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真抓实干的钉钉子精神

,并将钉钉子精神作为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和本领方法。上述材料表明()①认识是实践的先导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正确的认识是实践的先导,是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表现,材料强调的是实践决定认识,①排除。②③:哲

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真抓实干”,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②③符合题意。④: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取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直接经验,一个是间接经验,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些人认为发展起来的中国必然成为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牛魔王。好在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随着这样那样的说法而改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旨在表明()A.谬误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真理与谬误是没

有明确界线的C.真理可以超越历史条件而存在D.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答案】D【解析】【详解】A: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谬误是与客观对象不符合的认识,A错误。B: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但真理与谬误是有着明确的界线

,B错误。C: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不可以超越历史条件而存在,C错误。D: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随着这样那样的说法而改变。这表明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D正确。故本题选D。22.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在《人生论·论真理》中说:“要追求

真理,要认识真理,更要信赖真理,这是人性中最高尚的美德。”培根持此观点的理由是()A.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追求真理

是青年的毕生使命【答案】A【解析】【详解】A: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我们要追求真理,要认识真理,更要信赖真理,A符合题意。B: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但这不是我们追求真理的理由,B不符合

题意。C:材料强调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没有涉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不符合题意。D: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我们要追求真理,但并不是说追求真理是青年的毕生使命,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3.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

,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度。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度。由此,人们关于空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转变。这表明()A.真理的内容因人而异B.真理总是不断深化和被超越C.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D.认识来源于科学家的想象力【答案】C【解析

】【详解】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具有客观性,并不是真理的内容因人而异,A不选。B:材料体现的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没有体现真理需要不断深化和发展,并且真理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B不选。C:在不同的条件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一样的,这表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入选

。D: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不选。故本题选C。24.2022年8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完成新一轮修订。本次修订增补了近千条新词语,包括“新常态”“碳达峰”“碳中和”“互联网+”“移动支付”等反映时代发展的热词,以及贴近群众日常生活的网络用语,如“

网红”“群聊”“群主”“脑补”“脑洞”等。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认识对象的无限变化带来认识的无限发展②认识最终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丰富和发展③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是我们的追求和使命④获得认识要经过“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多次反复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

解】①:修订增补的近千条新词语是时代发展的热词,说明了认识对象的无限变化带来认识的无限发展,①符合题意。②: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反映时代的热词以及贴近群众日常生活的网络用语不断涌现,表明认识最终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丰富和发展,②符合题意。③:我们的追求和使命,不仅仅是认识和发现真理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且材料没有涉及这一点,③不符合题意。④:获得认识不一定要经过“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多次反复,且材料没有涉认识的反复性问题,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5.王安石在推敲“春风又

绿江南岸”这一诗句过程中,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字许,始定为“绿”。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认识主体的知识和素质影响认识结果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不能产生不同的认识④认识是一个

包含曲折性的前进上升过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王安石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诗句的过程表明认识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是一个包含曲折性的前进上升过程,认识主体

的知识和素质也会影响认识结果,①④符合题意。②:材料反映的认识的反复性、上升性,未体现真理和谬误的关系,②排除。③:看问题的立场、角度不同,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产生的认识可能不同,③错误。故本题选B。26.天刚蒙蒙

亮,团结乡发都村村民孟天河就起床了,在鸡鸣声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拌饲料,开圈门,喂猪食……我们今天之所以能拥有美好的共同生活,就是因为有无数各行各业劳动者像孟天河一样,日复一日地在各自岗位上忙碌。这充分说明()A.普通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社会生活在本

质上是实践的C.不停地忙碌终能创造出价值D.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答案】B【解析】【详解】B:无数人的忙碌(即工作、实践)铸就了我们美好的共同生活,这生动地体现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

是由人们的实践构成的,B正确。A: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A排除。C:无效忙碌不能创造价值,错误的价值观指导下的实践也不能创造价值,C错误。D: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但材料没有体现,D排除。故本题选B。27.国家语言

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度十大流行语是: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端稳中国饭碗、数字经济、太空会师、一起向未来、我的眼睛就是尺、电子榨菜、俄乌冲突。这些词语是对2022年社会生活的生动诠释。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如影随形②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④流行语的产生都有其物质性原因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年度十大流行语这些词语是对2022年社会生活的生动

诠释。这表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流行语的产生都有其物质性原因,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③④符合题意。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并不是如影随形,①错误。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决定于社会意识,②错误

。故本题选D。28.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分割的④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中国传统哲学的“尚圆”思维是从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

构中发展出来的,这说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①②正确。③:社会存在独立于社会意识之外,社会意识不能离开社会存在,③表述错误。④:材料并未体现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9.数据

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材料表明()①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面貌的变化②生产力的变化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③生产实践

深刻影响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④生产力的变化终究会带来上层建筑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④:材料反映的是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数据要素,对社会生产、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社会治理等产生的巨大影响,这说明生产力的变化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并

终究会带来上层建筑变化,②④符合题意。①:材料没有直接反映生产方式对社会面貌的影响,①不合题意。③:材料强调的是生产力的变化,没有强调社会实践的影响,③不选。故本题选C。30.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大的政治

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材料体现的哲理有()①改革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③经济基础需要不断适应变化了的上层建筑④社会发展总趋

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①错误。②④:“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体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说明社会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②④符合题意。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③错误。故本题选C。31.马克思认为,“至今一切社

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①阶级斗争是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矛盾的基本手段②阶级斗争是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相互冲突的表现③任何社会的发展都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④阶级斗争是推

动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阶级斗争是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矛盾的基本手段、是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相互冲突的表现,正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①②观点符合题意。③:阶级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主义社会通

过改革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③说法错误。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3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

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充分表明()①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②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观点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的.【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强调的是人民的观点,

表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③正确。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观点,②排除。④: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不是根本动

力,④排除。故本题选A。33.从毛泽东“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思想,到邓小平“凡是于人民有利的事情,无不尽力提倡与实行”的观点,再到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诺言,无不彰显着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情怀。从哲学上

看,这主要是基于()①人民群众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③人民群众的意愿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

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说法错误。③: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说法错误。②④:共产党人有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情怀,从哲学上看,这主要是基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

展的决定性力量,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4.《关于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见》指出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政务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评判。推动各级政府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夯实服务责任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面规范、公开公平、便捷高效的政务服

务,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这是由于()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和决定力量②人民群众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④坚持群众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A.

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该意见指出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政务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评判,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这是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和决

定力量,坚持群众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①④符合题意。②: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②错误。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错误。故本题选B。35.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

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上述论断要求我们()①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②要始终站在人

民立场和人民利益角度看问题、想事情、作选择③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④要依靠人民群众力量,完成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超越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材料中的论断要求我们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遵循社会发

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之上看问题、想事情、作选择,①②符合题意。③:我们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的说法错误,③排除。④: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超越规律,④错误

。故本题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

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

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提高7.2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预

期寿命增长到78.2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增加到35100元。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党的二十大报告摘选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历史的必然结果。【答案】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

,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的结果。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党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③质变又

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考点考查: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

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

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可联系教材知识发展的实质、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关键词②: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

可联系教材知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青杨柳色,十里大河边。因运河而兴、以年画闻名的天津杨柳青镇,近年来致力于特色小镇的建设。特色小镇的建设,既要传承特色,又要走出新路。杨柳

青镇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杨柳青木版年画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镇建设着力挖掘历史资源,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在旧城改造和文化产业发展中,既保留古镇的古风雅韵,又体现现代文明气息

。同时,杨柳青镇遵循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建设依靠人,以特色小镇、特色村庄为依托,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一体推进,打造出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业宜居、富有活力的精品小镇。如今的大运河畔

,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正在铺展。(1)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谈谈杨柳青镇的建设是如何做到“既传承特色,又走出新路”的。(2)结合材料,就如何建设特色小镇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

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要去从客观存在的社会状况出发。杨柳青镇的建设,既立足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实际,保持本地特色,又探索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之路。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会

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杨柳青镇遵循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打造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

力量,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答案示例:①开拓城镇化建设新空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②探索文旅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③

打造人文交流名片,提升小镇知名度。【解析】【分析】背景素材:特色小镇的建设考点考查: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

、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谈谈杨柳青镇的建设是如何做到“既传承特色,又走出新路”的。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小镇建设着力挖掘历史资源,走出新路→可联系从客观存在的社会状况出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关键词②:遵循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可联系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伤用,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关键词③:发展为了人,建设依靠人→可联系群众观,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小问2详解】本题是开放试题,要求就如何建设特色小镇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答案不固定,要注意切合主题。参考角度:城乡融合发展、探索文旅融合,产业转型升级;人文交流名片,等等。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

.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225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