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Word版.docx,共(12)页,3.44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d3d2314839dee184adf8336b52fe94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宣城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化学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
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u64第Ⅰ
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电池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B.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C.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机械能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2.下列事实不能从平衡
移动角度解释的是A.打开可乐瓶盖有气泡冒出B.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C.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D.工业合成氨采用高温条件3.下列溶液中()3cCHCOO−最小的是A.131molLCHCOOH−B.131molLCHCOONa−C.1341molLCHCOONH−D.(
)1321molLCHCOOCa−4.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Δ0H+,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B.C.D.为的5.在一个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2molSO和21molO,发生反应:()()()2232SOgOg2SOg+,得到X与时间的关
系如下图所示。X可以是A.2SO的体积分数B.K值C.()()()23222SOSOOcccD.混合气体的密度6.设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40.1molNHCl溶于水,再滴加氨水至溶液恰好呈中性,则4NH+数目为A0.1NB.0.02molNO
和20.01molO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A0.02N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减少64g,则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A2ND.将0.05molAgCl投入1L水中,所得溶液中有A0.05N个Ag+7.下列
用于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2Cl:22NaCl2NaCl+电解B.用饱和23NaCO溶液预处理水垢中的4CaSO:223434COCaSOCaCOSO−−+=+C.1325,0.1molLNaHCO−℃溶液pH约为8.3:3223HCOHOHCO
OH−−+=+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阴极的反应:22442PbOSO4H2ePbSO2HO−+−+++=+8.已知:25℃时,()()510a3a65CHCOOH1.810CHOH1.010KK−−==、。该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3CHCOOH和65CHOH
溶液,消耗的NaOH相同B.等pH的3CHCOONa和65CHONa溶液中,()()653CHOCHCOOcc−−C.65CHOH与NaOH溶液混合后,pH10=,则()()6565CHOCHOHcc−=D.3CHCOOH和65CHO−可以大量共存9.下列实验中,对实
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测定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23NaCO和23NaSO溶液的pH23NaCO溶液的pH较大()()11a23a23HCOHSOKKB向盛有132mL0.1molLAgNO−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10.1molLNaCl−溶液,再
向其中滴加4滴10.1molLKI−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产生黄色沉淀()()spspAgClAgIKKC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等浓度的34CHCOONH溶液和NaCl溶液pH都等于7水的电离程度:()()34CHCOONHaqNaClaq=D用石墨做电
极电解同浓度的44MgSOCuSO、的混合溶液阴极上析出铜金属活动性:MgCuA.AB.BC.CD.D10.反应()()XgZg=分两步:①()()XgYg=,②()()YgZg=。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测得Y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tt时,()(
)()YXZvvv=−B.0tt时,()()()YZXvvv=−C.若加入催化剂甲(仅催化反应①),()Yc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提前D.若加入催化剂乙(仅催化反应②),()Yc最大值会上升11.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24225CHgHOgCHOHg+。乙烯的平衡转化率近温度、压强
的变化关系如下图[起始时,()()224HOCH1molnn==,容器体积为1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Δ0HB.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1K16=C.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123ppp
D.达到平衡状态ab、所需要的时间:ab12.铁-铬液流电池是近年新研制投产、可以高效储(放)能的新型电池。该电池总反应为2332FeCrFeCr++++++充电放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储(放)能时电解质溶液a中存在3Cr+与2Cr+的相互转化B.储能时原正极上的电极反应为32
FeeFe+−++=C.放电时正极区电解质溶液酸性增强D.在相同条件下,离子的氧化性:33CrFe++13.34FeO(s)与CO(g)主要发生如下反应。①()()()()342FeOsCOg3FeOsCOg++1119.3kJmolH−=+②()()()()342FeOs4COg3Fes4
COg++2H反应的还原产物与温度密切相关。其他条件一定,34FeO(s)和CO(g)反应达平衡时,CO(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2FeOsCOgFesCOg++焓
变为()2113HH−B.根据图象推测,2H应当小于0C.反应温度越高,34FeO主要还原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越低D.温度高于1040℃时,34FeO(s)和CO(g)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4K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沉淀法除杂是工业中常用的方法,例
如将33FeAl++、转化为33Fe(OH)Al(OH)、沉淀;将22CuZn++、转化为CuSZnS、沉淀。已知1:23HCO含碳微粒分布系数与pH变化如图1.如的()()()()()232322333HCOHCOHCOHCO
COcccc−−=++已知2:()()33pMlgFelgAlcc++−−或与pH变化如图2。已知3:()()()()127.114.73624.8a2a2spspHS10HS10CuS10ZnS10KKKK−−−−
====,,,。已知4:金属离子完全沉淀时5110molLc−−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6.37a23HCO10K−=B.由a点可求出()38.5sp3FeOH10K−=C.浓度均为10.1mo
lL−的33FeAl++、混合溶液可通过分步沉淀进行分离D.10.01molL−的23HCO溶液中3Fe+可以大量共存15.处理含22CuZn++、的废水过程中始终保持2HS饱和,即()12HS0.1molLc−=。
废水体系中pH与()()2lgHSlgScc−−−−、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浓度单位是1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pH与()lgcHS−−的关系线B.pH1=的废水中,2Cu+不能完全沉淀。C.d9.2=D.要完全沉淀2Zn+,溶液pH3.5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16.
草酸()224HCO广泛分布在植物、动物和真菌体内。(1)25℃,用12240.100molLHCO−溶液滴定120.00mL0.200molLNaOH−溶液,得到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①图中标记的点,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②n点()
24HCOc−+_______=()cNa+。③向p点加氨水至中性,此时()4NHc+_______()242COc−(填“>”、“=”或“<”)。(2)某小组同学从菠菜中提取了7.500g粗草酸晶体()2242HCO2HO,配制成250mL溶液。用1
0.100molL−酸性4KMnO溶液滴定,测其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①当最后半滴4KMnO溶液滴入锥形瓶,_______(填实验现象),且半分钟不变色,说明反应达到终点。②三次实验数据如下:实验序号锥形瓶中草酸溶液体积滴定管初始读数滴定管终点读数ⅰ25.00mL0.22mL20.
34mLⅱ25.00mL0.25mL21.75mLⅲ25.00mL0.20mL20.28mL该粗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③下列操作使得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填标号)。a.锥形瓶水洗后未用待测草酸溶液润洗b.滴加4
KMnO溶液时,少量液体挂在锥形瓶内壁,未用洗瓶冲下c.配制草酸溶液,定容后未振荡,取出上层溶液进行滴定d.滴定前尖嘴无气泡,滴定结束后发现尖嘴有气泡17.对金属腐蚀的研究意义重大,以铁为例进行研究。(1)已知反应:()()()()2222FesOg2HOl2Fe(OH)sΔ0
Δ0GS++=、,则其H_______0。(2)下列哪些装置可防止铁棒被腐蚀_______(填标号,下同)。(3)用图1所示装置及盐酸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探究,测得不同初始pH值条件下(酸均足量),三颈烧瓶中溶解氧DO(单位
体积溶液中溶解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如图2,初始pH2=条件下三颈烧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反应相同时间,溶解氧随着溶液酸性减弱而增大b.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吸氧腐蚀c.整个过程中,负极电极反应式为:3Fe3eFe−+−=(4)①甲同学对
图3中压强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导致压强增大的原因是22H2eH+−+=,导致压强减小的原因是发生_______(写电极方程式)。②乙同学认为压强变化的原因也可能是发生了化学腐蚀:铁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导致压强增大;_______,导致压强减小。③同学对图1装置进行改进,
装置示意图如下(部分设备略去),以证明该条件下可发生电化学腐蚀,请完成装置设计。将铁电极插入4FeSO溶液中,石墨电极插入_______溶液中,压强传感器置于_______电极上方。④400秒之后铁主要发生吸氧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18.锰最
早是由瑞典化学家伯格曼的助手甘恩从软锰矿中分离得到的,锰常用于制造合金锰钢。某化工厂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2MnO,含有223SiOFeOCaO、、等少量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取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1)“浸锰”步骤中有副产物26MnSO生成,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滤渣I”的成分有2SiO和_______(填化学式),该步骤中可以再加入4MnSO,以促进“滤渣I”析出,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___。(2)“滤液I”中需要先加入2MnO,充分反应后再调pH,写出加入2MnO时发生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3)“滤液II”中加入2MnF的目的是进一步除去2Ca+,已知25℃时,()11sp2CaF3.210K−=,检使溶液中()261Ca1.010molLc+−−,则应保持溶液中()Fc−_______1
molL−。(2取1.4)(4)由“滤液III”可制得42MnSOHO,已知硫酸锰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如图所示。则从“滤液III”中获得较高纯度42MnSOHO的“操作I”为控制温度在80~
90℃蒸发结晶、_______、80~90℃蒸馏水洗涤2~3次、真空干燥。(5)电解时加入适量的2SeO有利于Mn在电极上析出,2SeO与水反应生成的23HSeO(二元弱酸)在阴极放电生成Se单质(对2Mn+有特殊的吸附能力,有利于2Mn+电还原沉积)。写出生成Se的电极反应式_____
__。19.我国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工作者研究各种二氧化碳的转化方法。(1)关于反应:()()()()2242COg4HgCHg2HO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___________(填标号)。a.恒温恒容条件下,容器内压强不变,反应达到平衡b.恒温恒压条件下,容器体积不变,反应达到平衡c.()()24HCHvv=正逆时,反应到达平衡(2)恒温时,在体积均为1L的四个密闭容器
中发生反应:()()()()222COgHgCOgHOg++。实验测得:()()122COHvkcc=正,()()22COHOvkcc=逆,12kk、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容器编号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2CO2HCO2HO2COI120013Ⅱ2200Ⅲ2300Ⅳ340
0①容器Ⅱ中2CO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50%(填“>”、“=”或“<”);②达平衡时,容器Ⅲ中()()2COCOcc比容器I中的___________(填“大”或“小”);③容器Ⅳ,2H转化率为25%时,vv=正逆___________(填数值)。(3)最近采用真空封管
法制备磷化硼纳米颗粒,在发展非金属催化剂实现2CO电催化还原制备3CHOH方向取得重要进展。该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表示微粒吸附在催化剂表面(部分物质末画出)。容易得到的副产物有CO和2CHO,其中相对较
少的副产物为___________;上述合成甲醇的反应速率较慢,要使反应速率加快,主要降低下列变化中___________(填标号)的能量变化。a.*33OCHCHOH→b.**COOCH→c.**2
3OCHOCH→d.****2COOHCOHO+→+(4)某高校科研小组用2CuZnOZrO−−做催化剂,研究2CO加氢合成3CHOH。涉及的反应有:反应I:()()()()122321COg3HgCHOHgHOgΔ49.4kJmolH−++=−反应Ⅱ:()()()()12222COg
HgCOgHOgΔ41.2kJmolH−++=+反应Ⅲ:()()()23COg2HgCHOHg+有人画出了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I、Ⅱ、Ⅲ的平衡常数lnK与温度1T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其中1L线代表的是反应___________(填“I、II或III”)。的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21molCO和23molH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2CO为mola,CO为molb,此时2HO(g)的浓度为___________1molL−(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III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