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辽宁省协作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答案.pdf,共(3)页,270.79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fbd5e690abbf777895e8df3fd2901d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三地理(一模答)—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地理参考答案1-5CDDAC6-10CDCBA11-15DBCDB16B17.(1)地处京津唐工业基地,制造业基础雄厚;教育发达,人才众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石油资源丰富。(任答3点,共6分)(2)变化:长
度增加;弯曲程度增加;向海洋扩展等。(任答2点,共4分)影响:港区面积增加;可停泊船只的数量增多;货物吞吐能力增强。(任答2点,共4分)(3)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提高区域的竞争优势。(任答2点,共
4分)18.(1)博斯腾湖湖水深浅不一,结冰速度不一,厚度不同,结冰时体积膨胀,不同冰层之间相互挤压出现裂缝;由于底层的水温相对较高,上升的水汽、水流通过裂开的冰缝溢出冰面后;在风力及低温的作用下凝结成白霜所致。(6分)
(2)特点:湖盆西部北部缓,东部南部陡。(2分)依据:湖泊最高和最低水位线东部南部密集,西部北部稀疏。(2分)(3)博斯腾湖地处西北干旱地区,(随着区域气候变暖,)湖水蒸发旺盛,盐分在湖区累积;湖区周边城镇与灌溉农业需
水量大,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灌溉退水的盐分含量明显高于原有河水。(每点2分,共6分)19.(1)纬度适宜,是寒暑交界的黄金地带,海洋生物种类多;海岸线长,海域面积广,可供海水养殖的空间大;距离海岸有一定距离,水域受污染小,水质较好;人口多,渔业劳动力充足;
有一定的科技支撑;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交通便利,外运条件好,市场广阔。(任答4点,共8分)(2)改善海域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对海洋环境起到净化作用;防止海底出现荒漠化。(任答2点,共4分)(3)修复(或改善)海
洋生态环境(生态);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或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经济);保障粮食安全(或减少土地压力)(社会);增加渔业产值(经济);增加就业(社会)。(任答3点,共6分)1.北京时间是12
0°E的地方时,100°E在120°E以西20°,时间少了1小时20分钟,当北京时间11月29日23时08分,100°E的地方时相当于是在23时08分的基础上减少1小时20分,所以神舟十五号飞船发射时,酒泉航天发射场的地方时是21时48分,C正确,ABD错误
。故选C。2.夜晚太阳活动少,对电子信号传输干扰少,有利于信号传输,①正确;夜间发射时火箭点火更加明显,不便于隐蔽,②错误;白天和夜晚地球的自转线速度没有区别,不会在夜间节约能1高三地理(一模答)—源,③错误;夜晚航天器的辐射光可以利于地面光学和测量设备跟踪,便于观测目标,④正确。①④正确,故
选D。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航天员出舱活动的空间属于地球的高层大气,大气密度极低,而流星是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与大气剧烈摩擦燃烧而产生的现象,更接近于近地面大气,因此,航天员出舱活动不会看到流星划过天空的现象,A错误;云海一般出现在大
气层中的对流层,B错误;高层大气密度极低,产生的气压差很小,几乎无风,所以红旗不会迎风飘扬,C错误;在地球附近的太空中,可以被太阳光照射到,D正确,故选D。4.溶洞的形成需要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洞体在形成的时候位于陆地环境,故先
是④气候寒冷,海水结冰海平面下降,接着①淡水侵蚀和海水溶蚀石灰质地带,形成地下溶洞;溶洞形成后,随着洞体不断扩大,②石灰质穹顶坍塌;最后,③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洞穴被海水覆盖,形成现在的蓝洞。A正确、BCD错误。故选A。5.峡湾地貌为冰川地貌,雅丹地貌为风沙地貌,海蚀穴为海岸地貌,他
们都与蓝洞的外力作用不同,ABD错误;岱崮地貌的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浸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动力作用所形成的,与蓝洞形成过程相似,C正确。故选C。6.在图示区域西南侧,550m等高
线发生弯曲,且向海拔较高处600m等高线处突出,判断该地是河谷,会发育成河流。该河流自海拔较高处600m向海拔较低处550m处流淌,即自东南向西北流淌,流经甲地,故本题选C。7.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图
中“Ⅰ—Ⅱ”线处乙处海拔最高,在850m以上,地层年代为T;图中甲处海拔最低,在550m~600m之间,地层年代为K,AC错误。从图中地层年代分布可知,图中“Ⅰ—Ⅱ”线处自Ⅰ向Ⅱ地层年代依次是J、K、J、T、J、K,其中K地层周边区
域中间新两侧老,判断为向斜,岩层应向下弯曲;T地层周边区域中间老两侧新,判断为背斜,岩层应向上拱起,B错误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8.①是枫叶,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②是冷杉,属于亚寒带针叶林,③是樟树叶,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④是草,分布区气候较干旱,据所学知识可知,山
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植被从山麓到山顶的分异规律,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所以甲是樟树叶、乙是枫叶、丙是冷杉、丁是草,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9.Q山基带是荒漠,半山腰有针叶林,分布在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
区,Q山地的河流,常在4~5月发生洪水,是因为春末,白天气温回升快,高山冰川冰雪融水多,所以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春夏秋都会发生,不会只在4-5月,且冰川融水7、8月补给量最大,而湖泊决堤只是偶发现象,排除ACD;B符合
题意,故选B。10.南岭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相对南方地区的主要山脉而言,其海拔并不高,②正确。由材料可知,南岭由一系列走向不一的山地簇组成,说明南岭地形较为破碎,多隘口等,因此对气候的屏障作用并不如我国其他东西向的山脉显著,①
正确。南岭东西跨度也并不小,南岭主体属2高三地理(一模答)—于造山运动形成的褶皱山脉,并不是断块山,③④错误。故选A。11.尽管南岭较为低矮,但由于其距冬季风源地远,冬季风到达湖南、江西南部以后,势力大为减弱。受南岭的阻挡,冬季冷空气难以进入岭南,因此岭南地区与岭北地区冬季气候差异较大,而其他季
节南岭南北气候差异较小。故D选项正确。12.由材料可知,背风雾是背风坡由下沉气流与上升气流交汇而形成,因此不会出现在山麓地带,A错误。由图可知,背风雾出现最多的时间段在7~12旬,即春季。乳源出现雾的次数高于乐昌。乳
源位于山地南坡,出现背风雾时应刮北风,为冷空气,故该地背风雾更多与冷气团有关,B正确,D错误。背风雾的形成主要与地形有关,与地面辐射关系不大,C错误。故B选项正确。13.新冠疫情期间,部分服务型企业采用“共享员工”用工模式,这与疫情下的国家政策密切相关,许多服务型行业,如餐
饮禁止堂食,这就迫使居家隔离等消费必须通过点外卖的形式满足需求,这也就导致需要大量的外卖配送人员,故消费方式的改变导致部分服务型企业“共享员工”用工模式出现,C正确;“共享员工”用工模式并没有改变消费主体、也没有增加或者减少消费需求,A、B、D错误。故本题选C。14.疫情持续影响下,一些线下的中
小企业、人流密集的行业出现大量闲置员工。而网购需求猛增,线上零售企业门店员工、配送小哥职位出现大量空缺,“共享员工”用工模式能降低失业风险,D正确;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
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共享员工”不属于,A错误;“共享员工”用工模式是跨界共享,而不是企业之间的联合发展,B错误;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共享员工”只是将闲置员工调配到具有用工
需求缺口的企业的一种用工方式,C错误。故本题选D。15.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我国耕地撂荒和弃耕现象严重,劳动力成本上升,机械化推广实施的需要,因此实施小田变大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故B正确;为了提高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政府都积极对流转土地
种粮食的大户给予资金补贴,因此耕地流转费用有所降低,故A排除;该举措主要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与饮食消费结构升级关系不大,故C排除;该举措主要由于我国耕地破碎,机械化耕作不方便,主要在耕地集中分布地区实施,故D排除;因此排除A、C、D,选择B。16.随着
经济不断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农民种田的成本不断上升,而农田收入增加不明显,效益低下,大量农村劳动力前往城市务工、经商,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没有精力管理耕地,故而撂荒,土地流转后,一些农民就可以获得稳定的流转收益,又能在城里安心打工或经商挣钱,不用再为种地操心,可推断我国农村
土地流转出现的推力最主要是经济发展。B正确。政策鼓励能促进土地流转,但与经济发展相比,不是最主要的推动力,A错误。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与土地是否流转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