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七省新高考卷02+16+4模式)(全解全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41.955 KB
  • 2024-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七省新高考卷02+16+4模式)(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七省新高考卷02+16+4模式)(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七省新高考卷02+16+4模式)(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七省新高考卷02+16+4模式)(全解全析).docx,共(5)页,41.95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f49f8a0c29b54e3f8f398a5fd4f041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七省新高考卷02)高三地理·全解全析【答案】1.B2.A【解析】1.据图可知,廉州湾冬季各采样点的海水盐度普遍高于夏季,A错误;据图可知,距离河口近的采样点的夏季海水盐度低于湾口区的采样点,而且靠近河口的海域,受河流注入的淡水影响大,对盐分

的稀释作用强,故该海域的盐度大致在河口区低,湾口区高,B正确;该海湾面积相对较小,同时根据各采样点的海水盐度分布来看,该海湾盐度随纬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的特点并不明显,C错误;该海湾海水盐度季节差异最大值出现在采样点4,而采样点5的

季节差异最小,D错误。故选B。2.该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河流注入海湾的径流量大,对盐分的稀释作用强,靠近河口的采样点在夏季盐度相对较低,而距离河流入海口较远的海域,其盐度相对较高,而冬季由于河流径流量减少,

河口与湾口的盐度差异不明显,由此可知,径流量是影响该海域盐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A正确;气温、降水量虽然会影响海水盐度,但该海湾范围不大,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较小,所以气温和降水量不是影响该海湾盐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BC错误;该海域靠近陆地,距离大洋较远,洋流活动较弱,对盐度影响小,D

错误。故选A。【答案】3.D4.A【解析】3.由图可知,周边郊区降水最多的是苍岭。云南省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因此苍岭位于楚雄的下风向,受雨岛效应影响最为显著,D正确,ABC错误,故选D。4.大雨、暴雨主要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降水量大,西南季风强,使得

城区和郊区降水差异小,城市雨岛效应不显著,即背景环流较强时,中小雨主要与城市下垫面和局部大气状况有关,城市和郊区降水差异明显,即背景环流较弱时,因此,其雨岛效应更明显。A正确,B错误;中小雨雨量较小,且降雨量大小是结果而不是原因,CD错误,故选A。

【答案】5.A6.D7.C【解析】5.由图可见,a阶段引出水体中含颗粒物较多,应为浑水,水体溢出沙火山口后,向火山体四周流动堆积,使火山增大,应为沙火山生长阶段,A对,B错;b阶段溢出水体颗粒物较少,溢出应为清水,

溢出水体在火山口处对四周山体形成侵蚀作用,使山体开始消亡,CD错。故选A。6.夏季水量增大,地表水水位升高,地下水向上运动势能应减弱,河床底部沙火山形成受阻,A错;河道侵蚀增强,使初始溢出的含沙水体不易堆积成山,阻碍沙火山发育,B错;泥岩层季节变化不大,C错;夏季降水多,

地下水位上升,加之该河流上下游河床偏高,中间偏低,地下水富集上升作用强,易导致水体溢出,形成沙火山,D对。故选D。7.河流含沙量大,受沙火山阻挡后易发生沉积,导致火山结构消失,A错;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上溢时侵蚀作用增加,沙火山消亡加快,失去火山结构,B错;地表径流极慢,对沙

火山侵蚀作用小,同时水使地下水对沙火山的侵蚀减弱,减缓了沙火山的消亡时间,保存较好,C对;地下水丰富,易在沙火山形成后,继续溢出大量水体,造成较重的侵蚀,破坏沙火山结构,D错。故选C。【答案】8.C9.D【分析】8.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东北地区纬度高,降水较少,冬季漫长且气温低,故稗具有耐寒、生长期短的特点,根据材料“成为历史上低湿地开发的主要作物”可知稗具有耐涝的特点。C正确,A、B、D错误。故选C。9.水稻原本是一种好暖喜湿的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水量很大。东北能够发

展水稻种植与农田水利建设和引入适应较高纬度的抗寒水稻品种有关,②,④正确。东北地区自然环境改善,稗子沦为一种饲料作物都不是水稻能够成为东北低湿地开发的主角的主要原因,①,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答案】10.

D11.D【解析】10.由于开幕式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由于晷盘与地球赤道面平行,晷针垂直穿过晷盘中心,闭幕式在10月8号,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闭幕式当天晷针针影所在的位置为下盘;由于太阳东升西落,所以从下盘的位置上看,日晷晷针的影子从西向东旋

转,是逆时针,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11.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良渚玉琮是变质岩;由沉积物经过④固结成岩,指向的为丁沉积岩;丁通过⑤变质作用指向的为戊变质岩;由甲到乙和丙之间的关系可以推测甲为岩浆,乙和丙为岩浆岩,①是冷凝作用,⑥是重熔再生;综上所述,D

正确,ABC错误。故选D。【答案】12.C13.A14.C【解析】12.图中左侧虚线框表示养老旅居客源地,结合“经济动因”“社会动因”“政策动因”等,可知①表示推力;右侧虚线框表示养老旅居目的地,结合“自然生态功能”“传统文化功能”“健康生活功能”等功能属性具有吸引作用,说明②为拉力;④位于客

源地与目的地之间,表示中间障碍;通过交通发展所形成的时空压缩效应,来促进带动(③)旅居养老。综上所述,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推力、拉力、促进带动、中间障碍,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社会支撑力属于旅居目的地的拉力影响要素,医疗机构数量越多,对旅居养老的拉

力作用越强,A正确;城镇人口密度、老龄化系数都是旅居客源地的推力影响要素,B、C错误;温湿指数属于旅居目的地的环境支撑力影响因素,排除D。故选A。14.康养依托型旅居地是避寒、避暑、避霾的理想疗养地,纬度较低的南部乡

村较为适合发展此类模式的旅居养老。因此康养依托型旅居地多分布在西南、华南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答案】15.D16.A【解析】15.2013年大麦的对外依赖率超过60%,小麦只有6%左右,A错误。2020年酒对外依

赖率排第三,B错误。牛肉的对外依赖率一直高于牛奶,C错误。对外依赖率大麦始终最高,D正确。故选D。16.①②属于开源措施,拓宽食物进口渠道,增强食物自给能力有利于降低风险,①②正确;③④属于节流措施,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17.【答案】(1)移动方向:西北方向。强

度变化:7月21日至7月25日强度增强,7月25日至7月29日强度减弱。(2)台风“杜苏芮”的残余环流北上,以及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不断补充,大量的水汽被快速输送到华北平原,副热带高压将其阻挡在了华北地

区,水汽遇到太行山脉的阻挡抬升,形成强降水。(3)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报机制,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合理规划泄洪区,有序分泄洪水;及时转移处于危旧房屋或地势低洼处的人员;组织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详解】(1)根据图a中的时间信息和经纬度信息

可知,杜苏芮形成后整体向西北方向移动。台风为热带气旋,其中心气压越低,强度越大,根据图a信息可知,从7月21日至7月25日,中心气压降低,强度增强。从7月25日至7月29日,中心气压升高,强度减弱。(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7月29日在安徽省杜苏

芮减弱为热带低压,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但停编后的残余气流仍继续北上。结合图b信息可知,北上的残余气流加之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的不断影响,大量水汽被输送至华北平原地区。结合图中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可知,输送至华北平原地区的水汽被副热带高压阻挡,

在华北地区停留,水汽遇到太行山等山脉的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强降雨。(3)对于洪涝灾害,首先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及时转移处于危旧房屋或低洼地处的人员。其次,应该加强监测和预报机制,及时对市民发布天气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预警。再次,作为地方政府而言,应该提前合理规划泄洪区有效、

有序的分泄洪水,减少水流对某一个区域的集中影响。最后,在洪涝灾害发生后,政府应及时组织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引导和恢复正常生产。18.【答案】(1)灌丛的类型;灌丛的高度;灌丛的密度;灌丛的冠面大小。(2)与灌丛间空旷地带相比,灌丛截留降水,冠下遮阴减少蒸发,冠下土壤水分含量

高于周边;灌丛能抵抗风沙侵蚀,截获风吹蚀的土壤细颗粒物和尘埃,使其在灌丛周围沉积,增加土层厚度和土壤肥力;灌从凋落物及冠下动物排泄物多,可补给表层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3)随灌丛植株和冠面的增大,蒸腾量增加,生长所需水量增加,使

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下降使灌丛无法吸收足够水分,生长受到制约;当地下水位低于根系最大埋深时,灌丛无法吸收地下水,植株迅速枯萎衰亡,灌丛退化为沙漠。【详解】(1)由材料“肥岛效应强度与灌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可知,不同

类型灌丛生长状况不同;灌丛的高度和密度影响雨水截留和滞尘防风效果,也会影响凋落物的数量,影响水分和土壤的肥力,灌丛的冠面大小,影响水分、土壤肥力,因此,影响“肥岛效应”强度因素主要有:灌丛的类型、灌丛的高度、灌丛的密度和灌丛的冠面大小。(2)灌丛可以截留降水,冠下遮阴,可以减少蒸发,因此冠下

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周边;灌丛能降风滞尘,截获沙尘,使得灌丛冠下土壤细颗粒物和尘埃数量明显高于周边区域,增加土层厚度和土壤肥力;灌丛凋落物及冠下动物排泄物补给表层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因此,灌丛冠下有机质数量高于灌丛间空旷地带。(3)地理环

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随灌丛植株和冠面的增大,蒸腾量增加,生长所需水量增加,灌丛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进一步减少;当地下水低于根系吸收最大深度时,灌丛无法吸收地下水,灌丛植株迅速枯萎死亡,植被由灌丛退化为沙

漠。19.【答案】(1)分布相对集中,区域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区域;几乎都处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经济较发达地区;东北地区、西北等边疆地区无分布等。(2)地处国土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平原面积广阔,发展潜力大;周

围无大城市及特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人口稠密,农业、工业基础好,易形成完整产业链;交通枢纽,交通运输条件便利。(3)武汉。原因:北京、成都、广州等城市虽为交通枢纽,但偏居一隅;武汉贯穿南北,连接东西,

地理位置距九大城市中心较远,具备发展“米字型”高铁的潜力。【详解】(1)由图可知,西安、重庆、成都位于西部地区;九大城市分布不集中,具有分散的特点,但不随机;均为区域中心或者重点城市;北京既不沿海也不是沿大河分布;均位于季风气候区平原区域;而东北地区、西北等边疆地区无

分布;从分布的地势阶梯来看,几乎都处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经济较发达地区。(2)郑州位于中国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河南省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可以辐射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地区;郑州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交通运输发达,周围无大城市及特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地处中部地区

使得郑州具有较大的腹地,平原面积广阔,发展潜力大,这对于经济发展和扩大市场规模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人口稠密,农业、工业基础好,经济实力强大等。综合以上因素,郑州以其地理位置、交通枢纽作用、区位优势、经

济实力和人才吸引力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成为了国家中心城市。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