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强基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30.488 KB
  • 2024-11-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强基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强基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强基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强基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docx,共(9)页,30.48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27295d7ce3d127b42db0b9e8215d89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射洪中学高2024级强基班高一上期第一学月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乡村文

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以往一些乡村文化建设项目之所以流于形式或者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乡村文化知之甚少。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需要清晰认识三个问题,即乡村有哪些文化,乡村文化保存在哪里,以及如何建设

乡村文化。乡村是文化的宝库。乡村文化总体而言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农耕文化。这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的综合,包括农学思想、栽培方式、耕作制度、农业技术等,农耕文化还包括了农业哲学思想和农业美学文化

。二是乡村手艺。像木匠、石匠、篾匠、刺绣、酿造等技艺,凝结了先人的生存智慧,反映着村民们的精神信仰与心理诉求。三是乡村景观文化。乡村景观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大地景观为背景,由聚落景观、田园景观、社会生活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

等共同构成,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四是乡村节日与习俗。生活习俗作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包括衣食住行的方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习俗,以及民间信仰与禁忌等广泛内容,也包括乡村艺术和娱乐活动等。任何文化都需要特定载体,传统文化的主要载

体就在乡村。以下三个方面对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乡村的空间形态。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的物质载体。乡村空间由村落、民居、院落及公共空间等构成。村落空间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感化、感染或教育功能。二是乡村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是传承农业

文化的重要载体,农具的使用、地方品种的延续与更新、传统栽培措施、特殊的农业制度等都存在于特定农业生产过程之中。显然,没有农民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种养之间循环利用文化就难以存在。三是乡村生活。村民日常生活的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

仰以及街谈巷议、饮食习惯等都是传统文化载体。失去了乡村生活,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会成为“展品”和记忆。农耕文明所孕育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等,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共享、低碳等理念十分契合。在理解乡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乡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遵守

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他们既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也是乡村文化的受益者,只有农民最理解乡村文化与自身生产、生活的关系。任何排斥农民主体地位,试图越俎代庖,把本来的主人变成看客的做法,都必然失败。因此,要尊重农民的创造,如倡导德孝文化、弘扬

优秀家风、通过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均是来自基层行之有效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二是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丰富的农业文化以及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存在于乡村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之中,农家院落及其特定的排列方式构成的村落形态、村落公共空间

,乡村的劳动与消费方式、节日与交往习俗,以及乡村的家庭、家族、邻里、亲缘关系等,都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和延续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正是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

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的重要原因。(摘编自朱启臻《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材料二: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

普通的谋生办法,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

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在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是“土地”。“土地

”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往的乡村文化建设,可能存在着认识不足、主客不明、措施不当的一些问题。B.乡村手艺像木匠、石匠、篾匠、刺绣、酿造等技艺反映了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C.乡村的空间形态不仅是乡村文化的物质载体,对

人的心理和行为也承载着教育功能。D.中国人乡土性延展极广,连远到西伯利亚的中国居民也离不开土地,要在冻土里种庄稼。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弄清乡村文化的类别、内涵以及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B.如今,

乡村文化建设中提倡的和谐、共享、低碳的理念,与农耕文明孕育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相符。C.我们要尊重农民的创造,保护好村落,这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乡村文化的内涵。D.从某个角度看,我们的民族和

土地分不开,“土”是生存资本,也是一种束缚,传统的乡土生活已失去时代价值。3.下列行为不可以视为建设乡村文化的积极、有效举措的一项是()A.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也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某地方大面积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城市边缘另划地块,建起现代化小区,让农民住上漂亮、整齐的单元楼。B.某乡村在建

设“乡村记忆馆”时听取村里老工匠建议,就地取材,收集村民造房子剩下的红砖,并以当地黄泥墙工艺作为建筑外表皮,门窗由木匠现场制作。C.某乡村将原来脏乱差的农贸市场改造一新,每天清晨,这里成为村民一天生活的起点,也是村民们交易和交流的场所,他们在这里自由买卖

农作物和牲畜,交换货品。D.某村同宗同姓,婚嫁、寿诞、乔迁时,全村人随礼赴宴,为了方便村民,村里建造了一座经济、美观的可同时容纳数百人就餐的乡宴厅,供村民申请使用。4.材料一是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考,材料二中费孝通所说“土

气”即“乡土本色”。现有某地要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如以“乡村文化建设要接‘土气’”为主题发表看法,你觉得应该强调哪几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

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

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

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

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文本二: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

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

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

再三盘问她啊!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

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台儿沟也一定会是“这样的”。(节选自铁凝《哦,香雪》)5.下列对两则文本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中新媳妇有着笑而不语、美丽娴静的别样韵致,“半

晌”二字足见新婚被子的珍贵和情感上的不舍,也因此更见出人物形象的真实。B.文本二中“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的自动铅笔盒,象征着文化、知识、现代文明,体现了香雪对新生活的向往。C.文本二写到“她多么盼望她

们会再三盘问她啊”,香雪端详铅笔盒之后,希望同伴们盘问,这是少女虚荣的表现,也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D.文本一写新媳妇的神态、文本二写香雪的动作,都有着清新的笔调、温婉的用词以及灵动的叙述节奏,勾勒了一幅“文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画面。6.文本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大山、月亮、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7.作家孙犁曾这样评价《哦,香雪》:“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

。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请你结合选文,分析《哦,香雪》从哪些方面体现“诗意”。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的(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

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一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

,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

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绎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

言也。”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

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十三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凡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为排摈,不得用其才。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大中元年

卒,时年七十六,谥号“文”。(选自《旧唐书》,有删节)文本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

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序)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

/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B.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C.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D.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

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9.对选段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贬官,降职B.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始:开始C.凡.数千百言凡:总共D.会有素.恶居易者素:向来10.下列对原文

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文才出众。顾况擅长写文章,后辈的文章他都没有中意的,但对居易的文章却十分赞赏,并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B.白居易擅长作诗。他写的众多诗歌都富有讽谏之意,针砭时俗之弊,补救政务的缺陷,当时的读书人收藏了他很

多文章。C.白居易积极进谏。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想为魏徵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认为应由朝廷来做此事,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D.白居易坦率耿介。针对吐突承璀任招讨使一事,他进谏时言辞急切让皇帝很不高兴,幸亏李绎为他说情,才纾解了皇帝的不满。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居易所以不避死

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12.请简要说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刺史的原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九日五首(其四

)①杜甫故里樊川②菊,登高素浐源。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巫峡蟠江路,终南对国门。系舟身万里,伏枕泪双痕。为客裁乌帽③,从儿具绿樽。佳辰对群盗,愁绝更谁论。【注】①此诗为大历二年重阳节登高之作,时杜甫客居夔州已两年。②樊川位于长安城南,素浐,即浐水。③乌帽:庶民之帽。1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与《登高》均有悲苦情调,《登高》以描写自然景物开篇,而本诗以回忆过往起笔。的B.“巫峡蟠江路”是眼前景,由此联想到“终南对国门”,表面是写景,实则情感委婉深致。C.诗人戴着乌帽客居他乡,不问世务,在重阳节和儿子饮酒,含蓄地表达了对世事的

厌倦。D.本诗从早年经历写到暮年心情,曲折深沉,语言精深有味,谋篇造句中尽显沉郁之风。14.孔子有言:“君子登高必赋”,登高可望远,望远致深思,杜甫这首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思?(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5分)15.把下列句子

补写完整。(1)《管子》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曹操将其仿用为《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渴求贤才之意。(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出了诗人蔑视权贵、不卑不亢的精神。(3)《沁园春·长沙》中以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4)《登高》从时、空着笔,表现诗人客

居异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5)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6)《短歌行》

中,“_______,_______”两句以周公自励,表示自己的政治胸怀,号召天下贤才来归。(7)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鸡狗叫声,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

意境。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瑶绣,是瑶族服饰最出彩的部分,用在头饰、袖饰、襟饰、腰饰,处处见巧心。贺州瑶绣以红、绿、黄、白、黑五色丝线为原料,用黑、蓝、白布打底,与其

他绣种不同,瑶绣是在中心处下针,从里往外绣;又以“反面绣”为特色,从布料反面下针,在绣品正面呈现图案。整个过程要求极精细,一旦出错,便①,绣娘刺绣,没有现成的图案;如果有,也是刻在绣娘脑子里。对于有语言没文字的瑶胞来说,同瑶歌一样,富含民族审美趣味

,记录了历史文化的载体。每一个图案,都蕴含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种绣法,都拥有一个神秘的传说,从小在母亲身边②,传承人李素芳对瑶绣手艺熟稔于心。贺州瑶绣虽有两千多年历史,但因绣娘大多是“关门绣花”,所以“养在深闺人未

识”。2004年,李素芳到杭州打工,看到苏绣的兴盛,很受震动,便决定回乡创业,要让瑶绣这非遗文化森林中的古木,重新开出万在的千花。这些年,在政府扶持下,李素芳不断③,开发出一系列符合当下审美需求的精致绣品。2016年,李素

芳创作的《瑶族盘王印章》《年年有鱼》2种刺绣图案作品,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用于商务笔记本的封面装饰。1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7.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

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很多人都觉得,经常参与体力劳动的人要比经常坐在办公室的人更加健康,

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需要锻炼身体。可惜,事实恰恰是相反的:。为什么体力劳动代替不了体育锻炼呢?劳动的过程只是身体局部肌肉、骨骼在活动,如铲地时,主要是腰和手臂在活动;赶车时,主要是上肢在活动。一般情况下,运动消耗的能量会明显高于体力劳动。同

时,长时间的重复动作,,需要充分地休息才能恢复,这使热量消耗受到限制。长期从事动作单一的体力劳动,除了会给身体局部带来疲劳外,还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如采取站立位的售货员比常人更容易患腰腿病和下肢静脉曲张,从事搬运工作的职工比一般人更容易患腰肌劳损,电脑操作员比常人更容易患腕关节疾病或腰椎间盘突

出。因此体力劳动者非但不能用体力劳动代替体育锻炼,。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0.请概括体力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的原因。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生的成长,是不断从

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的过程,正如同学们进入高中生活,青春之美的相遇似一弯朦胧新月,影影绰绰立于云端,引起我们无限遐想。大千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相遇,总有一次相遇美得刻骨铭心。当然,相遇有时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

的,也有如2022年亚洲野生象与人类的相遇,有我们在2024年与奥运会的相遇……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情感真实,恰当运用细节描写手法。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