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94.048 KB
  • 2024-10-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共(15)页,94.04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caeb1b7bb742ad17bda6de1848a4d1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下期高2023级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黑色钢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4.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

一在了一起。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熙宁七年(1

074)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十一月离任。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江城子》(老夫

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并且,由于是孔子的

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深沉厚

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而苏轼

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所以,要清

晰地认识词体的革新、转变,地域文化这一背景因素无疑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取材于吴德岗《地域文化与苏轼词的创作》)材料二: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乡土文学中,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其中,沈从文的地域意识尤为突出,湘西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他的创作有着

深刻影响;而沈从文则用自己的作品,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湘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汉族杂居地,其文化内涵是复杂的。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徙发展过程中,有战争,有冲突,有同化,有融合,但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和风俗人情。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多是钳制、镇压的政策,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

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是受歧视的,是被压抑的群体。而沈从文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能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他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同时,这也激发他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顽强

的生命力量、积极健康的优秀品格和原始粗犷的少数民族生活中凝聚着的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在沈从文早中期的散文作品中,他对故乡的介绍角度独特而又全面深入。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划分,由屈原而到沅水,由沅水而

到川黔交界之处,突出湘西悠久的历史、楚文化传统和凤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然后逐一描绘人的生存状态和地方古朴民风,体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人神共治的情形。除了散文以外,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也总是用大量的篇幅集中描绘地域文化特征。在其代表作品《边城》中,就专门详细周到地介绍了小城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以吊脚

楼为主的建筑格局,河岸的景色,小镇的屯兵和形形色色的住户,然后才进入故事,引出主要人物。沈从文的小说非常重视故事的地域背景,总是不忘表现湘西的人杰地灵和与众不同,选择最能体现湘西文化精神内核的东西加以表现,因此也在写作风格上呈现出一种独具风韵的审美形态。沈从文给中国现代文坛

带来一股清新自然的山乡野风,也让偏居一隅、被世人忽略的湘西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他那独特的地方意识和对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准确把握,是他研究中国社会、剖析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取材于包晓玲、姚克波《论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

)材料三: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

形。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湿润潮湿,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敏捷;秦岭隔开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则以旱作粗放种植为主,到了长江两岸,水稻的精耕细作蔚然成风,不同区

域孕育出大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景观。地域的不同,就有山川形制的不同,就可能产生出不同的族群……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从而大有别于世界的其他文明古国。另外,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的自然因素上,

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越是后来,人文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就越是复杂与深刻

,这便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说法的由来。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互动、碰撞

、融合的复杂过程;但在今天,不论怎么强调地域性对于文学的意义都不为过。一方面,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另一方面,若是发掘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人们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作表达和阐释。在全球化和

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取材于何志云《谈文学的地域性:地域文化决定族群的精神和品格》)1.材料一关于密州地域文

化特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改编)A.当地儒学兴盛,传统深沉厚重。B.密州一带百姓以强悍勇武闻名。C.当地很多人都很看重围猎活动。D.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深刻影响了苏轼的词风。2.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沈从文对湘西的少数民族

同胞抱有深切的同情和关注。B.沈从文认为,湘西的古朴原始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C.沈从文对湘西的热爱,使他热衷于表现湘西地域文化。D.湘西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于它的顽强、质朴和积极。3.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诗经》和《楚辞》的最大差异在

于南北方文化不同。B.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形成起着最关键的作用。C.地域文化决定了文学作品的风格以及作者的精神品格。D.在今天,文学抗拒同质化要靠强调自身地域性来实现。4.为表现湘西地域文化,沈从文在文学创作方面做出了哪

些努力?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加以概括。(5分)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地域文化”这一概念中所包括的要素。(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周瑞家的在内听说,忙迎了出来,认了半日,方笑道:“刘姥姥,你好呀!你说说,能几

年,我就忘了。请家里来坐罢。”刘姥姥笑说道:“你老是贵人多忘事,那里还记得我们了。”来至房中,周瑞家的又问:“今日是路过,还是特来的?”刘姥姥便说:“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你,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周瑞家的听了,

便已猜着几分来意。只因昔年他丈夫周瑞争买田地一事,其中多得刘姥姥女婿狗儿之力,今见刘姥姥如此而来,心中难却其意;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便笑说道:“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但只一件,如今太太竟不大管事了

,都是琏二奶奶当家。”刘姥姥听了,罕问道:“这等说来,我今儿还得见她了。”周瑞家的道:“这是自然的。今儿宁可不会太太,倒要见她一面,才不枉这里来一遭。”说着,一齐逶迤往贾琏的住宅来。先到了倒厅,周瑞家的将刘姥姥安插在那里略等一等。自己进了院门,先找着凤姐的一个心腹,名

唤平儿的。周瑞家的先将刘姥姥起初来历说明,又说:“今日大远的特来请安。当日太太是常会的,今儿不可不见,所以我带了她进来了。等奶奶下来,我细细回明,奶奶想也不责备我莽撞的。”平儿听了,便作了主意:“叫他们进来,先在这里坐着就是了。”周瑞家

的领他两个进入院来。平儿站在炕沿边,打量了刘姥姥两眼,只得问个好,让坐。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才要称姑奶奶,忽听周瑞家的称他是平姑娘,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称周大嫂,方知不过是个有些体面的丫头。于是让刘姥姥和板儿上了炕。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

声,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屮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展眼。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平儿与周瑞家的忙起身,都迎出去了。刘姥姥屏

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她。刘姥姥于是携了板儿下炕,到这边屋内来。只见那凤姐儿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一个小小的填漆茶盘,盘内一小盖钟。凤姐儿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

”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了,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几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住不拜罢,

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儿,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个姥姥了。”凤姐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刘姥姥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

。来了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瞧着也不像。”凤姐笑道:“这话叫人没的恶心。不过托赖着祖父虛名,作个穷官儿罢了,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话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呢,何况你我。”周瑞家的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

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

面说,一面递眼色儿。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了脸,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的,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得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为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

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因问周瑞家的:“这姥姥不知可用了早饭没有?”刘姥姥忙说道:“一早就往这里

赶咧,那里还有吃饭的工夫咧。”凤姐听说,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摆在东边屋内,过来带了刘姥姥和板儿过去吃饭。凤姐说道:“周姐姐,好生让着些儿,我不能陪了。”于是过东边房里来。又叫过周瑞家的去,问他才回了太太,说了些什么?周瑞家的道:“太太说,他们家原不是一家子,

不过因出一姓,当年又与太老爷在一处作官,偶然连了宗的。这几年来也不大走动。当时他们来一遭,却也没空了他们。今儿既来了瞧瞧我们,是他的好意思,也不可简慢了他。便是有什么说的,叫奶奶裁度着就是了。”说话时,刘姥姥已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

,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待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里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进来接着管些事,都不大知道这些个亲戚们。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教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

太太给我的丫头们作衣裳的二十两银子还没动呢,你们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浑身发痒起来,说道:“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呢。凭他怎么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周瑞家的在

旁听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至刘姥姥跟前。刘姥姥拿了银子钱,回到周瑞家。坐了片时,刘姥姥便要留下一块银子与周瑞家的儿女买果子吃。周瑞家的如何放在眼里,执意不肯,刘姥姥感谢不尽,仍从后门去了。(节选自

《红楼梦》第六回,有删节)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改编)A.选文于平儿着墨不多,仅通过对其穿戴及言行举止的简单描述就点出了她在荣国府众丫头中的特殊地位。B.王熙凤“不接茶”、“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并责怪周瑞

家的“怎么不早说”,显示她事烦心急。C.刘姥姥说到为难处推板儿说话,并非真要板儿去说些求人的话,而是给自己一点遮掩,这点凤姐也看出来了。D.“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此言虽然粗鄙,却是对凤姐的奉承之语,极符合刘姥姥乡下人的身份和心理。7.下列对文本相关

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改编)A.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先被“匣子”吓一大跳,又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好容易看见王熙凤,然而见面之后,先叙闲话,再被传饭,饭毕才得到王熙凤的回复,情节曲折顿挫,意味深长。B.周瑞

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并暗示和催促她,但刘姥姥却有迟疑,言非所想,实为一见面就张口求人,“情有所难”。C.王熙凤命人传饭这一情节,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王熙凤的礼节周到,又为她向周瑞家的询问刘姥姥与贾府的关系提供了契机。D.刘

姥姥家因为生活困窘、衣食不济,前去贾府寻求经济帮助,作者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形象地说明了“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8.请概括周瑞家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9.选文通过刘姥姥这一“

府外人”的视角来写贾府,这样的视角选择有何好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年十二,以父德任为辇郎。既冠.,以行修饬擢为谏大夫。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选名

儒俊材置左右。更生以通达能属文辞,与王褒等并进对,献赋颂凡数十篇。会初立《谷梁春秋》,征更生受《谷梁》,讲论五经..于石渠。元帝初即位,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少傅周堪为诸吏光禄大夫,皆领尚书事,甚见尊任。更生年少于望之、堪,然二人重之,

荐更生宗室忠直,明经有行,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与侍中金敞拾遗于左右。四人同心辅政,患苦外戚许、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望之、堪、更生议,欲白罢退之。未白而语泄,遂为许、史及恭、显所谮诉,堪、更生下狱,及望之皆免官。成.帝.即位,显等伏辜,更生乃复进用

,更名向。向以故九卿召拜为中郎,使领护三辅都水。迁光禄大夫。是时帝元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秉政,倚太后,专国权,兄弟七人皆封为列侯。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序次为《列

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

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向自见得信于上,故常显讼宗室,讥刺王氏及在位大臣,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上数欲用向为九卿,辄不为王氏居位者及丞相御史所持,故终不迁。居列大夫官前后三十余年,年七十二卒。(节选自《汉书·刘向传》,有删改)10.下列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改编)A.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B.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C.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

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D.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冠,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B.五经,指的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五本经典著作,包括

《论语》《孟子》等。C.成帝,谥号孝成皇帝;谥号与庙号不同,如汉高祖,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D.大将军,是中国古代各朝经常设置的武官职名,多为高级军事指挥甚至最高军事统帅。《鸿门宴》里,范增即任此官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刘向通晓经书,擅长写作。他曾经被征召教授《谷梁》,在石渠宣讲五经,也曾经编撰《新序》《说苑》等著作。B.刘向正直有为,嫉恶如仇。他曾带领一起辅助政事的大臣请求皇上罢免身居高位的骄纵外戚和玩弄权术的宦官。C.刘向忠君爱国,献计献策。

他曾编纂《列女传》来警诫天子注重教化,多次上书谈论利害,陈述法则戒律,弥补遗漏的过失。D.刘向颇有才能,深受重用。宣帝选用贤才,他进献了几十篇赋颂;后来皇上多次想任用他做九卿,但始终没能施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所学课文中的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改编)(1)未白而语泄,遂为许、史及恭、显所谮诉,堪、更生下狱,及望之皆免官。(4分)(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4分)14.关于礼仪教化,刘向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说

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5~16题。放舟蓬莱阁下戚继光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沧波浩荡浮轻舸,紫石崚嶒出画楼。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注:蓬莱,今属山东,作者戚继光家乡。戚继光,明代著名的民族英

雄,征讨倭寇,屡建奇功。晚年因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而“遽改之广东”,其后“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居三年”,此诗即写于此时。崚嶒,言山之高峻。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先从时间上着笔,“续”字点明是重

来,“山川无语自悠悠”可见诗人故地重游,心境悠然自得。B.“沧波浩荡浮轻舸”暗合诗题“放舟”,照应缜密。“沧波”,言其水之澄碧;“浩荡”,言其广阔壮大。C.颈联慨叹不知不觉中两鬓已经花白,但上天依然让自己存活于世,两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D.全诗写景、叙

事、抒情融为一体,情感起伏有致。结句虽已收束全诗,而余情摇漾,寄慨遥深。16.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改编)(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每个弟子在述志时都能体现他们的性格特征,尤其是仲由,文章通过对他的神态描写来凸显其性格特征的一句是:。孔子回答曾皙的问话时,连用三个语气词来强调弟子们都只是在谈他们的志向的句子是:!(2)《静女》中,“,”两句是在运用双

关语来赞美姑娘。(3)《涉江采芙蓉》中,“,”这两句话,诗角度变了,转为从远在洛阳求仕的游子方面写。在这样一个季节里,自然想起家乡采芙蓉一事,只是举目远望,回乡的路途绵延无尽。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在网络时代,人们是否拥有“离线权”?之所以亟须探讨这个问题,是因为当下的即时通信工具已经不再是“日话”“时长”“用户数量”这些维度可以诠释的了,必须

以社会化的视角去审视,尤其是审视其对社会行为与心态的负面影响。技术改变世界,但当信息技术产品到工作生活日常的每个细节、每一分钟,其正面效应不升反降,负面效应屡屡发生。马斯克甚至直言:“人工智能是人类文明最大的危险。”此

种“反电子乌托邦”的思路或许有点,但我们有必要对科技负面性抱着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有两组的数据:去年上半年,国人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足够建造109座金字塔。()。越来越多的人在沉重的信息负累和“缰绳”中体悟到:人为机役,人为群役,一定不是

社会的福音。人类与技术,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我们常说“效率就是生命”,但更应懂得务实高效、才是更为科学的发展节奏。倡导保障“离线权”不单单是给人们的生活留白,更是保障人们能够及时从网络世界中探出头来,清除信息垃圾、保持头脑清醒。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改编)A

.无孔不入杞人忧天耐人寻味张弛有度B.无所不至杞人忧天意味深长张弛有度C.无孔不入夸大其词耐人寻味进退有度D.无所不至夸大其词意味深长进退有度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改编)A.大家

都留下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对“建造109座金字塔”的时间,似乎人人都会一时语塞B.似乎要问这“建造109座金字塔”的时间,大家都做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人人都会一时语塞C.而要问这“建造109座金字塔”的时间,大家都做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似乎人人都会一时语

塞D.而要问这“建造109座金字塔”的时间,似乎人人都会一时语塞,大家都做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20.下列加点字字音和所有字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离间.(jiān)妆奁.(lián)涔涔

..(céncén)哥哥行.(háng)B.玉玦.(jué)嗔.目(chēn)罪愆.(qiān)越俎.代庖(zǔ)C.忖.度(cǔn)延宕.(dàng)刽.子手(guì)前合后偃.(yǎn)D.蓄.养(xù)巅倒.(dăo)挑衅.(xì

ng)刚愎.自用(bì)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①乡村遗产内容丰富,包括文物、古遗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农业文化景观、村志等,②要分门别类、运用各种方式进行重塑和保护。③比如,对于富有价值的一些村落和濒危

老宅,仅使政府部门保护远远不够,④必须激发村民自觉性的保护,提高村民的主动性和参与度。⑤随着文化遗产酒店、文化遗产主题乐园等新业态的出现,⑥许多外出务工经商的乡村居民重新又回到乡村,⑦政府可推动其延续和传承

乡村传统习俗以及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改编)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

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阅读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0—2021学年下期高2023级第一阶段测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D项,“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深刻影响了苏轼的词风”错误,答非所问,不属于题干中的“密州地域文化特点”。故选D)2.B(B项,“湘西的古朴原始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错误,这里是将故

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故选B)3.D(A项,“最大差异在于南北方文化不同”错误,原文说的是“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这里强调的是《诗经》和《楚辞》的在于南北方文化上有区别,但原文并没有说是“最大差异”。B项,“南北方的气候

条件对人的性格形成起着最关键的作用”错误,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形成起作用,但原文并没有说是最关键的作用。C项,“地域文化决定了……”错误,于文无据。相关信息倒数第二段“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故选D)4.

①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并着重于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生命力量、优秀品格和民族精神。②在散文中以独特、全面、深入的视角,描述了湘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以

及当地人的生存状态和古朴民风。③在小说中重视描写故事的地域背景,着重表现湘西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其中的精神内核。(第一点1分,另外两点各2分)5.“地域文化”这一概念的要素包括:①当地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等;②当

地的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③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滋养出的当地民众的精神和品格。(每点2分)6.B“事烦心急”错误,王熙凤“漫漫的问道”,能见其并不是事烦心急。王熙凤看不起

刘姥姥,不大想理会刘姥姥,所以才“漫漫的问道”。7.D作者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并非为了说明“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8.①重情义:帮助刘姥姥虽为还人情但也出于一份热心,刘姥姥要留下银子与周瑞家孩子们买果子吃,周瑞家的执意不肯,这都说明周瑞家的有些人情义气在里

面。②虚荣:她没有拒绝刘姥姥的请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要显弄自己的体面”。③精明练达:周瑞家的听了刘姥姥的三言两语,便已经猜到来意,可见其精明;周瑞家的层层引见,并给刘姥姥递眼色,可见其能干周全。(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9.①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

,以刘姥姥“府外人”的视角来看贾府里的人,可以引出对周瑞家的、平儿等次要人物的介绍,可以完善对王熙风等主要人物的塑造,让读者对贾府有更全面了解;②从环境描写的角度来看,以“府外人”的视角来看“府内事”,实现了对贾府的多种角度的观照,交代了贾府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凸现贾府尊卑分明的等级制

度,视角更为客观,叙述更为冷静,更容易让人信服;③从叙事效果来看,对于刘姥姥这个身份、见识、思想完全不同于贾府的人来说,贾府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奇异的,因此通过刘姥姥的眼睛,什么东西都可以写,包括人物、环境、事件。如选段写刘姥姥将自鸣钟认作

匣子、秤砣,就通过刘姥姥的错位造成一定的喜剧效果,显得幽默风趣,也见出贾府之奢华。(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10.D解析:分析画波浪线部分的意思,可以发现,“无威仪”是“为人简易”的表现,而“廉靖乐道”的意思是廉洁清静,喜好圣贤之道,所以“无威仪廉靖乐道”

中间需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不寐”的意思是不睡觉,“达旦”的意思是到天亮,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项。故选D。11.B解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客学子研习之核心书经。南宋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两篇分章断句,加以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12.B解析:“曾带领一起辅助政事的大臣请求皇上罢免”的说法有误。由原文“患苦外戚许

、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望之、堪、更生议,欲白罢退之。未白而语泄”可知,既没有“带领”,也没有“请求皇上”,只是有这个想法。13.(1)没有禀告皇上话就泄露了,于是被许、史和弘恭、石显等人诬陷,周堪、更生下到监狱,和萧望之等都被免去了官职。(得分点:“白”“为……所”“免

官”各1分,句意1分)(2)翻译见课本。参考评分标准:“庠序”“申”“孝悌”“颁白者”各1分。(3)翻译见课本。参考评分标准:“因”“敝”“所与”、判断句式,各1分。14.反对奢侈淫逸的习俗;出身微贱的人行事不能超越礼制;王的教化应由内到外施行,从亲近的人开始。(每点1分)解析:本题要求概括刘

向对礼仪教化的看法,解答时首先要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通读文章可知,本题答案集中在“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两句,然后将其内容分点进行归纳即可。参考译文: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十二岁时,因为父亲刘德被任用

为辇郎。成年后,因为品行美好谨慎被提拔为谏大夫。这时,宣帝按照武帝的先例,招引选出有名的儒士、才智出众的人放置在身边。更生因为洞明事理,能缀辑文辞,和王褒等一起进献应对,献上赋颂共几十篇。适逢(朝廷)刚把《谷梁春秋》立于学官,征召更

生教授《谷梁》,在石渠讲解谈论五经。元帝刚即位,太傅萧望之担任前将军,少傅周堪担任诸吏光禄大夫,都兼掌尚书的事务,很受尊重信任。更生的年纪比萧望之、周堪小,然而这二人器重他,推荐更生宗族忠诚正直,又能通晓经术有所作为,更生升为

散骑宗正给事中,和侍中金敞担任左、右拾遗。四人一心辅助政事,憎恶外戚许、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玩弄权术。萧望之、周堪、更生商议,想要禀告皇上,(让皇上)罢免他们。没有禀告皇上话就泄露了,于是被许、史和弘恭、石显等人诬陷,周堪、更生下到监狱,和萧望之等都被免去了官职。成帝

即位,石显等人服罪,更生于是又被提拔任用,改名为向。刘向凭借过去的九卿身份被召见授予中郎一职,让他管理保卫三辅都水。升为光禄大夫。这时皇上的大舅阳平侯王凤担任大将军,执掌政权,依仗太后,专擅国权,兄弟七人都被封为列侯。刘向看到

习俗更加奢侈,而赵、卫之流出身低贱,超越礼制。刘向认为王的教化应该从里到外,从亲近的人开始。因此编次《列女传》,共八篇,用来警诫天子。搜集传记、往事,写成《新序》《说苑》共五十篇,并把它们进献给皇上。多次上书谈论利害,陈

述法则戒律。上书几十次,用来帮助皇上阅览,弥补遗漏的过失。皇上虽不能都采用,然而内心赞许他的言论,经常咨嗟感叹。刘向为人平易没有威仪,廉洁清静,喜好圣贤之道,不和世俗相接触,专心研究经术,白天朗读书传,晚上观察星象

,有时不睡觉直到天亮。刘向看到自己被皇上信任,所以经常颂扬宗族,批评王氏和在位的大臣,他的言论大多沉痛而恳切,这都出于极度忠诚。皇上多次想任用刘向做九卿,都不被在位的王氏和丞相御史支持,所以(刘向)始终没有晋升。做列大夫官前后三十多年,七十二岁时去世。15.A(“诗人故地重游,心境

悠然自得”不对,结合背景,诗人此时心情实为忧伤。“悠悠”可解释为“忧愁思虑的样子”,如“悠悠我心”。)16.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感叹;山川依旧、人事浮沉的愤懑(或建功被罢的愤懑);复起乡关、以身许国的壮志(或建功报国的自我期

许)。(每点2分)17.(1)子路率尔而对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18.A解析:无孔不入:是空隙就钻进去。无所不至:①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指凡能做都做到了(用于坏事)。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夺大其词:说

话或写文章不切实际,扩大了事实。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意味深长:含意深远,耐人寻味。张弛有度:指一个人有节制能力。进退有度:言行恰如其分。19.C解析:前面说“有两组耐人寻味的数据:去年上半年,国人在社交

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足够建造109座金字塔”,紧承前面,应先说“建道109座金字塔”的时间,可排除A;后面说“越来越多人在沉重的信息负累和‘缰绳’中体悟到:人为机役,人为群役,一定不是社会的福音”,B项的“似乎要问”不符合前后的语境;D“而要问这‘建造109

座全字塔’的时间,似乎人人都会一时语塞”搭配不当,“语塞”应是针对“大家都做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这一提问,可排除D。20.C解析:A、间jiànB、瞋目D、颠倒衅xìn21.(1)语句:②,“重塑和保护”修改为:“保护和重塑”(2)语句:③,“仅使”修改为:“仅靠

”(3)语句:⑥,“重新又”修改为:“重新”(4)语句:⑦,“延续和传承”修改为:“成为延续和传承”(每点1分)22.作文略。2020-2021学年下期高2023届第一阶段测试语文一、命题说明(一)命题范围考察范围: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背诵篇目:《侍坐篇》《静女》《涉江采芙

蓉》《虞美人》《鹊桥仙·纤云弄巧》考试题型: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2、小说阅读,2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小说考《红楼梦》前30回里的内容)3、文言文阅读,2道客观题(考察断句、文意理解),1道客观题(考察

第一单元课内文化常识),1道翻译题(翻译课外1句,课内2句,在第一单元课文中选择),1道主观题。4、诗歌鉴赏题,1道选择题,1道主观题。5、默写题,6分,3道小题。6、语言运用:3道客观题(考察字音字形、成语、语句衔接),1道主观题(考察病句)。7、作文:议论

文,材料作文(二)考试侧重点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考查,如识记字音字形,正确使用词语,辨析病句,归纳概括文中要点;突出难点,如翻译、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情感内容。(三)试题特色1、体现高考语文考试变化趋势,题型较新,现代文阅读题型设

置与八省联考题型一致。2、文本选择上注重突出中华传统人文精神,体现语文学科的文学性特点,同时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关社会现实。3、试题主要源自各省市重点中学的高一开学考试题或高三月考真题,同时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改编和部分原创,删去偏、怪、难的部分,注重基础,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

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表达运用能力,主要在鉴赏评价方面设置难点,引导学生扎实基础、提升鉴赏能力。二、双向细目表题序考点分值预设难度一级二级三级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Ⅰ1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30.9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30.73理解和整合文中重要信息30.74归纳概括文中重要信息50

.65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60.55现代文阅读Ⅱ6综合赏析文本内容30.77把握小说内容、艺术特色30.78分析人物形象60.659鉴赏小说艺术特色60.5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10断句30.711识记课内文化常识3

0.912鉴赏文学作品形象30.551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20.614理解文意,筛选整合信息30.4古诗15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30.6516鉴赏诗歌感情60.6默17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0.75写语言文字运用18正确使用成语30.619语言表达连贯30.820识记字音字形30.8521辨析并修改病句40.55作文22写作600.75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