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166.324 KB
  • 2024-10-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3)页,166.32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113b39337fc5738e0b032e1e09612d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年重庆一中高2023届3月月考历史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楚国为春秋时期子爵封国,按先王之制,国都“方三里”,不足1平方公里。考古勘查发现,楚郢都的面积约为16平方公

里,是“方三里”的14倍。这反映了春秋时期A.城市经济繁荣发展B.阶级分化日趋严重C.诸侯冲破礼制束缚D.国家组织力的强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楚国为春秋时期子爵封国,按先王之制,国都‘方三里’,不足1平方公里。考古勘查发现,楚郢都的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是‘方三里’的1

4倍。”可知,春秋时期的子爵封国,按照分封制的规定,其国都不足1平方公里,而通过考古勘查,其都城面积竟然是规定的14倍,说明春秋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开始瓦解,诸侯开始冲破礼制束缚的限制,C项正确;根据都城的大小,无法判定其城市经济是否繁荣,排除A项;原始社会后期,阶级分化就已经相

当严重,排除B项;子爵封国违反先王之制,体现的是周王对地方诸侯控制的削弱,而非国家组织力的强大,排除D项。故选C项。2.西汉吕后时期实行的“受鬻法”规定:“大夫以上(年)九十……鼎鬻米月一石。”下图是四川省新都出土的“养老

图”画像石,描绘的是在当时的粮仓里,小吏给持鸠杖的老者赐物资,而另外有官吏在一旁监督的情景。这反映出汉代()A.尊老养老观念深入人心B.政府严格管理社会优抚C.社会救济保障日常生活D.尊老养老制度发展完备【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大夫以上(年)九十……鼎鬻米月一石”“在当时的粮仓里,小吏给持鸠杖的老者赐物资,而另外有官吏在一旁监督”可知,政府推行“受鬻法”并派官员监督,反映了汉代政府严格管理社会优抚,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政府行为,不能说明尊老养老观念深入人心,排除A

项;“受鬻法”规定拥有大夫以上爵位者,年龄达到90岁,每月可受鬻米一石,C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仅凭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尊老养老制度发展是否完备,排除D项。故选B项。3.唐初,开始出现“不缘曹司、特奉制敕”,并直接“入奉天阙”的使职差遣制度。到开元年间,使职人

数增加一倍,所掌政务扩大到观察、转运、盐铁、度支、团练等,世人评价:“为使则重,为官则轻。”这一变化说明了A.行政效率提高B.地方行政制度的异化C.君主专制的强化D.科举制度的重大变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到开

元年间,使职人数增加一倍,所掌政务扩大到观察、转运、盐铁、度支、团练等”可知,唐朝的使职差遣制度,是由皇帝直接差遣官员处理政务,其人数和职能的扩大,说明皇权的加强,君主专制的强化,C项正确;唐朝的使职差遣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但与材料的主题思想皇权的加强不符,排除A项;唐朝的使

职差遣制度,是皇帝直接差遣,与地方行政制度无关,排除B项;皇帝直接差遣官员处理政务,与科举制度的变革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4.大定十一年,金世宗创设以女真字为程文的女真进士科,这是少数民族科举制的首创。章宗时“诏许诸

人试策论进士举”,即向汉族和女真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士子开放;并规定“以《六经》《十七史》《孝经》《论语》《孟子》及《荀》《老子》内出题,皆命于题下注其本传。”这些措施A.体现金朝二元化的政治体制B.为金朝选拔了最优秀的人才C.反映金朝政治制度的开放性D.推动形成华

夷同风的新气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金世宗创设以女真字为程文的女真进士科,这是少数民族科举制的首创。章宗时......向汉族和女真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士子开放;......以《六经》《十七史》《孝经》《论语》《孟子》

及《荀》《老子》内出题”可知,金朝时期,创设以女真字为程文的进士科,同时向汉族和女真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士子开放,以《六经》《十七史》《孝经》《论语》《孟子》及《荀》《老子》为内容进行出题,说明金朝的这些措施

有利于推动形成华夷同风的新气象,实现民族间的融合,D项正确;金朝借鉴汉族文字及诸子经典著作,没有提及金朝二元化的政治体制,排除A项;金朝实行科举考试,但无法判定是否选拔了最优秀的人才,排除B项;金朝借鉴汉族文字及诸子经典著作,没有提及政治制度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5.明朝政府在继承

元代匠户制度的基础上,将匠户分为轮班匠和住坐匠,其中轮班匠需定时赴京服役。成的化年间奏准“轮班工匠有原出银价者,每月每名南匠出银九钱……北匠出银六钱”,只有无力出银者才继续到京城服役。这反映了()A.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B.南北经济水

平差异大C.工匠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D.官营手工业仍占主导【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轮班工匠有原出银价者,每月每名南匠出银九钱……北匠出银六钱”“只有无力出银者才继续到京城服役”可知,材料中的行为属于纳

银代役,这使得工匠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有利于明代工商业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轮班工匠可以纳银代役,但不能说明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排除A项;“南北经济水平差异大”符合史实,但材料反映了工匠

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明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发展超过官营手工业,排除D项。故选C项。6.下表为1873—1903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据表可知在当时生产资料半制品制成品农林牧渔产品手工开采机器开采手工生产机

器生产手工生产机器生产18732.6——37.4—58.31.7189315.6——28.4.0.153.42.5190326.80.20.217.214.732.98.0A.中国在国际分工中丧失优势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面临着困境C.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D.传统手工

业仍有较强的竞争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873—1903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可知,1873—1903年,中国出口的生产资料占比逐渐上升,半制品和制成品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说明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在逐年的丧失,A项正确;材料提供的是中国出

口货物的信息,无法判定是否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面临着困境,排除B项;中国出口的半制品和制成品在下降,而原材料在上升,说明中国成为原料产地,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恶化,排除C项;中国出口的半制品和制成品在下降,说明传统手工业竞争优势在逐渐丧失,排除D项。故

选A项。7.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申报》追踪报道了全过程,并认为革命后的墨西哥“与民国成立后吾国尤其类似之点。”“故墨西哥者,西半球之中国也。”据此,两国革命后相似的情形是()A.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改善B.面临列强干涉,军人干政C.颁布

资产阶级宪法,实现资源国有化D.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实现各阶层平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与民国成立后吾国尤其类似之点”“故墨西哥者,西半球之中国也”和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后的墨西哥和中华民国面临相同的处境,外部有列强的干涉,内

部有军阀肆意干涉国家政治,B项正确;民国成立后,政局依然动荡,而且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民生没有得到改善,排除A项;民国成立后,并未实现资源国有化,排除C项;“实现各阶层平等”不符合史实,不属于两国革命后相似的情形,排除D项。故选B项。8.1919年1月,蔡元培

提出:“研究也者,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12月,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也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主张。上述观点()A.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涵B.彰显了西方文化的魅力C.体现了当时知识

分子的两面性D.弘扬了传统文化的价值【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研究也者,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可知蔡元培认为研究学问不是一味的学习西

方文化或者中国传统文化,而是用开学的方法,融会贯通进一步发展,根据材料“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可知胡适认为研究问题要输入西方新的理论,整理中国传统文化,再造新的文明而不是单纯强调学习西方文化。结合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可知,两人都主张东西文化的融合,丰富

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涵,A项正确;根据材料“非徒输入欧化”、“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可知上述观点没有单纯强调西方文化的魅力,排除B项;材料中两人主张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知识分子两面性没有任何关

联,排除C项;根据材料“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可知其强调改造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而不是单纯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排除D项。故选A项。9.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规定:“

移难民在居住、垦荒、贷款、医疗、选举权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据1943年统计,边区5年扩大耕地面积240万亩,其中200万亩是移民开荒增加的。该政策的实施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B.突破了国民政府的军事封锁C.改变了敌我双

方的力量对比D.有利于开发边区与支持抗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规定:‘移难民在居住、垦荒、贷款、医疗、选举权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据194

3年统计,边区5年扩大耕地面积240万亩,其中200万亩是移民开荒增加的。”可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极大地刺激了移民开荒的积极性,对边区的开发以及抗战的支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而非土地革命时期,排除A项;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

现了二次合作,排除B项;《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是边区大生产运动的表现之一,与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10.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向国外派出了20位将军大使。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队伍主要是职业外交家,他们“大多属于外语、外交和国

际问题的科班出身,普遍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外交人员的日益专业化C.拓展与欧美国家建交新途径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向国外派出了20位将军大使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队伍主要是职业外交家,他们‘大多属于外语、外交和国际问题的科班出身,普遍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可知,通过对建国初与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队伍变化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外交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在不断加强,B项正确;建国前后,中国奉行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外交人员的变化,没有体现拓展与欧美国家建交新途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信息,排除C项和D项。故选B项。11.在古埃及近九百年的历史中,人们长期使用木质的耕犁和锄头,直到新王国时期,青铜农具才普及。比古埃及文明晚诞生一千多年的中

国,却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国家之一。这正如马克思所说:“过于丰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像儿童离不开引绳一样。”材料旨在强调A.古埃及的农业不及中国B.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C.农具改进推动经济发展D.青铜农具代表文明水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比古埃及文明晚诞生一千

多年的中国,却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国家之一。这正如马克思所说:‘过于丰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像儿童离不开引绳一样。’”可知,马克思认为,古埃及青铜文明比古中国晚近千年,主要是因为古埃及过于丰饶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人们过多依赖自然,而没

有解放生产力,B项正确;古埃及青铜文明晚于古中国一千多年,无法说明古埃及的农业不及中国,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古埃及与古中国文明的对比,没有提及农具改进推动经济发展信息,排除C项;青铜农具只是文明的一种形式,其无法代表文明水平,排除D项。故选B项。12.《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主要的来源有:其一,波

斯和印度;其二,阿拔斯王朝的伊拉克;其三,马木鲁克王朝的埃及。同时,多处涉及“中国元素”,如《阿拉丁神灯》故事发生在中国都城,主人公阿拉丁是一位中国人。这反映出《一千零一夜》A.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B.强化故事的异域风情C.体现多元文化的融合D.广泛影响了

各地文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主要的来源有:其一,波斯和印度;其二,阿拔斯王朝的伊拉克;其三,马木鲁克王朝的埃及。同时,多处涉及‘中国元素’”可知,《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的来源,涵盖波斯、

印度、埃及、西亚以及中国,说明《一千零一夜》体现多元文化的融合,C项正确;《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与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提现的是多文化的融合,而非强化故事的异域风情,排除B项;《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无法判定其是否广泛影响了各地文学,排除D项。故选C项。

13.15世纪中叶,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认为:“强健的体魄、丰厚的知识与良好的品德是进行博雅教育的目的,体育对于人的教化的重要性仅次于德育,并强调进行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的体魄和精神和谐发展,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这一主张()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B.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平民化C.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D.适应了工业化的社会需求【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强健的体魄、丰厚的知识与良好的品德是进行博雅教育的目的,体育对于人的教化的重要性仅次于德育,并强调进行体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的体魄和精神和谐发展,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可知,这一主张强调体育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人的体魄和精神和谐发展,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A项正确;这一主张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材料

中的主张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宗教改革无关,排除C项;此时欧洲还未开始工业化,排除D项。故选A项。14.1760年前后,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托利党领袖博林布洛克在《爱国君主思想》一文中反对“篡权”的内阁

与政党,“党派是一种政治罪恶”,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响下,乔治三世扩大君主权力。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宪政道路曲折复杂B.启蒙运动尚未展开C.两党竞争十分激烈D.资产阶级实力弱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760年前后,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

.在此思潮影响下,乔治三世扩大君主权力。”可知,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打击反对内阁与政党,主张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英国国王在此影响下,开始扩大君主权力,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A项正确;启蒙运动发生在17——1

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排除B项;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而非两党竞争,排除C项;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已经掌握国家政权,其实力并不弱小,排除D项。故选A项。15.1954年,美国的多本杂志上宣传“在西欧,红色石

油的滚滚洪流有淹没我们的自由精神的危险”,“自由世界的未来,系于中东的富饶油田”,并提出要将中东国家变成“西方在世界最重要的石油管道上的卫士。”美国此举旨在A.加强控制西欧B.宣扬自由主义C.控制中东国家D.开展石油冷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西

欧,红色石油的滚滚洪流有淹没我们的自由精神的危险......自由世界的未来,系于中东的富饶油田,并提出要将中东国家变成‘西方在世界最重要的石油管道上的卫士。’”可知,美苏冷战期间,美国杂志宣传,在西欧正在受到苏联为首的“红色石油”的淹没,提出要将中东石油变为西方世界的“卫士”,说明美国在

用石油发起向苏联的进攻,开展石油冷战,D项正确;材料中主要针对的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没有描述控制西欧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用自由精神代表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而非在宣扬自由主义,排除B项;材料将要将中东国家变成“西方在世界最重要的石油管道上的卫士。”,没有体现控制中东国家信

息,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第16题23分,第17题20分,第18题12分,共计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里甲制创设于洪武十四年,其直接目的是征发赋役,同时,还肩负了倡行教化、维持治安等多方面的作用。明太

祖朱元璋痛恨贪官污吏,倡导乡里自治,禁止政府官员插手乡村事务,通过士绅、宗族和老人等精英群体实施乡村治理,期以礼义法禁劝诫百姓,伴教化政法并施。另外,朱元璋亲自起草了许多关于乡村治理的法律条令,还强调对乡里百姓的法律教育和

宣传。城乡皆建申明、放善二亭,每月朔望于道路,所唱警众誓词,即明太祖的“圣谕六言”―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摘编自林乾《明代乡村治理体系研究》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将县自治列为训

政时期的重要工作。此后政府制定了大量关于县自治的法规、制度等。根据1929年的《县组织法》规定,将县以下分为四级:区、乡(镇)、间、部,各级长官由各级公民选举产生。并计划1930年内依照县组织法完成县组织;193

2年底以前调查户口、清丈土地完毕;1933年底各地完全建立自治机关;1934年底以前完成县自治。而河北省1934年才开始调查户口,其他省直到抗战爆发还不知省内人口几何。1935年,国民党承认推行县自治的失败。——摘编自王兆刚《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县自治》材料三1958年之后,逐渐建立起以“政社合一”

为特点的人民公社体制,人民公社既是农村基层政权机关,又是农村经济单位,还是基层军事组织,负责管理公社内的生产建设、财政、粮食、贸易、民政、文教卫生、治安、民兵和调解民事纠纷等一切公共事务。1982年宪法确立

了“乡政村治”模式,改公社为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农村基层政权,乡以下用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实行村民自治。同时,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各类农村经济组织、农村基层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社群组织等在乡村治理中都承担着一定的角色,由

此,中国乡村社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1978—1988年)。——摘编自吕云涛《新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变迁60年的回顾与展望》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乡村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的县自治运动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失败的原因。(3)

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乡村治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乡村治理的认识。【答案】(1)特点:重视发挥乡村精英群体的作用;国家法律和道德教化结合;国家统一管理和地方自治结合。(2)主要内容:制定自治法律;设立四级自治机构;进行民主选举。失

败原因:面临局部侵华战争和经济危机的影响,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国民政府实现形式上统一,军阀割据,难以在地方实施;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一党专政,使县自治难以有政治、经济支持;制度设计脱离实际,急于求成,难以实施。(3)变化:由实行人民公社体制改为建立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乡政村治”的模式;乡村治

理主体逐渐多元化;农民参与政权和经济社会生活的自主性增强。作用: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乡镇政权的民主化、规范化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4)认识:以农民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

和积极性;处理好国家管理与基层自治的关系;乡村治理制度要适时而变。【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明太祖朱元璋痛恨贪官污吏,倡导乡里自治,禁止政府官员插手乡村事务,通过士绅、宗族和老人等精英群体实施乡村治理”可知,重视发挥乡村精英群体的作用;根据材料“朱元璋亲自起草了许多关于乡村治理

的法律条令,还强调对乡里百姓的法律教育和宣传。”可知,国家法律和道德教化结合;根据材料“里甲制创设于洪武十四年,其直接目的是征发赋役,同时,还肩负了倡行教化、维持治安等多方面的作用。”可知,国家统一管理和地方自治结合。(2)内容: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后,将县自治列为训政时期的重要工作。此后政府制定了大量关于县自治的法规、制度等。”可知,制定自治法律;根据材料“根据1929年的《县组织法》规定,将县以下分为四级:区、乡(镇)、间、部,各级长官由各级公民选举产

生。”可知,设立四级自治机构,并进行民主选举。原因: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将县自治列为训政时期的重要工作。......河北省1934年才开始调查户口,其他省直到抗战爆发还不知省内人口几何。1935年,国民党承认推行县自治的失败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面临局部侵华战争和经济危机的影响,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国民政府实现形式上统一,军阀割据,难以在地方实施,另外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一党专政,使县自治难以有政治、经济支持,而其制度设计脱离实际,急于求成,难以实施等。(3)变化:根据材料“

1982年宪法确立了‘乡政村治’模式,改公社为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农村基层政权,乡以下用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实行村民自治。”可知,由实行人民公社体制改为建立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乡政村治”的模式;根据材料“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各类农村经济组织、农村基层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社群组织等在乡村

治理中都承担着一定的角色”可知,乡村治理主体逐渐多元化,农民参与政权和经济社会生活的自主性增强。作用:根据材料“1982年宪法确立了‘乡政村治’模式,改公社为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农村基层政权,乡以下用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实行村民自治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乡村治理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乡镇政权的民主化、规范化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4)认识:结合所学知识以及目前社会发展状况,中国乡村治理要坚持以

农民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原则,同时处理好国家管理与基层自治的关系,面对新情况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使乡村治理制度适时而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茶文化发展史上有着“兴于唐、盛于宋”之说。北宋首倡“茶德”,赋茶以德喻人德,赋茶以性喻人性,以茶的生命过程比喻人生,这深

刻体现了茶道与人道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饮茶、品茶融入到儒家思想中去,赋茶以教化功能。同时,人们注重以茶待客、以茶赠友、以茶孝亲,这些都是以敬茶之礼,扬天人之德,彰心灵之美。——摘编自陈永昊《论宋代茶文化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材料二17、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的一

股“中国热”。这股“中国热”从思想领域延伸为对中国的器物和品饮文化的追求。中国精美贵重的丝绸与器物是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的,但宫廷贵族追捧的饮茶之风在民间普及开来,英国社会一改酗酒的靡靡之风,开创一股文明绅士的饮茶风尚。中国茶所传递的精致典雅的东方美学和美容养颜的功效为西方女性所推崇,宫廷茶

会和下午茶让贵族千金和劳动群众都有了饮茶社交的机会。——摘编自盛敏《近代中国茶文化向西欧的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材料三1998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走向21世纪中华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标志着中国茶文化交流走出了国门。2019年在中国等主要产茶国的倡导和推动下,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

定为“国际茶日”。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摘编自宋时磊《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茶全球传播的价值论析》(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茶文化的基本理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茶文化在英国传播影响。(3)根据材

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茶文化全球传播的原因。【答案】(1)基本理念:重教崇德,天人合一,人伦和谐。(2)影响:改变饮食习惯,丰富物质生活;改变了社会风气;促进中英文化的交流发展;推动中英茶叶贸易,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3)原因:学术团体和国际组织的推动;改革开放后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茶产业的迅速发展。【解析】【详解】(1)基本理念:根据材料“赋茶以德喻人德,赋茶以性喻人性,以茶的生命过程比喻人生,这深刻体现了茶道与人道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饮茶、品茶融入到儒家思想中去,赋茶以教化功能。”可知,重教崇德,

天人合一;根据材料“人们注重以茶待客、以茶赠友、以茶孝亲,这些都是以敬茶之礼,扬天人之德,彰心灵之美。”可知,人伦和谐。(2)影响:根据材料“宫廷贵族追捧的饮茶之风在民间普及开来,英国社会一改酗酒的靡靡之风,开创一股文明绅士的饮茶风尚。”可知,改变饮食习惯,丰富

物质生活,同时也改变了社会风气;根据材料“‘中国热’从思想领域延伸为对中国的器物和品饮文化的追求。......中国茶所传递的精致典雅的东方美学和美容养的颜的功效为西方女性所推崇,宫廷茶会和下午茶让贵族千金和劳动群众都

有了饮茶社交的机会。”可知,促进中英文化的交流发展,也推动中英茶叶贸易,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3)原因:根据材料“1998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走向21世纪中华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标志着中国茶文化交流走出了国门。”可知,学术团体和国际组织的推动;根据材料“2019年在中国等主要产茶国的倡导

和推动下,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根据材料“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茶产业的

迅速发展。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纵观20世纪的历史,国际政治的现实即是冲突与秩序的交织。冲突可以导致一种秩序的破坏,也可以产生一种新的秩序,甚而是一种秋序化的冲突或冲突的秋序(譬如冷战)。但冲突的手段和方式明显地受到了限制,战争作为政治的手段其正义性基本

被否定,任何冲突都被置于人道与和平的准则之下,国际法与国际组织越来越完善,这说明世界的秩序化程度已大大提高。这是世界文明化的表现,但同时霸权的野蛮性在文明外衣的掩盖下继续延伸着。―摘编自李鑫炜《大国冲突与世界秩序》根据材料,围绕“世界秩序”自拟一个论题,结合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国际法推动世界秩序不断发展完善。论述:1618~1648年30年战争促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开创了用国际会议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立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成为共识。随着殖民扩张的加剧和两次工业革

命的完成,各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旧体系已难以维系。于是一战、二战相继爆发,尽管1928年的《非战公约》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和平的作用,但并没有化解矛盾。二战后《联合国宪章》的签署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通过各项国际协议推动了集体安全机制进一步完善,是维

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举措,促进了国际秩序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综上所述,随着国际协议的签订,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修改,以及国际组织的出现,国际秩序在不断发展完善。论题1:国际秩序与国家间实力对比密切相关论题2:世界秩序

形成,有利于和平手段解决大国冲突论题3: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在国际秩序中起重要作用。的的【解析】【详解】根据题意要求,围绕“世界秩序”自拟论题并阐述。根据材料“任何冲突都被置于人道与和平的准则之下,国际法与国际组织越来越完善,这说明世界的秩序化程度

已大大提高”,可拟定论题:国际法推动世界秩序不断发展完善。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述,可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非战公约》、《联合国宪章》等方面予以阐述。最后总结概括,可知,随着国际协议的签订,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修改,以及国际组织的出现,国际

秩序在不断发展完善。也可根据材料“国际政治的现实即是冲突与秩序的交织。冲突可以导致一种秩序的破坏,也可以产生一种新的秩序,甚而是一种秋序化的冲突或冲突的秋序(譬如冷战)”“国际法与国际组织越来越完善,这说明世界的秩序化程度已

大大提高”等,可拟定论题:“国际秩序与国家间实力对比密切相关”“世界秩序的形成,有利于和平手段解决大国冲突”“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在国际秩序中起重要作用”等,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述等等。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9331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